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校園1.27W

高一的學生面對必修一的歷史課本常常會感到無從下手,看書的時候也不知道哪些知識點才是重要的,哪些知識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從禪讓到王位世襲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國開始有了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禹死後,其子啟即位,原始社會的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2.王權具有神祕色彩

統治者把自己的行為説成是天的意志,國家大事通過占卜方式來決定。

3.初步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設相、卿士等,地方設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1)目的:

拱衞周王室,進行有效統治,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2)內容:

①分封對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於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衞王室。

②被封諸侯的義務——要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

③被封諸侯的權利——職位世襲、對卿大夫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

(3)作用:

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

②開發邊遠地區,擴大了統治區域;

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⑤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權威,國家政權趨向嚴密。

(4)侷限:

受封諸侯在各自領地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為王權衰落和諸侯割據埋下隱患。

(5)瓦解:

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根本原因在於封建經濟生產方式的產生,這一生產方式使諸侯勢力日益壯大)。

戰國時諸侯國變法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後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郡縣制,分封制瓦解。

2.血緣關係維繫的宗法制

(1)定義:

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政治制度。(用規定宗族內嫡庶系統的辦法,來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內的地位,以保證王權的穩定。)

(2)目的:

加強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3)內容:

繼承製;確立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家國政治

(4)影響:

①形成了等級森嚴的政治制度,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②宗法關係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與“家”密切的結合在一起。

(5)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係: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裏;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3.禮樂制度

(1)含義:

對統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規則和儀式,並配有特定的音樂

(2)目的:

更好地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禮成為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行為的工具,有利於統治秩序的穩定。

  高中歷史必修一必背知識

一、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統一

1.背景

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兼併戰爭

2.條件

①經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增強

②思想:法家學説為秦的統一奠定理論基礎

③客觀:人民渴望統一

④主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4.措施(鞏固統一)

頒佈秦律;統一度量衡、貨幣、車軌;統一文字;修馳道、開通靈渠、修長城、移民等。

5.影響

①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促進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鞏固國家統一。

③有利於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內容

①權力高度集中

天下大權,集於中央 中央大權,集於皇帝

②皇權至上

皇帝總攬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皇帝有權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

③皇帝獨尊(皇帝神聖)

創制皇帝專用稱號(朕、 制、詔 、璽)

④皇位世襲

2.特點

皇位世襲——權力的不可轉移

皇權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這是中國古代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三、中央官制

1.內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傳下達,負責監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國軍務

九卿(諸卿):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分管國家各項具體事務

2.特點

①主要官職在地位、職責和權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軍政大事,先進行朝議,最後由皇帝裁決,以減少決策失誤。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弊:因皇權過大,易形成君主專制獨裁,缺乏對皇帝的監督與制約的機制。

四、郡縣制

1.背景:

①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陸續在新建並的地區設郡縣

②秦統一後,通知區域空前擴大

③李斯建議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2.內容:

秦始皇把全國分為36個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一郡之內又分若干縣

建立相應的地方官僚機構,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響:

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國每個地方每户人家都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高中歷史基礎知識

代科學技術革命

原因:

①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②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興起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③科學家們的個人天賦和不懈努力。

(一)經典力學

1、天文學

(1)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哥白尼“近代天文學奠基人”:提出太陽中心説,根本上動搖了神學的理論基礎。

(2)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近代科學之父”:1610年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衞星,為日心説找到了確鑿的證據。他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標誌着物理學的真正開端,為牛頓經典力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2、物理學——牛頓的經典力學

(1)英國科學家牛頓被稱為“近代科學開創者”,其三大成就有:萬有引力定律、微積分學和對光的分析。牛頓於1687年出版了他的力學經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2)意義:牛頓的經典力學,

①實現了物理學史上的第一次大飛躍

②對人類解釋與預見物理現象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海王星的發現是證明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範例

③牛頓力學是經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也是現代工程力學及與之有關的理論基礎。

④牛頓力學的創立,標誌着人類科學時代的開始。

⑤牛頓力學和熱學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⑥還為法國啟蒙思想和唯物主義哲學奠定了科學基礎。

(二)生物學

1、背景:神創論佔統治地位。經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洗禮,基督教神學受到重創,面向現實世界、重視實踐、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風。

17-18世紀的西歐,更是一個狂飆突進的時代。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相繼發生,科學技術長足進步,人類視野不斷拓寬,思想文化更加開放。

19世紀,生物學領域迎來重要轉折。細胞學説和進化論是其中兩項最重大的成就,它們同能量守恆定律被譽為19世紀的三大科學發現。

2、主要內容:

1859年達爾文《物種起源》,揭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1871年,達爾文發表《人類的起源》,進一步論證了人類是從古猿進化而來的觀點。

1863年,英國科學家發表了赫胥黎 《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進一步確立了人猿同祖論。

3、意義:

①生物進化論從根本上改變了19世紀絕大多數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對上帝造人説的顛覆,為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