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推薦】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集錦7篇

校園2.63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集錦7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國小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

2.觀察國小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國小生,自己提問,瞭解國小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與附近國小聯繫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

2.事先請幼兒在"國小生採訪表"上畫自己想知道的關於上國小的問題。

活動過程:

1.引發幼兒參觀國小的願望。

(1)談話: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將要到哪裏學習呢?

(2)啟發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國小的內容。

提問:你想了解國小什麼情況?要了解情況,你用什麼辦法?!在參觀時,要看些什麼?不知道的內容可以訪問誰?

訪問時要注意什麼?

2.組織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訪問操場上的老師,瞭解個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國小生上課。

(4)鼓勵幼兒訪問下課的國小生,瞭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並把得到的答案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採訪表上。

3.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麼學校?知道了哪些內容?你發現幼兒園與國小有什麼不同?

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呢?解決了什麼問題?

活動反思:

為了讓大班幼兒進一步瞭解國小生的生活, 熟悉國小的`環境,及一些日常行為規範,激發幼兒入國小的願望,5月28日上午,我們組織大班幼兒進行了一次參觀國小的活動。在參觀前我們年級組進行了研討,確定了參觀的時間、路線、內容等,讓幼兒從瞭解國小生的升旗儀式、做操、上課、國小的校舍佈局等。

星期一正好是國小的升旗儀式,我們大班組的四個班級在老師和保育員阿姨的帶領下來到了國小。先是在操場參觀了升旗儀式,接着帶領小朋友參觀了教學樓、食堂等,繞着國小走了一圈,緊接着國小生做操的活動開始了,我們鼓勵大班的小朋友也跟着學做國小生的操,感受國小與幼兒園的不同。最後,各班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國小一年級的班級參觀了教室,讓他們看到了穿着國小校服,帶着紅領巾的國小生,還有教室裏的課桌椅、課本、作業本等等。邊參觀,我一邊給他們進行簡單的講解,好讓幼兒能對國小有更多的瞭解與認識。有的班級還進入了一年級教室聽了五分鐘的課,聽國小老師領讀課文,看國小生認真寫作業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的風景和特色小吃。(重點)

2、能積極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難點)

3、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ppt、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幼兒跟隨音樂進場。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的天氣真好啊。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郊外逛一逛?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出發吧。(帶領幼兒開小火車跟隨音樂進場。)請小朋友們快速的找一個小椅子輕輕的坐下來,迅速的用你們的小眼睛找到老師在哪裏。

2、教師出示漢陰全景圖,引導幼兒欣賞。

師:咦,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是哪裏呀?(幼兒自由回答)對,這就是老師剛剛拍的我們家鄉的照片。那誰來説説,我們的家鄉在哪裏?(漢陰。)對,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家鄉漢陰。我們的家鄉漢陰有許多美麗的景點,你知道有哪些景點嗎?(幼兒自由回答)我們小朋友真棒啊,知道這麼多的地方,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3、教師出示景點圖片,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欣賞並討論。

(1)出示龍崗公園圖片。

師:看,綠綠的山,高高的樹,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呢?

師:對,這就是美麗的龍崗公園。誰去過龍崗公園?可以給大家説説在龍崗公園裏你都看到什麼嗎?還玩了什麼呢?

教師小結:龍崗公園有龍崗閣、千步梯等很多美麗的景色,人們每天在這裏散步、遊玩、還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呢。

(2)出示廣場圖片。

師:小朋友們快看看,這是哪裏呢?

師:小朋友們對這個地方特別熟悉。這就是我們漢陰的廣場。你喜歡這裏嗎?為什麼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廣場。每天有很多爺爺奶奶在廣場上鍛鍊身體,小朋友們可以在這裏玩蹦蹦牀、搖搖車,又方便又好玩。

(3)出示龍寨溝圖片。

師:哇,這裏是哪裏呀?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好神奇啊。

師:有的小朋友去過,知道它就是龍寨溝。你在那裏看見了什麼呢?

教師小結:龍寨溝是一個純天然的自然景觀。那裏有特別美麗的風景和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石頭像鱷魚、有的石頭像兔子,還有的石頭像是神仙在指路似的。

4、出示小吃圖片,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朋友們,我們去逛了這麼多美麗的景點,大家的肚子肯定都餓的咕咕叫了吧。我們一起去看看街上有什麼好吃的。

師:哇,有這麼多好吃的啊。你看到了什麼還吃的?你吃過嗎?它是什麼形狀的'?是什麼味道的?

師:小朋友們,你們剛剛看到的都是我們漢陰的特色小吃,都特別的好吃,但是老師要告訴你們,每次可不能吃太多,要不吃壞肚子可就不好了。

教師小結: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遊覽了這麼多美麗的景點,吃了這麼多好吃的漢陰特色小吃,你心裏是什麼感覺呀?你愛我們的家鄉漢陰嗎?既然我們都這麼的愛漢陰,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美麗。

延伸活動:

正因為我們的家鄉這麼美麗,每年三月份油菜花盛開的時候,都吸引了很多外地遊客來漢陰參觀。那麼哪個小朋友能來當小導遊介紹一下我們的家鄉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遊,今天由我帶大家遊覽我的家鄉漢陰。)

結束語: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當小導遊?那請小朋友們都來當小導遊,把我們美麗的家鄉漢陰介紹給更多的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大膽地交流關於名字的由來,瞭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2、通過講解、討論,瞭解百家姓的含義。

3、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的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貼在黑板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導入

1、教師: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裏嗎?

2、幼兒到海報上找出自己的名字。並學習用“這是我的名字,我叫ⅹⅹⅹ”的句式表達。

3、教師:我們的名字都一樣嗎?

4、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每個人的名字都不一樣,有的名字有兩個字,有的名字有三個字,還有一部分是四個字的。

二、尋找姓的祕密

1、教師: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什麼?你們的`姓是怎麼來的?能不能改姓呢?為什麼?

2、教師小結:寶寶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所以,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是跟媽媽姓。

3、教師:你姓什麼?你知道有哪些姓嗎?

4、幼兒講述,教師記錄。

三、鞏固認識自己的姓氏

1、教師:你的周圍有沒有和你同姓的人?你知道哪些人和你的姓一樣嗎?

2、教師:我們中國的地方可大了,一共有十幾億人口,所以有好多姓,那麼多的姓在古代就編成了一本書,我們就叫它《百家姓》。

3、教師出示《百家姓》的書,並讀一讀百家姓的內容,讓幼兒感知豐富的姓氏。

四、探索名字的奧祕

1、教師:我們小朋友的姓是跟爸爸或媽媽的,不是隨便起的,那你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小祕密嗎?

2、鼓勵幼兒講述家人給自己取名字的過程或意義。

3、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爸爸媽媽 不是隨便給我們取名字的,我們小朋友的名字是有一定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願。

五、結束活動:《我為朋友取名字》

教師:喜歡自己的名字嗎?你除了這個名字,還有別的名字嗎?別人會怎麼叫你?你願意為朋友取一個既特別有好聽的名字嗎?

對於這一知識的接受,幼兒還是較容易的。對自己的姓的認識,及其含義也較有興趣。一個個七嘴八舌的要講一講。

在這一結束活動中,幼兒能很積極地説出自己名字的好,發言較熱烈。

活動反思:

《百家姓》原本是很複雜的,特別對於孩子來説,由於知識的匱乏,更是很難理解這其中的由來與奧祕。那作為老師應該詮釋的使它變得簡單明瞭,讓孩子輕鬆與之碰撞、對話、併產生情感!而我的這堂課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可以説孩子只是在我的講解中,粗略的瞭解了一下,並沒有真正的理解,併產生興趣。我想首先是我沒有重視這堂社會課,總覺得就是一堂副課,稍稍講講就行。有了這樣的心理,我就再也沒有事先去查閲相關的知識。那麼一個連自己都不太明白的老師還怎麼去給孩子生動的講好這一課呢? 我想我應該去彌補一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知道關心他人。

2、掌握多種使大家快樂的方法。

3、培養愛心,擁有快樂的心境。

教學重點:掌握多種使大家快樂的方法

教學難點:使幼兒能大膽的表達讓別人快樂的想法

教學準備:知識準備:

物質準備:信封4個,微笑字卡,小鳥、小象、小兔、蝸牛圖片各一張,音樂《歌聲與微笑》,愛心記錄卡,小愛心30張,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讓幼兒初步感受微笑)

(一)、出示蝸牛微笑的圖片,講講卡片上面有什麼

(二)、談談小蝸牛的笑

(三)、教師肯定幼兒的回答並出示“微笑”字卡

二、基本部分

(一)體驗微笑能帶來快樂

1 猜猜原因:小蝸牛為什麼要寄微笑卡片。

2 導語:老師還收到了幾位小客人的來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信封,圖片)

3 看了這些小客人的來信,小朋友們知道為什麼要把微笑卡片寄給大家了嗎?

小結:微笑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二)、用微笑傳遞快樂

1、體驗微笑:你會微笑嗎?做個最美的'微笑給老師看。

2、送微笑:和旁邊的小朋友微笑。

3、你還想把微笑送給誰?為什麼?啟發幼兒送微笑時説一句話。

(三)、探索多種用帶來快樂的方法

1、除了微笑,還有什麼方法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故事裏的小動物是用什麼方法給大家帶來

快樂的?

2、在愛心卡上記錄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方法(發放愛心卡)

3、張貼記錄卡,並分享交流(播放音樂)

教學延伸:

小朋友們學到了許多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方法,老師認為,這些方法裏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微笑”,讓我們每天都保持微笑,做個快樂的孩子,好不好?現在請小朋友排隊洗手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就像我們大班的楊旗,每天早上爸爸送她上幼兒園都要走十多裏的山路,每天兩個來回需要的不僅是體力還有毅力以及對孩子的愛,有一天我無意中問道:“楊旗,你是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楊旗竟然説喜歡媽媽,不喜歡爸爸,驚訝的同時我在思考: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於是我就想滲透了一些關於爸爸的`活動,引導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瞭解爸爸的工作,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敬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2、認知目標:幼兒萌發瞭解不同行業的願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能力目標:願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經驗準備:

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瞭解爸爸的職業。

物質準備:

爸爸的照片

課件準備:

mp3《我的好爸爸》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為他們唱支歌吧(提前做好安排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剛才大家唱到世上只有媽媽好,其實爸爸好不好?你喜不喜歡他?

二、介紹自己的爸爸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説説你們的爸爸是什麼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麼?”

2、拿出爸爸的照片,引導幼兒在小組內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指名幾個幼兒向大家介紹爸爸。(可以是爸爸的名字、年齡、工作、愛好、外貌或者性格等等.在孩子介紹完畢後要鼓勵説的清楚的孩子,注意培養孩子聽説能力)。

三、瞭解爸爸的工作

1、剛才有不少孩子介紹了爸爸的工作,下面我看看我們班有哪些孩子的爸爸在外務工。瞭解一下他們在外都幹什麼工作。如果有在煤窯挖煤的爸爸,可以展示一塊黑煤給孩子看看,想想爸爸每天都和這黑漆漆的煤炭打交道髒不累不?我聽有個叫小胖的孩子説:爸爸總是在外面打工也不管我,有時他給我打電話我都不想理他。你們認為小胖這樣説對不對?為什麼?

2、介紹幾位特殊家庭的爸爸(吳自政、李鑫這倆孩子只有爸爸沒有媽媽,他們日常既當爹又當媽,真是不容易,希望他們倆能多多的體諒爸爸,做一個乖孩子。)

四、激發情感

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為爸爸做過什麼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麼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也可以給在外打工的爸爸打電話等)。

五、延伸活動:

學唱歌曲《好爸爸壞爸爸》。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當今物質條件優越的時代,孩子們感受着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寵愛,成為了"家中的寶",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具體表現為:習慣接受別人的關心愛護,而不知道積極主動地用愛心去對待別人,甚至驕橫跋扈。本次活動以身邊熟悉的"愛的故事"為支點,截取生活中常見的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加深孩子對愛的理解,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快樂生活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我們都要擁有一顆愛心。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分享愛的故事,並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最感激的人和事。

2、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初步懂得人人都應有一顆愛心。

3、體驗關愛他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分享愛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活動難點:

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

活動準備:

1、愛心卡片,音樂《讓愛傳出去》。

2、公益廣告"關愛他人";PPT課件。

3、心願卡、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愛心卡",導入活動。

"這是什麼?"(打開愛心卡,認讀"愛"字)"什麼是愛?猜猜華老師為什麼要送愛心卡給你們?"--愛就是喜歡。

2、感受、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剛才小朋友講了很多的愛,我這裏還有一些愛心照片,我們來看看裏面都有哪些愛?"阿姨這個手勢表示什麼意思?(愛),模仿手語。

(逐一觀看愛心照片),這裏的`愛心表示什麼意思?

(1)婚禮現場的愛心氣球---------愛是相親相愛。

(2)給災區愛心捐款、愛心車隊------愛是互相幫助。

(3)點燃蠟燭許願------------愛是一種祝福。

(4)醫院裏的愛心氣球----------愛是關愛生命。

(5)愛心書屋--------------愛是一起分享。

(6)奧運火炬愛心傳遞----------愛是傳遞。

(7)愛心小屋無償獻血----------愛是奉獻。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愛,每一顆愛心裏面都藏着一個愛的故事。

3、觀看公益廣告"關愛他人",分享生活中的愛心故事。

"在下面這段愛心廣告中也藏了許多愛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提問:你在廣告中看到了哪些愛心故事?(幼兒自由交流討論)(1)小朋友踢足球,差點砸到嬰兒車裏的寶寶,大哥哥及時用頭頂起了球。

(2)叔叔手裏的書太多,快要滑下來時,大哥哥幫忙扶了一把。

(3)老爺爺騎着裝滿東西的山輪車,爬不上橋,大哥哥在後面推了一把。

(4)看見倒在地上的自行車,馬上把車扶起來。

(5)姐姐的羽毛球掛到了樹枝上,大哥哥幫忙拿下來。

(6)大姐姐把可樂罐撿起來扔進垃圾箱。

:生活中有這麼多人給了我們愛和幫助,我們應該從心裏感謝他們。我們也要有一顆愛心。

4、體驗愛帶來的快樂。

(1)討論:有誰幫助過你?幫助你什麼事?想對他説些什麼?請你大聲的説出來,我想他們會聽到的。

(2)除了用語言來表示感謝,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

(3)剛才大家在感謝別人的時候,心情怎麼樣?

:原來被別人幫助是件開心的事,感謝別人同樣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4)記錄愛的故事。

"華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愛心卡,你們可以把最想感謝的人畫下來,還可以畫一畫你們之間愛的故事,感謝的話不會寫可以請客人老師幫忙,畫完後可以送出你的愛心卡。"活動延伸:

1、送愛心卡,共同分享愛的故事,體驗愛的快樂。

2、小小發佈會--愛的故事。利用晨間談話十分鐘,講講愛的故事。

3、家園配合。請家長和孩子講要感謝的人或事;關注身邊發生、媒體報道的愛的故事;帶孩子一起用行動對周圍的人或事表示感謝。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建立愛護花草的觀念。

2.瞭解一些日常照顧花草的簡單方法。

3.知道花草樹木是我們的朋友,要愛護它們。

4.嘗試通過色彩來感知美、創造美。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一盆折斷的花(其中花朵是用摺紙方法作成的、可以修復的),幾個用可樂瓶子製作的灑水壺。

2.幼兒用書:《花寶寶笑了》。

活動過程:

1.出示被折斷的盆花,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小朋友們,看小花怎麼了?它會説什麼呢?

教師:是誰把花弄成這個樣子了?這個摘花的人做得對嗎?為什麼?

教師小結:花園裏的花寶寶真好看,我們都喜歡,這些花寶寶不但把我們幼兒園裝扮得很美麗,而且也把我們的城市裝扮得更漂亮。所以,花兒好看,大家都不能摘,應該愛護它們,讓它們長得更美麗。

2.瞭解簡單的照料花草的方法,學習照料花草。

教師:我們應該如何照料這些美麗的花寶寶,讓它們開放得更加美麗呢?

教師介紹:花寶寶需要空氣,還要太陽曬曬;泥土不能太緊,太緊了它們透不過氣來,因此,我們可以幫它鬆一鬆土;另外花寶寶也象小朋友一樣要喝水,也要適當的給花澆水。

幼兒用自制的可樂瓶水壺給花寶寶澆水,把花寶寶搬出來曬太陽。

3.誇誇自己是愛護花草的'好孩子。

教師:你們剛才是怎樣照顧花草的呢?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教師:大家都是愛護花草的好孩子,小花送來了禮物,謝謝你們。

教師:我們也來幫幫被折斷的小花吧!

教師與幼兒一起將折斷的花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