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扶貧開發對策建議

書信函1.6W

新華社信息呼和浩特10月13日電(記者張雲龍楊三軍)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年多來,我國西部地區的扶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並在不斷鞏固提升,但目前面臨的任務仍然艱鉅,尤其是針對新情況和新問題,需要拓展思路,因地制宜採取多種扶貧減困措施。

扶貧開發對策建議

一、扶貧開發取得巨大成效

在過去的西部開發10年中,我國運用多種扶貧途徑使西部5700萬貧困人口下降到了2370萬人,減少近60%。國家扶貧辦的消息稱,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年來,特別是《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實施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扶貧開發的工作力度,西部地區貧困發生率從2000年的20.4%下降到2009年的8.3%。

以西部人口最多的四川省為例,過去十年組織實施《四川省農村扶貧開發規劃(2001—2010年)》,各級財政、各行各業、扶貧社團、社會各界投入到貧困地區的各類扶貧資金1000億元以上。其中,中央、盛市、縣財政性專項扶貧資金145.4億元。在貧困地區先後開展了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移民扶貧、社會扶貧、牧區扶貧、教育扶貧、衞生扶貧、村道扶貧、沼氣扶貧等扶貧項目,形成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惠農政策扶貧和社會各界扶貧等多方力量參與的“大扶貧”格局。貧困人口繼續減少。全省貧困人口由2000年的1041.6萬人減少到2008年的403.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5.2%下降6.3%。以全面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標誌,千百年來農村貧困人口温飽問題一舉全面解決,農村扶貧進入了一個低保救助和扶貧開發雙軌運行的新階段。2008年與2000年相比,全省3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062元、增長2.4倍,人均財政預算內收入達到228元、增長1.8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15元、增長1.2倍。

二、新時期扶貧開發面臨嚴峻挑戰

西部扶貧開發雖然成績巨大,成效顯著,但在新的10年當中,仍面臨嚴峻挑戰。目前的貧困户居住在交通閉塞、生存條件差的山區、革命老區,而且集中連片,貧困程度深,是扶貧工作最難啃的“骨頭”。集中表現為:

一是部分地區貧困程度在不斷加深。民族地區有的還處於“原始貧困”狀態,部分農牧民至今仍過着“靠天吃飯、靠天養畜”的原始農耕遊牧生活;山區一些地方處於“土豆酸菜型”温飽狀態,人畜混居現象還很常見。

二是返貧問題重。因災因並就醫就學、市場波動、金融危機等,都導致相當部分人口返貧。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僅四川省藏區就有20萬人返貧。在災後恢復重建中,農房重建户户均負債約4萬元、人均1.2萬元。災前部分農户已在銀行或信用社貸款建房,地震後又繼續負債重建農房,這部分羣眾負債更重、貧困程度更深。

三是代際傳遞性凸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貧困,許多是暫時性的貧困,是一代人中階段性的貧困,有時候一項大的政策、一個好的舉措,甚至是一個有效的“偏方”,就可以藥到病除。進入新世紀以來,貧困問題出現了一個新特點:持續性的、終身的、代際性的貧困,具有很強的'傳遞性,解決起來難度很大。

四是貧困隱性化較強。雖然許多地方看上去解決了温飽,但事實上貧困隱性化問題十分突出。不少地區來自政府、統計部門的數字並不準確,部門公佈的數字遠遠高於羣眾的實際收入,不能準確反映羣眾的貧困狀況。近年來,大興產業扶貧,在很多村都存在個別或幾個富裕户,幾家人的高收入一攤進人均,就造成幾個村都脱貧的假象。

五是區域性突出。貧困問題重點分佈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地震災區和偏遠山區,這些地區“集中連片和特殊類型貧困地區”的特點十分突出。

這些情況表明,在前10年的扶貧開發基礎上,今後的扶貧方式需要轉換。要從“解決温飽和鞏固温飽”問題,調整為發展產業、提高農村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要着力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着力支持貧困人口發展產業和轉移就業,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着力促進貧困地區區域發展,重點解決部分特殊困難地區發展的“瓶頸”問題,逐步改變貧困地區整體落後的面貌;着力支持貧困社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實現扶貧開發的跨越式發展。

三、扶貧攻堅宜採取多種措施

根據目前西部地區貧困狀況,國家不僅要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打下發展的基礎,改善民生條件,繼續加強連片開發,避免“撒胡椒麪”,更要注重根據當地的實際,鼓勵當地發展特色產業。

一是大力發展旅遊業。旅遊業是西部的富民產業,如雲南省依託當地的自然環境,在開發程度較低的地區發展特色民族旅遊,推行“全民參與”,有效帶動了羣眾脱貧致富,這樣的做法可以在西部地區推廣。

二是適度開發優勢資源。西部地區是資源富集區域,但是一些地方因為環境壓力和國家產業政策限制,捧着金碗要飯吃,貧困面貌難以改變。當地需要做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文章,其中要解決好兩個問題:改變原料輸出模式,延長產業鏈;將GDP更多地轉化為城鄉居民收入。

三是加大產業化扶貧力度。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採取一系列措施幫助貧困地區、貧困農户因地制宜選擇主導產業,並提供金融和技術服務,建設生產基地,促進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四是切實保障西部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和收入。打工仍是西部貧困地區重要的收入來源,國家統計局發佈200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全國農民工約2.3億,其中西部地區外出農民工5815萬人,約佔全國農民工總量的25%,外出農民工月平均收入為1417元。當前東部產業逐漸向中西部轉移,國家有關部門要在西部扶持勞動密集型企業。

五是政府繼續發揮主導作用。廣西在特殊區域以“大會戰”方式進行綜合治理,實現片區整體推進,成為提升連片貧困地區整體發展能力的有效手段。四川改變過去投資零散、“撒胡椒麪”的方式,集中攻堅,突出抓好少數民族地區、邊遠高山貧困地區和地震災區等重點區域扶貧工作,對邊遠高山地區實施了貧困地區扶貧連片開發。這些做法效果明顯,宜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同時要不斷增加財政投入,擴大社會保障受益範圍,給貧困户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

標籤:扶貧開發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