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重讀一地雞毛的感悟隨筆(精選6篇)

文學9.7K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讀一地雞毛的感悟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讀一地雞毛的感悟隨筆(精選6篇)

重讀一地雞毛的感悟隨筆 篇1

很偶然的,又看了一遍劉震雲的中篇小説一地雞毛。已經忘記了什麼時候曾經看過,當時覺得很瑣碎,沒什麼意思。

這次重讀之後,竟覺得頗有心靈相通之意。

小説主要描寫了就職於某部委的小林的一些日常瑣碎的事情,反映了他從一個大學畢業躊躇滿志的人,轉變成為迫於生活的壓力融入世俗的人。

小説寫於1993年左右,距離現在已經很久了,其中的一些事和人物的思想,都與現在有很大的不同。但其中反映的小職員家庭和工作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到現在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更重要的,其中主人公的思想變化軌跡,與自己非常相似。想當初,自己也曾幻想過走出一番精彩的人生,可步入社會不久,在諸多現實的、家庭的、單位的瑣事壓力之下,漸漸地妥協了,變成了毫無理想目標的人,變成了心底保持一絲純真實則很追求物質的人。

雖然寬慰自己,大多數人都是如此,自己沒有必要搞特殊,但是內心總有一絲失落。

看完這篇小説,其實也只是內心泛起一絲漣漪,想想明天也許就會恢復平靜,繼續平凡庸常的生活。

重讀一地雞毛的感悟隨筆 篇2

這部劉震雲的寫實作可謂是很雞毛,大量的零碎片段把典型的小市民生活描寫的深刻又平庸。故事結構雖沒有“承起轉挪”,但是人物思想態度的變化體現的是相當的“承起轉落”,而這大多取決於人的矛盾性。

他們處於社會底層過着斤斤計較的生活,被物質和精神雙重困囿,前行不了,被迫留在原地生生抱怨,於是患上了得過且過,不甘於此又無力改變的矛盾病症。對一塊豆腐上綱上線,處心積慮的偷水,精打細算的送禮…。文中小林與妻子的很多爭吵,這一刻硝煙瀰漫,下一秒就煙消雲散,温情滿懷。小林,有時覺得妻子是俗不可耐的婦女,他憤怒他反擊;有時卻突然覺得她是温婉可心,他彌補他沉默。人心就是這麼矛盾善變,歸根結底,不是因為環境,而是心態的產物,是慣性的作用:順心則世間一切都是美好的妙不可言,不順心則社會萬物都黑暗的鏗鏘有力。小林老師前來投奔,這時作為妻子,小李發飆了:誰沒老師,我孩子還顧不上,管你老師。每每遇到招待老家人的時候小李臉色是不好的,事關破費,何況這次豆腐事件引起的連鎖效應讓她疲於應付。可是當老師把見面禮香油拿出的時候,小李態度總算轉變了,沒有讓丈夫的面子過不去,晚飯甚至破例炒了蝦仁。關於轉調工作的期望落空後,她責備丈夫無能,爭吵如斯,但事情一過境,她説找到解決方案了:不調了,留在以前單位。她甚至買了燕京啤酒,反過來安慰丈夫,二人少不了濃情一番。女兒入托不順時,她哭泣,埋怨丈夫怯懦,得到對門夫婦的幫助順利解決時,她又嫌棄孩子的“陪讀”標籤一如嫌棄自己“蹭車”的色彩,可轉眼一想:沾別人的光總比沒有那待遇好,二人就那麼阿q的過下去。冬貯大白菜,他們是焦急又矛盾的,大白菜對他們的折磨使他們來年春天發誓再不買了,可看到政府有補貼時,他們倒又樂於被折磨了,馬不停蹄的買了五百斤,比前兩年都多。

“如果收拾完大白菜,老婆能給他用微波爐烤點雞,喝瓶啤酒,他就沒什麼不滿足的了。”結尾處,生活就這樣繼續的重複着,他所有的念想都可以被啤酒打發掉。其實讓我感動的是:深夜,小林流淚了,他扇了自己一耳光,可是聲音不大,怕吵醒老婆。作為男人痛恨自己無能,創造不了老婆孩子想要的生活,可是我相信,這些偶爾的自責很快便泯滅於賣豆腐,拉蜂窩煤,喝啤酒的瑣碎裏。

人性悲哀的不是向生活低頭,而是向自己低頭:甘願被困在原地退讓也不去試圖反抗。其實,哪怕是一點點改變,一點點返璞歸真,一點點正級,也是可以在雞毛的世界裏激起一片漣漪的吧!

重讀一地雞毛的感悟隨筆 篇3

有句話説“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這樣一句有點故弄玄虛的玩文字遊戲的話,仔細想來卻是唯有點頭稱是。

《一地雞毛》是個短篇小説,或許又是中篇,只是覺得它文字輕鬆,一會兒時間便看完了,與那些大部頭相比起來,應該是大餐前的一道開胃菜,於是我心裏主觀認為是個小短篇了。

主人公小林和小李的瑣碎生活從一斤餿了的豆腐開始,吵吵鬧鬧,細細密密,點點滴滴,沒有一間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是也絕不省心。這樣的生活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我們早已習以為常,而且潛意識裏是以後要走上同一條黑道的。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原來覺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理想是很沒追求的,可是誰説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一件小事?要是老婆不好,孩子不乖,炕頭不熱,豈不是生活都亂了套了?

本來覺得這是主人公沉於下僚的聊以自我安慰的話語,然而仔細聽他一分析,又看了他家裏這些雞飛狗跳全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惹起來的,這樣一種邏輯也無可厚非。

小李是小林的妻子,她是個大學生,小林一回憶起當年的她,總是浮起記憶中温柔恬靜的青澀模樣,可是,現在的她卻是會為了幾毛錢的水費而不惜頂着被人罵的風險而偷水,是會叉着腰對他絮絮叨叨家長裏短的一個黃臉婆,怎麼會這樣呢?

小林很感慨,心頭滑過一絲悵惘,可是生活不就是這樣嗎?自己不是也被這生活的鞭子抽得東奔西跑嗎?自己不是也忘記了當年的豪情壯志和氣衝霄漢嗎?在生活的大漩渦裏談理想是奢侈的,就連這種為着放棄理想的自責與反思也是並不多見的,想來也是會越來越少的。

為了生活,小林抹下面子給人事部的頭頭送禮,被人一口回絕,熱臉貼了人家的冷屁股;同樣為了生活,他放下自尊,去幫他曾經的同學賣烤鴨,這是他曾經最看不起這種為了生活出賣理想的人。剛開始做起來時他還心有不安,充滿着對昨天的自己的愧疚與擔憂,而幾天後看到錢多起來後,他的不安就化為烏有:掙錢才是王道,這麼做不過是為了生活,何必那樣苛求自己?

為了生活,四個字就像四個木樁被打進了小林的心裏,曾經的“為了理想”金光閃閃的大字已被生活的滾滾車輪壓得褪色變形。小林現在不會再去關心什麼伊拉克政局,甚至連他最喜愛的世界盃都嗤之以鼻了。這些東西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呢?關心伊拉克政局關心得過來嗎?人家踢球贏了輸了和你有什麼相關呢?有這閒工夫還是去想想你老婆調工作和你女兒上幼兒園的事吧。

小林現在不是沒有理想了,他的理想已經無限具體化了,他想,要是老婆能再買一隻烤鴨和一瓶啤酒,那這日子就太舒服了。

小林的一地雞毛並不是他一個人的一地雞毛。

我們免不了要吃雞,恐怕也難免會要碰到一地雞毛。

是不是理想只適合象牙塔,生活中不會有理想呢?似乎小林告訴我們,不光是我,你們人人都要走這樣一條路,到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到了揭不開鍋到時候,看你還窮橫,你能拿莎士比亞的戲劇當飯吃嗎?你可以用加繆的哲學來養活孩子嗎?你念幾首詩就不餓了嗎?理想就是生活這鍋大米飯中的沙子,只有吐掉才能吃得痛快。別説俗,人人都這樣,沒幾個高雅的過的自在的。

這樣一來,似乎理想和生活的決鬥,生活必勝無疑,理想是個瘦長的小夥子,可是面黃肌瘦,面有菜色,生活是個身強體壯的健身教練,完全不需要比,站在舞台中央,高下立見。

似乎這樣一來,沒有人會再站在小夥子這邊,因為站在那邊,懲罰是要一併受的。

然而,還是有同心協力對抗着生活的。

王小波和李銀河,他們是柏拉圖之戀,兩個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他們在一起最多的事便是説話,彷彿有説不完的話。李銀河是不會做飯的,王小波雖然也不擅長,可也畢竟能吃,但是他也不常做飯,倆人時常下館子吃飯,為的是留出時間來説話。他們沒有孩子,但是他們都不遺憾,王小波説,他大哥大姐中孩子男女都有了,讓他們再生也生不出什麼新品種了,兩個人的就世界很甜蜜,他們不需要孩子去粘合婚姻。

他們的生活中生活佔了很小的一部分,理想佔了大部分。如果沒有理想,他們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更不可能一直走下去、。李銀河是不會做家務的,王小波的哥哥回憶起去王小波家做客,王小波拿起來了一隻茶杯準備泡茶,發現上面一層厚厚的油垢,又一次李銀河買了兩隻煮雞蛋回來,興沖沖地對王小波説,我們今天可以吃雞蛋了,打開皮包一看,雞蛋變形了,成了一瓣一瓣的,她把包裏的沾滿蛋殼的文件都倒在桌子上,不解地問:怎麼碎了呢?

他們的一腔熱情都是給了理想,他們的愛情的世界,文學的世界,心靈的世界。

唯有這樣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

失去了理想的生活就像是失卻了歌聲的百靈鳥,縱使還能活下來,也了無生趣,不過是一場喧譁與騷動而已。

重讀一地雞毛的感悟隨筆 篇4

忙裏偷閒的間隙,讀了劉震雲的小説一地雞毛。小説總體情節很平緩,甚至沒有出現大的衝突。全部內容只是九十年代一對在北京機關工作的年輕夫婦的瑣碎日常:三餐、工作、保姆、孩子等等。簡單流暢的情節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其對生活的寫實與豐富的細節,還有人物的真實的心理狀態。

印象深刻的有主人公每天早上起來買豆腐,一塊餿了的豆腐差點引發家庭戰爭。還有農村出生的主人公面對老家來人的心態,“誰知興沖沖回家,老婆還沒下班,家裏卻來了兩個老家人。小林象被兜頭澆了一桶涼水,一天的好興致,立即跑的無影無蹤。”

書裏還有一段話,讓人看的想流淚。“兩人都是大學生,誰也不是沒有事業心,大家都奮鬥過,發憤過,挑燈夜讀過,有過一番宏偉的理想,單位的處長局長,社會上的大大小小機關,都不在眼裏,哪裏會想到幾年之後,他們也跟大家一樣,很快淹沒到黑壓壓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羣之中呢?你也無非是買豆腐、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洗衣服,對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頁書也不想翻,什麼宏圖大志,什麼事業理想,那是年輕時候的事,大家都這麼混,不也活了一輩子?有宏圖大志怎麼了?有事業理想怎麼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一輩子下來誰不知道誰!”

讀完小説後有一種莫名的悲涼。20年前和現在的大學畢業生,煩惱的問題也差不多。房子、車子、孩子,日復一日我們為這些工作、奮鬥、與人事糾纏。沉迷於生活的瑣碎,並開始從中找到樂趣。糾結於生活的不順,與伴侶爭吵又和好。只是某個瞬間,自己會恐懼逐漸變成一台機器,懼怕某一天早上醒來會變成一隻甲殼蟲,就像《變形計》格里高先生一樣。深夜或者無人時會想到曾經的理想,也想為之努力。但是很快生活像潮水一般湧來將你淹沒。

絕大部分人過的都是平凡的生活,這種生活並非一無是處。為什麼小説給人一種荒蕪的感覺?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主人公的生活除了日常的瑣碎已經沒有其他的東西了。這讓他的生活本身變成了人生目的。除了應付日常生活,主人公的心靈沒有空間存放其他東西,比如理想,熱情,和珍貴的情感。沒有了這些東西,生活就只剩一地雞毛。主人公是畢業幾年的年輕人,卻已經看不到年輕人的活力,為理想奮鬥的渴望。

有一位作家説“愛之於我,不是一蔬一飯,而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是平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這裏的愛可能不止是單純的男女之愛。人在世界上,如果沒有對人或事物的熱愛,沒有對目標的嚮往,很容易變成精神麻木的人。雖然肉體在行動,但是沒有人的活着的氣息。

小説的最後,聽聞曾經對自己多加照顧的老師的死訊主人公傷心了一天,然後繼續擔心他的大白菜去了。雖然主人公的生活還在繼續,但是小説已經結尾了。因為這個人身上,已經沒有值得書寫的東西。小説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滾滾洪流中人們的身影。而我們有時候也在這鏡子裏面。

重讀一地雞毛的感悟隨筆 篇5

這是一部非常耐人尋味的小説,雖説講的只是些許生活瑣事,但我看到的,是生活與理想相遇的時候我們又能不能堅守自己的內心呢。

主人公小林在初出社會的時候還是一個頗為稚嫩的青年,每天上班不修邊幅,也不懂得官場上、社會上的“道理”,但三年之後,他發現別人都升職、有房子、有錢的時候,他卻還在原地踏步,本來他還有理想有追求的,但最終也不得不因為經濟條件差而幫着曾經是一個詩人的同學賣白板鴨。

他從有理想有追求變得世俗而墮落;從不願送禮到最後自己也享受着查水錶老頭送來的微波爐,在一地雞毛中,完成“蜕變”的不僅是小林,還有小林的妻子,短短几年由温柔婉約的女大學生變成偷水的家庭主婦,生活的瑣碎和重壓,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已經將他們那時的夢想磨得粉碎,生活中無非剩下好單位、與保姆的衝突、買菜、給女兒找好學校等等。

文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什麼宏圖大志、什麼事業理想,那都是年輕時候的事,大家都這麼混,不也活了一輩子。“

看到這,彷彿看到了未來的.自己,有很多時候真的很難保證自己能不免俗地站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候而不至於趴在那一地雞毛上。年輕的我們仍會嫉惡如仇,看到一些黑暗的事,我們也會義憤填膺地想盡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些事,即使我們可能知道這些力量微不足道;看到一些人急於拙劣地展現自己的時候,我們會投向不屑的目光。可能在他們眼裏,我們是幼稚、天真,那同樣地,他們在我們眼裏也是投機取巧。我不敢説哪個高尚哪個卑鄙,因為我也不能保證自己以後不會變成那一片黑壓壓的螞蟻中的一員。

如果做不到“十年飲冰,難涼熱血”,那我寧願變得慢一點再慢一點,我不願那世俗的外衣那麼快地就遮蔽了我那些看起來無謂的精神追求。

生活中的物質追求如同一個黑洞,精神上的匱乏使人陷入瑣屑的洪流,宏圖大志、事業理想在麪包面前微不足道。

希望我們不會變成這樣的人——整天在一地雞毛裏面掙扎、忘了自己的精神追求的人。

“既豔羨物慾橫流的生活,又拋不下精神世界的追求,最終也不過就這樣地淹沒在世俗中,也變成了那千篇一律的黑壓壓中的一員。”

重讀一地雞毛的感悟隨筆 篇6

一地雞毛,顧名思義就是雞毛蒜皮的意思。讀完這本書,個人認為這是一部很現實的作品,作者用簡潔,平常的白話描繪出一幅幅家庭的場景,沒有什麼主體故事情節,也沒有刻意設置懸念和矛盾衝突,而是不動聲色地敍述描寫了小林一家生活的各種瑣碎的事件,家庭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主人公小林和小李的瑣碎生活從一斤餿了的豆腐而引起夫妻怨懟互責,正鬧得不可開交時,查水錶的老頭又不期而至,因偶爾偷水使小林老婆受到羞辱。小林最開始的那份純真,在經歷了數年的社會洗滌後也變得圓滑世俗了。而小林老婆從沒有結婚之前的一個文靜,不愛説話,眉清目秀的姑娘變成了一個愛嘮叨,夜裏偷水的家庭婦女。是什麼讓作為大學生的小林和小林老婆,從昔日的宏圖大志變成了庸俗甚至卑瑣的地地道道的小市民呢?我想這就是那看似雞毛蒜皮的社會現象所起的作用吧。

這些在還是浪漫主義分子的我們的眼裏是不堪的,卻填滿了他們的生活,他們不斷的煩心動怒,落入世俗平庸。對於年輕氣盛,心懷各種夢想和憧憬的我們,現實得有些殘酷。複雜的社會關係,人情冷暖,經濟、生活壓力會在以後的生活中不斷侵蝕,同化着我們。原本單純、明澈、愛憎分明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被狠狠的痛打一拳。

農村老家來人,因為他們不衞生,而且自己又要花錢,小兩口再次爭吵冷戰。形象的描寫出了城市和農村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小林要面子活受罪的心裏描寫,如若招待不週,老家人説他忘本。反之盛情招待,老婆又嫌太破費,導致小林裏外都不好做人。這種現象很貼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

小林為了老婆上班方便,低三下四、到處求人,抹下面子給人事部的頭頭送禮,卻被人一口回絕,熱臉貼了人家的冷屁股。最後卻戲劇性的因老婆領導的小姨子也在附近住,領導又加派了一輛班車,解決了老婆上班遠的問題。但是卻很窩氣,因為終究是佔了領導小姨子的光。

小林的淪落軌跡隨着成家立業,工作和生活漸漸消磨了他的本性,他不得不向物質生活和過去深惡痛絕的世俗關係下的人和事低頭,這也完全符合大部分讀者的人生經驗。小林的形象不是單個而存在的,他有存在的典型環境,他的淪落是當時那個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反映了大多數中國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狀態。

回想我還在學生時代時,曾暢談我們的夢想,在為我們的明天而一步一步的奮鬥,讀着一頁一頁的詩詞,學着一首首流行的歌曲,跳着一支支不太優美的舞蹈,繪畫着我們走過的似水流年。回首過去在教室裏用心的學習,讀書,雖然艱苦,但很充實,回憶起來還是很美很甜。展望未來更是光陰似錦為夢想堅持不移,滿懷大志。

現在的我已經步入社會,自己的稜角也會逐漸被現實磨平,曾經的浪漫想法也都會散去,只剩零星還能緬懷。生活總逃不開社會,關係,利益。雖然我厭惡自己會陷入這庸俗平凡的生活,可也無力改變。我也會像小林一般,在晚飯時,有啤酒就着燒雞,忘卻煩惱,忘卻追求,眯着眼,滿足的打着飽嗝。

難道作者是要我們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理想嗎?我覺得不是,一地雞毛的日子不是要你對未來的生活失去信心,而是要在俗世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定位。在作品的最後,小林做了個夢,夢見自己睡在無數的碎屑和雞毛當中,不過也十分温暖舒適。捫心自問,你對你的信仰和追求真的執着一生嗎?我想的只是不甘於平凡,就算落入不可避免的世俗,也要信守自己的浪漫花園。唯有這樣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失去了理想的生活就像是失卻了歌聲的百靈鳥,縱使還能活下來,也了無生趣,不過是一場喧譁與騷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