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背影教學隨筆

文學5.98K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背影教學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背影教學隨筆

背影教學隨筆1

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執教者從各個方面進行精心準備。其中,如何選好角度分析課文,是語文老師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摯自然見長。“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於學生領悟文中滲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筆者試從以下三個方面淺談看法。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標題是“背影”,父親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現,可以視作貫穿文章的主線。“背影的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對象的內在精神”(凌煥新),分析課文時,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關鍵。多年來,大家都喜歡從這一角度入手來解讀課文,筆者不作贅述。

(二)分析流淚

古人云:“男兒有淚不輕彈”,可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文中竟然出現四次流淚,是什麼原因使得堂堂男兒的朱自清先生數次淚流滿面呢?從這一角度引導學生把握課文,易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帶着疑問開始對文本的解讀。

第一次流淚出現於課文第二節,“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淚。”父親賦閒,家道衰落,“滿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傷,再加上失去親人的傷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淚”。

當作者看到父親為自己買橘子時的艱難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淚。“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父親的艱難與父愛的偉大,使得作者的淚“很快地流了下來”。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分別後,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慢慢混入人羣中的父親,從此又要走上風雨飄搖的人生之路。不難看出,離別的傷感與對父親的牽掛,是作者第三次流淚的原因。

“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讀着父親的來信,買橘子的蹣跚身影,離別時漸行漸遠、混入人羣的背影,衣着樸素、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又浮現在作者眼前。淚光晶瑩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對年邁父親的記掛與惦念。

現實生活中,好多人可能並沒有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因為這種基於血緣關係之上的感情不是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它藴含在平凡和瑣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話,很容易被我們忽略掉。作者從埋怨父親“説話不大漂亮”,並“暗笑他的迂”,到數次淚流滿面,可以看出,在不斷反省中作者體悟到了父愛的珍貴,並接受了這珍貴的愛,將其傾訴於筆端,我們今天才讀到了這感人至深的文字。從四次流淚入手來解讀課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線索,便於學生更好地體會字裏行間滲透的父子真情。

(三)對比服裝

“衣服是人的第一生存環境”,從着裝可以看出一個人對自我的關心程度。父親穿着很樸素,“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價,顏色普通。祖母去世,父親賦閒,在這禍不單行的日子,就連給腳伕的小費,父親也要講價,家境慘淡可見一斑。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外出讀書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皮大衣,父親為兒子做的是紫毛大衣,很貴重,也很時髦。通過父子服裝的對比,不言自明:父親對兒子的關愛遠遠勝過自己。從父子服裝對比這一角度來分析課文,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以上三個角度,各有優缺。前兩個角度,傾向於作者對父愛的感受與理解,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以及兒子對父愛的感悟的雙向性。從第三個角度,學生感受到的是父親對兒子的單向的關愛,而兒子對父愛的理解、接受,以及對父親的關愛與牽掛不容易看出。但是,八年級的學生,對父愛的感受還不夠深刻,還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愛的深沉。因此,從這一點來説,從服裝對比入手來解讀課文,更直觀,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如何選擇,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教師自身特長等加以確定。

背影教學隨筆2

我給學生講的第一篇文章是朱自清的'《背影》,這也是近一個月講的最為滿意的一篇文章。

一,細讀文本,和學生一起深情誦讀。特別是因為《背影》注重細節描寫,因而需要我們細緻品讀。通過動作描寫傳達了父親的愛在艱難中依舊;通認過外貌描寫刻畫了父親的愛在樸實中自然。

二,至愛親情,和學生一起感悟父愛。作者是因為讀到父親的一封信而感,因而回憶起父親的背影。通過父親背影傳達了父親的愛在含蓄中流露;通過兒子流淚展現了兒子的愛在瞬間中迴歸。

三,愛的互映。我細讀了幾遍《背影》提出了一個結論“《背影》從側面反映了儒家的孝悌文化,重釋了愛的共時性”父親的背影與兒子的流淚構成了完整的至愛至親!

背影教學隨筆3

《背影》是一篇敍事記實散文,作者截取人物最鮮明的特徵——背影,通過特寫,抒發了濃濃的父子深情。我在教學中注意到了這一課與數字“4”有着緊密的聯繫,故從“四”字入手來解讀本文。

一、四次背影

“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現四次,開頭設疑——點出背影(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背影);望父買橘——刻畫背影(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結尾思念——照應背影(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這樣就以“背影”為線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組織起來,併成功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同時反覆照應了標題,使文章貫串一氣,渾然一體。

二、四次流淚

文章中作者共流了四次淚,徐州見父——難過的淚(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淚);望父買橘——感動的淚(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父子分手——惜別的淚(我的眼淚又來了);北京思父——傷心的淚(在晶瑩的淚光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從四次流淚中,讓我們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對父親深深的摯愛和他那顆水晶般透明的心。

三、四句父親的話。

文章中凝聚着父親對我的關愛的話主要也是四句。

第一處:父親説:“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這路!”這是父親在禍不單行,家境十分慘淡的處境下,強抑悲苦,反過來勸慰兒子,可見父親的體貼。

第二處:“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的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親自送兒子。

第三處:“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把兒子送上了車,已經照顧得無微不至了,可是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到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為兒子去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父親自己很明白,可是為了兒子,自己仍然心甘情願地去買橘子。

第四處“我走了,裏邊沒人”。父親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後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四句話中藴涵父親多少對兒子的憐惜、體貼與依依不捨,樸實的語言中充滿着溢於言表的深摯感情,父親的那顆愛子之心躍然紙上。

當然三個“四”次並不是相互割裂,獨立存在。教學中我們要把它做為一個整體,以此突破,從而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主旨。

標籤:隨筆 背影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