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設計(精選6篇)

校園2.95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設計(精選6篇)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設計 篇1

知識目標

1、初步認識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並能説明依據;

2、能結合地圖描述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及範圍。

能力目標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圖和地形解剖面圖及相關資料的能力,學會總結歸納亞洲地形和河流特點;

2、理解河流分佈與地形之間的關係。

情感,態度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2、通過參與觀察,分析,討論,競賽,辯論等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1、亞洲的位置特點;

2、亞洲地形與河流分佈的關係。

教學準備

資料圖片,幻燈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導入:點出上學期從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來研究問題。這個學期以大洲為研究對象,去研究某一個區域的地理環境狀況。

通過一系列提問,讓學生回答,引出亞洲。

(展示“東西兩半球圖”)

複習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

師:要認識一個大洲,首先要明確它的位置。觀察一下亞洲位於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個半球?小結:亞洲主要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這是它的緯度位置。

完成P3活動一(1)(2)

引導:瞭解一個地區的位置還要了解其海陸位置。觀察亞洲周圍的大洋,各位於亞洲的方位。亞洲周圍的大洲,各位於亞洲的方位。

學生看圖回答。

小結:這樣我們就明確了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完成P3活動二(1)(2)

(展示“亞洲的範圍圖”)

引導:亞洲和其他大洲之間,有些是以海洋作為天然洲界,有些大陸相連的地方則是人為劃定的洲界線。如亞洲與非洲,亞洲與歐洲之間。

提問:參照地圖能描述出亞洲與周圍其他大洲的界線嗎?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臨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洲界;東北隔着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州隔海相望。

過渡:讓學生大致讀出亞洲所跨的緯度位置,與其他大洲比較一下,看有什麼不同。

(引導學生先大致目測,與亞洲相比,只比較南美洲和非洲)

順承:亞洲不但所跨緯度最廣,而且還有許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積比較”圖)

從此圖可以看出亞洲面積最大。

(展示東西兩半球圖)

比較亞洲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得出亞洲東西距離最大。

小結: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亞洲的位置、面積、範圍。

(通過雙邊活動,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導:由於亞洲面積廣大,國家眾多,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們根據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結合人文和自然環境特徵的差異,把亞洲分成幾個分區,共有幾個分區?中國位於哪個分區?再觀察,同在東亞分區的還有哪些國家?

(展示亞洲地理分區圖)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

繼續引導:其他的分區是不是都與中國接壤?分別位於中國的哪個方位?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

過渡:要了解一個大洲的自然環境,除地理位置外,還需認識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氣候等方面。講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亞洲地形的特點。

(展示“亞洲地形圖”)

引導:這種地形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觀地看出不同地形類型,這是哪類地形圖?生:分層設色地形圖。

(指導學生基本的讀圖方法)觀察下方的陸高海深表。結合地圖判斷不同的顏色各代表什麼地形。我們來認識一些主要的地形區,描述一下他們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請不同組的學生展開競賽,搶答,活躍氣氛,增強組內的合作意識。)

A組:青藏高原、喜瑪拉雅山及主峯

B組:帕米爾高原、蒙古高原

C組:西西伯利亞平原、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組:阿拉伯半島、馬來半島

學生查圖討論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導:根據以上的讀圖分析,從位置和海拔兩方面考慮,看出亞洲地形特點:起伏很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圖。

(展示“亞洲大陸沿30度北緯的地形剖面圖和北美洲沿40度北緯的地形剖面圖”)觀察區別兩圖。學生讀圖歸納:亞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表現出起伏大,中部高,兩側低的特點。而北美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西高東低。

過渡:河流是構成自然環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亞洲地形圖”)

在圖上找出幾條大河,觀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歸納亞洲的大河在分佈上的特點。

特點:

受地形影響,亞洲地勢的中高周低決定了河流多發源於中部,向四周放射狀分佈的特點。

在這些高山大川之間,還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請大家在圖上找出:裏海、貝加爾湖、死海。(展示閲讀材料只能感有關資料,指導學生進一步結合地圖理解其特徵)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熟練掌握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熟練掌握在不類型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這節課我要講的內容是:“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首先,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一般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活動

【講授】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一)複習:在一般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二)授課: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如何辨別方向(通過電子白板演示)説明:在一般情況下指向標箭頭所指方向為“北方”。

情況1:當地圖上的指向標箭頭指向正上方時,我們可以按照一般地圖辨別方向的方法來辨別方向。即“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情況2:當地圖上的指向標箭頭沒有指向正上方時,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辨別方向(出示實例,邊分析邊講解)

2、例題一(電子白板演示某學校平面圖)並向學生説明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確定方向:

(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心畫與指向標相對應的十字座標,按指向標方位標註東西南北。

(3)指出各點與中心點的方向關係

例題一、通過電子白板演示充分説明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平移指向標法和旋轉地圖法

例題二、通過給陌生人指路的事例來加強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

1、如果指向標箭頭指向正上方,按一般地圖來辨別方向

2、平移指向標

3、旋轉地圖法(即把指向標地圖轉化成一般地圖)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設計 篇3

一、課型:

新授課

二、課時安排:

第2課時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七、教學用具:

掛圖、多媒體

八、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上節課內容。

請同學説説歐洲的地理位置和輪廓、地形。(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

(二)導入新課:

歐洲西部的各個國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徵簡單易記,但是歐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還在於歐洲西部的經濟和旅遊業。

學生活動:幻燈演示歐洲的特產和風景讓學生説説。

(三)教授新課:

板書:一、雄厚的經濟實力

(對照書54頁圖簡單介紹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指導學生讀統計圖。)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

農業不佔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簡單介紹,結合幻燈讓學生了解)

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有發達的農牧業

利用書55頁閲讀材料瞭解歐洲部分國家的特色產業

瑞士——鐘錶

瑞典——造船、汽車、機器製造業

丹麥——畜產品“歐洲的牧場和食品庫”

挪威——水產品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記世界三個主要人種及地理分佈。

(2)識記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及主要使用地區。

(3)識記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稱起源及教徒的主要分佈地區。

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閲讀《世界人種的分佈圖》和《世界語言的分佈圖》能從圖中獲得人種和語言的分佈等知識。

(2)運用地圖説出三大宗教的分佈地區,學會舉例説出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傳統。

德育目標:

(1)樹立民族平等和反對種族歧視的`觀念。

(2)正確對待宗教信仰的差別,樹立無神觀念。

二、教學重點

1.世界三大人種及主要分佈地區。

2.世界上使用漢語、英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國家和地區的分佈。

3.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佈地區。

三、教學難點

運用地圖,掌握世界三大人種、六大語言和三大宗教的分佈地區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預習目標

(1)識記世界三個主要人種及地理分佈。

(2)識記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及主要使用地區。

(3)識記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稱起源及教徒的主要分佈地區。

預習思考題:課課練—課前指導

(二)導入新課

在一些影視資料中,我們常看到一些外國人,他們與中國人相同嗎?不僅人種不同,語言、宗教方面也有差別,今天我們來學習新課——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

(三)揭示學習目標

讓學生認真閲讀學案中的學習目標

(四)自學指導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準確説出地球的形狀,學會運用有關地球的基本數據來描述地球的大小。

2、認識地球儀,能在地球儀上準確找出地軸、南北兩極、經線、緯線、赤道和南北迴歸線,南北極圈。

3、瞭解赤道、緯線、緯度的定義。

4、分析掌握緯線的特點、分佈變化規律,明確南北緯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5、根據所給出的緯線圖準確説出某一點的緯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緯度區位置。

學習重點:

1、瞭解赤道、緯線的定義,能夠在地圖、地球儀上準確地找出.

2、掌握緯線的特點、分佈變化規律,南北半球的劃分。

學習難點:

掌握緯線的特點、分佈變化規律,並能準確説出某一點的緯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緯度區。

學生自學

學習任務(一)

自學課本14—16頁地球的形狀部分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1、説出地球的形狀。

2、利用圖中有關地球的基本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

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的認識,比較出不同之處,提出疑問並記錄。

組間:以各組代表為代表交換各組記錄,作出彙總。並互相解答。

學習任務(二)

自學課文第16—17頁地球儀部分思考回答:

1、什麼是地球儀?

2、在地球儀上準確指出地軸、南北兩極、赤道、南迴歸線、北迴歸線、南極圈、北極圈、經線及緯線。

3、説出赤道、緯線、緯度的概念,南北緯度的是如何劃分的,南北緯度各用那個字母表示。

4、觀察“緯線與緯度”圖分析緯線的特點、分佈變化規律。填下表。

緯線(圈)

形狀特徵

指示的方向

長度的特點

緯度的範圍

度數的變化規律

相同度數的區分

零度線的確定

劃分地球半球的界線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瞭解世界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地;

2、在世界氣候分佈圖上説出主要氣候類型及分佈地區;

3、瞭解影響氣候的幾個因素及其基本道理。

學習重難點:

1、世界主要氣候的類型及分佈。

2、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學法指導

小組合作探究,合作完成,個別指導重點點拔。

導學過程:

1、請同學們結合前兩節學習的知識,能説出來“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2、天氣的特點是什麼?氣候的特點是什麼?

3、課本p57的A、B、C三幅圖是描述哪些地區的氣候的?

4、其中A、B兩幅圖中,都有“一年到頭”這幾個字,同學們想一想,這裏的一年指的是某一特徵的年份,還是一般而言呢?

5、人們描述天氣,關注的時間是一天,常用到氣温、降水、風、雲、霧等要素。從圖3.22的談論中看,人們描述氣候,關注的時間是多長?一般只注意哪兩個要素?你們能用一句話概括當地的氣候特點嗎?

6、在前兩節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世界上氣温和降水的地區差異很大,同學們想想,世界上哪些地區温度高,哪些地區温度低?哪些地區降水量多,哪些地區降水量少?

7、課本p58,看圖3.23能説出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氣候類型。

8、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除了自然因素,人類活動對氣候有哪些影響?

達標檢測:

1、課本p58活動題2。

2、課本p59—60活動題1、2、3、4。

3、課本p61—62活動題2、3、4。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採用複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的方法,得出影響氣侯的主要因素,由淺入深,易化難點。

2、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理解起來有困難,通過小組間的互助學習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