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熱門】目送讀後感

校園1.86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1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對親情和作者周邊人物的感悟,寫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老去,各種真實的情感。

已是不惑之年,再來讀《目送》,頗有共鳴感,經歷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歡《目送》中的一句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級時那大大的書包幾乎能把孩子帶到,到現在,孩子卻不願依賴你了,獨立,她成了少年。

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多少次這樣目送孩子的離去。父母的日漸老去,我對父母的依戀依舊繼續着。歲月的流逝匆匆,心裏更加深深地體會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這世世代代的輪迴,上蒼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沒有人能改變上蒼的決定。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龍應台《目送》讀後感5

讀《目送》,會讓我又一次地感受到與父母分別時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時隔幾年,千里迢迢去看望父母時,二老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

就在去年春節,全家要去蘇州看望父母,準備過一個團圓年。但天公不作美,動身出發的夜裏下了一場大雪,早晨路上厚厚的積雪讓出遠門的全家做了難,車票已買好,路又不好走,怎麼辦?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的電話早早就打了過來,天冷路滑,安全第一,就不要來了,以後還有機會。但,想要見父母的念頭太強烈了,克服種種困難,還是踏上了看望父母的路。

等踏進家門,見到父母的一瞬間,所有的辛苦都煙消雲散,父母老了,真的顯老了,不爭氣的眼淚奪眶而出,一下子緊緊和父母相擁在一起……

目送讀後感2

《目送》是龍應台的著作,在我看來,書中的故事也是我們生活的寫照。

“我慢慢的、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人生怎麼不是在親人的一次次目送中度過的?曾經的我單純、天真、可愛,躺在母親的懷抱中,要她和我玩玩具,要她給我講百聽不厭的小故事,我十分依賴她。

後來,我與家人之間彷彿隔了一堵鋼鐵造的牆,母親無法進入我的內心,我也無法理解他們對我的愛。

父親説:“我要去出差。”第二天,母親推開那許久沒有打開的房門:“老爸要去出差了哦!”我低着頭,快要趴到桌上,一聲不吭。“他要出去了,快出來説聲再見啊!”她又衝我叫道。我終於抬頭,用反感的眼神望着她:“走就走嘛,又不是不回來。”話音剛落,他就匆匆走了。沒等我説再見,只留下一陣沉重的關門聲。回過神來,屋裏顯得寂靜而冷漠。

我走在成長的路上,卻與父母“漸行漸遠”。然而作者對她那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是那麼有耐心,無數次對她的母親説:“我是你的女兒,你記得嗎?”記得有一個公益廣告,痴呆的父親在聚餐時不顧形象把餃子塞進口袋裏,説:“我兒子最愛吃餃子。”這讓我深思,難道只有在父母到這種境地我們才懂得去關心、理解他們嗎?如果某天父母頭髮蒼白,認不出我們了,那又是多麼深刻的傷痛?

這本《目送》告訴我應該把握現在。讓我感受到了父母親對我“漸行漸遠”的傷感。為了明天不是遺憾,我決定去理解這份親情,更加珍惜它,愛護它……

目送讀後感3

今年寒假作業太多,外出活動更多,我終於擠出時間終於看完了龍應台的《目送》這本書,這是作者獻給她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書,表達了“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相當深奧,讀了這本書,我感到自己對親情的理解有了更深的領悟。

這本書與其説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比如作者説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作者看來,“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對作者的這番感歎,我深有同感,不管是否相信,只有送別時的心情更讓人無奈。等到我們長大後,擁有了年輕時想要的一切,才會發現自己的父母已經老去,夥伴也都忙着自己的事。我們應該在年輕時就學會珍惜與父母之間這份難得的親情緣分。

通過讀這本書,我還學會了獨立,父母不應過多照顧孩子,孩子更不能過於依賴父母。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認為,父母不幫忙才是對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書中關於母親目送孩子遠去的描寫,非常讓我感動。作者寫道,“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她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我想,這本書除了我應該看,我的父母也應該看看吧。

願我和作者一樣,珍惜親情,在目送的考驗中成長!

目送讀後感4

今天,我在家裏讀完了《目送》這本書,感覺對我的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台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國小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文字讓我得到了感悟:當大家長大了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學會放手,讓我們自己闖出一片新空間,而不能扼殺在對孩子的溺愛的搖籃裏。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

原來,龍應台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台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當龍應台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為他認為,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台幫父親清理排泄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父親對“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

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後一篇文章《魂歸》,它説了龍應台的父親死了,村民們説,根據家鄉的習俗,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龍應台和她的母親卻説:“最後一次接觸父親的機會,我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別人代勞。”這一天清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他深深跪下,眼淚決堤。讀到這裏時,我不禁發現,全國各地的人們,對自己的長輩都是無比的孝順,因為,沒有了他們,就等於沒有了他們自己。這也是都長輩的一種尊敬。

雖然我可能還沒有真正的'讀透這本書,但,它卻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裏,一輩子也不可能忘記。

目送讀後感5

在看完這本書後我思緒萬千,我明白了在短暫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親情。你與父母的關係不過意味着你將望着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每一次都牽動着你的心。

在第一篇散文中,兒子對母親送別時的嘮叨滿不在乎,甚至抱怨母親的嘮叨,母親就只能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山人海。母親那時多想他回望一眼,多想他回來給他一個擁抱,但他並沒有。當我替他的母親抱怨時,我突然想到我小時候的感受。小時候因為家裏窮,父母為了我們的前途出去打工。小小的我並不明白他們的苦心,我只知道他們又要離開這兒了,撒嬌不讓他們走;不走是不可能的,他們丟下淚流滿面的我,還是狠心地離開了。從此以後,不到長假我們都見不到面。那時我十分抱怨他們,我覺得別人都有父母的關愛,而我沒有。隨着我漸漸地長大,我逐漸明白:父母都是為了我好,他們正是因為愛我,才背井離鄉。後來我才知道,媽媽常常走出我的視線後才流淚。

這本書不但寫了親情,還寫了龍應台女士對人生苦短的看法。人生就如兩本存摺,一份在支出,一份在存入。支出的永遠是時間,存入的便是我們的收穫。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我們要存入更多的收穫,並讓那些收穫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人生在世不能浪費時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光飛逝,我們更要珍惜每一段時光。在學習的年齡中,我們就該努力地,一心一意的地學習知識,不能浪費太多的時間在玩樂上。有的人問:為什麼要學習?人不正是因為學習才變成高等動物嗎?學習能讓我們收穫的更多,收穫的越多長大做出的貢獻就越多。為國家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嗎?

當父母離開我們,我們也要努力而快樂的成長。人生在世,不可能你走的每一步路都有人陪着你。是啊,有些路只能你自己一個人走,這就是成長,這就是人生!

目送讀後感6

現在的我處於一個很尷尬的時刻,與母親的隔閡越來越大。每每心情很悶很難受時,我就想沉浸在這本書裏,看看別人的父母,別人怎麼做子女,然而還是學不會。

這本書寫到關於__的一些關係,由於看這本書前看了沉默的大多數,都有點非主流之嫌,未必不是一個獨立思考者應該有的思維,恭維也好,疏離也罷,這些文人墨客都希望天下太平,百姓樂業,殊途同歸。

這其實是一本由散文堆砌的讀本,貫穿的是親情,也吃驚於龍應台對植物的熟悉,對知識的敬畏。

有不理解父母的時候,安德烈也很少和她聯繫,偶爾一封郵件當父母的也是反覆斟酌,上線提醒就像是給父母的一劑安慰藥,也會在12歲的時候説不再是你的baby,龍應台和醫生弟弟後來也發現父親是在不允許駕駛後慢慢心智退化,退化到眼屎把眼睛都黏得睜不開,退化到一進一退的使喚吟詩學步。

“很多,沒多久就散了,因為人會變,生活會變,家,也跟着變質。渴望安定時,很多人進入一個家;渴望自由時,很多人又逃離一個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許遇見的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尋找自由的人也許愛上的是一個尋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温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如果要我替她想想,可能就是這樣吧,世界那麼大,她那麼大年紀,也該出去看看了。可是啊,你看看就看看,何必傷人。孰是孰非,彼此心底,心知肚明。非得爭個你強我弱,非得人前人後換個花樣玩,絲毫沒有一點做母親的模樣。

所以,與其説,為了尋求慰藉來讀這本書,倒不如説是越讀越殤,別人家的父母可和你家不一樣……

目送讀後感7

目送,是為了再次聚首

最開始,先回憶一番。

第一次聞及龍應台這三個字是在高三的某個課間,隔壁桌的同學説了一句龍應台的格言,而我卻啞然不知這位華人世界裏頗有影響力的一支筆,深感慚愧。

看的第一本龍應台的書正是《目送》,現在還在噹噹的銷售榜上,書是從小夥伴那裏借來的,在某個暑假裏看完,當時的情感至今仍有幾分印象。書中談到死亡,衰老和孤獨,觸及脆弱的敏感神經,幾次尷尬落淚。還記得是在家裏的客廳沙發上,蜷縮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親走出廚房門的時候,假裝無意地抹去眼淚。當時讀到的正是作者對其母親的描寫,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卻有着一股讓人心生悲傷的強烈情緒。

給文字賦予情感,它就是擁有了靈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觸龍應台這三個字,是在讀書會員的書單上,於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決定細細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都到了獨當一面的時候了吧,小時候渴望長大,覺得長大就有了自由,卻不知越是長大,越會被現實圈住。成長的自由是相對的,大手拉小手已經成為模糊的記憶,一個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氣。

【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面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可以附着依託。】

人,終究是孤獨的,你會有家人,會有伴侶,會有朋友,但是更多的時候,你只有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在這世間,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暫時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目送讀後感8

這是一本奇妙的書。淡淡的文字,憑弔的語調,細膩的感受,完全沒有華麗的影子,也沒什麼大悲大喜。但卻能讓人很認真地讀下去,在無形間淨化我們那被塵埃腐蝕的心靈。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散文。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為母親在對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作為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是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作為採訪者所熟悉付出的那份真切;記錄了自己作為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一本《目送》,竟然讓我從頭到尾保持眼睛酸楚的那種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

《目送》七十二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出最動人的心絃的那種感覺。讀起來,連呼吸都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記載。隨着時間的流逝,當我們也成為那個望背影的人時,才會真切的體會到父母那份痛楚與沉默。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它們當孩子。我們會懊悔,懊悔曾經的無知,但時間不留給我們一點機會,我們想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一切的感受,可被時間悄無聲息的擋住了。時間讓我們改變,讓我們懂得了一切,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

真的是這樣,有些感受只能一個人體會,有些淚只能一個人掉,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個人走。明白了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成長了吧。

目送讀後感9

龍應台的《目送》一書,包含寫父親、母親、兒子、朋友、兄弟的七十三篇散文,深邃、美麗的文字,吸引我在這個七月盛夏用幾個晚上讀完該書,共鳴之處頗多,最是印象深刻的還是跟孩子有關的《目送》和《十七歲》。

首篇《目送》,講述兒子華安上國小第一天目送其消失在門裏;十六歲機場送別一寸不移的跟隨安檢的兒子終沒等候到兒子消失前的回頭一瞥;大學時不搭同路的母親的車,留下母親高樓俯視其等公交車的身影。敍述着孩子的成長過程及其變化,透露着作為母親的落寞無奈與對不必追的選擇。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孩子的成長中要不斷順應孩子的變化呢?

《十七歲》那篇讀到華飛從德國飛到希斯羅機場與劍橋演講的媽媽相會時那段,華飛拒絕媽媽為他預備的雨傘;笑説媽媽對歐陸早餐與英式早餐的大驚小怪;提醒媽媽只説就可以不要用手指牛頓蘋果樹後代……讓我想起前一日兒子掛掉我沒有説完的電話以示對我管束他的抗議,再打過去,直呼神經病隨即掛斷來對付我的囉嗦,跟十七歲時的華飛不同的是,兒子七歲就開始了跟媽媽意見不一時的應對,就那麼不輕不重不鹹不淡的應對着,讓你愛不來氣不起的。還在為兒子掛我電話的事情耿耿於懷,計較着兒子對我不尊的時候,從《目送》的文字中讀出作者在面對孩子時,跟所有的母親一樣有困惑,不同的是她懂得控制,使得她在孩子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自我調整的方法尊重孩子作為獨立的人所應有的自由和尊重,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一個錯誤,總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導致跟個性獨立的孩子發生衝突時魯莽的給孩子定義為叛逆。我們要像作者那樣,做一個睿智的家長,把孩子當做一粒種子,給予足夠的陽光、空氣和水,愛護他、滋養他、保護他,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是在被塑造被管制被約束,而是在溢滿愛的環境中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一切不能應用到實際生活教育的理論學習都是無用的。好讀書,讀好書,重在應用,尊重孩子的成長變化,做好孩子的好父母。

目送讀後感10

讀完第一篇時強烈的感受令自己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之後的20來天,仔細閲讀全書,期間無數次落淚,無數次心底有深深的觸動,只是耽於提筆,漸漸的感覺也沒了。

8歲的陶陶見媽媽讀書還落淚,也搶起書來讀,一週下來竟也讀了不少,還總拉着我討論。於是,在29日晚我領她一起參加了讀書沙龍,回來路上我們一起聊她幼兒園門口的別離,聊她剛入國小時的不捨,聊起她姥姥每一次回家我濕潤的眼眶。今天,她和爸爸要去旅行,昨晚開始就有不捨,收拾行囊時總問我能否同行,得到否定答案後晚上摟着我聊到半夜。早飯和午飯都説沒有胃口,還流出眼淚,直説不要離開媽媽,搞得我也潸然淚下。

只是,我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愛需要以分離為目的。於是,我和陶聊了之前旅行中的趣事,鼓勵她去看外面美麗的風景並畫下來讓媽媽也能欣賞。而且,媽媽的心和她在一起,會天天電話聯繫她。最終,在車站分別時,她笑了,並逗貧道,“媽媽,你要看着我背影漸行漸遠,不必追也追不上哦!”那一刻,我鼻子一酸,不住地點頭。

目送陶和陶爸直到看不見,我方回頭,回來路上,更加強烈的想起分享會上最後大家齊聲誦讀的那段:原來,這兩本存摺之間,是有斬釘截鐵的反比關係的。你在那一本存摺中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累積,都是用這一本存摺中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去回頭來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無法兑換。……

“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温暖心愛的人。寫到這裏,我決定趕緊好好做晚飯,等老爸回來陪他吃完,再陪他去看場電影,要像對孩子一樣陪他開心過好每一天。

目送讀後感11

《目送》是一本散文集,主要由身邊親人發生的一件件感人,觸動人心的事件結合而成的散文集,在書中最觸動我的心的是文中父親望着自己孩子離去的背影的那一段,實事的寫出了對於自己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放手,不必追。”令人悵然淚下。

記得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與作者相同的一件事。

記得小時候,外婆走路總是健步如飛,她説這樣去任何地方都能早去早回,每次我都只能屁顛屁顛地跟在她的背後。每次望着她的背影總是直直的挺立着,筆直的背樑把衣服撐得很平整,看着她的背影就會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令人信服!

可是,等我漸漸長大,不知何時,外婆的腰竟彎了下去。有一次跟着外婆去趕集的時候,走在很陡的路上,她總是氣喘吁吁,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令人心疼:“外婆,要不我們坐下休息休息吧!”外婆感歎道:“哎,老啦,真是不中用咯!走點坡路也有氣無力啊!”微風吹來,撩起她銀白色的頭髮,飛舞在空中,我走在她的身後,望着她雙手叉腰,略微佝僂的背影,搖晃在風中,她蹣跚的步伐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路上的樣子,當時的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外婆老了!”看着她滄桑的背影,眼淚逐漸模糊了我的雙眼。

每次放假回家,我總會去看望她,但是每當到假期末尾,要返校時,她總會要堅持送我到車站,上車才放心,走在路上時,我總會偷偷的看外婆的背影,滄桑的背影隱藏了多少對我的愛啊!

離別的時候我悄悄回首,看着外婆那矮小而又略帶滄桑的背影逐漸消失在遠處,有時我在想,當時外婆走在小路上時是孤單又寂寞的吧!

歲月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中漸漸長大又老去,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漸漸成為別人眼中的背影。

在歲月的長河中看到最多的莫過於,陌生的面孔以及,熟悉而又的陌生的背影。在我的生命中我永不會忘卻親人那慢慢變為滄桑的背影,以及回首中那醉人的滄桑!

目送讀後感12

龍應台,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筆,但自從她第一次當上母親,便開始了她的“人生課”,並以書的形式體現的“人生三書”更令一代代人震撼。

其中,《目送》這本的收尾尤其令我感受深切。

本書的73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寫盡了人間的生死離別。書的第一章更是令我感慨萬千。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讀國小到中學、到高中再到大學,父母不可能永遠在你身邊,最痛苦的離別,也是每個人必須承受的,一次又一次的離別更是折磨着所有人。正如書中,人的父母終將遠去,而唯一慰藉的下一代也總有一天會朝着自己的路走,人生便是如此。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句話實在是太貼切不過了。如今,我來到了中學,也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而住校的生活更是讓我難以適應。星期天也是我最百感交集的時刻,每次到了校門口,下了車,拖着沉重的箱子,一步一步向學校走去,有時我簡直不願回頭看。這也是一種目送,我彷彿走在一條從家通往未來的路上,是那麼的猶豫不決;門外,父母還是那樣的熟悉,他們的心裏是不是也有着一份不捨呢?時而暮然回首,只見他們依舊在默默地揮着手,堅定的目光從未改變,我看着父母一點一點消失,父母看着我的背影朝着未來的路上一點一點走遠……這便是人間所謂的離別。子女與父母之間彷彿永遠會有一扇門,那扇門會越來越牢固,越來越巨大,越來越難以打開,這就是那扇人生的大門。住宿的我已經漸漸感受到了這扇無形的大門。

合上這本書,上完這堂“人生課”,我知道了許多,父母與子女其實的確在不斷地離別中一點一點漸行漸遠。文化的差異,時代的差異,世界觀的差異……

這是痛苦的,而是不得不經受的痛苦,讀了龍應台的“人生三書”,讓我為未來做好了準備,而對於人生,這也許會是一種極好的闡釋。

目送讀後感13

對於一個剛生完小孩的人來説,看完《目送》感觸很多。

尤其是這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看到這句話,心裏不禁泛起淡淡的憂傷,就是這麼簡單的語言,卻深深地打動了我。説的真好,説的真對。

親子關係是個很奇妙的關係。中國人更多的認為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干涉,甚至是控制。外國人更多的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只是把他帶來了這個世界,成年後就是一個獨立的人,就要搬出家門,和父母就像朋友關係一樣了。我個人認為最好的親子關係是這樣的:孩子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註定一生與你有無法割捨的緣分,你所要做的是在他人生道路中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和關懷,當他長大成年,可以獨立判斷時,給予有用的建議但不干涉他的決定,他雖然已經成年,但有着孝順父母的責任,他的思想是獨立的,他的心靈卻應當與你緊密相連。

有時候偶爾翻看手機上的照片,不覺感歎時間的力量真大,孩子一天一個樣,每天給我們驚喜。作為父母,既希望孩子永遠不要長大,永遠天真無邪,又希望能馬上到幾十年之後看看他會成為什麼樣子,一個人能不能生活的很好。

我不知道我能陪孩子走多久,我只知道,只要他願意,可以隨時離開,也可以隨時回來。只希望我們心中永遠有個牽掛,那是愛的禮物。

目送讀後感14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撫平心中的焦躁,細讀龍應台的《目送》。等一朵花開的時間,悟一場人生的別離。

目送,就是用目光送別離去的人。龍應台的書裏,寫了許多種目送。她目送着父親一步步走向了死亡。目送着母親一天天老去,直到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不再記得。目送着兒子長大,看他從離不開母親成長嫌棄母親是個孩子。目送着朋友,目送着世間萬物的離開……字裏行間滿滿的憂傷、寂寞與不捨。

或許人們提到《目送》,想起的總是那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可是通讀全文,我最喜歡的卻是那句“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你是否還記得父母總是説起你小時候的模樣;你是否還記得朋友説要陪伴你一輩子;你是否還記得親人對你的點滴關心……

可是我們總有一天會目送着父母、朋友、親人離去,若他們都離開了,孤身一人的我們是否會張皇失措?是否會悲痛萬分?生活總是會教會我們要珍惜當下,卻從沒告訴我們該如何面對失去。或許面對着失去我們也只能是在心底寬慰自己、告訴自己總有一些路,要勇敢獨自闖吧。

書中的作者也曾獨行走過一條條或繁華或蕭條的道路,這種感受或許就是“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們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又或者説,父母親人他們總是目送着我們長大,目送着我們漸行漸遠。可是我們卻沒有回頭看看他們,你是否會注意到:又有一條細紋爬上來母親的眼角;父親額鬢又染上了幾縷白髮;奶奶的手又多了幾道傷痕……

龍應台的文字,時而如刀光劍影,時而卻温柔婉轉。她的散文,細膩而深沉,或許反覆品讀才可體會出其中藴含的深意。

讀目送,悟出人生之珍惜當下,悟出失去時勇敢面對,悟出獨行之寂寞憂傷。

彈指一揮間,你竟已遙遠,青絲蘸白雪,來路生雲煙。

目送讀後感15

拿到龍應台的“人生三書”,帶着好奇,我首先翻開了《目送》。這本書沒有什麼華麗的文字修飾,卻讓我對“親情”有了新的認識。與這本書同名的文章《目送》,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段文字雖不華麗,但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撥動了我內心深處的一根弦。

這篇文章圍繞着“背影”展開描寫。其中,有幾個片段,讓我讀着有些心酸:龍應台望着她兒子安德烈的背影遠去,但是安德烈卻從未回頭再望一眼龍應台。同樣,在龍應台到大學報到的第一天,她的父親用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她到學校。她父親只送到了學校側門的窄巷旁。他很對不起龍應台,因為這車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龍應台卻依然站在那裏,目送着她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安德烈的一舉一動,龍應台都默默地注視着,牽動着她的心。安德烈已經不像小時候那樣不斷的回頭看媽媽,而是選擇把背影留給龍應台。

由這篇文章,我想到了我自己。

以前的我和安德烈一樣。在參加夏令營時,媽媽會目送着大巴士遠去,而我只顧着和新朋友聊天,不曾跟媽媽揮揮手;出去旅遊時,爸爸把我和媽媽送到機場,他會目送着我們的背影遠去,還會牽掛我們,而我卻沉浸在旅遊的興奮中,也沒有回頭看看爸爸。

現在,我懂得了這個道理。每天早上,在上學的必經之路,我會透過車窗,跟媽媽招招手,因為媽媽在目送着我去上學;到校時,爸爸把我送到校門口,他會目送我的背影走進學校深處,我會跟他説聲再見,揮揮手。

請不要留給父母一個背影,給他們一個正臉,一個微笑,就能温暖他們的心。

標籤:讀後感 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