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孩提時的年味散文

文學8.94K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長,從正月十七開學就盼望着過年,快放寒假時候還會產生迫不及待的感覺,現在想來,也許並不是盼望着過年,應該是盼望着能穿新衣服,放鞭炮,肆無忌憚的瘋耍,犯點小錯不用捱打。

孩提時的年味散文

那時候也就十來歲吧,家裏窮,一年下來也就過年的時候能買件像樣的衣服,平時穿的不是溜的別人的舊衣服,就是爸去鎮上扯幾尺布回來,用粉筆在布上畫出樣子,媽用剪刀把布剪好,再熬上幾個半夜,用家裏那台太行牌縫紉機 “咯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給做一件衣服,也因為此,從小就和太行牌縫紉機結了樑子。媽媽做的衣服雖然不醜,但還是喜歡穿鎮上鋪子掛着的名叫“西裝”的東東,於是就盼望着過年,盼望着能穿鎮上商店裏的衣服。

學校放寒假的時候,大概是臘月十八左右,這個時候放寒假其實並不安逸。剛剛放假,正好趕上家裏大人忙着置辦年貨,説是置辦年貨,其實就是攤點兒煎餅、蒸點饃、磨點豆腐罷了。做煎餅是一件比較費功夫的事情,需要先把玉米碾成面。過去村上還沒有小鋼磨,全部靠碾子來碾(叫做推碾)。早上起來早點把牛餵飽,大概九點多套上牲口開始碾玉米,一上午也就碾一氰氨袋子,碾的時候一邊碾一邊用細籮篩玉米麪下來。記得每次推碾的時候,都會達老晌(指中午很晚才收工),過了十二點,牛餓了,就會搗蛋,最終擰不過它,拉回去喂草,剩下沒碾完的玉米,就靠人抱着碾棍推,推上三圈就想冒火,每每這個時候媽總會講些笑話給我們聽,記憶比較深的,講的也比較多的.離我們村大概十五里地的一個老光棍(略帶傻),每當村裏有婦女推碾找不牛的時候,就會喊這個老光棍來幫忙,酬勞是:我在前面推,你在後來推,如果你能趕上我,我就改嫁給你。聽得久了,也就覺得不好笑了,直顧埋下頭推,再推。上午推完碾後,晚上就會開始把玉米麪加入之前已經準備好的老窖,再加點白麪,放在火爐旁邊,等待發酵後,攤煎餅。

農村有句俗語,叫: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着吃,二十八,貼畫畫,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早上去磕頭。過去,我家一直都按照這樣的規律來安排年前的忙年,二十三,就在灶邊燒三柱香送灶王爺上天稟一年的好事(我也是猜的,因為很多家人的灶頭都貼了小貼畫,左邊寫的:上天言好事,右邊寫的:下界保平安,也有的寫:二十三日去,七年級五更來), 因為這一天稱做小年,中午的時候一般會在菜裏見到點兒肉。二十四當天,如果天氣晴好,會把房子裏的所有東西全部搬出來,用大掃帚把牆面、房頂以及房子裏所有地方清掃一遍,掃完後下午會準備第二天磨豆腐的材料,既:把豆子泡好。第二天早上,起大早佔磨(當時磨豆漿用的是石磨,那個節氣磨漿的人多,故需要預佔)磨漿,由於磨道窄,牛轉不開,近兩個小時的磨道轉圈,全靠我這不吃草的驢拉的,磨漿的同時,爸在家已經把出豆腐的大鍋燒好了,等漿全部磨好後,會直接倒在鍋裏,然後用一種叫滷水的東西一點一點的點在鍋裏(有種説法叫: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就是這樣來的),讓豆漿一點點成形,初成形的比較碎,也比較嫩,叫豆腐腦,這時候爸總會舀一部分出來給我們兄妹嚐鮮。剛出鍋的豆腐腦很嫩,很細,加上點醃製了一段時間的韭花,那味道,怎麼形容了,簡單點兒説吧,那種味道叫年味。等鍋裏豆腐起大塊兒的時候,再點一點兒就可以出鍋,出鍋時,一般會用一個大筐座在缸上,裏面放一塊洗的透亮的大包單(紗布),把大塊豆腐腦舀在包單裏,滷水就會全部流進下面的缸裏,等滷水流的差不多的時候,會用力把包單四個角對摺包起來,再在上面壓一桶水,幾個小時以後,揭開,名副其實的老豆腐就做好了,按老家的規矩,除白事以所有的豆腐,都必須在上面劃一刀(具體什麼原因,我也不知道),於是每年俺家的豆腐也在這個時候被爸劃成方方正正的塊狀。

標籤:孩提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