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歷史大學聯考江蘇模擬題及答案

校園1.38W

大學聯考進入倒計時,面對紛雜繁瑣的歷史知識,江蘇的考生要規劃好自己的複習時間,要重視模擬題的鍛鍊,主動做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大學聯考模擬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用!

歷史大學聯考江蘇模擬題及答案

  歷史大學聯考模擬題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觀察下圖,判斷有關説法錯誤的是( )

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

B.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內核和紐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

C.通過分封建,建立起森嚴的等級序列

D.整套制度維繫周朝正常統治,保證了社會性質的平穩轉型

2.《史記•楚世家》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項高陽。……(楚莊王)八年,伐陸渾戎,遂至洛,觀兵於周郊。……莊王曰:‘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鈎之喙,足以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歷史信息有

①楚國國君是先代貴族的後代 ②楚國擁有自己的軍隊

③楚王有隨從周天子作戰的義務 ④周王室已經衰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長沙屈賈二公祠對聯:“親不負楚,疏不負樑,愛國忠君真氣節; 騷可為經,策可為史,經天行地大文章。”其中的“策可為史”是説賈誼《治國策》可以稱為“史”。西漢的賈誼在《治安策》中説:“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賈誼這一主張後來發展成為

A.分封建國 B.剝奪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附益之法”

4.陰曆一月古時本來又叫“政月”,到了秦朝為了避秦王嬴政的諱,就把“政月”改為“正月”,“正”的讀音也當為“徵”了。這説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徵是

A.中央集權  B.皇權神聖,專制獨裁 C.皇帝擁有最高決策權 D.隨意性

5、“王沔(音mian,三聲),字楚望,齊州人。……加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參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應該是

A.漢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6.《明史》記載:“(明太祖)革中書省,歸其政於六部,……置殿閣大學士,而其官不備,其人亦無所表見(現)。燮理(治理)無聞,何關政本,視前代宰執(宰相),迥乎異矣。”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

A.殿閣大學士實際上並未設置 B.殿閣大學士僅供顧問而無實權

C.內閣實際地位等同於六部 D.殿閣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

7.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薦舉為孝廉。這一材料反映的是

A.刺史制度   B.科舉制   C.編户制  D.察舉制

8.“承先祖一脈相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這副楹聯最早可能出現於

A.春秋戰國 B.隋唐 C.兩宋 D.明清

9.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了一塊“宦官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牌,但事與願違,明王朝卻成為歷代宦官干政最強烈的王朝之一。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源是

A.明朝皇帝懦弱無能   B.明朝推行特務統治

C.封建君主專制體制   D.明初廢除了丞相制度

10、近年來,以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持續熱播。下列劇情有違歷史史實的是 ( )

①《隋唐英雄傳》中隋滅陳的戰爭場景炮聲雷動

②《大宋提刑官》中內閣大學士位高權重

③《康熙大帝》中軍機大臣跪奏筆錄

④《台灣1895》中的李鴻章説出“八國聯軍剛剛火燒了圓明園”的台詞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甲午中日戰爭之前,一位美國商人來華,這時他享有的特權有

①他可以到寧波觀光旅遊 ②他在中國觸犯了中國法律可以不受中國官員的審判

③可在天津租賃土地 ④可在重慶開設工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在某個條約的簽字儀式上,一個自稱“中國通”的帝國主義分子寫了一幅上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官員義正詞嚴對了一幅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此條約最有可能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3.某同學在網上查資料時發現如下一段民謠:“還我江山還我權,刀山火海爺敢鑽,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殺洋人誓不完”。那麼此民謠應出自

A.太平天國運動期間 B.義和團運動期間 C.辛亥革命期間 D.北伐戰爭期間

14.有人説:“如果沒有韋石之變或當時全軍北伐,太平天國革命本可成功。”這種觀點的錯誤主要是

A.誇大偶然因素忽視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B.僅看到現象沒有抓住本質問題

C.片面誇大了歷史人物的個人作用 D.缺乏階級分析的觀點

15.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與《資政新篇》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相比,主要的不同是

A、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 B、與外國自由通商,交流文化

C、學習西方發展近代工商業 D、發展新聞事業,聽取社會輿論

16.《雜文月刊》曾刊登過一篇名為《中國簡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則徐説:我銷;洪秀全説:我反;康有為説:我變;孫中山説:看我的。”對文中所説的四者認識正確的是

A.純屬缺乏歷史依據的文學誇張 B.都加速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C.反映了近代中國人的救國探索 D.四者的鬥爭對象和鬥爭方式基本一致

17.孫中山認為,義和團運動是“對於歐美的新文化之反動”;“其勇鋭之氣,殊不可當,真是令人驚奇佩服。所以經過那次血戰之後,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精神,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以上材料説明孫中山對於義和團運動的評價是

A.否定其排外主義 B.讚揚其反侵略精神C.既有讚揚又有否定 D.全面讚揚與肯定

18.二十世紀初期,當時剛成立的中國政府曾把下列歌詞作為國歌廣泛傳播:“東亞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這個政府“揖美追歐”的表現有

①實行三權分立 ②實行內閣責任制 ③實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勵發展工商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打倒列強,除軍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將革命進行到底”。上述口號所反映的歷史發展主題是:

A.工農武裝割據 B.新民主主義革命 C.抗擊外來侵略 D.推翻國民政府

20.觀察圖片,下列按圖片順序對應的信息,不準確的一組是

A.頒佈於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新政協、全國人大制定

C.體現資產階級民主憲法、新中國臨時憲法、社會主義類型憲法性質

D.標誌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會主義革命勝利、過渡時期政治建設成就

21.歷史題材在我國電影史上佔重要的地位。下列電影宣傳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22.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國三萬萬的農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農民因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災流行、戰爭和土匪的擾亂、軍閥的額外徵税和剝削、外國商品的壓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趨窮困和痛苦。”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A.以發動農民運動作為黨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國民革命轉向土地革命的方針

C.認識到農民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決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工農武裝割據

23.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軍參加正面戰場抗戰的是

A.《血戰台兒莊 》 B.《千古奇冤:皖南事變始末》

C.《百團大戰始末》 D.《血色雄關:太原會戰紀實》

24.某年蔣介石在 《 新年文告 》 中宣稱:“但是今日時

局為和為戰,人民為禍為福,其關鍵不在政府 … … 全

在於共黨。”當時的形勢是

A.國共正在進行重慶談判 B.戰略決戰即將取得勝利

C.國共正在進行北平談判 D.國民黨已經敗退到台灣

25.“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首詩反映的史實是

①渡江戰役 ②挺進大別山 ③三大戰役 ④解放南京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 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小題 ,滿分50分,其中26題12分,27題18分,28題20分)

26.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閲讀材料

材料一 :“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衞而為守宰(宰:地方官),據天下之雄圖,

都六合之上游,報制四海,適於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二 :“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

傷之不暇……,後乃謀臣獻畫(計策),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時則

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 “ 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滑(兇惡狡猾之人)時起,虐

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

——以上三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論》

材料四 :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變而為郡縣,則知郡縣之弊而將復變。然則將復變

而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

——顧炎武《天下郡圖利病書》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①柳宗元認為秦、漢、唐的過失分別是什麼? 他要論證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4分)

②顧炎武的觀點與柳宗元的觀點有何相同點?(2分)

③顧炎武的觀點與柳宗元的觀點有何差異?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6分)

27.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朝鑑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散。

一一朱熹《朱子語類》卷128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於中書省,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稱“腹裏”,由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為全國行政中樞。總領各行省,又兼轄腹裏。

材料三: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始設軍需房於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後名軍機處。地處宮廷,便於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於是承旨、出政皆在於此矣。

一一-趙翼《檐曝雜記》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北宋“盡奪藩鎮之權”中“兵也收了,財也收了”的具體措施指哪些?材料一作者對此看法如何? (5分)

(2)材料二中元朝設置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有何不同?元朝為什麼實行行省制? (4分)

(3)材料三中軍機處的主要職能和作用是什麼?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什麼時代特徵?(6分)

(4)你認為上述政治機構的改革對我們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借鑑意義? (3分)

28、(20分)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靜海寺內懸掛起一尊大銅鐘。鐘的主體高1.842米……當天,155聲警世鐘敲響……從集歷史榮辱於一身的見證人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警世之鐘,靜海寺在華夏子孫心中樹起的不僅是一座代表歷史的紀念碑,更維繫着一種剪不斷的民族情結。

——劉妙雄、楊波《南京靜海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材料二 下列圖片是近代中國人根據當時的形勢創作的宣傳漫畫:

圖片一:《恭祝中華民國萬歲》 圖片二 《共和》

材料三 希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北京學界全體宣言》(1919年)

材料四 在中國歷史上,儘管農民起義頻率頻發生,但制度的穩定性卻不受影響,在幾千年漫長的時間裏,“治”多於“亂”,體現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對現代文明的挑戰之後,它卻無所適從,一亂逾百年,而且越亂越裂,直到現代化成為全民的共識之後,才大亂而大治,為現代化創造了必備的環境。

——錢乘旦《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穩定問題》

請回答:

(1)材料一中“鐘的主體高1.842米”,並選擇在1997年7月1日敲響”155聲警世鐘”,這樣的安排與中國近代史的哪一歷史事件有關?請指出該事件在中國民主革命進程中的地位。(3分)

(2)圖片一中的中華民國的“國”字寫法是“□內一個民字”,這是當時民眾的一個新創意,請你結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解釋該字的含義。依據材料二,簡要談談你對辛亥革命的認識。(4分)

(3)與辛亥革命中宣揚的“民族主義”相比,材料三中“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口號的提出有什麼進步之處?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具有怎樣劃時代的歷史意義?(4分)

(4)據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對現代文明的挑戰之後,它卻無所適從”的結果是什麼(不得照抄材料)?現代化“必備的環境”是什麼?請概括説明中國共產黨為創造這個“必備的環境”所作的努力。(6分)

(5)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歷程的認識。(3分)

  歷史大學聯考模擬題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D C B C B D B C D B D B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C C B D C C D C B

第Ⅱ卷(非選擇題 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小題 ,滿分50分,其中26題21分,27題12分,28題17分)

26、①秦的過失是濫用民力,嚴刑酷法。漢的過失是部分地採取了分封制。唐的過失是兵制不當,地方軍權過重。柳宗元的主要觀點是肯定郡縣制。(4分)

②兩人都肯定了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是進步的。(2分)

③柳宗元肯定了郡縣制,但沒有指出造成秦朝滅亡、唐朝叛亂的原因也在於建立在郡縣制之上的皇權專制。顧炎武則指出郡縣制的弊端是皇權過分專制。(4分)

由於二人生活的時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異。(2分)

27.(1)措施:制錢谷,派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各州郡的財賦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餘運往中央;採取守內虛外的部兵原則,從地方軍隊中挑選強壯士兵,編入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據取得成功,但導致地方軍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進攻時的失敗。(5分) (2)唐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機構之一,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元朝設置的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實行行省制是為了對全國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統治。(6分) (3)職能是迅速將筆錄的皇帝旨意傳達給中央各部門和地方大臣去執行。作用是使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反映了明清時期封建制度的漸趨衰落。(4分) (4)要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 中央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有利於鞏固統一多民族的國家;權力過於集中不利於國家的發展,要注意進行民主化改革。(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