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臘八粥》教學設計優秀

校園2.42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臘八粥》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臘八粥》教學設計優秀

《臘八粥》教學設計優秀1

活動目標

1、學習通過自己所看到的實物圖片,創作出自己帶有想象的作品。

2、嘗試運用線條的繪畫手法表現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重點:嘗試用線條的繪畫手法繪畫。

難點:能熟練運用線條,認識更多線條。

活動準備

材料:水彩筆、白紙、超輕黏土、桌布。

多媒體設備:電腦、交互白板、視頻、圖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引入活動

(1)“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喝臘八粥了嗎?知道為什麼要喝臘八粥嗎?”。

(2)教師講述臘八粥的緣由。

2、經驗分享

教師將在網絡上收集的圖片信息進行整理後,把圖片展示給幼兒並提問。幼兒可以根據自己講述的內容,利用標記筆的功能標註出圖片中的重點。

二、引導幼兒將自己收集的信息用語言進行表達,體驗分享的快樂。

“現在請小朋友們説一説臘八粥裏有什麼?”

(1)“首先,我們來看看臘八粥的圖片,哇!好多豆子,那只有豆子嗎?有沒有其他的食材,小朋友們喝的臘八粥裏有什麼呢?。幼兒可以根據自己想象和記憶中的臘八粥樣子,在白板上用標記筆添加或裝飾。

(2)“臘八粥裏只有8種食材嗎?哪位小朋友代表你們組説一説你認為臘八粥裏有什麼?”

三、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各種樣式的臘八粥,豐富幼兒的想象。有層次的提問,使幼兒的思維更加有條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

(1)播放視頻臘八粥的做法

“魏老師在網上找到了關於怎麼做臘八粥的視頻,接下來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要求:(仔細觀察,臘八粥裏放了什麼,看一看誰記得最清楚,誰記得最多。)播放視頻。(可以點擊視頻中的任何一點對視頻暫停,幫助幼兒觀察。同時,利用白板中圖片可以自由移動的功能,老師把視頻中出現的重點圖片放在桌面上,然後根據幼兒回答問題的情況,隨機進行拖拽,有利於幼兒對臘八粥的描述。)

四、1。解決活動重難點。

2。鍛鍊幼兒的記憶能力和繪畫能力。繪畫演示:

(1)教師在白板上用黑色彩筆繪畫出碗的形狀,運用橢圓形描繪,並給碗加以裝飾(用裝飾線)。(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畫出碗,要求每個碗的裝飾要不一樣。

師: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我們之前也學習過線條,比如直線、鋸齒線、波浪線、螺旋線等等。今天我們就試着用水彩筆畫一畫吧。

要求:看誰畫的碗又漂亮又圓還和別人的不一樣。

(3)欣賞多幅臘八粥圖片,增加對臘八粥的感知。

師:“我們已經畫好碗了,那你們知道臘八粥裏有什麼嗎?”

師:“紅色的是什麼?是紅豆!” “還有什麼呢?紅棗、栗子、桂圓、蓮子、花生、糯米、黃小米!

五、嘗試自己畫出自己認為的臘八粥的樣子,大膽用色。

師:“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可以用超輕黏土代替豆子裝飾在碗中呦。”(教師巡迴指導)

六、活動結束:教師將幼兒的作品進行拍攝並放到電腦裏,供幼兒欣賞點評。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兒可以提出建議,利用白板中的標記筆的功能,對幼兒的作品進行點評。對作品如果需要有完善的地方,可以直接在白板上進行添加。讓幼兒體驗自己創作作品的快樂。

活動總結

此次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項活動,使幼兒通過活動表達自我的情感和與他人的情感,也是表達自己內心世界最直接的一種方式,讓每個幼兒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達,用自己的意願來創造,解放兒童的創造力,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孩子想象,把他們見過的,通過想象創造出來,鼓勵孩子大膽去表現,讓幼兒與生活結合,並用自己特有的形式表現生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偉大祖國的傳統節日,對幼兒加深思想教育,增加愛國的思想。在老師經驗總結提升方面,我是一名新老師,經驗不足,在應對孩子回答問題時的反應能力還不夠,幼兒與老師的互動性不是很積極,如在觀看視頻後討論的環節,讓幼兒回答問題的人數較少,不能讓所有小朋友説出自己的想法。在後面的活動過程中,我做了準備,首先讓幼兒自由發揮,在發揮的基礎上我再進一步地提升幼兒的觀點,同時向幼兒發出“挑戰性”的問題——要求幼兒有層次、有順序地進行描述。接下來是請幼兒分組進行,然後派出小組長髮言,然後要求別的小組可以提出意見或者添加。最後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通過最後的展示,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並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還是比較有效的完成了目標。

《臘八粥》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文中人物的對話描寫。

4、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重點:

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

教學難點: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臘八粥》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指導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請其他同學認真在心裏跟着讀。

3、這篇文章圍繞臘八粥講了一體什麼事?

4、學生彙報,教師點撥。

三、默讀課文,圈劃批註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八兒”

2、“八兒”這個人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請默讀圈畫相關語句。

3、學生圈畫後彙報。

4、教師及時總結。

他的心裏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

四、總結昇華

1、文章中有關臘八粥熬煮的描寫也不可忽視,如第1自然段寫的:“把小米,飯豆,棗,白糖,花生仁兒合併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歎氣似的沸騰着,但看他那歎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着,大匙大匙朝心裏塞灌呢!”

2、學習作者語言的妙處。

3、當堂積累下來。

臘八粥

沈從文

主人公:“八兒”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親見時的驚訝。

【拓展閲讀】臘八節:兩大節日合體,然後才有了它

提起臘八,現在的.人們除了喝臘八粥、泡臘八蒜之外,一般很難想到別的風俗了。在很多人眼裏,不起眼的臘八甚至都很難算是個節日,連“吃餃子還是吃麪”的爭論都沒有它的份兒。

然而,這個今天看來十分缺少存在感的傳統節日,出身卻十分顯赫——它可是由古代兩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合流演變而來的。

除了煮粥,臘八里還有什麼名堂?

“臘”、“臘”、“蠟”、“蠟”,它們都是啥關係?

在語文考卷上,不少吃貨可能都寫過“味同嚼臘”這樣的錯別字,在拼音輸入法廣泛使用的今天,這樣的混淆似乎變得越來越稀鬆平常了。然而,在討論臘八節時,理清“臘”、“臘”、“蠟”和“蠟”這四個字的關係卻顯得格外重要。

對於今天的很多中國人來説,“臘”和“臘”、“蠟”和“蠟”基本上就是同一個字的繁簡對照版而已。但是在古代,它們卻本是區別很大的四個字。

“臘”讀[xī],本來指乾肉,也是個副詞,指(負面的)極端。“蠟”讀[là],指的是一些常温下呈固態的油脂,也就是“蠟燭”的那個“蠟”,“蠟梅”的“蠟”取的也是這個字。這兩個字和本文內容關係不大,而“臘”[là]和“蠟”[zhà]才是要向大家隆重介紹的主角,它們本來分別是一種祭祀的名稱。

蠟梅,不是臘梅哦。

簡化字方案將“臘”簡化成了“臘”,“蠟”簡化為“蠟”,把兩個高頻字合併到兩個超低頻字上面。這樣的處理對日常生活固然便利,但卻讓本文的表述遇到了一點小麻煩。此處我們需要事先進行一點説明:本文在本小節以外出現的所有的“臘”,指的其實都是“臘”的簡化字。

“臘”:祭祀祖先神靈的年末祭典

“臘”是中國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一種極為重要的祭典。關於臘祭,最有名的一個例子莫過很多人學過的《左傳·僖公五年傳》上那段“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的古文了。這段古文是“脣亡齒寒”、“假虞滅虢”、“一之謂甚,其可再乎”等重要成語的來源。

在這段文章中,宮之奇在進諫虞公不要對晉國軍隊開放邊境通行權無果以後,做出了虞國要完的預測:“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大意是虞國不會再有祭祖的機會了,晉國這次出兵就會滅亡虞國,不需要再打車出來跑一趟了。

“臘”的祭祀對象是祖先和神靈。《禮記·月令第六》記載在“孟冬之月”時,“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祠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五祀”是五種神靈,東漢著名學者鄭玄認為分別是“門”、“户”(這兩種都是門神)、“中霤[liù]”(一般認為就是總被孫大聖欺負的那個土地老兒,唐代著名學者孔穎達則認為同社神)、灶(年年被往嘴裏硬塞高熱量奇難吃食品糖瓜,還會給人家説好話的灶王爺,後來對灶神的祭祀單獨分離了出去)、行五種家神。

連天子也會參加的祭祖、祭神活動,在祖先崇拜情結嚴重的古人那裏無疑是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了。《玉燭寶典》引著名的女性極端男權主義者班昭的話説:“臘,一歲之大祀”。

臘祭的具體日期經常改變,但都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舉行。由於這個祭祀非常重要,這個月份也被稱為“臘月”。

而同時,正趕上慶賀豐收的“蠟”日

而在舉行臘祭的臘月裏,慶祝農業豐收的“蠟”祭也在火熱進行中。“蠟”主要祭祀對象是與農業有關的神靈,它利用農閒時間進行,帶有“報恩”的性質。

在先秦時期,這同樣也是一個會由天子親自參與的重要祭祀活動。《禮記·效特牲第十一》對蜡祭有一段詳細的介紹: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與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終也。葛帶榛杖,喪殺也。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也,諸侯貢屬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羅氏致鹿與女,而詔客告也。以戒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國。天子樹瓜華,不斂藏之種也。’八蜡以記四方。四方年不順成,八蜡不通,以謹民財也。順成之方,其蠟乃通,以移民也。既蠟而收,民息已。故既蠟,君子不興功。”

這一段文字是成語“仁至義盡”的出處。這裏説明,蠟同樣是歲末十二月的重要活動。天子行此祭時需要祭祀先嗇、司嗇、農、郵表畷、貓、虎、坊和水庸共八種與農業有關的神祇,祭祀時要唱“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這種祝願農業條件良好的歌謠。這種祭祀的有無與農業收成有關。如果收成不好,那就“八蜡不通”,諸位農神如果不努力保佑人類風調雨順就別想在年末胖上三斤。在祭祀完成以後,直至年末,國家都不再有勞民的工程了。

蜡祭在民間帶有歲末縱酒狂歡的性質。鄭玄提到蜡祭時説這一天“民無不醉者如狂矣”,正是當時蜡祭的真實寫照。《孔子家語》卷七《觀鄉射第二十八》記載子貢觀看民間蜡祭的情景,回來對孔子彙報説“一國之人皆若狂”,孔子説:“百日之勞,一日之樂。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張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這些話未必真的由孔子所説,但蠟日狂歡、減壓的意義無疑是社會上的共識。

這麼巧?那就在一起吧

臘、蠟都是在年末舉行、帶有狂歡色彩的重要祭祀,既然趕到一起,何不索性一塊兒過了?

在民間,兩種祭祀從漢代就開始合流。臘祭開始附帶了蜡祭的狂歡色彩。《藝文類聚》卷五《歲時下》引蔡文姬的父親蔡邕的《獨斷》説:“臘者歲終大祭,縱吏民宴飲。”與此同時,蜡祭也在向臘祭靠攏。《玉燭寶典》引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十二月:(臈)日,薦稻雁。前期五日殺豬,三日殺羊,前除二日,齊(應為“齋”)、饌、掃滌,遂臈先祖、五祀。”(按:括號裏的字是我填改的。)又稱:“是月也,羣神頻行,大蜡禮興,乃冢祀君師、九族、友朋,以崇慎終不背之義。”這個“臈”就是臘祭。

從這段材料看,在當時,民間的臘祭與蜡祭仍然是不同的祭祀,但是蜡祭的祭祀對象已經從農神變成了與自己有關係的現實人物。蜡祭祭九族(中的死者),臘祭祭先祖,外延上未免有很大重合,已經沒有什麼能阻止它們在一起了。

大概正是由於這樣的變化,從東漢時期開始,甚至有一些學者都誤以為臘和蠟最初只是一種祭祀的不同名稱。東漢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義》引用一本叫《禮傳》的書説:“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這裏把“臘”和“蠟”視為同一種祭祀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異名。物種日曆蠟梅篇中也引用了《廣雅·釋天》上一段類似的話:“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蠟,秦曰臘。”此外還有人認為“蠟”是這種祭祀的統稱,而“臘”則是周代人對這種祭祀的專名。如南朝蕭樑的劉孝標在注《世説新語》時引用南朝劉宋的雷宗次《五經要義》説:“三代名臘: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總謂之臘。”今天的學者普遍認為隋代以前官方的蠟、臘二祭一直是不同的,但大家對二者在漢代開始在民間漸漸合流則沒有多少爭議。

魏晉時期以後,這兩個節日在民間已經基本不作區分了。臘日的狂歡節越來越熱鬧,還有了為新年採辦年貨的性質。晉裴秀《大蜡》詩曰:“鱗集京師,交錯貿遷。紛葩相追,反袂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餚如林,有貨如山。”有這麼多東西可以買買買,可見年終剁手節本來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由於祭祖是一種家族活動,臘祭還發展出了家庭團聚的節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三《時序部十八》引謝承《後漢書》(不是《二十四史》裏那本范曄的《後漢書》)説東漢官員第五倫在外做官,不能和媽媽在一起,“至臘日,常悲戀垂涕。”這些節俗都一直流傳到了唐宋時期。在唐代,臘日還有過燃燈的習俗。不過這在後世並未得到廣泛的流傳。

《臘八粥》教學設計優秀3

教材分析

文章選自沈從文先生早年的小説《臘八粥》的前半部分,全文圍繞“八兒”等着吃媽媽熬煮的臘八粥的情態、心情,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温馨的圖景。

學習者特徵分析

大部分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本課的學習內容,具有較強的求知慾望,學習比較積極,參與學習的面兒比較廣。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文章中人物的對話描寫。

教學方法

看圖法、合作法、小組活動。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1、請學生説一説對“臘八”或臘八粥的瞭解。

2、教師導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臘八粥》這一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標記自然段記號,劃出讀不準音的詞語。

2、正音,並反覆讀關鍵詞語。

3、同桌一起讀重點段落。

三、再讀課文:

1、學生圍繞課後題默讀思考。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3、學生彙報:

第1小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可以先適當提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圍繞“媽媽”和“八兒”結合課題來概括,這樣先降低了難度,概括效果會更好。

第2小題:這一題旨在訓練學生對“八兒”這一人物是否理解。是在梳理文章大意後關注作者的表達。聚焦到主人公“八兒”身上,因為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文章隨處可見“八兒”急切想吃臘八粥的情形。

第3小題:全文圍繞“八兒”全家吃媽媽熬煮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的圖景。表達了一家的其樂融融。

4、教師相機總結。

四、分析人物特點:

1、“八兒”是個怎樣的孩子?結合文中語句加以説明。

2、師生交流。

3、文中的母親呢?用剛才的方法。

4、師生交流。

五、指導朗讀:

1、本篇課文人物對話描寫較多,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

2、通過揣摩人物心理,聯繫提示語來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組織朗讀比賽,互相點評,取長補短。

六、作業:

1、有感情地將課文朗讀給家長聽。

2、學生自由讀課文。

板書設計

臘八粥

沈從文

“八兒”母親

其樂融融

《臘八粥》教學設計優秀4

課文《臘八粥》是沈從文先生早年的小説《臘八粥》的前半部分。全文圍繞“八兒”等着吃媽媽熬煮的臘八粥的情態、心情,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温馨的生活圖景。

文章重在通過主人公八兒的語言、行為及心理描寫體現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吃臘八粥,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文的線索。於是,課堂上我便抓住這一線索來展開教學。

一、語言描寫洞心理。

文章中共有七處描寫八兒與母親的對話,雖然語言並不是很多,但卻能充分表達出八兒急於吃到臘八粥的心理。於是,我便讓孩子們找出描寫八兒語言的句子讀一讀,説一説從讀中你體會到了八兒的什麼心理。孩子在動筆、動腦、動口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八兒的心理變化。從最初的“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美妙的猜想”,一直到最後的“親見時的驚訝”,將八兒的心理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同時也將一個可愛的、天真的孩童形象呈現在同學們面前,讓人不得不喜,不得不愛!

“媽,媽,要到什麼時候才……”“那我餓了!”寫出了八兒急於要吃到臘八粥的心情;

“媽,媽,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們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們倆光吃甜的也行……媽,媽,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嗎?”“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兩碗半……”都看出了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及希望可以吃到更多的臘八粥的強烈願望!

“媽,媽,你抱我起來看看吧!”無法馬上吃到渴望的臘八粥,八兒便猜想着鍋裏的臘八粥的樣子,於是,懇請媽媽抱着自己看看,也看出了八兒急於想證實自己的想法!

“哦!”雖然這一處語言描寫只有一個字,卻將八兒親眼見到鍋中臘八粥時的驚訝真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所以説,語言不在多少,關鍵看它的作用!

透過語言描寫展示的是八兒的心理變化!在讀中分析,在讀中感悟,

二、行為、表情展心理。

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不但通過八兒語言的描寫來表現,作者還注重的是八兒行為和表情的描寫。

“從哪裏還能看出八兒特別急於吃到臘八粥?”

一個問題將孩子們再次帶到課文之中,“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一個人出出進進灶房……”“出出進進”一詞把八兒對臘八粥的惦記形象地寫了出來。

“八兒要哭的樣子”“他驚訝得喊起來了”都真實地將八兒的心理展現給大家。

八兒心理變化的描寫將一個嘴饞的小孩子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八兒等吃媽媽熬煮臘八粥的經過,也將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展現給了大家!

三、擬人寫法有妙處。

文章中在寫鍋中的臘八粥熬煮時,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孩子們在體會中瞭解作者運用想象將句子表達得如此生動形象,由此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下來,達到積累的目的!

文章內容較淺顯,在抓住八兒心理變化的同時更抓住了孩子們對八兒的喜愛之情,運用了最適合孩子們閲讀的文字,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孩童深深地注入孩子們的心中!也激起了孩子們對臘八粥的愛戀之情!可見,抓住孩子的心是最重要的!

《臘八粥》教學設計優秀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重點詞句、聯繫提示語、分角色朗讀等感悟課文。

2、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課文內容,感受八兒的心理活動變化,體會八兒一家其樂融融。

3、學習文中人物對話的描寫,通過讀文及拓展閲讀,感受親情給人帶來的温暖。

重點: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難點:感受八兒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認字,説出帶有生字的成語

2、回顧課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 2——19是按怎樣的思路來寫的?(板書)

二、精讀感悟

過渡:美味的臘八粥會讓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饞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兒正是這眾多喜愛臘八粥中的一員,那麼面對甜甜、膩膩的一鍋粥,他的表現如何呢?我們首先來學習盼粥這一部分。

1、盼粥

(1)默讀2——8自然段,要求:畫出描寫八兒的句子,想想這些句子分別屬於對人物的哪種描寫,品讀你畫出的句子,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2)學生彙報

①“喜得快要發瘋了”這屬於對人物的哪種描寫?你能換一種説法來表達八兒喜悦之情嗎?

②“眼睛可急紅了”説明什麼?八兒真的餓了嗎?從對八兒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此時此刻八兒一種怎麼樣的心情?可以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板書迫不及待)

③省略號有什麼作用?指導朗讀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④怎樣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問句?八兒對臘八粥雖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書苦苦等待)

過渡:八兒多麼想讓媽媽早點給他端上一碗噴香的臘八粥啊,那麼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麼吃呢?下面我們來學習想粥這一部分

2、想粥

(1)分角色朗讀9——11自然段,思考:八兒開始計劃粥怎麼分?後來想怎麼分?為什麼變卦了?(理解八兒的討價還價、得寸進尺)

(2)“孥孥”是什麼意思?從媽媽的的話中你能看出什麼?

(3)再分角色讀,要讀出八兒的天真可愛和媽媽對他的寵愛。

過渡:這讓小小的八兒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猜粥這一部分

3、猜粥

(1)男生齊讀第十四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兒想象中的粥是什麼樣子的

(2)粥裏的栗子、赤飯豆、花生仁兒、棗都是什麼樣的?找出文中的關鍵詞畫下來。

(3)文章用了一個什麼字來形容八兒的猜想?(板書奇妙)

4、看粥

(1)師讀第十六自然段,同學們思考: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八終於看到了讓他垂涎三尺的臘八粥,課文中用了一個怎樣的詞語來表現八兒的心理?(板書驚異)

(2)媽媽煮的粥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女生齊讀第十七自然段,畫出相關詞語

(3)找出關鍵詞和第十四自然段比較,你有什麼發現

(4)看了臘八粥之後的八兒,他的心裏又會想些什麼呢?

(5)男女生分角色讀人物對話,注意要讀出八兒的心理變化

三、回讀賞評

1、吃了一枚大棗的八兒,總算暫時堵住了小饞嘴巴,請同學們再通讀課文,談談自己讀了《臘八粥》之後的感受

2、你喜歡文中的那些句子,給大家讀一讀,課下可以抄在你的積累本上

四、拓讀昇華

閲讀沈從文的《臘八粥》全文,出示閲讀提綱,指名讀

五、作業:上網查一查臘八粥的來歷或者查一查關於臘八有哪些有趣的傳説和故事,查到之後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六、總結: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臘八粥

盼迫不及待

想苦苦等待

猜美妙

看驚異

《臘八粥》教學設計優秀6

學習了這篇文章,真正讓我們走近了“民俗”感受了“民俗”,那濃郁的民間文化和民間氣息映入的孩子們的腦海中,讓我們彷彿身臨其境,置在其中。

對於開頭講臘八粥的做法及人們對其的喜愛的處理,總覺得有着不小的欠缺,因為對這一段文字的表達妙處,處理得太簡略了。沒有透過文字表達人們對其的喜愛,從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這是對不同年齡段人都喜歡臘八粥的具體描繪處理不當。又從“看”、“聞"、

為了把八兒的嘴饞表現得淋漓盡致,從八兒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入手,從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一個人出出進進灶房看到一大鍋粥正在歎氣,”和“八兒聽了這種鬆勁的話,眼睛可急紅了,體現了八兒的那種迫不及待的的心情。用同樣的方法感受八兒的“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孩子們輕鬆的感受出一個孩子那天真’嘴饞的情形。進而能感受到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整篇課文圍繞着“八兒”等着吃媽媽熬的臘八粥的情態、心情,展現了一副淳樸的、和睦、温馨的圖景。

用“吃”來一點點的體現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體會不深刻,可見自己的備課不夠深入,文本剖析不夠精當所致,今後的教學予以警示。

標籤:臘八粥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