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校園2.5W

最近剛看完一本名為《哲學與人生》的書,這是一位台灣作者寫的書,這本書被列為“高等學校哲學通識教學指導專家推薦用書”,這位教授在大學開設“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17以來座無虛席,本書集作者數十年授課之精華,開宗明義地講述了哲學的有關知識,通俗易懂,無半點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許會問,“學哲學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的確,學哲學是不能當飯吃,但學了後卻能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後頗有感觸,摘抄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鳴。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人的經驗有時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現內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這句話太精闢了!一個人假設碰到一種情況或一種經驗,但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經驗是什麼,也無法去處理,沒有體會也沒有心得,更沒有感知力,不久以後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為對照,幾十年的人生雖然經歷很多,但用言語表達出來卻很少,對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無視,彷彿一生都是很蒼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痛苦。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在解釋這句話之前,先講這句話“文化有三個層次:器物層次、制度層次、理念層次。”那麼這句話和上面這句話有什麼關係呢?打個比方,現代人都講究快樂,做什麼事都是以是否快樂為前提。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裏,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慾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裏輪迴。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優,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為匱乏的社會裏,人也是可以快樂的。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係。經濟和科學屬於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至於教育,我們知道關鍵在於內涵而不在於程度。”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這句話使我聯想起前不久在電視上曝光的那位從事教育工作的碩士生硬闖紅燈,不聽勸阻並阻撓民警執法,還故意推桑民警,最終被治安拘留的事件。不管是國中文化、大學文化、碩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國小文化甚至文盲,這隻能説明一個人的學歷或教育程度,不能説明這個人的人品是按照學歷排列的,博士生的學歷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擔的是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古人説,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傳不習乎?”意思就是,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處了麼?顯然,那位碩士生肯定沒有學到實處,更不知道她是怎麼教育別人的,中國的教育如果都落在這等人身上,後果真的很可怕。

我從小是被我外婆帶大的,我外婆有七個兒女,只有我外公一人養活全家,可以説我媽從小都過着這種清貧的日子,再説我外婆也沒什麼文化,最多隻能看看報紙而已。但她經常和我説,人要窮得有志氣,不要隨便要人東西,説話吃飯都要講禮數,當時雖然小,不能全懂。要知道,一個大人的言行舉止對於一個人的童年時期具有深遠意義,甚至可以影響成年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時間的長短,而是活得有沒有意義。意義是指“理解的可能性”。”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這句話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甚至有點老套,不過往往越是在老套裏越能發現精髓的東西。隨着基因科學的不斷髮展,人的壽命可以長得無法想象,活到一兩百歲算是年輕的。有一個問題卻不能忽視,這樣活着有沒有意義,如果僅是生命的延長,意義何在呢?意義是什麼?生命又是什麼呢?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哇!是不是頭有點暈了,不錯,不要説你暈了,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都被這些問題搞暈了,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但至少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那就是,意義不在於意義本身,也就是意義的結果,而在於創造意義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意義就沒有意義。意義在於過程。

“很多人不快樂,就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然而,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個人在念中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是要考大學;念大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則是要順利畢業或繼續深造。這樣的意義一直往後推延,最後總是要碰到結束,而在這個關卡上,不能在以一個具體的東西作為意義了(如賺到多少錢、當到什麼官)。這個意義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無法達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內向尋找,也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達成一種最高的、圓滿的境界。” ——摘自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

所謂“最好總是要碰到結束”那就是死亡吧。一個人一生中會完成一件件有意義的事,難道當他死了後,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意義了麼?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你既然問了,那就一定有意義。很少人能達到圓滿的境界,但生命的意義不就是在追求圓滿的過程中麼!只有人才會有這樣的提問,才會有這樣的終極思考,動物不會,這就是動物與人最根本的區別。

“一個人的生命內涵由他所選擇的價值所構成,如果無法回答:‘人生中什麼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瞭解自己。” ——摘自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

從古到今,人們都會用“盛世”和“亂世”來形容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歷史狀況,其實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都是“俗世”。在現實世界裏,人們通常用利益來衡量一切,並學習各種求生的本領來適應社會,以致不被社會所淘汰,這樣是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然而人們會忽視一些人之所以被稱之為“人”的那些精神價值,信仰、真誠、尊嚴、正直、忠誠、率真、愛情……這些東西本來人人都有,可是人們在追逐名利的時候或多或少的`把他們丟失了、遺忘了,遺忘和丟失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更不知道人是什麼。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樣東西卻始終追不到,就像狗總喜歡咬自己的尾巴,卻總是咬不到,我們只看到那隻狗拼命地在轉圈,卻始終跳不出那個圈子。

愚人儘量想讓別人多瞭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瞭解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瞭解的人,怎麼能奢望別人來了解自己呢?

“一個人如果刻意追求快樂,往往得不到快樂,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當一個人化解自我的執着之後,就不再刻意追求快樂了,結果當他不去追求快樂,快樂反而自己降臨,換言之,真正的快樂是在無意之中來到的。快樂是一種由內而發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獲得的。——摘自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

記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職於一家建築單位,在這家公司裏有很多和我年紀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談得來,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過得很快樂。後來由於企業不景氣而裁員,我也不得不離開那了。本來每天朝夕相處在身邊的同事一下子就沒有了,心裏非常的失落,總希望他們有空時來看看我,大家聚聚,回憶以前開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會。可是很奇怪,每次聚會結束後,心裏失落得感受比沒聚會時還要厲害,有點舉足無錯的樣子,後來對於聚會,我既是期待又是擔憂,矛盾極了。後來,我漸漸地養成了看書的習慣,從散文、詩詞、到孔孟之道、經典著作等等,雖然看的書不多,卻能在閲讀中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和精神上的愉悦,每看完一本書就像經歷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懷歷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這些文字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曉風殘月,青燈黃卷,絲絲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豈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讀書,由內而發,兩者兼顧,相得益彰。

“一個人有了信仰,內心會有一個對照的力量(超越力量),並且他也必須對這個力量負責,因此顯得比較內省與內斂。信仰往往展現為人內在對自我要求的定力。”——摘自第十二章《宗教與永恆》

説到信仰,人們通常會把它和宗教聯繫起來,宗教無疑是他們的精神寄託和靈魂的皈依之處。在科學的迷茫之處和命運的混沌之點,人唯有乞靈於自己的靈魂。宗教是不二的選擇。那麼對於我們這些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説,難道就沒有信仰了麼?是不是驗證了現代人認為的那樣,如今的社會是個信仰缺失的社會?沒有,雖然我們沒有宗教信仰,但我們卻有人生信仰。就如作家周國平所説:“真正的信仰,其核心價值就是內在的覺醒,是靈魂對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對最高精神價值的尋求和感悟。”還想引用一句:“不管我們信仰什麼,都是我們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導。”

標籤:讀後感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