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精選40篇)

校園1.54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精選40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

最近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這本管理類的書並沒有很難懂的概念,也非常的接地氣,講的都是我們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首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卓有成效並沒有想象中那樣高不可攀,每個管理者只要肯學,都能學會。

第二掌握自己的時間。對於管理者來説時間總是不夠的,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要管理自己的時間,首先要記錄時間,瞭解時間都用到了哪裏,哪些事情是不必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消除的。然後是如何管理時間,將自由時間儘量集中起來,來做幾件重要的事情。最後,消除浪費時間的事項。只參加必要的會議,只做必要和重要的事情。

第三是管理者的貢獻。管理者應更多考慮能為組織貢獻什麼,而不是擁有多少職權。重視對成果的貢獻,明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第四是要發揮人的長處。管理者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或下屬的長處。要注重能做什麼,而不要只盯着缺點。在崗位的設置上,也要能充分發揮員工的長處,利用長處,共同完成任務。

第五是要事優先。因為管理者的時間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時間裏更應該將要事排在其他事情之前,一次只做一件事,把事情做好。

第六是決策的要素。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決策,他們所做的都是重大的決策。他們重視的是分辨什麼問題是例行性的,什麼問題是策略性的,而不重視“解決問題”。

第七是有效的決策。管理者有效的決策,來自於多種不同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生,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案。有效的決策才是真正需要的決策。

最後管理者的工作必須要卓有成效,而管理者也必須學會卓有成效。

其中我對會議的描述頗有感觸。確實我們在工作中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有些會議並不需要那麼多人蔘加,但出於一些原因,往往會要求很多不相關的人列席,其實這就是一種時間浪費。如何改善這種浪費,也是對管理者時間的一種釋放。管理者要學會對自己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不斷完成真正的要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

看了彼得.德魯克的經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真是叫人拍手稱讚,樸素而博大精深。

該書作者的視角是“旁觀者”,與作者長期的諮詢經歷有關,跳出來,對各種組織中的各類管理者的行為蒐集、剖析、歸納、驗證、診斷,對組織作系統的觀察。源於實踐,高於實踐,極適合指導實踐,我想是本書最大的特點。在德魯克先生45年的諮詢生涯中,接觸過各種類型的組織,案例豐富,他本人觀察力極其敏鋭,非常善於診斷病源,將管理者脱離深陷事務的泥坑,跳出常規思維,正視自己的目標和任務,明確了管理者必須卓有成效。對我啟發較大的幾點如下:

1、對管理者的行為觀察和案例的剖析是一種科學的,可供管理者學習經驗,做自己評價的好方法。

2、區分了知識工作者和體力工作者的在管理上的差異,指出了知識工作者與行政管理者二種權威二種發展,對組織同等重要,明確管理者的範圍,和管理者自己管理對知識經濟時代組織的推動力。

3、管理者工作要圍繞組織外部成果貢獻,提出了管理有效的標準,和通過改變思路、習慣、行為提高有效程度。

4、為人力資源的績效考核設計、職業發展通路設計、人才發展理論(包含招聘和培養)提供了源於實踐的管理思想基礎。

先生的書需要反覆看和琢磨,需要不斷深入體會,不同的人不同時間看會有不同的體會和啟發,經典是實至名歸。近期讀書分析麥克.裏蘭博士是用歸納法的方法,蒐集崗位勝任的素質點,做統計分析,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學中關於崗位勝任的問題;德魯克先生用歸納法的方法,蒐集不同管理者在不同組織中的有效行為,做概念統合提煉,解決管理學中的效率問題;肖恩.柯維博士是從心理學的視角,蒐集高效能人士的行為習慣特點,做統合分析,為渴望自己發展的人提供激發潛能的改造方法。這三種改造的特點,都是期望分析清楚某個領域的本源,相信人是可以改造和後天的習得的,相信人的潛力可以推動組織和世界的發展。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

要想提高管理者的績效和成就,使工作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提高有效性。學過三體系的應該都知道,要想保證體系正常運行,有效性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特性。

管理者在用人的過程中當然可以在各方面任用能力特別強的人,知識特別豐富的人。但是在實際招聘過程中我也發現這兩類人才太難以找到了。我們也不可能為此專門培養一批啥都會幹的超人,而只能運用現有的人才來經營我們的組織。

全才當然是我們夢寐以求想要找到的人,但是現實也總是會無情的打臉。我們任用的人才,充其量也只是在某一項能力方面比較優秀。若人才的某一項能力較強,自然在其他能力方面就不免平平了。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一種建立組織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領域具有一技之長,就要讓他充分發揮這一特長。我們不能一味拔高能力的標準來期望管理者的績效,更不能期望萬能的天才來達成績效。我們只能通過改進工作的手段來充分發揮人的能力,而不應該寄望於人的能力突然提高。不管我們多麼急需具有廣博知識的人才,在知識的改進上所花費的努力,往往都大於我們可能獲得的回報。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4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部經典暢銷的管理學方面的書,比爾蓋茨都對它推崇備至,稱自己的管理者生涯受到了這本書巨大的影響。德魯克的這部著作50年來一直受到廣泛好評,經久不衰,被業界奉為必讀書籍。

管理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但是身為管理者,首先要做好的是自己的企業家、管理者的素養,正如德魯克所説,管理別人之前要先學會如何做我管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談何讓員工去遵守呢?先做人後做事,做事之前要先學會做人,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孔孟之道。選用員工用同樣的標準,除了耀眼的績效表現,更重要的是這個人的人品,人品不行,做什麼事都不被人信任。每個人工作中都有亮點,要把他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去,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這是孔子在《尚書》中典故由來,全才難覓,要揚長避短,用人長處。德魯克提出的管理者必須養成的五種習慣,多年來一直是大家爭相學習的目標,也是管理者自己衡量的標準。

還有哪些感悟呢?我認為維繫團隊和諧是團隊進步的必要條件,這需要管理者擁有很高的情商,關係處理在於情商發揮。有效管理模式應該是“俱樂部管理”,喝茶俱樂部,喝酒俱樂部,咖啡俱樂部等,挑一個遠離公司的地方談心。一個人往往在思維懶惰,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顯得智慧低下,萌發禪意的茶,麻痺神經的酒,翻牆的咖啡……只要不是在公司對面就行。

管理者的氣度決定他的高度,他的格局決定企業的結局。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5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給我帶來的衝擊猶如醍醐灌頂,從而產生如下三個方面的感悟:

1、理性人際關係的思考

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具備利他性,相互成就。常懷之心,彼此忠誠有效的人際關係,着眼於奉獻。認同相互溝通、團隊合作、自己發展、培養他人的理念。

2、管理者自身的思考

管理者,首當其衝就是對自己的有效管理,打鐵還需自身硬以實踐行為垂範以正視聽,從而有效幫助下屬,協作同行,協助上司,形成團隊合力,使工作卓有成效。

3、如何卓有成效的思考

時間管理如何做到有效性,不被次要事情所束縛,要事優先如何做到條理清晰,在規定的時間內能給團隊作出怎樣的貢獻。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應善於冷靜思考,不能為適應工作而不知思考,也不能單憑感覺而失去理智分析,不然,作為執行層面的角色永遠得不到鍛鍊和進步。

僅靠天賦異稟,工作努力或知識淵博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親自實踐得到經驗,哪怕是教訓,都是必須的經歷。我們應該把追求成效當成一種習慣,務實的做一個行動派,並自信地告訴自己: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可以學會的。

團隊需要個人為其作出貢獻,個人需要把團隊當成實現人生目標的載體,兩者相輔相成。人生上一新台階,卓有成效必須學會。卓有成效的管理才算有真正的意義。

相信自己:做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能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6

最近對管理類的書比較有興趣,向朋友問了一圈,推薦了各種各樣的書都有。我覺得目前有一本就特別適合,這本書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首先我知道什麼是管理者,管理者是能夠憑藉職位和知識,對組織有貢獻的責任;能夠實質影響組織營業能力及達成目的的人。因為管理者並不簡單,管理是一門非常有學問的東西。

作為管理者其實也會面臨很多問題。一個組織決不能像生物一樣,以自身的生存為目的,如果能延續後代就算成功了。組織是社會的一種器官,只有能為外部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才能算有所成就。作為管理者經常會面臨時間不屬於自己,很容易侷限於組織內部等問題,管理者自身要努力與外界保持聯繫。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認為時間是一種特殊的資源,要掌握好時間安排,必須做到,記錄,管理,安排時間的能力。明白那些事情根本不必做,哪些事情可以讓別人代做。然後分析浪費時間的原因。在管理團隊時要懂得相互溝通,增加團隊合作,懂得自己發展,適當培養他人。管理者不是用來投主管之鎖好。他們知道,一個紅得發紫的女明星能有票房,讓她發脾氣又有什麼關係。

作者認為有效的管理者不會問:“他能跟我合得來嗎?”他問的是:“他貢獻了什麼”。另外管理者需要做決策,那麼就應該清楚的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遇到問題要分析問題的原因,找出根本問題,然後解決這些問題。

通過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要具備溝通的能力和冷靜的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是一本好書,對我們很有幫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7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找不到任何一樣東西能比時間更寶貴和公平,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只有24小時。那麼,為什麼有的人能在這24小時之內按計劃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之餘還能用心生活,有時間發展業餘愛好,並且把愛好變成副業,讓人生擁有更多可能,而有的人即使加班加點,每天忙得精疲力竭,卻還是一無所成?

時間管理的魔力在於,看似一樣的時間,如果管理得好,就能讓24小時發揮出48小時的作用,你可以從容不迫地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管理不好,任由時間白白流逝,原本的24小時最後利用起來的可能只有4小時,甚至更少。管理時間和理財是一樣的。我們之所以要理財,是為了弄清楚自己的錢都花到哪裏去了,如何讓每一分錢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從而引導自己養成理性消費和投資的習慣。同樣,我們對時間進行管理,實際上就是對時間做規劃。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什麼事情值得花費時間,什麼事情只會浪費時間,我們都要有理性的認識時間管理,並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而是指要高效率地運用時間。時間管理也不是要完全掌握自己的所有時間,而是要通過事先的規劃,來減少工作和生活中的變動性和隨意性。時間管理只是一種提醒和指引,而非強制手段,目的是幫助我們把時間投入與自己的目標相關的事情,以最小的代價或花費,獲得最佳的期待結果。

時間管理就像知識管理一樣,它有內在的邏輯和系統,並不是簡單地對時間進行記錄,時間記錄只是時間管理的開始,我們還要釐清時間管理與時間分配、目標管理、習慣養成、專注力、情緒、工作效率及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的關係。如果你想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又不知道如何着手,那麼,可以試着從以上這些方面着手,去系統地學習規劃自己的時間管理。學會時間管理將對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好處,能讓你比別人更快地成長。

時間管理也許一天兩天看不出效果,但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你一定會發現很多地方都發生了改變。也許你上班不再遲到,也許你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也許你一年多讀了幾十本書,也許你獲得了一個工作晉升機會…總之,學會時間管理,也許你會擁有全新的人生。所以,從今天起,開始我們的時間管理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8

最近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感覺受益良多。其中最令我受益之處,一是要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二是有效地管理取決於有效的決策。

有效的時間管理是很多管理者面臨的頭疼問題。很多管理者面對開不完的會議、出席不完的應酬、處理不完的瑣事,常常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那麼,到底怎樣才能管理好時間,讓每天的時間都過得充實呢?首先,要學會做計劃,並按照計劃去執行。每天下班前把第二天要做的工作按照時間順序和重要性羅列出來,這樣可以保證不會遺漏工作,也可以保證工作有序開展。今日事今日畢,做了工作計劃,那麼就一定要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拖延症是時間管理的大忌,克服它是掌握時間管理的重要一步。在完成日計劃的基礎上可以繼續做周計劃、月計劃,這樣就能充分利用我們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做事要分輕重緩急,要堅持要事優先的原則,先集中時間辦理重要的事情,不是很重要、不着急的事依次辦理。

有效地管理取決於有效地決策,所以決策對於管理者來説至關重要。管理者日常要處理的事物紛繁複雜,事務性和常規性的工作佔大多數,這些工作往往佔用了管理者大量的時間。但是,時間花費的多少與事務的重要性並不成正比。對管理者而言,決策是管理者一項獨有的職責,管理者必須做出正確有效的決策。首先,管理者要有豐富的經驗。決策的過程就是管理者個人的見解經過反覆論證後,上升為組織戰略的過程,所以一個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對有效的決策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決策應是一個不同意見相互融合的過程,不能搞“一言堂”,一個好的決策是不同意見反覆討論、碰撞,從不同的角度反覆審視決策的可行性,發現決策方案中可能出現的不可預見因素,從而形成集體智慧的結晶,使決策在執行的時候更加順暢。最後,決策還需要判斷時機,同一決策方案在不同時間提出來,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在做出決策之前必須要非常謹慎地思考,並把握時機。

總之,有效的時間管理和有效的決策對管理者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必修課,只有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在工作中提升能力、豐富閲歷,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最終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決策者,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9

花了一週多的時間拜讀了管理學科開創者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大師級的管理學著作,確實非同凡響。作為一個企業中負責宣傳推廣的人員,這本書給予我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不同的理念,猶如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更多的可能。

德魯克把那些“通過他人對企業的最終成果產生影響的人”,視同為“管理者”。

剛拿到這本書時,光看書名,給我一種“這本書好像跟我的工作無關”的感覺,他講的是管理者,在我或者大多數人的理解裏,帶領團隊的部門經理或者企業經營者才是管理者,而我只能算企業裏一顆螺絲釘,大不了也就是負責公司推廣的螺絲釘。

在日常工作中,我需要配合銷售部門業務員的銷售工作,對於工作細節,我需要按照自己的專業和同行業的對比來評判產品圖冊要做成什麼樣、企業產品宣傳視頻如何改進優化、針對海外進行海外全網營銷推廣平台。

但本書中講到:通過他人對企業的最終成果產生影響的人都是管理者,這裏的管理者,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而我,屬於知識工作者,也屬於專業人員,如果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那對企業的最終成果,必然能產生正向的關聯。

對於知識工作者,尤其應該重視貢獻。唯有如此,才能夠使他的工作真正的有價值。

帶着管理者的角度,我把自己代入角色。卓有成效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學習的,需要不斷的練習和運用。很多人在工作中看起來非常的認真、努力,每一天都感覺幹了很多活,讓人非常有成就感。這種狀態我有時也會有,忙了一天,帶着疲憊回家,睡前回想一下自己今天的工作,才發現這一天我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果。後來經過反思,我逐漸意識到,忙不能代表成果,有目標、有效率的忙,能實現預期目標的忙才是這件工作真正的價值。

後來我又陸續看了《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用户體驗的要素》等一些專業書籍,零散地瞭解了一些對時間的把控、對溝通的把控。通過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能系統地把之前學到的一些零散的內容整合起來,初步在工作中進行系統性地應用。

管理者,就必須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0

在導師的推薦下,看完了德魯克的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摘錄了文中自己認為有所啟發的幾點:

1.當顧問顧名思義只是做智囊,而沒有任何權力。所以做起事來必須要講效益,要不就會一事無成。其次,最有效益的顧問也得仰仗機構裏的人來把事情做好。

顧問是個很光鮮的名詞,各種各樣,或是管理或是戰略的諮詢公司是我們吹捧的對象。很多人認為顧問是讓外行人指點內行人,其實談不上指點,內行人難免“只緣身在此山中”,如德魯克所説,沉溺於內部事務,而忽略了外部的效益,顧問的作用或許為裏面的人打開一扇窗户。

2.問問你的下屬“常常作哪些浪費你的時間,卻不產生效果的事情?”

沒有下屬可問,於是我問了HW。他説我花太多的時間在一些一點都不重要但用於獲取心靈上的慰藉的事情上,比如抱怨他沒有準時calling等等。我記得他説過這樣一個矩陣,重要而不緊急的,如我的一些小事;不重要而緊急的,如上廁所;重要而緊急的,如馬上要見的重要客户;不重要而不緊急的,如規劃下個週末的活動等等。這對我略有啟發,有的時候只是覺得有些事情明知道是在浪費時間,但又不能放手,比如情感上的時間消耗。都用即時的效果來衡量是否浪費時間,是不是太功利了呢?

什麼才是產生效果的?要怎樣衡量效果的大小?是短期的效果還是長期的效果?很多問題。

3.我們通常總是容易過高地估計(而不是低估)自己的重要性,總認為許多事情只有自己來幹才行。

我在這點上特別容易走極端。我或是認為這件事情非要我來做才可,或是認為這件事情沒有我會更好。世界沒有了誰都一樣地轉,歷史成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成就了歷史。

4.立志作貢獻的管理者確會將自己狹窄的領域與整體聯繫在一起。

劉老師在IMBA課程上面説了一句話我特別印象深刻,他説,“你做了,但你沒有記下來等於你沒有做”。可惜有些人擅長於做,有些人擅長於記。知識工作者必須兩樣都行,不但精通於自己的領域,而且學會讓別人瞭解自己在做什麼。在項目管理中也有這種情況,儘管組織裏的每個人並不是都參與到某個項目中來,但是讓每個人都瞭解這個項目在做什麼,有什麼用,對項目的開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管理學中的經典,作者彼得德魯克是大師中的大師。此書出版於1966年,但是現在讀起好像是在寫今天的事。

初次有這樣的感受還是在上國中的時候,曾看到一本經典國外小説,小説名字記不起來了。小説是100多年前寫的,但小説的內容好像寫的卻是今天的事,當時驚歎作者的智慧和預見性,從那時起對文學家就有種莫名的崇拜。現在讀了一些歷史書籍後,才發現作者寫的就是他所處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雖然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但從歷史的思維來看人性在短短的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沒有變化。幾百年上千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能算一個點,既沒有長度也沒有方向。順便説一句,學校教的歷史只是牢記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並沒有形成歷史思維。作者就是抓住在了人性這個千年不變的主題才成為了經典小説。

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的過程中經常感覺很多知識點,比如時間管理,似曾在哪兒看到過。難道大師也抄襲嗎?正好相反,是我們這代人抄襲了大師的觀點,然後用自己的語言又編出了好幾本書來。看書的過程中,我在想看德魯克的書真的是看一本頂五本。

讀此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感受,就是經常停下來聯想。也許這就是經典之所在吧。它能引導你更深入的去思考,和現實聯繫起來,形成一套自己的認知體系。而不像那些破電視劇看完了就完了,沒有任何收穫,只是打發了時間。

管理者的主體是知識工作者。知識工作者就是腦力工作者,相對的是體力工作者。體力工作和腦力工作對應的是效率和效能。效率就是正確的做事,效能就是做正確的事。體力工作者的工作越來越多的被機器人所代替,所以以後知識工作者會變得越來越多。我們的傳統觀念就是隻有領導才需要學習管理知識,其實並不是這樣。管理分對人的管理和對物的管理。對人的管理又分對自己的管理和對別人的管理。對別人的管理又分對領導的管理、對同事的管理和對下屬的管理。因此每個知識工作者都需要學習管理知識。

管理成果只有通過外部才能體現。外部就是客户,客户既可能是市場上的消費者也可能是你下一個部門的知識接收者。知識工作者生產的產品是知識。現在很多人抱怨績效管理這套東西簡直是在摧毀中國企業。事實上是中國企業官僚氣息太嚴重,大家眼睛盯着的是組織內部,比如領導位置,比如獎金分配等等。所以中國企業不改變這種官僚氣息繼續使用績效管理這套方法,無異於飲鴆止渴。組織中的我們只有與外界保持聯繫,成果只有通過外部才能體現。

管理的方向是面向未來,我們的決策是對未來的判斷。科學的威力在於預見。我們在大力表彰救火英雄的同時,我們是否想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次火災,是否可以避免。我從來都不敬佩那些力挽狂瀾的人,真正厲害的是把問題扼殺於搖籃之中。只不過把問題扼殺於搖籃中的人不能被叫做英雄最多隻能算作無名英雄,沒有人願意做無名英雄。大家看不到無名英雄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看到管理的方向。如果我們每天所做的管理決策只是解決眼前的難題這其實是在坐吃等死。有永遠都解決不完的事,正如我們所感歎的“有限生命,無限事業”。

管理是痛苦的。管理必須面臨做決策,做決策是很痛苦的。如果決策是很輕鬆就做出來的,説明這個決策本身就沒有多大意義,甚至做這件事本身就違背了要事優先原則。如果把一些日常工作當成管理來做是完全沒有理解管理的概念。對問題的深入分析,提出多種方案,對不同方案的難捨難分這種才能算作真正的管理。

不能不面對的中國特色。讀此書的過程中我在想這些在中國行得通嗎?中國文化甚至亞洲文化,人情社會關係社會佔了很大的比重。美國也講關係社會,但並不嚴重。因此德魯克的這一套管理理論在美國行得通,但在中國就有一些水土不服了。因此中國的管理學家提出了所謂的中國式管理。如果所有東西在中國都要搞中國特色,未免有種不合羣的感覺。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擋的,文化全球化也是一種必然。既然目前還找不到比德魯克這套管理體系更好的理論,何不堅持使用,而不該面對管理窘境聽之任之。

對於我們來説,當然需要經濟報酬。經濟報酬是對我們的一種制約因素,但光有經濟報酬並不等於有了一切。我們還需要機會、需要成就、需要實現、需要價值。我們只有在成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之後,才能獲得這些滿足。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2

最近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讓我受益匪淺,閲讀此書加深了我對管理知識的理解,結合此書就自己的心得與大家交流學習。

書中提到的管理者是指:在一個組織裏,如果一個人靠自己的知識、創意、方案、策劃、思考或智慧為組織產生實質有效的影響或貢獻,那他就是一個管理者。一個重視貢獻、為成果負責的人不管從事什麼職位,他仍屬於“高層管理者”。

那麼作為管理者如何做才能卓越有效呢?一是做正確的事情,正確的做事;二是按時做完自己該做的正確事情並使其產生效果;三是將知識、策劃、方案、創意、技術轉化為成果。綜上三點不難看出,卓有成效的關鍵是轉化為成果併產生作用為組織做出貢獻。

卓有成效對我們的幫助是什麼呢?很多時候管理者陷入“無事忙”、“忙無果”、“踢球轉”這三種怪圈中無法擺脱。常説的“質量”、“效率”指的是把事情做正確,而我們的管理常常在這個圈子就走的筋疲力盡,更不要説區別重要的優先事情、緊急的事情,有些事情有頭無尾如何轉化為成果?因此對我們的企業來説卓有成效能幫助我們分析出做正確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確才能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並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學會卓有成效的管理呢?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這是肯定的,書的作者德魯克告訴我們從以下五個方面學習。

一是要學會掌握自己的時間、要合理的利用時間,時間要用在能產生效益的事情上來。可在組織運營過程中經常出現四種情況:時間屬於別人,不屬於自己;管理者被迫忙於“日常運作”;本身處於組織中,受組織侷限;時間經常大片流失,無法有效控制。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時間有何妙方呢?那就是如實記錄自己的時間使用情況;分析並整理自己的時間記錄,分析如果不做這些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後果,若不做沒有什麼影響可直接取消;確認哪些事情可請他人辦理,同樣能產生效益就請他人代勞。

二是重視貢獻。這是由“效率”直接進入“成果”的管理方式,着眼於“貢獻”重視的是“目標”和“成果”。重視貢獻的本質在我看來就是“目標管理”。目標管理就是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標準使組織或個人取得最佳貢獻的管理方法。不少人在外人看來是拼命的忙,工作非常上心和勤奮,但就自己而言卻並未真的有收穫。因為他的勤奮和忙碌並未對組織產生多少貢獻。只有重視貢獻才能不為自己的專長所限、不為自己的組織所限、才能看到整體的績效,看到外部的世界結合組織目標才能才生成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經常在組織內部提處這樣的問題:為便於你為組織做出貢獻,你需要我貢獻什麼?我在什麼時間、以哪種形式、用什麼方式來提供貢獻?

三是發揮人的長處。管理者要發揮自己和他人的長處。有效的管理不僅要剋制人的短處更重要的是如何發揮人的長處。用人時首先考慮的是人能做什麼,而不是職位要求什麼。如果一個職位連續連三個人都沒有做好,那有可能就是職位設計的有問題!簡單的説,就是將個人的目標和組織的目標有效的結合起來,用人所長。考察一個組織是否優秀,要看其能否使平常的人取得比他們看起來更好的績效,能否使其成員的長處都發揮出來,並利用其長處幫組他人取得更好的績效。

四是要事優先原則。首先確定事情的先後次序,擺脱沒有價值的昨天,每次只集中做好一件事情。重將來而不是過去、重壓力而不是困難、重方向而不是盲從,目標要高遠而且要有新意,不能只求一時的安全和方便。我們很多時間都是事物纏身,事事都做,其結果是事事做的不理想。我們多數人在同一時間做一件事情都未必真的好,更別説同時做兩件事情了。如果説有效性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一次“專注”的做一件事情,做最重要的事情。

五是有效的決策。有效的決策就是應當以相互衝突的意見為基礎,從不同的觀點和意見中擇優選擇,所以,除非有不同的見解,否則就不能有決策,這是決策的第一原則。不能先有結論,再去收集事實來支持結論,正確有效的決策必須要從正反方面不同的意見中才能得到。

所以正確的決策應先有自己的見解,收集事實,善用反面的意見再做決策。在做有效決策時要注意的五個要素分別是:要了解問題的性質是經常性的,還是突發性的,用制度規範解決,還是根據實際情況個案處理;要確定解決問題必須滿足的條件,哪些是原則性的,哪些可以隨機應變;哪些條件必須堅持立場,哪些可以讓步,程度如何;決策方案配合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執行中的重視反饋,來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或結合PDCA循環來做、切不可將此工具束之高閣。

有效自己管理的過程也是自身素質提高的過程,在自己提高過程的同時整個企業隨之慢慢成長成熟起來。所以有效的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整個企業的績效水平全面提高之處。優秀的管理者更能使企業有凝聚力,戰鬥力,充分發揮管理者自己及他人的長處,幫助企業抓住機會並獲得成功。通過強調貢獻,使自身的價值轉化為組織成果。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處事的風格及態度是決定工作成效的關鍵因素。因為你的態度決定高度,即使沒有所謂的職權,自己也能用積極的態度考慮自己如何為企業貢獻,在一天8小時上班時間內將工作有效性發揮到極致。能將你的智慧轉化為成果,那你便是成功的管理者!

綜上所述,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有一個良好的素質,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重視自己的貢獻並養成不急不燥的心理這樣才能考慮長遠的利益,不至於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全局利益。其次要有一顆包容心,容他人之短處,並激勵他人充分發揮其長處。堅持學習才是卓越之道。因此,管理大師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值得我們認真去讀,必定會有新的收穫。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3

八月初,我收到了公司寄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感謝公司給予的學習機會,立刻如飢似渴的拜讀。書中的精髓沁人心脾,彷彿在炎炎盛夏注入了一絲清涼,使我精神煥發,充滿力量!

兩週的時間飛逝而過,通過閲讀,使我明確了此書中的核心觀點:對組織負有責任,能影響組織經營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同時也瞭解了有效性不是一門課程,而是一種自己訓練,是個人對時間管理,貢獻管理,優勢管理,關注管理,決策管理的一種體現。

結合自身工作特點,我有如下心得:

一、重視目標和績效管理:

即工作要有計劃性,結果要有有效性。從擔任徐州服務商經理開始,通過一週的觀察,我感覺業務線工作非常的被動,完全的機械化工作,業務受理格式化非常嚴重。對此,我專門召開了專項會議,要求:

1、業務線每天晨會後做好一天的工作計劃,按照自己的規劃有條理的去完成當天的工作,夕會再進行總結一天的工作,哪些工作完成了,完成的如何,是否達到了目標,如果沒有達到目標,該如何去做。哪些工作沒有完成,為什麼沒有完成,該如何去改進。這一點使得業務經理實現了個體的優勢管理,表明了他們應有的工作態度,顯示了每一天都在有目標的去工作,而不是盲目的跑個同行或者掃街掃樓。

2、業務受理要細緻,不能圖快圖省事,避免日後逾期回訪的困難。比如地址填寫客户地址,不能直接填寫身份證地址,要多問客户現在實際住哪。諸如此類的細節,我們不能馬虎帶過,這關係着逾期回訪的有效性。這一點體現了貢獻管理,也就是觀念,我們作為信息中介,要對出借人和投資方負責,我們工作的觀念越有條理,越能得到出借人和投資方的信任,越能得到長久的發展。

3、客户來源要細緻分類,注意總結客户的還款情況,每個業務經理要在工作本上做有記錄。分析客户來源至關重要,此舉可以分出劣汰,不好的、別有用心的中介同行將不會再有機會獲得非法收入。

二、做好時間管理:

即對工作要有統籌規劃。很多業務員時間觀念差,甚至可以説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珍惜時間。對此,為了培養他們管理好時間,給他們提出了技術性要求,其實時間的管理也是工作技術的一種體現。比如定期回訪客户,一週一次,還是半個月一次由他們對客户的把握來決定:

一是可以有效管理客户,瞭解客户近況,掌握客户動態;

二是加強與客户交流,從而得到獲客渠道,得到一手客户。這樣新增客户要比掃街掃樓來得快,而且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三、用人所長:

最大程度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做最大貢獻。每個人受教育程度、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開拓業務方向各有不同,註定每個人的業務水平也各不相同。在合理的自己管理下,注重發掘每個人的優點,擴大其個人優勢,並將個人優勢發揮到極致,進而影響到一個團隊,使團隊更具優勢,更有戰鬥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魅力,而每個人也都有學習榜樣的能力,這是一種觀念,也是書中貢獻管理的體現。樹立了觀念,自然便有了態度,從而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也必然能夠把自己的長處發揮的淋漓盡致。

四、進行有效決策是每個管理者必須具備的能力:

也是自身價值的體現。作為一個服務商公司的管理者,在要求下屬的同時,首先自己更要具備自己管理的水平與能力。我們的工作成效主要體現在業績的穩定發展、逾期的有效控制、經營的能力、以及有效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和日常工作。每一項工作都要來源於各種數據的分析和判斷,進而做出行之有效的決策。

1、日常事務做好規劃,合理安排時間,及時高效處理各類郵件、報表、會議學習,做到事事有回覆,件件能落實。

2、處理突發事件,擺事實,講道理,一件事情能一次解決的絕對不拖拉,重複的處理更容易激化矛盾,使事態擴大,既耽誤了自己的其他重要工作,浪費了寶貴時間,也影響了公司聲譽。

3、業績是銷售的顏面,除了及時瞭解同行的政策,更要根據自己的產品來達到獲客的目的,行業裏每個人的銷售方法各有千秋,但有的人業績佳,有的人卻很一般,雖然也很努力,但成效總是不大,作為管理者這個時候不能聽之任之,應該及時溝通,找到原因,指導更適合的方式方法。至於其他提升業績的方式方法不勝枚舉,舉一例是為説明業績的高低,要在於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而不是盲目的逼迫死幹。

4、逾期是我們這個行業的難點加重點,它體現了我們在工作中的態度、個人的職業道德、以及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更能體現出公司的運營是否達到盈利目的。工作態度決定了成敗,每個人是否對客户負責,是否對公司負責,就是一種態度,世界上的事情最怕認真,只有認真去做才能有好的收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反正不是自己的錢,虧也不是虧自己的心態要不得。

職業道德建設説的最多的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通過自己奮鬥所得才是最好的。包裝客户、收取好處明知故犯、損害公司利益者是害羣之馬,必須剷除。管理好自己的心,管理好自己的手,也是卓有成效管理自己的表現。及時的溝通客户,管理好客户,及時發現客户的不良舉動,是需要很大的耐心、耐力和精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真正總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把事情落實到行動上,便是決策,就能及時有效的控制逾期,從而盈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4

最近,燃氣公司組織我們學習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該書作者美國人彼得·德魯克,他是管理科學的開創者,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當代最具啟發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傳播影響了130多個國家。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説:“所有的管理學書籍中,德魯克的著作對我影響最深。“這本書是彼得德魯克的一本經典之作,經典在於歷久彌新,經歷了四十年後書中鮮活的思維,敏鋭的觀點,到現在依然切合實際、依然有效、依然真實、依然適用。這些優秀作品正是我身上所缺少的東西,認真讀此書,字字句句對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整個人生,都有莫大的指導意義,做為一名管理者認為此書好比是一盞指路明燈,照亮工作的前進征程。同時也衡量自己是否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現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第一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

“時間是一種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資源“。正如德魯克先生教給我們的那樣,首先要診斷自己的時間,也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時間是怎麼使用的,然後分析自己做過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不一定必須親歷親為的。然後是要統一合理的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自己要有一種刻意的傾向,用短的零散時間去處理必須由自己處理的不費時的事情上,把大塊的時間留下來去處理相對重要的費時的事情上。如果我們能把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時間資源利用好,可以説就為做到卓有成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貢獻,並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有的管理者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工作,他們工作的理想狀態是用盡自己有限的能力在為組織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注重對外界貢獻的管理者的工作卻不一樣,他們以整個組織為基點,放眼於外部世界,工作的同時更是為了挖掘組織工作中尚未發揮的潛力。相對比較來看,重視貢獻的管理者能夠超越自己有限的能力為組織創造更多的價值,與此同時也可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因為他們重視貢獻使自己擁有更高的視野,使自己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第三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於使人發揮其長處。

“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來共同完成任務“。

組織裏的每個人都是各有所長的,作為管理者,能夠充分了解到每個人的長處所在,並且想辦法使其長處充分地發揮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戰鬥力更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才能使管理卓有成效。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組織的突出特點正是內部成員所有長處的總和。

第四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先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那麼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因為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説,即使在同一時間內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也不見得真能做好,至於同時做多件事情就更不必談了。為了達到卓有成效,有效地利用我們的才能,最好的辦法莫過於集中一個人的所有精力在一件事情上。

要先做重要的事情。凡事都有個先後的順序,人的工作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管理者的時間更是極為重要,所以管理者要本着“要事優先“的原則,利用較長的連續性的時間優先做對組織有大的貢獻的工作。這一點和我們在哲學上學到的處理問題的一條原則很相似,即認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優先解決,因為有的時候事情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決定最後的結果。

第五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一項有效的決策常常在多種不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生,它決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這也是做出有效決策的基礎,只有這樣的決策才是成熟的且經得起推敲的決策。這點啟迪了我們,在做決策時要容得下異己意見的存在。

結合着書中對照自身的不足,我將在以下三個方面來爭取有效管理:

一是“掌握自己的時間“方面,讀完該章的文字,着實為自己慶幸,慶幸自己及時的看到了這樣一篇關於時間管理的論述,如果沒有這樣的文字作為提醒和督促,或許自己還真的意識不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也或許還會繼續在不知不覺中浪費若干自己認為並未浪費的時間。我在人事部工作,平時忙於繁雜、瑣碎的事務性工作,如果不有效利用點滴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就有可能延誤工作,因此,有效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如同書中而言“認識你的時間,是通向貢獻和有效性之路“。

二是“責任與貢獻“方面,書中的第三章針對“自己能為組織貢獻什麼?“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更多的強調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該是注重“能為組織或單位貢獻什麼“,並且注重一種責任感的人。我想,這其實是一種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只有一個擁有責任感,並且期望為組織做出貢獻,希望將工作推向極至的人才會主動去思索“我能貢獻什麼“的問題,而不計較個人得失。推廣到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中,如果我們希望做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則不應該將重點首先放置在其他因素上,而是要主動的思索,我能為單位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並將思索的結果付之於實踐,有了這樣的實踐,自然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踏上進步的階梯。因為一般的人都更樂意與有貢獻精神、集體精神、合作精神的人共事和交往,也更樂意為其提供幫助。當然,這種貢獻或是樂於貢獻都應是以責任為前提的。總之,無論如何都應該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三是“用人之道“方面,本書中,德魯克對如何發揮人的長處作了系統的分析,從理論到若干案例,並多次提及了馬歇爾將軍識人用人的故事,而我則不禁想到了許多關於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的'典故,李世民的用人之道不可謂不是“千古明君之典範“。所謂用人之道,我想太宗自己的兩句話應該就是最好的總結和概括,“若善看人之長,天下人皆可用;若盡看人之短,天下無可用之人“,舉薦人才應是“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我想,這也是知人善任,善於用人之長處的一個經典案例了。無非是出處不同,德魯克的例子來源於美國,而我的所知多來自於我們民族的歷史,但皆是殊途同歸。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作為一名人事部工作人員,必須要充分發揮員工的長處,把人才配置在合適的崗位上,那樣整個組織才能得以卓有成效。

目前我急需要改善的是在時間計劃方面;自己一定要合理的規劃時間,拋開若干不必要和毫無意義的事情,把時間系統的規劃為幾個重要的模塊,合理利用這種非可再生資源,真正的在時間利用上實現卓有成效。現實的事情可能就在眼前,如何協調好工作,以及自己希望看的若干書籍,並抓好部門人員的學習,與此同時還希望能做好本部的工作等,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要做的事情卻是無限多的,於是我想有必要利用德魯克給出的方法,將閒散的時間集中在一起,再集中精力來完成某一項重要任務。比如可以通過協調將若干的工作集中在一天之內,將看書學平均分佈在某個時間段,將看某書的時間集中在能發揮最大優勢的一個時間段。同時,輔以時間界限規劃,我認為這樣的系統整理一定會比沒有規劃而隨意的安排時間有效率的多。

總之,有效管理者的自己提高,是組織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整個組織的績效水平全面提高,能使組織的標準日高、習慣日善、風氣日良。作為中石油的員工在內心上和實際工作中的有效性訓練很重要,要有一種傾向性的意識去自己提高,發展自己的有效性,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5

最近,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德魯克集中論述了一個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這本書是德魯克最著名的管理學著作之一,傾注了德魯克極大的心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全部都是德魯克自己通過實踐驗證的,德魯克先生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教了我們卓有成效的五招。下面我分別對這五點談談我的讀後感想。

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時間。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會系統的工作,善用這些有限的可控制的時間。時間管理非常重要,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很重要,決定了個人的成效。正如德魯克先生教給我們的那樣,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時間是怎麼使用的、分清主次,然後分析自己做過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不一定必須親歷親為的。然後是要統一合理的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把大部分的時間留下來去處理相對重要的費時的事情上。如果我們能把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時間資源利用好,可以説就為做到卓有成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把眼光集中在貢獻上。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貢獻,並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他極為審慎地設定自己的優先順序,隨時進行必要的檢討,毅然決然地拋棄那些過時的任務,或者推遲做那些次要的任務;他知道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必須極為仔細地使用它。有效的管理者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貢獻而工作。他們工作的理想狀態是用盡自己有限的能力在為組織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第三、充分發揮人的長處。為了達成整體目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如何激勵他人做出自己的貢獻,提高整體的績效。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來共同完成任務”。可見,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必須充分發揮人的長處,這樣整個組織才能得以卓有成效。組織裏的每個人都是各有所長的,作為管理者,能夠充分了解到每個人的長處所在,並且想辦法使其長處充分地發揮出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只有這樣才能使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戰鬥力更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第四、要先做重要的事情。“要事優先,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有效的管理者要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人的工作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否則反倒會一事無成。人無完人。即使是最有能力的人也有弱點。我們要關心的是一個人能做什麼,而不是他不能做什麼。

第五、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一項有效的決策常常在多種不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生,它決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這也是做出有效決策的基礎,只有這樣的決策才是成熟的且經得起推敲的決策。”決策是一種判斷,是若干方案中的選擇。所謂選擇,在做決策時要容得下異己意見的存在。一項有效的決策,總是在“不同意見討論”的基礎上做出判斷,他們絕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有效的決策要適應當時的臨時需要,也是戰略性的綜合的考慮。對組織負有責任,能影響組織經營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必須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如此,一羣平凡的人,就做出不平凡的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6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企業的文化建設和企業的科學管理。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公司,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員工,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一直是眾多企業家正在思考的問題。

那管理者是幹什麼的?為什麼需要管理者?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如果説從事管理的人就是管理者,那麼應該可以説每個人都是管理者,畢竟管不了別人,至少自己也有在管理自己的事情。管理者着實是從事管理工作的人,但從事管理工作的人並不都是管理者。那我們又有一個問題,高級管理人才就是管理者麼?德魯克説過:“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成效的最關鍵因素,並不是只有高級管理人員才是管理者,所有負責行動和決策而又有助於提高機構工作效能的人,都應該像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

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大師,對世人貢獻卓越,影響深遠,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之父”。讓我們沿着美國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足跡,去領悟他對管理者的理解和認知。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德魯克用自己的觀點闡述了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應該有以下6個特徵:

(1)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

德魯克在第一個特徵中中強調了目標和績效,目標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是我們努力的動力,一個沒有目標的企業,也會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只會亂飛亂撞,又何談績效可言呢?我們要找到自己正確的定位,制定符合自己實際的目標,一個一個逐步去實現。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我們對自己周圍的事情要有輕重之分,不要讓宂雜的事物攪亂我們的思路。其次時間就是金錢,要審慎地設定自己的優先順序,隨時進行必要的檢討,毅然決然地拋棄那些過時的任務,或者推遲做那些次要的任務,有效的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3)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

古言之,活到老,學到老。可見知識的重要性,我們不能荒廢光陰,要好好學習,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化為手中的武器,讓知識有它的用武之地。同時,面對自己的過失,不失望,不絕望,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給自己定位。面對自己取得的成績和貢獻,不驕傲,不自滿,繼續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創造更多競爭的機會。

(4)在選用高層管理者時,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

企業都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機構,要是不盈利,企業怎麼養活員工,企業怎麼能夠生存?作為一名高層管理者,掌握企業的主攻方向,不斷創新,不斷擴寬公司的銷售渠道,取得出色的業績很有必要。但一個有靈魂的企業,不能只注重公司的收益,對管理者的素質也要進行考察,選用優秀的人才是一項艱鉅且長久的任務。黑心錢拿着心裏不安分也賺不長久,咱也不能沒良心。所以企業要注重管理者的品德,知識水平和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培養。

(5)他知道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他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信息。

公司是一個集體的企業,不單單靠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任務的,需要大家的協作努力,所以部門間的溝通和感情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必不可少的要和其他部門打交道,所以禮貌和搞好彼此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大家工作的開展且能提高效率。我們也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信息,過多的信息會導致混淆和混亂。為了能夠有條不紊的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懂得整理好自己手頭的事物和收集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很是重要。

(6)他只做有效的決策。

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要善於激勵員工,還要善於自己激勵。要讓員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工作,就要把員工的要我去做變成我要去做,實現這種轉變的最佳方法就是對員工進行激勵。如果我們用激勵的方式而非命令的方式向員工安排工作,更能使員工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工作的成就感。激勵的方式並不會使你的管理權力被削弱。相反的,你會更加容易的安排工作,並能使他們更加願意服從你的管理。作為一個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每天有很多繁雜的事務,及大量棘手的事情需要解決,另外,還要思考公司的發展和未來。即便如此,管理者還必須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情去面對員工和客户。管理者的壓力可想而知。自己激勵是緩解這種壓力的重要手段。通過自己激勵的方式,可以把壓力轉化成動力,增強工作成功的信心。

一個成熟的管理者應該有很強的情緒控制能力。當一個管理者情緒很糟的時候,很少有下屬敢彙報工作,因為擔心他的壞情緒會影響到對工作和自己的評價。一個高層管理者情緒的好壞,甚至可以影響到整個公司的氣氛。如果他經常由於一些事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有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整個效率。從這點意義上講,當你成為一個管理者的時候,你的情緒已經不單單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他會影響到你的下屬及其他部門的員工;而你的職務越高,這種影響力越大。

德魯克的經典之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結合中國企業的管理實踐研發而成,旨在幫助管理者實現工作的有效性即貢獻價值;幫助管理者成為企業所需要的、能夠完成“非同尋常任務”的人“財”。

即使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時刻會捫心自問:一羣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嗎?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須的!只要我們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卓有成效可以學會嗎?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每個人都必須卓有成效嗎?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但是在所有的知識組織中。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其實都是管理者一即使他沒有所謂的職權,只要他能為組織做出突出的貢獻,都值得我們敬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7

非常感謝公司此次組織的閲讀會,有幸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讓我受益匪淺。我一直認為中國的管理學都是很多老祖宗的智慧,並不一定是大家所能明覺的,更是沒想到一個美國人能將中國管理學看的這麼透徹。

此書作者彼得·德魯克曾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業的管理顧問,管理學是他生主要的研究對象。此書是彼得·德魯克1966年寫的一本著作,但是書中的思想和觀點,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的真實而適用,感覺對自己的學習甚至是整個的人生規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見。

極具洞察力的德魯克在書中重點闡述瞭如何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主要包括以下五點:第一章管理者必須學會如何讓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第二章先要從掌握自己的時間開始、第三章要重視自己工作的貢獻、第四章如何發揮人的長處、第五章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要事優先、第六、七章善於做有效的決策。在本書的結尾提到人們聘用管理者,就是希望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必須在他的組織裏開展有效的工作,否則就對不起聘用他的組織。所以從以上五點來塑造自己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書中二到七章詳述瞭如何做到這五項要素,其中我對第二章“時間管理”和第五章“要事優先”所論述的觀點感受特別深。正如德魯克所説,每一位管理者的時間都是很大部分是被浪費掉的。表面上看起來每件事似乎都非辦不可,但實際上卻毫無意義。作為管理者需要坐下來與其他人共同討論應該做些什麼,為什麼該做,然後才能弄清楚他們的工作做得怎麼樣;作為管理者還得勻出時間來,將目光由自己的工作轉到成果上;由他的專業轉到外部世界,因為只有外部世界才有績效可言;作為管理者只能自己制定工作方向,所以他必須瞭解別人期望他做出的貢獻是什麼,原因是什麼,對必須使用其知識成果的人的工作情況,他也要足夠了解;作為管理者他需要資料,需要討論,還需要指導他人,而且他不但需要佔用他上級的時間,也同樣需要佔用他周圍同事的時間。而這些時間常常是不能夠自己支配的,因此更應該妥善運用那剩下來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了。德魯克也給我們指明瞭方法:

第一步:記錄時間耗用的實際情形。第二步:系統的時間管理。消除浪費時間的活動:取消浪費時間的事情;將活兒委託給別人;浪費他人時間的事情;取消管理不善導致的事;人員過多;不當的組織;信息功能不健全。第三步:統一安排時間:將“可自由運用的時間”,由零星集中成大塊而連續性的時段。而空出來的大段時間,就可以處理那些對公司對工作來説最關鍵最重要的事情,即第六章中所提的“要事優先”“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並且在一段時間裏只做好一件事情。如果要做好一件事情,那麼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上面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斯福總統的機要顧問霍普金斯先生就是一個實例。霍普金斯當年體衰力竭,舉步維艱,每隔一天才能辦公幾個小時。因此,他不得不把一切事務撇開,僅處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這絲毫無損於他的有效性。丘吉爾還對他欽佩備至,讚美他是一位“蓋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務,當年美國政府無人能出其右。當然霍普金斯只是一個特例。但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大膽減少無謂的工作,絕對無損於有效性。

有效的管理者,第一步應先估計究竟有多少“自由時間”,真正是他自己的時間,然後保留出相當分量的一段連續性的整塊時間來。一旦發現還有別的事情在“蠶食”他保留的時間,便立刻再仔細分析他的時間記錄,再將其中比較次要的工作重新過濾一次。他們已知道這層道理,因此不至於過分刪減。一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得:對時間的控制與管理不能一勞永逸。他們要持續不斷地做時間記錄,定期對這些記錄進行分析,還必須根據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的多少,給一些重要的活動定下必須完成的期限。

要事優先,書中説到人的精力有限,所以爭取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然後把這件事情做好。作者一連串的經驗之談後,也給出了放法:

擺脱昨天:有效的管理者再做一項新的業務,一定要刪除原有的業務,必須保持小而精的狀態。偶然看到有個術語叫做“沉沒成本”,説是已經失敗的東西,但是因為前期投入了很多,因為捨不得那些前期投入化為流水,不得不死守着這個失敗不放,甚至追加投入。所謂擺脱昨天,最基本的含義就在於此,毒蛇嗜手壯士斷腕,否則繼續投入的話就會變成“沉沒成本”,無論投入多少都會一起沉下去。先後次序的考慮:“緩辦等於不辦”“不要被壓力驅使”。重視將來勝過過去(擺脱昨天);重視機會勝過困難;自己的方向不要盲從;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一句話總結本章:要事優先就得要果斷的放棄一部分事情。

不得不感歎讀完全書回頭再看真的收穫頗多,也學到很多實用性的理論,可以在今後管理工作中用得上。其實作者多次提到了6W2H中的What和How。就是“我該做什麼”和“我怎樣做”的問題,無論是在第二章掌握自己的時間從時間記錄分析自己該做哪些哪些不必做,而後從管理時間怎樣做到;第三章我能貢獻什麼對有效性的承諾,怎麼使專業人員的工作有效(互相溝通;團隊合作;自己發展;培養他人);第四章用人之長一個人的任職和升遷都以能做什麼為基礎。在第四章談管理用人四原則時也重點説了SMART原則,要確保各項職位的合理性,如果某項工作已連續使兩三個人覺得無法勝任,那麼管理者就必須認識到問題不在人身上,而要對這個職位重新設計(符合SMART原則A可實現的)。要確保自己管轄的職位既有很高的要求,又有寬廣的範圍,管理者應使設置的職位具有很大挑戰性,這樣有利於員工發揮他們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符合SMART原則M可實現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8

怎樣才能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平常生活中我們都會聊到這個話題,眾説風雲如何如何,其實不盡然,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不易回答。在書中,德魯克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詮釋:“管理者不同於技術和資本,不可能依賴進口”。公司發展的核心問題,是要培養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而保險行業特殊的團隊經營模式,處於四級機構管理崗位的我們如果才能有效地服務牽引團隊,實現機構業務持續穩步推動發展顯得猶為重要!讀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覺得在現有環境中如何勝任崗位、適應市場理解有以下幾點:

一、欲求人,先求己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要管好別人,先管好自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連自己都管不好的人,怎麼能管好一個團隊呢?孔子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而德魯克先生從管理的角度把“修身”的方法進行了細化。他講的不是晦澀高深的理論,不是管理別人的竅門和花拳繡腿,而是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提出管理有效性的關鍵在於自己,而不是他人。提高自己管理的有效性,實現自己管理,才能把自己的思想轉化為他人的行動,從而轉化為企業的效益,把知識轉化為成果。

通俗講就是率先垂範,一定要有榜樣效果,“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追求自己管理,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理念,努力用自己的思想凝聚團隊,讓團隊有魂有一種精神,使之轉化為團隊效益和團隊發展動力。

二、學會管理時間,把握好每一天

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讓自己的生活充實,管理者更是如此。沒有時間觀念的管理者談不上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何謂時間觀念?或許很多人都認為時間觀念就是不要虛度光陰,不要睡懶覺,不要貪玩,要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工作上面,這種理解只是停留於表面。為什麼很多人忙忙碌碌,卻也是一無所獲?他整天奔波勞碌,你能説他很懶嗎?造成這種現象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沒有把時間用在點上。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因為每個人都擁有的,所以也是最平凡的財富,許多人花費時間都是憑感覺,沒有將時間安排好,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比如經常在擠公交車、經常有無聊的應酬、喜歡追求完美從而把時間浪費在繁雜瑣碎的事情上面,諸如此類的事情都會導致時間管理的失效。有效的時間管理者會高效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對自己每天所花費的時間進行診斷,看看自己是不是把時間花在了沒有收穫的事情上面,哪些時間是沒必要花的。對時間進行記錄,然後進行分析總結,提高自己的效率。金錢有限,我們都知道把錢用在刀刃上,花在我們最需要的地方,同樣的道理,時間有限,我們都應該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提高時間管理的質量。

將最寶貴的時間花在自己最有價值的事情上,這是最高效的資源配置,其結果是自己獲得最充實的快樂和最有價值的成就感。在團隊經營中我會經常跟隊員講每一個動作都是有成本的,時間是最顯而易見的,在單位時間的利益最大化就是成本的最小化,倡導和引導這種個人價值觀,使得個人價值觀和公司價值觀的同方向,這有利於個人的快速成長和發展,也有利於公司的快速成長和發展,因為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在於高效利用了時間,公司的成長和發展是整合了無數員工快速成長和發展的結果。

三、揚長避短,優勢互補,人盡其才

眾所周知“揚長避短”就是做事情利用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優點,避免做自己不熟悉不擅長的事情。德魯克先生認為“揚長避短”有三個對象,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下屬和上司。對下屬揚長避短,許多人都知道,但很難做到。工作小結或考核的時候,只看毛病,只找缺點,這樣的行事風格對團隊不能形成良性的控面;不能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不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提高機構的效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短處,誰都避免不了犯下大大小小的錯誤。正如毛主席所説:"世上只有三種人不犯錯誤:一種是未出生的人,第二種是死了的人,第三種是泥塑的人。"所以管理者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容忍他人的缺點,發現別人的優點,看到下屬的長處,找到每個人在不同時點時段的角色併發揮所能,人盡其才,這樣才能有效的把“一羣平凡的人組織起來,做出不平凡的事情。”當然,看好用好忍其癖也是需要有一個度的,如果去衡量這一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定是根據團隊中不同的情況給出不同的度,用心分析琢磨團隊方能遊刃有餘。

德魯克先生提出的“發揮上司之長”,對我們也有良好的借鑑。這首先要求我們瞭解自己的上司有什麼長處和短處,知道上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通過加強和上司的溝通,調整好自己的工作方式,上下一致,才能發揮最佳效益。

每個管理者都有可能是一個伯樂,一般管理者修煉成卓越管理者也就是一般人員修煉伯樂的過程,這點明管理者修煉方向和卓越管理者的主要出彩之處。“成就下屬,昇華自己”,對管理者來説,這是一個多麼樸素的管理理念啊,那些所謂管理技巧在此都變得毫無價值。如何成就下屬,這是卓越管理者濃墨重彩之處,那麼成就事業就是卓越管理者成就下屬之後自然結果。作為一名保險四級機構負責人就是如何成就團隊屬員,帶動機構持續穩步推進!

感謝總分公司對四級機構負責人的重視培養,從實踐到理論修正,從理論到實踐執行,讓我們可以用大師的管理思想來思考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當下,將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實現自己管理和自己修煉,在團隊中用切身言行去履行大師成功的印記!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19

我在管理學課程開始不久就開始讀這一本書了,看了很久,到現在依然還沒有看完。很多地方總是看了之後覺得不太理解,做上記號過段時間又回過頭翻看一下。在這篇讀後感中,我想闡述我再閲讀過程中獲得的兩個方面的認識:

一、或許是因為我們缺乏實踐經驗的緣故,我感覺到在閲讀大部分章節時,自己扮演的是一個被動的接收者的角色。

二、第三章“重視貢獻”引發我的一些思考。我不能説是整章的內容告訴了我什麼,引發我思考其實只是其中的一些語句,讓我對過於和現在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

我對第一章進行了選讀,僅看了“有效性的認識”和“卓有成效可以學會嗎”兩個章節。因為“對有效性的認識”正解釋了“卓有成效”四個字在書中的含義,是我們讀這篇作品的目的,也是讀者的努力方向。同時讀書也是在耗用了時間成本的基礎上獲得知識,應用了管理學的思維方式——目標導向,在投入時間成本與經歷之前先明確自己看此書的努力方向是什麼,這一思維方式和第三章重視貢獻的內容也是有幾分相似的。

在我的閲讀過程中,事實上載閲讀大部分章節時,自己都只是一個被動接收信息的角色(除第三章外),和平時學習的許多大學課程一樣,很難融入自己的理解與思考,甚至於提不出問題。也許是因為面對着的德魯克先生,是擁有50多年的管理諮詢時間的經驗型管理的大師,而經驗型管理又是建立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那麼我很自然的是沒有發言權了。因此我暫且將這些章節擱置,重點談談有一些我自己思考理解的第三章“我能貢獻什麼”。先引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一段原話“

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他們不會一接到工作就一頭鑽進去,更不會一開頭就探究工作的技術和手段,他們會首先自問:“別人期望我做出什麼成果?”

“重視貢獻”其實就是重視成果,不以完成任務為目標,而應該以達到某種的目的,獲得某種產出為目標。德魯克指出,許多管理者重視勤奮,但忽略成果。這類人其實也就是在用錯誤的方法做事,績效低下,當然就碌碌無為了。反觀我大一一年,一整年都感覺很忙,因為我一旦空下來便給自己找事做。可一年過去,大二伊始,回頭一想,確實自己也説不出自己在之前的一年裏都忙了些什麼,也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建立起直指成果的目標。譬如當時我學習上的目標大概是每週完成作業以外的多少東西,可這至多也只是一個每週學習計劃而已,還算不上是有效的目標。這個“目標”或者説是計劃,起初效果還好,但是做着做着,自己就僅僅記得要每週寫幾道題,然後又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一段時間之後對優異成績的追求就拋在腦後了,所以慢慢的,還是在這麼做,但是動力就大不如前了。活動方面,參加過比賽,單沒有實現考慮自己要做出什麼樣的成果才算滿意,於是告訴自己是來“水一水”的,早早給自己準備好藉口。

我並非是想把碌碌無為的責任推到目標設立的合理上,這必定是自身的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是想通過回憶和總結,在目標設立的工作上有所改進。現在我的認識是要先明確成果影視怎樣的,然後考慮在現有的情況下鄉得到這樣的成果要做哪些事,要找哪些人等問題。由上往下,由後向前地由指向成果的目標逆推出現實中的工作學習計劃。與過去由下往上,像孩子堆積木一樣往上跌,成果會如何也許就難以捉摸了。

德魯克闡述對承銷的要求中“樹立新的價值觀及對這些價值觀的重新確認”。我的父母也辦了一個五金工具廠,從我的觀察和聽他們述説一些問題中,我感到了組織的一致價值觀的重要。他們總説員工不重視產品的質量,譬如掉在地上了如果沒有直接監督,很可能許多的員工會視而不見,甚至踩上去。諸如此類的忽視產品質量的問題時常發生。也許是因為員工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在組織中需要作出哪些貢獻,以及這些貢獻對自己的行為有哪些要求(這是管理者對員工傳遞的信息不對,我的爸媽似乎並沒有讓員工產生共同的願景去為這個廠的利益而工作,同時滿足自己的利益,大部分員工只是認為自己在為老闆打工賺錢而已)。基於這種認識,一個將手上的材料完全當做為別人賺錢的工具的人,注意力很難再放到產品質量上吧。如果讓他們認識到想讓自己的工作有所貢獻,並且這個廠的利益和他們自己的利益並不衝突(實際上確實不衝突),就應該善待工作、善待產出,那麼情況也就應該會有好轉。

另外,“對這些價值觀的重新確認”中的這個重新確認司機我並不理解,希望邢老師可以幫我點撥點撥。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0

根據管理學老師的推薦,我有幸拜讀了德魯克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並受益匪淺,此書看完,不由得反思,自己做到了其中的幾分呢?全書只有短短的170幾頁,還有很多的空白供你註釋。但正是精簡才鏗鏘有力,發人深省。此書是彼得·德魯克的一本經典之作,成於1966年,卻在四十年後的中國被一羣中國職業經理人評選為年度最值得閲讀的十本書之一。經典之所以經典在,在於歷久彌新,在於經歷了四十年後書中活躍的思維,敏鋭的觀點,到現在依然切合實際,依然有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不難懂得書,深入淺出,管理大師德魯克一再給我們看見,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也是必須學會的。並在書中重點闡述了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項要素:

一、重視目標和績效管理。通過確定自己的工作目標,讓自己的工作更有計劃性。使自己的日常工作始終圍繞目標進行,通過責任意識將計劃的執行到位,保證工作目標的實現。而現實中團隊的目標,要通過組織來實現。這要求我們要加強組織內部溝通和團隊合作,通過各種激勵手段和培訓等手段來實現組織目標。

二、做好時間管理。我認為要更好的實現目標,同一時間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這樣才能做到最好。這就要求我們慎重設定自己工作的優先順序,將寶貴的時間資源進行最合理的劃分。

三、用人所長。如何發揮一個人的長處,使他在團隊中做出最大貢獻,這是我們學習人力資源管理課的目的。這要求我們根據工作中時刻變化的形勢,對人員做出客觀的評價,併合理搭配班子、進行性格互補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於挖掘人才、激發潛力,做好授權和及時溝通。

四、進行有效決策。管理者每天要做很多決策,這必然分散他的注意力,降低決策的效益。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關注經營核心,集中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響經營結果的核心業務上,從關乎企業命運的戰略目標着手,審慎制定戰術策略和行動措施,按工作的輕重緩急安排先後順序,充分發揮組織內各人的專業學歷、經歷特長,在總結過往經驗的基礎上做好綜合分析和換位思考,把握機遇,有膽有謀,進行有效的決策,完成組織目標。

五、關注運營體系建設。達成目標要講究方法策略,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上有一套完整的運營管理體,使組織內各人各負其責,按照既定規範,最大效率的完成日常工作,將更多的經歷和時間給予“危機管理”,才能確保企業長盛不衰。

其淺顯的道理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然而疏於思考或者懶得思考,逃避問題積壓矛盾在,在問題積壓至爆發時依然陷於推卸責任的桎梏不肯走出來,直至損害了自己挫敗了組織。當學會管理後便是另一番天地,有效的管理成果是在問題集中爆發之前已被優秀的管理者所預見並採取了恰當有效的措施處理,危機長存,而化危機為機遇才是王道,所以我們有必要訓練自己成為一個管理者,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者不一定要是企業的大bo,一個機關大頭,和生活習慣一樣把保證效率和質量溶於呼吸和血脈,遇事專注理性,做出正效應更多的決策,如是而已。也可以説,一個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不想碌碌無為、甘於落後者必然不斷催促自己成為一個管理者,培養有效的管理思維,鍛鍊有效的管理能力,管理事業,管理人生。

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是培養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養成不急不燥的心理,這樣才能考慮長遠利益;其次要有一顆包容心,才能充分發揮他人的長處,容他人之短處;堅持才是卓越之道。因此,學習是無止境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們要認真去讀,要身體力行,必定會有新的新的收穫。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仿如良師益友,雖然面對的是不同的事實,卻能從不同的角度説出你不曾説、更不曾想到的理念,令人有茅塞頓開之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1

以前經常為自己不愛讀書找一些忙的藉口,這次總公司對於每季度都讀一本書,並且寫出讀書心得的要求非常好。也特別感謝公司對於員工成長補充知識的機會。

對於《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我總的感覺就是用開頭第一句話,確實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下面我對讀完這本書寫一下個人感受及收穫。

做為一名奮鬥在一線的一名保險營銷管理人員不光是讀完了本書有了一些感想,我覺得他更是我以後工作的標準和所想所感運用的實際當中。主要談以下幾點;

時間運用的有效性:我認為這對於個人也是一樣的,因為真正的管理者應該是首先能夠管理自己的人。有效地管理自己是後天養成良好習慣的體現,;高瞻遠矚進行高度思維規避一些有可能的風險。再把時間用在對於今後的操作和實施中。時間管理、計劃管理其實都是在為節約時間的一種規劃。要達到運用時間的有效性必定要清楚的認識到如何把有限的時間運用到值得的事情上。我們在處理事物的時候往往不能把握好時間的應用,往往把一些本不重要的事情花時間去處理大大的浪費了有限的時間,我們應該在有限的時間裏更有效率地完成對的事情。對於,“會議應該是不得已的例外,不應該是常規”個人有另外的考慮。會議的時間管理非常重要,因為它在消耗所有人的時間,一個小時的會議10人蔘加將是10小時的有效時間,那麼損失就大了;對於例會應該有着統一的格式和彙報方法儘量的簡明扼要的進行。

個人貢獻:有效的管理者必須重視外界的貢獻。在工作中你的思想得到了具體的落實,為公司創造了利益和利潤,那麼你在這個組織中才有存在的價值;你的技能能為公司或合作伙伴創造利益實現自己價值。重視思想的落實可以引導你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那些本不該你去或者根本沒有必要的你去做的事情而大量的浪費時間,勤奮但是沒有有成果你還是個管理的失敗者。重視個人貢獻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個人的發展無法脱離他所處的環境,也就是説組織的發展與個人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只有在我們時常考慮我能為公司做些什麼、能將自己哪些個人優勢運用在工作中時,才能真正隨着組織的成長而成長。只有在我們懂得重視個人的貢獻的同時,才能夠主動地、自覺地去尋求外部環境的支持:團隊的配合,人際關係得拓展等。

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善用他人:形形色色的人俗話説人上100形形色色,就是説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才能,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充分發揮他的才能。人才是什麼?人才就是把合適得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就叫做人才。

而究竟如何做到人盡其才?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才個體自身的不同的特點。每個人的能力特點有所不同,不同特點的人才對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工作效績如何,都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只有當特點和工作相匹配的時候,才能充分地發揮人的能力以及潛能,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要充分發揮他的長處而不是他的短處。要充分發揮利用你身邊的資源為你利用,而達到管理的預期目的。要善於利用上司、同事、下屬的長處,要抓住和創造形式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何作出決策:決策是非常具有風險的舉動,但是如何一個管理人都需要作出各種決策,但是你的決策嚴重的影響到公里的利益和夥伴的利益、績效及成果,這就是管理者存在的功能。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作出正確的決策,要作出決策就要有明確目標、權衡現有資源、反覆推敲,反覆的斟酌、落實行動、實時反饋,老衡量你的決策是否正確,給你的決策留更多的調整空間和機會。在做決策之前要善於聽取各方意見,善於使用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來蒐集聽取各方信息;要進行大量的風險評估如果收益大於支出那麼就立即執行;一旦執行就要頂住壓力,處理好時間問題、處理好人際問題;重視反饋學會聽取各方意見擠反饋的信息,信息中有好有壞要通盤分析,驗證決策的正確性。

卓有成效對於公司對於個人來説都是很有必要的,你可以管理好你的屬員,你的家庭、你個人的事物、等等在公司你可以處理好你的工作、管理好你的客户、你的資源。這本書只有多讀,重複對才能真正領略到書的真諦。以後我最少要半年讀一次。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2

“十一”假期在在圖書館書架上看到此書,出於好奇的同時又為了交讀書筆記,所以就借來看看,看完後感慨良多,正是一本好書。所謂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受用一生,該書精闢的見解和睿智的思想不斷給人以新的啟發和思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基本觀念:對組織負有責任,能影響組織經營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必須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如此,一羣平凡的人,就做出不平凡的事。

以下幾段都是我從書本上摘抄下來的:

討論管理者的工作任務,絕大多數都是從工作計劃開始的,這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這種説法有一個毛病,就是在實踐中不太可行。計劃是紙上談兵,只是美好的嚮往而已,很少能夠真正實現。

依我看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並不一開始就着手工作。他們往往會從時間安排上着手,而不是從計劃入手。他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時間到底是怎麼使用的,然後再試圖來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削減那些花時間而又不產生價值的工作。最後,他們將自己可以支配的斷斷續續的時間匯合成大塊的可以持續的時間單元。以下的三步曲就是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的基礎:記錄時間、管理時間、統一安排時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懂得,時間是個限制因素。任何流程的輸出量都會受到最緊缺資源的制約,而在我們稱之為“出成就”的這條流程裏,這一制約因素就是時間。

時間也是一種非同一般的資源。在其他一些主要資源中,資金實際上還是很充裕的。不過我們原先並不知道,對經濟增長以及經濟活動產生制約的並不是資金供應不足,而是對資金的需求量不大。人才是第三種制約因素,但總還是可以僱到人才,儘管耍僱到足夠的理想人才並不容易。然而,我們的確無法通過租用、僱用、購買或者其他手段來獲得更多的時間。

時間的供應是沒有伸縮性的。不管需求有多麼強烈,時間的供應就是這麼多。它沒法用價格來進行調節,也沒法為它來繪製邊際效用曲線。另外,時日稍縱即逝,根本無法儲存,昨天的時間已是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時間才是最最短缺的東西。

時間失掉以後是完全無法補償的。在一定的範圍內,我們可以用一種資源來替代另一種資源,比如,用銅來替代鋁,用資金來替代勞力。我們可以使用更多的智力,也可以使用更多的體力。但是沒有任何東兩可以替代已經失去的時間。

做任何工作都要耗費時間,時間是必須具備的一個條件。完成任何工作都要耗費時間。可是,絕大多數人都將這獨一無二的、失去之後無法補償的、幹任何事情都不可缺少的資源並不太當一回事。要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與其他人有所不同的話,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們對自己的時間十分愛惜。

人在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問題上往往有許多不足之處。

雖然人像其他生物一樣也有“生物鐘”,當他乘飛機橫跨大西洋時,這“感覺更為明顯、但是人仍然缺乏可靠的時間感覺,這一點已從實驗室裏得到了證實。如果將“個人關在房間裏,不讓他看到外界的光線或黑暗,那麼他很快就會失去對時間的感覺。即使在黑暗中,絕大部分人尚能保持對空間的感覺;可是就算開着燈,在一間與外界定全隔絕的房間裏呆上幾個小時之後,絕大多數人都估計不了自己已在房內呆了多久。

所以,如果我們僅僅依靠自己的記憶,恐怕就説不清楚時間是怎麼花掉的。上面的幾段文字是書上有關掌握自己時間時間內容的一部分,看完後覺得挺實用的。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要善用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有效的管理者要記錄自己的時間,必須清楚自己的目標,並弄清實現目標需要多少時間,這樣才能建立相應的成果意識和貢獻意識,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責任,工作中的瑣事該放就放下,將能由別人做的事情交付給別人,這樣才能做真正應由自己做的事情——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進。

事實上,一位管理者大刀闊斧減少不必要的工作,絕不會有太大的風險,文中舉出羅斯福總統的機要顧問霍普金斯先生的一個實例:二次大戰期間,霍普金斯已體衰力竭,每隔一天才能辦公幾個小時,因此他不得不把一切事務都撇開,僅處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這絲毫無損於他工作的有效性。丘吉爾還對他欽佩備至,讚美他是一位蓋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務,當年美國政府無人能出其右。當然,霍普金斯只是一個特例,但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大膽減少無謂的工作,絕對無損於管理的有效性。所以放下那些次要的、不重要的事情,關注於關鍵事情,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從源頭或根本上解決問題。

除了善用時間外,善於用人也是管理者必備的品質。組織是各類性格人的集合體,所謂人無完人,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發揮其長處,而不是隻看重各人的缺點,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共同完成組織目標,只抓住缺點和短處的管理者是無法集眾人之力完成任務的。用人之長包括以下幾方面:

1、要懂得用下屬之所長,懂得如何把平凡的人組織起來,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組織的力量就在於發現併發揮每個人的長處;

2、發揮上司所長,每個管理者都應該弄清楚,自己的上司究竟能做什麼,有過什麼成就,需要什麼幫助,如何發揮他的長處?千萬不要企圖改變上司,抱怨上司的短處。下屬必須根據上司的優勢調整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以協助上司、上下一致,為組織績效作出貢獻;

3、發揮自己所長,俗話説人貴有自知之明,管理者必須清楚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必須找到自己可以做而且值得做的事情,尤其是企業的領導者,要把自己的表率作用建立在充分發揮自己所長上。

以上是我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後的其中兩點收穫,做管理者真的不容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3

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仿如良師益友,雖然面對的是不同的事實,卻能從不同的角度説出你不曾想、更不曾想到的理念,常有茅塞頓開之感。

這本書講的核心觀點是: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在所有的知識組織中,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其實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沒有所謂的職權,只要他能為組織做出突出的貢獻。要成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五個習慣:

(1)知道自己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們會有系統地工作,來善用這有限的時間。

(2)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

(3)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他們還善於利用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

(4)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有的成果。他們會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

(5)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理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

書中對於有效的決策提出五個要素:

(1)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

(2)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即應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

(3)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

(4)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

(5)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面臨選擇和決策。正確的決策是通向成功的關鍵,而錯誤的決策必然會導致失敗。書中提出的決策要素就是要實事求是,不忘調查研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跟蹤發展變化,與時俱進。

決策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以科學求實的態度,秉持“不求完美,但求合宜,量力而行,匹配為上”的原則,尋找多種具有創見性的解決方案,並對各種方案進行評判、甄別,最終選擇一種自身能力和資源相匹配,對提升組織有巨大貢獻的方案。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學會有效地管理自己,進而形成習慣,我們終將會卓有成效。

最後,我的總結是,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首先做好組織溝通的工作,同時重視團隊的協作與貢獻,自己要不斷的努力發展。再卑微的工作,只要其產生了令外部環境滿意的成果和貢獻,他就是一個“卓有成效的高層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4

德魯克先生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他是現代管理學的奠基人,目標管理的創建者,他在市場、創新、變革、戰略、知識管理、21世紀管理者的挑戰等方面均有建樹。彼得·德魯克編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論述了一個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這本書是德魯克最著名的管理學著作之一。此書已被全世界的管理者奉為經典,這本書講的核心觀點是: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在所有的知識組織中,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其實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沒有所謂的職權,只要他能為組織做出突出的貢獻。要成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五個習慣:一是知道自己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們會有系統地工作,來善用這有限的時間。二是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三是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他們還善於利用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四是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有的成果。他們會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五是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理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

書中對於有效的決策提出五個要素:一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二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即應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三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四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五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面臨選擇和決策。正確的決策是通向成功的關鍵,而錯誤的決策必然會導致失敗。書中提出的決策要素就是要實事求是,不忘調查研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跟蹤發展變化,與時俱進。

決策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以科學求實的態度,秉持“不求完美,但求合宜,量力而行,匹配為上”的原則,尋找多種具有創見性的解決方案,並對各種方案進行評判、甄別,最終選擇一種自身能力和資源相匹配,對提升組織有巨大貢獻的方案。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學會有效地管理自己,進而形成習慣,我們終將會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5

“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好管理者自己”。管理者只有首先把自己管好了,才談得上去管理別人,管好別人。拜讀彼得·德魯克大師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後,更加加深了對自己管理的感觸。時間面前人人平等,怎樣合理經營每天的1440分鐘,把忙碌的狀態轉變為高產的狀態,提升成效、加強自己管理是我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最近本人加班甚多,計劃也經常進行調整。是目標不明確麼,還是效率不高麼?我認為首先需要更有效地管理時間,管理效率;接着要將成效堅持下來形成習慣;最後就是要敢於管理,敢於決策。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要事第一:

成大事者均精力充沛,動力十足,因為他們總是努力達成自己目標或要求。沒有清晰的目標意識,就不可能有效組織和管理輕重緩急。道理很清楚,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至少我沒做好。我們在説要事第一,首先我們有時不知道什麼是要事,其次,我們知道什麼是我們的要事,但我們做不到要事第一。第一個問題可以通過不斷與周圍人的溝通,找準自己的目標,但是實際操作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在工作中領導佈置一個緊急的事情過來就馬上處理,也沒管優先級怎麼樣。現在回過頭來思考下,對於我和部門來説,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真的有那麼急麼?正確的工作方法應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編排行事的優先次序。對實現目標越有貢獻的事越是重要,它們越應獲得優先處理;對實現目標越無意義的事情,愈不重要,它們愈應延後處理。簡單地説,就是根據“我現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標”這一原則來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

老子提出了“無為而無不為”的目標制定原則。“無為”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順應自然,即所定目標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二是學會放棄,要有選擇性而為之。做重要的事,而不是急事。這正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的重要管理理念。

效能法則:

首先我們已經找出了正確的事,那麼我們怎麼以最快捷的方式,最少的時間、資源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我認為關鍵點在於提升個人效能,在工作中以績效為導向。

德魯克認為,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重要的事有限,精力集中在少數主要領域”的習慣。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同時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的情況,如果不選擇關鍵的事情去做,所有的事情都變得緊急,最終手忙腳亂中一事無成。曾經我就犯過這樣的錯誤,喜歡同時做幾件事情,看起來很忙,但缺少條理,亂了章法,把自己弄的疲憊不堪,卻效率很低。德魯克的思想讓我深刻反省自己過去的失敗,找到了正確的工作方法,並且應用到具體實踐中。我按照書中的思路,找到了自己每次工作集中精力的時間限度,通過每天先做重要的事情、關閉郵件自動提醒、記錄時間、集中時間處理零碎事情等工作方法改善自己的工作效能。

重視長處:

在有效提升效能,專心一致做關鍵的事情後,協助上司展其所長也是促使管理者有效的最好方法。比如我的領導是個善於學習,並能夠把收集到的信息快速分析做出決策的人,我就可以通過與他進行溝通,瞭解他重點和迫切想解決的問題,在平時工作中注意收集相關的信息,反饋給領導,提供相關建議,輔助他進行決策,在過程中也學習到考慮問題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形成雙贏。

管理者應以尋找候選人的長處為出發點,用其長而避其短。“無棄人”是告誡管理者應善待不符合授權標準的人。而我以前經常注意只看到下屬的問題,而沒能以各種方式激勵下屬,發揮下屬的優點和積極性。必須以“我能為團隊貢獻什麼?”來不斷反問自己,瞭解他人的所需所想,真正給團隊帶來價值。

有效決策:

決策對管理的重要性,就有這麼大。從我目前實際工作中決策步驟來看,相比德魯克提出的有效決策框架來看,有以下幾點是做的不夠到位的,也是值得深思的。

1、經常在處理例外,只是去處理問題的表面事件,不去追究問題的根源,不僅問題得不到根治,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沒有將隱藏的普遍性問題轉化為規則;

2、對已有的規則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調整。對於規則未涵蓋的範圍缺少有效的解決辦法;

3、在做決策時,往往先從決策是否能接受出發,而不考慮是否“正確”。沒有完美的決策,必須先判斷出正確的決策,然後再採取折中的辦法,讓大家接受決策;

對於這些影響有效決策的問題,通過閲讀書籍我已經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認識,還是需要將管理落實到行動中去,珍惜每一次決策的機會。

總之,德魯克提出的自己管理是一場“個人革命”,他希望每個人對自己都有一個完善的,有計劃的管理。而我在這本書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和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不足,該如何堅持正確的理念,形成好的工作習慣,提升成效。使自己成為對中控有貢獻的人,成為真正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6

有人説:“做一件事不要太看重結果,重在享受過程。”此言確有可取之處。奈何世界飛速發展,當我們肩負重任或是以管理者的名義帶領着一個團隊,就不得不直接緊盯目標,思考着以怎樣的方式以求高效完成。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恰恰給了初入一個嶄新階段的我一些啟迪。

此書條理清晰,文字説理加以事例列舉讓我跟得上作者的思路,也讓我感受到了作者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智慧、個人魅力,以及一些感悟與反思。

自省——這是我在閲讀過程中的最深感受。“我今天(或完成這項任務時)的時間安排合理嗎?”“我以這樣的形式(或方法)完成這項任務是不是最高效的?”“我這樣做是否充分考慮到他人的情況?”……為了目標的實現我們需要效率,但是一味地幹卻缺乏反思實在是一件比拖拉磨蹭還要可怕的事。在生活和學習中,自己檢討能讓我們及時地意識是否出錯以及調整。而類似於“我能貢獻什麼?”“我還需要學習什麼?”這樣的思考能激起我們學習、工作的動力。而“我這麼做是否考慮到他自身的發展(或長處的優勢發揮)?”則有利於人事、人際方面的發展。

惜時。資源缺乏往往會成為完成某一項任務的棘手之憂,而時間卻是最珍貴並且沒有替代品德資源。當書中提到“記錄時間”,我不禁思考——我一天有多少時間花在網絡上?初入大學,即使沒有高中緊密的課程安排,但我也不應讓自己疏於讀書學習思考和鍛鍊。不僅是管理者,若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學會記錄、管理自己的時間應為必修課。眾事雖紛擾,要事必優先;列舉出事情的輕重能讓我們擺脱庸事的拖扯,讓人集中注意力和時間去完成要事,更可以避免昨日之事擾今日之計劃。

瞭解和交往。其中第一點是對自己的瞭解,包括優缺點、能力、是否勝任某項工作等;而自身的溝通就是自省及自己鼓勵。第二點是書中教給我一些人際關係中的藝術。與人處事要學會了解他人。而書中“如何管理上司”讓我眼前一亮。總之,不管是對於下屬還是上司,都要善於發現、運用他人的長處,不過分苛責於他人的小缺點。

書中言“規範已經清楚了,不同方案已經想到了,得失也衡量了。一切都已經一目瞭然,應採取什麼行動,也已經清清楚楚。該採取什麼決策,已是明擺着的了。”決策者應有的素質都包含在了此句話中。管理者在工作中必然要做比別人更多的決策。決策前必然需要思考;但有時,對於更多的人來説,缺乏的是勇氣與執行力。果敢——敢想、立刻做,應是邁向成功的重要一步。當然,還有一點也很重要——“行動或不行動;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經典,的確需要多次拜讀。如今的我對於管理學表皮瞭解還説不上,所以初讀此書得到的更多是關於自己管理方面。我想,當人生閲歷更加豐富,再度此書,定會收穫更多精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7

德魯克的經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寫就於四十多年前的著作,其基本的理論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後,仍然影響着許多現代的管理者,在企業經營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近期有幸讀之,獲益良多。

書中,作者分八章展開論述了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第一章首先定位了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二到七章則針對如何實現卓有成效的五點要求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第八章又反過來分析個人需求與組織目標的結合,強調卓有成效是必須學會的。書中的許多觀點並不僅僅適用於管理者,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及學習也有着許多的幫助。

一直以來,我在很大程度上認為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書本的知識更多的是紙上談兵,無法真正的在真實的管理中發揮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卻改變了我的想法。德魯克講到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就是“做好該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書中大量的論述,讓我瞭解到有效性才是管理者所應追求的目的。

針對如何卓有成效,德魯克先生提出了五點要求,分別是掌握時間、講求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而這五點,必須成為管理者思想上的習慣。換言之,“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綜合的實踐。”而“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要學會這種習慣,必須經過訓練。“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去接受訓練,培養使自己有效的習慣。五點要求中,特別是他對時間、發揮人的長處等方面的論述,給了我很多啟示。

首先是在時間方面,德魯克先生強調了管理者的時間總是被一些並不重要的事情佔據,而且職位越高,時間被佔用的比例就越大,因此,管理者應該學會管理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的成果。日常生活工作中,因自己方法不當,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學習了德魯克先生的解決方法後,深知必須進行系統的時間管理,方能做到高效。德魯克先生特別強調了要整塊的運用時間,多數情況下,一些事情需要連續的時間才能完成,用零碎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事,可能毫無進展或是完成效果不佳,我便常常範此類的錯誤,經常把幾件事情一起來做,一件事情沒完成又去進行另一項工作,而結果往往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另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德魯克先生對發揮人長處觀點的論述。他講到“充分發揮人的長處,才是組織存在的唯一目的。”因為“世界上沒有真正全能的人”我們要做的是充分的發揮人的長處,而“使人的弱點不影響其工作和成就。”聯繫自身,如何讓一個團隊更優秀,我想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團隊成員的優點,包容他人的不足,並在實際工作中,彌補不足的同時,更應該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點,讓每一個人都能充分找到存在感及價值體現,從而實現團隊的卓有成效。

對我來説,初次帶團隊,無論是個人專業素養還是綜合管理水平,需要學習的還很多很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將長期伴隨着我,理論學習並不斷加以實踐總結,讓個人與團隊實現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8

近日,拜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德魯克先生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教了我們卓有成效的五招。這五招看似簡單,但是要學好、學透,就需要我們在不斷實踐地基礎上,充分理解這五點的內涵,最終將追求成效變成一種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卓有成效!下面我分別對這五點談談我的讀後感想。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

正如德魯克先生教給我們的那樣,首先要診斷自己的時間,也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時間是怎麼使用的,然後分析自己做過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不一定必須親歷親為的。然後是要統一合理的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自己要有一種刻意的傾向,用短的零散時間去處理必須由自己處理的不費時的事情上,把大塊的時間留下來去處理相對重要的費時的事情上。如果我們能把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時間資源利用好,可以説就為做到卓有成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貢獻,並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德魯克先生的這句話直接道出了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鍵。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只有重視貢獻,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為其本身的專長所限、不為其本身的技術所限,才能看到組織的整體績效,也才能更加重視外部世界,才能使我們卓有成效,因為只有外部世界才是產生成果的地方。有的管理者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工作,他們工作的理想狀態是用盡自己有限的能力在為組織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注重對外界貢獻的管理者的工作卻不一樣,他們以整個組織為基點,放眼於外部世界,工作的同時更是為了挖掘組織工作中尚未發揮的潛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於使人發揮其長處

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來共同完成任務”。可見,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必須充分發揮人的長處,這樣整個組織才能得以卓有成效。組織裏的每個人都是各有所長的,作為管理者,能夠充分了解到每個人的長處所在,並且想辦法使其長處充分地發揮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戰鬥力更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才能使管理卓有成效。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組織的突出特點正是內部成員所有長處的總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先做重要的事情

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德魯克先生是要告訴我們,要先做重要的事情。前面已經説過,人的工作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管理者的時間更是極為重要,所以管理者要本着“要事優先”的原則,利用較長的連續性的時間優先做對組織有大的貢獻的工作。這一點和我們在哲學上學到的處理問題的一條原則很相似,即認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優先解決,因為有的時候事情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決定最後的結果。凡事都有個先後的順序,但是如何決定事情的優先是件很複雜的事情,好在德魯克先生幫助我們總結得出了幾條確定優先次序的重要原則即:重視將來而不重過去;重視機會,不能只看到困難;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德魯克告訴我們的“要事優先,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原則,對於年輕的管理者來説更具有指導意義。他不僅給我們提供了決定優先事情的原則,而且還教育我們要腳踏實地、一心一意地做好所面對的事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一項有效的決策常常在多種不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生,它決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這也是做出有效決策的基礎,只有這樣的決策才是成熟的且經得起推敲的決策。這點啟迪了我們,在做決策時要容得下異己意見的存在。德魯克先生通過研究發現,有效的決策者都具有相同的特性:他們在做出決策之前,都着眼於具有戰略性的最高層次的觀念性認識。隨後,他提出了有效的管理者做出有效的決策時的五大特徵, 這五大決策特徵及其詳細説明讓我對有效決策的真正涵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決策的重心在於合理的行動。有效的決策有賴於一定的步驟,但是更有賴於決策者的分析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即決策者能夠根據外界環境變化來制訂出最適合於目前狀況的有效決策。

細細品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後,我認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首先是自己的管理者。將自己有效管理起來,然後才能進一步去影響、指導他人。管理者在內心上和實際工作中的有效性訓練很重要,要有一種傾向性的意識去自己提高,發展自己的有效性,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29

近期學院組織全體中層以上幹部學習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書的主題是如何才能使自己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通過閲讀和學習,終於明白了,作為一個管理者,要做到卓有成效,僅工作努力或知識淵博是不夠的。但是要做到卓有成效,作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身體力行。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對於基層管理者而言,有效決策應該是至關重要的。

一直以來,我在很大程度上認為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書本的知識更多的是紙上談兵,無法真正的在真實的管理中發揮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卻改變了我的想法。本書圍繞着“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的核心觀點,分為八章。第一章主要論述了管理者為什麼要卓有成效及先關問題,二到七章則針對如何實現卓有成效的五點要求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後一章回扣主題。整部著述結構清楚,層次分明,使人一目瞭然。雖然,書中有些專業的內容我並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讀過此書,仍然使我受益匪淺。在我看來,書中的許多觀點並不僅僅適用於管理者,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及學習也有着許多的幫助。

當前我們面臨的最大需求,應該説是快速培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那麼,什麼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魯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個條件:

第一、德魯克認為: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作為一名管理者,在領導的崗位上,獲得成果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二、 以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設定工作流程,注重工作實效,隨時進行研討。

第三、加強部門的績效考核, 作為一名基層管理者,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在於:帶好部門的職工,創新工作思路,對工作要有長遠規劃,要有好的工作方法。

第四、在選用基層管理者時,注重的是正直的品格、紮實的工作作風和出色的工作業績。

第五、增進與職工之間的溝通,徵集好的工作意見,集思廣益,做有效的決策。

第六、需要有極強的自律、不斷地練習實踐,以及對本任務的極大興趣。

針對如何卓有成效,德魯克先生提出了六點要求,分別是掌握時間、講求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而這六點,必須成為管理者思想上的習慣。換言之,“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綜合的實踐。”而“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要學會這種習慣,必須經過訓練。“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去接受訓練,培養使自己有效的習慣。

每一位管理工作者,一定要要發揮自己和他人的長處,容人之所短。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時,不在於如何克服人的短處,而在於如何發揮人的長處,在進行職位設計的時候,不能因人設事,而應該堅持因事用人的原則。作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先要考慮到自己的專長。不為其本身的技術所限,不為其本身所在的部門所限,用人時應先考慮到人能做什麼,而不是考慮職位要求什麼,用人之所長。

德魯克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描述是正確的,尤其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對整個社會來説是非常有利的。作為管理者,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培養一種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養成不急不躁的心理,這樣才能考慮長遠利益;其次,要有一顆包容心,這樣才能不至於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全局利益,才能讓他人充分發揮他人的長處,容他人之短處;堅持才是卓越之道。

通過本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學習,對自己頗有感觸,懂得了什麼是管理者,做一名好的管理者應具備的條件,工作技巧,用人的方法。在以後的工作中,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以身作則,用人所長,團結協作,探索新的工作思路,為學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0

最近終於有時間初略拜讀了管理大師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他重點闡述了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上述五點可謂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但細細想來,確實也是切中要害。對於高層管理者而言,有效決策應該是至關重要的。

管理者不同於技術和資本,不可能依賴進口。即便引進管理者也只是權宜之計,而且引進的人數也將是寥寥無幾。他們應該是中國自己培養的管理者,熟悉並瞭解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並深深植根於中國的文化、社會和環境當中。只有中國人才能建設中國。目前中國面臨的最大需求和麪臨的最好的機遇,應該説是快速培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那麼,什麼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魯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個特徵:

第一、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

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極為審慎地設定自己的優先順序,隨時進行必要的檢討,毅然決然地拋棄那些過時的任務,或者推遲做那些次要的任務;他知道時間是他最為珍貴的資源,必須極為仔細地使用它。

第三、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在於:創造新思想、遠景和理念;他的原則是:我能做哪些貢獻?

第四、在選用高層管理者時,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

第五、他知道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他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信息。他知道有些事物不能被量化,而過多的信息會導致混淆和混亂。

第六、他只做有效的決策。

要想了解本書,我們必須先掌握德魯克對以下四個詞語的準確含義,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

一、管理者。德魯克認為:“在現代組織中,每個知識工作者都可以成為一名管理者,他可能會被推上負責的崗位,憑藉着自己的地位或知識,為真正改善組織的運作能力並獲得成果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卓有成效。就是以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三、貢獻。指的是提高組織整體的績效,而並不僅僅是經理人自己部門的績效,也不僅僅是提高他個人的技能。

四、專注。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只專心做好一件事,不會動搖、分心,而是完全專注於任務本身。這需要極強的自律、不斷地練習實踐,以及對本任務的極大興趣。

幾點感受:

一、“一般來説,管理者普遍才智較高,想象力豐富,並具有很高的知識水準。但是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者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

現在人們普遍追求單純的高學歷,認為高學歷就代表高能力,但這種情況只有有效的工作,才能通過這些工作轉化而來,而有效二字,卻不是高學歷能帶來的,而有效的工作,卻又是知識工作者所必須要會的。正如書中這樣説到:“知識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取決於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如果他的工作缺少有效性,那麼他對做好工作和做出貢獻的熱情很快就會消退,他將成為朝九晚五在辦公室消磨時間的人。”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有效性缺乏的背後是各種因素的缺乏,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時間因素的缺乏,由此引出第二個問題“掌握自己的時間”。

時間是一項特殊的資源,它是無法用其它資源去彌補和替代的。某一項資源的缺失,我們可以暫用其它去替代,但時間失去卻完全不行。而時間卻又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如果不去了解它,不去掌握它,那麼我們註定也要成為一個在辦公室毫無成效的人。作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會掌握自己的時間,要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時間用在能產生效益的事情上。管理者必須面對四個無法避免的難題:

a、時間往往只屬於別人,而不屬於自己。

b、管理者往往被迫忙於“日常運作”,除非他們敢於採取行動來改變周圍的一切。

c、本身處於一個組織中,受組織的侷限。要成為有效管理者,首先,必須知道自己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上;其次,要學會將時間整塊運用;再次,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消除浪費時間的活動,統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作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先要考慮到自己能貢獻什麼。重視貢獻,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為自己的專長所限,不為其本身的技術所限,不為其本身所在的部門所限,才能看到整體的績效,同時,也能使其更加重視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真正產生成果的地方。

二、“每一個知識工作者,尤其是每一位管理者,要想有效就必須能將時間做整塊的運用。如果將時間分割開來,零星地使用,縱然總的時間相同,結果時間也肯定不夠。”

對這句話,我同樣體會頗深。在工作中,總是有非常多的事情要我們去完成,如果我們不集中時間按輕重緩急逐一去解決它們,而是這裏做一下,那裏又做一下,結果往往時間過去很久,結果該做的事一樣都沒做完。

三、“要管理時間,就必須先記錄時間。所以,要條管理者的有效性,第一步就是記錄其時間的耗用的實際情形。”

這一點,體現在我身上的就是做工作計劃表,工作計劃表中該做什麼,該用多少時間,都會預先有個估算。這樣自己一天能幹完那些事,該用多少時間就一目瞭然。“但是時間管理必須持之以恆,才能避免回到浪費的狀態上去。”

四、一定要要發揮自己和他人的長處。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時,不在於如何克服人的短處,而在於如何發揮人的長處。在進行職位設計的時候,不能因人設事,而應該堅持因事用人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為組織提供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容忍各色人種的脾氣和個性,能容忍這些差異,內部關係也才能保持以人物為中心,而非以人為中心。進行職位設計時,還應堅持以下原則:不能將職位設計的只有上體才能勝任;職位要求嚴格,而涵蓋面要廣;用人時應先考慮到人能做什麼?而不是考慮職位要求什麼;用人之所長,容人之所短。

五、做事情要堅持要事優先的原則。管理者必須專心一志,要擺脱已經不再有價值的過去。確定做事情先後順序的原則:重將來而不重過去;重視機會,不能只看到困難;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鄉村愛情故事第36集安全和方便。

六、有關決策的相關探討。有效的決策不是從蒐集事實開始,而是先有自己的見解。因為即使有一大堆事實在那裏,如果管理者沒有自己的見解,那也是毫無意義的事實。在進行決策是要積極聽取反面意見,因為反面意見不但可以激發想象力,而且其本身也有可能就是一種決策。

德魯克所描述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經是對人的相當程度的理性假設了,可是現實生活中,沒有幾個人是相當理性的,或者説有相當理性的人都很少是一位管理者(因為管理者周圍都是充滿了慾望,還有許多的壓力,在慾望和壓力面前人很容易失去理性),再説,每一個管理者都是一個社會人,並不是純粹的“工作狂”(雖然有時候短時間內可能是一個工作狂),他們還有家庭,還有朋友,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這些東西隨時都有日語在線翻譯可能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和工作。

談到貢獻,從人性自私的角度來説,假如兩個管理者在同一個崗位上,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盡最大的努力做出最大的貢獻,而另外一個人卻每天偷着閒。而他們最終卻得到相同的績效(由於信息的不完全,或者由於溝通得不通暢,也許由於其他的不正因素在作怪,影響了績效考評結果),每個人都有要求平等的願望,當這種平等不存在時,平衡也就失去了。

最終,兩人都會陷入“混”的狀態。其實,此種現象也是經常發生的,尤其是在沒有一個好的上級領導和沒有一個明確而又公平的績效考核制度下。其實,德魯克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描述是正確的,尤其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對整個社會來説是非常有利的。這是這個社會本來就不協調,從開始就有許多的不平等因素,要做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話百家講壇三字經視頻,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作為管理者,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培養一種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養成不急不躁的心理,這樣才能考慮長遠利益;其次,要有一顆包容心,這樣才能不至於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全局利益,有一顆包容心,才能讓他人充分發揮他人的長處,容他人之短處;堅持才是卓越之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1

根據MBA專業老師的推薦,有幸拜讀了德魯克大師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可謂受益匪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這本書主要內容是:管理者必須學會如何讓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先要從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開始,通過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做好決策,要事優先,讓自己的工作有貢獻值,並能夠用人之長,激發別人的潛質,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措施,取得最佳績效。而我認為,要取得最佳績效,這與個人的素質修煉、經歷認知、融會貫通、有效溝通、身體力行等密切相關。而其中,掌握基本的業務信息、操作規則和每個組織的文化底藴,進行有效決策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通過學習,我感觸頗深,認為要當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做到:

1、具有明確的目標:

通過目標的確定讓自己的工作具有計劃性,把自己的日常工作與目標掛鈎,心繫責任,勤奮努力,通過各項工作的開展圍繞目標不離不棄,日常工作計劃的執行到位,也就是做好OEC,來達成自己的目標,保證工作目標的實現,並通過實現小組織的目標,來保證實現組織的整體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加強溝通和組織內部的互相認同、團隊合作、自己激勵和人才培育是實現組織目標的根本措施。

2、做好時間管理:

書中所説的某公司董事長所想的三部分時間的安排都不能兑現,某大公司負責人經常參加對公司發展沒什麼好處的應酬,可想我們普通管理者的時間管理會有多麼難,會經常被上司干擾,計劃工作難以保障。

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有計劃、時間有管理、溝通要及時的重要性,學習那個財務經理用一個通知方式解決會議時間過長、同時兼顧他人不會覺得被忽視以及某公司三個部門合併的做法,實在必要。合理安排臨時性工作,忙而不亂,抓住核心工作的進展,不讓自己的時間被外界所左右,是讓自己的工作有序進行的基礎,是保證工作實現最佳績效的根本措施。

3、用人之長,建好團隊:

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合理搭配班子、進行性格互補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於挖掘人才、激發潛力,做好授權和及時溝通,就像越南叢林作戰的青年上尉尚未所説的游擊戰中,每個人都是管理者一樣,必須根據現場和形勢,區別對待;學習那個財務出身的新總經理一心為公司發展想方設法關注青年人才的做法,還要學習那個將自己一個文件處理部門轉變成銀行的推銷部門的做法。而保證團隊協作和公平競爭,並進行及時激勵,才能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氛圍,取得最佳績效。

4、關注經營核心,發揮集中優勢,進行有效決策:

管理者應該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響經營結果的核心業務上,着眼於戰略目標,着手於戰術策略和行動措施,按時間管理四象限法處理好輕重緩急的工作,並且充分利用自己專業學歷、經歷特長,做好綜合分析和換位思考,善於以史為鑑、總結經驗,檢討自己,把握機遇,有膽有謀,大事宜簡,小事宜柔,進行及時有效的決策,方能成就大業。

學習那位醫藥公司能夠分析全世界藥品消耗趨勢,研發突破領先並結合某國健康保險的宏觀思路和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方式,超前思維、準確定位,必然發展不斷。還有美國貝爾公司組織管理架構的調整策略,帶來了集權和管理方式、經營發展的良好結局。要深刻的以非洲兩個熱帶水果加工廠中一個廠因管理和決策不到位引發的難以全身而退的慘痛教訓。

5、大事講原則,小事講方法:

責任與義務同在,關注結果,更要講究方法策略。同樣是為了讓下屬認知不足,提高業務操作水平,批評和表揚甚至兩者結合用漢堡包的方法效果不會是一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為了結果採取一個下屬接受、認同並能積極付諸行動的方式。從書中的案例日本人只看員工優點不重員工缺點、“終身僱傭”的晉級制度可以看出,管理方法的不同,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更深刻的認知到:管理能夠優化經營效果,特別是戰略目標的確定、組織結構的設置、激勵政策關注的核心對經營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書中對管理者的自身修煉和時間管理等的具體方法沒有細緻的講解,沒有有效溝通、合理授權等內容,看來側重點不在具體操作上,而主要突出了管理策略,可能是大師高—瞻遠矚的宏觀思路,竊不敢妄自猜測。再就是本書的序有六個長達36頁,超過了其中的任何一個章節,有點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結合着書中的成熟做法,對照自身的不足,我將採取以下措施來爭取有效管理:

1、積極推行績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戰略、目標,做好本部門定位,抓好部門的宏觀決策,把公司戰略、部門目標、有效決策相結合,在全員中實施績效管理的辦法,加強過程監控,關注員工績效,從而保障部門績效,實現公司績效。

2、營造高效的團隊氛圍:組織全員學習《為自己工作》的光碟和《請給我結果》的讀後感討論,積極開展案例培訓,並輔之企業文化的宣傳、圖片上牆等措施,培養員工的責任心,並通過建立良好的運作方法和保障機制來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抓好OEC管理:做好周工作計劃和日清工作的實施和指導,抓好現場管理和細節管理,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4、抓好核心工作的督辦: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採取要事優先和工作計劃相結合的管理方法,明確核心業務的進展節點和完成時限,要求定期反饋,掌握核心業務的日常進展,關注核心業務的績效,是保障目標實現的基本措施。

總之,作為一個管理者,擁有一顆包容、博愛、奉獻的心,具備守時、高效、尊重、溝通等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必不可少,時間管理、進度控制和有效決策無處不在,將管理的基本常識用到日常工作中,關注核心業務績效,重視長久利益,做到順時應勢、與時俱進,必將取得卓越績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2

我以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為管理學的經典著作,讀起來會很吃力。沒想到從一開始閲讀,我就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彼得。德魯克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案例把管理學中深奧的道理闡述的清清楚楚。下面我從兩個大的方面談談我閲讀這本書的心得體會。

第一個方面是“改變自己”。

回顧我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經歷,離彼得。德魯克所説的卓有成效還有非常遙遠的路程。要想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有所進步,就必須從思想理念上改變自己,因為思想是行動的指南。

首先,改變對自己身份的認識。彼得。德魯克告訴我們,教師既是一名知識工作者也是一名管理者。我們只有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跳出專業的束縛。用管理學的知識來審視我們的過去,從而找到改變自己的必要性。

接着,我們要改變對“有效性”的認識。管理的有效性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彼得。德魯克告訴我們:在組織內部,根本不會有成果產生,一切成果都存在於組織之外。這就需要我們用更加開闊的視角來審視教師工作的有效性,不要總是陶醉在內部的假象中。作為教師,我想我們的教育教學有效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學生是否滿意、家長是否放心、是否符合時代的需要,我們在工作中應該多關注這三方面的反饋。當然,認識有效性,核心是要認識到“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這一觀點。認識到這一點,我忽然有一種“開悟”的感覺。原來一切我們所崇拜的人、一切成功者、一切卓有成效者並無異於我們的地方,這些全是後天可以學習和培養的。換言之,我所教的學生、我周圍的同事甚至我自己,都是可以通過學習變得卓有成效的,這真的非常令人振奮!

再次,我們要改變對“貢獻”的認識。談到貢獻,在我們固有的觀念裏,貢獻總意味着自己犧牲,結果一定是悲壯的。其實,彼得。德魯克告訴我們“貢獻”不是這樣的。他説:“個人能否有所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是否重視貢獻。重視貢獻的管理者必然會同時啟發他人尋求自己的發展”。按照我的理解,個人和組織就是一個有機體,個人與組織榮辱與共、脣亡齒寒。

最後,我們要改變自己對識人用人方面的舊觀念。彼得。德魯克説:“充分發揮人的長處,才是組織存在的唯一目的。人的缺點幾乎不可以改變,只能設法使其不發生作用。”當我們抓住學生的缺點不放時、當我們對同事看不順眼時、當我們對下屬橫挑鼻子豎挑眼時、當我們對領導充滿抱怨時,我們就應該好好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舊觀念在作祟了。這種觀念不改變,我們的工作如何能變得卓有成效呢?

第二個方面是“管理自己”。

觀念的改變,要落實到行動的改變。“管理自己”其實就是落實行動。

管理自己首先要管好自己的時間。時間是組織中最稀缺的資源,有效的管理好時間是使工作變得卓有成效的前提條件。

管理自己接着要管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作為一個公立學校的教師,人際關係是很難處理的。幹好了,別人説你巴結領導有野心;幹不好,別人説你尸位素餐做擺設;態度和悦一點,別人説你沒魄力和稀泥;態度嚴厲一點,別人説你狐假虎威擺架子。那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怎麼辦?彼得。德魯克已經告訴我們:“沒有成效的交往哪怕是和諧相處也是偽裝;取得成效,即使疾言厲色,也不會影響人際關係。”“強調貢獻的溝通,可以促成合作。”“同事之間相處,不問他是誰,而要問他能為組織貢獻什麼。”這樣的理念在書中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只能自己慢慢去閲讀和體會。

管理自己還要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判斷不是武斷,決策也不是搞一言堂。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是基於科學和理性,而它的方法是實踐與調查。

總之,結合我自己的實際,我覺得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卓有成效,就要從“改變自己”和“管理自己”這兩點上下功夫。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3

要想提高管理者的績效和成就,使工作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提高有效性。學過三體系的應該都知道,要想保證體系正常運行,有效性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特性。

管理者在用人的過程中當然可以在各方面任用能力特別強的人,知識特別豐富的人。但是在實際招聘過程中我也發現這兩類人才太難以找到了。我們也不可能為此專門培養一批啥都會幹的超人,而只能運用現有的人才來經營我們的組織。

全才當然是我們夢寐以求想要找到的人,但是現實也總是會無情的打臉。我們任用的人才,充其量也只是在某一項能力方面比較優秀。若人才的某一項能力較強,自然在其他能力方面就不免平平了。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一種建立組織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領域具有一技之長,就要讓他充分發揮這一特長。我們不能一味拔高能力的標準來期望管理者的績效,更不能期望萬能的天才來達成績效。我們只能通過改進工作的手段來充分發揮人的能力,而不應該寄望於人的能力突然提高。不管我們多麼急需具有廣博知識的人才,在知識的改進上所花費的努力,往往都大於我們可能獲得的回報。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4

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大師同行漫談。彼得德魯克不愧被稱為管理學大師中的大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帶給了我對管理學全新的認識。書中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管理組織,管理別人,而是告訴我們,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管理者,都要善於管理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做到卓有成效。

他教會我們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也是一門藝術,更是自律的體現;教會我們事情有輕重緩急,永遠要事第一;教會我們發揮每一個人的長處,共同協助完成任務;教會我們關注外部貢獻,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為社會做貢獻;教會我們明確好目標,高屋建瓴的做好有效的決策。管理學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它是我們用來提高自己和服務社會的工具。

我們品讀管理學名著,不僅是感受管理學知識的魅力,更是要把這些知識,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實踐中,真正的做到如德魯克所説的,管理服務於個人提高服務於社會進步。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4

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仿如良師益友,雖然面對的是不同的事實,卻能從不同的角度説出你不曾想、更不曾想到的理念,常有茅塞頓開之感。

書中重點闡述了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善用時間、關注結果、善用人才、要事第一、有效決策”此五項説起來容易,落實到具體問題中,無不關係到個人的認知、領悟、溝通、總體掌控能力。對於管理者而言,有效決策應該是至關重要的,修煉有效的決策能力,必須掌握足夠的信息、規則、文化。

德魯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個特徵:第一、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第三、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在於:創造新思想、遠景和理念;他的原則是:我能做那些貢獻?第四、在選用管理者時,要注重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第五、要知道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但要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信息。第六、只做有效的決策。

怎樣才能做一個好的管理者,養成好的管理習慣呢?通過學習感受到,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養成五個好習慣:

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時間。他們會系統的工作,善用這些有限的可控制的時間。時間管理非常重要,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很重要,決定了個人的成效。

第二、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常自問:“對我服務的機構,在績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麼貢獻?”永遠強調的是責任。大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一點。我們重視勤奮,但忽略成果。對於重視對外界貢獻的人來説,他們能為適應新職位而變,能適應不同的價值觀承諾而變。重視貢獻的人,因為都有把工作幹得更好的心理動力,會讓別人充分了解自己,也總想了解別人需要什麼,發現了什麼以及理解了什麼,因此會重視互相溝通、團隊合作、自己發展以及培養他人,不為組織的內部所惑,跳出組織之外,視線從“內部事務、內部工作、內部關係”轉移到“外部世界”------組織的成果,從而達到組織的真正目的。、

第三、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下屬的長處。“見人之所長以及用人之所長”管理者要善於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這就要求個人要知己知彼,古人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充分溝通,瞭解自己,瞭解他人,善於利用不同的人的優點,共同完成任務。

第四、有效的管理者要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則。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否則反倒一事無成。管理者專心一志,第一項原則是擺脱已經不再有價值的過去。人遭遇了重大的失敗,改正並不太難,他們能檢討自己。可是昨天的失敗和成功,卻能留下無盡的影響,遠遠超出其有效期。所以有效管理者必須經常檢討他們和同事的工作計劃,要經常問:“如果我們還沒有進行這項工作,現在我該不該開始這項工作?”如果不是非辦不可,他們就會放棄這項工作,或者將它擱置起來。至少他們不會再將資源投入到不再產生價值的過去。而對於已經投入的最佳資源,尤其是非常匱乏的人力資源,他們會立即抽調出來,轉而投入未來的新機會。推陳才能出新,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原則。其次是先後次序的考慮。以下是幾條可幫助確定先後次序的重要原則,每條都與勇氣密切相關:1)重將來而不重過去;2)重視機會,不能只看到困難;3)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能盲從;4)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試看許多研究方面卓有成效的科學家,與其説他們的研究能力決定了研究成果,倒不如説他們尋求機會的勇氣決定了研究成果。同樣道理,在企業經營方面,成功的事業,不是遷就現有產品開發新產品的事業,而是以開發新技術或開發新事業為宗旨的事業。當然,如果説創業有風險、有艱辛、又不確定性,那麼不管創新是大是小,同樣是有風險、艱辛和不確定性。化機會為成果,肯定比解決舊問題更有生產性。解決舊問題不過是恢復昨天的平衡而已。有足夠的勇氣,才能決定真正該做和先做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時間和任務的主宰,而不會成為他們的奴隸。

第五、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決策是一種判斷,是若干方案中的選擇。所謂選擇,通常不是“是”與“非”間的選擇,最多隻是“大概是對的”與“也許是錯的”之間的選擇。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例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他們知道一項有效的決策,總是在不同意見討論的基礎上做出判斷,它決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知道快速的決策多為錯誤的決策,真正不可或缺的決策數量並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決策。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戰術。彼得通過研究發現做重大決策的人,往往具有相同的特性:他們解決問題,都着眼於最高層次的觀念性認識。他們先透徹的思考該決定的是什麼,然後研究制定決定的原則。換句話來説,他們的決策,並不是為了適應當時的臨時需要,而是戰略性考慮。他們的決策具有以下五點特徵:1)要確實瞭解問題地實質,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2)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換言之,應找出邊界件。3)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什麼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和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被接受。4)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5)在執行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當一切條件具備時,現在就只等着決策了,該採取什麼行動,也是應該清清楚楚,明擺着的時候,不幸的是,許多人到這一步反而猶豫起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決策那麼不受歡迎,那麼難受,那麼不容易。到了這一步,不但需要判斷,更需要勇氣。到了這一步,有效管理者絕不會説:“讓我們再研究研究。”否則,只證明該管理者缺乏膽識。沒有膽識的人可能失敗一千次,有膽識的人則只失敗一次。不要讓自己優柔寡斷再去浪費別人的時。

綜上所述,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要培養一種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養成不急不躁的心理,這樣才能考慮長遠利益;其次,要有一顆包容心,這樣才能不至於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全局利益,又一顆包容心,才能讓他人充分發揮他人的長處,容他人之短處;堅持才是卓越之道。因此,學習是無止境的,管理大師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值得我們認真去讀、必定會有新的收穫。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5

今天開始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總共150多頁,計劃2周內看完。

雖然每個人都不一定可以成為管理者,但也學會要一些管理方法,管理好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

其實管理自己,同時也是在管理其他人。因為每個人都存在於環境中,在做自己管理時,必須抽出一部分精力管理個人與其、他人的關係。

管理自身相對簡單,只要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就好。但是每個人都要處理的人際關係,很多時候,正是人際關係影響了我們計劃好的事情,如果管理不好人際關係,那也就沒法管理好自己。

管理自己就是要從不斷實踐開始。

讀了再多的文章,所有的理論都是在你腦海中而已。不具體實踐,就無法驗證這些理論對自身的有效性。

很多人其實就是這樣,自以為看了很多書、懂得很多理論,交談的時候口若懸河,實際操作卻漏洞百出。完全的紙上談兵。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6

最近讀了德魯克的一本書《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對從事製造管理的我被深深的觸動,做管理就要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才能是使自己的管理卓有成效?我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不但要“把事情做對”,更重要的是“做對的事情”

一次把事情做對,不用重做體現的是效率,做對的事情是方向性問題,只有方向對了,才會有好的結果,有成效;方向不對,會做很多無用功,效率也低下,更談不上成效了。捷士多在這一點上也曾經有過類似的問題,就是在某些項目上面,可行性沒有深入分析清楚,貿然啟動推進項目,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結果實施完後發現一點效果都沒有,才發現方向錯了,完全沒有成效可言!所以管理者首先必須把握準確的方向,控制好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才能最終取得好的成果。

管理好有限的時間

要獲得好的成效,還得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在企業每個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還得和公司、各部門的人員打交道,溝通協調各種事情,各種瑣碎的事情、會議所花費的時間很容易就會把一天的工作時間都佔用了,讓你無法脱身出來處理一些重要的事情,這樣工作的成效就無法體現出來。所以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將工作流程化,簡單化,這樣就容易將一些工作授權給別人(下屬)分擔推進,也能很好的完成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就可以脱身出來思考或推進更重要的事情,系統推進相關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事必躬親並不是好的管理者。

重視貢獻

管理者的作用就是維持組織正常運轉,並不斷取得進步和發展。要取得進步和發展則必須不斷獲得好的成果,也就是要不斷地做有成效的事情。所以作為管理者應該重視對組織的貢獻。在一個企業,需要各個層級的管理者在各自的崗位作出應有的貢獻,這些貢獻可以是安全、品質的改善,也可以是成本降低,納期縮短和效率提高,甚至是5S方面的微小改善(微小的改善積累到一定量也會發生質的變化),大的方面可以客户滿意度的提高。只要管理者們都不斷地作出貢獻,那將形成一個巨大的合力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取得良好的成果。如果管理者只是吃老本沒有新的貢獻,那麼企業是不可能進步的,甚至會退步,被市場淘汰。

要事優先(關注輕重緩急)

每個管理者每天手頭上要處理的工作可能有很多項,如何將這些工作劃分輕重緩急對工作的成效是起到非常關鍵作用的。重要緊急的事情優先去做,不重要不急的事請可以不做或有時間再做。

結語

但是説的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很多人還是沒有很好地掌握選擇的的時機。這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改變,才能不斷進步。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確實是一本好書,讀完後能夠讓您有所感悟,對工作的改進是有幫助的,值得一讀!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7

感激領導的推薦,讓我得以拜讀德魯克大師的這本管理學説的經典之作。

這本書開篇就指出,本書的主題是如何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才能管理好自己。我想,我現在最為缺乏的就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思想與時間,細讀下來,我定能在這本書中受益頗多,事實確是如此。

我一直都以為我自己不乏做好一件事的決心和勇氣,總以為一件事情,我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結果無論成敗,卻也問心無愧,。德魯克大師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做好該做的事情才能稱之為有效。記得以前一次去成都收款,我一天跑三次蜀達電氣公司,後來劉建民經理就搖頭了,他問我:效果呢?他説,也許他去一次就能很好的和蜀達電氣取得很好的溝通,做事情要講究方法和策略。

這就是有效性的問題,當時我感覺很茫然,心裏在想,我若不是如此,又當如何。還有一次出差到咸陽,那是我第生平一次坐飛機,記得我接到的命令是去西安,公司小彭把我送到機場,買的是去咸陽的機票,下飛機的時候都到晚上8點多鐘了,下了飛機就趕緊買張去西安的機場巴士,到西安後匆匆和譚經理打電話,電話通了,心也糾結了,譚經理説他在咸陽,問我跑到西安區幹嘛,要我趕緊回咸陽。當時都晚上九點多了,沒有班車去咸陽了,自己也挺累,就問譚經理明天要用保函的時間,説自己明天六點之前一定送到他面前。譚經理這樣對我説的:小潘啊,公司用飛機給你當交通工具自然是很緊急的事情,這份保函我今晚要看的,這樣,你去汽車站,那裏有很多的士,你找四個人拼個的,沒人也才十塊錢,後來保函在晚上十一點的才送到譚經理手上,耽誤了彼此的休息時間。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事情不是你盡心盡力去做就行,你必須做對的事情,而且要做好,這才有效!

德魯克大師很仔細的分析了知識工作者的績效考核問題,他指出,無法對只是工作者進行嚴密與細緻的督導,知識工作者必須自己管理自己,自覺的完成任務,自覺的做出貢獻,自覺的追求工作效益。這句話説的我有些無地自容,我很缺乏自己管理意識,總覺得自己能圓滿的去完成領導吩咐的任務,卻在領導沒有明確給出目標任務的時候,失去了章法。這是我重點學習的地方。

德魯克大師還有好多發人深省的話,我也都摘抄在自己的筆記本子裏,以供我迷惑不解時、閒暇時細細研讀。只是工作者的工作動力,取決於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如果他的工作缺乏有效性,那麼不能做好工作和做出貢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在實踐中都要經歷一段訓練,這一訓練使得他們在工作中卓有成效。有效的管理者與其他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正直的品格本身並不一定能成就什麼,但是一個人如果缺乏正直與誠實,則足以敗事,所以人在這方面的缺點,不能僅視為績效的限制,有這種缺點的人沒資格做管理者。

書非借不能讀也,我在笑我自己,不過相信這管理經典,定能常讀常新,我將不時的去翻起它,以致爛熟於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8

如何管理好別人,很多人都讀過與此相關的書籍。可如何讓管理者管理好自己,使管理者本身變得卓有成效?我們可以從德魯克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找到答案:“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別人從來就沒有被真正驗證過,但管理者卻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

德魯克先生就像是你的一位同事,雖然與你面對相同的事實,卻從不同的視角詮釋了一個新的理念。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受用一生,這本書精闢的見解、睿智的思想或許可以給你啟發和思考。

彼得?德魯克1909年出生於維也納的一個貴族家庭,1937年移居美國,終身以教書、著書和諮詢為業,是當代國際上最著名的管理學家,他以建立於廣泛實踐基礎之上的40多部著作,奠定了其現代管理學開創者的地位,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2002年,美國總統布什授予德魯克“總統自由勛章”,這是美國公民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而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領導學領域的奠基之作,已成為全球管理者必讀的經典之一。整本書一共分為七個章節,重點闡述了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善於做有效的決策。讀了這本書之後,讓我感觸頗深,從書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啟示一:樹立管理者意識,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多去思考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工作能力。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大學畢業之後,我考進鼎城區大龍站鎮中學,成為一名教師,校長安排我當七年級的班主任。我們班有一個學生成績是班上最差的,最頭疼的是,他特別不講衞生,也不認真完成衞生委員交辦的任務,學校班級衞生評比時,每次都是他扣分;還有一個學生,是我們班個頭最高的,他有多動症,上課總是坐不住,科任老師反映強烈。面對這兩個學生,我一度不知所措。後來,我從德魯克的書中找到靈感,安排不愛衞生的學生擔任衞生委員,好動的學生擔任體育委員。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衞生委員每天來得最早,督促其他同學完成衞生任務,我們班的衞生有了很大改善,每次都排在全校前三名,而且,他的各科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體育委員因為上課要記那些不守紀律的名字,所以,他自己的表現越來越好,更重要的是,在學校的廣播體操比賽中,我們班拿了廣播操和口令員兩個第一。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這兩個學生在擔任了班幹部之後,樹立了“管理者”的理念,“責任”使他們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在我們的現實工作中,有些人工作能力並不差,可為什麼做起事來卻總是不盡理想。這是因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不需要做決策,不需要考慮事情的整體和大局,這些都是領導的事情,我只要按照領導的意圖完成任務即可。其實,這樣工作不會提升一個人的能力,只會讓你停滯不前,正如德魯克所言:“總有人單獨作戰,無一部署,然而仍不失為管理者”.要想增強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個人的自身素質,就要樹立管理者意識,擔起責任,從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出更具有前瞻性的方式方法更好的完成工作。

那麼到底誰是管理者?德魯克告訴我們,不是隻有管理別人的人才是管理者,在當今的知識社會中,任何一個知識工作者,都能成為管理者。態度決定高度,即使沒有所謂的職權,自己能用積極的態度像管理者一樣去工作和思考,一天8小時的上班時間內將工作效率發揮到極致,能為組織做出突出的貢獻,那你便是成功的管理者。

啟示二:作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會掌握自己的時間,要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時間用在能產生效益的事情上。曾經在書上學過一種合理安排工作的方法,一直以來也堅持用這種方法,那就是將每天的工作羅列出來,再根據輕重緩急去完成每一項工作,每完成一件就勾畫一件,這樣就能有計劃的完成好每天的工作。但德魯克教我們的卻是要要學會記錄我們的時間,説實話,開始我很疑惑,記錄事件和時間有什麼區別嗎?後來,我發現,原來記錄時間可以清晰的發現自己這一天內,哪些工作是有效的,哪些工作是浪費的,這樣,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分配工作。德魯克説到,“時間是一項特殊的資源,它是無法用其他資源去彌補和替代的。某一項資源的缺失,我們可以暫用其他去替代,但時間失去卻完全不行。而時間卻又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如果不去了解它,不去掌握它,那麼我們註定也要成為一個在辦公室毫無成效的人。”那麼,我們首先要學會診斷自己的時間,要像記流水賬一樣,記下自己時間的使用情況,也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時間是怎麼使用的,然後根據記錄去分析自己做過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不一定必須親力親為的,哪些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的瑣事該放就放下,將能由別人做的事情交付給別人,這樣才能做真正應由自己做的事情-----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進。最後是要統一合理的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自己要有一種刻意的傾向,用短的零散時間去處理必須由自己處理的不費時的事情上,把大塊的時間留下來去處理相對重要的費時的事情上。如果我們能把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時間資源利用好,可以説就為做到卓有成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戰期間,羅斯福總統的機要顧問霍普金斯已體衰力竭,每隔一天才能辦公幾個小時,因此他不得不把一切事務都撇開,僅處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這絲毫無損他工作的有效性。丘吉爾還對他欽佩備至,讚美他是一位蓋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務,當年美國政府無人能出其右。當然,霍普金斯只是一個特例,但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大膽減少所謂的工作,絕對無損於管理的有效性。

“讀百本書,不如讀書百遍”.德魯克的經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雖然寫於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論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影響着許多現代的管理者,在現代企業的經營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它讓我明白,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該先有效管理自己,然後去影響、指導他人。如果大家有機會,也可以去讀讀這本書,相信你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和體會。我的發言完了,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39

在企業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站在企業最高管理者的立場上,都希望每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都不僅僅是優秀而是更為卓越!

大多數情況下,中高層管理人員一直會陷入一個怪循環:每天的瑣事,常常習慣性的優先處理自己喜歡的事物,把自己不擅長的工作放在最後處理甚至忽略掉,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費過多的時間,在決策上的失誤不斷以及各種各樣的煩惱讓管理者們頭疼不已,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很簡單,這些管理者並不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什麼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智力、想象力及知識,都是重要的資源。但是,資源本身是有一定侷限性的,只有通過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成果。對於體力勞動而言,他的效率是"把事情做對",而對現在大多管理者來説,需要的是"做對的事情"的能力,這就是管理者的"卓有成效"。

管理者的成效是決定一個企業成效的關鍵因素,並不是只有高級管理人員才是管理者,所有負責行動和決策的人都是管理者。在企業中,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管理者對自己的管理。

管理者的定義是:在一個現代的組織裏,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每一個管理者都要面對的現實是,一方面要求他們具有有效性,一方面又使他們很難達到有效性。

首先,一方面管理者的時間只屬於別人,而不屬於自己。

一個管理者,我們簡直可以説他是"公司的囚徒",每一個人都可以隨時來找他。比如,當他正在思考公司下一步推廣計劃的時候,電話響了,來電話的可能是公司最大的客户,也許是政府的一位要員,也許是他的上司,他不可能不接電話,於是半小時就過去了。

再者,管理者往往被迫於"日常運作",除非他們敢於採取行動來改變周圍的一切。管理者本身處於一個"組織"之中,受到組織的侷限。

其實不難理解,如果管理者被迎面而來的一連串事務所左右,那他不久就會疲於應付。也許他具有了不起的才幹,足以應付得了,但實際上他卻是在浪費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把原本可能達成的更有效工作方式和目標給撇開了。

要想提高管理者的績效和成就,使工作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提高有效性。

1.掌握自己的時間

時間永遠是最短缺的,有效的管理者,如果要管理自己的時間,首先應該瞭解自己的時間實際上是怎麼耗用的。管理者通過記錄時間找出什麼事情根本不必做;時間記錄上哪些活動可以由別人代為參加而又不影響效果;有哪些事情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消除的。

進而進行時間管理,將由於人員過多、會議過多、應酬過多等造成的時間浪費因素消除。從而能得到整塊時間來處理事情。因為人需要連續的、不被打斷的時間來做重要的事情或決策。

最後再統一安排可供支配的時間。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會有系統地工作,來善用這有限的時間。

2.把眼光集中在貢獻上

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鍵。管理者如果不自問"我可以做出什麼貢獻",他在工作中就不會有遠大的目標,甚至會把目標搞錯而且特別容易對"貢獻"一詞有狹義的理解。

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他們不會一接到工作就一頭鑽進去,更不會一開始就研究工作的技術和手段。他們會首先自問:"別人期望我做出什麼成果",然後再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向。

3.充分發揮人的長處

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人的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

有效的管理者擇人任事和升遷,都以一個人能做什麼為基礎。所以他的用人決策,不在於如何克服人的短處,而在於如何發揮人的長處。

不管是誰,如果他在任用一個人時,只想避免短處,那他所領導的組織最終必然是平平庸庸的。所謂"樣樣精通",實際上可能是一無是處。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用人之所長的同時,必須容忍人之所短。

4.要事優先

卓有成效如果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善於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他們會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他們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先做,不重要的事放一放。

5.有效決策

最後,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決策是一種判斷,是若干項方案中的選擇。所謂選擇,常常不是"是"與"非"之間的選擇,最多隻是"大概是對的"和"也許是錯的"之間的選擇。而絕大多數的選擇,都是任何一項方案均不一定優於其他方案時的選擇。

我們通常所做的決策,大部分都介於必須做決策與可以不做決策這兩者之間,我們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5個基本要素。

1.掌握自己的時間;

2.把眼光集中在貢獻上;

3.充分發揮人的長處;

4.要事優先;

5.有效決策。

管理者的成效是決定一個企業成效的關鍵因素。當然,並不只有高級管理人員才是管理者。所有負責行動和決策的人,都應該像管理員一樣工作和思考,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40

看完書,想的最多的就是成果,貢獻,在一個組織裏面創造價值,有成就感,是可以忘卻時間線,甚至是可以忘掉身體上的疼痛,還能激發出個人的潛能力,狀態極佳,但是在企業裏面極少有人能尋找到這種狀態,這就是德魯克講的用人之所長。如果能做到愛一行,幹一行,是最佳狀態,做不到的話,那就讓自己更加職業化的幹好當下正在做的事。

談到需要進行自己管理,個人理解其實還是沒找到自己的G點,還是需要通過對抗人性來拿成果,人性都是偏懶惰的,畢業之後在大公司被訓練過的人在職場上做事還是很職業化的,這個其實還是蠻關鍵的,大公司講求協作,有即定的流程與制度,也有契約協定,德魯克開篇講到,管理者就應當按時做完該做的事,這個其實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是在剛接觸職場的時候,通過大平台,強協同,流程約定能夠被訓練出來的,反觀沒有被訓練過的人,其實就會很痛苦,尤其這兩類人在一起協作的時候,會更累,更多產生的其實是內部的管理成本,德魯克講到了有效性,一個人的才能,只有通過有條理,有系統的工作,才有可能產生效益,這其實也是組織能力的一種體現。

再舉一個簡單的事例,職業化的工作習慣,會讓整個組織工作效率提升,比如説會議紀要,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事,但是優秀的職業同事,會把參會人,會議主題,關鍵事項,會後TODO,以及deadline,開完會全部理出來了,會中有要點,會後有任務,有責任人及時間點,非常清晰,之前也看過一些同事發的會議紀要,基本上就是幹條條的羅列,一些重不重要的事情都一股腦兒的記上了,會後也沒有發出來,同樣兩個人職業化的工作習慣與非職業化的工作習慣,其實對於組織的效率影響是很大的。當然現在都有對應的工具來支持,都格式化了,模板化了。

上面舉的這個例子,其實就是一種職業習慣,德魯克也在第八章提到管理者的自己提高往往要比卓有成效的訓練更為重要,管理者必須增進知識與技巧,必須養成各種新的工作習慣,同時也必須放棄舊的工作習慣。之前是沒有看行研報告的習慣的,後來進行刻意練習,早上8點半到9點必須讀完一份行研報告,連續了一段時間,發現變成了一種工作習慣,即可以通過讀報告增加行業瞭解,也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早上上班前的時間。職業習慣是一門技能,需要訓練,需要自己提升,這也是提升組織效率最關鍵的基本盤。

今天與一家創業公司的CEO池總溝通他的創業史,創業初期,創始團隊籌到資金,開始考慮做什麼產品的時候,他比較喜歡釣魚,有一次在老家釣魚的時候,看着水流,他就在想到底是水在動,還是人在動,就聯想到了做企業,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現金流,如果一家公司沒有現金流流入是有問題的,基於這個假設,他就給團隊提出了方向與要求,必須要賺錢,要有實實在在的現流金,然後他們就開始各種談單子,去做落地嘗試,果然在第一個月就談了120多萬了單子進賬,幾個人夠發一段時間工資,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招人,設計產品,他其實在企業初期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策,就是要有現金流,後來他回想,如果沒有及時做這個決策,可能自己籌的錢花到了一半還沒有現金流,就進退兩難了,當然這中間排除基於資本操作的因素。其實德魯克講的第六章與第七章關於決策這塊兒,決策是基於個人見解的假設,再找事實,進行論證,定標準,其實池總那一個月在產品沒有做出來的情況下,全員去談客户做單子,而後堅定這個方向,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有效的決策的過程。

最近看了第二章之後,刻意觀察了一下自己一天的時間應用,早上處理了兩個容易做的事,開了兩個小會,接了兩個客户的電話,一早上就沒了,下午被動參加了兩個部門的會議,主持會議的同學不夠職業化,造成了大量的討論,開完會基本上已經5點多了,一天就這樣完了,德魯克在第五章要事優先裏面講到,人人都在為昨天的任務而忙碌,確實一天時間都在處理因為過去決策不夠有效而造成的後續問題,後續問題的處理又嚴重影響着未來計劃的落地節奏,每天都很忙,觀察到這個現象之後,就開始調整時間,早上9點到11點之間不接客,也不看釘釘,堅持只做一件事,挑自己覺得最難辦的,尤其內心想着晚上回去做的事,放在早上這個整塊兒時間來做,發現效率確實不一樣,思考也有深度,產出也明顯,由於最難的那件事已經在早上幹了,下午的工作狀態就很不一樣,效率也會更高,所以每天需要留出整塊兒的時間去幹要事,要事優先,要事又來自於自己或者是上級管理者做的有效決策,通過自身的職業習慣,幹好要事,在上級有效決策對的情況下,一定又會產生成果,形成個人對組織的貢獻,這就是一個非常良性的循環,個人和組織也能夠卓有成效。

每一個小事開始乾的時候,就把它幹完,避免併發幹很多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中午我需要去打印一份文件,原本以為這就是一件小事,根本不費時間,3分鐘都不用就搞定了,但是打印出來因為排版格式不對,折騰排版用了20多分鐘,才把這個小事給關閉了,當一天中這種小事特別多的時候,很多事都只幹了一半,堆在一起,沒有及時close掉,就會導致效率低下,晚上加班,情緒焦慮,產出不明顯,一直再為過去趕工,肯定也不會有成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共只有一百多頁,講了一個正循環,在管理者做好一個有效決策的前提下,將要事分配給團隊能力模型與之匹配的同學,通過整塊兒的時間基於優秀的職業習慣按時,有條理的,系統性地完成,最終拿到成果,形成個人對組織的貢獻。每一個環節都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利用互聯網工具進行工作過程的迭代與創新,使得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更加有效,成果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