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大班散文欣賞説課稿

文學2.4W

  一、説教材。

大班散文欣賞説課稿

教師先來把散文《雨中的森林》念一遍。見“附”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意境優美的散文,文章用詩一樣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動物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畫面。文章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將雨中的森林擬人化,使植物和小動物都充滿了人情味,且意境相當優美。可以培養幼兒對美的理解與認識,適合大班幼兒欣賞。

選取這一教材是因為:1、散文內容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2、散文語言優美、簡單,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欣賞、學習散文中優美的語句。3、遊戲溶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二、説學情: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年齡在5歲左右,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本班幼兒在以往類似的語言活動中,大多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並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性的表現文學作品。但是在口語表達方面還是有點欠缺,在集體中發言時態度還是有點拘謹。語言表達不夠流暢,有時表現為用詞不太恰當。因此本次活動我注意引導幼兒積累一些豐富的詞彙,在活動中努力為每個幼兒提供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真正做到讓孩子有話可説,有詞可用。在口語表達方面有新的進步和突破。

  三、説活動目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讓幼兒初步理解散文的內容,培養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恰當運用各種詞彙,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聽、説、畫,培養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鼓勵幼兒樂於參與遊戲表演,大膽想象。

  四、教學重、難點:

在本次活動的目標中提到:教師要培養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感知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述,恰當運用詞彙,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主要是創設一種積極的語言環境,利用環境和積極的教具(課件)讓幼兒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的想象,讓幼兒在參與遊戲表演的過程中來解決這個難點。

  五、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知識方面:1、幼兒對秋雨的瞭解和認識。

2、幼兒事先找我和積累一些豐富的詞彙。

教具方面:

1、課件……森林背景圖(各種各樣的樹、芭蕉樹),小動物有小青蛙、七星瓢蟲、松鼠、小鳥、刺蝟、小蛛蛛等

2、動物頭飾若干。

3、教室布里添置一些森林背景,如大樹等。

  六、説教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加以具體説明。

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模仿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七、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這我也會在下面的活動的過程中加以具體説明。

  八、活動程序: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幾環節:

一、導入活動。

二、基本活動。

三、創編活動。

四、遊戲活動。

五、延伸活動

在第一環節,導入活動中,教師根據幼兒對下雨天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你們喜歡下雨天嗎?為什麼?”“如果遇到下雨天,你又沒有帶傘,你會到什麼地方躲雨呢?”對於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幼兒來回答。在這裏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些幼兒説喜歡,一些幼兒説不喜歡,那麼對於這種情況,我不做任何的評價,只要幼兒説出原因,教師都要加以表揚和肯定。接着教師再次提問“小動物會到什麼地方躲雨呢?”這中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發散行思維。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了提問法,因為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在第二環節,基本活動中,我主要是讓幼兒欣賞散文《雨中的森林》。在第一便欣賞目的只要是讓幼兒大致瞭解一下散文的的基本形式和內容。利用課件讓幼兒邊看別聽,視聽結合。欣賞過後教師提問“小朋友知道散文的'題目是什麼嗎?”讓幼兒知道散文的題目是《雨中的森林》。第二便欣賞散文前,教師事先提出問要求“請小朋友在聽的時候要聽清楚有哪些小動物到森林裏去玩了,他們是怎樣躲雨的?有誰幫助了他們?”讓幼兒帶着問題去聽。為了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散文的內容,欣賞過後,教師藉助啟發提問“哪些小動物跑到森林裏去躲雨了?”“都是誰幫助了這些小動物?是怎麼樣幫助的?”“你覺得雨中的森林美嗎?美在哪裏?”“雨中的森林真美,小動物在森林裏躲雨真開心,他們還做了一些什麼開心的事呢?”教師可以利用課件,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小動物的形象。這一環節是本次的活動的重點和難點。通過讓幼兒,自由、分組講述散文中你覺得最美的語句。通過討論的方式讓所有的幼兒都有説的機會,幼兒交往的願望也會得到滿足和鼓勵,他們也有了語言運用的機會。在這些提問中我遵循了由淺入深的教育原則,提問難度逐漸增加,在回答一些有難度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來回答。在一些問題中還讓幼兒體驗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藴涵了思想道德教育。最後進行第三便散文欣賞。在這一環節中我採用了提問法、直觀法來進行教學。採用直觀法是因為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通過演示課件及根據幼兒的回答來出示相應物品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採用的是觀察法和討論談話法。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教師演示課件直接獲得印象。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

第三環節,創編部分中,教師通過提問“哎呀!又下雨了,看,又有誰到森林裏去躲雨了?”來引出這一環節。教師出示“小鹿、蝴蝶、蜻蜓”引導幼兒自由創編。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直觀教學法,幼兒運用的是觀察法和討論談話法。

第四環節,遊戲部分中,教師要求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在森林裏躲雨的情景。通過提問“森林裏的小動物玩的真開心,我們小朋友也來扮演小動物到森林裏去躲雨好不好?”來引出活動。請幼兒自由選擇小動物的角色,帶上頭飾,邊聽散文邊模仿各種小動物躲雨的情景。這也是幼兒第四次欣賞散文。遊戲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多次進行。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遊戲練習法。這裏充分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也遊戲能給人以想象、創造的機會,因為在遊戲中幼兒可以做和説他們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着也是對幼兒語言發展非常重要的方法和途徑。

第五環節,延伸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繪畫材料,讓幼兒共同創作以《雨中的森林》為主題的圖畫,將自己覺得最美的一部分畫出來,以培養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這可以加深幼兒對活動的理解。

雨中的森林

下雨了,一羣小動物到森林裏躲雨。

各種各樣的樹站的筆直,歡迎小動物。

芭蕉樹送給每位客人一片葉子當小傘。

花瓣在雨中飄落,小青蛙在花的地毯上跳舞。

小樹葉變成小帳篷,歡迎七星瓢蟲來避雨。

松鼠張開大尾巴,為新孵出的小鳥擋風避雨。

雨中的百合花開放了,像舉起的酒杯。

雨打落了漿果,刺蝟打了個滾兒,紮了一身。

小蜘蛛吐出銀絲,串起小雨點,做成項鍊。

雨點兒落在地上,變成一個個蘑菇。

小動物都來採蘑菇。

天晴了,一道彩虹通向樹林外面。

小動物們跨上彩虹,各自高興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