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幼兒園教研方案設計大綱

校園1.78W

教研是先有鑽研而後有教研和教研促進鑽研的活動。本這小編收集的幼兒園教研方案設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研方案設計大綱

  幼兒園教研方案設計1

一、問題的提出

1、區域活動是當前幼兒園普遍採用的一種教育形式,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它能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同時為幼兒的自由選擇、自我探索、自主活動開啟了另一扇門。

2、我園的區域活動開展已有幾年的時間,從活動室的設計、區角的選擇、材料的投放、教師的指導、活動的評價等方面,已經形成了獨立的園本課程。在實踐和完善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存在着一些問題:

①區域活動空間不夠大:尤其是中大班,幼兒人數相對增多,活動的內容也增加了,幼兒有了獨立操作和相互合作等不同的需要,勢必要求區域的空間增大和區域個數增多。但是活動室的區域空間相對固定,無法擴大和增加,為幼兒的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②户外區域種類單調:有些班級將個別區域(建構區、表演區)放置在户外走廊上,讓幼兒參與活動,但是往往只是把室內的區域移到了户外,在材料的準備和場地的選擇上缺乏合理性和適宜性。

③某些區域難以實現:在活動的開展中,幼兒不斷地生成某些活動,想將這些活動創意放到區域進行,例如木工區、沙水區。但是受到了空間和材料的影響,在室內難以實現。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健康領域明確指出:開展以 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本研究開闢户外的區域,讓區域活動從室內延伸到室外。選擇幼兒園的走廊,轉角等地方,開設成獨立的區域,增大幼兒活動空間;從本土化資源入手不斷更換活動的材料;根據幼兒的需要選擇適宜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指導,使幼兒活動得更開心和自由。由此逐步完善我園區域活動的園本課程。

二、研究內容、目標和方法

1、研究內容

①户外區域活動創設的地址選擇,環境創設

②户外區域活動的內容選擇

③户外區域活動中民間資源與本土資源的挖掘和利用

④户外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⑤户外區域活動中合適的評價方法

2、研究目標

①探索户外區域活動的空間利用、活動內容、活動指導、活動評價等方面的經驗。

②為幼兒創設出愉快、充實的成長環境,探索出具有我園自己特色的一種幼兒自主性遊戲形式。

③讓幼兒在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個性品質的發展。

3、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行動法是由與問題有關的所有人員共同參與研究和實踐,對問題情境進行全程干預,並在此實踐活動中找到有關理論依據及解決問題的研究方法。我園老師以解決户外區域活動中的實際問題為目的,在自然條件下參與實踐,針對其中出現的某些問題進行干預,觀察幼兒的表現,並對實踐進行不斷的反思,通過計劃、實踐、觀察、反思四個步驟進行,對幼兒園户外區域活動進行研究。

三、預設研究過程

準備階段:(9月)

1、組織查閲相關資料,並進行培訓、學習。

2、問卷調查,瞭解老師和家長對幼兒進行户外活動的建議。

3、討論如何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特點制定各班户外活動計劃。

實施階段(10月—11月)

1、創設良好的環境,開闊户外區域活動

①選擇地址,拓寬空間:室內的區域活動我們開設了美工區、科學區、表演區等多個區域,但是由於空間的限制,開設的區域活動大多是安靜的探索活動。一些大型的探索性的或運動類的活動無法進行,而且室內的區域活動缺乏自然因素的參與。我園户外場地開闊,走廊轉角、樓梯口等處有較大的空間可利用。因此,在不斷聽取老師、家長、孩子的意見後將地址固定下來。

②全園參與,設計環境:户外區域活動始終堅持體現“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兒的想法,接受他們的建議,讓幼兒感覺自己才是活動的主人,為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悦的活動空間,在創設的過程中,突出户外的特點。

2、採用多種指導策略,滿足幼兒活動需要

①全園性開放活動,教師指導要有靈活性:每週定週四下午是全園性户外區域活動開放日,各年齡段的幼兒都可以選擇參與,為了防止某個區域出現人數過多的情況,每個班級都有一定的人數控制。活動中每個區域的指導老師都要到位。由於區域中的孩子都是來自不同的年齡段和班級,既是陌生的,又是混齡的,教師在指導時,首先要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活動中不是一個教授者,而是一個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相信每個孩子,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教師的指導更多的趨向於隱形,通過幼兒相互的交往、模仿學習,協商合作,達到相互指導的目的。

②平行班開放活動,教師指導要有針對性:每週一、二、三下午分別是大、中、小班年齡段户外區域活動時間,以平行班的方式開展。每班抽出一位教師進行户外區域的指導。由於對自己年齡段的孩子有一定的瞭解,在指導中,顯然具有針對性。針對大班的孩子應多用暗示性的材料或者理性的指導語,幫助他們分析思考和概括;而對中班的孩子應該是帶有啟發性的語言或者建議性的話語;對小班的孩子多用鼓勵讚賞的語言,童趣的材料引導他們參加。

3、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提升幼兒的活動經驗

評價體系共分為三部分,包括對教師的評價、對幼兒的評價和對環境的評價。

①對教師的評價(以教師自評為主):教師活動後反思制定的區域目標是否有針對性;教師能否對本土資源作最佳整合;教師的指導是否有實效;活動後教師有無反思?

②對幼兒的評價: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何;幼兒的參與情況怎樣;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如何;幼兒之間的互動如何?

③對環境的評價:區域空間結構是否合理;活動區規則的制訂是否完善;活動材料的投放是否適中;活動區的使用頻率高不高?

總結階段(12月):

總結經驗,撰寫專題論文,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篩選典型課例,形成適合本園的教案材料,促進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和提高。

五、預設研究成果

1、提高幼兒的非智力能力:在户外區域活動中,幼兒通過選擇場地、佈置環境、收集資料、制定規則,以及多次的操作活動,在非智力能力方面得到較好的發展。

2、完善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園本課程:户外區域活動的開展彌補室內區域活動的不足,解決許多現實性的問題,把活動區延伸到社會、自然,本土材料的有效利用、區域的特色化,讓幼兒真正體會到家鄉的文化。

3、促進教師的教育機智:通過户外區域活動的開展,材料的挖掘、民間內容的收集、民間玩具的製作,使教師的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審美情趣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4、研究成果呈現形式:

①文本類:各項方案、計劃、教研活動記錄、活動設計教案、活動反思記錄等。

②聲像類:照片:教師培訓、教學活動、教研活動討論場景;視頻:班級户外活動片段錄像。

  幼兒園教研方案設計2

活動時間:

2017.6.9

活動形式:

客教研

主持人:

張豔燕

參加人:

全體帶班教師

活動主題:

主題下建築區目標以及材料調整情況

活動目的:

1. 在上一次教研活動的基礎上,找到各班建築區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

2. 進一步提高教師根據主題以及目標投放材料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在上次教研的基礎上,瞭解建築區要根據當前的主題以及目標和搭建內容進行投放材料,要求回去調整。本次活動就班上:1.發現的問題以及怎樣調整的,2.投放的材料如何完成搭建目標,3.效果如何進行梳理後發到博客上。並配上相應的環境以及材料投放的照片。(所有班級)

2. 6.9日將材料和照片發到博客上。

活動過程:

1.各班將活動材料提起前案發倒博上。

2.教師根據問題進行研討:

通過觀看照片教師梳理的材料以及照片,圍繞2個問題進行研討,並對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詳細説明(例如:你覺得材料比較豐富,哪豐富等進行詳細説明)

(1)搭建是否體現目標,並能進行情節搭建

(2)材料投放是否多樣性,豐富性

3.也可以就自己發現的問題進行説明,比如你覺得哪裏還需要調整,怎樣調會更好。

4.博客研討發表時間截止為:6.16日

下期預告:

各班將孩子在建築區的活動場景錄成視頻,下次活動時看孩子活動情況。

  幼兒園教研方案設計3

一、 活動目標: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目標,深化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教研活動以案例研討、一課三議、一課三備的主要形式開展。以集體研究為主要方式,教師個體學習為補充。激發每個教師的教育思索,促進我園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 活動要求:

教研活動採用備課組活動和一課三議活動在內容上相貫連、活動上分開的形式。案例研討以網上討論的形式進行。

(一)備課組活動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每班級組成一個小備課組。對於備課在本班範圍內做好一課三備的工作。選取每週總課的20%進行三議活動。一課三備的內容結合上屆老師三備的基礎,在此之上,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以幼兒為本的活動。

第二部分:結合一課三議活動,進行全園範圍的一課三議活動。由上課老師提供一備,集體討論進行兩備。上課老師在本班開展活動後進行修改,形成三備得出完整活動方案。

每議形成的備課都要有記錄。以便能夠對比更改的方案。

(二)一課三議活動

在全園備課組活動上得出的兩議教案,上課老師分兩次進行實施活動設計。由教師集中討論評課,提出改進意見。形成一課三議的最後活動設計,上課老師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結合評課彙總寫出三議總結。聽課老師根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來認真、科學評課。

(三)案例研討活動

本學期的案例研討活動承襲網上交流的形式,各發帖老師選擇研討的案例可以有兩個來源:1.根據自己在教學教育活動中碰到的疑惑或者困難,選擇比較有價值的案例。內容可以包括課堂教學、常規管理、遊戲活動、區域組織等方面。首先進行自我反思,反思要有一定的深度,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全園研討。2.可以提供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讀過的好的教育案例,推薦給全體老師,同樣在自己反思的基礎上,邀請各位老師對該案例進行學習和反思。反思要儘量寫出自己的收穫、得益、觸動。在案例中找到教育理論的支點。

發帖和跟帖的老師都要對案例進行深刻反思,本學期拒絕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常見案例、淺顯案例。拒絕無效反思和馬虎反思。

活動安排

(一)課例研討

九月份: 岑小菊老師

十月份: 李季英老師

十一月份:何愛華老師

十二月份:施佳慶老師

一月份: 楊洋

(二)案例研討

案例研討的發帖週期為兩週一帖,其餘老師跟帖研討在兩週之內完成。研討請結合綱要精神,科學合理,深入地提出有建設性的思考。

第一~第三週:施佳慶

第四~第六週:何愛華

第七~第九周: 朱裕芬

第十週~十二週:楊洋

第十三一~第十五週:李季英

第十六~第十八週:徐才妹

第十九~第二十一:岑小菊

請各位老師關注自己的活動任務,提前準備,認真執行,準時參與。

  幼兒園教研方案設計4

【教研背景】

根據《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我們知道幼兒要“欣賞、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性,有初步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瞭解一些接觸到的多元文化”。

我們新城幼兒園坐落於千年古鎮——新場,這裏有着豐富有傳統文化資源,已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鑼鼓書)之鄉”,鑼鼓書還被列為上海唯一的國家級民族民間文化保護項目。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我園以古鎮傳統文化鑼鼓書為抓手,利用得天獨厚的古鎮鑼鼓書資源,構建以鑼鼓書為抓手的非遺文化辦園特色,傳承與發揚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努力實現“培古鎮文化之趣,育古鎮文化之蕾,提民族文化精神,促師生快樂成長”。

因此,從幼兒園開辦以來,我們就開始嘗試開展鑼鼓書教學活動。2011年,我們正式成立了鑼鼓書項目組,創設了鑼鼓書專用活動室,並將鑼鼓書與主題活動相結合,嘗試構建適合幼兒的鑼鼓書教學活動。

從中3、中4兩個實驗班小班以來的研究與實踐情況來看,在每一次的鑼鼓書活動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孩子,都很活躍、興趣高,基礎也打得比較紮實。再從前一階段幼兒園第三屆“陽光杯”教學評比賽中各位老師開展鑼鼓書活動的情況來看,大家對鑼鼓書藝術活動的設計、組織與實施都有了一次全身心的研究與體驗過程,再一次地為大家堅定了開展鑼鼓書藝術活動的信心,我們的畏難情緒正在逐步消失,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

當然,從中我們也發現,在開展鑼鼓書活動時,我們還有許多的困惑。所以,本次教研活動,我們主要研究“鑼鼓書藝術活動的有效性”,深入剖析鑼鼓書藝術活動,探討易於幼兒學習、掌握的圖譜設計,規範鑼鼓書活動中教學具的使用,體現幼兒園鑼鼓書藝術活動的價值所在,促進幼兒園開展鑼鼓書藝術活動的有效性。

我們將通過本次教研活動,在骨幹教師的引領下,讓教師們對鑼鼓書藝術教學充滿信心,讓鑼鼓聲響徹在新城幼的上空!

  幼兒園教研方案設計4

【教研時間】

2017年5月15日

【教研對象】

鑼鼓書項目組全體成員

【教研內容】

鑼鼓書藝術活動的有效性

【教研形式】

觀摩研討

【教研目標】

1、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加強教師對鑼鼓書基本知識的理解,提升教師指導幼兒學習鑼鼓書的專業能力。

2、深入剖析鑼鼓書藝術活動,分享交流現有經驗與做法,探討鑼鼓書教學具的選擇與設計,規範使用方法,體現幼兒園鑼鼓書藝術活動的價值所在,促進幼兒園開展鑼鼓書藝術活動的有效性。

【教研準備】

1、集體教學活動:

(小班活動《金鎖銀鎖》,中班活動《鼓點寶寶愛唱歌》,中班《春到新城幼兒園》)

2、物質準備:PPT、鑼鼓書樂器,電腦和投影儀2套。

3、經驗準備:

(1)教師瞭解音樂活動與鑼鼓書活動的基本知識。

(2)教師積累開展鑼鼓書藝術活動的實踐經驗,對活動的價值和有效性有探究。

(3)收集整理教師鑼鼓書藝術活動中使用的圖譜、PPT。

【教研過程】

一、 主持人交代研究背景

今天我們以“鑼鼓書藝術活動的有效性”為教研主題,在交流分享教學經驗與做法的同時,探討鑼鼓書教學具的選擇、設計,與使用方法,真正提高老師們開展鑼鼓書藝術活動的教育教學能力。接下來有請3位執教教師談談設計思路和反思。

二、 執教老師談設計思路和反思

1、中班活動《鼓點寶寶愛唱歌》執教老師姚思遠談設計思路並反思。

2、小班活動《金鎖銀鎖》執教老師談設計思路並反思。

3、中班活動《春到新城幼兒園》執教老師方燕談設計思路並反思。

三、 思維碰撞,統一共識

(一)鑼鼓書藝術活動的策略與方法

1、結合三個鑼鼓書活動,分享各自開展鑼鼓書活動的經驗與做法。

2、交流鑼鼓書藝術活動中的整合。

(二)研討鑼鼓書藝術活動中教學具的選擇、設計與使用

1、結合實踐經驗,交流各自開展鑼鼓書藝術活動中的教學具選擇、設計與使用。

2、針對不同觀點,發表意見與建議,規範諸如圖符、圖譜、鼓點、音樂標記等在鑼鼓書藝術活動中的設計與運用。

3、教師以年齡段分組,現場演繹諸如圖符、鼓點、上下架規則等在活動中的運用,在互相觀摩中發表意見與建議,從而達成共識。

四、 總結提升。

1、主持人總結與提升。

鑼鼓書是一種“渾身藝術”,它需要用地方方言來説唱,需要動用雙手來打擊節奏,還要運用全身的舞姿來渲染與表現。

在幼兒園有效開展鑼鼓書活動應以趣為先,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合多元化的形式與多樣性的教學具。我們要通過研究簡化、整理鑼鼓書基礎知識,使之易懂、規範,並有效整合它的“渾身藝術”,使之有趣、高效,從而培養幼兒“説、唱、擊、做”的4大能力,促進教師設計、組織與實踐鑼鼓書藝術活動的專業能力發展,從而真正激發師幼愛祖國、愛家鄉、愛文化的情感,體現鑼鼓書藝術活動的有效性。

2、後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