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學習數學的新方法(通用6篇)

校園2.02W

不講求方法只管努力,就如同蒙上奔跑,很可能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跑越遠。好的學習方法會讓孩子如虎添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數學的新方法(通用6篇),歡迎大家閲讀分享借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數學的新方法(通用6篇)

學習數學的新方法 篇1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週末學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數學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

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着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隻小鳥?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學習數學的新方法 篇2

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

從學生學習的幾個環節可把學法指導的內容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1、“讀法”指導

七年級學生往往不善於讀數學書,在讀的過程中,沿用國小的死記硬背的方法。這樣既不能讀懂,更無法讀透,且使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那麼如何指導學生去讀數學書呢?平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是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枝幹,並能粗略掌握本章節知識的概貌,重、難點;二是細讀。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等反覆閲讀、體會、思考,領會其實質及其因果關係,並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以便求教);三是研讀。要研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繫,研討書本知識安排意圖,並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把書本讀“薄”,以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2、“聽法”指導

“聽”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識,而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果下降。因此應指導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做到:

(1)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

(2)聽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

(3)聽懂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預習中不理解的或有疑問的知識點);

(4)聽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及應用的數學思想方法

(5)聽好課後小結。

3、“思法”指導

“思”指學生的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離不開思維,數學更離不開思維活動,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可見,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掌握好知識的前提。七年級學生的思維往往還停留在國小的思維中,思維狹窄。因此,在對他們進行指導時,應使他們在學習中做到:

(1)敢思、勤思、隨讀隨思、隨聽隨思。在看書、聽講、練習時要多思;

(2)善思。會抓住問題的關鍵、知識的重點進行思考;

(3)反思。要善於從回顧解題策略、方法的優劣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4、“問法”指導

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愛因斯坦説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問能解惑,問能知新,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問題開始的。但七年級學生往往不善於問,不懂得如何問。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教給學生一些問問題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追問法。即在某個問題得到回答後,順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捨,刨根到底繼續發問;

(2)反問法。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來;

(3)類比提問法。根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質等的相互關係,通過比較和類推提出問題;

(4)聯繫實際提問法。結合某些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此外,還應要求學生在提問時不僅要問其然,還要問其所以然。

當然,平時教師在教學中,還應因人而異地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樂問、敢問、勤問、善問。

5、“記法”指導

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沒有筆記可記,有記筆記的學生也是記得不夠合理。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用“記”代替“聽”和“思”。因此,指導學生作筆記時應做到以下幾點:(1)在“聽”,“思”中有選擇地記錄;

(2)記學習內容的要點,記自己有疑問的疑點,記書中沒有的知識及教師補充的知識點;

(3)記解題思路、思想方法;

(4)記課堂小結。並使學生明確筆記是為補充“聽”“思”的不足,是為最後複習準備的,好的筆記能使複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形式

1、講解式。就是一學期專門安排幾堂課,向學生介紹如何學好國中數學。如介紹“如何預習”,“如何記筆記”等。

2、交流式。在平時的學習中,讓學生相互交流,也可請本班或高年級數學學科得好的同學介紹他們的學習方法、體會、經驗。

3、輔導式。任何一種學習方法不是人人都適合的,教師可根據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對不同學生的學生方法作不同的指導和諮詢,特別是對後進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尤其重要。

學習數學的新方法 篇3

(1)主動和數學老師交朋友

我之所以把這條放在首位,因為它確實對數學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人的感情具有傳遞性的,與老師的距離近了,也就離數學更近了。如何與老師成為朋友,很簡單,經常在課堂上提問或者經常跑去請教老師,你們自然就是朋友了。

(2)必須提高聽課的效率

聽課的效率如何,決定着學習的基本狀況。提高聽課效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預習

預習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預習後把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預習後將課本的例題及老師要講授的習題提前完成,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與老師的方法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更多的方法與技巧。總之,這樣會使你的聽課更加有的放矢,你會知道哪些該重點聽,哪些該重點記。

2、科學聽課

聽課的過程不是一個被動參預的過程,要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還要想在老師前面,不斷思考:面對這個問題我會怎麼想?當老師講解時,又要思考:老師為什麼這樣想?這裏用了什麼思想方法?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這個題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問題多了,思路自然就開闊了。

3、科學筆記

常常有學生問我,聽數學課要不要記筆記,我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要。不僅要記,而且要記好。當然,什麼都記就不是記筆記了,應該針對自身聽課的情況選擇性記錄。

記問題--將課堂上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於課後請教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弄通。

記疑點--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這類疑點,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錯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後,便於課後與老師商榷。

記方法--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這對於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並對提高解題水平大有益處。

記總結--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後總結,這對於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繫,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尋找存在問題、找到規律,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4、必須用好你的數學筆記

記下的筆記只停留在紙上,要成為你自己的東西,必須用心去獨立體會筆記裏的每一個典型例題,每一個經典方法,每一個想法思路,完全理解並且會熟練運用才是根本。

學習數學的新方法 篇4

學數學離不開做題,高三學習更要做題,不做一定量習題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但是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難度適當.現在複習資料多,題多,複習時應按老師的要求.且不能一味做難題、綜合題,好高騖遠,不但會耗費大量時間,而且遇到不會做題多了就會降低你的自信心,養成容易忽略一些看似簡單的基礎問題和細節問題,在考試時丟了不丟的分,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因此,練習時應從自已的實際情況出發,循序漸進.應以基礎題、中檔題為主,適當做一些綜合性較強的題以提高能力和思維品質

2.題貴在精.在可能的情況下多練習一些是好的,但貴在精.首先選題應結合《考試説明》的要求和近幾年大學聯考題的考查的方向去選,重點體現“三基”,體現“通性、通法”.其次做題時的思考和總結非常重要,每做一道題都要回想一下自己的解題思路,看看能不能一題多解,舉一反三,並注意合理運算,優化解題過程.第三對重點問題要捨得劃費時間,多做一些題.第四在複習過程中也要不斷做一些應用題,來提高閲讀理解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大學聯考改革的方向之一.

3.重視改錯.有的同學只重視解題的數量而輕視質量,表現在做題後不問對錯,尤其老師已經批閲過的也視而不見,這怎麼能進步呢?錯了不僅要改,還要記下來,分析造成錯誤的原因和啟示,尤其是考試試卷更要注意.只有經過不斷的改正錯誤,日積月累,才能提高.

4.注意總結.不僅包括題型、方法、規律的總結,還要掌握一些基本題.如立體幾何中有這樣一道:AC和平面所成的角是,AC平面內AC和AB的射影AB成角,設∠BAC=,求證:coscos=cos.這個等式為立體幾何中某此題的計算帶來了方便.

如對函數f(x)=x+的奇偶性、單調性、極值和圖象應熟悉,利用它給求某些解析式的最值帶來了方便.

學習數學的新方法 篇5

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條件。以下我分別從預習、上課、作業、複習、考試、課外學習、實驗課等七個方面,談一下學習方法的常規問題。應當説明的是,我這裏所談的是各科學習的一般規律,不涉及具體學科。

一、預習。

預習一般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閲讀新課內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課的準備。所以,預習就是自學。預習要做到下列四點:

1、通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

2、預習時如發現與新課相聯繫的舊知識掌握得不好,則查閲和補習舊知識,給學習新知識打好牢固的基礎。

3、在閲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聽課時特別注意。

4、做好預習筆記。預習的結果要認真記在預習筆記上,預習筆記一般應記載教材的主要內容、自己沒有弄懂需要在聽課着重解決的問題、所查閲的舊知識等。

二、上課。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不言而喻,上課也應是同學們學好功課、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決定性一環。上課要做到:

1、課前準備好上課所需的課本、筆記本和其他文具,並抓緊時間簡要回憶和複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

2、要帶着強烈的求知慾上課,希望在課上能向老師學到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3、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講,上課鈴一響,就應立即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有意識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種因素。

4、聽課要抬頭,眼睛盯着老師的一舉一動,專心致志聆聽老師的每一句話。要緊緊抓住老師的思路,注意老師敍述問題的邏輯性,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5、如果遇到某一個問題或某個問題的一個環節沒有聽懂,不要在課堂上“鑽牛角尖”,而要先記下來,接着往下聽。不懂的問題課後再去鑽研或向老師請教。

6、要努力當課堂的主人。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認真觀察老師的每一個演示實驗,大膽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參加課堂討論。

7、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老師的“開場白”往往是概括上節內容,引出本節的新課題,並提出本節課的目的要求和要講述的中心問題,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師的課後總結,往往是一節課的精要提煉和複習提示,是本節課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8、要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最好是一邊聽一邊記,當聽與記發生矛盾時,要以聽為主,下課後再補上筆記。記筆記要有重點,要把老師板書的知識提綱、補充的課外知識、典型題目的解題步驟和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問題記下來,供課後複習時參考。

三、作業。

作業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作業不僅可以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學過的知識加以運用,以形成技能技巧,從而發展自己的智力,培養自己的能力。作業必須做到:

1、先看書後作業,看書和作業相結合。只有先弄懂課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則,才能順利地完成作業,減少作業中的錯誤,也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2、注意審題。要搞清題目中所給予的條件,明確題目的要求,應用所學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3、態度要認真,推理要嚴謹,養成“言必有據”的習慣。準確運用所學過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業之後,認真檢查驗算,避免不應有的錯誤發生。

4、作業要獨立完成。只有經過自己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才能促進自己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養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檢驗自己掌握的知識是否準確,從而克服學習上的薄弱環節,逐步形成紮實的基礎。

5、認真更正錯誤。作業經老師批改後,要仔細看一遍,對於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要認真改正。要懂得,出錯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弱點的地方。經過更正,就可以及時彌補自己知識上的缺陷。

6、作業要規範。解題時不要輕易落筆,要在深思熟慮後一次寫成,切忌寫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業塗改過多。書寫要工整,解題步驟既要簡明、有條理,又要完整無缺。作業時,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學科的作業規範去做。

7、作業要保存好,定期將作業分門別類進行整理,複習時,可隨時拿來參考。

四、複習。

複習的主要任務是達到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技能技巧,使知識融匯貫通。同時還要通過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真正成為自己知識鏈條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複習要做到:

當天的`功課當天複習,並且要同時複習頭一天學習和複習過的內容,使新舊知識聯繫起來。對老師講授的主要內容,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和關鍵,特別是聽課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更應徹底解決。重點內容要熟讀牢記,對基本要領和定律等能準確闡述,並能真正理解它的意義;對基本公式應會自行推導,曉得它的來龍去脈;同時要搞清楚知識前後之間的聯繫,注意總結知識的規律性。

學習數學的新方法 篇6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1.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在教學時應先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學習和了解學習目標,做到對所學內容心中有數。學習目標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級的新知傳授;另一方面,還要幫助學生對國小階段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查漏補缺,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使學生養成對學習、生活、人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在教學中教師在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課本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教師要捨得花時間引導學生去探索、去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只有幫助學生夯實了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落到實處,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才不至於是一句空話。

2.師生換位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新課程理念不是讓你教師教教材,而是讓你教師用教材教。把以前的死的課堂變成充滿生命力的活的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把自己置身於參與者和服務者的地位,熱情鼓勵每一位學生,實實在在地營造出平等、寬容、尊重、理解、和諧、愉悦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想説、敢説、愛説,積極參與課堂的活動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每個學生都喜歡老師的讚揚,所以教師多用激勵和讚揚的語言鼓勵學生,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會自然而然地形成,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集思廣益,多方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遇到不易解決的問題,教師及時點撥,使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處在隨時互換的動態中,讓教學在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動中完成,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3.運用數學學具

學具是把生活中的數量轉化為數學中的數的媒介物:數學是研究現實生活中數和形的一門自然科學,要讓國小兒童把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數量關係轉化為數學中的數學符號表達式,靠什麼轉化?靠的就是學具。因為學生通過學具認識理解了數,把數學符號與學具結合在了一起,把數學計算與學具的合分操作首先連接在了一起。因此學生在把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實物間數量關係表達為數學符號關係時,需要通過先把生活中的具體實物與學具實物聯繫起來(即用學具代表),然後再進行數學符號表達和計算。只有這樣,才符合人的思維認識規律,才會使兒童感到順理成章,心服口服。否則,就會使學生誤入空想,使數學與實際生活脱節。由此看出,學具是現實生活中具體實物與數學符號產生聯繫的媒介體和中介物。

4.建立競爭學習機制

國小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都想讓教師和家長看到自己的進步。如果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獲得的點滴進步能及時地獲得教師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那麼就會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不斷取得進步。教師要掌握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學生間的競爭,建立競爭學習機制,使全班學生形成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在這種競爭環境下,好學生的學習會更好,中等生和差生在優等生的幫助下,也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有了上進心,他們會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而繼續努力。例如,我在教學中就採用了這種競爭學習的方式,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小組之間進行競爭。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小組間的成員都互幫互助,在較短的時間提高了數學成績。為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我要求學生一週比賽一次,看看哪個小組的數學成績最好,並評出最優小組和進步最快小組。競爭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其他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必須強調,這是"互助""友好"的競爭,而不是"敵視"和"保守"的競爭,其目的是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教師可以設立評價制度,以"小紅花或五角星"等相對固定的評價模式,對學生個人和小組的各種表現定期評價,使每個學生和小組明確近期優缺點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從而增強警惕性和進取心,培養學生的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