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狂犬病患者的臨牀特徵及預防

校園1.18W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人獸共患,多見於犬、狼、貓等肉食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狂犬病患者的臨牀特徵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狂犬病患者的臨牀特徵及預防
  狂犬病患者的臨牀特徵

1.前驅期或侵襲期 在興奮狀態出現之前,大多數患者有低熱、食慾不振、噁心、頭痛、倦怠、周身不適等,酷似“感冒”;繼而出現恐懼不安,對聲、光、風、痛等較敏感,並有喉嚨緊縮感。較有診斷意義的早期症狀是傷口及其附近感覺異常,有麻、癢、痛及蟻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時刺激神經元所致,持續2~4日。

2.興奮期 患者逐漸進入高度興奮狀態,突出表現為極度恐怖、恐水、怕風、發作性嚥肌痙攣、呼吸困難、排尿排便困難及多汗流涎等。

3.麻痺期 痙攣停止,患者逐漸安靜,但出現遲緩性癱瘓,尤以肢體軟癱為多見。眼肌、顏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現為斜視、眼球運動失調、下頜下墜、口不能閉、面部缺少表情的等。 狂犬病的整個病程一般不超過6日,偶見超過10日者。此外,尚有已癱瘓為主要表現的“麻痺型”或“靜型”,也稱啞狂犬病,該型患者無興奮期及恐水現象,而以高熱、頭痛、嘔吐、咬傷處疼痛開始,繼而出現肢體軟弱、腹脹、共濟失調、肌肉癱瘓、大小便失禁等。病程長達10日,最終因呼吸肌麻痺與延髓性麻痺而死亡。

  狂犬病患者的預防

1.管理傳染源

對家庭飼養動物進行免疫接種,管理流浪動物。對可疑因狂犬病死亡的動物,應取其腦組織進行檢查,並將其焚燬或深埋,切不可剝皮或食用。

2.正確處理傷口

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後,應立即用20%的肥皂水反覆沖洗傷口,傷口較深者需用導管伸入,以肥皂水持續灌注清洗,力求去除狗涎,擠出污血。一般不縫合包紮傷口,必要時使用抗菌藥物,傷口深時還要使用破傷風抗毒素。

3.接種狂犬病疫苗

預防接種對防止發病有肯定價值,包括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人一旦被咬傷,疫苗注射至關重要,嚴重者還需注射狂犬病血清。

(1)主動免疫 ①暴露後免疫接種 一般被咬傷者0天(第1天,當天)、3天(第4天,以下類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針,共5針。成人和兒童劑量相同。嚴重咬傷者(頭面、頸、手指、多部位3處咬傷者或咬傷舔觸黏膜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狂犬病疫苗外,應於0天、3天注射加倍量。②暴露前預防接種 對未咬傷的健康者預防接種狂犬病疫苗,可按0、7、28天注射3針,一年後加強一次,然後每隔1~3年再加強一次。

(2)被動免疫 創傷深廣、嚴重或發生在頭、面、頸、手等處,同時咬人動物確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則應立即注射狂犬病血清,該血清含有高效價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中和狂犬病病毒,應及早應用,傷後即用,傷後一週再用幾乎無效。

  狂犬病患者的病因

主要是由狂犬病毒通過動物傳播給人而致。狂犬病毒含5種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基質(M)等。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能與乙酰膽鹼結合,決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經性。傳染源主要為病犬、其次為病貓及病狼等。人被患病動物咬傷後,動物唾液中的病毒通過傷口進入人體而引發疾病,少數患者也可因眼結膜被病獸唾液污染而患病。

人對狂犬病普遍易感,狩獵者、獸醫、飼養動物者更易感。狂犬病病毒進入人體後首先感染肌細胞,於傷口附近肌細胞內小量增殖,再侵入近處的末梢神經。而後病毒沿周圍神經的軸索向中樞神經作向心性擴散,並不延血液擴散,主要侵犯腦幹和小腦等處的'神經元。病毒在灰質內大量複製,沿神經下行到達唾液腺、角膜、鼻黏膜、肺、皮膚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對宿主主要的損害來自內基小體,即為其廢棄的蛋白質外殼在細胞內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顆粒,內基小體廣泛分佈在患者的中樞神經細胞中,也是本疾病實驗室診斷的一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