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在兒童立場下的快樂英語學習

校園8.81K

新《國小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然而國小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生在剛學習的時候往往都比較感興趣,但隨着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習任務的加重,部分學生漸漸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久而久之,英語學習由主動變成了被動,學習也演變成了一件不得不完成、卻又枯燥、痛苦的事情。如何讓學生重拾英語學習的熱情、提高英語學習的快樂指數呢?筆者認為可以從聯結兒童經驗的生活教學、融入兒童興趣的遊戲活動、發掘兒童智慧的創意練習三方面考慮。

如何在兒童立場下的快樂英語學習

一,聯結兒童經驗的生活教學。

國小生的生活經驗是指國小生在生活中通過親身經歷、體驗而獲得的對事物的認識和反映。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與生活經驗相聯繫時,學習才會是有興趣。但在長久的教學中,部分課堂上英語學習漸漸變成了單一的拼背識記,學習的最終目的也變成為了取得優異的成績。久而久之,教學內容與生活越來越脱節,學生也許對課文了如指掌,對單詞倒背如流,但卻無法用學過的知識來進行流暢的英語表述。連最基本的英語交流都達不到,又談何興趣呢?那如何將單一枯燥的課堂充滿樂趣呢?筆者認為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注入生活因素,讓兒童的生活經驗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快樂指數。

如《M nice ruler》這一課主要教授一些文具類學習用品。我們可以課前準備多種文具,放到講台上。上課時把堆滿文具的講台作為小賣部,老師扮演營業員,由學生上來買各種文具用品。這樣,既抓住了學生好表現的特點,又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還在遊戲中鞏固了新授單詞,真正做到寓學於樂,讓學生快樂輕鬆學英語。

又如“What’s this?/What’s that? It’s…”這兩個句型。在實踐中發現,單單憑老師一遍遍教,學生一遍遍跟讀,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很難將其發音至標準,甚至還會產生厭倦心理。筆者在實踐中發現,若將這兩句型放入到學生耳熟能詳的“兩隻老虎”的韻律中,配合熟悉的音樂學生會朗朗上口,反覆吟唱,不過多久,就把“What’s this?/What’s that? It’s…”這些原本難以掌握的句型一一掌握。

另外,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熱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身邊缺乏必要的一些英語情境,同時,平時在課上學到的東西可能在生活中不太能常運用到。所以,平時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後多運用英語交流。如在校園裏相互碰到,可以讓學生用簡單的英語進行打招呼、對話;另外,在班級的牆壁和學習園地上,可以貼一些孩子生活中經常能遇到的各種物品圖片(圖片旁邊附有相應的英語單詞):如經常吃的水果、經常用的文具、經常看到的傢俱等等。學生對於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很熟悉,自然會很樂意學習其英語的表達,進而提高整個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快樂指數。

二,融入兒童興趣的遊戲活動。

一些英語課堂就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每個單元的任務幾乎雷同:單詞、句子的拼背、識記,兒歌的反覆吟唱。如此而已。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越來越差,被動地成為知識灌輸的容器。學習毫無樂趣而言。而豐富多彩的遊戲符合學生愛玩與爭強好勝的天性,能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枯燥的英語課堂增添了活力,讓整個課堂靈動了起來。

譬如, riddle。當教授動物類課文時,可以先出示What e can run itself? ——Mne.。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猜到時這一動物時,隨即導入課文內容。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剛才的riddle充分調動起來。對課文內容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也變成了一種積極主動的享受過程。

再如,結合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可以設置一些競賽遊戲。如知識競答小遊戲。即將之前學過的知識與新授的內容整合起來,讓學生來進行快速搶答。答對的同學加星。如此一來,學生紛紛舉手搶答,積極思維,為了能得到更多的星而努力地回憶着學過的知識。再如英語接龍遊戲,英語朗誦、演講比賽等。這種種小遊戲,都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有些學生為了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在課後也會自覺、努力地學英語,讓英語學習變得更加主動。

其次,遊戲形式還可以融入到課文朗讀中。傳統的課文朗讀就是學生跟着老師或磁帶讀或自己讀。來來回回的'朗讀將腦力勞動最終演變成體力勞動。這樣的學習,毫無樂趣而言,學生有口無心,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筆者在實踐中發現,課文可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朗讀。如小王扮演課文中的Mie,小紅扮演Helen,小李扮演Teacher進行對話,多個來回,評出最佳朗誦扮演者。也可以由男生扮演Mie,女生扮演Helen,老師擔任Teacher這一角色。或者由學生自己分配角色起來朗讀展示。這樣的角色扮演朗讀比單一的朗讀課文趣味性強得多。學生會因為表現欲強而高度投入,紛紛起來朗讀課文。同時,課文中的句子也由死記硬背變成了靈活運用。達到了新課標的要求。

三,發掘兒童智慧的創意練習。

一般,我們的英語作業無外乎這幾點:1,跟着點讀機或磁帶朗讀課文數遍,直至背誦出來;2,抄寫單詞或句子;3,默寫單詞或句子;4,高年級的做些聽讀訓練之類的練習……誠然,反覆的聽讀、背誦與筆頭練習對於學過的內容確實有鞏固作用,對於期末的測試也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有沒有想過,英語學習最終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學生這些倒背如流的的句子、做的滾瓜爛熟的練習在現實生活中又用到了多少呢?更何況,成天反覆的背誦與一成不變的練習作業會讓學生對英語漸漸產生厭學情緒,久而久之,英語作業與練習將會成為英語學習的一塊陰影。那麼,如何撥開迷霧,讓學生在英語這片藍天中重見太陽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精心而有創意地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