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

文學1.64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1

一個年近不惑的大叔,做着收入不菲的證券工作,有一個温柔大方的妻子,兩個可愛的孩子,住着另人羨慕的大房子,擁有着較高的社會地位。就那麼突然的有一天,他放棄了這裏的一切一切,帶着家人的數落,旁觀者的責罵和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作品去遠方追求他的繪畫夢想。他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住在骯髒的孤島,與世隔絕,沒賣出過一副畫,終日疾病纏身,最終痛苦死去,而生平最滿意的作品也被自己一把火燒掉,永世不得相傳,即便最終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認可,也是他死去很久以後的事了。

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一個懷揣夢想的大叔,終於有一天衝突了世俗的眼光,道德的束縛,帶上畫架去了藝術的國度。在那裏,他彷彿到了夢想的天堂,他全情的投入,心無旁騖的作畫,繪畫帶來的滿足讓他忘記了身體的疼痛,他一刻不願停歇的創作,終於在臨終前完成了此生最滿意的作品,並將它帶到墳墓,實現了靈魂與肉體的真正共存。

前者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後者是故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本人。

其實寫一份書評可以有好多出發點,故事的編排,寫作的技巧,作者的經歷都行,今天我想從思特里克蘭德這個人本身,去思考一些關於人的問題。

很多人並不理解思特里克蘭德的做法,一個男人不應該像他這樣毫無責任感;但更多人會選擇中立,既不贊同,也不反對。討論對錯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平庸的人,既沒有天賦和勇氣去追夢,又不甘於太過平凡。

那麼什麼是夢想,是一個會刺激你荷爾蒙飆升的詞?是一個會讓你獲得快樂的源泉?還是一個你一直想去又到不了的遠方?我想都不是,書中沒有介紹思特里克蘭德在創作的過程中遇到的痛苦和瓶頸,更加沒有任何説明他有經歷怎樣的.掙扎、折磨甚至放棄。但我們都曾有過興趣愛好,健身?讀書?畫畫?彈琴?哪一個堅持過幾十年如一日?最初的興奮都逐漸會被過程中的困苦所消磨,直至放棄。

如果你覺得我在灌雞湯勸大家去追求月亮,你就錯了,我並沒有興趣討論什麼才是夢想,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資格去擁有。我也沒有因為讀完這本書而感受到強烈的悲傷或是興奮的衝動,我最感慨的是擁有夢想這件事帶給思特里克蘭德的冷靜和理智,以及對人性的洞察。

看似冷血的思特里克蘭德早就看穿了人性,妻子的哀怨更多是因為自己的離開使她沒有了生活的依靠,她明明憎恨思特里克蘭德,卻在他成名後在家中掛滿了他的遺作,並與來訪者談笑風生,虛榮心被徹底的滿足。他因為與朋友的妻子私通而害得朋友妻離子散也未曾感到一絲內疚,因為他知道“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是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而這位朋友剛好是妥協了他妻子不堪回首的過去,對於妻子而言,他是自己恥辱過去的鮮活證明,她的背叛是早晚的事。

“你同我吵嘴,實際上是因為我根本不在乎你對我的看法。”中間人勸説思特里克蘭德回家的時候,無法忍受其冷漠的態度便氣憤的與其爭吵,帶着世俗所認為的道德,理直氣壯。而思特里克蘭德卻平靜的説出這一句。雖然我們沒有明確的意識到或者我們根本不願承認,我們還是非常重視別人是否看重我們的意見,我們在別人身上是否有影響力,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受到他的重視,我們就沾沾自喜,如果他對這種意見絲毫不理會,我們就會討厭他。所以當你沉默以對的時候,那些説不喜歡冷暴力而同你不停爭吵的人,真的是因為TA嘴上説的越在乎才越生氣嗎?

説到這,我停更這麼久也多少與此有關。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停的聽取着他人的意見,你年紀不小了,你該成家了,你該好好規劃人生,你該有個普通女生該有的樣子,你也沒有那麼優秀,於是我照着他們的説法不斷的修正自己,小心翼翼的學會如何説活,如何閉嘴,寫文章也都是想着怎麼迎合大眾的胃口,怎麼寫一些老少皆宜的“乾貨”,然後我什麼都沒寫出來,然後我也成功的不再知道自己是誰。思特里克蘭德對世俗的冷靜處理態度引起了我的敬畏,其實寫寫字而已嘛,哪有那麼複雜,懂的人看到交流交流最好,不懂的人就算評頭品足也不會對我造成什麼影響,除非是我自己給了他可以影響的機會。抑鬱的人大多是因為想不開這一點吧。

所以,對於大多數平凡的我們,除了吃飯睡覺沒有不做就會死的事情的我們,如何饒有興趣的活在世俗中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2

讀這本書的經歷有些曲折,天才畫家梵高和高更的故事一直很傳奇,得知《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的原形是高更,而且《月亮與六便士》的名氣很大,便想一探究竟,想看看書中到底寫了什麼故事。先是從圖書館借,沒能借到,只借到了一本作者毛姆寫的評論其他著作的書,想着同一個作者,應該也不錯,結果書中所涉獵的故事都不太瞭解,讀不下去,心裏有些失望。後來有幸從朱老師那裏借來一本,書到手便立馬讀了起來,也許是期望太高,前幾章作者只鋪墊了一些事情,很無趣,心裏有些小失望,此書就被擱置一邊了。突然有一天朱老師發了一些關於本書的評論,很有意思,又有了趕快讀完此書的興趣。

本書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敍述手法,講述思特克里蘭德放棄美滿家庭,穩定社會地位,追求繪畫理想的故事,書中主人公為了追求夢想,不畏生活的貧窮,無視病痛的折磨,幾十年來從不後悔,這種做法也許只有天才才能做到。此書越往後越精彩,思特克里蘭德最後和土著人結婚,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小島上,每天畫畫,得了病後依舊堅持作畫,眼睛瞎了仍然阻擋不了,他的遺言是死後要把掛滿壁畫的房子一起燒掉……他是用生命在畫畫。

雖然小説的故事有些誇張,我想作者正是想要通過這種對比來表達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月亮高高在上,虛無縹緲,六便士很不起眼,卻很實在,兩者差距很大,但都不可或缺。在生活中,我們埋頭奔波忙碌的同時仍需抬頭仰月亮,不忘追求夢想,只有這樣生活才更有意義。

最後特別感謝朱老師,能讀完此書,多虧了朱老師!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3

第一次讀毛姆的小説,想讀《月亮與六便士》起源於一位我喜愛的網絡寫手有這樣一句話: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但願你的生活中同時擁有月亮和六便士。大概六便士代表了金錢,而月亮則代表了某種聖潔的難以企及的事物吧。而現實生活中的人,如果金錢和聖潔同時得到,是再好不過的了,不過,是不是有些貪心?

然而,看完了月亮和六便士的全文,卻發現這不過是一個“我的世界你不懂”的故事。

故事以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為原型,講述了一個富裕的證券經紀人,放棄自己的社會地位,放棄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四十幾歲高齡,跑到法國去畫畫去了,貧窮、潦倒、疾病,也都沒有動搖他畫畫的決心和熱情。如果你認為這是一個堅持自己的夢想而同現實決不妥協的故事,聽起來像是雞湯一般,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與其説是他堅持了自己的夢想,倒不如説這是種生命的召喚,按照作者的話説:他也由不得自己。

當然,這位夢想的召喚者,一生窮困潦倒,一幅畫都沒有賣不出去,他也一幅畫不想賣,卻又如所有的奇蹟藝術家一樣,在死後名聲大噪。聽起來像是一個在現世社會得不到認同卻在死後能夠終於獲得榮譽的故事,不不,作者完全就不是這個意思。對於畫家自己,完全沒有想得到現世社會的認可,而對於作者對畫家的態度,始終遊離在“這真是一個混蛋的人”和“這個人真是個天才的瘋子”之間徘徊。説到底,還是“我的世界你不懂”。

看看這個畫家是多麼的混蛋吧。拋棄妻子,沒有留下一毛錢給未成年的孩子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妻子,幾乎是讓他們自生自滅了,而他對自己的`行為只留下了一句:他們會想到辦法的,而絲毫沒有丁點兒的內疚。在窮困潦倒幾乎要病死的時候,一位萍水相逢的畫家因為欣賞他的畫而將其接到自己家中養病,對此他不僅不表示感激,還勾引了畫家的妻子,在完成了自己的情慾之後,又將畫家的妻子拋棄,直至她為他自殺他都沒有丁點兒的遺憾,只是一句:這是她自己的選擇。説的輕描淡寫好像這事兒跟他半點關係都沒有。

流落到小島上,同當地的土著女人結婚生子,當被問及可否與妻子有共同語言時,他説:她滿足了我對女人所有的要求,洗衣做飯生孩子。這要是讓女權主義者聽到,真真的是要拿起大刀砍人了。所有的這一切,在世俗的人看起來,都是不折不扣的混蛋,不僅沒有血性,甚至壓根沒有人性。

然而,好像這些混蛋的事情在他的天才的繪畫面前都被原諒了。按照他自己的説法:我也由不得我自己。他像是被蠱惑了一樣,為了畫畫可以忍受任何屈辱、忍受任何低賤的工作就為了掙的最低的生活費和畫畫需要的顏料和畫布、忍受別人的白眼而伸手向人借錢並壓根沒有打算還、在病痛中依然毫不懈怠的畫畫,一切都像着了魔一樣。除了畫畫,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感興趣,甚至情慾都不能吸引他哪怕一丁點兒的注意力。如果説畫畫真的是為了將心中的慾望和才情表達出來,那好歹要把這些畫出的成果展示給世人看才行。

然而在畫家看來,這些完全不是他的目的,他完全沒有想到拿自己的畫來換取財產,但是他卻着實知道這些畫是偉大的,帶有一種絕對的在外人看起來卻是可笑的自信的認為,這些畫是偉大的。也不能説他完全不盡人情,他也會偶爾在別人幫助他的時候,隨手扔一副畫給他們,同時伴隨一句:以後你會用得着的。這種在外人看來盲目無比甚至自大的行為,在日後被證明畫家是如何自知自己的偉大的。如果這個自大的畫家不是在死後要求土著妻子將自己最偉大的壁畫全部燒燬而不留在世上,我完全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混蛋無比而恃才傲物的人,這樣我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有才的人都是有脾氣的,有才的人行為就是怪誕的,那樣我真會好受的多。

確實,他的世界我不懂。

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真的如畫家所受到的昭示一樣,有一種使命,一種召喚,召喚一個人,拋開所有世間的俗世,無論受多少苦、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要去做的事情?我沒有把“要做的事情”寫作“夢想”,我想,畫家受到的昭示不同於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説的“夢想”這類東西。夢想,往往是人們心心念念想要實現的東西;夢想,一般都需要千錘百煉才能實現。而畫家,沒有人知道他什麼開始想畫畫,也沒有曾經顯示有過畫畫的才能,好像突然開竅一樣,拋家舍業的就去畫畫去了,任誰勸説都毫不動搖,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想着的是畫畫。某種意義上來説,高更是幸福的吧,這種沒來由的召喚,更像是上帝的旨意一般,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身體上是痛苦的,但是當他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大概也達到了某種精神上的自由吧。

不過,儘管這個人看起來這麼混蛋,又是這麼有才,有件事情他卻説對了。他覺得他的妻子離開他會想到辦法生存的。確實如此,在那個所有體面的女人應該靠男人養活的時代,她的妻子竟然能夠體面的生活下來,並把自己的兒子送進了劍橋大學,女兒養的漂漂亮亮並嫁給了一個軍官。沒有他,他的家人也好像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生活。看來,一個人只要想做自己的事情,好像也不必顧忌所謂的責任。因為責任,其實也是無能的人強加在他身上的任務罷了,離開依靠,無能的人,也會變的有能起來的。那,這是不是也算一個,個人獨立的故事呢?

不過,這種生活,他的世界,我還是不懂。因為,我,目前,還是沒有接到類似的召喚,能讓我義無反顧的去做。這點上來,我這樣的塵世間的塵埃,也是悲哀的吧。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4

現在閲歷尚淺,只是讀來覺得行文流暢,很難細細去斟酌那些故意隱藏的線索與寓意,所以才會有這本書的落寞吧――被看作是平庸的通俗小説。再看導讀,感謝又被重新帶入一個世界,慢慢幫助自己去打開新的角度。

當我們想寫東西的時候,往往從自己在乎的那部分着手,稍微瞭解一下毛姆的背景,這就容易解釋作者作為敍述者與主人公的雙重身份。月亮或許代表追求與清貧,六便士或許代表世俗與豪奢,其中的選擇取決於自己的認知程度以及心理的承受強度。對月亮追求成功之後的`光環掩蓋了大部分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種種離經叛道故事背後包含的人性自私,但總歸來説同情還是多於指難。就現實生活而言,這種有着毫不在乎態度的人太少,因為這意味着我們不可避免的要對周圍的人造成傷害,為了心中的情懷與信念必然也要對自己下手更狠。當然還有更多的人是沒有目標所以不作為,也談不上對周圍人造成什麼嚴重影響,頂多換來幾句麻木之後的諷刺。

不能彼此論斷的道理,也是小説的另一個寓意,畢竟人性與故事的曲折與複雜總是不能明説的,天真與虛偽之間的距離並非有多麼遠,有時只是一念之間罷了。

就我自己而言,很難説有月亮與六便士的具體概念,我不知道自己與哪個方向的距離更近,只是想,趁年輕的時候,在自己喜歡的地方,走幾步,再走幾步。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5

當然,它絕非是一個平凡人追求夢想的老套勵志故事,否則它的結尾應該是主人公曆經艱險,實現輝煌人生,揚名立萬,最後有情人也終成眷屬才對。

毛姆將他筆下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推向了極致,他一路狂奔,終於追上了等着他的厄運。

放棄安穩的中產生活,卻日益潦倒,貧病交加,顛沛輾轉,傾注所有的努力和精力甚至生命的繪畫藝術,始終得不到承認——直至他滿身膿瘡、雙目失明的'躺在一個荒島上的木屋裏,死去。

人性是複雜的,也是矛盾的。毛姆對人性的洞察和描摹淋漓盡致,入木三分。所以他才能成為與狄更斯齊名的英國文學巨匠。

這是一本讓你一邊讀,一邊反思人生的書。

人活着,是應該精神優先,還是物質優先?是追求有用,還是追求有意義?

我們之前一直篤信和堅持的,未必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

我認為有些人誕生在某一個地方可以説未得其所。機緣把他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境中,而他們卻一直思念着一處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在出生的地方他們好像是過客,從孩提時代就非常熟悉的濃蔭鬱郁的小巷,同小夥伴遊戲其中的人煙稠密的街衢,對他們説來都不過是旅途中的一個宿站。這種人在自己親友中可能終生落落寡合,在他們唯一熟悉的環境裏也始終孑身獨處。也許正是在本鄉本土的這種陌生感才逼着他們遠遊異鄉,尋找一處永恆定居的寓所。説不定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然隱伏着多少時代前祖先的習性和癖好,叫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們祖先在遠古就已離開的土地。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6

在初見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都會不經意給他一個標籤。比如他看起來很幽默,或他很善良這種類似的評價。

但斯特里克蘭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當你認為你瞭解他,他又會做出在你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

曾經的他是一個老實的經紀人,你看到他就會覺得無趣,彷彿無趣這個詞就足以貫穿他的一生。

可他偏偏不是這樣。在四十七歲的年齡,他選擇放棄所有去追求他的夢想。

你會覺得他很過分,他的人性中有太多醜陋:他拋妻棄子,在他的`世界裏沒有責任,有的是自私;他從不會感激幫助過自己的朋友,甚至還搶了人家的心愛的女人;他出口成髒;他的生活一團糟;他粗鄙不堪。

但同時,他對藝術的追求到了極致。在他看來,什麼都是不重要的,他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他有畫筆和顏料。他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想法,他可以自由做自己。

我發現你很難對他有一個定性。他多變,又同時擁有最醜陋的性格和充滿神性光輝的理想與追求。

他的後半生用潦倒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飢餓病痛都伴隨着他。但是直到死,他都在尋找自己一生中的伊甸園。

最後,他是找到了吧。所以,他滿意的死了,而後又輕蔑的摧毀了它。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7

也許有些時候會痛恨自己的平庸,無所建樹,幹什麼事情都不能隨心所欲。是的,因為你我皆是俗人。我們痴迷於功利、金錢、慾望。但心底的某個角落總有一種聲音在吶喊,想衝破喉嚨。

《月亮與六便士》或許就是這麼一個存在。它用理想與現實、藝術與生活、社會與自由、感情與理智的衝突貫穿小説。以斯特里克蘭展現出來。他本是一位平凡的證券經紀人卻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畫畫而拋妻棄子,輾轉於巴黎、馬賽、南太平洋小島。對世俗嗤之以鼻,對藝術理想孜孜以求。直到死,依舊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樣的人可能在我們俗人看來真的很討厭:對什麼都不在意,不在意家人,他們的死活、他們的未來;不在意恩情,朋友的關心冷嘲熱諷,甚至嘲笑朋友的熱情,對方是個不折不扣的蠢貨。

可能在世界上真的寸步難行,但是能在精神世界裏馳騁又有何不可?畢竟生活不僅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有高高在上的.月亮,哪能對地上的六便士俯首稱臣。你可能覺得斯特里克蘭是個奇葩、蠢貨,可是無獨有偶,書中亦有一位外科醫生拋棄大好前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或許是可惜,亦或是可憐,都不能使他感到一絲絲後悔。就以書中那描寫他的一段結束:做自己最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心平氣和,怎麼能叫作賤自己?做一個有名的外科醫生,一年賺一萬英鎊,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8

最近在看毛姆的書,又忍不住要來講同一個故事了。

我和毛姆一樣,對於那種有勇氣擺脱生活的泥沼,毅然追尋精神自由的人,有一種天然的“景慕”,這是自從我知道有這類人存在就沒有改變過的事 實;而另一個事實是,我也只能如他,是個塵世中人,毛姆甚或還能通過幻想並撰寫這樣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來得到安慰,芸芸眾生如我卻只能從他寫的這些故事中 得到安慰。我們可能都無時無刻不在思索着一樣的問題,但卻從沒有如那位畫家(原諒我記不得太長的人名)和拉里一樣的探險精神,願意真正嘗試遠離物質文明, 世俗目光,和生理欲|望等等,專一地探究人生的本原和帶給我們痛苦的深義,也許那種表達的情感也十分之強烈,那種纏繞我們思考的痛苦也甚為惱人,但還是遠遠 不足夠潤色我們貧乏的文字,豐富我們淺薄的閲歷,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意志是何其薄弱,薄弱到連嘗試改變的勇氣都沒有。當然我有時候也覺得,那並不是一種害怕 改變的勇氣,而是害怕改變帶來失敗的懦弱,畢竟你懷揣的這些問題,歷史上沒有什麼人探尋成功,而你,一個沒有什麼驚世才華的人,憑什麼無畏呢?

“當你決定離開常軌行事時,這是一種賭|博。許多人被點了名,但是,當選的寥寥無幾。”

大多數人都不能,即使那些欣賞原作的翻譯大家(姑且這樣假設)也遠遠不能,我很喜歡《月亮和六便士》的翻譯,外文作品裏難得流暢的文筆,感覺 得到譯者的功底不俗,《刀鋒》的層次就差了一些,這從譯者序裏不難看出,中國的文學評論者有一個讓我頭疼的毛病,喜歡把故事的意義簡單歸結為表現某個時代 的風貌,所有人物都是為這個中心服務,我很遺憾他們看不到毛姆在書中作的自我探尋式的追問,他通過自己視角的“俗”和主人公視角的“怪”的對比,其實是在 講他只是在思考某些問題的階段,而他的主人公們卻已經到了放開思考,親身實踐追求的那一步,這對任何一個通點藝術天性的人來説,都是甚為羨慕的狀態:“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通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來。在美被創造出以後,它也不是為了叫每個人都能認出來的。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複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

我有一點不想為月亮和六便士賦予語義解釋,因為我覺得無論怎樣的詞都表達不了那種對比,它不僅僅是現實和理想,亦或物質與精神,或是我自己歸 結的自由與愛,每次看到那樣的評論我就開始皺眉頭,為了表達的方便,我決定還是繼續用月亮和六便士好了。畫家的月亮是什麼,到最後都沒有説出來,毛姆還是 給結局作了一定的`美化,當然這種美化是帶有自我批判意義的,畫家將他的驚世壁畫完成後,知道死亡臨近,用一雙已瞎的眼睛冥視良久,深感滿足,要求自己的女 人在他死後一把火燒光。燒光自己的絕作啊,他明明知道這會是流芳後世的經典,但對他來説,表達完了就已經足夠,他是沒有帶一點一滴的功利心在創作的,毛姆 在寫這一段的時候,大概被自己塑造的浪漫主義情景給深深感動了吧,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在作自我批判,他自己的寫作的目的是:“每個人都喜愛權力。如果你能 打動人們的靈魂,或者叫他們悽愴哀憫,或者叫他們驚懼恐慌,這不也是一種奇妙的行使權力的方法嗎?”如果説他知道自己寫的東西不會被人看到,那還有任何寫 作的動力嗎?這或許已經不算是很功利的想法,但毛姆還是深深感到自己不如畫家那般,可以做到純粹地表達。

毛姆寫作的方式是很特別的,他喜歡把自己放在故事中,以現實裏自己的身份———作家,合理化故事的進程,一邊作為一個旁述者客觀地描述,他 不只一次在向讀者解釋這個情節的客觀來源,説明自己在哪裏加了想象,讓你覺得小説像真的一樣;另一邊他又作為現實價值觀的代言人,不斷向主人公的價值觀提 出質問,似乎是代讀者發問一樣。但最終你可以看到,他只是藉着故事的殼,説自己心裏的兩種聲音。無論是畫家還是拉里,他都未必認同他們對世俗人情的冷漠, 但一邊他也為他們辯護,道破那些感情的虛假之處。我們都一樣不曾超脱,而正是這種留守,給了我們對比思考的空間,就像那些畫家的天才畫作或許我們不懂得欣 賞,但是他們的人生哲學卻給我們更多啟示。還有一點便是,這些故事誕生的前提,無一不是在歷經了生活的種種滋味後,你要經過了在乎六便士的階段,才能體會 到月亮的好。

我一直都不想放棄月亮,而這必須要有六便士的對比才有可能,所以我也並不拒絕承擔人生的責任,我會覺得必須要經過那些故事,經過對人世的觀察,才有可能讓自己更明白生命的真義。

以前我以為遠離家鄉歷盡世情可以,這段歷程的確是幫我認清許多現實的東西,但卻也更堅定了我內心的彆扭。我知道我一直會這樣下去,我始終無法 和那些俗不可耐的嘴臉和睦而處,我還是打心底裏瞧不起他們。即使一樣樣打擊接踵而來,逼迫我承認某些處事哲學的必要性,我還是無法和他們一樣嫻熟地表演。 我無法不承認,那些以虛榮為目的的生活方式曾經抓住過我,我曾經放任自己被奴役過,但是我因此而表現出來的俗氣卻着實是讓我難堪的。有些人或許會覺得我 假,當然了,我從來不知道如何在那種情境裏表現得真,我本來就不是那樣的人,連假裝都力不從心。

有些朋友一直追問我為什麼喜歡北京,叫嚷要去北京,最終又無法做到。其實很簡單,我喜歡北京那撥搞話劇的,那撥搞音樂的,那撥搞媒體的,總之 就是那幫文藝人的圈子,在我還不太懂事的時候,從那些人的作品裏多少看出一點不同來。某些長輩勸誡我,那些人是很髒的,無非是在説他們在道德上把持不住自 己,但是在這一點上我又和毛姆一樣了,天才就是天才,和道德無關,而我,我喜歡天才。只是可惜的是,慢慢的我又在那些人身上看出許多做作的成分來,我發現 他們很多時候一樣不得不為生活所迫,我就會膽怯了。我不太相信自己能夠超脱其外,反而害怕自己最終也會和他們一樣,不得不端着。而更重要的是,這麼多年它 成為我不斷鞭策自己的一個藉口,一種因為得不到而形成的巨大精神支撐,讓我至少還保有做夢的權利,一旦連這個藉口都變成六便士,我就徹底連望月的可能都沒有了。

當然,真正的藝術家並不是現實裏的失敗者,他們是主動放棄作為一個現實成功人士的可能,去尋找另外一種人生意義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 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裏,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 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我相當欣賞這種態度,很期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淡泊名利,淡泊 世人的評價,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存。有的時候我會賭氣,會想證明給某些人看,但是最終我會發現,那些人的偏見並不是因為你的緣故,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那樣 庸碌的人,他們假裝看不到你的特別之處,假裝否定你的人生哲學,無非也有一種隱隱的疼痛在裏面,慢慢理解了這些以後,我會經常規勸對我懷抱期待的人,不用 為那些人而煩惱,他們根本不參與你的真實生活啊。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9

中秋三天的假期的後兩天,看完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首先説明這書壓根和月亮或者便士就沒有任何關係,就如我讀書的夜裏,雖應是月圓人圓的時節,天上和四周卻空空蕩蕩一樣。

故事的情節不算多複雜,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可謂中產有餘了,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着貧窮和飢餓煎熬,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後,主人公最後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於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傑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後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

這個故事的精彩程度遠遠沒有作者講故事本身精彩。一個追求夢想的人,拋棄家庭妻子孩子工作一切,去追求夢想。這樣的人,特別是故事中的Strickland,是自私、不負責任、逃避現實不敢面對、甚至有些冷血的與世俗價值觀絕對違背的社會異類,他妄圖擺脱社會給他的一切枷鎖,尋找自己的生存方式,哪怕是忍受飢寒交迫和種種折磨苦難,都無怨無悔。這樣的人讓人覺得可恨,因為如果大家都向Strickland一樣,這個社會要麼徹底亂套,要麼就是實現了共產主義。但這樣的人又讓人佩服,甚至羨慕,他無疑是強大的,有勇氣與毅力。無論最終的結果是什麼,他能夠找到自己的夢或者過上夢裏的世界,他都已經成功了。做自己的夢,讓別人説去吧!毛姆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從各種人的角度出發,間或夾雜些自己的評論,將主人公刻畫的淋漓盡致。他的筆就如刀,雕刻出的現象豐滿生動。

這個有些冷峻的的故事,再我看來卻很有童話的味道。Strickland是孤獨的,"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裏,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地行走,儘管身體互相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瞭解別人也不能為別人所瞭解,讀後感《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我們好像住在異國的人,對於這個國家的語言懂得非常少,雖然我們有各種美妙的、深奧的事情要説,卻只能侷限於會話上手冊上那幾句陳腐平庸的話。我們的腦子裏充滿了各種思想,而我們能説的只不過是像'園丁的姑母有一把傘在屋子裏'這類話。"他的這種孤獨很有幻覺的成分,虛幻不可觸摸。他的生活有些超然物外,無法想象一個在現實社會生活了四十多年,過着"正常"生活的人,能夠一夜之間就放棄一切。他對愛情的評價體現了他的價值觀:"我不需要愛情。我沒有時間搞戀愛。這是人性的弱點。我是個男人,有時候我需要一個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慾得到了滿足,我就準備做別的事了。我無法克服自己的`慾望,我恨它,它囚禁着我的精神。我希望將來能有一天,我會不再受慾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礙地全心投到我的工作上去。因為女人除了談情説愛不會幹別的,所以她們把愛情看得非常重要,簡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們還想説服我們,叫我們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愛情。實際上愛情是生活中無足輕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慾。這是正常的,健康的。愛情是一種疾病。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對她們提出什麼事業的助手、生活的伴侶這些要求非常討厭。"

這些話離經叛道,這樣的人被作為異端。"性的飢渴在思特里克蘭德身上佔的地位很小,很不重要,或毋寧説,叫他感到嫌惡。他的靈魂追求的是另外一種東西。有時慾念把他抓住,逼得他縱情狂歡一陣,但對這種剝奪了他寧靜自持的本能他是非常厭惡的,他甚至厭惡他在淫逸放縱中那必不可少的伴侶,在他重新控制住自己以後,看到那個他發泄情慾的女人,他甚至會不寒而慄。他的思想這時會平靜地飄浮在九天之上,對那個女人感到又嫌惡又可怕,也許那感覺就像一隻翩翩飛舞於花叢中的蝴蝶,見到它勝利地蜕身出來的骯髒蛹殼一樣。"所以他可以拋妻子,待他遇到第二個女人的時候有棄如敝屣。

他格格不入,尋找夢幻島,"我認為有些人誕生在某一個地方可以説未得其所。機緣把他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境中,而他們卻一直思念着一處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在出生的地方他們好象是過客;從孩提時代就非常熟悉的濃蔭鬱郁的小巷,同小夥伴遊戲其中的人煙稠密的街衢,對他們説來都不過是旅途中的一個宿站。這種人在自己親友中可能終生落落寡台,在他們唯一熟悉的環境裏也始終孑身獨處。也許正是在本鄉本土的這種陌生感才逼着他們遠遊異鄉,尋找一處永恆定居的寓所。説不定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然隱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習性和癖好,叫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們祖先在遠古就已離開的土地。有時候一個人偶然到了一個地方,會神祕地感覺到這正是自己棲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尋找的家園。於是他就在這些從未寓目的景物裏,從不相識的人羣中定居下來,倒好象這裏的一切都是他從小就熟稔的一樣。他在這裏終於找到了寧靜。"

這部小説,對於想要追求精神自由但又無勇力去實踐的人,或安慰或被擊中,總之能收穫些什麼。

最後説説書名的由來。按照譯者的解釋,月亮,高高在上,如理想;便士,是最小的貨幣單位,就如現實。現實和理想的衝突,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10

這本書我看的是李繼宏譯本,沒有讀過書店常見的傅惟慈譯本,所以無從比較兩個譯本哪個好。單説李繼宏譯本,一大亮點是有很詳細的導讀,看過之後對時代背景、書中的隱喻等會有更深的理解,所以就算你讀的是傅惟慈譯本,也很建議來讀讀李繼宏的導讀。

整本書讀來很順暢,沒有出現讀傅惟慈譯本的網友所説的生澀難懂的地方,不過可能正是因為如此,也喪失了一些語言的勁道,例如我很喜歡的那句“上帝的磨盤轉動很慢,但是卻磨得很細”在這個譯本中被翻譯成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其實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我不知道如何來寫。是因為它不好嗎?

不、不!是因為內心太震撼。心痛、同情、恐懼等太多洪水猛獸般的`感情。然而書中主人公斯特里克蘭的生命從來不紛亂,只有畫畫,不停地畫畫,簡單得不可理喻,最後“他創造了一個世界,看到那個世界的美好。然後,他既驕傲又輕蔑地摧毀了它”。這本書以高更為原型,講述一個生活在倫敦的證券經紀人如何拋棄妻子、孩子和事業,先是到巴黎,接着到塔希提窮困潦倒獨自畫畫了一生的故事。很多人説月亮是夢想,六便士是現實,斯特里克蘭在做一個選擇題。

我覺得不是,因為斯特里克蘭根本沒有做選擇時會有的猶豫,當我們還在想着明天吃什麼的時候他已經拋棄一切到了巴黎住在一個三流旅館裏開始畫畫了。我想他應該是在掙扎吧,掙扎着拋開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能借助我們的身體感受到的所有事物,直抵混沌中生命的本源、人性中原始的本能。

有網友説看完這本書很歇斯底里,內心生出一種恐懼,打心底裏害怕,想尖叫着哭一場。大概就是這樣一種感覺吧。蘭德的詩寫到“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在這本書裏,斯特里克蘭是舉着生命之火去尋找洪荒世界萬物初現的美,最後他找到了,不過他將他的祕密帶進了墳墓。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11

小時候以為,人長大了之後就會開始談夢想。後來長大了才發現人更多的是懷念年幼時的敢想敢做。我以為,人只有在青春期才會迷惘,是因為後來大家都找到了夢想,慢慢才發現是大家都習慣了生活。

理所應當地,每個心裏裝着夢想的人都會被迫害。真不怪我們,在我們看來,夢想就是白日夢。

人總要吃飯。用勞動來交換糧食比直接生產糧食更輕鬆一點,這樣我們可以省下時間來做喜歡的事情。為了省下更多時間,我們要花更多時間去熟練技能。於是我們就陷入了這種怪圈之中。幸好啊,我們還能夠繁衍後代,延續我們做不完的事情,然後投入時間不斷糾正他們往既定方向前進。生活可能就是這樣吧。只吃飯不幹活的人是非常無恥的。

我討厭毛姆筆下的斯特里克蘭,他太過於冷酷無情,他傷害了那麼多愛着他的人。

書中的男主角是以保羅.高更為原型的,而保羅.高更比男主角的生平看上去有了很多人情味。

所以一切都是作者的構想,斯特里克蘭只是一個純粹的'夢想化身。也好,世界上從來沒有過這麼薄情的一個人。

一個心懷夢想的人也許會名垂青史,也許不會;但必定不會被大多數人所理解。這大概就是人類社會最大的幸慶和悲哀吧。

“雖萬千人,吾往矣”“十年一覺揚州夢,不負青樓薄倖名”“忍把功名,換了淺斟輕唱”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12

虛榮的女人追求物質世界不會滿足,然而她的精神世界卻無比的空虛。“只有詩人和聖徒才會堅定不移地相信在瀝青路上澆水能種出百合花”我願做詩人和聖徒,在精神的世界裏澆灌百合花。

性慾在靈魂面前顯得自慚形愧,男主角本來可以安安穩穩的過完一生,但他追求美的慾望無法束縛,他在四十多歲從london跑到Paris,從此開始了他艱難又滿足的生活。

在這本書裏,藝術家等於貧困潦倒,因為很多商人認為作品只有賣的好才是有名的,如此市繪的'想法其實是有用論的體現,有用論思想在現在都仍有影響。有用論認為任何創造出來的東西都以實用功能為主,都能直接與金錢掛鈎,賣的好=有用=有價值。這倒是有點像美國形式追隨市場的設計原則。

我覺得本書在闡述價值觀與愛情觀,本書中有個人物為了愛情可以放棄一切,卑微的似塵土,這個男人即使在她的女人出軌後仍能把自己的房子及財產分給那個女人,可這樣的做法沒有換來女人的同情,反而是嘲諷。在愛情的世界裏,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該分手時就該瀟瀟灑灑的分手。女人要是把愛情看得太重只會苦了自己,讓別人嘲笑。

男主角的價值觀很特別,最特別的是他絲毫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那是個色彩斑斕的原始社會,他用繪畫表現這一思想。男主角的形象是流氓,他不會感恩不會愛且粗魯暴躁,也許就是這樣的形象才能讓我們體會到美的偉大力量吧,美可以把這樣的人改造,到結尾男主角在死前留下的兩滴眼淚就説明美成功了。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13

斯特里克蘭的出場並不驚豔,甚至是有點荒誕無奇。拋妻棄子,沒有留下一毛錢給未成年的孩子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妻子;在窮困潦倒之時,一位欣賞他的畫家雪中送炭,可他卻恩將仇報,勾引畫家妻子並將其拋棄;後來流落到小島同土著女人結婚生子,只因她能滿足他對女人所有的要求,洗衣做飯生孩子......所有的這一切,都讓男主頂着大大的渣男光環。可就是這樣的一個毫無人性的人,毛姆卻稱之為是偉大的,分分鐘不得不質疑三觀,難道這就是傳説中的欲揚先抑?

直到在生命的最後,他用畫筆把那種靈氣、純潔、邪惡、情慾、思考、探求......完完全全地表達在他那沒有多少人能看懂的畫中。他使有幸見過這幅畫的人震撼難忘,又驕傲而不屑地讓這幅天才之作在火焰中陪伴着他的靈魂歸於沉寂,他完成了對生命的'探索,而對藝術瘋狂的追求也在此刻得到了昇華。沒有六便士又怎樣,月亮不照樣熠熠生輝!

作為一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無論處於怎樣境地,無論年齡、受教育程度、外界環境如何,都有選擇一生中最想為之努力東西的自由。這種自由只取決於我們自己,與其他任何東西無關。當我們有勇氣做出選擇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願你走出半生去尋覓六便士,歸來仍守得住心頭的那道白月光!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14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我很早就聽説過,但一直沒有拜讀。在讀嚴歌芩的《補玉山居》時,作者曾提到這本名著,當時就想要找來一讀,但之後並沒有跟進。這幾日,在一篇公眾號文章中再次看到這部作品的名字,我不再拖延,馬上下載了電子版的王然譯、花山文藝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月亮和六便士》來讀。果然,很快,我就產生了愛不釋手之感,15萬字的文字在兩三天的各種片段時間裏用9個小時讀完了。

毛姆以小説中的“我”為紐帶,通過“我”、以及“我”與思特里克蘭德共同認識的人,用多個視角來觀察與認識思特里克蘭德,將思特里克蘭德那不同於常人的一生用白描的方式展現在了我們面前。思特里克蘭德本身是一位中產的證券投資人,因為對繪畫的熱愛,拋妻別子,深陷無家可歸、飢寒交迫之地而不言悔,終於在塔希提找到屬於自己的繪畫表現場景,完成了自己對心中之月的追逐,並在死後獲得了偉大藝術家的殊榮。

在這部書中,除了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小説中的“我”、以及“我”的朋友阿伯拉罕和布呂諾船長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説中的“我”,為了自己的寫作,到處奔波,無論是什麼樣的人,三教九流,他都沒有任何芥蒂地與其打交道,讓人不得不歎服。而“我”的朋友阿伯拉罕,與思特里克蘭德一樣,本來可以有着體面而優渥的生活環境,只是因為感覺亞歷山大港是自己喜歡的地方,就放棄了原來的一切,過着別人心目中認為平凡卑賤的生活而怡然自得。布呂諾船長因為意外而至貧,不得不遠走他鄉重新開始,但他通過自己與妻子的雙手再次創造出了不一樣的生活。我覺得,“我”、阿伯拉罕和布呂諾船長正是思特里克蘭德的三個佐證,證明着為了理想,人們可以做到的堅持與放棄。

思特里克蘭德、“我”、阿伯拉罕和布呂諾船長構成的羣圖讓我無比的震撼。為此,我查了思特里克蘭德的原型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的生平,也查了作者威廉·薩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生平。高更為了繪畫放棄了自己證券經紀人的生活,而毛姆為了寫作放棄了自己醫生的生活,他們的放棄與堅持都給自己的生活在方方面面帶來了無數的變化,但他們為了心中思慕的聖地而義無反顧。所以,當毛姆用自己的筆來寫作高更時,可以非常自然地將高更那種卓爾不羣的獨特品質表達的躍然紙上,讓讀者心中激起無以言表的聖潔之光。

是的,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在堅持與放棄的痛苦抉擇中向前的過程。很少一部分無比幸運的人,可以在一生中做到“月亮”和“六便士”二者兼得,但大多數的人,都不得不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做出艱難的抉擇。

無論我們抉擇的是“月亮”還是“六便士”,我想,更合乎我們內心所向的抉擇,就是最好的抉擇。

附上《月亮和六便士》小説片段:

我一邊往前走一邊思索着他來這裏之後的情況。最近一段時間我聽到很多關於思特里克蘭德的軼事,不得不仔細思考一下這裏的環境。他在這個遠在天邊的海島上,和在歐洲時大不相同,他不僅沒有引起別人的絲毫厭煩,反而使人們對他十分同情,他奇怪的行為也沒有讓人感到吃驚。對這裏的人們來説——無論是歐洲人還是當地土著,他無疑是個怪人,但這裏的人對於這個所謂的怪人早已司空見慣了,因此對他常常視而不見。世界上怪人多的是,他們的行為舉止古怪離奇;或許這裏的居民能夠理解,他們並不想做一般人,但是卻不得不做那種人。在英國或法國,思特里克蘭德可以説是個不合時宜的人,“圓孔卻插了個方塞子”,但是在這裏卻有各種各樣的孔,無論什麼樣的塞子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孔。我並不認為他到這裏之後脾氣比過去有所改觀,不像過去那樣自私,或者更富有人情味兒;但這裏的環境比之前更適合他了。假如他之前就在這裏生活,人們肯定就不會注意到他的那些缺點了。他在這裏所經歷的事情是他在家鄉所不敢希冀和奢求的——他在這裏收穫到了同情。

這一切讓我十分驚訝,我試圖將我的想法説給布呂諾船長聽。他沒有立刻回答我。

“我同情他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最後他説道,“因為儘管我們兩個人可能誰都不清楚,但我們所追求的東西卻是一樣的。”

“你和思特里克蘭德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有什麼東西會是你們兩個人所共同追求的呢?”

“美。”

“你們所追求的東西太高深了。”我嘀咕了一句。

“你是否知道,一個人一旦墜入情網,就有可能對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了?那時他會像古代被囚禁在木船中搖槳的奴隸那樣,全部身心都不屬於自己,他們也在所不惜。其實思特里克蘭德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只不過他所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真理罷了。對於像他這樣的人,我從心底裏產生了一種憐憫之情。”

“你説的這一點非常奇怪。有一個他曾傷害過的人也這樣告訴過我,説他非常同情思特里克蘭德。”我沉默了幾分鐘,“我非常想知道,對於我一直感到大惑不解的那種性格,你是否已經找到了答案?你是怎麼明白這個道理的呢?”

他對我微笑了一下。

“我不是和你説過,從某一個方面來説,我也算是個藝術家嗎?我在自己身上也能深深地感覺到那種激勵着他的熱情。只不過他的方式是繪畫,而我的卻是生活。”

這時布呂諾船長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我認為我有必要在這裏説一説。因為即使是作為對比之用,這個故事對我記敍思特里克蘭德的一生也有一些作用。再者説來,我覺得這個故事本身就特別美。

布呂諾船長是法國布列塔尼人,年輕時曾在法國海軍服役。結婚後他便退役,在坎佩爾附近從事一份小產業並定居下來,準備在寧靜的鄉村生活中度過自己的後半生。但由於為他管理財務的一位代理人出了一些差錯,一夜之間他便身無分文了。他和妻子原本在當地享有一定的聲望,所以他倆不願意繼續待在原來的地方過清貧的日子。早年他遠渡重洋的時候,曾經到過南太平洋羣島,於是他下定決心要到那裏去闖一闖。他先是在帕皮提住了一段時間,一邊規劃自己的未來,一邊積累經驗。幾個月之後,他從一位法國朋友那裏借了一筆錢,在土阿莫土羣島買下了一座小小的島嶼。這是一座環形小島,一個鹹水湖被圍在中間;島上長滿了灌木和野生的番石榴,而且這裏從未有人居住過。他的老婆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人,他帶着老婆和幾個當地土人來到了這座小島。他們首先蓋好了房子,再把灌木叢清理乾淨,然後準備種植椰子。這是我遇到他二十年前發生的事情,現在這個荒島已經變成一座有模有樣的種植園了。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15

關於人性:同情體貼本是一種很難得的本領,但是卻常常被那些知道自己有這種本領的人濫用了。

牛奶很好吃,特別是假山幾滴白蘭地,但是母牛卻巴不得趕快讓它淌出去。腫脹的乳頭是很不舒服的。

我那是還不瞭解人性多麼矛盾,我不知道真摯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藴藏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惡中也找得到美德。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裏。

文明社會這樣消磨自己的心智,把短暫的生命浪漫在無聊的應酬上實在令人莫解。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

關於美的.追求:如果我對自己寫作除了自娛以外還抱有其他目的,我就是個雙料的傻瓜了。作者應該從寫作的樂趣中,從鬱積在他心頭的思想的發泄中取得寫書的酬報,對於其他一切都不應該介意。

(的確,我已經在讀書寫作中獲得了無法取代的樂趣。)

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裏,他游泳遊的好不好是無關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關於女人:

只有女性才能以不息的熱情吧同一件事重複三遍。

可惜女人都是沒有腦子的。

女人一種無法擺脱的惡習,熱衷於同任何一個願意傾聽的人討論自己的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