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5篇

文學2.43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5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

故事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結局是什麼。

直到最後一部分一口氣讀完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徹頭徹尾地錯了。作者將大放異彩的最後一部分放在讓人意興闌珊的倫敦篇和巴黎篇之後,確實很容易失去大部分讀者。實際上作者採用的是“雙行體撰寫的德育故事”,仔細推敲之後,我才發現之前被我猛烈抨擊的斯特里克蘭的行為的矛盾之處是如此不值一提,因為在整本書的主題之下,這裏的所有角色皆是主角。斯特里克蘭有時候只是一個活在人們記憶碎片中的線索,但有時候他本身又變成了重要角色。他不僅僅串起了這些類似命運的人的軌跡使其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種有代表性的社會現象,同時他自己的人生經歷也是“月亮與六便士”之間選擇的結果。

契訶夫説:“如果在第一幕裏邊出現一把槍的話,那麼在第三幕槍一定要響。”在讀到小説的最後一部分時,我意外的發現作者對於那些只出現了一兩章的人物都進行了過於詳細的人物描寫。這彷彿就是在暗示讀者:看啊,這個人與眾不同,以至於“我”在周遭一大羣人當中只願意和他聊天。伊迪絲·華頓的小説理論三原則中提到:“任何值得一讀的小説都是‘有目的’的…

任何一幅嚴肅的生活圖景都包含論點。”小説中提到的所有的人物,都在精神與物質上面臨着一項抉擇:查爾斯在安逸的經紀人生活和追尋藝術夢想上面臨着抉擇,布蘭琪在愛自己的丈夫和斯特里克蘭之間面臨着抉擇,亞伯拉罕在如花美眷、年入百萬與貧窮但風光旖旎的亞歷山大港之間做出了選擇,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我們最後看到的是這些人選擇了內心激勵自己的慾望。

布魯諾船長説:“只不過他表達那種慾望的方式是繪畫,而我的則是生活。”能過上自己神往的生活,能實現人生最大的願望,除了強大的意志和堅毅的性格,還有另一個因素——“對上帝的信仰。如果沒有信仰,我們早就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船長如是説。作者:代諾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2

狂熱的人格,躁動的靈魂,本心的召喚鋪就一條偉大的不歸路。卑微無趣的現實與崇高至上的理想,如果二者不可兼得,你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我告訴你,我得畫畫。我身不由己。人掉進水裏時,他水性怎樣,是好是差,都無關緊要:他只能撲騰出去,不然就會淹死。

我到巴黎有上百次了,可它總是能令我心旌搖曳,走在街頭總是覺得即將遭逢奇遇。斯特里克蘭則淡然處之。如今回想起來,我認為當時他對一切都視而不見,心中唯有使其靈魂不得安寧的某種幻象。

並不是人人都想要想我這般行事呀。絕大多數人都完全滿足於做循規蹈矩之事。

斯特里克蘭夫人:我認為,他只要是和一個女人跑掉的,就還有回來的可能。我不相信這種事能成氣候。不出三個月他就會對她厭煩死了。但如果他不是因為戀愛而出走,那就完了。

“但這件事掩蓋不了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是個無情無義之人的事實。”她嚴厲地看着我,“我可以告訴你他為什麼拋棄了妻子——出於純粹的自私,絕無其它任何原因。”

這件事過去大約五年之後,我決定到巴黎去闖一闖。我在倫敦待狗了。每天做着大體相同的事,使我深感厭倦。朋友們的生活按部就班,平平淡淡,無復引起我的好奇。與之相遇,不待其開口,我就全然知道他們會説些什麼。就連他們的風流韻事都給人以單調乏味之感。我們宛如沿着軌道在終點站之間行駛的電車,連乘客的數目都能估計得所差無幾。生活被安排得太井井有條了。我覺得恐慌之至。我退還小公寓,賣掉為數不多的什物,決心開始新的生活。

説苦難使人高貴是不正確的,讓人高貴的有時是幸福。而苦難,在大多數情況下,使人們心胸狹隘,一味報復。

我在羅馬認識他的。我至今記得他的畫作。他真心實意地鍾情於平庸。他的靈魂因對藝術的熱愛而悸動。

讓-巴蒂斯特-西梅翁-夏爾丹,法國畫家。他曾説:“畫家使用的是顏料,但筆下須注入感情。”

他坐在那裏,專心致志於棋局。給予我一種特別的印象——一種強大力量的印象。

我的經歷乏善可陳。不過是一本流水賬,記載着辛勤勞作而沒有什麼奇聞,記載左突右衝的摸索嘗試,記載着書本知識和人情世故的逐漸積累。

我得出的總體印象,是這個人與各種困難做了艱苦鬥爭。而且我發現,許多會令人大多數望而生畏的事情,對他卻毫無影響。

他的微笑來的很慢,始於眼中,有時也消失於眼中。它極為感性,即非冷酷亦非親切,更多的令人想到森林之神野性的歡樂。

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天知道人們是怎樣地用盡心機折磨自己的。

在我看來,愛情一旦摻雜了自負,原因只能有一個,即你實際上還是最愛自己。

我認為她從沒真正在意過丈夫。先前我印象中她對斯特勒夫的愛,不過是男人的愛憐和生活的安逸引起的女性反應,而大多數女人將其誤認為愛情。這是一種可以被任何對象激起的被動的感情,就像藤蔓可以攀附在任何樹木上一樣。當它促使姑娘嫁給追求者,一心以為愛情將隨婚姻而來,世俗之見也承認了它的力量。它是一種感情,其成不外乎衣食無憂而滿足,為擁有財產而得意,為被人需要而快樂。為丈夫孩子而欣喜,只是出於可愛的虛榮,女人們才將視為精神價值。

女人對單方面愛他的男人所表現的殘忍,全天下無以為過。她對他沒有友好,甚至沒有寬容,有的只是毫無理智的惱怒。

至於布蘭奇的人生,無論以無人知曉何等光明的希望與怎樣美妙的夢想開始,都會結束的一如從未發生。它顯得毫無意義,完全空虛。(布蘭奇:一個死去不久的人)

我好奇的環顧他的房間。它甚至比我記憶中的更小,傢俱也更少。我的那些朋友尋求寬慰的畫室,鄭重聲明除非萬事俱備稱心如意方能作畫,不知他們對此會有什麼感想。

“我想我現在明白了,你為什麼放任自己對布蘭奇.斯特勒夫的感情。”我對他説。

“為什麼”

“我想你失掉勇氣了。肉體的軟弱感染了你的靈魂,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無窮渴望主宰着你,促使你隻身犯險,尋找某個所在,期望在那裏可以使自己擺脱折磨你的精神。我看,你就像個永遠的朝聖者,前往某一個也許並不存在的聖地。我不知道你追求的是什麼樣的不可思議的涅槃。可你自己知道嗎?也許你尋求的是真理和自由。你一時以為可能在感情中找到解脱。我想,你疲倦的靈魂可能尋求在女人的懷抱裏歇息,而在其中找不到時你就恨起她來。你對她沒有憐憫。你害死她是出於恐懼,因為你還在為自己的勉強逃脱危險而瑟瑟發抖。”

他乾笑一下,揪了揪鬍子。

“你也太多愁善感了,我可憐的朋友。”

不幸的是,對於他一路奮力走來,取得如此藝術成就的腳步,我無法描述。要知道,倘若能夠展示他屢戰屢敗,勇於不斷努力克服絕境,在深陷藝術家最忌憚的自我懷疑境地時堅持不懈,我大概會為這個必定顯得特別乏味的人物(這一點我最清楚不過)產生一些同情。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從沒有見過作畫時的的斯特里克蘭,也沒聽説有其他任何人見過。他的拼搏是他個人的祕密。如果在畫室獨處時,他跟上帝的天使展開過激烈的搏鬥,他也從未讓任何人見過。

然而愛情的盲目使她相信,自己想要的東西是真實的,況且自己的愛如此偉大,似乎沒有理由不喚起同樣的愛作為回報。

對此我並不驚奇。斯特里克蘭正是個超然物外的人,即使身陷毫無指望的境地時也是如此。而這是由於心中的寧靜還是矛盾對立就難以説清了。

人們一向如此,恐懼使他們殘忍......

阿塔告訴我,他從沒抱怨過自己的命運,他從沒喪失過勇氣。他的心境直到最後都保持着沉靜安詳。(病死了,死在畫畫中)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3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六便士代表現實生活,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文章説的是主人公查爾斯·斯朱蘭(看的時候一直想念朱斯蘭來着)四十來歲拋棄妻子放棄安穩富足的生活到處流浪追求當畫家的理想的故事。

開頭挺無趣的,四十來歲的斯朱蘭長得很安全老實八交存在感很低,斯朱蘭太太是交際花。直到斯朱蘭丟下一封信就拋棄妻子去追求理想要去畫畫時,一切藝術家該有的傲嬌都開始表現了。狂傲,目中無人,忘恩負義,搶朋友之妻,毫不掩飾自己的內心的渴望。即使落魄即使食不果腹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藝術家在成為藝術家之前大抵都是這樣,孤獨,不被人理解,不被人看重。最後大溪地那個近似原始的社會接納和成就了斯朱蘭,即使他的`結局慘不忍睹,但是他死後,他的畫成了傳世珍寶,讓當初那些看不起他覺得他的畫很爛甚至送也不要的人追悔莫及。

我們往往循規蹈矩,按照世俗規定的模式去生活,到了一定年紀就該做什麼,想要追求什麼夢想最好從小就開始培養,三四十歲就要追求安穩了別瞎折騰你輸不起。。。其實只要有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遲。引用一句文中斯朱蘭的原話共勉:“我説了我非畫不可,由不了自己,落水的人不管泳技好壞都要遊,不游出來就會淹死。”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4

我在這本小説裏看到了追求與不屑一顧的堅持。很多人都缺少堅持自我追求或夢想的勇氣,而主人公卻如此的執迷。值得學習的是貴在堅持的精神,但從道德面講 主人公拋妻棄子的行為實屬不該。

我似乎明白了作者在這本書裏投入的感情,用文字來表達每個人物的思想。顯然是成功的,這是一本極具人物特色的一本小説,每個人物都很有多層次的情感思想讓人無法停下翻閲的眼。

晚上月亮出現時,每個人抬頭都能看見,卻遙不可及,地上的六便士隨手就有。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可以近也可以遠,如果你想摸到月亮,一盆水就可以。不然你就遠遠望着吧!一盆水,哪怕是鏡花水月,也能讓你有所滿足。 我舉的這個例子便是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那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心境。

他知道最後的結果不一定是耀眼的成就;他知道這條路很多石頭,很陡,他不回頭;他不需要家人的陪伴,也不回去陪伴家人;這樣看他還真是個瘋子

他還希望他那風韻猶存的妻子找個人嫁了;他認為他的孩子已經比社會某些小孩幸福;這是他自我良心上的安慰。

當思特里克蘭德的妻子知道他不是為了女人而是因為畫畫離開家庭時,他的妻子選擇了支持並整個人都豁然開朗。看到這個點本以為是團聚時,而主人公依然選擇離開。明白了嗎?他的妻子的這種支持讓他有一種負罪感,因為他妻子把這種支持當做自我犧牲!而思特里克蘭德不希望別人因為他的夢想而做出什麼犧牲,他需要的是真正懂他的支持。

婚姻真的不只有愛情,“愛我倒不如懂我”這句話在這個故事裏展現的淋漓盡致。

還沒有看完,看完繼續聊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5

月亮是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是我們世俗的生活。

人性本惡,慾望無處安放,需要為所欲為。成年人的善是自我救贖,是粉飾。

難以想象高更擁有這樣傳奇的故事,在中年為了內心隱祕而蓬勃的創作慾望拋妻棄子,擺脱了一切世俗投身藝術。是不是藝術家都天生為一種慾望所驅使,肩負着表達上帝的使命?不管他們在不在乎,上帝的使者仍需世俗的悲憫,他們在這裏經受苦難,也在這裏播撒美好與希望;在這裏贖罪,也這裏在救贖世人。

或許偉人的境界,是我們普通人永遠都達不到的高度。如果是我,不會因為理想而丟下責任,丟下情感,我覺得這太自私,太不負責任。

所以,我終歸只是一個普通人,想和普通人一樣,渴望擁有正常普通生活的,普通人。

世人眼裏天才都是瘋子,那裏是瘋,其實只是做了世上大多數人不敢做的事,放棄世人以為的舒坦日子,世人做不到就認為做到的人是瘋子。

我很佩服瘋子,我卻做不到,所以我成不了天才。

而我所能做到的就是既不在月光下顯得鄙陋,也不在六便士面前顯得驕橫。

即使是天才,一路走來,也是有過客相助走過,傷害和無視別人的善良是不對的,即使是天才不也還是要吃飯嘛~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6

《月亮與六便士》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感謝朋友相贈,又讀了一遍。最先,我在電視偶然看到了一集記錄片,講的是高更的畫,裏邊有高更的人生經歷。自從有了小孩都很少打開電視了,安安靜靜的看完更是不可能。但那天不知道什麼緣故,我居然有機會看完那部記錄片。很震撼,不是因為他的畫,而是他不走尋常路的人生。

後來知道[月亮與六便士]是以高更為人物原型來創作的,就在KINDLE上讀了一遍。很激動啊,毛姆,一個大作家,居然和我有相同的感受。看了那麼多書,第一次有種和作者、主人公在交流的感覺。我認為這本書的主題就是:肉體與靈魂、理想與現實的擰巴。

主人公斯特克里蘭原本是個股票經紀人,四十多歲,老婆孩子熱炕頭,在外人看來是妥妥的油膩中年人啊,不止油膩,還很乏味。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中年人心裏發出了“再也不能這樣過,再也不能這樣活的”吶喊,然後這個油膩中年男就變成了追求藝術,追求理想的2B青年。他決議要過另外一種生活。

更讓人憤怒的是,人家不是作為業餘的興趣追求啊,人家是要全身心的追求啊,工作不要了,老婆不要了,孩子也不要了,讓他們自生自滅吧。對自己,也是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後來被土著女人所養,靠那麼一點的土地所出生活。這種對物質以及物質所帶來的附屬的尊嚴,説呸的行為,以及對自己的家庭責任,社會系屬説滾的勇氣,可恨嗎,可恨,但自有一種撼動人心的衝擊力,直抵每個糾結於夢想與現實的人。

世人多在行動之前反覆計算得與失,付出與回報,舉棋不定,輾轉反側,躊躇不前。斯特克里蘭那種執着於內心,不問名利,不計成敗,你們怎麼看我的,我完全不在乎的態度確實讓人震撼。書中有段話,寫得人感受,我這個看的人也很感傷,“塔西提是一個高高聳立的,綠意葱蘢的島嶼,島上有一條條暗綠色的深深皺襞,可以想見那是眾多幽僻的深谷;在他們那沉鬱的深邃當中自有一種神祕,潺潺流瀉着沁涼的泉水,你會感覺,在那些濃蔭遮蔽的地方,生命自遠古以來就按照亙古不變的方式延綿至今,甚至就在其中,也隱含着某種可悲又可怖之處”

島嶼,幽谷可能已經存在了幾十萬年的時間,在接下來幾十萬年的時間泉水依舊潺潺流動,而看着這風景的你我只有幾十年時間,你我不過是地球上一過客。

但,正如斯特里克蘭一樣,你我皆是自由的,一切不過是自己的選擇。願選擇追求夢想的每個人,都不後悔。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7

在翻開《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之前,就聽過很多關於它的評價。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生活等等。看到“月亮”二字就便我聯想到這本書可能會是浪漫的,美麗的,帶着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實際上翻開一看,着實感到很意外。

這書一點也不浪漫,書中是以一個作家的視角來觀察斯特里克蘭德的,作家和他並沒有很長期的正面接觸,他大部分是通過與斯特里克蘭德接觸過的人對談,從對話中獲知這位偉大的畫家的故事。作家大人雖是想盡力做到客觀,但從他的描述語言中仍然可以感覺得到他的矛盾,一方面是在現實生活和道義觀點上對斯特里克蘭德的不滿,另一方面是對斯特里克蘭德追求理想的敬佩。咱都是理智的人,卻也都想做個瘋狂的人。我的確很難完全認同斯特里克蘭德的行為,因為在道義上他拋家棄子罔顧他人可以説十分自私了,但是,如果用道義世俗來綁架他,又覺得這對他十分不公平。大學畢業那時找工作很迷茫,我跟教授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教授問我,你有沒有喜歡到就算死也會去做的事?我説沒有,他説,那麼你便不是“不知道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的問題,你喜歡的事,沒有。如果有真正喜歡做的事,那麼就算死也會去做。我想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都掙扎過吧。對於斯特里克蘭德來説,畫畫就是他真正的存在的意義。人之所以和其他動物不一樣,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總是不斷地追尋意義二字。人是追尋意義的動物。因為人才總不滿足於吃喝拉撒,日常生存,總表現得那麼不老實。從大的意義上看,人的短短几十年,也只是時間存在的一個片斷而已,使這一段時間賦予意義,不正是人活着的使命嗎?

另一方面,人們驚訝於斯特里克蘭德在證券行業已經安安穩穩小有成就,他完全可以按照大多數人的生活那樣過下去,可以預見會有一個很不錯的結局。但他相當爽快無情地拋棄了,為了畫畫過上十分窮困潦倒的流浪漢的生活。也許後來因為他成功了他的畫可以賣出天價,人們才開始津津樂道起來。如果他一輩子就默默無聞地死去呢?我還是會敬佩他的勇氣。相對於“拼命追求什麼”的命題而言,我認為“放棄已有的生活”更需要勇氣。因為“追求什麼”讓你顯得像個勇士,而“放棄什麼”卻讓你顯得像個傻瓜。因為如果失敗了,前者的情況人們會説你已盡力過,並沒有什麼可遺憾的;而後者的情況,人們説你真是蠢到家了才會幹這種不值得的蠢事。周圍這種例子比比皆是,甚至在我自己身上也有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在這個意義上,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名偉大的戰士。他對外界的所有不在乎,就是最好的反擊。我聽説毛姆的大學是學哲學的,《月亮與六便士》中夾敍夾議,黑格爾認為近代的標誌之一,是“人”對自我的覺醒,那麼斯特里克蘭德,也許是神指點了他,40歲突然開竅了。可能真的有那麼一種人吧,天生生來帶着使命的,就像蘇格拉底,他説他受神的旨意,到處轉悠拉着人問問題,世人認為他是瘋子,可是他自己説了,哲學家王是出到過洞穴外的人,回到洞穴裏面後,便是世人皆醉我獨醒了。

最後,聽説是以高更為原型寫的書,所以接下來有點想去看看高更了!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8

月亮,遙不可及的理想;六便士,唾手可得的金錢,地位,名譽等。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斯特里克蘭,在看見月亮之前,他擁有大多數人羨慕的生活,愛他的妻子,可愛的一雙兒女,體面的工作,不錯的收入等等,可是突然有一天,毫無徵兆的,他給妻子留下一張紙條,毅然決然的開始追求自己的理想。到了法國,他過的並不容易,那些生活的苟且,從來沒有讓他有一絲退縮的心態,一句話,who care。好像只要能畫畫,別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外人異樣的眼光,吃不飽穿不暖,對他來説都不是問題。真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境界,所以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嗎[捂臉][捂臉][捂臉]。

不過,人為了追求理想,到了無情的地步,還是人嗎?雖然可能我理解有誤,布蘭奇追隨斯特里克蘭可能是一廂情願,可還是傷害了斯特洛夫啊。

後來,斯特里克蘭去到了塔希提,和阿塔一起幸福的生活。他需要的就是阿塔這樣的一個女人吧,無怨無悔,一心一意,甘願做背後的女人,自己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剩下的一切都交給背後的女人。從這個方面講,阿塔也是偉大的吧。在這裏,斯特里克蘭創造出了舉世無雙的名作,可是在他臨死前卻要去阿塔毀了他的作品。真是個倔強又奇怪的老頭。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有人問我月亮喝六便士尼選擇什麼?我説我選擇六便士[捂臉],是不是自己沒有魄力呢?個人覺得,每個人都有理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必然是要捨棄一些東西的,可是同時也放下肩上的責任與義務,是不是太自私了呢?[皺眉][皺眉][皺眉]

所以吾等註定是個普通人咯[皺眉][皺眉][皺眉]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9

為什麼有智慧的男人是選擇面對女人的控制慾而不是逃避?——面對那些試圖控制自由的思想

其實,有時候持有毛姆筆下的思特里克蘭德的極端主觀意識形態去處理對方的控制慾,勢必會減少很多煩惱:關於愛情、關於家庭、關於夢想與追求的煩惱——關於人類本質的思考。

這種主觀意識可能也是情感方面極端的“自利主義”吧?一遇到問題就選擇逃避、冷戰、分道揚鑣——我看透你了。

可是假設若把“我”放在思特里克蘭德的時代,“我”不也是思特里克蘭德夫人嗎?——厭惡、唾棄、嫉妒他為什麼活的瀟灑?什麼都不在乎,拋棄家庭,拋棄愛他的人,都是因為那似是而非?的看透人性?然後發出疑問:你真看透了嗎?你真瞭解我嗎?為什麼你這麼自私?為什麼你這麼自以為是?為什麼我用真心卻換來你的不在乎?為什麼你一點都不懂得感恩?為什麼你只是堅守你認為對的事情,可是你認為的一定是對的嗎?——這些,“無關緊要”的煩惱。

(當然,這些疑問都必須要往好的方向去思考,因為如果向人性最本質的醜陋層面去發出疑問,都很可能遭受可怕的後果(最簡單的例子:我選擇你,是因為我看得起你,憑什麼你可以這樣冷漠我/離開我?),而且如果對自己的思考不足,可能就會落入漩渦,繼而由愛生恨,聽者可能會引發類比毛姆的慨歎:當時我還和今天有很大的區別,總覺得人的品性是單一的,當我發現一個這麼善良美麗的女性有如此強的報復心時,我覺得很灰心。那時我還沒有意識到人性是複雜的。當然今天我已經知道了,偉大和齷齪、善良和惡毒、熱愛和仇視都是可以互相包容在一顆心裏的。 )

靈魂會被相比之下更純粹的靈魂所吸引,但同時也會產生更可怕的嫉妒與恨。

回到當下,若把自身與思特里克蘭德的行為類比——看透而選擇逃避,作為一個假設思考,那她不也是會變成蘭德夫人?——這時,所產生的嫉妒與恨肯定是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這壓力不光是來自她一個人),至少對於一個20歲的男人來説,是這樣的。因此為了避免這些,“是這麼一回事兒”的煩惱,思特里克蘭德的極端“自利主義”自然和自身的價值觀相背,所以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雖看透卻仍要選擇面對、接受、處理與放下,這個過程當然會增添很多“無關緊要”的煩惱。(題外話:思特里克蘭德也肯定看到了“是這麼一回事兒”的煩惱,但為什麼仍然這樣選擇呢?可能男人20歲和40歲的區別,是在於決心與自我存在的責任擔當程度)“看透而選擇逃避”還是“看透卻選擇面對”這兩者重點在於看透,是怎樣的“看透”?是看透一個人,生活一段時間,瞭解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性格、之類。還是,看透,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本來都是互相獨立的個體,你本來不屬於我,我本來不屬於你,也不用誰對誰負責任,而我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我對我自己所作出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誠然,做選擇的那方思想建立在後者基礎上。最後,為了避免思維的窠臼:應該採取像思特里克蘭德的方式——看透而選擇逃避,因為這樣就能成為像思特里克蘭德(高更)一樣偉大的人物。 應向自己提問:提出這個假設的時候,是否存在提高自我思想定位高度的嫌疑?是否只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獨到之處?是否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和你們不一樣”的宣言?思特里克蘭德(高更)的高度是我們可以企及的嗎?這些問題,都不好從別人口中或自己身上得到最好的答案,但好像可以確定的是,可以從時間軸的兩個方面去考究:1、假設提出在思特里克蘭德成名前,即落魄的時候。2、假設提出在成名後。顯然第二種更顯示出為了貼合浪漫主義而貼合,就像給自己一個暗示:沒錯,擁有像他這樣的思想,我就能和他一樣偉大——即看透而選擇逃避為優選。為什麼要這樣提出兩個方式去判斷?因為,很明顯,根據第二條時間軸去推論違背了事物演變規律:由已然存在的事物,推算演繹出規律,再通過規律來洞察未來。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思特里克蘭德在藝術方面的偉大建立在思想的偉大之處——看透人性的本質,在情感方面的悲哀也正是看透之後的逃避,這當然和我們的追求有所不同。

綜上,於是説,看透而選擇面對更優於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0

第一次看毛姆的書,很久前就聽過,看了一下,覺得吸引力不大,也就放棄了。和一個好友聊過,她也説一開始看不了,後來鋪開了,各種爽。亞馬遜的暢銷書真的好便宜,1塊錢,二話不説就買了。

一本關於夢想(月亮)和現實(六便士)的小説: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證券經紀人,有了穩定的工作,一個漂亮的妻子,兩個女兒,某一天,突然留下一份簡短的書信,然後棄家出走,跑到巴黎,不再回來。沒有工作沒有積蓄,過着落魄貧窮的生活,身體和精神飽受煎熬,卻絲毫不在乎。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裏,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是無關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他接下來的人生,如同溺水,只有緊緊的抓住畫畫這救命草,其他的一切都無從重要。之前沒有一點畫畫的天賦,逃離前也就是在夜校偷偷上了一年,被周圍人認為是鬧着玩的。最後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傑作,據説小説的原型人物是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

不知道 如果是幾年前的我,看到會不會是另外一番想法,一腔熱血,高歌夢想,為了夢想故,一切皆可拋。

現在覺得,人還是要現實起來了,夢想雖好,但是也要兼顧着現實,很多時候,現實的經濟基礎,決定了夢想上層的堅固程度。這也註定,我就是平平凡凡大眾中的一位吧。

會覺得,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算是一個自私的人,為了理想也好,拋棄了一切,特別是家人,完全不顧他們的感受,還好沒有了父母,不然怎樣去報答其中的養育之恩。

沉迷上畫畫,也絲毫不是投機取巧準備被畫商看中出畫展成名賺錢,對待自己創作的作品,不展示出來,逝世之前,也命令同居女子在他死後把住房四壁創作的畫付之一炬。看來,天才總是內心強大的,兒女私情,道德倫理,才是吾等凡夫俗子要考慮的問題。

雖然對於整個社會,他留下了藝術的財富,但是對於他個體來説,其實和沉迷遊戲不顧一切沒啥區別。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幻夢中,完全脱離了現實,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畫畫(遊戲),絲毫不通人性,比如對待老好人XXX。

有時就像小説中的其他人物一樣去同情他,不是他選中了夢想,而是夢想選中了他,成為夢想的俘虜,去放棄了其他的一切。

月亮和六便士的取捨程度,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把秤,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1

紙質版看完的,大概是譯者不同,紙質版語言通順度略勝一籌,相信這是讀外國文學體驗度中的重要因素。

看之前故意沒有去搜評析,無褒無貶地讀完全書,第一次的讀書筆記是難負盛名。期待二讀會有驚豔的地方。

與其説是若熱評所説的“地上都是六便士,而我只看到了月亮”云云,個人感覺更像是作者諷刺嘲弄時代及文化環境對異類天才的束縛與打壓。由始至終未曾改變的確是天才對藝術的痛苦的表達,描繪其藝術觸覺思維備受現實條件折磨,及其初期無法找到出口,一直到後面天才失明卻於死去的茅房裏留下奇蹟般盛大偉大之作時任由意識噴薄而出的暢快,皆精彩紛呈撼動人心。情感走向自然順暢而又起伏得當,其他角色甚至世人的視覺觀點都那麼理所當然,彷彿每個人都戴着不一樣的眼鏡,作者一副副地摘下來,一幅幅地給你戴上,哦,原來那麼不可理喻的世界,是真的。這也是自以為全書最最出彩的地方,人物刻畫與心理刻畫精彩絕倫,此處掌聲敬獻作者。

無可否認八卦劇情推動了閲讀的興趣,但這也是作者為塑造一個可愛又可恨的天才形象中重要的一筆。自此,主角以一個不小心窺探到了宇宙極大的祕密,把自己作為純粹的信息表達器的形象躍然紙上。他無關一切,只是藝術派來的使者。像是知道一切卻對溝通無所適從的智者,而思索宇宙與寫下自己,已經花費了他所有力氣。

而這些都被“大好人”悉數洞破,其所代表的大概就是未擁有天分與覺悟,卻為守護天才守護藝術敢於犧牲的追求人類美學的人吧。無可否認他是偉大的,可同時也是懦弱的,只是他是屈服於偉大的藝術前。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2

迄今為止,《月亮和六便士》仍是我最喜愛的小説,喜愛毛姆作為一個敏鋭的洞察者對人性的理解,喜愛書中思特里克蘭德追逐夢想與噩運,卻心甘情願深陷其中的姿態。毛姆洞察出夢想的貶值,世俗的污濁,月亮高懸於空,便士乃生活必須,他不批判手握便士的人生贏家,卻也分外讚賞腳踩便士意欲奔赴蟾宮的夢想家。我們不必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批判一些選擇,卻也要守住一顆赤子之心。

思特里克蘭德,性別男,中年,職業股票交易員,生活單調,朝九晚五。你能想象這樣一個扔進人海都難以被揪出的,再再普通不過的人,在自己40歲這一年離家出走了嗎?思特里克蘭德拋家棄子去巴黎當一個畫家。離家時,他只寫了一張紙條提醒家人晚飯準備好了,然後他只帶了100元錢,住在全巴黎最破舊的旅館,畫畫。

這種橋段不是應該出現在英俊帥氣的20歲小夥身上嗎?然後他勇敢追尋夢想,最終美夢成真,愛情事業雙豐收,如同當今市面上出售的成功學書籍,讀罷便讓人熱血沸騰。但毛姆卻沒描寫這樣的一個人物。毛姆筆下,40歲的思特里克蘭德早已過了衝動的年紀,別人都在追尋穩定,他卻在追逐噩運。正如作家劉瑜所説:“被夢想俘虜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運。”在他眼中,他的人生價值所在,就是疾步如飛,捨棄一切慾望,追上自己的夢想——畫出一幅好畫。

他在巴黎貧困交加,身患重病,險些一命嗚呼。後來,他淪落街頭,成為一名碼頭工人。幾年後,他自我放逐到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雙目失明,最終還把自己最偉大的繪畫作品付之一炬。就是這樣瘋狂的一個人,看穿城市,看穿慾望,看穿階級觀念,看穿命運,最終掐住夢想的火苗,放了一場盛大的煙火。

毫無疑問,毛姆是極力讚美這個人物的,但他又充分暴露出這個人物的自私之處,達到極端。書中的“我”問思特里克蘭德,“難道你不愛自己的孩子不愛自己的妻子嗎?你不想要愛情嗎?”他回答道:“我對他們沒有特殊的感情,愛情只會干擾我畫畫。”對他而言,畫畫是一日三餐,是生命的全部,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干擾,所以他一層層剝下父親,丈夫,職員等等身份的外衣,剝下這些束縛,像一個溺水的人只能抓住身邊的浮木,他就抓着繪畫,無論如何不肯放手。思特里克蘭德無疑是一個圓形人物,自私、毫無責任感,卻執着於夢想,並且勇敢無比。

毛姆有千萬種方式去讚美為追尋人生的意義而付出的人,卻選擇了這樣一種對比鮮明的,極端的方式。可能他已然預見到,今天的許多人已然折服於身份、年齡、慾念,被夢想的鋒利妖冶刺傷,成功的判斷划向名利,夢想的價值得到質疑,穩定、舒適成為公眾的訴求,人們沉醉便士的海洋中無法自拔,少有人能看到月亮。所以他用思特里克蘭德這個極端的例子來警示眾人,便士固然是生存之必須,但人總要抬頭看看月亮。

不知其他人對這個人物有什麼看法,我讀到他時,是駭然且敬畏。隨着文章的進程,羞愧一點點將我吞噬,在結尾,思特里克蘭德將自己創世紀的著作付之一炬時達到極點。我彷彿看到了火光中,高大的雙目失明的他是怎樣將一切名利權情踩在腳下,踩着無數無數人伸向名利的手,踩着噩運這匹野馬,全然是一個勝利者的姿態。我感覺到在他面前,自己在懦弱地奔逃,逃向一個儘可能讓自己舒適的港灣,即別人口中的穩定生活。因為我深刻地知道要多用力才能抓住夢想的衣角,或者説,抓住它不是最難的,一直抓住它才是困難的。正如毛姆自己所説:“只有詩人同聖徒才會堅信,在瀝青路面上辛勤澆水會培植出百合花來。”

毛姆在這部作品中以第一人稱敍述,可以體味到一個大作家,因為看清人性而表現出的寬容。文中出現另兩個次要人物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年輕醫生阿伯拉罕放棄了醫生崗位,在畢業旅行中偶遇一個希臘周圍的小島,他感覺自己就是為這個地方而生,便在那兒度過了一生。而另一個頂替他上崗的“幸運者”卻因此平步青雲,成為了一位爵士,地位崇高,生活安逸。爵士對阿伯拉罕的選擇嗤之以鼻。

文中的“我”作了如此評價:“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裏,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毛姆就這樣淡淡地用一個“選擇”的概念帶過了這兩個人物。的確,一個人生存的方式、夢想、價值觀,哪一樣不是自己的選擇?爵士也好,在荒島度過餘生也罷,也許二者都不是社會主流價值觀中最有價值的活法,但從生活意義的角度看,都是一個完整個體的自我選擇,而這種選擇只要不危害他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因此,寬容的毛姆又給我以這樣的安慰,也許我無法拋棄手中的便士,單純地仰望月亮,但這是一個人的選擇,因為在我眼中,生活不只有妖冶的夢想,還有責任,以及生活本身。生活本身便要求我們關心柴米油鹽,尋得一處心安,享受天倫之樂。但月亮總是要有的,沒有月亮的人會淪於便士的銅臭,而放棄便士的勇士也有可能像思特里克蘭德那樣,與自己的噩運偕行。我無比敬畏那樣的人,卻依然選擇好好生活。

這是我的選擇,想必有同學完全崇拜思特里克蘭德的偉大,也有人批判他的自私無情,正如老師品讀其他作品時所説的那樣,這正是經典作品的魅力。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3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説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説,成書於1919年。

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着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繪畫裏的故事。

貧窮的糾纏,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他只遵從內心對藝術的嚮往。這部作品表現了天才、個性與物質文明以及現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間的矛盾,有着廣闊的生命視角,用散發着消毒水味道的手術刀對皮囊包裹下的人性進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訕笑的幽默和殘忍的目光。

思特里克蘭德膽敢成為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瘋子,很多人説他是痴人做夢,甚至不負責任,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內心的熱情和追求的理想,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只是膽怯的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温飽的六便士?

本書作者毛姆雖然目睹了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瘸苦,在創作時仍堅持客觀、冷靜的態度和超然的做法。毛姆將人性的複雜性描述得淋漓盡致,表達了對人性的關注和對社會的關心,強調了人性的複雜和矛盾,將善與惡、美與醜進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寫。有人認為毛姆的小説已超越了對善、惡、美、醜的鑑別,但其作品往往只是對不公正的社會現象進行具體、翔實的描寫,尤其是對人性惡的一面進行無情的揭露與譏諷,卻沒有意識到罪惡的根源,沒有對摧殘、壓迫人的社會進行淋漓盡致的批判。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4

40歲的斯特里克蘭特突然放棄了在倫敦擁有的優渥生活,拋棄了自己的妻子兒女,隻身一人跑到巴黎開始了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繪畫生涯,他突然之間再也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在意任何物質世界,像是被魔鬼附身了一般只追求將他所看到的美描繪下來。而斯特里克蘭的太太看似善良單純,卻在自己的丈夫拋棄她後暴露出了只在意他人的看法,窮盡一生追求物質虛榮的本質。

你也許以為這是一部歌頌理想的書,將追求夢想的人襯托得無比高尚,諷刺現實的虛假,但毛姆卻到處反套路,真真實實地呈現了主人公的性格缺陷和現實的殘酷。人性並不分對錯,即便是偉人,一個傳奇的畫家也並不是傳統道德意義上的好人。

而故事的結尾,也絲毫沒有按照傳統的名人傳記將其不幸的死亡一筆帶過,只是着重強調他帶來的精神財富,而是花了大篇幅,通過不同人的視角,拼湊出他從找到自己精神家園到不幸的發生再到死亡的一步步過程,讓讀者慢慢地瞭解了斯特里克蘭特的精神世界。

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刻就是,斯特里克蘭特恩人的妻子布蘭奇背叛了自己的好丈夫只為了和斯特里克蘭特一起生活,但最終卻在被斯特里克蘭特拋棄後自殺了。當作者評論到她的死去時,卻這樣説到:“這並沒有真正影響到除她以外的任何人,最殘忍的是它發生了和幾乎沒發生一樣,世界已然繼續,並沒有誰因為這件事而活的更慘,她的丈夫雖然當時悲傷,但不久後就會走出陰影,而斯特里克蘭特根本不會在乎,至於布蘭奇,無論她帶着怎樣的光明和夢想,死了就跟沒來到世上一樣彷彿一切都很空虛,沒有意義。”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不禁讓我思考了好久,在自殺率高居不下的現代城市,如果我們來過和沒來過一樣,那麼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

斯特里克蘭特本來是一個長相平凡,個性平凡的銀行家,不善言辭,但卻出乎意料地突然丟下一切,窮困潦倒,隻身去巴黎學畫,已經是四十歲的年紀,而且也並看不出任何繪畫天賦,而當作者以現實質問他時,你有繪畫天賦嗎?即使你有也並不一定能成為一名著名畫家,他説:你真是個傻瓜,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裏,無論他遊的好不好,都要奮力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斯特里克蘭特並不是一個負責的人,甚至可以説是一個毫無遮攔地展現着自己的慾望,極度自私的人,歧視女性,藐視現實,一點都不在乎物質生活的男人。但他唯一可貴的是,他忠於自己的內心,他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而且從未放棄掙扎,即使很少有人認同他的作品,但他也根本不在乎,對於這樣的人,社會也確實拿他沒辦法,但他也因此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

而在遠離西方文明的殖民地小島上,他終於可以被人接受。塔西提島與歐洲本土,一個是標準化,格式化的世界,所有人都要按道德標準生活,即使違背自己的內心,而在殖民地的世界,斯特里克蘭特從未被當做怪人,因為這裏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中國人,土著,白人,環遊世界的水手,見到這裏的第一眼,他就覺得自己像是回到了未曾謀面的家鄉。

他在那裏娶了崇拜他而且不會對他有任何要求的當地女子,有一片可以維持經濟的土地。沒有人再視他為異類,只是把他當做一個不同尋常的人。每天面對碧海藍天作畫,正當你為他舒了一口氣,慶幸他也許可以這樣終老時,被他藐視的現實最終還是找上門來,他得了病,情況越來越糟,在用盡最後的精力完成最後一副奇蹟般令人震撼的壁畫後就悽慘地死去了。而那幅用生命描繪的奇蹟居然被他的妻子根據他的遺囑燒掉了。也許在外界看來很可惜,但站在他的角度,他才不在乎,對於他來説,一生的繪畫並不在於完成,而在於追求的過程。

戲劇性的是,在他死後,他的畫作出名後,他曾經拋棄的夫人也自豪地向傳記作者介紹他的生平,絲毫忘記了過去怎樣痛恨他。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5

看微博推薦買來的《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一直壓在書箱未曾打開,想象着它講述的是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故事。前幾天拿出來看了幾頁,一個叫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奇怪的男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個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證券經紀人,一夜之間突然拋棄一切,遠走他鄉,從倫敦去了巴黎。他去了巴黎哪裏?在哪裏幹什麼?他為什麼不聲不響走了……帶着這些疑問,跟隨毛姆的描寫,在一波又一波疑問、困惑、思考中,如痴如醉讀完了這本書。

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拋棄一切去到巴黎畫畫。他在巴黎窮困潦倒,吃盡苦頭,他對家人、朋友和一心愛他的妻子都非常殘忍冷酷,對世俗的一切表現地傲慢不屑,但他對藝術有着一種本能的、無法抗拒的追求。最後,他來到一個孤島,娶妻生子,一心畫畫,終於創作了改寫現代藝術史的不朽之作。但在得了絕症之後,他叮囑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燒了他畫在房子四壁的壁畫,一件傑作就這樣化為烏有……這就是《月亮與六便士》的整個故事。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本小説引發我對人生、生活的一些感觸。在現實生活中,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往往被家人賦予一些價值觀和努力目標;隨之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社會影響的增加,逐漸形成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人渴望名聲,追求利益,希望名利雙收;有人按部就班,日復一日,過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有人如夢初醒,一骨碌爬起,去尋找自己夢想的生活。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是為了生活,生活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你是想要“月亮”還是“六便士”?“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心平氣和,怎麼能是作踐自己?做一個有名的外科醫生,一年賺一萬英鎊,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我認為生活的意義在於感恩生命、感恩生活,每天用心呼吸空氣,靜心感受生活,努力奮鬥未來。我們是俗人,會被世俗所困,可能無法做到小説中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那樣追尋理想,但是能夠做到不忘初心,吾日三省吾身,強身健體、努力奮鬥、堅持不懈,我們也會同時擁有自己的“月亮和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