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春遊湖》原文、翻譯及賞析古詩

校園1.8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遊湖》原文、翻譯及賞析古詩,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遊湖》原文、翻譯及賞析古詩

《春遊湖》原文、翻譯及賞析古詩 篇1

愁耳偏工著雨聲,好懷常恐負山行。

未辭花事駸駸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猶勤訪寺,幽棲吾欲厭歸城。

綠疇桑麥盤櫻筍,因憶離家恰歲更。

譯文及註釋

譯文

總是聽聞憂愁之聲的雙耳更愛聽那雨聲,時常惦記着不要誤了遊覽的時機、辜負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

千樹桃花萬枝柳仍未推辭為春天作粧點的念頭,花枝正盛,西湖上淡淡晴光惹人喜愛。

疲倦休息中仍要去方僧問道,叢林幽靜讓人心生嚮往,不願歸去。

桑林麥田中間夾雜着叢叢櫻桃樹和春筍,讓人想起離家時家鄉也正是這個情景。

註釋

愁耳:老是聽聞憂愁之聲的雙耳。

駸駸:原意是馬的疾行,引申為迅速。

綠疇:綠色的田野。

賞析

杭州西湖外的葛嶺、寶石山,統稱北山,是杭州一大景區。楊載在四十歲以前,常居於此,留下了不少詩篇,本詩就是其中被選家注目的一篇。

楊載作詩,鍛字煉句,是很下功夫的; 這首七律,在格局上並無特異之處,可觀的全在於措辭的刻意求新,不肯從俗從熟。首聯第一句“愁耳偏工著雨聲”,把老是聽聞憂愁之聲的雙耳稱為“愁耳”,已經很精煉了;把愛聽稱為“偏工”,更覺生動,顯得這“愁耳”很有性格,於聽雨這事格外精工,超乎其他功能(偏,出乎尋常之意)。但是這二者還都不及一個“著”字更見詩人的功夫——既然“愁耳”“偏工”於聽雨,那麼它聽起來也不同往常,是緊緊地附(著,附着)在雨聲邊;這雨聲,也彷彿不是落在窗前户外,而是擦耳而過!這是貫注了多少勁力才煉出的一字啊!沒有這一字,便不足以匹配前四字;而詩人寫下四字在前,就勢必要求有一更奇之字緊隨在後:看來,詩人是處處在為自己出難題,而時時為解出難題而自得。

“好懷”,指對美好事物的懷思、眷戀。詩人素愛美景,時常惦記着不要誤了遊覽的時機、辜負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現在想到雨中北山定別有情趣,自然更不能不一往了。於是,首聯雖然只寫到“常恐負山行”,但詩人的聞雨上山,已包含在內,詩的頷聯,也就能直接寫山景了。“未辭花事駸駸盛,正喜湖光淡淡晴。”“未辭花事”就是“花事未辭”,因對仗的關係作了倒裝。暮春三月,正是杭州最豔麗的時節,因此,雖然有濛濛細雨,也不能令千樹桃花萬枝柳起推辭為春天作粧點的念頭,花枝們仍然在迅速地走向繁盛(駸駸,原意是馬的疾行,引申為迅速)。有這許多護春使者在爭奇吐豔,西湖上自然是晴光燦爛,即使是在雨中,從北山上鳥瞰下去,這晴光也不過淡了一點而已。這二句裏無一“雨”字,卻句句都與雨有關,寫出的恰切不過的雨中北山之景,筆法真可算“空靈”了。“未辭”和“正喜”,看似閒筆,其實正起着活躍詩句的作用;前者使百花也具有像“愁耳偏工”一樣的、不肯推辭走向繁盛的獨特性格;後者則道出了詩人的性格。既是具有“愁耳”的人,過分的豔麗自然不諧他的心情,淡淡的晴光才正合他的口味。總起看來,這二句可算本詩中可摘的佳句了。

頸聯中的“幽棲吾欲”,也是“吾欲幽棲”,因對仗的原因而作了倒裝,遊程過半,詩人疲倦了,但在山寺中休憩,也不肯放過訪僧問道的機會;幽靜的叢林令人爽心愉快,他也起了棲居之念,不肯回歸喧鬧的城市。這二句,字眼倒沒什麼突出,但排列得相當緊湊。另外,每句都有一個轉折,對仗時非但字面工整,且把轉折的意思也兩兩相對住了、“客”、“吾”二字萬可見到,故用“客”字;“欲厭”是心理活動,非“吾”不能道之。這些小巧之處,也體現着詩人的功力和苦心。

尾聯中,一個“盤”字又很耀眼。此時詩人大概走到了北山的另一側,田野的莊稼果樹給雨洗得葱綠,預示着一個收穫季節又來到了,也令詩人想起去年離家時,家鄉也正是這個情景,一年過去了,自己的收穫季節在何時呢?這些,都是常見的景象,常有的感慨,就像湖上的晴光一樣是“淡淡”的。但有了一個“盤”字,詩句就頓時活躍,夾在大片桑林麥田中的櫻桃樹和春筍,從北山上望下去,它們婉若游龍、盤錯迂曲,非但顯得自身的生動,也消除了桑麥大塊的單調。這句仍是俯看之景,因此,全詩都牢牢地罩在“遊西湖北山”的題目裏。

西湖是天下奇觀,但這首詩裏,我們感到的“奇”,不在奇景,卻在奇筆。寫奇景恐怕不免與前人撞車,這是後起的詩人最抱憾的事;但若能振起奇筆,還是能證明自己無愧於“詩人”稱號的。看來,楊載非但是用功的詩人,也是有志氣的詩人,就算是在矗滿着名家之筆的西湖上,他也有膽量插上自己的獨特的一筆。

《春遊湖》原文、翻譯及賞析古詩 篇2

春遊湖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古詩簡介

《春遊湖》是宋代詩人徐俯的一首七言絕句。詩通過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描繪出春日湖光美景,通過春雨斷橋,小舟擺渡來突出湖水上漲的特點。詩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據覓春的心理和遊湖的行蹤安排構圖。

翻譯/譯文

一對對燕子,你們什麼時候飛回來的?小河兩岸的桃樹枝條浸在水裏,鮮紅的桃花已經開放。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註釋

⑴湖:指杭州西湖

⑵夾岸:兩岸。

⑶蘸(zhàn)水:貼着水面開放。湖中水滿,岸邊桃樹枝條彎下來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蘸着水開放。

⑷斷橋:指湖水漫過橋面。

⑸度:與“渡”通用,走過。

⑹撐:撐船篙,就是用船篙推船前進。

賞析/鑑賞

燕子來了,象徵着春天的來臨。詩人遇上了燕子,馬上產生了春天到來的喜悦,不禁突然一問:“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悦的心情。再放開眼界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蘸是沾着水面。但桃花不同於柳樹,它的枝葉不是絲絲下垂的,是不能蘸水的。因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盪漾,岸上水中的花枝連成一片,遠處望見,彷彿蘸水而開,這景色美極了。詩人在漫長的湖堤上游春,許許多多動人的景色迎面而來,詩人只選一處:就在春雨把橋面淹沒了的地方。一條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橋。雨後水漲,小橋被淹沒,走到這裏,就過不去了。對稱心快意的春遊來説,是一個莫大的挫折。可是湊巧得很,柳蔭深處,悠悠撐出一隻小船來,這就可以租船擺渡,繼續遊賞了。經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春遊更富有情趣了。

詩人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來加以表現,通過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描繪出春日湖光美景,通過春雨斷橋,小舟擺渡來突出湖水上漲的特點。

這首詩後兩句尤為著名。由橋斷而見水漲,由舟小而見湖寬。充分體現了中國詩歌藝術的兩個重要審美特點:一是寫景在秀麗之外須有幽淡之致。桃花開、燕雙飛,固然明媚,但無斷橋,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實寫虛,虛實相生。小舟撐出柳陰,滿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拓展:白居易胡旋女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胡旋女

胡旋女,胡旋女。

心應弦,手應鼓。

弦鼓一聲雙袖舉。

迴雪飄颻轉蓬舞。

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

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

曲終再拜謝天子,天子為之微啟齒。

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里餘。

中原自有胡旋者,鬥妙爭能爾不如。

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

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園中冊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

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

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

從茲地軸天維轉,五十年來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數唱此歌悟明主。

譯文:

跳胡旋舞的舞女,心隨着曲調的旋律,手隨着鼓點舞動。

鼓樂聲中舞動雙袖,象雪花空中飄搖,象蓬草迎風飛舞,連飛奔的車輪都覺得比她緩慢,連急速的旋風也遜色了。

左旋右轉不知疲倦,千圈萬周還在轉個不停。

世上萬物都無可比擬,她的旋轉比飛轉的車輪和疾風還要快。

一曲終了拜謝天子,天子開口褒獎。

胡旋女出自西域的康居國,千辛萬苦從千萬裏外來到中原。

從此中原有了胡旋舞,中原舞者爭奇鬥豔甚至超過胡旋女。

天寶末年綱紀敗壞大臣和女子都學這種飛快旋轉的胡旋舞。

其中宮中的楊貴妃和外鎮安祿山,兩人的胡旋舞跳得最出色。

楊貴妃因善歌舞受寵,在宮中樂部梨園內冊封為貴妃。安祿山則在宮中畫金雞為飾的坐障前被楊貴妃收為義子。

安祿山用胡旋舞迷惑了玄宗的眼睛,讓他分不清是非。以至叛軍度過了黃河他還不信安祿山已反叛。

楊玉環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禁軍譁變,玄宗無奈,只得下令38歲的楊貴妃自縊。“念更深”,玄宗迫於無奈賜死楊貴妃後對她思念更深。

從這以後國家發生天翻地覆變化,五十年來胡旋舞卻一直延續下去。

胡旋女,請不要一味地跳胡旋舞,把我這首歌唱給賢明的君主聽讓他領悟。

註釋:

1、胡旋女:跳胡旋舞的舞女。胡旋舞是由西域康居傳來的民間舞。胡旋舞的特點是旋律快、節奏快、轉圈多而難分面背。胡旋舞是因為在跳舞時須快速不停地旋轉而得名的。《新唐書·禮樂志》載:“胡旋舞者立毯上,旋轉如風。”。

2、戒近習也:要制止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白居易認為,唐玄宗就是貪戀這種胡舞導致了安史之亂。現在胡旋舞依然盛行,作者寫這首關於胡旋舞的新樂府,就是要今日君主以此為戒。白居易的新樂府結構上有個特點,叫做“篇首標其目,卒章顯其志”。即,開頭點明寫此詩的目的,詩歌結尾處再點明創作的主旨。“戒近習也”即是“篇首標其目”。

3、迴雪飄颻轉蓬舞:形容表演者在急速的旋轉(這也是胡旋舞得名的原因),像流風中飄颻的廻雪和旋轉着的蓬草。迴雪,同“廻雪”; 飄颻(yáo),風吹飄蕩之狀;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文選·曹植》:“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

4、康居(kāng qú):古西域國名。自錫爾河下游,至吉爾吉斯平原,是康居疆域的中心地帶:清代學者魏源在《聖武記》會考證:古康居即今日的`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一帶。

5、天寶季年時欲變:天寶末年社會風氣產生巨大變化。“天寶”,唐玄宗年號,從天寶元年(742)到天寶十四年(755)。“時欲變”,指天寶末年綱紀敗壞。

6、圜轉(huán):旋轉。 清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參兩篇》:“凡圜轉之物,動必有機。”

7、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宮內有楊玉環,宮外有安祿山,兩人最善於跳胡旋舞。太真:貴妃楊玉環號。楊玉環(719-756),原籍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開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於蜀州(今四川崇州)。開元二十三年(735),17歲的楊玉環被冊為壽王妃(壽王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天寶四載(745),27歲的楊玉環被李隆基冊為貴妃《舊唐書·后妃傳上·玄宗楊貴妃》:“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安祿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軋犖山,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祿山為平盧兵馬使,以賄賂交結唐廷派往河北的御史,博得唐玄宗李隆基的稱許與寵信。歷任營州都督、平盧節度使,兼范陽節度使、河北採訪使,又兼河東節度使,掌握了今河北、遼寧西部、山西一帶的軍事、民政及財政大權。受封為東平郡王。天寶十四年發動叛亂,攻下唐王朝首都長安,建立燕政權,年號聖武。據《舊唐書·安祿山傳》:“安祿山晚年益肥壯,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但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楊貴妃會跳各式各樣的舞蹈,跳起快速多變的的胡旋舞來更是美豔絕倫。

8、梨花園中冊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梨花園即梨園。《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金雞障:畫金雞為飾的坐障。 “天寶中,安祿山每來朝,上特異待之,每為致殊禮。殿西偏張金雞障,其來輒賜坐。”(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養為兒:據《新唐書·后妃傳》:“時楊貴妃有寵,祿山請為妃養兒,帝許之”。

9、兵過黃河疑未反: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在幽州(今北京市)發動叛亂,好大軍已渡過黃河,消息傳來,唐玄宗仍不相信,還認為是誣陷安祿山。

10、死棄馬嵬念更深: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四日,楊玉環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禁軍譁變,玄宗無奈,只得下令38歲的楊貴妃自縊。“念更深”,玄宗迫於無奈賜死楊貴妃後對她思念更深。

11、地軸天維轉:指安史之亂給國家社會帶來巨大災難。

12、五十年來制不禁:指胡旋舞從康居國傳入中原後一直很流行。從玄宗天寶年間到白居易寫此詩的憲宗元和年間(806—819)約五十多年。

賞析:

《胡旋女》在結構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從開頭到“天子為之微啟齒”,共十句。主要是描繪胡旋舞的主要特點,以及胡旋女在跳胡旋舞時出色的驚人技藝。作者調動誇張、比擬、想象、渲染等多種藝術手法來描繪胡旋女的舞蹈場面,從開始“弦鼓一聲雙袖舉”,一直到結束“曲終再拜謝天子”。其中主要突出快速旋轉這個胡旋舞的主要特徵。胡旋女在鼓樂聲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飄搖,象蓬草迎風飛舞,其旋轉飛轉的車輪和疾風還要快,而且飛快地來回的旋轉根本不知疲倦,轉啊轉啊,“千匝萬周無已時”。 有人將詩中形容胡旋舞舞動速度之快的“奔車輪緩旋風遲”,誤解為在車輪上跳舞。從現存史料看,胡旋應是在地面上進行的,方能做到“疾如風焉”。

許多歷史記載也多突出這點,如杜佑《通典》説胡旋舞 “急轉如風,俗謂之胡旋”; 《舊唐書·安祿山傳》説 安祿山“作胡旋舞疾如風焉”。元稹的《胡旋女》描繪這一特點甚至比白居易《胡旋女》中更形象:“蓬斷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盤火輪炫。驪珠迸珥逐飛星,虹暈輕巾掣流電。潛鯨暗吸笡波海,迴風亂舞當空霰。萬過其誰辨終始,四座安能分背面。”轉得那麼快,觀眾幾乎不能看出她的臉和背,這種描寫正突出了《胡旋舞》的特點。此段的最

後一句“天子為之微啟齒”是個過渡,由描繪胡旋舞的主要特點,以及胡旋女在跳胡旋舞時出色的驚人技藝過渡到批判君王對胡旋舞的沉溺,對善舞胡旋的楊玉環和安祿山的寵愛,從而導致禍亂,唐帝國由盛轉衰。

第二層從“胡旋女,出康居”到“死棄馬嵬念更深”。主要寫玄宗對善舞胡旋的楊玉環和安祿山的寵愛,由此導致的安史之亂。先交代胡旋女是從西域的康國。説她們是被小國之君作為貢品獻給大唐天子千里迢迢來到長安。然後,詩人筆鋒一轉,指出從康居來的胡旋女無法與中原的胡旋者“鬥妙爭能”。“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是説天寶末年社會風氣逆轉,百官和民間皆以學胡旋舞為時尚。“中有太真外祿山”以下八句則點出君主的喜愛是導致這種喜習胡風胡舞習尚的根源。特別點出玄宗寵愛善舞胡旋的楊玉環和安祿山:“祿山胡旋迷君眼”,“貴妃胡旋惑君心”是導致國家由治變亂造成安史之亂的根源。其中“死棄馬嵬念更深”的“念更深”的含義更為深刻:它不僅暗示玄宗賜死楊貴妃是迫於無奈,也道出玄宗沉溺於歌舞的結局是既誤國又害己。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曾對這“念更深”過形象的描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這段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即探討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原因,批判當年曾勵精圖治開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沉溺於胡旋舞導致安史之亂。

第三層,從“從茲地軸天維轉”到結尾四句詩人認為,胡旋舞的盛行是“天寶季年時欲變”的徵兆,因為它只能“迷君眼”、“惑君心”,使得唐王朝遭受了一次大劫難,“從茲地軸天維轉,五十年來制不禁”。接着,點破創作主旨,勸誡胡旋女不要只顧着跳舞;也來唱一唱我寫的這首詩,給天子一些啟示,讓明君領悟這個歷史教訓。作者不直接勸誡憲宗,而是對胡旋女發話,這是一種婉曲的表達方式。比起元稹的《胡旋女》結尾直接譴責玄宗和直接告誡憲宗:“翠華南幸萬里橋,玄宗始悟坤維轉。寄言旋目與旋心,有國有家當共譴”,表現手法要婉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