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推薦科學教案(精選15篇)

校園2.18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推薦科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科學教案(精選15篇)

科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樂意探索蛋殼裏的祕密,認識幾種從蛋殼裏孵出來的動物。

2、喜歡閲讀科學小書,並願意和老師和同伴一起講述:我是xxx。

3、對探索、觀察感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小書《蛋裏有什麼》人手一冊。

2、磁性圖片:橢圓形的蛋剪成齒狀上下兩片,小鴨子、小鱷魚、小烏龜、大恐龍。乒乓球一隻,雞蛋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磁性蛋殼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這是什麼?蛋裏有什麼呢?鼓勵幼兒大膽地猜測表達自己的看法。操作磁性圖片,引導幼兒猜測認識蛋裏的祕密。

2、教師(在蛋殼裏面放上小鴨子):蛋裏有什麼呢?讓我來敲敲蛋殼問一問:篤篤篤,誰在裏面?教師(拿走上面的半個蛋殼,露出裏面的小鴨子形象):出來了,出來了,我是小鴨子!

3、教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蛋裏還有什麼呢?教師在幼兒閉眼睛的同時,取下小鴨子,將小鱷魚放在蛋裏面,再將蛋殼合起來。

4、請小朋友睜開眼睛,猜測提問:蛋裏有什麼呢?具體的指導方法同前,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做敲一敲的動作,並和老師一起猜測蛋裏有什麼,認一認從蛋殼裏出來的動物,説出他們的名字。

(二)引導幼兒閲讀小書一《蛋裏有什麼》

1、教師:這是一本有趣的小書,書的名字叫《蛋裏有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鼓勵幼兒參與提問:“篤篤篤,誰在裏面?”並講述“出來了,出來了,我……”

2、當講述到乒乓球時,教師可出示乒乓球,讓幼兒觀察認識,進行簡單的解釋。

3、教師:蛋裏面除了有小鴨子、大鱷魚、小烏龜、大恐龍,還有什麼動物呢?

(三)遊戲活動《小雞蛋》。

1、教師出示雞蛋:這是什麼?雞蛋裏會出來什麼呢?教師引導幼兒扮演雞蛋,啟發幼兒用雙臂抱住腿,縮成一團,作為雞蛋。聽到教師説:“篤篤篤,誰在裏面?”小朋友便張開雙臂説:“出來了,出來了,我是小雞呀!”

2、教師:小雞跟媽媽一起到外面捉蟲子好嗎?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雞走出教室。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蘿蔔的不同特徵,指導蘿蔔的品種。

2、初步嘗試在表格上記錄自己猜想的結果。

3、願意進行探索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目標制定從情感、態度、知識技能三方面制定,全面、有效。

活動準備:

白蘿蔔、胡蘿蔔、一點紅、綠蘿蔔的實物準備;小刀一把;再準備一塊砧板。

活動過程:

一、萌發探索蘿蔔的興趣,教師引導師:小朋友,小兔菜地裏的蘿蔔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幫幫他們,拔蘿蔔吧!

師幼隨着音樂,拔蘿蔔。

二、感知蘿蔔的外部特徵(顏色、形狀、表面)師:你拔了一個什麼顏色蘿蔔?

師:白色的蘿蔔形狀是怎麼樣的?(橢圓形)師:白色蘿蔔叫白蘿蔔。

——一點紅師:蘿蔔上有白色、有紅色,這叫一點紅。

——胡蘿蔔師:這個蘿蔔是什麼顏色?是什麼形狀的?

——綠蘿蔔師:綠蘿蔔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心靈美。

綠蘿蔔摸起來,是什麼感覺?

這些蘿蔔是長在哪裏呢?(泥土裏、田裏)——出示PPT師小結:其實這些蘿蔔是一個大大的根,長在泥土裏,我們需要用大大的力氣把它們拔起來。

三、蘿蔔分類貨架上四個框框,有紅色、綠色、橘黃色、一點紅的四種顏色的框框——幼兒根據自己手中的蘿蔔的類型進行分類師小結:我們認識了蘿蔔的顏色,這些都是蘿蔔表皮的顏色,就像我們小朋友穿的衣服一樣。

四、觀察、記錄蘿蔔皮肉的顏色如果把蘿蔔切開來,會是什麼顏色呢?

——出示表格師:這張表上有什麼呢?表格上的小問號是什麼意思呢?眼睛是什麼意思?

——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想,依次貼上不同的顏色標誌——切開相應顏色的蘿蔔,讓幼兒進行驗證。

師小結:原來呀,白蘿蔔和胡蘿蔔表皮的顏色和肉肉的顏色是一樣的。

師:一點紅、心裏美的蘿蔔切開來是什麼顏色呢?

——拿2張顏色圖片,上來貼在表格上。

師:請小朋友説説看,你選了哪幾種顏色?為什麼?

——女孩子、男孩子分組粘貼,進行猜想一點紅——切開來(白色)心裏美——切開來(枚紅色)

五、品嚐蘿蔔師:那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吃蘿蔔嗎?——喜歡、不喜歡。

教師小結:其實,蘿蔔的營養非常的好,也很好吃,我們要多吃它。小兔為了感謝我們給我們送來了很多好吃的蘿蔔,你們想怎麼燒呢?陳老師這裏也有幾種燒法,一起來看一看吧。有......

師:"你們想不想吃啊?"——————想師:"我們櫻桃班裏的甬港飯店已經為我們準備了美味的蘿蔔宴,我們也一起來嚐嚐吧?——————好(放音樂結束)對於小班幼兒,創設情境的教學是有效的導入方式。

有幼兒説"像小老鼠的腦袋",教師可以抓住時機,以此來豐富幼兒的想象。

對幼兒抓得比較緊,牽着幼兒走。應以對話的形式和幼兒進行交流,讓活動更加生動、流暢,按蘿蔔的自然屬性顏色進行分類。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形象生動的表格用猜想、驗證的方式,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對小班幼兒,這種表格的記錄方式也是可行的。

打破思維定勢。"眼見的才是真實的,不能想當然。"切蘿蔔的方式,應該多角度去切,讓幼兒切實查證蘿蔔裏面的顏色,這樣才是科學的。

小朋友知道了蘿蔔不僅有趣,它還有很多吃法,刺激幼兒的食慾。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並描述圖片中三個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能對家人和自己的外形特徵進行比較,並作出合理解釋。

3、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會收集有關植物的遺傳資料。

4、知道人、動物、植物的許多特徵是可以遺傳的。

5、體會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價值,感受遺傳的神奇與奇妙。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仔細觀察並描述圖片中三個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知道人、動物、植物的許多特徵是可以遺傳的。

三、教學準備:

圖片、照片。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提問導入xxx你長得像誰?你呢?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遺傳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徵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探究生物的遺傳現象。

2、觀察並比較圖片中三個孩子與父母的相似點。

出示圖片學生觀察,讓學生們通過仔細觀察找出各他們自的父母。

你怎麼找出的,依據是什麼?

升學仔細觀察他們相象的地方並交流。

開始找同學家人的活動。通過把同學的照片與其家人的照片與其家人的照片進行比較,找出身體特徵的相似處。

揭示:子女和父母之間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相似的特徵,這種現象稱為“遺傳”。

3、觀察植物動物、植物的照片,找出生物體親代和後代的相似特徵。

學生觀察圖片或交流的資料,從而探究動物植物的遺傳特徵。

小結遺傳先行是生物體共有的特徵。

4、交流有關遺傳的諺語和俗語。

學生交流收集的遺傳的諺語和俗語,加深學生對遺傳現象的認識。

5、依據遺傳規律推測小貓爸爸的樣子。

學生推測並説明理由。

6、鞏固

今天我們學習內容是,遺傳是生命體的特徵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一個物體的個體產生同一物種的後代,每一物種的個體都繼承上代的各種基本特徵。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手是非常常見的身體器官之一,小小班的幼兒非常喜歡用手來做遊戲,但是要讓他們説出自已的手能做什麼,有什麼用途,確實不知,這節課就是認識手,讓幼兒通過這節課來認識他們的小手,手上有幾個手指頭,或是小手能夠幹什麼,並且,兩隻手也能做很多的事情,讓幼兒能進一步的瞭解手的用途及認識自已的小手。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已有兩隻手,而且還能做很多的事情。

2、在活動室中增強幼兒和同伴與老師的情感交流和互動能力。

活動準備小豬布偶泡沫地毯若干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偶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們知道他是誰嗎?

師:小朋友們好,我的名字叫“小豬”你們知道為什麼我會動嗎?

師:因為是老師的手在幫助小豬動起來。

1、小手變魔術師:小朋友知道自已有幾隻手嗎?(兩隻)師: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一直到五個手指頭、

2、認識手心、手揹我們一起來和小手玩個遊戲。請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説“手心手心拍拍”小朋友們就要手心手心拍拍,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幹。

手心手心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

手背手背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手心手心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師:小朋友們真棒,給自已鼓鼓掌吧。

3、出示小手能幹的圖片(幻燈片)比一比師:小朋友們把自已的小手伸出來,來和老師的手比下和自已的好朋友比下看看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師: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呀?它們用自已的小手在做事情。

師:你的小手會做什麼事情呢?

二、保護小手:

總結: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懂得保護自已的小手,不讓自已的小手受傷,並且講衞生、勤洗手,做一個講衞生的好寶寶。

科學教案 篇5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夜景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好多的圖片,你們看,漂亮嗎?在咱們的平度有這樣的美景嗎?你在哪兒見過?那你們知道,是什麼把這夜晚裝扮的如此美麗?咱們同學真是聰明,對,是燈光,那燈光是從哪兒發出來的?哦,燈泡亮了,就能發出這美麗的燈光。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解開燈泡亮了的祕密好嗎?

二、探究新課

(活動一)

師:在研究燈泡亮了之前,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既廉價又實用的電器,看,你們認識嗎?

生:手電筒

師:對,是手電筒。那你們能讓手電筒的燈泡亮起來嗎?

生:能。

師:喲,都能,好,你來試試。給大家看看,燈泡亮了嗎?燈泡為什麼會亮呢?手電筒裏有什麼祕密嗎?請大家先猜一猜。

生:自由回答

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板書)到底咱們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咱們把手電筒怎麼樣就知道了?對,拆開看看。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個小手電筒。不過,在拆開之前,老師要給大家提幾點要求:(課件出示)

1、小組合作,把拆開的部件按順序擺放好。

2、仔細觀察,手電筒大體可分為哪幾部分?

3、小組討論一下,這幾部分各起什麼作用?

4、快速把手電筒安裝起來,使小燈泡亮起來。聽明白了嗎?開始!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指導,解決兩個問題)

師:好了,同學們,剛才我們動手拆開手電筒,一定有很多發現,哪個小組先來彙報一下你們的發現?

生:彙報交流。

師:同學們再想一想,要是燈泡亮起來,關鍵需要哪些材料?

生:電池

師:(實物講解)對,電池分為正負極,你們知道哪是正極和負極嗎?(講解或板畫)電池有什麼作用嗎?還需要什麼?

生:燈泡。

師:對,燈泡是用電的,還有嗎?

生:開關。

師:開關有什麼作用?哦,控制燈泡亮還是不亮的,還有嗎?

生:鐵皮。

師:鐵皮有什麼作用嗎?在手電筒裏,鐵皮起連接作用的,可以導電。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知道,手電筒大體可以分為這四部分,把這四部分組裝起來,手電筒的小燈泡就可以亮起來,對嗎?

(活動二)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手電筒亮起來的祕密。在我們的學具袋裏,也有一隻小燈泡,你想不想也讓它也亮起來?

生:想!

師:請同學們打開學具袋,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些材料。(實物講解)

電池,燈泡,開關,這是什麼?你認識嗎?電線,這些電線有什麼作用嗎?對,就像手電筒的鐵皮一樣,可以導電,我們在科學上稱它為導線。為了便於大家操作,學具袋裏還有一些輔助材料,看,這叫電池夾,你們知道他有什麼作用嗎?對,真聰明,電池夾是用來固定電池的。這個呢?還認識嗎?它叫小燈座,是用來固定燈泡的。材料我們都認識了。接下來,就利用你們手中的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吧,不過,老師還要給大家幾點提示:(課件出示)

1、注意,千萬不要用導線直接連接電池的正負極。

2、在裝電池之前,先把開關斷開。

3、燈泡亮了之後,斷開開關,小組合作,組長代筆用你們喜歡的符號把連接的電路畫出來。

聽明白了嗎?好,開始!

(學生組裝電路,畫電路圖,教師巡迴指導)

師:好了,你們的燈泡都亮起來了嗎?同學們真聰明,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的結果跟大家交流一下?

(實物投影:先展示並交流電路連接方法,後展示電路圖)

師:同學們看,你們用了這麼多的符號,在科學上,電路中的每一部分都有標準的符號,你們看:(教師邊講解邊板書)好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一個完整的電路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

生:電池、導線、開關,燈泡

師:手電筒中的鐵皮就相當於導線(擦掉“鐵皮”,換上“導線”),導線是用來導電的,那你知道電是從哪裏來的嗎?(電池)電池是電的一種來源,你還認識什麼樣的電池?(學生回答)老師這兒還有幾種電池的類型,你們看,認識它們嗎?(出示課件)咱們幾天上課用的電腦,用電池來供電可以嗎?(不可以)為什麼?對,電池的電力太小了?那麼,電還來自哪裏呢?對,電還來自發電廠,請同學們看屏幕(課件出示),這是太陽能發電廠,是用什麼發電的?風力發電廠呢?水力發電廠呢?咱們平度也有一個發電廠,你們知道它使用什麼來發電的嗎?對,燒煤,這就叫火力發電廠。電池和發電廠都是電的來源,人們習慣把它們叫做電源(擦掉“電池”,換上“電源”)。燈泡是用電工作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是用電來工作的?(電視機、電冰箱、電腦、洗衣機……)凡是用電工作的,人們把它們統稱為用電器(擦掉“燈泡”,換上“用電器”)。開關是用來控制燈泡的亮滅的,把開關合上,小燈泡就亮了,斷開,燈泡就滅了。看來,一個完整的電路就是有電源、用電器、導線、開關這四部分組成的。只要把這四部分正確連接,燈泡就會亮起來,或者説用電器就會工作。

三、拓展活動

師: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真好,不但探究出了電路的組成部分,還學會了畫電路圖,為了獎勵你們,我給你們帶來了一種水果,你們看,是什麼?(西紅柿)西紅柿好吃嗎?對,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營養,非常好吃,老師也很喜歡吃。不過,西紅柿不但好吃,還可以做西紅柿電池,你們信嗎?想自己做一個西紅柿電池試試嗎?好,課後請同學們參照課本32頁,自己來做一個西紅柿電池,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好嗎?這節課就到這兒,下課!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橋樑有多種不同結構,有的橋樑把多種結構合為一體。橋的形狀和結構與它的功能是相適應的。

過程與方法:

提高觀察、比較、描述和評價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作用。感受和欣賞橋樑的形狀結構之美。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

吸管或竹片、粗線。為全班準備:木板或瓦楞紙板、繩子。

教師自己準備:

各種橋樑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説過:“橋樑是一種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築物。”

二、美麗的彩虹橋-拱橋

出示圖片,觀察比較這些拱橋,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各有什麼優點?

實驗:用木棍做一個拱,然後兩個做對比,看是那一個面的受力更大。

1、(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產生的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三、拉索橋

1、觀察拉索橋,它們的受力部分主要是哪些?

2、以實際例子説明。觀察這些橋的結構是怎樣的。拉索橋究竟有什麼優點?

3、實驗:模擬做一個拉索橋。在實難中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問題,當演示完成後回答。

(1)兩人同時用力拉繩把“橋”吊起來。我們朝什麼方向用力?

(2)把繩子拉平直些,再拉平直些,感覺用力有什麼變化?

四、結合我們的生活自己來製作橋

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讓學生分組完成也要以獨立完成,再上交作品,由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評定其水平。讓學生説出自己設計和製作橋的想法和原理是什麼?

自己設計的橋有什麼特點,請做得好的學生演示講解,從而進一步體會本單元的知識。

科學教案 篇7

神奇的'紙船

設計意圖:

幼兒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們對周圍世界充滿着無限的好奇,他們有着極強的渴望認識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的需要。因此,及時並適當的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引導他們積累科學經驗,指導其學會一定的科學方法,將使幼兒的科學素質得到早期培養,有意於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本次活動,通過“如何使紙船不被打濕”的實驗,讓幼兒們初步瞭解油畫棒的排水性,在操作中讓幼兒體驗樂趣。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使紙船不被打濕”的探索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瞭解蠟(油畫棒)不吸水的特性。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五大盆水、油畫棒每組一盒、毛巾、紙製作的紙船若干。

經驗準備:幼兒有在水中玩紙船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紙船、激發幼兒已有經驗

小朋友們,紙船可以在哪裏玩?玩久了紙船會怎麼樣?

二、教師出示紙船設疑,引發幼兒思考

1、教師出示紙船:“老師這裏有兩艘紙船,我們看看,哪一艘濕得比較快。

2.教師引導觀察紙船使用的紙不一樣,幼兒大膽猜想結果。

三、師幼共同實驗,瞭解油畫棒的排水性

1.老師示範對比實驗,使幼兒明白蠟是不吸水的。

提問:為什麼塗了油畫棒的紙船沒打濕,沒塗油畫棒的紙船打濕了呢?

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將水滴在塗了油畫棒和沒有塗油畫棒的紙上進行對比:沒有塗油畫棒的紙吸水快,塗油畫棒的紙吸水慢。

2.教師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油畫棒是不吸水的,所以把油畫棒塗在船上,就好像給紙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護小紙船,船就不會被水打濕了。

三、幼兒動手製作小蠟船

1、老師這裏還有一些沒塗蠟的小紙船,想請你們幫幫忙,用蠟筆給它們塗上漂亮的雨衣,讓它們都變成不會被水打濕的小船。

2、小朋友用油畫棒給小船塗臘。

四、自由在水中玩蠟船,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鼓勵孩子想出更多保護小紙船的不被水打濕的方法。

科學教案 篇8

我從事科學研究是出於一種不可遏止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慾望,別無其他動機。——愛因斯坦

幼兒科學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運用與訓練。只有讓幼兒不斷地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又動腦,才能讓幼兒不斷髮現科學奧妙,激發其學科學的興趣。今天小編推薦一個“磁鐵找朋友”的科學活動,希望能夠為大家所用。

遊戲準備

配套材料:條形磁鐵2塊、環形磁鐵2塊、分類盒1個、鐵屑2盒、魔法盒1個、骰子1個、迷宮圖卡1套、太陽系圖卡1套、操作記錄表32張、探索圖冊《磁鐵找朋友》。

園所自備:其他形狀的磁鐵(如U形磁鐵)、鐵球、回形針、布條、白紙等。

遊戲方法

玩法一:淘寶

取一些自然界的沙粒,用磁鐵在其中來回移動。看能找到哪些可以被磁鐵吸住的“寶貝”。

玩法二:找好朋友

(1)將分類盒裏裝滿物品,如回形針、小圖釘、羽毛、布塊、石頭、紙片、細繩等。

(2)用磁鐵分別靠近物品,看看哪些會被磁鐵吸引,哪些不會(如圖2)

(3)根據磁鐵與分類盒中物品不同的反應將材料進行分類。

玩法三:回形針走迷宮

將回形針放在迷宮圖上,把磁鐵放在迷宮圖卡的反面,通過移動磁鐵帶動回形針走迷宮(如圖3)

玩法四:太陽系

將鐵球放在太陽系圖卡上,把磁鐵放在太陽系圖卡的反面,通過移動磁鐵改變小球的位置(如圖4)

遊戲價值

1.在遊戲中培養分類與比較的能力。

2.通過探索瞭解磁鐵吸鐵的特性,通過遊戲與實驗的方法瞭解磁的穿透性。

3.激發探索磁力現象的興趣,培養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

4.在探究中發展溝通能力。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同伴交流恐龍滅絕的原因。

2.產生探索恐龍滅絕原因的興趣。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閲讀過有關恐龍的書籍。

材料準備:掛圖24號,幼兒查詢過關於恐龍滅絕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討論恐龍的滅絕原因。

1.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查詢資料時得到的相關信息,如果其他幼兒有不 同意見,教師應允許並鼓勵幼兒説出反對的理由。

2.提問:恐龍生活在什麼年代?現在能看到恐龍嗎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二、教師不必強求幼兒幼兒按照科學家推測的説法來交流。

三、整理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

1.關於恐龍的滅絕原因目前有許多種説法,但沒有定論。

2.讓幼兒投票發表自己的觀點,並説説自己投票贊成的理由,教師根據 幼兒的回答或作進也不地追問,或表示認同。

四、出示掛圖,介紹恐龍滅絕的可能原因。

1.幼兒看圖,聽教師介紹。

如小行星碰撞地球、氣候變冷、病態恐龍蛋、恐龍食物沒了、吃了有毒的植物等。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必須傳遞給幼兒的一個信息是:這些恐龍滅絕的原因都 只是推測,一種可能,隨着科學的發展,也許會出現新的結論。)

教學反思:

恐龍是孩子們心中最神奇的一種動物。從平時小朋友對恐龍的興趣和認識的觀察,我猜想孩子們對這個活動一定有興趣,但如何抓住幼兒對恐龍的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做到教學過程最優化,是我必須考慮的。所以我在課前精心準備,希望能通過這一活動的學習達到不僅能讓孩子們瞭解一些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等知識,還要讓他們將這種探究延續到課外,培養幼兒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科學教案 篇10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0、30上午8:00——11:00

二、活動地點:

xx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三、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青少年活動中心,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和了解科技的重要性,激發孩子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

2、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和思考,感受科技與生活的相互關係。

四、參加班級及人員分工:

㈠參加班級:大一班大二班

㈡人員分工:此處略

五、活動過程安排:

1、幼兒8:00準時上車,教育幼兒上車要遵守紀律,排隊,在車內不吵鬧。

2、幼兒進入青少年活動中心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下車,排隊,遵守集體規則。

⑴下車後,將兩班幼兒分成三組,每一隊由組長帶隊,按照路線圖有秩序的參觀,體驗。

①第一隊:先觀看陶藝製作——觀看模擬飛行——地震館——捏泥雕

(1樓)(上4樓)(下2樓)(下1樓)

②第二隊:先觀看捏泥雕——做陶藝——模擬飛行——地震館

(1樓)(1樓)(上4樓)(下2樓)

③第三隊:先體驗地震館——製作陶藝——捏泥雕——模擬飛行

(上2樓)(下1樓)(1樓)(上4樓)

⑵愛護館內的設施設備,不損壞,不大聲喧譁,不破壞公物。

3、活動中心的簡單介紹:地震科普館,普及防震減災的科學知識和題號自救互助技能,提高幼兒對地震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陶藝活動室,寓造型藝術於遊戲之中,寓情於泥性之中,培養動手能力,走向藝術,發揮其美育功能。電子積木,可以在安裝底板上像拼積木一樣拼裝電路組合,將電學,光學,磁學原理快樂的融入到奧妙無窮的電子世界。模擬飛行,利用電子計算機系統網絡環境,配置飛行搖桿、耳麥等專用設備,在模擬飛行軟件平台上進行高仿真度的體驗飛行。(在由指導教師講解示範後,每組的隊長老師將每隊幼兒分成四組,並有序的找到活動室內前後左右相應的座位上進行感受和體驗)

4、觀看陶藝老師上課製作陶藝的整個過程,讓幼兒感受民間藝術的神奇與獨特。

5、11:00各班教師組織好幼兒,排隊上車,安全回到幼兒園。

6、回到幼兒園後的延伸活動:

⑴表達與交流:你在青少年活動中心看到了些什麼?

⑵表達與創造:把自己在活動中心看到的、聽到的、印象最深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科學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攪一攪、搖一搖、搓一搓等方法變泡泡,萌發初步探索泡泡的興趣。

2、能用動詞大膽的表達操作的過程。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放有洗潔精飲料瓶、放有洗衣粉的杯子、放有水的杯子、筷子、放有水的臉盆、肥皂、毛巾等。

2、經驗準備:在生活中見過泡泡。

3、環境創設:桌子上貼有小圓點(操作的材料都放在小圓點上)。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泡泡。

出示吹泡泡的玩具,老師演示吹泡泡,引起幼兒興趣。

二:變泡泡

1、看看説説桌子上出示的材料,引導幼兒用提供的材料變泡泡。

2、觀察幼兒操作,引導幼兒有意識的操作材料變泡泡。

3、教師小結:我們剛才用洗潔精加點水搖一搖,變泡泡,洗衣粉加點水攪一攪,肥皂加點水搓一搓,變泡泡,我們的本領真大。

三:再次變泡泡

觀察幼兒操作,引導幼兒嘗試不同的方法變泡泡

四:教師總結

教師小結:原來泡泡可以洗掉髒東西,使東西變乾淨,泡泡的本領真大!

五:延伸活動:玩玩泡泡槍

科學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經過觀察,發現秋天的樹葉是多種多樣的。

2、學習給樹葉分類或排序,體驗玩樹葉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小筐、分類盒。

2、電教設備:電腦。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齊觀賞秋天落葉的自然景色,引發幼兒拾落葉的興趣。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有多種不一樣樹木生長的草地上,觀看地上的落葉。

教師:小朋友的腳下都有些什麼咦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落葉(秋天來到了。)

引導幼兒觀察秋風吹過的落葉景色:一陣秋風吹過,樹上的小樹葉怎樣啦

它們是怎樣落下的我們一齊來學學。

二、幼兒邊拾落葉邊觀察。

1、教師:在場地的四周,有許多大小不一樣的樹,它們的葉子一樣嗎

2、教師:你喜歡這些落下的樹葉嗎

請幼兒每人拿一個小筐和同伴一齊去收集自我喜歡的、不一樣的落葉。

三、互相交流各自收集到的樹葉。

1、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發現樹葉是多種多樣的。

2、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描述自我撿來的落葉。

四、利用落葉進行分類、排序和拼貼等趣味的遊戲活動。

教師:大家收集了這麼多漂亮的樹葉,打算怎樣玩呢

幼兒嘗試用自我想出的方法“玩”樹葉。

請幼兒在團體前展示、講述自我的玩法。

比如:給樹葉分類(按大小、顏色、形狀等)排序(從高到矮或從大到小等),

用樹葉拼貼圖畫等。

教師鼓勵幼兒自我的創新玩法,進一步增強幼兒在玩樹葉中產生的進取感受。

科學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經過實驗操作發現鹽溶解於水會增加水的浮力的現象。

2、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杯子若干,鹽,小蘇打,白醋,攪拌棒,土豆片。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出示一個土豆

教師:這是什麼

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此刻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裏去,你們猜猜會怎樣

2、把土豆片放到水裏會怎樣呢我們來試一試。

3、我這還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裏去,這回會怎樣呢

(幼兒回答教師驗證)

二、引導發現

1、為什麼這個杯子裏的土豆片會浮起來呢

2、教師幫你們準備了一些東西,看看是什麼你是怎樣明白的

3、你們每人拿一個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裏的東西,

記住綠顏色標籤的杯子裏只能放綠顏色盒子裏的東西,紅顏色標籤杯子裏只能放紅顏色盒子裏的東西,藍顏色標籤杯子裏只能放藍顏色盒子裏的東西、看看土豆怎樣了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沒有浮起來,我們來聽聽你在實驗的時候都發現了什麼

5、此刻請你們再拿兩個不一樣顏色標籤的杯子,想個辦法讓土豆片浮起來,每個杯子裏只能放一樣東西,

要不你們就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東西讓土豆片浮起來了

6、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為什麼他們也放了鹽,可是土豆還是沒有浮起來他放了很多鹽,土豆片才能浮起來,你們再去試試。

科學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明白不一樣的蔬菜有不一樣的生長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3、培養幼兒的合作本事。

活動準備蔬菜圖片若干、疏菜整株與部分

活動過程

一、回憶蔬菜

1、幫忙幼兒回憶都吃過什麼蔬菜

2、是什麼樣貌的

教師:蔬菜王國裏有很多蔬菜,此刻教師就帶你們去看。(看課件)

二、蔬菜是怎樣長出來的

1、教師出示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蔬菜如:

西紅柿、白菜、土豆、蘿蔔請小朋友辨別一下是哪種蔬菜,並找出我們吃的部分。

2、教師出示蔬菜的整體與局部的課件,幫忙幼兒理解不一樣的蔬菜有不一樣的生長方式。

(有的長在土裏;有的長在水裏;有的吃地上的莖葉;有的吃底下的莖)

3、看到蔬菜的圖片,認識蔬菜各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猜猜看:看課件引導幼兒猜出謎語(西紅柿)。

4、列舉植物的果實: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幼兒説説這些蔬菜能夠怎樣吃。

5、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蘿蔔”的謎語。出示課件讓幼兒明白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6、出示吃葉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7、蔬菜的塊莖:土豆、藕。

三、蔬菜分類。

1、出示多種整株蔬菜,請幼兒根據我們吃的部分進行分類。大體分為(葉菜類、瓜果類、根莖類)

2、出圖説一説這些蔬菜分別吃哪一部分。

3、做遊戲:找朋友(給蔬菜找朋友)

科學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能按順序的進行細緻的觀察,將衣着相同的兩個小熊找出來;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別本事。

活動準備

1、掛圖:《視覺辨認》

2、幼兒用書:《我的數學》第22頁;

3、小熊卡片24張,褲子線條、顏色一樣的,各6張,分4組;

4、水彩筆、粉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有一天,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熱鬧了,人來人往,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走丟了,

小熊哥哥找不着小熊弟弟很着急,所以,想請小警察幫忙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個環節。

二、遊戲:“猜猜我是誰”

玩法:教師依次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辨認。

三教師依次出示4張不一樣衣着的小熊卡片,讓幼兒觀察,分別説出每張卡片上小熊褲子的顏色。

四、團體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玩法:

教師將有衣着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

然後,在4個圈裏找到和自我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裏。

(遊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

找到後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五、遊戲:找到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1、玩法: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一樣的小熊在哪裏》圖上的10個小熊的衣着,

然後讓幼兒找出衣着相同的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2、發書讓幼兒自我操作,把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用彩筆圈起來。

標籤:科學教案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