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淮安會考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

校園2.52W

歷史作為會考必考科目之一,很多考生都是十分重視的,淮安的小夥伴更是早早就開始做模擬試題來複習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考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用!

淮安會考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
  會考歷史模擬試題

一、選擇題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國長期割據爭戰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是

A公元前2世紀早期 B公元前3世紀早期 C公元前2世紀晚期 D公元前3世紀晚期

2、德國人希霍芬在《中國》一書中首次用 “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古代絲綢之路也被稱為“進步之路”、 “友誼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説明當時這條東西方要道

A交通非常發達 B 各種文明相互交流 C商品貿易極其繁榮 D名勝古蹟眾多

3、司馬遷在《史記》中把陳勝諸侯同列,批評漢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奪百姓財富等許多過失。這反映

A司馬遷史學知識豐富 B《史記》的藝術性相當高

C《史記》的體裁多樣 D司馬遷史德高尚

4、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體現這一歷史發展主流的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鑑真東渡 C玄奘西行 D鄭和下西洋

5、李白的詩句“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晉都城洛陽被攻破時,中原人民紛紛南遷的境況。他的積極影響是

A加劇了南方的`混亂局面 B使南北人口結構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劇減少 D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

6、中國一位民族資本家説:“我之廉價工人,彼(西方國家)亦得而使用;我之豐富原料,彼亦得而購買,就地製造,就地賣出,運費既省,關税無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歷史現象可能發生在哪一條約簽訂後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7、有學者在評價辛亥革命時曾説: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的事;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 的事。據此,他認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 B促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D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8、徐中約説:“《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週評論》在內的許多其他雜誌,對傳統主義的堡壘——舊文學、舊道德、舊式人際關係和儒家 ——發動了全面攻擊……。”作者認為這些雜誌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是

A批判繼承 B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C避免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 D完全否 定

9、某回憶錄記載:“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國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學者和文化人。重慶,成都、昆明、桂林,及至一些縣城和鄉村,集中各種科學家和各類學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難再現。”上述現象發生於

A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 B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 C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

糧食產 量 比上一年減少

1958年 20000萬噸

1959年 17000萬噸 3000萬噸

1960年 14350萬噸 1650萬噸

1961年 14750萬噸

10、右面表格是某時期我國糧食生產狀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包括

A自然災害

B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受挫

C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氾濫

D農業生產合作社效率低下

11、2014年上海“亞信峯會”國宴上,考慮到貴賓來自不同國家,熬湯時特地選擇了穆斯林清真食材。這反映對哪種文化國家的尊重?

A猶太教 B伊斯蘭教 C基督教 D佛教

12、16-17世紀的西方人眼中哥倫布是“一個將要統治世界的白人帝國主義之父和一個被推舉為天主教聖徒的候選人”。材料中當時西方人看來,哥倫布的發現①使人類歷史進入了歐洲時代 ②有利於西方文明的傳播 ③追逐黃金、發財致富 ④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13、近期,烏克蘭局勢發生變故,克里米亞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代歷史事件中,與克里米亞命運緊密相關的是

A彼得一 世改革 B十月革命 C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D二月革命

14、右圖是羅斯福新政時 給守法企業懸掛的藍鷹標誌,有下列哪種情況的企業不能懸掛藍鷹標誌

A擴大企業規模 B規定價格水平

C保證工資水平和工作日時數 D遵守市場分配

15愛德華•斯諾登做了一件讓讓全球震驚的事情:把“山姆大叔”的監控項目和手段曝光。從媒體角度看,突出反映了

A西方國家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完善

B網絡、報刊、電視等新聞媒體監督作用的大大增強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帶來的負面影響

D政府對個人和集團勢力獨行的制約

二、非選擇題

16、2014年5月,英國議會各黨派在歐盟議員的選舉中,獨立黨獲得英屬最多的席位。有評論稱:這是17世紀英國爆發“重大革命”以來,新興黨派首次在重要的議會選舉中戰勝工黨和保守黨。

——據央視新聞述評整理

請回答:

⑴17世紀英國爆發的“重大革命”指哪一次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⑵17世紀英國的“重大革命”有何重大成果?產生哪些重要影響?

17、閲讀 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材料一:“洋人”、“洋務”、“洋布”、“洋行”、“洋樓”、“洋爐”等“洋”族詞日益增多,在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時期,……有400多個。”

——黃河清《“洋”族詞的興衰》

材料二:革除“老爺”、“大人”等前清官場的稱呼……。男人剪了辮子,女人裹腳大大減少……。

——把歷史《教師教學用書》(八年級上冊)整理

材料三:2005年的美國財經記者莎拉發現,自己 家裏的鞋、襪子、玩具、枱燈等用品都產自中國,其他普通美國家庭亦大多如此。

——《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

⑴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國社會發生變化的表現(不得照抄原文),並簡要説明變化的原因。

⑵材料一、二的變化與材料三的變化有何相同之處?

⑶材料三的變化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發生的?綜合三則材料折射了中國社會近代以來怎樣的歷史發展趨勢?

  會考歷史模擬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D A D C C D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A C A B

二、非選擇題

16題

⑴事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封建統治阻礙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⑵成果:制定《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政體;影響: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

17題

⑴表現:洋詞的出現;官員稱呼的改變;社會習俗的變化;原因:列強侵略的加劇;西方文化的滲透;辛亥革命的影響;崇洋風氣日盛;

⑵都是受外來因素影響引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