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3篇

校園8.93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3篇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3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確定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會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項式分解因式.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探索多項式各項公因式的過程,依據數學化歸思想方法進行因式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分析、類比以及化歸的思想,增進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主動積極地積累確定公因式的初步經驗,體會其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項式分解因式.

難點:正確地確定多項式的最大公因式.

關鍵:提公因式法關鍵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係數、二看字母.公因式的係數取各項係數的最大公約數;字母取各項相同的字母,並且各字母的指數取最低次冪.

【教學過程】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知

【複習交流】

下列從左到右的變形是否是因式分解,為什麼?

(1)2x2+4=2(x2+2);

(2)2t2-3t+1=(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問題:

1.多項式mn+mb中各項含有相同因式嗎?

2.多項式4x2-x和xy2-yz-y呢?

請將上述多項式分別寫成兩個因式的乘積的形式,並説明理由.

教師歸納】我們把多項式中各項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這個多項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個多項式的各項含有公因式,那麼就可以把這個公因式提出來,從而將多項式化成兩個因式乘積形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師提問:多項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項的公因式是什麼?

【師生共識】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確定各項的公因式再將多項式除以這個公因式得到另一個因式,找公因式一看係數、二看字母,公因式的係數取各項係數的最大公約數;字母取各項相同的字母,並且各字母的指數取最低次冪.

三、範例學習,應用所學

例1:把-4x2yz-12xy2z+4xyz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分析】觀察所給多項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於是有兩種變形,(x-y)3=-(y-x)3和(x-y)2=(y-x)2,從而得到下面兩種分解方法.

解法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3:用簡便的方法計算:

0.84×12+12×0.6-0.44×12.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觀察並分析怎樣計算更為簡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師活動】在學生完成例3之後,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計算中的應用,提出比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麼不同?

四、隨堂練習,鞏固深化

課本115頁練習第1、2、3題.

【探研時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計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課堂總結,發展潛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關鍵是找準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時應注意:(1)係數要找最大公約數;(2)字母要找各項都有的;(3)指數要找最低次冪.

2.因式分解應注意分解徹底,也就是説,分解到不能再分解為止.

六、佈置作業,專題突破

課本119頁習題14.3第1、4(1)、6題.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3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分式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能熟練地求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難點:能熟練地求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讓學生填寫[思考],學生自己依次填出:,,,.

2.問題:一艘輪船在靜水中的最大航速為20千米/時,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順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實踐,與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時間相等,江水的流速為多少?

設江水的流速為x千米/時.

輪船順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時間為小時,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時間小時,所以=.

3.以上的式子,,,,有什麼共同點?它們與分數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可以發現,這些式子都像分數一樣都是A÷B的形式.分數的分子A與分母B都是整數,而這些式子中的A、B都是整式,並且B中都含有字母.

[思考]引發學生思考分式的分母應滿足什麼條件,分式才有意義?由分數的分母不能為零,用類比的方法歸納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為零.注意只有滿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為零這個條件,分式才有意義.即當B≠0時,分式才有意義.

二、例題講解

例1:當x為何值時,分式有意義.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義,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為零,進一步解出字母x的取值範圍.

(補充)例2:當m為何值時,分式的值為0?

(1);(2);(3).

【分析】分式的值為0時,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①分母不能為零;②分子為零,這樣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這類題目的解.

三、隨堂練習

1.判斷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2.當x取何值時,下列分式有意義?

3.當x為何值時,分式的值為0?

四、小結

談談你的收穫.

五、佈置作業

課本128~129頁練習.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3篇3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第一課時《軸對稱》,本節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活動經歷,從觀察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開始,從整體的角度認識軸對稱的特徵;同時本節內容與圖形的三種變換操作(平移、翻折、旋轉)之一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通過對這一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從對圖形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對軸對稱的理性認識,為進一步學習軸對稱性質及後面學習等腰三角形和圓等有關知識奠定基礎。同時這一節也是聯繫數學與生活的橋樑。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全等三角形”相關內容之後安排的一節課,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這節課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實例和動手實踐,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總結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是切實可行的。

三、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確定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確定本節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理解並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對稱軸;能準確判斷哪些事物是軸對稱圖形;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理解並掌握軸對稱的概念,對稱軸;瞭解對稱點.

(3)瞭解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聯繫與區別.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觀察——比較——操作——概括——總結一應用”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抽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究,進一步提高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愛生活的情感和欣賞圖形的對稱美。

(二)教學重點: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有關概念.

(三)教學難點: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聯繫、區別

.四、教法和學法設計

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八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特徵。我選擇的:

【教法策略】採用以直觀演示法和實驗發現法為主,設疑誘導法為輔。教學中教學中通過豐富的圖片展示,創設出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教師適時地演示,並運用多媒體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使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得到恰當的發展和提高。

【學法策略】: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操作——概括——檢驗——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有關內容。

【輔助策略】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適時呈現問題情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直觀效果,提高課堂效率

五、説程序設計: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利於學生進行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設計。

(一)、觀圖激趣、設疑導入。

出示圖片,設計故事。一日,春光明媚,蝴蝶和蜜蜂來到花叢中游玩,這時蝴蝶對蜜蜂説:“咱們長得真象”,蜜蜂百思不得其解。你能説出為什麼長得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一問題――軸對稱。

[設計意圖]以興趣為先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景,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實踐探索、感悟特徵.

《活動一(課件演示)觀察這些圖形有什麼特點?》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出示一組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軸對稱圖形,出示後先讓學生自己觀察,並引導學生感知,無論是隨風起舞的風箏,凌空翱翔的飛機,還是古今中外各式風格的典型建築很多圖形都給我們以美得感受。然後,教師適時提出問題: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特徵?是如何對稱?怎樣才能使對稱?部分重合呢?讓學生觀察、猜想、探究、討論,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讓學生髮現:把一個圖形的某一部分沿着一條直線翻折180度後能與這個圖形另一部分完全重合。從而引出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在得出概念之後再引導學生例舉生活中的事例。以便加深對軸對稱圖形概念的理解。

為了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又出示了一組練習

(練習1)這是一組常見幾何圖形,要求學生判斷是否是對稱圖形,若是對稱圖形的,畫出它的對稱軸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練習題不僅讓學生鞏固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而且讓學生認識到我們常見的圖形,有些是軸對稱圖形,有些不是軸對稱圖形。並且還讓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不僅僅只一條,有可能有2條、3條、4條甚至無數條,對稱軸的方向不僅僅是垂直的,有可能是水平的或傾斜的。

(練習2)國家的一個象徵,觀察下面的國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試找出它們的對稱軸。次題進一步鞏固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同時通過展示各國的國旗,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動手操作、再度探索新知。

將一張紙對摺,用筆尖扎出一個圖案,然後將紙展開後,鋪平,觀察各自得到的圖案與軸對稱圖形的不同。教學中注重學生活動,鼓勵學生親自實踐,積極思考,在樂學的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引出軸對稱概念。

再次引導學生討論、歸納得出軸對稱的概念……。之後再結合動畫演示加深對軸對稱概念的理解,進而引出對稱軸、對稱點的概念.並結合圖形加以認識。

(四)、鞏固練習、昇華新知。

出示幾幅圖形,請同學們辨別哪幅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哪些圖形軸對稱,

在這組練習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加深了對兩個概念的理解,又鍛鍊了同學的各方面能力。完成這組練習題後讓學生,歸納軸對稱圖形及軸對稱區別與聯繫,先讓學生自己歸納,然後用多媒體展示。

(課件演示)軸對稱圖形及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區別與聯繫

(五)、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1、搶答;觀察周圍哪些事物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

2、判斷:

生活中不僅有些物體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我們所學的數字、字母和漢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軸對稱圖形。

(1)下面的數字或字母,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0123456789ABCDEFGH

3、像這樣寫法的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口工用中由日直水清甲

(這幾道題的練習做到了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溶為一體。這樣設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檢查了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六)歸納小結、佈置作業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從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情感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作業佈置要有層次,照顧學生個體差異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六、設計説明

這節課,我依據課程標準、教材特點、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六個環節的教學設計,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圖案以及動畫演示,由感性到理性,讓學生輕鬆掌握了軸對稱圖形與關於直線成軸對稱兩個概念,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引導概括,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這就是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