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精選27篇)

校園3.24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精選27篇)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

張文質先生説過:“我們的教育往往過於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夠‘立竿見影’,缺乏期待與從容”;“我們缺乏一種悠閒的心態,缺乏閒心”。不知從何時起,我常常被超負荷的日常教學工作弄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多餘時間去思考,去關注學生的發展,做教育應該做的事情,忽視對學生思想的教育。

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的“潤物細無聲”,正反映了教育的變化過程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範”。

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着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充滿着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起性子,乾脆不起來,等着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説,錯誤是什麼?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在課堂上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常囁嚅着嘴,想回答又説不出來,或者説來説去不在點子上。這時,作為教師的你,是急躁地打斷作一番暗示,還是給他們一些思考的時間?也許你為了急於聽到孩子“正確”的回答,過早地把現成的知識和盤托出,迫不及待地將知識填塞孩子們的頭腦……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還會遇到一些學困學生,他們之所以出現目前的這種現象,是由於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不願意去學習,有的不按時完成作業,作為老師,可以先不要責怪他們,應該滿腔熱情的幫助他們,靜下心來和他們談心,做耐心細緻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誇誇孩子,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正確對待孩子,從而使他們端正學習的目的,建立信心,這樣才能逐漸的趕上去。但更多的時候,在對待這些孩子的態度上,我們很多教師和家長有太多的恨鐵不成鋼、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長、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要知道:兒童接受教育需要一個過程,教育恰如教孩子學步。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2

讀了《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消極”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這一篇了。文中提到“我們最可怕的敵人就是對一切事物的消極心理。”這種消極心理一旦駐進我們的心靈,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我們經常會情不自禁、甚至無法剋制地以這樣的方式處人、處事、處己,卻不自知!因此,我們教育者要擁抱一顆積極向上的愛心,讓教育變得更陽光。

【案例】巧借契機,播撒愛心

彬是我班成績很差的一個女孩子,不僅如此,連字跡也很不端正。開學初,每天的課上都要開小差、做小動作,所以每天的課堂作業不是來不及就是錯誤連篇,因此,她就成了我課上重點關注的對象,也時常在課上會受批評,而她,每次都朝着我笑笑。起初,對於她,我真的有點無可奈何。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正翻閲她寫的《一天一事一感受》時,發現她每天都寫了被批評的事,不是受老師的批評就是受家人的批評,看到這,我的心不禁地抽搐了,“原來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批評中,那她怎麼會感受得到温暖呢?感受不到温暖,又怎麼真正地去愛呢……”一連串的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裏,不禁對她投去憐憫的眼神。

放晚學了,我依然在批她訂正的課作,“今天真棒!這麼快就訂正好了,看來彬越來越能幹了!”話剛落下,她立即露出了笑容。正在這時,她的媽媽走進了教室,過來問問她的情況,我看得出她緊張的情緒,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我笑着説了一句:“挺好的!”順便把彬叫過來,兩人一起和我面對面坐着,我拉起彬的手,不禁感覺她的小手一直在顫抖,説:“彬,趙老師覺得你比剛開學,表現好多了,你覺得呢?”點點頭。“那你覺得自己還有哪些要改進的地方呢?讓趙老師當你的朋友,一起來幫助你,好嗎?”沉默了一會説:“我上課還不夠專注,發言還不夠積極,作業……”“哦,這些問題都好解決,只要彬你願意,照趙老師説的去做,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定能克服的,你相信老師嗎?”笑眯眯地點點頭。於是,在她整理書包的期間,我還跟她的媽媽達成了協議。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發現彬進步了,人也開朗了許多。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3

“教育終究是基於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很喜歡這樣的文字,張文質老師倡導“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裏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説,學校還是小的好。那麼“小”到什麼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控制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説:“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控制。”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如果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困難,信息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着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4

這個假期學校為我們分發了一項福利:張文質的兩本書。我首先拜讀的是《教育是慢的藝術》。

在序言中,我首先讀到的是這幾句話:

“我們也要有勇氣承認內心的恐懼和猶豫,承認我們所能期許的改變實在微小,承認我們時常就掙扎在各種得失、利害、歡欣與沮喪之間,而在這樣的認知中,我們也許就能獲得更多的智慧……每個人恰恰通過自己的誤讀而完成了對教育的謹慎改寫”

一下子覺得他道出了我的心聲:我能改變我所有的學生嗎?我能改變我所有的家長嗎?我能改變的很少,但我能改變我自己。

有了共鳴,自然希望從書本中汲取力量。再繼續讀書的過程中作者談到孩子們的一些表現:

“當學生站起來發言時,他是不是能夠抬起頭,注視着老師,或者注視着同學,是不是能夠從他的身上看到一種勇氣,一種膽識,一種表現的衝動,甚至一種獨特的表現力,一種引人注目、令人嘉許的個人魅力?而不是膽怯得手都不知往哪裏放,手裏捏着的紙實在不明白是把他展開還是揉起來”

這真是六年級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真實寫照,也是我上不斷啟發,但還是失敗的現實。

從國小到高中,我們不斷的訓練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但是不少孩子在這過程中漸漸喪失了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的興趣。考上大學是人生的重點嗎?不,大學畢業,出來工作才是人生的開始。如果我們在孩子的人生準備階段中就耗盡了他們的進取心,自信心,那他們又如何能在工作時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誘惑。一個個啃老族,一個個迷失方向的人,不正是不能真正心靈不能自立的孩子嗎?

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等待,學會傾聽,學會欣賞,學會讚美,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表現,學會反省,學會創造。“要培養視野開闊的人,要傾聽窗外的聲音,要不斷掙脱自己生存環境和知識的限制,努力學會睜眼看世界。要在有效教學中融入屬於全人類的普適性的理念,而不僅僅是比較狹隘的、功利的目標。以能培養出有自信力的、有表達願望的、有分享熱情的、有快樂的生命姿態的學生。”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5

暑假偶然翻閲了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讓我感受到了“生命化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耳熟能詳的話有了更深的瞭解。

書中提到教師需要帶着生命的熱忱進入課堂,然後對孩子所有生命的行為經常給予肯定。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於發現,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其次要廣泛閲讀,努力付諸實踐,積累經驗,構建自己的認識平台。

作為一線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急功近利與教育本義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對待教育,慢慢欣賞學生成長。張文質老師在書中提到“我們的教育往往過於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夠‘立竿見影’,缺乏期待與從容”;“我們缺乏一種悠閒的心態,缺乏閒心”。不知從何時起,我也常常被一些日常教學工作弄得焦頭爛額,沒有花時間去思考,去關注學生的發展,做教育應該做的事情。

張文質老師在談到生命教育的“關鍵詞”時,提及了“等待、耐心、從容、寬容、期待、悠閒、優雅、細節”,這些都是我們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要培養的姿態和心態。”慢教育”並不侷限在課堂上,而應包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從這樣一個意義來講,老師真的需要處處留心教育資源,關注教育對象,以一個等待的姿態傾情投入教育,時刻關注生命的成長。

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需要我們的教育才能成長,而不是説你今天説要把學生規矩成什麼樣子,學生明天就會是什麼樣子。他們不可能規規矩矩地按我們的想法去做,他們的思維還不成熟,在學習的道路上難免出這樣那樣的錯誤,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學生工作是一項反覆的長期的工作,需要慢性的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要在實踐中漫漫形成。老師工作要有長遠的規劃和目標。切忌急於求成,要抱着每一朵生命之樹都會開花的心態,我們要温柔、耐心、更需要悠閒的等待。

從現在開始,我時刻要提醒自己,學着剋制自己,慢慢適應學生的身心變化,因為教育就是慢的藝術。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6

當我在學校看到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時,題目“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句話吸引了我,這句話讓我的內心有異樣的觸動,當代生活日新月異,我們處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現實社會裏急功近利的浮躁現象普遍存在,誰不在追求快捷便利,教育也是如此。看着身邊的一些人在最短的時間裏功成名就,誰不羨慕。許多人都渴望着一步登天,一夜成名,一蹴而就……我捧着這本書,我要看看張文質是怎樣看待如今的教育和教師的追求方向。

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寫道: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剋制自己,改變自己的否定思維,讓我們一點一滴地變得陽光一點,積極一點,主動一點,努力着慢慢地使自己成為建設性文化的一部分,成為讚美文化的一部分……

從張文質的這段文字中我體會到:教育是慢的藝術,首先要“慢”在教師本身,教師要逐漸地不斷地改變自己,以健康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讓自己的教育更有智慧。

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寫道:我深信教師的教育觀念和生命意識才是學校文化中最具意義的力量,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着,更重要的是,他是作為一個具體的一個人在影響、默化、潤澤着他班上的每一個學生的……

我想我們應該更努力的工作,讓教育真正開啟學生的智慧,潤澤我們的生命。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我們不在乎歡笑伴着淚水。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同時能夠更好的去影響一個孩子,一個家庭,一個班級,甚至一所學校。我們教師就擁有這樣的位置,我們依然要珍視自己內心的聲音,依然要對自己有一個期待,讓自己過的更好,讓孩子們過的更好。讓我們努力的工作,讓教育真正開啟學生的智慧,潤澤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對教育永葆激情,用最初的心情做永遠的教育,讓我們攜着平凡追逐和超越我們永遠的夢想。

看書真好,洗滌人的心靈,希望自己能堅持讀好書,希望自己能慢慢遠離世俗的偏見,使自己的視野慢慢地變得更為開闊,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充盈!從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慢”不僅在對學生的教育上,也是在自己在專業成長的路上的學無止境。我會在今後當教師的每一個日子裏更清醒、更理智地遵循教育“慢”的藝術,與時俱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7

張文質在關於童年我有幾個基本的看法寫到:

一個人能安身立命,顯示自己獨特性,帶給你一生幸福、自信的,一定是你的長處。就像西方人説的天才如果放犯錯了地方可能天才就難以成為天才。所謂的天才就是他的稟賦、獨特性。但我們的教育常常不尊重它的獨特性。前面我為什麼要舉我孩子的例子,其實那是一種憂慮。她對寫作也有優勢??國小就出書,八年級又獲一個全國性大獎,出版社跟她簽約,馬上要出第二本書。如果她要走這條路,可能走得很順。但她能否考上一類高中,這卻是一個很難預測的問題。按現在的評價機制,他再平庸,但會考試,他就可以順利地讀個“好”高中、“好”大學。一個人很有天份,某個領域很有才華,但考試成績上不去,她可能很麻煩。

看到這裏,我想到了我和我的同學劉增愛。我從很小的時候受母親影響,對繪畫很痴迷,在我的記憶裏,不是看畫就是畫畫。上七年級時,我發現我們班還有一位繪畫高手,她叫劉增愛,她擅長畫紅樓夢人物,她畫的很快,很流暢,她的筆下一會兒就能流淌出婀娜多姿的林妹妹、晴雯、薛寶釵、王熙鳳等,個個裙帶飄飄,貌美如花,線條流暢,特別是手指的造型各不相同,有時,還要配上背景,看到她的畫真是羨慕死我了,好多同學都向她要畫,在我們學校已是小有名氣。我們倆經常在一起畫,當然是我努力地向她學習。可是,她不太努力學文化課,國中畢業就回家務農了,一直到現在,變成了一個早已和繪畫毫無關係的農婦。想到這裏我至今都為她惋惜,可惜了她的藝術才華,如果當年她的文化課好一些,她的人生道路就會改寫了。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社會會有很多吧?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8

暑假期間有幸拜讀了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細細品讀,“慢教育”所藴含的教育哲理,如同一股清泉沁入心扉,讓人彌久難忘。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的是耐心與等待。時下的教育太過功利,有時甚至無視孩子的年齡特徵:三歲要背《唐詩三百首》,四歲要學外語,五歲要彈鋼琴,未滿六週歲要讀一年級……在學校裏,很多教師的課堂像做工程一樣趕搶進度、趕時間,追求所謂的高效率、快節奏、大梯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約而同地陷入了一個令人恐懼的教育誤區——“快教育”。實際上,對待孩子的成長,來不得半點兒急躁,更不能越俎代庖——教育的成功從等待開始。台灣女作家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了這樣一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她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她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這是一種何等美麗的教育場景,這是一種何等美妙的教育藝術。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學會從容與寬容。對於學生的一次次小錯誤,根本沒必要放在心上,更無需揪出來大做文章(但我不是説對於犯小錯的同學不管理,不教育,而是教育不能放,管理不能放),因為誰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因此當你看到這一點,就能從容的看待這一個問題時,在教育學生時,就會多一點耐心,少一些生氣。面對孩子的不良習慣、面對孩子的犯錯,更需要我們老師以一顆寬容的心,引導他,鼓勵他,只有處處為孩子着想,方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才是為孩子的終身發展着想。

正如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説的:“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範”。讓我們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快樂,慢慢地等待孩子長大。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9

這個學期一開學,我們校長髮給我們每位老師一本書,我的書是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希望我們提高教育理念,能得到成長。

我在課餘和國慶節期間拜讀了其中的一些內容,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 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於“生命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長期植根於中國小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展。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通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其次要廣泛閲讀,努力付諸實踐,積累經驗,構建自己的認識平台。

張文質先生在《直面教育與生命的悲情》中,他寫道“其實,我們從每個人的經歷中都可以看出,教師的真摯關愛對人的幼年時期的成長,對人生建立的信心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就像美國詩人艾米斯説的那樣,哪怕僅僅把一隻暈厥的知更鳥送回巢中,我們也就不虛度此生!”我很認同張文質先生的這個觀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遇到過好多事例,我現在所教的四年級有一個調皮男孩,想象力特別好,繪畫形式很獨特,也很大但,我選他當課代表,當我剛説時他激動了好一會兒,可是,過了一會兒,他向我提出他不想當,但是,能看的出他是猶豫的,因為長時間的在班級中的表現不好,可能是對自己不自信的原因。我還是堅持讓他當,他也就依從了。時間過去了一個月了,有一天,調皮男孩的一個好朋友突然問我:“老師,王景鑫真的是美術課代表嗎?”我説:“是啊”,“啊,你真的是課代表!”這時,我看到王景鑫已經是滿臉自豪,激動地臉都紅了。我很是感慨,我深深的感到“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這句口號是多麼重要啊!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0

張文質先生是著名的學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着“生命化教育”。而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他《慢教育叢書》裏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迴歸本真,細細品味,能引起我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常常發現,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養;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魯、卑俗,有時候這一切才是教育更為具體、尖鋭的問題,但是它往往被各種任務、指標、困難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細緻、持久的省悟之中”。讀了這一段文字,我不禁問自己,工作這麼多年來,有沒有認真想過“教育”這兩個字的含義。

總覺得自己通過師範的學習,什麼都懂,什麼都知道。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總是急於見到成效,往往在課堂上沒有細緻的傾聽、觀察、思考學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認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覺得還挺不錯,還為自己能夠這麼快駕馭學生而沾沾自喜,現在想來真是膚淺的很。有時在對待一些特殊的學生時往往沒什麼耐心,採取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也覺得這樣的學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責任,似乎已盡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這忙那,還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總是對自己的行為找一些理由,等等。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變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會習氣,脱離了教育原來應有的本真。讀了這段話,讓我重新進行了思考,重新審視了我先前的一些行為,並在以後的工作中進行調整,讓教育迴歸自然。

“不言而喻,教師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敏感、細膩、堅強、執著、明確、美好,教師甚至“要比熱愛自己的黨派、教會更熱愛自己的學生”,教育確實要以愛為底色,談起教育就是談論我們的孩子和未來——然而,只要一靜心我們就知道自己實在被扭曲得太厲害了,也許更需要詢問的就是我們還有多少真摯的熱情,承擔的勇氣,能夠在各種困難中堅持應當堅持的執着,可是我知道這樣的詢問很多時候也是蒼白無力的,莫名的焦灼與恐懼盤踞了我們的生活,太多的指標、任務、功利已經控制了我們的心靈,我們渴望着美好,內心都變得越來越無望與冷漠——堅冰時期仍然延續着,有時我們幾乎無法越過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來”。

這一段,告訴我們所處於這樣一個時代,學校也被各種各樣的功利所包圍,但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要對學生始終充滿愛。一方面,沒有愛,我們的教育就會偏離遠來的方向,便會使我們平時的工作變得那麼急躁、那麼勢力、那麼急功近利,這樣導至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機械式的任務式的教育,往往學生越學越不想學,對學習也會失去信心,教育教學的效果也就會越來越差,如此惡性循環,後果就更不堪設想。另一方面,這樣的工作狀況,對自己來講也不是不盡如意的,試想每天面對着不願學習的學生,面對情況糟糕的教學場景,教師本人也難以獲得教學成就感與工作快樂感,常此以後,身心俱疲,對老師自己的發展也是有弊無益的。

文中張文質先生又談到了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的一段話:“許多年來,葉瀾教授持之以恆的躬行“新基礎教育”的理念,無論到哪所實驗學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聽課(而且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説這樣才看得清楚每個學生的“動態”),必定要先和實驗教師對話,為他們“捉蟲”、指路。如果沒有外出,她幾乎每週總會安排一天時間,早上六點多鐘就出發到一所學校,上午一聽就是4節課,中午簡單用餐後,就開始評課、交流,然後則是講座和對學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她家裏人告訴我每次“這樣的活動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點了”。葉瀾老師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學者,她的“田野作業”方式同樣令人讚歎、敬佩,啟人心智”!

葉教授是一個教育大家,她都在盡力做一些每天我們看似在平常不過的事情,她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她確真真實實的是一個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態度是一個優秀教育者具有的優秀品質,不帶任何功利。也許,教育本是件簡單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還原到原來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1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什麼是生命化教育?那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這就是生命化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不僅僅是面向學生的一種單向教育,對於老師來説,更是一種教學相長的教育。要想更好的教授教育心理學,不僅需要教師在專業知識上的不斷汲取,也應該思考教育的真正意義,喚醒自己的生命意識,來激發自身的潛能和創新能力,對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斷地進行反思和完善,從而為自己的教學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老師在文章當中提到所謂的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就是要培植人對生命的真愛,要讓所有的人都意識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活在世上,不管貧窮、疾病、困難,但只要活着本身就帶給你希望,帶給你無窮的可能性。所以張文質認為,教育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個人對生命的敏感,對生命的`珍視,包括對生命的敬畏感。

書中提及最感興趣的是生命化教育,舉了很多教育的例子,給我很多啟發。教育的三個維度,即“授受知識,開啟智慧,潤澤生命”。教師和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共同潤澤和成全。生命化教育在於教師的“人的真實生命的復歸”。生命化教育要求關注所有生命的價值,關注生命的差異,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發展目標。要從關注每個學生開始,從尊重每個學生開始,從滿足每個學生需求開始,從善待每個學生開始,從開啟每個學生的智慧開始,從相信每個生命的意義開始,從成全每個生命發展開始。不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

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麼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生,必須熱愛自己的學生。讓生命融於教育,將教育融於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現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並以此漸臻生命的完美與幸福。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生命化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將知識灌輸到學生大腦就可以的,而是讓每一個人面對生命有尊嚴的活着,有意義的活着。對教育而言,重新給學生上一堂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的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2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寒假讀了張文質老師編輯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這本書是張文質老師在多個場合的演講集,語言淺顯易懂,處處顯示出張老師對教育的關注、關心與反思,他主張在大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教師塑造身邊的小環境,解放孩子。回想從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觸、深有體會。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作出恰當的判斷,也無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這樣的文字,總是一次次驚醒我要學會等待,學生不需要的擔心,而需要關心;學生錯了,不需要責罵,而需要理解;學生不需要説教,而需要分享;學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愛。學生本身就是希望,我們儘管為學生着想,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堅信,我的眼裏沒有差生,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他神聖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比如面對一些問題兒童,愛因斯坦到十歲才可勉強説話,海倫凱勒兩歲的時候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舟舟被認為是弱智少年,卻是世界級的天才指揮家。

這學期,我新接了一個一年級的班,真的發現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家住哪裏的孩子,不能説話,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聽見同伴説話,帶上助聽器才可勉強聽見聲音的孩子,但是,這又怎麼樣呢?誰能敢説,他們不會是下一個愛因斯坦,舟舟或者海倫凱勒?時間是證明學生成長最好的東西,不是靠老師的聲嘶力竭的吶喊和批評甚至奚落諷刺,置之不理。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有獨特的視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師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會誤事的,也不會有什麼成效,“教育是慢的藝術,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千萬不要在無意的傷害中偷走了孩子的夢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會讓我們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在課堂上即使我們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方法教授同樣的知識,也不會使學生取得同樣的成績。那就讓我們學會等待吧,用耐心靜靜地等待,用寬容温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農民一樣,春日裏播種,把對秋天果實累累的嚮往融於澆水施肥、鬆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儘管有許多果實的收穫是要等到來年乃至他年的,但他們依然不惱怒,不氣餒,繼續默默耕耘,因為他們相信,每一粒種子都有發芽成長結果的那一天!作為教師,“等待”就是見證學生成長的過程,“等待”給了學生成長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等待”是對學生的信任,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關注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是至關重要的。面對每一個學生時,我們始終都要有這樣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長中一定有很多潛能沒有被挖掘出來,我們不要着急,慢慢等待,等待的過程也是孩子潛能釋放的過程。真誠地賞識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期待並加以特別引導的話,那他們的潛能將會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等待的藝術。對學生的教育永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堅守,我們才能看到花開的美麗。

“慢”需要永恆的責任。張老師告誡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本書中,他提到馬克思·範梅蘭對教師最好的描述:成為學生心目中能夠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還説:“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細緻、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積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教學中,我們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潤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靜和平和;慢代表是細緻和細膩;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心情。

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

1、學會寬容,學會善待學生。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生命密碼,帶着獨特的稟賦,帶着不同家庭的影響來到學校,寬容、尊重差異,就是培植文化與人的多樣性。

2、學會等待。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智慧的覺醒,有一個精神力量增長的過程,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所以教師要有等待之心。

3、學會傾聽。更多傾聽孩子的心聲。

4、學會欣賞,哪怕孩子只有點滴進步,我們也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

5、學會讚美。教師應大聲説出對孩子的肯定和表揚。

6、學會參與。參與到學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學生在一起。

7、學會合作。任何課堂的成功都有賴於師生的對話、互動、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養,只能在合作過程中實現。

8、學會表現。教師要有很好的“舞台感”和課堂表現能力。

9、學會反省。不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術,更要檢討在成全人的方式、價值取向上的對與錯。

10、學會創造。通過成就學生的方式來成就自己。我們的成就感、滿足感離不開課堂和學生。要成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為引領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立杆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着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着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3

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於“生命化教育”的理論鑽研和實踐探究,長期植根於中國小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展。在鑽研和實踐過程中,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透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量與節制。其次要廣泛閲讀,努力付諸實踐,累積經驗,構建自己的熟悉平台。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當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個觀點後,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為這天這個時代的確是泥沙俱下萬馬奔騰的年代,有人認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説慢工出細活。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興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藝術,張老師很顯然給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個字一個詞,字是慢,詞為藝術。張老師認為我們的教育太快啦,快在那迅速展現而又擦去的ppt上;在了教師應對這一大羣叫不出名字卻能把課演繹的完美而流暢上;快在了教師與校長們每一天似乎都在忙於應付各種各樣事務性的事務上,快在了教師冷漠地看到教室裏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惱的快一樣,我們這天的學校裏。教室座位整潔,台下人頭攢動,一派工業化大生產的氣勢。老實説的確難以看到具有生命個性的人。這也難怪作者所推崇的葉瀾教授不斷的發出召喚,召喚教育創新要有“具體個人”意識,召喚要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中“人”的轉向要從“抽象的人”到“具體個人。説到底快到了我們的課堂上都看不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種什麼樣貌的課堂,什麼樣的教育呢?作者眼裏慢是像W老師那樣的”教師身體動作是慢的,説話的語速是慢的,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説的,日本的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幹沉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幹注重到每位學生的艱難並及時賦予幫忙,多給他們帶給創新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潛力。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張文質老師倡導“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務必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鑽研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帶給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明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量……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裏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説,學校還是小的好。那麼“小“到什麼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操縱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説:“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重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操縱。”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須想不到,在中國有那麼多“名師”能夠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也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厲害的“名師”竟能夠在體育館數千名觀眾面前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也許,從某種好處上説,這正是中國教育勝過美國教育“難能可貴之處”。

假如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艱難,信息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一味地強調教學質量,並以此作為衡量教師業績的標準之一,也是對教師的不公,因為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的老師究竟是少數。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明,然後順着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鑽研,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明,有所專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盼,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4

有幸拜讀了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細細品讀“慢教育”所藴含的哲理,如同一股清泉流入心間,沁如心扉。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彷彿進入了一個“快餐時代”,不論幹什麼都爭分奪秒,一味貪快,卻缺失了積澱的過程。教育亦是如此。

“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積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快速行進的課堂學生實際上是很被動的跟隨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註定要掉隊。”所以當我看到這些語句的時候心裏湧動的竟然是感動。如果用花兒解釋先生的理論,那就是是花兒終究都會開放,但卻有花期早遲素淡的問題,你難道會説寒冬的梅花遜於早春的桃花?或者豐滿的牡丹一定強於清瘦的蘭花?既然花兒都是如此,為什麼我們非要培養同時開放同樣燦爛的孩子呢?

這種積澱在培養孩子的閲讀能力上的體現尤為突出。在題為“直面教育與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設一所優質學校”的演講中,先生多次談到“閲讀”──一這與我們的語文教學專家的觀點出奇的一致。講到了當今孩子的閲讀現狀,並精闢地闡述“閲讀幾乎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輸在起跑線上,對孩子的未來來説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閲讀為一個人的成長精神打底,甚至為一個人立精神,生命是從閲讀開始的。”等等。當然先生疾呼讀書的同時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點──孩子!加強課外閲讀,不僅是時代對語文教學的呼喚,更是世界範圍教育成功的經驗。事實也證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實際上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在教師指導下,靠學生課外自學、自修而成。只有在長期的課外閲讀過程中日積月累、潛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形成文化的積澱,逐步建構自己的文化。國小生的記憶力強,大量的閲讀後,哪怕是囫圇吞棗的閲讀,也能儲備知識。當他們長大或工作時,會發現胃底層,有未來及得消化的豐厚的積存,從而大受裨益。

最後給大家分享書中的一段話作為結束:“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關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潛滋暗長與潛移默化。教育能像蝸牛散步一樣,只要放鬆心情,放慢腳步,放長眼光,才能以詩意的態度,發現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職業的幸福感。”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5

這本書是張文質先生演講詞的整理第二版。剛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一開始是排斥的。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GDP增長要快,高樓大廈建造的要快,就是去飯店點菜都會給你一個計時器,告訴你到什麼時候還不上齊菜,就再送一道菜。類似於肯德基這種快餐店遍佈大街小巷,去醫院看病恨不得一吃藥就好,就連需要我們慢慢品讀的名著都有簡讀版。如此快節奏的現象比比皆是,可是為啥一提到教育,就要“慢下來”?我就很好奇這本書到底要講什麼。

為啥教育要慢下來?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一個熟悉的回答:教育的對象是人,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具有差異性,要因材施教,最好的教育是潛移默化,是潤物細無聲,一遍教不會,就再教一遍,兩遍教不會就教三遍,教育需要耐心,所以教育要慢下來。其實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等到上課的時候,批改作業的時候,耐心真的會慢慢消失。當一個高中生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不對的時候,當他向量垂直用座標表示記不住的時候,當他10以內加減乘除算不對的時候,一次兩次還是有耐心的,可是耐心真的會在一次一次的錯誤中被消磨殆盡。這時候,你的嗓門不自覺的會變大,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表情也會嚴肅起來,眼神不自覺的聚到他的身上。那時候,誰要是跟我講“教育是慢的藝術”,我估計都會把粉筆頭砸向他。

也有不少學者強調,現在這個社會,一味地強調“教育要慢”,就是胡扯淡,不在一線教學,根本不能體會老師的壓力,特別是畢業班的老師。面臨月考,期會考,期末考,還有各種聯考、會考,每次考試下來,分數總歸要看一看的。學生的成績上不去,這個時候還強調“教育是慢的藝術”,人家會覺得你在侮辱他。誰不想自己的班級,自己的學生考的好一點,誰又不想自己學生學得輕鬆,作業又少,同時又能考的好?這個就像是魚和熊掌難以兼得。老師承擔着教育人的責任,學校的信任,特別是家長的信任,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理念,不顧教學現實的老師是自私的。

我也給自己安慰:那些不顧學生成績的改革都是不負責任的。但凡哪個專家跟我講,教育要慢的時候,就會百度一下,首先看他有沒有在教學一線,然後再考慮要不要繼續聽他演講。

所以,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首先要保障生存不至於被淘汰。就拿我來講,作為新教師,教育情懷還是有的,教育理念也算是新的,教育熱情也是高漲的。但是,我真的沒有勇氣在不顧及學生的成績,大搞素質教育。我膽子很小,我怕學校領導因為教學成績質疑我的教學能力,我怕家長因為孩子的考試成績懷疑我的專業素養,我怕過不了多久就要被學生轟下講台。我還是注重成績的,如果我嚴厲一點,學生能考的好一點,能多一個考上大學,我還是願意自己嚴厲下去的,我不希望是因為我的寬鬆,導致本有機會上大學的學生被擋在大學門外。我想着,先把他們送進大學,讓豐富的大學學習生活、靈活的學習方式,讓他感受咱們的素質教育,感受“教育的慢藝術”,快樂學習。但是,這不代表沒有想過改變,我也有一點點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也會反思一天的教學行為,也在思考怎樣讓學生能輕鬆點學習?前提是,學生的成績不能掉,最起碼是不能掉的太厲害。

最後給自己的建議:改變,要一步一個腳印,學會取捨。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6

讀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對教育中的“慢”有了全新的認識:對學生來説,錯誤是一種經歷,甚至是一種不可或缺行為,更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教師要善於利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發揮慢的教育藝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再次,讓心態慢下來,讓教育行為慢下來,慢慢走,欣賞啊!

多讀了幾本書,心中似乎也有了些許底氣。因此,在學校模擬的演講比賽時,我倒也鎮定從容。所以,學校的評委都説我的演講挺好的。其實,我那幾天一直在看各種案例及案例分析,有時看到別人相似的案例時心有觸動,就會不由得停下來反思自己在平時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並在思考之後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記了下來,也許共鳴會讓體會更深吧,因此,書中的內容記得特別深刻,自己做的讀書筆記也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所以在正式比賽時,我備戰階段的所有筆記不由自主的湧上心頭,原來讀寫結合竟有這麼大的好處。我快速成稿,還留了點時間順了順稿子。這種且讀且寫的感覺真得太好了,這大概就是讀書的魅力吧。

因為讀書,讓我與書產生共鳴;因為有共鳴,讓我產生了寫作的衝動;因為寫作,讓我更深刻地反思教學;因為反思教學,讓我的課堂慢慢變得敞亮。

從讀到寫到思到教,這是輪迴。缺了誰,都無法重生!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7

一、 題記

蝴蝶眨幾次眼睛,才學會飛行;夜空灑滿了星星,但幾顆會落地;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情。生活就是這樣,教育就是這樣,我們不知道身邊的花朵的花期有多長,不知道身邊的孩子哪個時候會綻放,我們要做的是“細火慢燉”,讓教育成為一種慢的藝術,讓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譜寫出一段樂章。我想着,記錄身邊的故事,等待花開,便是一種教育慢的藝術。

二、 發現身邊的花兒

Z是班裏一個調皮搗蛋出了名的孩子,平時的學習成績在班裏總是倒數,行為習慣較差,對自己沒有多大的要求,也不知道怎麼要求自己。Z 的爸媽在農貿市場裏靠賣蔬菜維持生計,老家是河南的,房子租在文三路上,家裏還有一個姐姐,也在念書。Z的爸媽由於工作時候的早出晚歸,也沒有休息日,幾乎沒有時間來照顧Z,平時Z就是自己照顧自己。

九月份剛剛開學的時候,我發現Z的衣服有時候兩三天都不會換一套,汗流浹背地上完體育課,第二天還是一樣的穿着那件短袖來上學,早飯也就是在學校附近的小店裏買個包子,一個人很早就來到學校門口了。連續幾個星期下來,我上班路上都能遇見Z在學校門口徘徊,早早地到了校門口,但是不敢進去,因為他沒有早到證,説是會被老師説的。然後有幾天就纏着我要我幫他辦一張早到證,可是因為我也不知道具體詳情,一時耽擱了,也就忘記了這件事情。現在記錄筆下,想起來下週一定要去處理好這件事情。

Z的行為習慣不是非常好。不知道是從哪裏學來的髒話,粗話,平時在班級裏他也會忍不住説幾句,還會鄙視班裏的另一個S,兩個人半斤八兩,卻總是互相看不起。Z對自己的學科成績,似乎已經習慣了掛紅燈的歷史,從來不放在心上,家裏估計也是從來不重視。我也發現Z的家校本上的父母簽名都是他自己寫的,我知道,但是我沒有説他,似乎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Z的處境。

三、給花兒澆澆水

發現了身邊的小花,意識到了花兒急需老師的幫助。我似乎是在一瞬間感受到了我可以嘗試讓孩子在有所擔當中成長。孩子的故事就是孩子成長記錄卡中的一道風景,孩子的的特殊性,也讓我這個班主任有了新的讀書體會。《教育是慢的藝術》,張文質老師在文中記錄了自己在各處講座的內容,每一篇講座的故事都在滲透着教育是慢的藝術的深意。現在想來,教育的故事正發生在我這個新任班主任的身上,身邊的Z就是我遇到的一個值得我去深究的一個教育故事,我必須要用“慢”的精神來面對Z的成長,看着Z一步步變好,變成Z應該告訴我們的關於他的故事。接下來,我就來用鍵盤寫寫Z的成長故事。

先前對Z的一番類似國小生作文一般的描述,好像是給Z敲上了一個差學生的印章,好像Z就是這樣,自己不要求上進。這也是我在接班的時候,從班級以往的記錄中可以獲得的一方面的信息。但是,我開學的第一天就和孩子們説了這樣一句話,“從現在開始,每個孩子在我腦海中就是一張白紙,很幸運,我們在五年級的時候相遇了。以後,這張白紙上要留下怎樣的痕跡,或是圖畫,或是文字,都是有你們來決定。”擺脱了之前的印象,開始了對孩子們全新的認識。關於Z的改變,從一張小小的中隊委的標誌開始。

德育處的袁老師給每個班發了中隊委的標牌,有中隊長,中隊委,小隊長等,在每個崗位的孩子都領到相應的標誌之後,我發現,中隊委的標誌還多了兩塊,也發現往日的中隊幹部在領導標誌的時候是相當的興奮,表現也好多了。所以就萌生了讓Z在班裏成為中隊委的一員,讓他有所擔當的念頭。

前些日子,正愁班級的家校本每天早上都要我提醒值日班長捧到我辦公室去,事情落實的一直不是很好,一直想找一個人來幫忙。所以在分完中隊委的標誌之後,我就在班裏大聲的宣佈了我的特聘助理Z,“老師發現啊我們班的家校本總是需要老師提醒,除了WTJ主動把家校本交到辦公室之外,很少值日班長是非常主動完成的。為此,我現在特聘我們的Z擔任Miss 汪的特聘助理,負責幫老師收繳家校本,試用期為一個星期。我們掌聲歡迎。”大家的掌聲非常熱烈,都願意讓Z來擔任助理,都想來當,這時候Z倒反不好意思了,臉紅着到了講台前,我認真地幫Z掛好標誌,接受了大家的鼓勵與支持。

就這樣,我看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兒,紅着臉接受了大家的認可,被大家賦予了期望。

四、 讓花兒曬曬太陽

任命特聘助理這一事就在大家的歡呼與掌聲中結束了,其實當時我自己心裏很沒底,不知道Z能否做好這一事情,會不會第二天就把這塊標誌弄丟了,忘到了一邊去。就這樣,一天結束了,放學前我也忘記提醒Z第二天要交家校本的事情了。當天晚上想着,沒事,就讓這朵花兒在陽光下曬一曬,這樣才能看見他經得住多大的風雨。

第二天,馬上到來。在早讀的時候,發現Z今天特別認真,一到教室就開始了自己的值日工作,把教室走廊的地拖得乾乾淨淨的,我心裏一樂,看見了Z左肩上的標誌鋥亮鋥亮的,心想,“哎喲,這小傢伙還真不錯!”收繳作業鈴聲一響,各個小隊開始傳本子了。這時候,我開始觀察起Z來了,在自己交完作業之後,他很快到了講台前開始看家校本是否交齊了,然後向我走了過來,捧着本子説,“老師,那我拿到辦公室去了哦?”我説,“齊了嗎?”他説,“齊了,我先走了”。Z的笑,總是引得我也會發笑。他一溜煙就跑到了辦公室,很快就跑回來説,“老師我交好了”。我應了一聲,Z就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課間的時候,我把Z交到了辦公室,看着整齊的一疊本子,我表揚了他,並且獎勵了他兩顆糖。他就樂呵地回了教室,我們説好,中午的時候他過來拿本子去發給同學們。中午,他準時來拿本子了。

接下來一週時間裏,Z都能準時地收繳家校本,早上的值日工作做得越來越出色了。我心裏滿是欣喜。正巧昨天週五,輪到Z擔任一天的值日班長,從早讀開始到下午的眼保健操,Z在登記本子上對每個同學一天的表現都做了相應的加分減分。在下午的隊課上,Z居然舉手發言了,還是非常正確地回答,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隊課結束時我做了總結匯報,表揚了隊課中表現優異的孩子,對孩子們的行為也提出了建議。最後,我邀請Z做了一週的值工作總結報告,大家對Z的工作非常的滿意,都發現在這一週時間裏,Z的進步非常明顯,看得出Z對自己的要求提高了,慢慢地能管住自己了。在大家的掌聲中,結束了開學以來第一次孩子們自己組織的隊課,作為班主任的我內心充滿了感動與喜悦。

似乎,我慢慢看見了花兒在陽光的沐浴之下,變得結實了。

五、看見花兒的美麗

Z的成長,我能夠有幸陪伴是一種幸運,是一種挑戰。聽到袁姐姐吃飯的時候説起,Z在暮省中寫到,實習老師來管班的時候班裏很鬧,但是他自己沒有辦法,沒有誰會聽他的話,我內心哽咽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個孩子在進步的氣息,我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多麼得坎坷與艱難。儘管Z的課堂表現還沒有非常積極,還是習慣只是做到聽講,而沒有積極參與,但是從Z的積極完成作業中,我體會到了他的進步。數學老師也説他最近表現好多了,有參加補習班的功勞,但我相信更多的是Z自己內心變得想上進的念頭。

記得有一次我在講台前清作業,點名冊就放在講台上,自己批改着孩子們拿過來的作業本。無意間我發現Z跑到講台前來看了一眼,説了句“啊!M都訂正好了!”然後,他就急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訂正起作業來。之後,拿着訂正好的兩頁作業本過來批改。我悄悄和他説,明天到我地方來領兩顆糖哦!然後,第二天準時來到辦公室拿糖,欣喜的是他又訂正了兩頁左右。然後我又加了獎勵。之後,每次作業,稍稍簡單的,他都會很及時來給我批改。後來,Z沒有再問我拿糖了,但是作業質量卻是一天天提高了。

六、與花兒一起長大

其實,我還不是很能參透一塊小小的標誌能帶給孩子的一中莫大的鼓勵,或者是重視。我只是,在慢慢的教學過程中,在日復一日的閲讀過程中,慢慢感受到每個孩子的特殊性,慢慢領悟到教育是慢的藝術的深層含義。我要學會等待,等待每一朵花開,等待有些含苞欲放的花那較長的花期,等待與每一朵花兒分享綻放時的喜悦。

那麼,下一朵花兒的故事呢?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8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福建著名學者張文質先生的作品。與其他許多教育理論書籍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教育演講的集子,共收錄了張文質老師從2004年到2008年五年間的12篇演講實錄,其中,有四篇是與1+1讀書俱樂部成員聚會時的發言,有八篇是到各地學校的演講,篇幅最長的是後面五篇,佔了全書的四分之三。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張老師的演講,通常是“沒有完整的講稿”,“和大家面對面的談話時捕捉頭腦中快速生成的影像,甚至是不太完整的對某個問題的理解”的呈現。這種生成性為講演注入了更多鮮活的魅力,反覆品讀這些“原汁原味”的文字,我彷彿又回到了聆聽先生講座的酷熱八月的上海會場,時而言辭犀利、鞭辟入裏,時而充分肯定、讚賞有加,時而殷切期盼、信心滿懷……從他身上,我不僅看到了生命化教育的希望與未來,更看到了一個有良知的有責任感的教育學者長期致力於教育革新與喚醒的赤誠行動。

一、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實踐者

生命化教育是張文質老師的夢想,是忠實的倡導者、實踐者,他逢人必講,走到哪講到哪,他對老師講、對學生講、對家長講、對學校講,不遺餘力。他到江蘇、出廣東、上湖北、遠赴內蒙古、挺進新疆,倡導生命化教育,建立實驗學校。最多的,應當還是他的根據地福建。12次講演,就有11次是在福建各地的學校。他的足跡差不多快要踏遍福建的每一塊土地了吧?

對生命化教育本質的詮釋應當數他2004年末在永春師範的一次講演最為經典。他説,“所謂生命化教育,其實就是一個精神的理念,是對更美好的教育的一種價值訴求。”用一句話來表達,那就是,“把對每一個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在他看來,所謂教育,就是對每一個個體生命發展可能性的成全,社會需要這樣,學校更要這樣。教育是慢的藝術,他通過自己的行走與觀察,對許許多多無視生命漠視生命的反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行為痛心疾首,振臂高呼生命的尊嚴,告訴我們生命的可貴,引導我們期待生命的美好。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明白,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下,要達成這種從生命本原出發的教育理念是何其困難,但張老師始終不氣餒不爭辯,他以巨大的勇氣與力量一直堅守着自己的信念。

二、想大事情,做小事情

面對“落花流水”般的教育環境,張老師對所有一線老師都寄予了深深的理解與敬意,每到一處,他總是平等而親切地勉勵所有的老師們,如何在面對現實的同時,尋求內心精神的豐盈。他處處強調,教師要能夠既想大事情,更做小事情。在“生命化教育”12人研究小組聚會上,他説:“今天我們能做的也許不是對教育的想象,而是隻能提醒自己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現實。”但既使這樣,“我們要努力回到生命當有的更堅韌的立場,回到作為個人的承擔——觀察、記錄、思考、對話、寫作,努力做一個行動者。……努力培植自己更豐富的教育智慧,努力不使自己變得遲鈍、衰竭、愚蠢、喪失熱情,努力在具體的工作中生髮出更多的生命熱度與温情,相信自己就是相信靈魂未死的價值,哪怕一點一滴,不是逃向蒼天,而是回到塵土,既受苦又痴迷於自己笨拙的努力。”

07年3月他在福州格致中學鼓山校區論壇上説:“不要偷走孩子的夢想。我們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機,不是哪所學校,而是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境遇,教育需要思考大問題,教育也需要在小事上持續、耐心地努力。”

08年4月他在福州十八中市級專題研討會上,談到規模宏大的巨型學校在探索有效教學的艱難時,仍不失時機地肯定到:“教育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貢獻出一點點自己的見解,提出一點點自己的思考,它不一定有價值,但作為一個思想的提問者,還是有意義的。”這就是張老師所説的“想大事情”。

那什麼是做小事情呢?

張老師説:教師“管好自己的課堂”是做小事情;教師“多一種經歷,多讀一本書,增強生命的強度”是做小事情;教師“説真話,做真事,善待第一個學生”是做小事情;教師“有學習的傾向,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是做小事情;和同事“交流教育心得,遇到困難開始研討”是做小事情;甚至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更乾淨一點等等”也是做小事情。

而作為學校,在“校園內很多樹下放有凳子,可以供孩子們課間能夠坐着休息”是做小事情;“在校門口放着兩排椅子供來接送的家長坐着休息”也是做小事情……他認為,小事情是有着巨大能量的。“目光向內才可能知道自己的責任,才可能知道一切變革正因為‘我’的參與而變得更有可能。”

05年6月,他在泉州骨幹教師培訓會上對培訓學員們説:“我們幾乎沒辦法在大的格局中做出什麼,但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可為的事情,作為一個目擊者,一個見證人,觀察者,記錄者,思考者,作為一個發出自己聲音的人。……我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行動準則,就是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大問題要思考,小事情要踐行。要從我們能夠改變的地方去嘗試。”

在永春師範的生命化教育的講演中,他談到教師要隨順人的稟賦,樹立一個樂觀的學生觀時,他説:“我們既能夠有所思想,也能夠有所行動,以自己的創造性工作表達出對學生的信任和期待,也表達出相信每個人都有更美好未來的信心。”每一個教師都應“時時提醒自己、改變自己、剋制自己的否定性思維,一點一點地變得陽光起來,積極一點,主動一點,努力在責任之中表達出我們對生命的眷戀。”

三、深入學校、深入課堂

從他的書中,我捕捉到了一個教育學者十幾年來不懈的真實的行走歷程。他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把自己的教育思考,牢固地紮根在真正的教育基層學校的土壤裏。他跑遍了各種各樣的學校,城市的、鄉村的、城郊結合部的、中學的、國小的、公辦的、民辦的等等。他説:“我熱衷到學校聽課,也比較信賴自己所看到的。在這樣的現場,你同樣是一個教育的承擔者,同時往往能夠獲得一些原先未曾料想到穎悟。”

為了在福州一所學校的教師論壇上進行十幾分鐘的發言,他特地跑到這所學校去聽了兩節課:心理健康、歷史。他説:“我希望自己能有一點與課堂相融,與學生真正相見了的感覺。”他會跑到自己女兒所在的學校去聽課,包括通用技術課、英語課,他都聽。有時,他還上課,給學生講語文講作文。他説自己每年聽課都在100節以上——這是一個什麼量?與在我們學校,只要求每個老師一個學期聽課量達到12節相比,100節,相當於平均一週都會聽二節課!在我們學校誰能做得到?校長一年聽課是多少?教研部門的那些各學科教研員們一年聽課又是多少?放眼中國教育,敢於跟這100節叫板的,又會有幾人?

四、純樸的鄉村教育情結

如果説今天的教育環境已是“落花流水”的話,那鄉村教育則早已是“落荒而逃”了。優秀的老師們逃了,優秀的學生們逃了,經費緊張,辦學艱難,已非同一般可言。拿我的老家湖北荊州的情況來説吧。家在農村的,只要家長有稍許能耐,都會想方設法讓孩子到縣城區學校去讀書,而鄉鎮學校的老師,也通常會想方設法調到城區學校去工作。而城區的優秀學生呢?則是流向條件、資源更好的地級市學校或省會城市學校,優秀的老師基本上也是如此。

於是,城區學校的規模總是很大,一個班七十多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鄉鎮學校規模則一縮再縮,班數班額不斷減少。為了保障那可憐巴巴的鄉村教育的基本師資,主管部門不得不採取一些舉措,如選擇城區學校的老師到鄉村學校開展階段性支教。然而“上有政策,下就有對策”,被安排去支教的老師的情況可謂五花八門:有的老師人去了,但心沒有去;有的是今天去了,明天不見了;有的是這個月在上班,下個月就一“病”不見了;而最為離譜的是,有的乾脆私自請個人頂替自己到支教的學校去上班,自己玩起了失蹤,遠走他鄉……

張老師深切關注農村的教育,常常深入農村學校進行調研講學,更把很多農村學校作為生命化教育的實驗學校來研究。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我覺得教育最沉重的問題首農村教育問題。”“今天農村教育問題有一個比大學聯考更沉重的話題,就是這些年來,農村的孩子進入重點大學、進入名牌大學的比例逐年下除,像北大、清華差不多就是15%,所以很多農村的孩子只能上二流、三流、四流,不入流的大學甚至是那些‘野雞大學’。”

他的敏鋭,不是一般的學者可以比的;他的敢言,也不是一般的官員可以比的。閲讀這些講演實錄,我常常驚訝於張老師的勇敢,這是一種口無遮攔地道出真相,這是一種殘忍難堪的逼近真實。講真話在當下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不是不知道真相是什麼,而是説出真相太難了,我們也不是不知道真相被揭露的話會改善現實,但依然選擇了沉默,因為,堅持説真話太麻煩,太危險了。

我跟張老師一樣,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腳上的泥巴還沒有洗乾淨,腳底還是鄉下的泥土,如今雖然生活在南方城市,但我的心仍然紮在老家那一個閉塞貧窮的小村落裏。我沒有可能再回到老家回到鄉村去工作,但我對張老師這樣一種質樸的農村教育情懷充滿了敬意。他可以一連十幾次地到同一所鄉村學校——晉江龍林國小去聽課調研,可以到農村鄉鎮去義務講學,可以到泉州市一所鄉鎮學校(永和中學)跟學校教師們進行多次座談、跟學生面對面地對話。

他不是浮在面上,只有空空的關愛;他不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遊,只有留存的鄉村圖片;他把行動把責任建立在對眾多鄉村實驗學校不辭辛勞的指導與實踐之中;他勉勵在鄉村工作的老師們,要“學會妥協,學會調整,在妥協中前進,在調整中提高”努力增強自我生命的強度。他更大聲向有志之士向社會強烈呼籲:目前,農村更需要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農村教育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

與這一本書相遇,是我暑假赴上海的一個意外收穫。當我在上海興高采烈請張老師簽名合影時,我感動於文質老師的平等與親切,讀完這本書,我更感動於張文質老師這份教育的赤誠。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也是我的教育責任。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19

我是一名教師。近期,讀了張文質的書《教育是慢的藝術》,感悟很多,隨手記在了書頁中。現抄錄下來,共同行參考。

消極心態害死人。人一旦消極起來,看世界,世界是病態的;看世人,人心是叵測的;看自己,自己亦事事不如人,時時不如意。

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教育的勇氣的消彌,人之主觀能動性的消失是無奈的,能繼續擁有教育的理想的人是勇士。

有效教學之“效”是什麼?是效用?是成人的效用,還是成長的效用,還是成才的效用?是效能?高效、長效還是低效?高效就一定好嗎?農藥殺蟲高效,但有毒。養雞場的肉雞生長快,但有激素。

控制班級和關注個體一旦衝突,我們習慣於控制班級,這就是從整體出發,是顧大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多少名學生,面對同一篇文章,就會有多少種感悟和體驗。標準答案是什麼?是小偷,偷去了孩子的夢想,是獵手,折斷了孩子騰飛的翅膀。

讓老師去關注學生的生命和生活狀態,讓教大班額的老師去關注這些“教學”以外的東西是很困難的。試問一下能真正關心孩子的生命、生活的家長能有多少?很多家長關注的不也是“成才”而不是成長嗎?

應該轉變教育的觀念的不僅僅是教師,應該是全民。教育改革要全民總動員。如果不,就把學校“教育”二字的概念之內涵縮小一下,不用把家長的教育責任,社會的教育責任都加在學校和教師身上。

知識和文化密切相關,但有知識不等於有文化。現在的教師基本上都是有知識的,但不少人缺少文化。教給學生知識是教書匠,用文化去影響學生才是教育家。

作為知識分子的教師對“教育”二字都是一知半解的,只會“教”而不會育,不懂得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那些文盲或半文盲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是什麼樣子的,就更可想而知了。

貧窮並不可怕,只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一定可以教育出好子女來。變富了是好事,但如果價值觀念扭曲了,再想教育好子女就難了。

不過,這樣的家長心目中的好子女也與我們正常人的不同,他心目中的好就是壞。

當老師的要清楚學生的學習該學些什麼?學什麼呢?學習生活的智慧、生存的技巧和生命的解碼。當老師的還要清楚應該指導孩子怎樣學?怎樣學呢?要讓學生樂學、善學、恆學。樂學者,學之有趣,善學者,學之有法,恆學者,學有毅力,學貴有恆也。

錯誤的教育觀一旦在老師身上打下烙印,這個老師就可怕起來,因為他的一言一行都有錯誤,而他卻不自知,還以為自己正確,他越努力,受害的孩子越多。孩子受的害越深。

教育的真實(現實)與教育的真諦(理想)嚴重脱節是目前一切教育問題產生的根源。人必須生活在現實中。

整個社會都不按規矩辦事,如果我們教育孩子按規矩辦事,豈不害了孩子。任何教育都要實事求是,與現實相結合。

強調結果的教育是快的教育,強調過程的教育是慢的教育。快好,慢好,不言自明。

教育是上層建築,經濟史基礎。經濟的發展決定教育的發展。想讓大山裏的孩子同北京的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一個人的成長,起點是各自不同的家庭。

我上學的時候,很想多看書,可惜無論是家裏還是學校裏,我都找不到書。現在的社會隨處都能找到書,卻沒有了嗜書如命的人。

我上國小時,有的同伴沒有機會讀國小,我上中學時,很多同伴又沒有機會讀中學,我和我們那一代人都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如今,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每個孩子都必須讀九年書,但厭學的孩子卻越來越多。

如今的教育有趕鴨子上架之嫌,鴨子不願上架,硬趕着它們上,結果只能是鴨子辛苦,痛苦,趕鴨子的人亦辛苦,痛苦。

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從哪裏來?是個大課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教育上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因材施教需要在瞭解每一個具體的孩子後製訂切實可行的方案並付諸實施。如果一個班有40個孩子,這個老師就要根據40種不同情況制訂40份方案並付諸實施。統一要求就不一樣了,但統一要求扼殺了孩子的差異,不人道,甚至簡單粗暴。對於懶惰的老師來講,自然喜歡選擇統一要求,中國人多,學校班額大,是同情,是教育的現實。

理想中的孩子應該是天真無邪的,生命力旺盛的,可型性很強的,有創造力的。現實中卻不乏可惡,沾染惡習的孩子。

理想的教育中,教師應該是幸福的,個性化的,有理想、有朝氣的,現實中,教師往往有太多的約束,繼之而無聊,無奈。

教育的理想是不看成績,只看學生是否得到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現狀是隻看成績,成績之外的都是花架子,有,更好,沒有,也無所謂。

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動物的本能,亦是人的本能。如果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一定是他的心理出現問題了。

好教師對待孩子,應該如大自然對待萬物,儘可能地為所有的不同的(孩子)生物提供陽光、水分、適宜的温度,創造一切條件讓它們按自己的方式生長。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20

“教育是慢的藝術”,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靈很受觸動。慢的藝術,那就不能心急,要耐心等候,慢工出細活。暑假看了張文質的教育演講錄《教育是慢的藝術》,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的教育應該有生命意識,要認識到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要慈悲為懷,要有等待的意識,等待他們成長,等待他們覺悟。

教育要等,要慢。我女兒2歲了,正是獨立意識很強的時候,什麼都想自己來,什麼都不想讓我們插手幫忙。她剛學穿鞋子的時候,總是左右腳不分,哪個鞋子在右邊,就穿右腳,所以經常是左右鞋子反着穿。

我們經常提醒她,告訴她“穿反了”,然後幫她脱下重新穿好。可她似乎很不領情,不喜歡我們的糾正。既然如此,那之後每次穿鞋子我們都不理她了,由着她去。有一次,她自己穿鞋子,又穿反了,自己感覺到不舒服了,自言自語的説:“不舒服的?穿反了!”於是自己把鞋子脱下,自己重新正確的穿好。然後高高興興的出門去玩了。此後,每次穿鞋,她都會認真觀察後再穿,沒有再穿錯了。

在小孩的成長中,我們只能提醒、引導,成長是要靠他們自己去摸索、去體驗的,提醒了,教導了,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消化吸收,我們唯有耐心的等待他們的頓悟。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時間的澆灌與呵護,需要沐浴陽光和雨露,我們澆灌了、呵護了,剩下的就交給陽光和雨露吧。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21

《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是我的一位教師前輩向我推薦的。2017年5月份第一次讀,讀着張文質的文字,滿滿的都是真實。他一直在講教育的真相,一直在強調生命化的教育,讀得我心裏很痛的那種感覺!

和另一位教師前輩交流,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怎麼會有心痛的感覺?她説,痛苦,就不要讀了!於是,就把它擱置那裏了。為了完成此文,又拿起了這本書。一年多的沉澱,心境完全不一樣了,沒有了曾經的痛徹心扉。

當教師失去了她該有的陽光下最光輝的師道尊嚴的時候,我們只能向自己尋找答案,一切從自己的內心去探求。也許,就是那種笑着哭的感覺吧。就是那種流着淚去追尋夢想——砥礪前行、靜待花開、用生命去綻放教育的絢爛焰火!

在《直面教育與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讀到“德國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兩件有深刻影響的事,一個就是極大地提高教師的工資,結果使得優秀的人才大量湧向學校;一個是實行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德國,哪怕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最有創造力的國家之一。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開啟的制度有很大的關係。”

心裏是振奮的!真的羨慕德國的教師從業者,不是豔羨他們高額的工資,而是眼氣高額工資所帶來的當教師的師道尊嚴!

我們當教師的有尊嚴嗎?

有些家長一提起老師,就咋咋咋地評論。就是社會上,也總是貶低教師。我真不知道教師都犯了怎樣的道德失誤?世人為什麼要用超於常人的道德標準綁架教師?

教師,是神?還是個人?

當孩子在學校擦傷,家長跑到學校嗷嗷叫:孩子交給你,就給我看成這!當老師和他講道理時候,他説:滾一邊兒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師大打出手!

當教師的是否要問,教師的師道尊嚴,哪裏去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泥濘中,用那遙不可及的夢想支持着我們前行!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22

對於”教育是什麼“這個問題真的沒有好好地思考過。自己當教師的生活真的就那麼平淡無奇,每天工作的痕跡就像沙灘上的沙子一樣,被海水沖洗過後馬上就會歸與平靜。

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之後讓我對自己的工作開始了慢慢地審視。他説教育是”藝術“,教育是”慢“的藝術。説實話,我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是藝術。難不成是因為在”慢“字上出了問題?

昨晚看電視劇,裏邊一位教師長者收到了他幾十年的一位學生的信和兩張戲劇票,信上邀請老師去觀看自己的第一次演出,因為老師是他心裏所尊敬的人。雖然離開老師多年,但心裏一直有老師的陪伴。

這對年長的老師説了這麼一句話:”能成為孩子們優秀的嚮導,沒有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了。“我想這位老師的心裏的滋味應該不是一個甜字所能形容的吧。看着聽着我的心裏也洋溢着幸福的滋味,因為我也是一位教師。

然而,我能成為孩子們優秀的嚮導嗎?並且是當我老了,我的學生長大了的時候,他們會認為老師是他這一生中優秀的嚮導嗎?這個結果我得等到我老了才能分曉。然而,這個過程卻需要我此時此刻就開始。

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所説的,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緩慢所以很難立竿見影。然而我腦中卻裝着必須要立竿見影的命令。來想想我今天的教育。

班裏總有學習成績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呢?我是很負責地給他們課外進行再次輔導。但是捫心自問,我的出發點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績能提高一點。估計這樣的輔導也就成了純粹的功課輔導。只要他會做這樣的題目就行了。其實這樣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

但如果仔細地想想看,當講了一遍又一遍的時候,我沒有生氣?沒有焦灼?是的,我生氣,甚至憤怒。也有老師説:”我寧可教100個好學生也不想教一個教幾十遍都不會的學生。“當然這是沒辦法時的調侃。孩子之間的思維能力的發展速度有差異,一個孩子的各種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有差異。

他在低年級的時候掌握不了這個知識,而我們老師卻那麼着急。強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家長老師不惜用灌輸的辦法也要他記住。家長説:”看你什麼腦子,這點也記不住。考試題目一樣的都不會填。

“老師説:”就是這麼做,等到考試像這樣的題目還是這樣做,懂了沒?“小孩累啊,我們累不累啊?就為了一道等過段時間孩子自然就會的題目。那如果放棄這道題目怎麼樣?那就是家長要抱怨:”才考這麼點分數。“老師要抱怨:”你這道題目做對了,班級的優秀率就高一些了。“原來我們都掉進分眼裏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哦!

書中也有一行小字提醒了我。”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關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潛滋暗長與潛移默化,‘立竿見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

”教育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它到底會對學生一生有什麼樣的影響,它成全的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把眼光放得這麼遠了,才能對今天的教育行為有所思考。

我是任教國小語文的老師,於是我的眼光對文字有所偏向。若干年以後,我想我所教的知識對孩子們來説真是不足掛齒了。然而我的國小語文有沒有在他童年的時候給他沉澱下什麼了嗎?

當我年老的時候,如果我也能説上這麼一句”能成為孩子們優秀的嚮導,沒有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了。“那我想,即使我一生的工作再怎麼默默無聞也是值得尊敬自己的了。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23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張文質教育演説的集子。張文質,“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更是一位教育的觀察者,一位不斷髮現問題並且表現得憂心忡忡的“教育隨行人”。我覺得他的觀察比他的實踐更有用,因為我們的教育需要這樣一位觀察者,以診斷存在的問題,開出藥方,我們都是裹挾在教育體制洪流中的一個小小的個體,我們跟着體制走,卻往往跳不出圈外,去反觀以下自己的教育行為。在本書中,他提出了很多觀點,教師要有生命意識,着眼大事情做小事情,教師要看到孩子的未來而着手教育,追求立竿見影是反教育的等等,“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他一篇教育演講的題目,也是落實他“生命化教育”的一個主要支撐點。

張文質説,“童年決定你的未來,童年塑造你的未來”,童年的重要性要求我們一定要善待每一個生命,開發生命對未來的嚮往,讓未來的光照亮每一個孩子的生命。正因為這樣,所以,教育急不得,有時,孩子的考試成績好,有可能孩子童年中具有高度精神生命潛質的東西就會失去或者壓縮,所以,我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提高生命意識。他一再強調,“立竿見影往往是反教育的”,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學生遲到,教師摔他兩耳光,他感到非常屈辱,明天就不會遲到了,這是有效果的,但這是教育能做的嗎?雖然有成效,但不能做,因為你剝奪了人的尊嚴,傷害了生命。他提出了四個方法:第一,要樹立一個樂觀的學生觀,不要過早對人下判斷。為教育者很多時候,要有一種悠閒的心態,“靜待花開”;第二,要隨順人的善端。不要“轟轟烈烈”的教育,一切“轟轟烈烈”背後都可能充滿了露骨的功利取向,都可能導致對教育的扭曲;第三,要隨順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把人從自然狀態引導到應然;第四,用自然、恰當的方式來成全人的稟賦。

經由他的觀察,我看到了我們現行教育存在的問題,也以他的觀察為鏡,反觀我的教育教學行為,我驀然洞悉了了自己的問題。

這麼多年來,我太追求工作的結果與成功,逐於“技”,而忽略了“人”。自己這麼多年來,追求課堂教學的技巧與本領,但忽視了我的工作不是“物”,而是“人”,首先應關注的、最後應關注的都應該是人,是一個個鮮活的、不可替代的個體——兒童。張文質説,“良好的教育在細膩與沉靜之中,良好的教育在敞開與自由之中。”這些年來,我太追求所謂工作的成功,整個人變得急吼吼的,對學生也是控制多於培養,正像張文質説的那樣,把學生教得不快樂,也傷了自己,自己也得不到快樂和幸福,因為我們工作的快樂和幸福是與學生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我們的經驗世界約束了我們的認識。所以要建設一所優質學校,要強調培養視野開闊的人,要傾聽窗外的聲音,要不斷掙脱自己生存環境和知識的限制,努力學會‘睜眼看世界’,也努力為自己創造這樣的機會。”我想,那些名師們,那些人們所説的“大地方”的教師們,他們所達到的高度,絕不是僅追求“技”的結果,而是他們的視野、見識和思想追求要遠高於我們,只有這些軟實力才能產生真正的成就,否則即使有一時、一定的本事,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滿足不了我們內心深處的需求,我們整個人還會是消極的。

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們所有關於技藝的追求,都應該在生命意識的燭照之下,其實,僅教育是慢的藝術嗎?成長何嘗不是呢?生活何嘗不是呢?生命何嘗不是呢?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24

讀了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這本書是張文質先生在多個場合的演講集,語言淺顯易懂,處處顯示出張先生對教育的關注、關心與反思,他主張在大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教師塑造身邊的小環境,解放孩子。

張文質先生寫道:哪裏有愛哪裏就是家園,哪裏有尊嚴哪裏就是歸宿,哪裏有鼓勵,哪裏就有起點。如果學校讓孩子們時時感到愛、尊重和鼓勵,那麼學校就是一個温馨的家園。在這個家裏,孩子不僅學到了知識,更懂得人生的道理。

看了這本書,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待學生,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能戴“有色”眼鏡。對學生之間的矛盾,學生所犯的過錯,我們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可只聽一面之詞,以免造成“錯案”,傷害孩子的心靈。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該壓制自己。靜下心與孩子交流,打開孩子的心結。也許,你一句温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

在課堂上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常囁嚅着嘴,想回答又説不出來,或者説來説去不在點子上。這時,作為教師的你,是急躁地打斷作一番暗示,還是給他們一些思考的時間?也許你為了急於聽到孩子“正確”的回答,過早地把現成的知識和盤托出,迫不及待地將知識填塞孩子們的頭腦……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着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充滿着跌下去和爬起來。對學生來説,錯誤是什麼?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

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真的可以不在乎等待幾多輪迴 ,我們不在乎歡笑伴着淚水 。張文質老師告誡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同時能夠影響一個孩子,一個家庭,一個班級,甚至一所學校。我們教師就擁有這樣的位置,我們依然要珍視內心的聲音,依然要對自己有一個期待,讓自己過的更好,讓孩子們過的更好。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25

學習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課題,生命化教育,頗有感觸,並有所理解、認識和收穫。

張文質老師在《生命的禮讚》一文中簡述了什麼是生命化教育,他認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我記得杜郎口中學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開放課堂,羣體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氣氛和諧,環境寬鬆,自主參與,個性發展。”這都體現的是對於人性的關注和關愛,與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與“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關相融的,是一脈相承的。

張文質老師説:學校應當是幸福的樂園。生命化教育是學生的幸福,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真正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得到有尊嚴的學習生活嗎?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嗎?

按常理,學習優秀的學生在校生活應該是幸福的,其實,不盡其然。尖子生為了在學習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課認真聽課這是沒説的,下課十分鐘也不能浪費,午休時間,課間時間,放學後的時間,雙休日,節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時間,幾乎都不會讓其白白流過,他們每天每日都是在學海中苦苦地掙扎着,並時時擔心成績掉下來,名次滑下來,學習負擔重,精神壓力大,整天都是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現在,學生沒有幾個能達到以學為樂、學中作樂的境地。學習好的學生,在學校的生活並不是幸福快樂的。

學習優異的學生在校生活不是幸福的,那些在學習上有障礙的學生,他們在校的生活更不會有幸福可言。沉重的課業負擔和學習壓力,加之一些教師不端正的教育態度和生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導致一部分學生厭學、懼學,最終棄學輟學。這就形成了各班級中的學困生(過去叫做差生)、流失生。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要讓每一個人都有過更有尊嚴的生活的意識。可這些學生在學校的生活中不可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對學生考試成績進行排隊、按名次進行分桌、按名次分配考場、張榜公佈排名榜……這不都是我們做教師的經常性的所作所為嗎?也就是在這些司空見慣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教育行為中,學生沒有安全感,整天在提心吊膽中渡過,怕成績下降,怕名次排下去。好學生怕,學習不好的學生更怕。哪次開家長會後不是陣陣電閃雷鳴?陣陣狂風暴雨呢?大批的學生在一次次考試失敗的打擊下,失去了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漸地加入到了厭學的行列中,變成了學困生。

今年我市會考的考生有1931人,不及格的人次有5131人次(各科不及格人數相加得出),平均每學科不及格人數是733人,佔37.96%。這不是一筆小數字吧?這還不算中途輟學的呢。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一張高分的卷子,但連最基礎的知識都沒掌握多少的學生,帶着自卑,帶着恥辱走向社會又能做什麼呢?

這些學生的問題,有社會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家長的原因,有學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學校的原因,教師的原因。

生命化教育就是對每個孩子的一份真愛、一份關注、一份尊重、一份賞識、一份等待、一份寬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對生命的敏感,關注所有生命的價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義。這“所有”,就應包括優秀生,也應包括學困生。

而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關注知識技能的傳授,行為能力的培養。學校關心的是升學率、優秀率、平均分;老師關心的是考上重點高中的有幾個,能升學的有幾個,課堂上眼中只有學習好的學生;家長關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成為學習的尖子生,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封鎖嚴密的加工廠,學生是訓練有素的整天等待接受知識的容器。是我們關注的目光不對,是我們關注的支點放錯了。我們有真愛,但我們愛的方式不對;我們有關注,但關注的對象不對;我們有賞識,給的卻是極少部分的優秀生;我們還缺少尊重,師道尊嚴幾千年,不可能一下子改變;我們還缺少等待,總是急不可迫的恨鐵不成鋼;我們還缺少寬容,總認為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

我們要做到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必須從珍愛生命做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過更有尊嚴的生活,要引導學生對更美好的未來充滿期待,讓老師幸福地教學,讓學生幸福地學習,讓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樂園。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26

最近,剛剛讀完張文質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感受很深。張文質,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在本書中,通過記錄作者的一些講演錄,從而揭示教育應遵循的一些規律,以及現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讀來發人深省。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化的變革越緩慢越好,因為只有在這種緩慢的過程中,才有真正有意義的東西沉澱下來。”他提到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會取得成功的前提,是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數十年,才積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學經驗。而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教育研究的課題往往研究不到一兩年就結題了。教育教學往往都是急功近利的,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教育又怎會積累有價值的經驗呢?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

“學生對教師的情感,首先來自於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你是怎麼注視孩子的,你眼中透出的是不是善意、慈祥、期待和肯定……”當我讀到這裏時,不僅感到慚愧。在日常的生活中,每當看到孩子們在課上不專心聽講時,自己往往就會用憤怒的目光看着孩子,直到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當孩子們在課間大聲吵鬧時,有時也會大聲斥責他們。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中,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自己也失去了很多。

“教育要着眼於每一個人的發展。”這句經常掛在我們口邊的話,在現實生活中,要真正的實現是多麼的不容易。作者提到一則報道:美國的鹽湖城舉辦冬奧會時,一所學校舉行活動,活動結束時中國使館的官員致詞:要把兩個書包作為禮物,分別送給最優秀的男生和女生。可是,整個會場卻顯的寂靜、冷清。原來,該學校從1960年創辦以來,就沒有評學過最優秀的男生女生,因為所有的孩子都是最優秀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才是真正着眼於每一個人的發展。在今天,我們的評價往往都是追求立竿見影的“一把尺子”的評價。要想實現多元化評價,就必須多幾把尺子評價學生。

在書中,作者的很多語言都很值得我們反思和學習。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篇27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耳熟能詳的話不就在告訴我們教育是慢的藝術嗎?

張文質老師曾經詳細描述到:“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有時候我們簡直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有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也經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作出恰當的判斷,也無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地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經常,我們要等待一個兒童的成長:他智慧的覺醒,力量的增強,某種人生信念與價值的確定;他需要你對他這個具體的人而給予的幫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摯的同情,誠意的鼓勵,恰當的提醒。也許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敏感、剋制、清醒的邊界意識,同時要有樂觀的態度,積極恰當的行動能力(一種臨場智慧)。”

當他提出這個觀點後,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為今天這個時代確實是泥沙俱下、萬馬奔騰的年代。有人認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這裏的慢指的就是用人性的方式,針對各不相同的、具體的個人,有足夠的細緻、耐心與充分的教育意識。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或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但我們應該有“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情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

我們的教育更多的時候體現的是“嚴厲、急躁”,是“狂熱、粗暴”,是“不寬容”,是“麻木、冷漠”,以至於消極、懈怠到極度沮喪,因為我們早已失掉了作為教師的那份光榮與自豪,也悄然失落了作為教師所必須的教育精神。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已失去了太多,教育早已被功利化稀釋得面目全非,我們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只是我們都不願面對。

慢的教育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學習,這種“慢”也是需要智慧的。而張文質老師提倡的這種“慢教育”才是一種真正的教育,就是以智慧主導下的耐心和愛心讓孩子們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每一個人獲得成熟和自由,使生命綻於愛與善良之中。

朱熹説:“做事情要寧淺勿深,寧小勿大,寧下勿上,寧近勿遠”,強調“要從我們能夠做到、能夠改變、能夠嘗試的地方做起。”尤其是處在教育改革前沿的教師更應該時時反省自己的教育行為,剋制憤怒,學會耐心與期待,或許這樣的慢能使你瑣碎的工作變得優雅起來,雖然明知這優雅有着理想化的色彩,但是教育者本身不就是理想主義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