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的高中地理教案

校園2.5W

説課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的高中地理教案

本節學習的重點是農業區位。通過對農業區位的分析,使學生學會運用地理思維看待農業問題,明確自然、交通、技術、社會、政策等因素只是影響農業生產的一般條件。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還有深刻的原因,即這種地域分工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每個地區除滿足區內需要外,還能為區外提供大量商品性農產品才形成的。由此可見,農業地域類型是不同地區利用各自的特有條件發展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並在地區間進行商品交換,是農業生產社會分工在地域上的具體體現。

由於本節內容多,概括性強,涉及面廣,教學時要注意對教學資源的開發,可適當補充一些學生熟悉的典型案例。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及其發展變化,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分佈和生產特色,從而深刻領會農業生產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原則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農業區位因素。

2.世界主要的農業生產類型。

教學難點

1.社會經濟條件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2.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

教具準備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投影片、打印好材料等。

學生:蒐集當地的農作物品種及影響農作物分佈的因素。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明確農業的概念,理解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2.明確農業地域類型的概念,理解農業地域形成的深層原因及其發展變化,瞭解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及主要糧食作物的分佈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所學知識,結合實例,學會分析影響本地區的主要農業區位因素及所屬農業地域類型的方法。

2.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人類農業生產活動與環境的關係,樹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教學過程

第2課時

導入新課

師 (複習提問)1.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新疆的瓜果特別甜,其主要影響因素是什麼?

3.“温室無土栽培”推廣的重要因素是什麼?

生 (回答)1.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構成了農業區位的三大要素。

2.光照充足。

3.科學技術。

師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及技術水平是不同的,人們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宜農則農,宜林則林,且牧則牧,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為此,在不同地區,就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

板 書:

二、農業地域類型

推進新課

師 請同學們看書思考,什麼是農業地域類型?

生 (閲讀教材,並回答)農業地域類型是在不同的地區,利用當地的優勢條件,發展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並在地區之間開展商品交換所形成的農業經營單位或地域單位的組合。

師 (激勵性評價後講述)為了加強理解,請同學們看一則實例。

課件展示:

多媒體資料“阿根廷的大牧場放牧業”

請同學們觀看材料並展開討論:該地區形成大牧場放牧業的條件有哪些?

生 看材料並分組討論,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

師 (總結)該地區氣候温和,草類茂盛,地價較低,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性;該國又通過培育良種,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闢水源,種植飼料等措施,使該地畜牧業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大牧場經營的傑出代表,其乳肉產品遠銷至歐洲等世界各地。

師 (精講)由此可見,農業地域類型是農業分工在地域上的具體表現。在一定的國家或地區,農業生產地域類型表現為不同級別的農業區域。不同功能的農業區域,有着不同的農業條件、特點、潛力、優勢和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業生產就顯得十分重要。

(承轉)但是,在同一區域,不同的歷史時期,農業發展狀況是不同的。請同學們看書討論兩個問題:

1.農業生產佈局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2.農業地域類型是怎樣形成的?

生 (分組討論並作答)1.世界農業發展的歷程表明,農業生產從自給自足到商品化生產,從“小而全”到“專業化”,從分散到集中,從“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從粗放型到集約型,代表着農業生產佈局的發展趨勢。

2.農業地域類型是農業生產分工在地域上的具體表現。

師 第一個問題好理解,隨着社會的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不斷變化,所以,從生產目的到耕作方式再到生產規模都不斷髮生着變化。

第二個問題則較抽象。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原因和一般的影響農業生產的條件不同。自然條件、交通運輸、科技水平、有關政策等因素,是影響農業生產的一般條件,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則具有更加深刻的原因。農業地域分工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每個地區除滿足區內的需要外,還能夠向區外提供比較多的商品性農產品。因此,各地區農業的商品化生產,是農業生產地域分工的主要標誌。如: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美國的商品穀物業等都是在地域分工的前提下形成的。

(拓展提升)瞭解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及其分佈

師 通過查閲資料瞭解世界上主要的農作物分佈區域。

師 (承轉)由於動植物的不同地域分佈,以及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世界上形成了多種農業地域類型,如:熱帶遷移農業、商品穀物農業、乳畜業等。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從不同側面對這些農業地域類型進行分類,形成不同的農業生產類型。

板 書:

世界農業生產類型

師 (精講)按生產對象的不同,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副業;按投入多少分為粗放型農業與集約型農業;按產品用途分為自給農業與商品化農業。那麼,它們之間各有什麼不同呢?

課件展示:

資料(一)“自給農業與商品化農業的影像資料”(如教材圖3-14)

師 請同學們比較,二者的區別主要是什麼?

生 (合作探究,回答)自給農業是農民在小塊土地上,用傳統的農具種植多種農作物,以求自給自足,用來出售的農產品是很少的。主要分佈在比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

商品化農業是在較廣闊的耕地上,利用現代耕作方式,大規模經營,農產品商品率較高,價格較低。多分佈在發達的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新開發區。

師 對,像熱帶雨林地區的熱帶遷移農業就是自給農業,而阿根廷的大牧場放牧業則是商品化農業。

課件展示:

資料(二)“集約型農業與粗放型農業的影像資料”

請同學們思考:(1)什麼是集約型農業?分哪幾類?

(2)粗放型農業與集約型農業有何不同?

生 (合作探究後回答)

1.集約型農業是指在單位面積的土地上投入比較多的勞動、資金和技術,以增加農產品的產量。集約型農業分勞動集約化、資金集約化以及技術集約化三大類。

2.粗放型農業一般分佈在地廣人稀、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地區。

師 (評價並總結)這二者之間存在鮮明的不同,集約農業投入較多,產量、產值較高,如花卉培育廠、養豬場等;而粗放農業投入較少,產量相對較低,如內蒙古的遊牧業、熱帶雨林地區的遷移農業等。

目前,世界的農業主要是密集型的。

師 請同學們看圖討論,合作完成下列內容。

課件展示:

1.填寫下表:(斜體字為填寫部分)

對象 生產類型 特點 分佈

A 混合農業 是種植業與畜牧業並重的農業生產類型,所種植的農作物或作為口糧,或作為飼料,或作為商品出售 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

B 地中海式農業 是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的混合農業,優勢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等,葡萄、柑橘、油橄欖等園藝作物也比較多 分佈於南歐、西亞、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氣候區

C 熱帶種植園農業 以大種植園和農場為主,專門生產熱帶經濟作物,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專業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橡膠種植園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和巴西,咖啡種植園主要分佈在南美洲及非洲。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產地和棕油出口國

2.將下列地區的農業生產活動進行分類:

①中國的水稻種植業 ②美國中部的商品穀物生產 ③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業 ④馬來西亞的橡膠種植園 ⑤蒙古的遊牧業

按生產對象分:種植業有___________;畜牧業有___________。

按投入狀況分:集約型農業有___________;粗放型農業有___________。

按產品用途分:商品化農業有___________;自給型農業有___________。

生 (做題並相互校正)

(承轉)民以食為天,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糧食作物是最重要的農作物。從世界範圍來看,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佔到農作物播種面積的80%。其中,世界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小麥、水稻、玉米。請同學們看圖回答下列問題:在世界上,小麥、水稻、玉米的生產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課件展示:

P65,圖3-20“世界水稻、小麥、玉米主要產區”

生 合作探究所提問題,並回答:(答案不明確時,教師要及時加以補充)

小麥:世界的小麥生產,主要分佈在温帶大陸性氣候區和我國的半濕潤、半乾旱區。原因是小麥的耐旱能力較強,其成熟期需要充足的光熱條件。

水稻:水稻種植業主要分佈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降水豐富的地區,在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亞、南歐的一些地區和南美洲北部,也大面積種植水稻。原因:水稻喜温喜濕,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熱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在這些光熱充足、水源豐富的地區形成了大面積的水稻種植區。

玉米:多分佈在美洲、亞洲、歐洲、非洲等地。這是因為這裏夏季高温多雨,生長季較長,適合玉米生長。

師 可見,不同地區的農作物品種是不同的,這與作物本身特性和當地的自然條件有關,現僅以水稻生產為例來分析。

(提出問題)(1)水稻的自身生長特性是什麼?

(2)水稻生產有什麼特點?

生 (合作探究兩問題後,回答)問題1:水稻是一種喜温喜濕的高產糧食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熱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

問題2:水稻生產過程相對複雜,需要投入比較多的勞動力,而且不太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經營。與其他農作物相比,水稻生產的勞動生產率不高,比較適合於個體農户經營。

師 (總結)可見,水稻生產是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精耕細作的集約農業,水稻單產量較高,是人類喜食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因而在世界上許多地區均有分佈。

(師提出問題)水稻能否實現機械化作業?

生 能,日本在這方面就有了很大突破。

(拓展提升)水稻喜温喜濕,一般分佈在氣候較為濕熱的地區,我國緯度較高的東北平原能否種植水稻?為什麼?

生 (討論回答)能。因東北地區屬温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温多雨,能滿足水稻生長的水熱需求。

師 是這樣的。我國農業分佈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在東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都有大面積的`水稻種植,而且我國是世界上稻穀產量最多的國家。

(承轉)那麼,我國南方與北方的水稻種植特點一樣嗎?

生 不一樣,南方多水田,北方為旱稻。

師 回答正確。由於氣候條件的不同,我國南北方的土地景觀呈現出很大的差異,南方由於降水豐富,耕地多為水田,北方由於降水較少,多為旱地。

課件展示:

教材圖片,圖3-21,圖3-22及圖3-23。

師 請看畫面,我國的耕地可分為兩大類,即水田和旱地,那麼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在分佈上有什麼規律呢?請同學們觀看材料並分析討論,完成下表內容的填寫。(斜體部分學生填寫)

課件展示:表格

類型 特點 分佈

水田 平地水田 主要是指種植水稻及其他水生作物、每年有季節性積水的農田 集中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南方地區,在北方水源條件較好的地方,水田多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格局

梯田水田

旱地 平地旱地 通常是指種植旱地作物、一般不需要季節性灌溉的耕地。包括有灌溉條件的水澆地和一般旱地 集中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在不具備灌溉條件的南方丘陵山地亦廣泛分佈

坡地旱地

生(合作探究,完成上表。)

師 (對學生所填內容作評價總結。)お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農業地域類型及農業生產類型。所學知識與生產實際聯繫密切,在學習過程中要養成一個勤看、多想、多聯繫的習慣,充分利用實例來説明問題,並能達到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答當地農業生產中出現的問題,樹立科學的人地觀,做到熱愛家鄉、保護環境。

板書設計

第2課時

活動與探究

活動與探究一

課題:當地農業主導因素分析

過程:查閲當地的有關資料,如自然條件方面的氣候、土壤等資料。人口、耕地總數、農業科技水平等社會經濟資料。到農田中調查。

結果:形成調查報告。

活動與探究二

活動與探究課題的題目:調查某種農產品的商品率

活動與探究的內容:影響農產品商品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計算某種農產品的商品率?

活動與探究的過程、方法:先從當地的農業生產類型、主要農產品及商品率、農業區位條件等方面入手,全面瞭解該地區農業生產活動,然後解答探究問題。

活動與探究的結果:對家鄉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並寫出調查報告;知道農產品商品率的計算公式:農產品商品率=農產品出售量/農產品總產量×100%。

●追蹤練習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或兩個是正確的)

1.下列不屬於美國中部平原發展商品穀物農業優越的區位條件有( )

A.地勢平坦開闊,土壤深厚、肥沃

B.氣候温和,降水豐富

C.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

D.水陸運輸發達,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

答案:C

2.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農業類型是( )

A.小麥和玉米混合農業 B.水稻和熱帶經濟作物混合農業

C.穀物和牲畜混合農業 D.牧牛和牧羊混合農業

答案:C

3.下列各組國家中,是大牧場放牧業主要分佈區的是( )

A.丹麥、法國 B.新西蘭、南非

C.美國、加拿大 D.阿根廷、巴西

答案:B

4.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是一種( )

A.種植業農業 B.養殖業

C.自給農業 D.混合農業

答案:D

5.關於水稻種植業的敍述,正確的是( )

A.水稻種植業是勞動密集型農業

B.亞洲水稻種植業的商品率很高

C.亞洲水稻生產主要以大農場為主

D.要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必須擴大播種面積

答案:A

6.關於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的敍述,正確的是( )

A.機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單產低,商品率低 D.資金投入多

答案:B

7.下列符合亞洲水稻種植業區位條件的是( )

A.人口稠密,勞動力素質高

B.科技水平較高

C.夏季高温多雨或終年高温多雨的氣候條件

D.小農經營

答案:C

二、綜合題

8.下圖是“澳大利亞大分水嶺兩側年降水量及水資源利用圖”,讀圖並回答問題。

(1)B、C兩側降水稀少的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2)E處為澳大利亞著名的混合農業區,該地農牧業發展的限制性條件是__________。

(3)澳大利亞政府是採取什麼措施發展E處農牧業生產的?

答案:(1)C 位於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的背風坡,處於雨影區

(2)灌溉(或水源)

(3)發展水利工程,東水西調。

9.下圖示意是昆明附近產業轉化的構想,Ⅰ表示煙草業的變化,Ⅱ表示鮮花業的變化。讀圖並回答問題。

(1)該區域發展花卉業(“彩色農業”)的氣候資源優勢是__________。

(2)該區域發展花卉業的其他優勢是_____________。

(3)要解決保鮮、開發新品種等問題,從而使花卉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最重要的途徑是__________。

(4)該產業轉化的意義有( )

A.減少運輸成本 B.使捲煙的產量增加

C.既有益生態、又美化生活 D.消除不可持續發展的隱患

答案:(1)“四季如春”,降水豐沛

(2)廉價勞動力,土地價格較低

(3)技術創新(或技術開發,引進先進技術)

(4)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