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推薦】《目送》讀後感

校園2.38W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1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龍應台的經典語錄在一些文章裏經常被引用到,其實早就看到過,但當時沒什麼感觸,直到自己為人母后,才深深懂得父母對子女的那種不捨。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國小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門工作時,我也曾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馬路盡頭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突然有種不想他們離開,想讓他們再多陪我一會兒;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温暖和關切。以前經常反感媽媽的嘮叨,想逃離的遠遠的,現在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額頭的皺紋也越來越多,但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變,他們不會用太對的言語去表達愛,但現在我懂得他們對我的愛有多深。

現在無論是工作或者生活上總喜歡和爸媽説説遇到的事情,快樂的他們跟着一起高興,有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跟着一起擔憂、焦慮,然後想辦法,這就是血緣關係,一家人的心永遠都是在一起的。但他們漸漸老去,身體也漸漸不如從前,還會有一些病症,媽媽去年身體有些不舒服,去醫院檢查查出腦膜瘤,雖然是一種良性的腫瘤,生長很慢,基本不會影響生活。那得知病情的那一刻,突然就覺得心很疼,我知道媽媽心裏也很在意的,可是在我們面前總是表現的很堅強,説自己沒事,以後定期複查就可以。作為子女一定要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多陪他們,愛護他們。

現在自己已為人母,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更加懂得父母對孩子的愛,那是偉大的愛,無私的愛,不計回報的愛。記得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揹着小書包送進教室,總忍不住從窗户往裏望幾眼,想看看他在幹什麼,適不適應新環境,幼兒園裏好不好。漸漸的他長大了,他適應了幼兒園生活,送他到學校他會毫不回頭的就走進去了,但是我還在張望着他的身影,目送他進學校,直到看不到他。現在兒子已經成為了一名國小生,有時候作業的時候會控制不住跟他發脾氣,想想能陪伴孩子的時刻就現在這幾年,所以一定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多抽出時間陪他們,一起看書,一起玩耍,一起旅行等等,到他們獨立,到他們長大。

每個人都總要學會長大,學着獨自去面對生活裏的風風雨雨。做為兒女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能常常看到我們,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為父母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該陪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陪伴,該放手的時候就要適時放手。就像書中寫的“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龍應台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書《目送》中的一段。龍應台,這支亞洲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會有最柔軟和難以言盡的時候。在此之前我讀過她的《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都是用盡了深沉和喜悦的筆鋒,寫盡了一個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驚歎和感慨。而《目送》卻是思考着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在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垂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的同時還寫失意、失敗、脆弱和放手,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其實,《目送》只是這本書中的開篇。開頭作者是寫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頭地走進校門,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再到孩子十六歲時在機場目送他離開;當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願意和父母齊頭並進的時候,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着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濕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們從不打攪我們,總是在離我們十步之遙的地方緩慢前行,是為了看我們是否安全,是確保我們在無助的時候能第一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在看到我們歡樂時他們也能偷着樂。是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們目送着孩子遠離了自己的視野時,才知道這樣的滋味父母已經嘗過了很多遍。

於是,我讀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話。一下子,眼淚就像決堤了一樣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讀着這段話,那“不必追”三個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燦爛的未來,而那個背影要去的地方卻是無盡的黑暗。我知道,花開總有花落的時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卻沒有了最親的人,庭前花開卻失去了駐足欣賞的人,你的喜悦再也無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知道你額前的傷疤出自何時來自何處,你,可以這樣想象嗎?

感謝龍應台的《目送》,讓我們下定決心再對父母好一點,再好一點。窮盡我所有,愛他們,因為我們是爸媽最親愛最疼愛的孩子!

《目送》讀後感3

暑假,我細細品味了龍應台的《目送》。書的封面是深深淺淺的綠,我饒有興致的打開扉頁,上面寫着: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我想這本書也許是表達親情的吧。我粗略地翻看了這本書,發現幾乎每一篇散文都配有插圖,但是每幅圖都不像專業攝影師的作品。我很快就在龍應台的個人簡介中找到了答案,原來龍應台最流連最愛做的事就是帶着相機在大街小巷中上一個人的攝影課。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在這一章中,作者描寫了龍應台和兒子隨着年齡的增長,代溝越來越深。華安上國小,和她分別時,不斷地回頭,她看着兒子消失在門裏。十六歲時,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她送兒子到機場,告別時,她在外面看着華安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終於輪到他,華安閃入一道門,倏忽不見了,他一次也沒有回頭。她意識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在作者和母親的電話交談中,年老的母親越來越呆滯,搞不清是女兒打來電話,旁邊附了一張照片,是龍應台的母親,照片中的母親微笑着,她的眼神迷離,時空飄忽。

這一章中,使我最有感觸的一篇散文,是“(不)相信”。作者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開頭便寫到,她曾經相信過愛國,但後來明白要你愛國的人所定義的“國”,不一定可愛。作者還指出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真相,那些所謂的文明的力量,所謂的正義,所謂的愛情,其實都不一定可信。但是當我讀到後面,卻使我十分驚訝,作者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那些不相信的事你也必須得相信。然後,作者又談到:有沒有什麼,是我二十歲前不相信的,現在卻信了呢?有。那些父母老師經常教導的道理,曾今不相信,現在卻有點信了。相信與不相信之間,令人沉吟。

龍應台經歷過的,我們也一定會經歷,等到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會像華安一樣與我們漸行漸遠。現在,我們正是像書中的華安一樣是個孩子,我們也會和父母產生代溝,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如書中龍應台所想的一樣,我們會在成長中慢慢懂得許多人生感悟,慢慢地變得成熟。

《目送》是一部温暖心靈的散文集,書中的故事帶着作者細膩真摯的情感,它可以使你淚水橫流。書中的語言十分質樸,沒有絲毫華麗刻意地展現她的情感,我十分推薦這本書。

《目送》讀後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一句,是書的中心,也是重複提到多次的一句。本書一直圍繞着這句話來寫,在一次次的目送中,彼此就這麼一次次的分離。

開頭作者是寫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頭地走進校門,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再到孩子十六歲時在機場目送他離開。當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願意和父母齊頭並進的時候,這個做母親的人,只能慢慢地咀嚼這份落寞。然而,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濕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們從不打攪我們,總是在離我們十步之遙的地方緩慢前行,是為了看我們是否安全,是確保我們在無助的時候能第一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在看到我們歡樂時他們也能偷着樂……是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們目送着孩子遠離了自己的視野時,才知道這樣的滋味父母已經嘗過了不知多少遍。

每當我讀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話。一下子,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再也停不下來。我一遍一遍地讀着這段話,“不必追”這三個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我知道,花開總有落下的時候,燕子來了也終有離去的時候,天下也並沒有不散的宴席。但,若是真的到了那天,你捨得嗎?熟悉的屋子再也沒有了最親的人,小巷裏再也沒有那個陪你玩耍的人,你的喜悦再也無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在你需要痛哭的時候,遞給你一張餐巾紙……你,想象地了嗎?

作者龍應台將這樣的分分離離淋漓盡致寫到了書中,巧妙的筆法將每一個人和物都附有了離奇的色彩。生動的語言使每一個場景都能讓人落下淚來。這樣濃厚的感情就是動物也不免被打動,更何況是人呢?

《目送》中,每當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她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

《目送》讀後感5

推薦的書是龍應台先生的《目送》,其中《目送》那一篇讓我最是“耿耿於懷”,作為一個80後,我已經在不同的年齡段經歷過親人離世的痛楚,從幼年的懵懂到成人後不已的悲傷,都是不同的,相同的是我永遠失去了他/她們,此生再也不能見。

回想到,外婆是在她五十幾歲的時候患病離世,那年是冬天,還下了很大的雪,奔喪的路上我在大人的懷裏都能感覺到風雪吹在臉上的疼痛感,可能太疼了所以記憶很深。現在依稀能記得外婆的樣子,是放在家裏遺像上的模樣,在外婆靈堂裏我能記得自己有問“媽媽,外婆怎麼不起來”,悲傷不已的媽媽聽完哭得更傷心了。那年我已經七歲,媽媽29歲。

奶奶是在我稍大一點的的時候走的,雖然大一點,可也只有13歲,現在能有的回憶只有奶奶追逐在我們四個孫輩後面喊着“慢一點~慢一點~別跑了”,和給我們還是幼年姐弟四人排隊洗澡澡的嬉鬧畫面。奶奶在村裏很口碑很好,村裏的長輩們和我説過“你奶奶一輩子沒和別人家爭過嘴(吵架),就是福氣不好,家裏的日子見好了,沒來得及享福就走了”。奶奶當年得的是癌症,姑姑和姑父都在醫院工作,只要聽到哪個醫院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案和藥品都會想盡辦法弄來,為的只是減輕奶奶的病痛,治療了很久,最終也沒留住。走的時候除了在當兵的小叔,其他子女下人都在身邊,可是她最惦念的就是她那小兒子,因為太久沒見着,所以眼都沒合上……

爺爺離世是最突然的,雖然當時卧牀兩年,可精神狀態一直不錯,接到二叔電話時,整個人都是懵的,因為就在前兩天還準備去看世博會,回來後的週末就準備回家去看他,我計劃的好好的,真的計劃的好好的,可他沒等我回去……那天不曉得為什麼淚流滿面卻哭不出來,痛,是真痛!是很痛!可能也是無法彌補的遺憾,因為弟弟妹妹們都在之前從各地回去看過他,唯獨我是自年後回城上班後直到他“走”,這中間都沒回去過……也因為這,我開始非常討厭自己做計劃,因為計劃的變化太沉重了。

經由此些,所以看《目送》讓我心情很是沉重,它不管我願意與否?都讓我把封存的記憶一段一段的摳出來,再面對一次。

最讓人印象深刻和畫面感就是書中那段“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6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説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脱,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我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好”,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推薦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母親,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理解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我走,正因——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我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我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我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我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7

《目送》是龍應台整篇《目送》的開序篇,淡淡的文字藴含了濃濃的父女情、母子情,幾許慨歎,幾番唏噓,盡在其中了。掩卷沉思,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女兒,自己的父親。

當女兒帶着青春期的咆哮以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向我湧來,我明顯地感到自己的力不從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獨生子女的標籤是他們特殊的符號,在前無版本可借鑑後無來者可重複的今天,厚厚的教育讀本都是紙上談兵。青春期與更年期的碰撞,現實與理想的的錯位,困擾着我這個摸着石頭過河的母親。

我清晰地記着女兒在我面前傾訴她的第一次被欺騙後的痛哭流涕,我用盡可能平靜的語氣對女兒説:“只有經歷一些,才能明辨是非,只有經歷許多,才能返璞歸真。”當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是否已開啟了目送女兒的程序?在生命的長河裏,我目送着女兒從一開始的彷徨迷離到後來的堅定從容,從一開始的跌跌撞撞,到後來的漸行漸遠……在時間與等待中,我靜等花開。

在這裏,我不得不提我的父親,一個給我生命,帶我成長的男人。不知從何時起,父親迷上了種菜,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每次他把菜往家裏一放,就立刻啟程回家,從不做過多的停留,跟他説了很多回,叫他多休息下,吃個便飯再走,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像頭犟驢。只是,我心裏知道,他怕驚擾我們太多,怕給我們添太多麻煩。而且我更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緣於我所説的一句話“現在的蔬菜太不安全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他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裏,所以,種菜成為他最大的事情,所以,他種的菜吃在嘴裏是安全的,含在心裏是幸福的。每當看到靜放在家裏的蔬菜,想起他一個人躑躅回家的背影,就有一種想流淚的衝動。

從何時起,我細數自己額角的皺紋,卻驟然發現父親頭上日益增多的白髮;在感歎歲月催人老,體力大不如以前時,卻兀地發現父親爬樓梯時的一步三歇。父親——再不像以前的硬朗,他老了。

真的老了。

正如文中所説的那樣:“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攥緊手中的幸福,珍惜每一個我愛的和愛我的人的漸行漸遠的背影。

《目送》讀後感8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主打温情牌,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別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本書的同名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為母親,龍應台敍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台作為女兒,追憶自我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國小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並沒有回頭,反而是立刻扎入新生火熱的報名中去;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温暖和關切,在得知父母雙雙得重病,去醫生辦公室代表家屬簽字時,那被迅速關在大門外焦慮的眼神……

打開郵箱,第一封郵件永遠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結婚後給我發的一封信,題目是《女兒是父親的最終一個情人》這篇轉載的文章,結尾他寫道“音音,老爸沒有息,你明白嗎在你結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淚一晚上啊!不明白別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這樣”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標題就已泣不成聲,一切也都盡在不言中,而此時,遠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會常常透過天幕衝我温暖地一笑呢

以前還不能完全體會到親人“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以為理所當然,但當父母都漸漸老去或去世時,以往的點點滴滴會經常無意識地在浮此刻腦海,年紀越大,浮現的時刻就越多……

我們總説自我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

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悲痛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低低淺淺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那幾乎能夠穿越時光的眼神指引着我們共同去經歷,一齊去相互送別,一齊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温暖中,在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讀後感9

柔和的橘黃色的燈光自雪白的燈罩中緩緩灑下,合上摩挲的書頁,思慮良久,仍不知以何為題,提筆於紙上,方寫“目送”。

於我而言,太過悲情的書我是萬萬看不下去的,但《目送》卻成了例外,迄今為止它是唯一一本令我心痛卻又不忍放下的書籍。

龍應台描寫的.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情,但她卻可以用不同尋常的態度,寫得如此動情。她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她寫盡了無數人的痴怨離愁,道盡了無數人的無可奈何,試問在讀完書後,我又怎能佯裝淡定,置身於外?

“目送”,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兒女目送父母容顏的逝去,父母目送兒女的遠去……如今仔細想來,平日裏的“目送”竟都是我們忽視的款款深情。我獨愛文中的一段話,相信也觸動了無數讀者,它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對於父母來説,孩子成長遠去的背影,你不必追,無論你有多麼深愛他。

每一個人,都是孤零零的來到這個世界,最終也將會是孤零零地離開。作為父母,清楚地知道自己絕不可能永遠地陪伴孩子,所以努力要做的便是在離開之前,教會孩子如何獨立,如何生活。儘管有時面對兒女的不解和背影很是無奈,但是也明白着——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對於孩子來説,父母日益衰老的背影,你不必追,無論你有多麼不捨得。

當我們看到父母頭上的銀絲,觸碰到父母臉上的皺紋,心中都不免傷感着時光的遺失。不知從何處看到的一段話:“父母的頭髮白了,把滿頭的黑髮給了兒女;父母的脊背彎了,把挺直的脊樑給了兒女;父母的皺紋多了,把年輕的面容給了兒女。”父母和兒女就好像是沙漏的兩端,這一端的充實又何嘗不是以另一端的流失為代價呢?我們,就是這樣目送着他們日益衰老的背影,不斷成長着。我們與父母的一段情,因為短暫,所以更美好;因為難得,所以更寶貴;因為失去,所以更珍惜!

“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終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父母,親身經歷他們的艱辛,如同當初的他們一樣,又把自己的一切給了孩子,再目送着孩子們遠去,面臨即將到來的孤獨和死亡,到那時,拜祭,終究也只不過是生者的一份安寧。

人生,本就是一場沒有回程票的旅程,途中的路人行色匆匆,能夠相遇便是緣分,你與某些人產生了或朋友,或夫妻,或親人的關係。無論情深或是義重,都且行且珍惜吧!

願世間的每一段感情,都能被温柔以待,所有的“目送”都不再有遺憾。

《目送》讀後感10

炎炎夏日裏,當我讀《目送》一書時,不禁感到一絲淡淡的、涼涼的滋味。澀澀的文字讓人感動,卻平凡得讓人流不出眼淚。

龍應台用一篇篇散文,記錄了作為母親的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困惑,記錄了作為女兒的自己在父母日益衰老中的細心和耐心,記錄了孟買的鐵軌、金門的地雷、老撾的孩子……龍應台寫的不是自己,而是每個人。每篇散文的主題內容都很常見,可是讀起來又有不一樣的感受。“油米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裏的大小姐吧。”“母親,原來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有人説母親是棉襖、是旭日、是山水畫,龍應台説母親是CEO,語言並不華麗,卻很真實。

當我讀到“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時,我想到現在的自己也和安德烈一樣,跟媽媽擁抱很難為情,漸漸的,不再擁抱了,我的心一陣刺痛。以前到哪裏都粘着媽媽的我去哪裏了?“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們都習慣了把背影留給母親,所以從未看見身後淚流滿面的母親。“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一個人聽音樂。”我們是不是太忽略母親?她含辛茹苦把我們養成人,可得到的卻是如此冷落的對待。

我反省着自己,我多少次冷漠了媽媽端來的熱牛奶,我多少次錯過了與媽媽共進晚餐的機會,我多少次無視了媽媽無微不至的愛啊!“寶貝,今晚媽媽弄了你愛喝的魚湯噢。”“不要再叫我‘寶貝’了,我跟同學燒烤,不回家吃飯了。”現在想想,我有什麼理由去拒絕媽媽的愛?不管我怎麼樣對待媽媽,她都視我為珍寶。她為了我吃盡苦頭,還忍着不表現出來。

讀了《目送》我覺得母愛也是自私的。母親希望孩子能飛黃騰達,但又想把孩子摟在懷裏。媽媽希望我會考能考上好的學校,叫我能走多遠就多遠,又默默感歎,想着如果我到離家遠的地方讀書,她該怎麼辦。自古忠孝難兩全,剩下的時光裏,趁我還沒飛走,我要好好對待我的媽媽。媽媽也要相信我,放開手,我飛到哪裏,都會想家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終究我會長大,變成那個看着背影的人,一代代人都經歷着這個光陰的故事。

《目送》讀後感11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喜歡龍應台,喜歡她的文字,喜歡那種簡單樸實的文字中透露出的真摯細膩的情感。

做為母親,文中講述了從兒子華安上國小第一天開始到中學、再到大學這麼多年中的幾件事。第一件,在兒子上國小的第一天,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準確的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孩子也在不停地回頭,眼神訴説着不捨。後來是十六歲的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我”與他在機場告別,“我”固執的看着他的背影,他卻從未回眸。最後,兒子上了大學也只是同路不同世界。

身為學生,看到這些總是會對號入座,想着自己便是龍應枱筆下的華安,想着自己第一天上學的時候,那時候的記憶已然不清,不知是否同其一樣,有個一直將目光跟隨着自己的身影值得我們去千百次回首。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用。”看到這兒的時候心猛然一顫,那是的龍應台,內心是痛的吧。那時的華安,已經長大,不再是小時候那個依戀父母,走幾步一回首的小孩子了。那是他長大了麼,如若是長大了,又為何看不見身後的母親、感受不到那緊緊追隨的目光呢。不是説母子連心的麼,為何當母親的眼神漸漸黯淡時華安感受不到一點心痛呢。懂得人生這個詞的含義對於我們不過是不久之前的事,那麼,對於龍應枱筆下的目送,我們又能懂得多少呢。那種屬於父母的對於子女的眷戀與無奈,我想還要等到我們真正身為人父人母時才能真正體會,畢竟人生可不是紙上談兵。

在看他人的文字時總是能頭頭是道的説出他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可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生活中,誰又能知道自己到底錯過或是無視了多少滿懷期待的眼神。只希望我們都能早些發現,至少,要在它們消失前發現,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去另一個世界,正如文中寫到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這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所以,作為子女,我們該在父母在世時迴應他們的目光,那些不捨的、充滿擔憂的目光,而不是讓那些目光像是進入了深邃的黑洞,沒有出口也沒有退路,最後終於變成朦朧的淚眼。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我們有再多的遺憾和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12

我是一個愛好文學的小女生,曾經沉迷於沈石溪的動物世界,曾經徜徉於楊紅櫻的校園生活,也曾為了何馬的《藏地密碼》手不釋卷,但總的來説,我涉獵的圖書實在算不上廣泛。有一天,我突然覺得如果要實現自己當作家的理想,應該讓自己閲讀的書籍內容更豐富些、種類更多一些。於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星期天,我決定去書店買幾本文學大家的書。

經過幾次篩選,我挑選出了龍應台的《目送》。選擇此書的原因,一是龍應台被譽為華人最有力的一支筆,二是這本書佔據了各大銷售排行榜的重要位置,我想深入學習文學大家是如何形成的。

翻開這本書,扉頁上一行小小的文字“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一股親情就這樣瀰漫在空氣中,讓人感覺暖暖的。全書共由74篇散文組成,都是一些情感性、親情類的文章,書中,龍應台寫出對父親的憐惜和體恤,寫出與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出與兒子的離別之情、對朋友的牽掛……最讓我記憶深刻、感觸良深的就是那篇《目送》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看着這篇文字,我眼前就浮現出這樣一些畫面,爺爺送我上學校的時候,媽媽會站在陽台上,一直和我招手,直到爺爺揹我的車轉過拐角,她看不到為止;有時媽媽送我上學的時候,我揹着書包下車,她仍然是目送我進校門,直到拐進樓梯口;晚上睡覺的時候,媽媽也總是在我額頭親一下,道聲“晚安”才離開我的房間……似乎在我的生活中,每分每秒都離不開媽媽關愛的目光。我上課時,認真聽講,開一次小差耳邊就會響起媽媽的叮囑;做題時,我不畏難題,因為媽媽説過難題就是紙老虎,會者不難;跑步時,我抬頭挺胸,媽媽説過女孩重要的是氣質……可是,當我時時處處在媽媽的關愛中成長的時候,我卻嫌媽媽嘮叨,嫌她的嗓門大,嫌她管的事多,可以説我當時看《目送》有多感動,我當時就有多後悔,後悔我的少不更事,後悔我的任性妄為,後悔我對媽媽的愛遠沒有她對我的愛多……我要大聲把對媽媽的愛説出來,更要用實際行動做出來!媽媽,我們之間不會漸行漸遠,因為——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目送》,深邃、憂傷、美麗的文字會讓你體會到親情的偉大、人性的真善美,值得靜心品味!

《目送》讀後感13

全書七十三篇散文,寫父母佔了近半篇幅,這世間最厚重的情、最深長的緣,到作者筆下,卻成了幾筆寫意,勾勒得淡然。陪蒼老的父親念着詩學走路,為父親細心清洗眼屎、清理失禁,讓兩個外孫設法逗外公多説話;陪失憶的母親耐心擺佈“胭脂陣”,“把她瘦弱的手捧在掌心裏”,“像帶孩子一樣把被子裹好她的身體”,“油條分成小塊,放到熱豆漿裏浸泡,泡軟了,再讓她慢慢嚼”。當忙碌成為我們生活的主題,這些平凡的這些細節總被有意無意忽視,可當作者娓娓將其鋪陳於紙上,跳脱於筆墨時,觸動的不光是我心中最軟的角落,而讓我靜靜反思,這些年,我以“忙”的名義錯過了什麼。

也曾同樣犯過這樣的錯誤,“電話響起,一把搶過聽筒,以為十萬火急的數據已經送到,你急促不耐幾近兇悍地説‘喂’──那一頭,卻是他悠悠的湖南鄉音説:‘女兒啊,我是爸爸──’慢條斯理的,是那種要細細跟你聊一整個下午傾訴的語調,你像惡狗一樣對着話筒吠出一聲短促的‘怎麼樣,有事嗎?’他被嚇了回去,語無倫次地説:‘這個──這個禮拜天──可不可以──我是説,可不可以同我去參加憲兵同學會?’”有時即使看到父母這樣的表情還是選擇性忽視,“她垂下眼睛,是那種被打敗的神情,兩手交握,放在膝上,像個聽話的國小生。跟‘上班’,是不能對抗的,她也知道。‘”也曾無數次將父母小小的訴求關在“鐵門”背後,“他可能沒聽見你’沒時間‘的回答”。

我們總以為有太多的理想沒有實現,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去的路上。我們總以為有很多的時間可以重來,不是在現在,就是在未來。我們沒有回頭地往前奔跑,也許因為我們不曾細細算過一生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留給父母,也許因為我們不懂最後一次的目送就是永別,天真地以為只要我們想回頭時,總有愛的人笑着站在來時的方向。將生活咀嚼一遍,包括生離死別,通達睿智如龍應台者,也才在失去後幡然頓悟“’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只給温暖心愛的人”的真諦。她其實已經做了很多,可直到父親離開三年後,在飛機上看到有父親影子的老人時,還在痴痴地想:如果,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僅僅是一次機會,我會做什麼?

因此,趁一切來得及,當還能擁有彼此,把時間調慢再調慢,陪家人把風景看透,再看細水長流。

《目送》讀後感14

那句告白,叫目送。——題記

回頭一望故里,還有親人在那裏,也許你不懂為什麼要用如此深切的目光看一個背影,也許你不懂情······

龍應台的第一次目送,是對兒子安德烈的,文中有一句話:“看着孩子慢慢的遠去,進入了海關,他在海關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忽然就不見了,我一直在等待,等待着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大學聯考學子進入考場時,父母的目送是信任,是鼓勵;當遊子遠走他鄉時,父母的目送是擔憂,是期盼。有一次,我偶然往後一看,卻對上了媽媽的眼神,同樣的,爸爸總會在送我去考場時目送我,我問過他們,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媽媽説:“我要看你安全回家”,爸爸説:“我怕你怕,沒有信心。”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目送就是愛。他是墨萍巍峨的高山,她是黛月清澈的溪水,但我們都明白總有一天,自己會離開他們,當你翅膀硬了,可以飛了,但是有的時候在你高飛的時候回頭看一看,看看就在地面上還有一個一直蹣跚想跟着你一起飛的一對老人。想一想,曾幾何時,我們會為片刻看不見他們而哇哇大哭,曾幾何時,我們會為聞不見他們熟悉的味道而到處尋找,所以曾幾何時,我們是多麼依賴我們的父母啊,但一切都變了,他們想跟着我們,緊跟着我們,他們那個時候什麼都沒做,僅僅目送······

龍應台的第二次目送是對自己父親,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棺墓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的向前滑行,沒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裏。”她一直凝望着父親,直到永遠的看不見了,不過卻在她心裏面,或許父母會用背影告訴你,孩子你慢慢飛,而我只是要提前先走一步。緣分已盡,不必再難過,孩子就此作罷吧,不必再留戀,但是也許在某個深夜,你能想起我們。有一次,外公外婆回來了一陣子,離開時,我看着媽媽抹着眼淚看着他們漸行漸遠,也許目送不僅應該是父母對孩子的,更是孩子對父母的。我們以眼睛去目送,以心去目送,以自己對父母的愛去目送。你越飛越高,越飛越遠,而老人呢,卻越走越慢,最終,他歸於塵土了。

你懂了嗎?那份情,默默無聲的情;你懂了嗎?那句告白,最熱烈的告白。

目送,不慢不快,不多不少,靜如秋葉,燦如夏花。

《目送》讀後感15

我不知怎麼評價一個人的文筆,我只是覺得龍應台的文章很和我口味。她的文章沒有華麗的修辭,沒有絢爛的比喻。卻像坐在院子裏享受陽光的沐浴一般温暖。給人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清澈,我認為這種文章就應該坐在書桌前慢慢品味,伴上一杯清茶,慢慢享受心靈的旅程。

目送,是父母看着孩子長大,孩子看着父母老去。可悲的是被目送的人往往明白的太晚。父母看着我們長大,可我們長大了才明白他們的目送,只能暗暗惋惜自己沒有回頭去滿足父母的目送。當我們目送父母老去,他們卻已經沒有機會去看我們的目送了。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交替父母目送我們,我們再目送父母。我們目送着那個背影,那人卻用背影告訴我們: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是龍應台在《目送》中的一句話。回想起來在一次次的目送中我與父母的距離竟越走越遠了。從幼兒園時的哭哭啼啼的道別,到國小的三步一回頭,現在卻頂多是一聲再見,有時甚至連這句最後的底線也沒有。不知何時起我就習慣走在父母的前頭,迎着朝陽大步向前,卻沒有,一次也沒有尋着陽光照耀下的陰影回頭。如果只是輕輕一瞥就會輕易發現後面還有兩個人默默的目送着我的背影,可惜沒有,一次也沒有。

猶記得讀完這篇文章,父親送我去上補習班。在下車後我頭也不回的走了出去,轉進那個拐角,我的目光無意識的掃回了剛才他停車的地方。車還在原處,只見父親從車窗裏探出頭來,看着我若有若無的回頭,他的嘴角浮起了不易察覺的微笑。可是這次我看到了,那微笑裏包含了許多東西,許多我無法描述的東西。我向他揮揮手,他愣了愣,大概是對於我的揮手感到驚訝,這種表情馬上又轉化成了微笑,只是這次的微笑全是滿足。我的心不經有些苦澀,我從來沒有想過只是我的一個回頭,帶給父親的卻是莫大的滿足。

又記起小時候父母出遠門時我趴在陽台上,他們總是回頭對我招招手,我也和他們招招手。可現在的我們寧願寫微博和陌生人分享心事,也不願和最親最親的父母交流。我們寧願沉浸在耳機中的音樂,也不願意聽父母講的故事。寧願獨自坐在自己的房間,也不願給父母一個温馨的擁抱。我們離父母越來越遠,和父母越來越陌生。

其實父母需要的不多,只是你的一句話,一張便條,一個擁抱,一個回眸......

這篇文章寫到了結尾我的心情卻沒有想象中的輕鬆,也許最後這句話可以稍稍彌補我對父母的歉意吧:

親愛的爸爸媽媽,對不起,還有謝謝你們這今生對我的目送。

標籤:讀後感 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