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校園1.54W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精選17篇)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1

在平日解答習題時,大多數同學往往就題論題,不多加思考即快速寫出答案了事。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它會使學生頭腦中的知識零亂分散,不能形成系統性,也會使學生的思維空間縮小。解答習題時應善於借題發揮、擴展思路,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即通過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提高知識遷移能力,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及多種可能的結論,這樣能促進思維的靈活性。

同時多解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又有利於創新思維的形成,而在應用多種解法中選擇更簡、更優的解法,有利於優化思維品質。就一典型知識題而言,可將已知與求解進行多角度的變換,如變換物質,變化變量,變數字為字母,變換題型,變換順序,以引導學生對變換後的題型進行比較、對比、分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2

4月3號,我們的化學課終於講完了。接下來就是緊張的實驗,和一摸前的複習。複習課教學是化學教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但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講過了,學生仍不會”,“學生真笨”的感慨仍不絕於耳,如何提高課堂教學?

題量適中,題量過大,學生容易消化不良。往往老師印完卷子發現有些題不適合學生現在去做。老師在選題時例題疊加,或者有重複。一節課下來,老師聲嘶力竭,學生不知所云,或者找不到重點。

在複習課上,我們能夠見到這種場景。要麼老師一講到底或者老師指定某位學生,一問一答。前一種情況,學習好的學生能夠跟得上,學習不好的學生就好比聽天書了。忽略了多數學生的參與。而後者只是簡單的一對一輔導。多數學生並沒有參與討論。對待習題,老師應該參與討論,直至全體學生思維形成共振,之中達成共識。

重結果,輕過程。教師複習課講解習題,往往容易犯類似毛病,因重點強調如何解題,思路是什麼,在遇到類似題目的時候如何想。學生經常抱怨:上課一聽就懂,一做題就不會。關鍵就是沒有掌握解題思路。過程比結果重要。過程中有能力,有突破。

就題論題,缺乏總結髮散。老師講課時,得出正確結果之後,由於時間緊,沒有進行必要的總結歸納。只停留到習題本身。沒有昇華。老師應該儘可能的一題多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當然化學複習課上,還會暴露更多地問題,其他的如板書不規範,講練脱節,沒有及時反饋等等。老師應走出誤區,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精心選編習題。善於發動學生,真正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提高習題課效率。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3

習題課是我們複習階段經常遇到的,如何上好九年級化學習題課,對每個人來説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根據我的教學談談我的一點點體會。

化學習題課不僅是複習、檢查和鞏固學生學習質量的措施,而且是使學生通過聯繫進行獨立學習、參與獲得知識的教學手段。化學習題課不單純的是為了會考,更主要的任務在於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正確掌握知識體系的整體網絡及內在規律,並以此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在九年級的複習中,由於時間緊,內容多,習題課的教學讓教師和學生往往會陷入對知識的重複和題海中,處理不當,易使教學顯得枯燥無味,流於形式,降低學習效率,加重課業負擔。

那麼如何進行國中化學習題課的有效教學呢?

一、科學地選擇習題

1、要做到科學地選擇習題,老師須認真鑽研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課標,分析近年會考試題的變化,每年會考不會有重複的,但“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課標,它就是會考命題的依據。我認為應選擇那些課本中的重點知識,那些易暴露學生問題、能開闊學生視野、與生活聯繫緊密、注重知識應用的題目。在教學過程中,選擇習題時常考慮以下原則:1、選題要有代表性和啟發性,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習題對學生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無可替代的,教師要篩選一些科學的、重要的、與教材貼切的、有針對性的習題讓學生練習,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題海戰術。習題不在多,而在精。

2、以點帶面,突出思路教學

在習題課教學中,重視題意的分析,逐步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通過審題,讓學生弄清每類習題與哪些概念、理論、公式和哪些物質的性質有關,進而找出解答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係,然後根據習題特點,找出解題的要害,從而形成正確的思路和解題的方案,把握解題方法,並能列出解題格式,要點和注重事項。

3、要重視習題課的反饋糾正。

習題課教學中,對學生習題中出現的範例和錯例應及時整理,並反饋給學生。如解題中的簡捷思路、方法和技巧,筆答題邏輯的嚴密條理清楚,通過講評,介紹給其他學生,有利於推廣交流,啟迪思維。通過對錯例的分析講解,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理解為什麼會出錯,從而對症下藥。對錯誤嚴重的,還可以進行面批、面改,給予個別輔到,便於因材施教。4、注重習題的創新性,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4、新課標和新教材與原教材和教學大綱相比較,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難度,但相應強化了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環境等方面的內容。分析近年會考試題就不難發現,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化學現象,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化學與健康,生產安全與食品安全等成為了考試的熱點。會考試題的導向性是明確的,老師在選擇習題時就耍符合這種變化趨勢,平時多收集一些這方面的素材,設計一些新穎的習題,有意識地加強練習。

5、注重習題的針對性,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層次完成習題

習題的難度要分層次,習題的題量要適中,且在完成的時間、數量上不搞“一刀切”,讓學生有一定的選擇,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悦。讓學生逐步實現由“懂得”到“會做”,由“會做”到“會學”。

二、如何靈活、有效地講解習題

精心選擇了好的習題,還只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利用習題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更是需要老師用心思考的問題。高明的老師常常利用習題教學來鞏固和檢查學生所學的知識,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的出發,教育學生會學習、會思考、會評價、會質疑、會反思。

我個人覺得:講解習題之前首先要非常熟悉試題的重、難點所在,瞭解學生的答題情況,搞清知識點,擴大知識面,形成知識鏈。做到心中有數,講解時才能使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重點不要放在知識點的簡單記憶和重現上,不要孤立地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簡單訓練,而應放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背景中和知識的整體聯上,放在總結歸納解題規律、尋找解題突破口上。

無論用什麼方法,講解習題一定要讓學生有思辨、質疑的時間,某些實驗題應該讓學生去動手探究,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繫、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學會科學的方法。對學生習題中普遍出現的錯誤,教師要重點講解,幫助學生分析原因,矯正學生在審題、理解、推理等方面的失誤,培養他們規範作答的好習慣,而那些絕人多數學生都會的題目,完全可以不講,留待課後個別答疑。從而節約大量的學習時間,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實際情況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教無定法,生硬地照搬照抄只能是邯鄲學步,批判性地繼承別人的經驗,找出適合自己實際的最好方法,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努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4

一、應用信息反饋原理調整教學

化學教學與其它任何教學一樣,只有通過反饋信息才能實現調控。化學課堂教學是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是否能達到這個教學目的,需要課堂上隨時瞭解教學現狀,找出現狀與達到目的之間的差距,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這就必須應用反饋信息原理作為主要手段,以便經常取得反饋信息,對課堂教學做到有效控制,保證教學過程處於最佳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反饋的信息(如課堂提問、實驗操作、課堂練習以及學生的臉部表情變化等)改變和調整教學,對教學進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師必須採取多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提供正確的反饋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調整教學,保證課堂教學過程的信息流處於最佳傳輸狀態,獲得最優教學效果。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偶發事件,使原來設計方案中信息的傳輸程序受到衝擊、干擾甚至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根據當時的反饋信息果斷地採取隨機控制的辦法,改變、調整信息的傳輸程序或信息傳輸手段,以保證教學效果不受影響。

二、設計好化學教學方案

化學教學方案的設計是根據化學教學目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結合化學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具體情況,以及教學條件和環境,並預測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引起的教與學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學方案的 “藍圖”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 1)要熟練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只有對教材的高度熟悉,對教材相關的知識點做到博學精通,心中有數,以及注意對教材內容的前後聯繫,這樣才能回答和處理學生就教材內容提出的疑問,也就能就教學情況變換教學方法。例如,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學生一時答不上來,卡殼了,怎麼辦?或放緩思考的坡度,或化難為易,或變換角度等。這些都必須熟悉教材才能辦到。

( 2)要熟悉學生情況。教師在上課前必須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學生的知識能力及興趣愛好、課外閲讀等方面的情況,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對同一個問題,由於每個學生知識基礎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把握學生思維的脈搏,關注學生認知發展的動向。

( 3)要充分備課。備課實際上是在腦海裏活現上課情景,既要把講課的內容、方法、步驟仔細推敲、揣摩,又要在頭腦中裝着學生,形成一個在腦海中上課的情景。例如,當教師講到某個地方,學生會提出什麼疑問,教師如何作答;教師提出某個問題,學生會怎樣回答,一般有幾種答案,教師怎樣引導,最後該怎樣歸納等等。如果在備課過程中多從學生方面考慮,會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應變能力。

( 4)對演示實驗有充分的準備。演示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演示實驗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所演示實驗的目的要求、儀器裝置、實驗藥品等做到心中有數,準確無誤,並從實驗效果的直觀性強、實驗簡易快捷以及確保實驗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預備實驗。

( 5)加強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知識就是力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識作為前提條件的。因為只有加強學習,不斷擴充知識面,具有廣泛的知識,才能對學生進行解惑,隨機應變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發生的問題。

三、掌握化學課堂教學的應變技巧

課堂教學能否做到隨機應變,常常是判斷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標誌,能做到這一點,除了前面提到的兩個方面外,還必須要求教師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對課堂教學能做出快速而準確的判斷和恰當的處理方法。化學課堂教學中偶然性的產生因素較多,教學失控的原因複雜,但一般出現較多的情況有以下幾點:

( 1)對學生認識能力評價過高,疑難問題教學處理不好,課堂教學陷入被動。

( 2)對學生認識能力評價過低,教學過程激發不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課堂教學和學生思維陷入“鈍化”狀態。

( 3)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個別學生的回答和發問或遠離主題,或虎頭蛇尾,不着邊際。

( 4)對實驗探索不足或設備條件不具備,導致課堂演示實驗失敗。

( 5)學生求異思維活躍,提出許多超越知識體系範疇或教學進度的問題。

如何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偶發事件進行隨機調控,下面我就化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偶發事件提出幾種應變技巧。

(一)繞道迂迴,調節難度。在課堂教學中,發現當原來設計的問題失去對學生思維的鍛鍊效能時,應及時調節難度。如果原來設計的問題難度過大,要適當變換角度或適當補充鋪墊,放緩思考的坡度或化難為易;如果原來設計的問題過於淺易,要追加問題,以調節難度,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因勢利導,變被動為主動。在教學過程中,由於突發事件的發生,使課堂陷入被動,這時可想辦法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因勢利導,把出現的事情與教學聯繫起來,扭轉被動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實驗時,由於客觀原因實驗不成功或出現結果異常,學生議論紛紛,這時教師可馬上話鋒一轉,叫學生回答實驗為什麼不成功,這樣可引導學生從反應的原理、實驗裝置設計、試劑的選擇以及條件的控制等方面進行思考和分析,同樣可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製造氛圍,創設情境。沉悶的課堂氣氛難以激發學生的思維,但過於喧譁的課堂又難以使學生冷靜思考,及時把握教學中學生的情緒,及時調控課堂使學生的思維保持興奮活潑狀態。如在課堂教學中,將實驗設計更具有新穎性,儀器安裝更具有審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規範性;將思考問題的設計帶有連續性、階梯性、跳躍性;教學語言的選擇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懸念的巧設和思維路徑的變異等都是創造良好課堂氣氛的有效途徑。

(四)當機立斷,對症下藥。當學生的發問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而根據要求必須做出明確回答時,應當機立斷,給予果斷的肯定或否定的答覆,以避免因猶豫不決而帶來的課堂混亂和學生思想上的彷徨。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對關鍵之處學生答非所問時,要及時把握學生的思維脈搏,發現問題癥結,採取針對性措施。總之不能讓學生牽着鼻子走,把教學的主動權始終控制在教師手中。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求教師具有較好的教學藝術,教學藝術的培養並非一日之功,它是以教師高尚的修養、深厚的功力、廣博的知識、熟練的技巧和豐富的經驗為基礎的,在教學過程中,要作到對教材的高度熟悉、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對知識的科學態度和對學生的真摯感情,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進程。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5

化學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滿足不一樣學生的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最基本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瞭解化學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構成進取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尊重和滿足學生髮展需要,指導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模塊

高中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具有不一樣的發展潛能。在教學中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教學資料、教學要求和教學方式過於統一的傾向,要關注和尊重不一樣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他們供給適合於自我發展的化學課程。

高中化學課程為學生供給了多樣化的課程模塊,給學生的學習以較大的選擇空間。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挖掘各自的潛能,制訂各自的化學學習計劃,自主選擇化學課程模塊;另一方面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已有的化學知識水平、本事發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和潛能,對學生選擇學習課程模塊和安排學習順序給予指導。

2、把握不一樣課程模塊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忙學生構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本事。

高中化學課程是由若干模塊組合構建的,教師應注意領會每個課程模塊在課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價值,把握課程模塊的資料特點,研究學生的學習情景和具體的教學條件,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化學1、化學2課程模塊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為全體高中生開設的必修課程,旨在幫忙學生構成基本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也為學生學習其他化學課程模塊打下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與國中化學課程的銜接,在教學資料的處理上注重整體性,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質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強化學與生活、社會的聯繫,創設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講解時應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要緊密聯繫學生己有的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經驗與知識,儘可能經過化學實驗或引用實驗事實幫忙學生理解。同時還要利用各種模型、圖表和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3、創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

作為一名教師要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在教學工作中竭力提倡創新,善於理解學生新的合理化的提議,讓學生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和本事,養成創新習慣與膽識。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僅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着強烈的探索慾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以及將所知化學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創新潛能,才可能產生創新慾望。教師能夠集色、態、味、光、聲於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如鈉與水反應、噴泉實驗等。但這種好奇與興趣是本能的、不穩定的認識傾向,還應激發社會性動機使之成為主導動機,方才起着持久、穩定、強有力的動力和維持、調控作用。如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思激趣;理論聯繫實際,講解化學在尖端科技工農業生產、環境保護、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講述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侯德榜制鹼法等化學史激發學生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社會性動機等。另外,化學教師良好的教師形象;生動、準確的講授;熱情真誠的關心鼓勵;幽默大方的舉止等因素在培養和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機也起着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用。

4、突出化學學科特徵,更好地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

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本事,我覺得利用學校現有的實驗條件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尤為重要,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徵之一。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忙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

實驗教學要求培養學生髮展性學力,兼顧創造性學力的培養,並發展學生喜歡化、讚賞化學的個性。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和研究性課題。多開展一些趣味的小實驗,以及家庭小實驗,化學實驗的教學和活動形式必須更多樣和多元化,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本事,更好幫忙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除上述之外,我覺得還能夠發揮活動課和化學史教育的作用。開展課外化學實驗和家庭化學實驗活動,都有助於全面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本事。

5、聯繫生產、生活實際,拓寬學生的視野

化學科學與生產、生活以及科技的發展有着密切聯繫,對社會發展、科技提高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着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高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繫實際,幫忙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

例如,“化學與生活”模塊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問題為線索,介紹化學知識及其應用。在教學中要聯繫化學在健康、環境、材料等方面的應用,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調查、討論、諮詢等多種方式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理解和處理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又如,“化學與技術”模塊以資源利用、材料製造、工農業生產中的化學問題為線索,介紹化學知識及其應用。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程資料,充分利用當地各種條件,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討論、觀看影像、聽報告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實際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認識生產、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技術問題。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6

教師能否真正把握好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能否把自我作為意識的對象,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自我及教學進行進取、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亦即教師的自我監控。

因為在教學活動中,無論是教學目標的確立與修改,教學資料的安排與組織,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變換,教學活動的檢查以及教學信息的反饋與評估等,都需要教師綜合各方面信息進行分析與確定,做出相應的決策,並付之於教學過程中。

一、多總結、多體會,善於發現問題

善於發現問題,是實現“反思性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學中的問題,往往具體表此刻教師教學設計的合理性,以及課堂的組織與管理,即在課堂上密切注視學生的反應,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和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性,這個過程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核心。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對自我的教學目標、教學資料、教學方法、學生的參與和反應等方面隨時堅持有意識的反思,並及時地調整自我的教學活動,使之到達最佳效果。

1、對教學目標的體會反思

教師應在每一個單元甚至每一個課時教學前,均應對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要到達的目標有一個清晰認識,因為教學目標具有導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在教學前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景來確定教學目標,以免目標過高或目標過低,使教學效率低下,達不到培養學生本事的要求。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設定教學目標,第一,要體現目標設計的人本觀,即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二,要體現目標的整體性,應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同時作為我們的教學目標。

第三,要突出重點目標。課程目標由系統的教學目標來體現,每一章節的目標服務於教學目標,每堂課的目標要突出重點,強調目標的整體性,並不是説每節課是平均使用力量,沒有重點目標。

2、對教學資料的體會反思

首先是對教學資料的深度反思。例如,在高中化學鹽類的水解的教學中,對於弱酸弱鹼鹽的水解情景不應作太多的涉及,但也不可隻字不提。

其次是對教學資料廣度的反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鼓勵各地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開發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教師選用教材的餘地進一步擴大。對於選定的教材,教師也可根據實際情景,挖掘教材的教育內涵,或對教材順序作適當的調整。

3、對教學方法的體會反思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説明了沒有適合所有教學對象,教學資料的方法,教師應根據自我的教學經驗和教訓、自我的教學水平、學生的基礎對教學方法作適當的調整。

例如:對鹽類的水解教學時,把教學方法改為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實驗探究為形式,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關注和反思自我教學行為的明確性,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性,調動學生學習進取性手段的有效性,教師在課堂所有活動的取向性,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性等諸多方面。

總之,僅有對教學各環節進行細心體會,才能發現問題,為進一步解決問題打好基礎。

二、加強交流溝通,不斷嘗試改善

嘗試改善是在反思教學的問題所在後,教師對自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主動尋求原因,並嘗試改善、糾正和調節的過程。

這一過程主要表此刻教師對教學各環節的用心體會,根據發現的問題尋求問題出現的原因,並據此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自我的教學活動,嘗試使用新教學方法或補助措施,使課堂教學到達最佳效果。

1、教學理念的反思改善

新課程標準理念要求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本事的培養。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本事。

2、教學過程的反思改善

教學過程的反思改善,其實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後。

課前反思主要是應對新的課程改革,如何突破習以為常的教育教學方法,應以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改善教法,優化教法。課中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它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及時、主動地調整教學方案,教學策略,從而使課堂教學到達高效和高質。

課後可從新知導語、課堂氛圍、學生思維、板書設計、課件應用等方面做出反思,加以改善,課後反思可作為以後教學的借鑑和參考。

3、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

教學中的細心體會,善於尋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往往與教師和學生的溝通程度有關。僅有悉心溝通,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準確把握住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師生間溝通能夠是言語的,也能夠是非言語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言語與體態語言是溝通師生雙方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

三、認真研究,勤於調整反思

課堂教學中的“反思性教學”有效運用,還要求教師勤於調整反思,即觀察、反思新的教學方法或補助措施的實際效果。能夠説,調整反思是嘗試改善的延續。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研究原有的問題是否已經較好解決,如果已解決,教師則應針對嘗試改善的成功方法,主動尋求進一步強化的方式和手段,以鞏固自我已經構成的好的教學行為,防止原有問題再次出現。

例如,在學習“鐵及其化合物”一節中,我們往往發現學生缺乏知識遷移的本事,對鐵在不一樣強弱氧化劑作用下的氧化產物,能較好掌握,但一碰到鐵與稀硝酸、鋅與氯化鐵溶液等反應,涉及到因量的關係而引起產物不一樣現象,往往研究問題就不周全了。

意識到這個問題,再進行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鐵的變價特點,掌握Fe0價、+2價、+3價的相互聯繫和轉化規律,0價Fe的還原性,+3價Fe的氧化性,以及它們之間的反應等。由此引導學生掌握鐵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反應規律,這樣就能夠強化學生的認識。

實踐證明,“反思性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首先要求教師對教學有自覺的意識,在不斷嘗試“反思性教學”過程中培養自我對教學活動的自我評價的習慣和本事。

此外,教師反思本事結構中的自我監控本事與教學監控本事是相互影響、彼此促進的,以教學監控本事的培養為切入口,能夠進而提高教師的自我監控本事,以及對教學過程進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時養成對學生的敏感性。

這樣,教師的監控本事不斷得以提高,應對教學過程中各種問題都能夠應付自如。

化學教學中要求我們反思的層面是很多的,我們應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強對教學情節的回顧、反思和分析,總結教學得失,改善教學方法,使自我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7

化學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最基本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瞭解化學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尊重和滿足學生髮展需要,指導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模塊

高中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具有不同的發展潛能。在教學中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教學方式過於統一的傾向,要關注和尊重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合於自己發展的化學課程。

高中化學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課程模塊,給學生的學習以較大的選擇空間。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挖掘各自的潛能,制訂各自的化學學習計劃,自主選擇化學課程模塊;另一方面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已有的化學知識水平、能力

發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和潛能,對學生選擇學習課程模塊和安排學習順序給予指導。

2、把握不同課程模塊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高中化學課程是由若干模塊組合構建的,教師應注意領會每個課程模塊在課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價值,把握課程模塊的內容特點,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具體的教學條件,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化學1、化學2課程模塊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為全體高中生開設的必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也為學生學習其他化學課程模塊打下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與國中化學課程的銜接,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注重整體性,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質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強化學與生活、社會的聯繫,創設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講解時應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要緊密聯繫學生己有的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經驗與知識,儘可能通過化學實驗或引用實驗事實幫助學生理解。同時還要利用各種模型、圖表和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3、創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

作為一名教師要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在教學工作中竭力提倡創新,善於接受學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議,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能力,養成創新習慣與膽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着強烈的探索慾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以及將所知化學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創新潛能,才可能產生創新慾望。教師可以集色、態、味、光、聲於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如鈉與水反應、噴泉實驗等。但這種好奇與興趣是本能的、不穩定的認識傾向,還應激發社會性動機使之成為主導動機,方才起着持久、穩定、強有力的動力和維持、調控作用。如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思激趣;理論聯繫實際,講解化學在尖端科技工農業生產、環境保護、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講述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侯德榜制鹼法等化學史激發學生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社會性動機等。另外,化學教師良好的教師形象;生動、準確的講授;熱情真誠的關心鼓勵;幽默大方的舉止等因素在培養和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機也起着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用。

4、突出化學學科特徵,更好地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

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我覺得利用學校現有的實驗條件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尤為重要,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徵之一。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

實驗教學要求培養學生髮展性學力,兼顧創造性學力的培養,並發展學生喜歡化、讚賞化學的個性。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和研究性課題。多開展一些有趣的小實驗,以及家庭小實驗,化學實驗的教學和活動形式必須更多樣和多元化,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

除上述之外,我覺得還可以發揮活動課和化學史教育的作用。開展課外化學實驗和家庭化學實驗活動,都有助於全面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5、聯繫生產、生活實際,拓寬學生的視野

化學科學與生產、生活以及科技的發展有着密切聯繫,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着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高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繫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

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

例如,“化學與生活”模塊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問題為線索,介紹化學知識及其應用。在教學中要聯繫化學在健康、環境、材料等方面的應用,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討論、諮詢等多種方式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理解和處理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又如,“化學與技術”模塊以資源利用、材料製造、工農業生產中的化學問題為線索,介紹化學知識及其應用。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程內容,充分利用當地各種條件,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討論、觀看影像、聽報告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實際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認識生產、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技術問題。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8

一、啟蒙教學,充分調動孩子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孩子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九年級化學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們能掌握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孩子的知識視野,讓孩子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深深地體會到,孩子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孩子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才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孩子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複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孩子有一個温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識能自然過度,為孩子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時,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差生,緊靠課本講課。講課時,力求孩子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孩子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採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孩子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儘量讓孩子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孩子感到學好化學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二、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孩子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孩子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知識和實驗技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們與孩子的接觸中,我們往往發現九年級孩子對化學實驗非常感興趣,只要課堂上一做實驗,興趣驟升,如何利用孩子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優越性,認真組織好實驗教學。在演示實驗中,我們除按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示範操作外,還引導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並能設計一些問題,讓孩子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孩子根據實驗現象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化學變化的規律。我們還結合教材內容,對實驗進行增補,增強實驗的效果,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孩子對實驗的興趣,進而發揮孩子的主觀性,增強孩子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藉助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綜合歸納,提高孩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做好期末複習工作,爭創會考好成績。

期末複習工作的好壞,是直接影響會考的成績,所以期末複習工作,我們能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每個階段,我們要複習什麼內容,都做到心中有數,複習的練習題、測試題都嚴格篩選。對不同層次的題目進行輔導和練習,對學有餘力的孩子,增大課外作業的容量,加大難度,適應會考題;對接受能力較差孩子,做到耐心細緻、百問不厭,常利用中午課外時間給他們輔導,為提高會考的合格率,我們不斷耕耘。同時,對於孩子作業我們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測評工作。從反饋回來的情況,及時瞭解孩子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好輔導和改進的調控工作,為全面提高會考成績而不斷地進取。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9

化學會考分數為70分,比起其他學科來説,比例偏低了,所以現在的孩子非常不重視化學,覺得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表現出的問題是孩子積極性不高,有輕視的傾向。在加上化學是文理綜合較強的學科,有性質、反應規律、化學用語、基本操作等多方面內容需要記憶,且化學用語、分子、原子等內容的學習又是難點,不易較快的掌握。面對此情,我感覺到壓力好大。為提高會考成績,必須想辦法,經過認真反思,決定在複習中從以下以幾點入手:

一、曉知以理,讓孩子從思想上重視

二、複習中紮紮實實打好基礎,拼命趕進度不可取。

孩子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國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係,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於各孩子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孩子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孩子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儘量降低落後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複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孩子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孩子對化學失去興趣。

三、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孩子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孩子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平時教學與複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孩子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近幾年化學試題中出現科學探究內容,對國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孩子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四、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近年試題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內容,從多角度對孩子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孩子有時間閲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五、對難點內容加強練習

化學基本概念都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得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定律、規律、原理和反應規律等。其中每一個字、詞都有其特定的意義,以保證概念的精闢性和科學性。在國中化學教材中,基本概念幾乎每課題中都有,而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把握的基礎知識,準確地理解概念對於學好化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清概念,讓孩子把握好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概念中要害的詞語一定要講解到位

為了深刻講解概念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注重對概念論述時用詞的嚴密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熟悉上的錯誤,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孩子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例如,在講“單質”與“化合物”這兩個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概念中的“純淨物”三個字。也就是説,單質和化合物應該在純淨物的範疇內進行區分,然後再根據它們組成元素種類的多少來判定其是單質或者是化合物,否則孩子就輕易錯將一些物質如氧氣、臭氧的混合物看成是單質(因它們就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同時又可誤將食鹽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們就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

2、概念的內涵一定要剖析到位

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複雜的概念一定要進行剖析,以幫助孩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國中化學的一大難點,不僅定義的句子比較長,而且涉及的知識也較多,孩子往往難於理解。因此在講解過程中,若將組成溶解度的四句話剖析開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其一,強調要在一定温度的條件下;其二,指明溶劑的量為100g;其三,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其四,指出在滿足上述各條件時,溶質所溶解的克數。這四個限制性句式構成了溶解度的定義,缺一不可。

3、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一定要練習到位

有些概念,是概念中包含概念,孩子對這樣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有一定困難的。這就要從兩個概念的相互關係的着重練習做起,使孩子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講了“氧化物”的概念“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假如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後,可接着提出一個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麼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為什麼?”這樣,可以啟發孩子積極思維,反覆推敲,從而引導孩子學會抓住概念中要害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對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進行化學概念的複習中,要抓住每個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詞、句子以及相關特徵,把概念講清楚,講透徹,搞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這樣,對培養孩子的閲讀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強學習能力都是大有幫助的。

六、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

經常與老師及時進行交流,精選習題提高課堂效率。在習題處理上:

1、選題要有代表性和啟發性

化學習題不在多,而在精。精的標準就是習題類型要全面,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針對重點。

選題的啟發性是指選取的習題材料要從孩子的知識和能力的潛在水平出發,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指導、啟發和激發作用,將設計好的一系列問題,作為思維的路標,引導孩子循着符合邏輯規律的方向進行思考,質難問疑、創造提問和答疑的民主氣氛,從而提高孩子獨立進行探索的思考能力。

2、以點帶面,突出思路教學

在習題課教學中,重視題意的分析,逐步培養孩子的審題能力。通過審題,讓孩子弄清每類習題與哪些概念、理論、公式和哪些物質的性質有關,進而找出解答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係,然後根據習題特點,找出解題的要害,從而形成正確的思路和解題的方案,把握解題方法,並能列出解題格式,要點和注重事項。如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一般思路為:⑴審析題意。從中找出已知和求解的關係。⑵列已知,設未知。⑶列出比例式、求解。⑷寫出答案並驗算複核。

3、要重視習題課的反饋糾正。

習題課教學中,對孩子習題中出現的範例和錯例應及時整理,並反饋給孩子。如解題中的簡捷思路、方法和技巧,筆答題邏輯的嚴密條理清楚,通過講評,介紹給其他孩子,有利於推廣交流,啟迪思維。使孩子熟悉到解任何題目,把握必要的知識是基礎,間接新奇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不容忽視,從而調動孩子學的積極性,通過對錯例的分析講解,引導孩子積極思維,理解為什麼會出錯,從而對症下藥。對錯誤嚴重的,還可以進行面批、面改,給予個別輔到,便於因材施教。

4、突出化學計算,提倡一題多解

化學計算使孩子今後從事農業生產和繼續學習及從事科學實驗研究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它能使孩子從量的方面理解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把握化學計算的技能和培養一些能力,因此在化學課教學中我有突出了計算習題的教學,因為:

⑴化學概念是化學計算的基礎。

通過化學計算,可以瞭解孩子對化學概念的把握程度。這樣,教師就能針對具體情況,採取必要措施。例如:孩子對溶解度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係的換算經常搞錯,那就必須從這些概念出發,弄清它們的涵義,然後從溶質、溶劑、溶液的量的單位尋找它們相互間的關係。得到解題的途徑,這樣通過化學計算,使孩子對化學概念有了更準確、更深刻的理解。

⑵通過一題多解,能培養孩子的能力。

在孩子熟悉解題的一般要求,把握一般解題方法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孩子一題多解的愛好,可以使孩子有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機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辦法可以引導孩子多中選優開拓思路,提高解題能力,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⑶進行綜合計算題的練習,培養孩子化學計算能力和解題技巧

化學綜合計算題,把較多的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原理,物質知識和多種計算機能聯繫在一起。進行綜合計算題的練習,可以更好的練習孩子靈活運用知識,提高孩子化學計算技能和解題能力。在加強綜合計算題指導時,着重點放在題目的分析和解題思路上

七、加強實驗教學。

會考試題中,實驗題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也是孩子易失分點,此類型題應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及複習中加強了這一部分的力度,引導如何審題、實驗設計方案,收集相關題型加強訓練。

以上是我在教學上的一些體會,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收穫。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10

20XX年保定市第一次模擬考試結束了,學生的成績是最能説明問題的,雖然每一次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卻不夠快,畢竟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要披掛上戰場了。我們每一位課任教師都很着急。XX月10日化學教學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會上聽取了其它老師的發言,深受啟發,指出了二輪複習的基本意義和複習方法。

一、認真分析試卷,發現問題,有的放矢。

在高三後期的複習中,平時測驗要讓學生認真總結答題中的問題,作出詳細的數據統計,然後總結出錯題的共性之處,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作為專題獨自攻破,通過強化訓練,讓學生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加以鞏固。再通過強化練習加以掌握。

二、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動手。

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真正動手,去體會師生互動的快樂,並在輕鬆的氣氛中掌握所複習的知識。一直以來,我頭疼的問題是,講過很多遍的知識點,學生的錯誤率還是很高,當和他們交流的時候,學生都會説,課堂上我聽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時候,就沒有思路了。其實,在課堂上學生只注重了聽,而沒有消化的過程,沒有自己動手的過程。這幾天,我注重了學生的動手訓練,發現了許多問題,對我的教學很有幫助,對學生的知識掌握也事半功倍。

三、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解決實驗題大難關。

化學實驗在大學聯考中佔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試中學生實驗題的平均分很低,從答題的情況來看,主要問題是:語言表達混亂不清,不規範,沒有使用化學術語。換句話説,就是心裏明白,表達不出來。所以後一階段的複習中,將注重學生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

四、注重規範解題,掌握其答題規律。

做過去的題進行分類處理,總結解題方法和答題技巧。總結遇到什麼樣的題,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解答,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回答。怎樣回答才能是標準答案或是接近標準答案。

五、掌握做題技巧,節省解題時間。

做題首要審題,據統計做錯題的同學,錯的原因大多都是沒有審清題就進行解題,費了時間也沒有做對,很是冤枉。那怎麼辦?專家指出審三遍題才能動筆答題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快審,主要是審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無用信息;第二遍是提出有用信息;第三遍是綜合分析有用信息進行分析解答題。這樣才能把題分析透,解答才準,且不用反功,還節約了時間,但現代高中生為了節約時間,第一遍審題就開始解答題,結果解到一半解不下去,還得回去審題,甚至還得重來,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正確。

做題還是注意解題範圍,首先要平行題意,其次要平行課本,解題才能快速,才會準確。思考範圍的大小決定着解題的快慢,所以要掌握準思考範圍是很有必要的,那麼思考範圍是什麼,那就是大綱和考綱。這樣既省時間又準確,具體例子就不再舉了。

反思教學是教師提升自己的必要階段,經常反思的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會總結出不同階段學生的不足和自己教學的側重點,是一項很好的教學活動,這項活動的開展是很有必要,很有意義的事。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1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科學規律是通過自然現象的發現、探究和反覆驗證形成的。化學研究主要用的是實驗方法。所以,學習化學離不開化學實驗,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演示實驗室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形式。本文就個人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演示實驗時教師應遵循的一般規則。

一、演示實驗時要有明確的目的,並富有針對性

教師演示實驗時,許多學生不知道往哪兒看,看什麼,更不知道觀察目的,常常出現看“熱鬧”不看“門道”的現象,誤把演示實驗看成“魔術表演”。因此,教師選擇的實驗必須服務於教學目的,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演示實驗,揭示概念、原理、規律,使重點、難點知識形象化,使學生便於觀察、容易理解記憶。首先應該使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及觀察對象。其次,還應該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注意觀察的順序性,力求能對所演示的實驗進行全面細緻的觀察。如:在鐵和稀硫酸的反應,應從反應前後固體、液體、氣體三方面變化進行觀察,注意觀察固體形狀及顏色的改變,溶液顏色及温度的變化,產生氣體的速度及氣體顏色、氣味等方面。

二、演示實驗的操作要規範,忌隨心所欲

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起着示範作用。教師操作應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因此每個實驗都要精心備課。1、備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明確實驗目的,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什麼,如何觀察。2、試做實驗,演示實驗中哪怕是最簡單的實驗,教師在課前都應該試做一遍,對於反應温度、溶液濃度、藥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以保證演示萬無一失。

三、演示實驗的現象應鮮明清晰,便於學生觀察

四、演示實驗要師生配合,忌孤軍作戰

演示實驗不同於一般科學實驗,特點是做給學生看,通過教師實驗學生觀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化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因此,教師不能僅專心於實驗操作忽視了學生的情緒及觀察效果。要避免教師唱“獨角戲”的形式,只要是沒有安全問題的實驗,都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師可作導演,引導學生上台演示,同時注意觀察他們的實驗操作是否規範。如: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固體、液體的取用;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向澄清石灰水中吹CO2氣體等都可以讓學生完成,讓學生體驗實驗的樂趣。

五、把純理論的知識點融化在演示實驗中

化學中有些純理論的知識,若由教師直接灌輸給學生,則十分不利於知識的掌握,如果把知識點融化在演示實驗中,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12

9月26日,按照學校教學計劃,高三各學科備課組組長進行了高三複習課展示。化學學科根據教學計劃和進度進行了《原子結構》一節的展示,經過授課和組內評價,我特作教學反思如下:

一、教學設計方面:

首先,我帶領學生分析了20xx、20xx年的考試綱要和教學大綱對本章知識的要求和教學目標,藉此幫助學生認識本章知識的重點難點,使學生的複習有明確的目的。

其次,根據第一輪複習的重點和學生特點,把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雙基”的落實、典型大學聯考點的理解。通過對原子結構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的複習,使學生回憶相關的內容:原子的構成、原子的表達、相關粒子的關係及計算公式、原子質量、相對原子量、相對平均原子量、相對分子量、同位素與核素的關係。

第三,在複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穿插歷年本部分大學聯考題和課後習題的分析講解,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運用和熟悉考試題類型。

第四,適當的附以習題進行鞏固聯繫。

二、本節課的優點:

能夠緊密貼近考試大綱和大學聯考的要求,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以抓基礎為主,符合我校學生特點,複習內容比較全面,學生掌握較好,課後反饋良好。能夠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體現了高三複習課的特點,知識容量大。教師的語言表達合理,教態自然。

三、存在的不足:

通過課後交流,本節課在知識體系的形成和知識網絡的建立方面還有待加強。教師課堂教學中還是有些放不開,學生回答問題較少,有趕進度的嫌疑。知識內容的排列上可以分為兩課時,這樣時間比較充裕。課堂練習內容可以設置為分組聯繫,節約一定的時間。板書的設計和字體的書寫還要加強。

通過交流和反思,我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高三階段是學生的黃金時間,應當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13

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化學課標》)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主要體現在化學教育目標的變化,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轉變為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我們應努力克服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定勢,更新教學理念,逐步走進化學新課程。

一、轉變教學行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

國中化學課程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學生能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瞭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新型師生關係。“對話”不僅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並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當是源於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容,應當擯棄那些脱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為,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化學學習的主人 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化學課標》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化學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是化學新課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置一些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獲取信息,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後進行解釋,應用和拓展。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發言,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統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秩序地發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組活動,人員的組合要採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言,小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三、改革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化學課標》中指出:“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

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採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可經常提出類似於“你是怎樣想的?”“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對學生的化學活動的評價應該包括評價“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除了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外,還要對學生的化學思考方法,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活動時所表現的好奇心、求知慾、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習慣評價。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化學意識包括化學學科感、符號感、時空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等;參與意識包括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意識包括創新的慾望、創新的素養等。 化學素質是公民文化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認真學習《化學課標》,深刻領會《化學課標》中的教學基本理念,改革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14

在九年級上《燃燒和滅火》第1課時的時候,我課前預先留給學生的“前置小研究”是這樣的:

請你任選一個“前置小研究”完成。

1、有一個化學興趣小組,猜想燃燒可能與某些因素有關,他們藉助於以下實驗驗證了他們的猜想是正確的,請你根據這個小組的探究思路,試着分析一下他們是怎樣猜想的呢?

2、在你的家裏以儘可能多的方法熄滅正在燃燒的蠟燭,並説一説你的做法所涉及到的滅火原理。參考物品:蠟燭、玻璃杯、剪刀、小勺、濕布、水、食醋、鹼面(或蘇打)。再請你説一説,

下面我想説一下設計的意圖。

一、為什麼是兩個前置小研究

從教學內容上來説,第一個前置小研究是為課本中燃燒的條件的探究而服務的,第二個前置小研究是為滅火的原理而設計的。

對於燃燒的條件的探究,教材中有現成的探究方案,但是由於涉及到對照試驗和控制變量的化學學科核心的思想,如果課上直接讓學生體會,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設計第一個前置小研究的目的就是想讓學生順着“這個小組”的探究思路預先產生一種體會,體會猜想——實驗——結論的探究思想,少數學生還能從每一個猜想的驗證過程中體會對照試驗的運用,還有很少數的學生能體會到這三個猜想綜合起來,涉及到化學學科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法。甚至可以説出來第一個猜想的驗證是控制了氧氣和温度這兩個變量,而保留了是否是可燃物的變量;第二個猜想的驗證是控制了可燃物和氧氣這兩個變量,而保留了温度是否能達到可燃物的着火點這個變量;第三個猜想的驗證控制了可燃物和温度這兩個變量,而保留了是否與氧氣(或空氣)接觸這個變量。

對於滅火原理的探究,我設計的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從感性的生活體驗總結滅火的道理,如果學生兩個前置小研究都做的話,我預期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的出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而在滅火時只要破壞燃燒的一個條件即可。

通過課堂的調查,發現有大約有20%的學生選做的是第一個,大約有60%的同學選做的是第二個,還有大約20%兩個都做了。

選做第二個前置小研究的多,説明學生更加喜歡動手體驗類的前置小研究,為了熄滅燃着的蠟燭,他們既有用嘴吹滅的,有用扇子扇滅的,有用剪刀剪斷蠟燭的,有用玻璃杯蓋滅的,有用濕布蓋滅的,有用水澆滅的,有用鹼面和食醋嘗試產生二氧化碳而滅火的,甚至有同學用兩個手指頭捏住棉線熄滅。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做第二個前置小研究的同學沒有預習或沒有很好地預習教材文本,這也反映了當前國中化學教學的一個現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還需要加強。第一個前置小研究選作的同學少,説明學生相對不喜歡那種做題類型的前置小研究。而兩個前置小研究都作了的同學,是那些平時學習習慣好且自學能力較好的同學,他們能認識到或者模糊地認識到我設計這兩個前置小研究的目的。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15

眾所周知,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我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也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在這一節一節的課堂教學中,構成了學生成長的人生歷程,我們在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總有一些所思、所感、所悟、所獲,以下是我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的隨筆體驗,希望與老師們同學共勉。

溶液教學的一點體會

在現實生活中,溶液處處可見,這點是激發學生學習溶液知識的情感基礎,但是,在學生列舉的種。種液體中,很多可能並非是科學意義上的溶液,也就是説,學生在學習溶液之前,可能對溶液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學習科學知識最忌諱的並非開始一無所知,而是一知半解。鑑於溶液的常見性和學生可能產生的誤解,更要讓學生堅持科學、客觀的態度,謙虛地學習看似熟悉的知識。溶液學習的突破點在溶解,引導學生比較一些可嘗性溶液味道的濃淡,從中自然而然地引出溶質、溶質質量分數等內容,讓學生養成不急於求成,踏實分析、謙虛謹慎的學習習慣。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16

這個月為期兩天的海南省化學課堂教學比賽活動已經結束了。我因為又能參與這樣的活動而倍覺自豪,我因為再次能走上講台展示自我而深感幸運,我為能在這樣的舞台上辛苦着快樂着成長着而終身難忘。賽課雖然結束了,但留給我的收穫卻將陪伴着我。

一、備課思路

本節課在設計時,我力圖體現複習課要改變方法,要創設複習的情景,要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將系統歸納和探究活動結合起來,要精選練習並注重及時反饋,我採取個人小結、小組討論和互相點評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複習積極性,提高複習質量和效率。

二、課後反思

在反思本節課時,我也體會到有許多問題值得我深思。

1、課堂教學的氣氛還有待於創設。課堂教學的氣氛還不夠活躍,教學中學生的“自由度”還顯得不夠,學生自主活動的空間還可以更大,要努力創設學生自由談論的空間,讓學生在此空間中説出自己知道的知識,以達到自主複習的目的。

2、課堂評價不到位。如在《山中探險》活動環節,如果設計成小組內先互改,再讓小組總結寫錯較多的地方及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要點。這樣的設計即可以加強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互相評價,同時關注到學生個性發展、激勵學生走向成功,改進自我的有效途徑。這樣可能會讓課堂教學再進入高潮。

3、探究實驗活動中的不足。通過這節課讓我再次體會到貼近生活,聯繫社會實際,增加動手實踐能力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的強烈希望和要求,更是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在本堂課中我設計了探究活動,但在傾聽學生髮言的過程中,如果能敏鋭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能的空間,那這一環節就更完美了。

4、習題環節顯得較匆忙。在習題反饋環節,我考慮到時間的問題,所以第2小題並沒有讓學生展開思維,尋找其他的答案。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應該測重於總結解題的方法。如果不能在課堂中完成那就應該讓學生課後進行繼續交流尋找答案,而不是隻找到一個答案即可。

總之,在課堂上,我應更多的為學生着想,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授之以漁,要有效促進學生髮展的學習和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最後,我非常感謝各位評委的精彩點評和我校化學組的各位老師在此次比賽中對我課堂教學和實驗準備等方面無私幫助和指導,還要感謝李蜀瓊老師和陳成進副校長多次對我的教案、課堂教學等都進行了非常詳細地指導和精心地陪同!

化學習題課教學反思 篇17

參加xxxx屆海南省國中化學課堂教學評比大賽,實乃我之幸。接到參賽通知的時候,既興奮又有壓力,由此開啟了我終身難忘的“修煉之路”。這條路上經歷諸多,奮鬥、糾結、困惑、迷茫、堅持、喜悦、感動……非常感謝精心指導我的林晶老師、丁麗老師,還有鼓勵幫助過我的學校老師和朋友。下面談談我參賽的一些反思:

一、選課題。

單單是選課題,就已經是各種糾結,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一節比賽的課題要定下來竟也不簡單。我最初擬定了三個課題“酸鹼鹽的複習課”、“化學用語的複習課”、“氣體的實驗室製取複習課”,考慮到“酸鹼鹽的複習課”內容繁多且難,如果只完成酸和鹼的化學性質,又感覺知識沒有完全建構起來,而“化學用語的複習”是我開始最中意的,並且有了一些思路,但是最終因為沒有學生動手實驗這方面被否掉了,對此,我也產生了迷惑:賽課中沒有學生動手實驗到底會不會受到影響?最後選擇了“氣體的實驗室製取”,並且將課題縮小範圍,定為《o2、co2的實驗室製取複習課》。感悟是:萬事開頭難,古話誠不欺人也。

二、大量收集資料,進行教學設計。

之前參加學校比賽、市比賽的時候都是新課教學,相對來説我比較熟悉,但是省賽的要求是複習課比賽,第一感覺就是:難。一方面難在於我從來沒有上過複習課型的公開課,另一方面複習課內容多,時間短,而且學生對複習課的學習激情普遍不高,已經沒有了學習新課程的新鮮感。

前期收集資料也發現了網上關於複習課型比賽的資料相對新課型比賽的要少很多,因此蒐集資料方面也並不容易,百度、知網上搜索如何上好複習課,研究了一些文獻之後,對複習課授課有了進一步瞭解。而在海口參加吳主任卓越教師工作室第一次集中培訓,才更有了明確的方向,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力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發展,體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等。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問題產生條件下的學習只能是“接受式學習”,複習課教學同樣不能例外。原先考慮課題的引入是從歷年中招考試情況分析開始,發現這樣雖然讓學生明白本知識點的重要性,產生“必須學”、“一定要學好”的心理,但是如此明顯的考試目的着實不好,因此還是決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從三亞的空氣質量好入手,原先想過圖片新聞形式,發現如此並不生動,後來決定錄小視頻———《晨練》,既調動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明白為何學,感到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2、知識梳理,建構知識網絡。

從設計之初,就明確複習課一定要建構好知識網絡,知識網絡建構常採用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導圖可是費了我不少腦細胞,蒐集的資料常用的是樹狀圖,可是總覺得不太適合我的課,思考好幾天,突然靈感一現促成了我自己比較滿意的知識網絡圖,最後在PPT上一步一步完成,因為是原創,所以一度還有些膜拜自己這都想並做出來了,所以説這次賽課,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我的一些現有能力。比如思維,比如PPT製作水平。

而在建構知識網絡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複習全過程,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建構好了知識網絡,就能讓學生從中更好地分析得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