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班數學教案彙總五篇

校園1.85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案彙總五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2、3 的組成。

⒉認識分合符號,知道分合的記錄方式及表述方法。

活動準備:

2、3的分合教具。(貼絨圖片蘋果、梨、數字等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通過分蘋果,感知2的組成。

師:秋天到了,果園裏收到了好多水果。這裏有兩隻蘋果,我們準備把它們分別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呢?(讓幼兒説説)我們用數字把這件事記錄下來:邊貼數字邊説"2只蘋果分成了1只蘋果和1只蘋果",分成我們可以用"分合符號"來表示(出示分合符號),讀作:2可以分成1和1。

我們把分出去的蘋果重新收回來,又是幾隻蘋果了?(一隻蘋果和一隻蘋果合起來是兩隻蘋果),告訴幼兒我們也可以用上面的這個式子來表示,讀作:1和1 合起來是2。

告訴幼兒:這個式子中的數字2表示了一共有2只蘋果,所以2就是"總數",由總數分出來的兩個數1和1就是"部分數"。

二、幼兒操作活動通過分梨,感知3的組成。

1。師:果園裏還收到了好多梨。小朋友每人有三隻梨,我們要把這三隻梨分別分到兩隻盆裏,想想怎樣分呢?分好後,再把兩隻盆裏的梨收起來,看看合起來又是幾隻梨了?

2。幼兒邊操作邊用相應的數字和符號記錄下來。

3。交流記錄情況。

提問:你把三隻蘋果分成了幾隻和幾隻?再把兩隻盆裏的梨收起來,又是幾隻梨了?你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數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除了這種分法,還有別的分法嗎?怎樣分呢?把兩隻盆裏的梨收起來,又是幾隻梨了?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出示相應的數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是3。

提問:在3的分合式中,3是什麼數?(總數)由總數分出來的是什麼數?

(部分數)

三、全體、個別幼兒分別讀2、3的組成。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感知2的分解組成,掌握2的1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利用直觀教具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概念,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瞭解單雙數之間的關係。

3、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10以內單雙數

教學難點;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

活動準備

1、在教室裏放置一些成單成雙的物體。

2、手套5雙,1-10數字卡和實物圖片若干,超10的數字卡若干。

3、單雙漢字卡各5張,單、雙漢字頭飾各一個。

4、宇宙飛船模型一個。

5、幼兒自備學具盒一個

活動過程

1、談話導課。利用幼兒非常熟悉的身體器官來引出單數和雙數的概念 。我們每人都有好聽的名字,你們想知道這些數字的名字嗎?

(1)出示1-10數字卡讓幼兒認讀

(2)引出單雙數概念:

a、出示數字1,誰能説出表示是1的物體?(一個娃娃,一個鼻子,一張嘴……)像這樣成單的數 ,給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單數”。

b、出示一雙手,説這是兩隻手,讓幼兒用數字表示出。依次再出示一雙眼睛,一雙腳等,讓幼兒説出表示的數,教師引導像這樣成雙的數叫雙數。

單數媽媽和雙數媽媽都有許多寶寶,我們看看都有誰?

2.運用直觀教具操作活動來引導幼兒認識區別單雙數的技能

(1)依次出示1-10隻手套,具體操作,讓幼兒認識10以內單雙數。

a、拿一隻手套引導孩子説出那麼數字1就是單數媽媽的寶寶。

b、拿出一雙手套,引導孩子説出那麼數字2就是雙數媽媽的寶寶。依次類推出2、4。6、8、10是雙數,1、3、5、7、9、是單數。

(2)讓幼兒拿出學具盒裏的學具1-10個擺一擺、分一分,區別單雙數。

(3)通過尋找活動加深單雙數的概念。

a、尋找身上是單雙數的東西

b、在教室裏尋找單雙數的物品。

3、通過討論理解如何確定某數是單數還是雙數。(小組探討學習)

(1)出示1-10的數字卡讓幼兒將數字分為單數和雙數。並把單雙字卡貼在各自下面。

(2)出示圖片,讓幼兒判定圖上的物體是雙數還是單數。

討論用什麼方法可以很快辨別單雙數(把一組物體,兩個兩個的數,數到最後剛好數玩就是雙數,如果還剩一個,這個數就是單數。)

4、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單雙數之間的關係。

單雙數是怎樣排列的? 在什麼情況下單雙數可以互變?如‘2’怎樣才能變成單數,‘5’是怎麼變成雙數?(單雙數是反覆交替排列,給一個數加1或減1,雙數可變單,單數可變雙)

5、遊戲:數字寶寶找媽媽。(鞏固單雙數練習)

一天,數字寶寶出來玩,找不着媽媽了,誰願意幫助他們?(請兩位老師分別戴單、雙字樣頭飾扮媽媽)

給每位幼兒發一張1-10的數字卡片或實物圖片,先判斷拿的是單數還是雙數,然後找到各自媽媽,並站在媽媽身後。

6、拓展延伸:智力寶寶大闖關。提供超10的物體或數字,讓幼兒區別單雙。

老頑童爺爺説我們的寶寶真聰明,準備邀請你們去快樂星球做客。不過,要能回答出他的問題。準備好了嗎?

教學反思:

小結:這節課,我們不但認識了10以內單雙數,還能區別比10大的數的單雙。一個整數,看它末尾的那位數字是0、2、4、6、8的就是雙數,末尾是1、3、5、7、9的就是單數。小朋友們表現得都很棒!現在,讓我們一起乘坐飛船去快樂星球玩一玩兒。(拿着飛船帶幼兒到户外遊戲結束課堂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我班的幼兒非常喜歡上數學活動,但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孩子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數。而0是被我們所忽視的。隨着幼兒對數字的認知維度的提升。我發現幼兒在對0的認識上有疑惑有問題有需求,於是我設計了這節活動,使幼兒能對0有最基本的認識,為將來更急一步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0”,感知數字“0”的實際意義,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

2、初步瞭解“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數字結合後表示的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0”,理解“0”的實際意義。

活動難點:瞭解“0”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幼兒對數字“0”的興趣。

活動準備

1、1——9和0的數字卡片,圖片實物(糖果、雪花片/水果積木)

2、紙、數字1、2、0、0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1、遊戲: 小魚遊。(教師和幼邊唱邊做小魚遊的動作,師可以説3、5、6……遊一起,然後3、5、6……個幼兒一起,最後所有小魚都遊走了,所有幼兒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數字0——9,回憶。(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數字朋友,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讀一讀。這些數字朋友想和我們做個小遊戲呢。)

二、瞭解“0”。

1、感知“0”代表沒有的意思。

(1)出示糖果圖片(5顆)。看,這裏有幾顆糖果?請你從0——9的數字中選出一個數字表示糖果的數量。(個別幼兒選出數字卡片)(師收起糖果)現在盤子裏還有幾顆糖果?(幼兒回答)那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0)

(2)出示圖片(雪花片8片和3個水果積木)。8要去找朋友了,它的朋友在哪裏?(收起雪花片)現在還是8的朋友嗎?那是數字幾的`朋友?(0)為什麼要用0來表示?

小結:是啊,沒有東西可以用“0”來表示。

2、生活中的“0”。

(1)我們還在什麼地方見到過數字“0”?

(2)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温度計中“0”表示温度的度數,電話中“0”表示一個號碼,車牌中“0”表示號碼……)

小結:原來“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還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0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數字的結合。

(1)我們都知道在這些數字當中“0”是最小的,可有時候它卻變得非常厲害,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有趣的0》

(2)為什麼9個哥哥一會兒看不起小弟0,一會兒又喜歡0呢?

如果0在數字1的後面一站,結果會怎麼樣?如果0在數字1的前面,結果又會怎樣?(演示)

小結:“0”表示沒有,但它如果站在數字的後面或前面,就能使數字發生改變。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根據現實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2、根據現實情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較熟練進行“5”以內的減法。

教學重點:體會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培養有序的思維

教學準備:小雞卡片5張、

食盤卡片2 張。

小紙條板書:

⑴原來有 條魚

⑵吃了 條

⑶還有幾條?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我們繼續研究減法問題。

1、讀“小貓吃魚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引導:

⑴原來有 條魚

⑵吃了 條

⑶還有幾條?

2、小組合作。可能有哪些情況,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先想一想,再跟同學説一説,最後把想到的聽到的所有減法算式寫在本子上。

3、彙報交流。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4、觀察吹泡泡圖,從這組連環畫裏你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

三、應用實踐

1、計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直接完成在書本上)

2、算一算,指名學生説一説,這道題你看懂了麼?怎麼來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後引導學生髮現規律。

3、小雞搶食。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小組交流後,獨立完成題目。

4、數學故事。

(1)小組交流講述故事 ,發現問題

(2)小組彙報,提出問題

(3)嘗試解決問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各種物品進行自然測量,並能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2、發展幼兒對自然測量及寬窄比較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1、將兩條一樣寬,但花紋分別是橫條和豎條的毛巾固定在演示版上。

2、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小棒,繩子,鉛筆,長木片等。

3、請幼兒帶一些平時自己收集的東西,如糖紙,貝殼等。

  活動過程:

一、排一排。

1、出示三張不一樣的紙,區別寬窄。

指導語:這是什麼?有什麼不同?哪個寬?哪個窄?你怎麼知道?(重疊比較)

2、按寬窄排序。

指導語:請你按從寬到窄(從窄到寬)排一排。

二、看一看。

1、教師向幼兒出示兩條一樣寬但花紋分別是橫條和豎條的毛巾引導語這兩條毛巾什麼地方不一樣?這兩條毛巾哪條寬,哪條窄?(指橫向距離)

2、幼兒得出不同的比較結果。教師:怎樣來證明誰説得對呢?在交流中引出測量的方法。

三、學一學。

1、教師出示各種工具:小棒,繩子,鉛筆,長木片,任選一種,重點演示測量時收尾相接的方法,量橫向距離。

2、幼兒選擇一種工具,通過測量來判斷哪條毛巾寬,哪條毛巾窄,最後得出結論:兩條毛巾是一樣寬的。

3、小結:剛才有的小朋友受了毛巾上直條花紋和橫條花紋的影響而判斷錯了毛巾的寬窄,因為直條讓人感覺很窄,橫條讓人感覺很寬,其實,它們的寬窄是一樣的。

四、試一試。

教師發給幼兒各種測量工具,請幼兒嘗試測量其他一些物體的寬窄。如:門和窗,哪個寬哪個窄?桌子和椅子,哪個寬哪個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