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於九年級的化學教學反思

校園8.23K

篇一:九年級化學教學反思

關於九年級的化學教學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質教學反思

多媒體環境為實驗探究性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它不僅可以創設探究情境,提供豐富的主題資源,改善學習環境,滿足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各種需求,同時還可以為學生表達思想、觀點提供交流工具。本節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了有利的空間,同時,也收穫了許多驚喜。

驚喜一:精心設計實驗,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

課的開始,首先播放了一段視頻,讓學生以小偵探的身份去破解"死狗洞之謎",並通過實驗的方式去取證,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共設計了七了實驗,實驗的材料如滅火器、氣球、紫色的小花、礦泉水瓶等均取自於學生身邊的物質;實驗報告圖文並茂,通過大屏幕展示後一目瞭然;實驗操作簡單易行,現象明顯;實驗結論環環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處於極度興奮狀態,都爭着搶着去完成實驗,並能根據實驗現象及時做出分析和判斷,整堂課在積極、有序、和諧地進行。學生真正成為了主動學習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學習的接受者。

驚喜二:設置探究問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本節課,我設計瞭如下的問題: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樣的?你如何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你的猜想?②礦泉水瓶變癟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之外,還有沒有其它原因?③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物質都有什麼?如何通過實驗證明你的説法?④如何檢驗菜窖的安全性?如不安全,請你告訴農民伯伯該怎麼做?這些問題的設計,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一個寬鬆、開放、自我、探究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得到釋放,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得到發展,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學的回答出乎老師的想象。如有的同學"將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口朝下放在燃着的木條上方"來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有的同學設計出"將菜窖內放一種能和二氧化碳反應並放生成氧氣的物質"來

減少窖內二氧化碳的量。我想,這些驚喜來自於教學中不給學生"罩玻璃罩",讓他們自由跳的結果吧。

驚喜三:開放的作業,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作業的第一道題,是使學生在課上學習的基礎上,通過主題資源網和其它途徑進一步學習二氧化碳的用途,評析二氧化碳的功與過。第二道作業題,是讓學生將抽象化的東西應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結論去解釋新的現象,這個過程,既是對二氧化碳性質的完善,又是對它的復現,也有助於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記憶,增強了用所得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兩道題均為開放的彈性的作業,目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都得到發展,體驗成功的喜悦;可喜的是,兩週後,兩個班的學生都提交了作業,有的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繪畫功底,有的發揮了自己電腦的優勢,有的對二氧化碳的功與過做了系統的評説。每一份作業都是學生用心完成的,都浸透了學生對這節課的深深地愛,都令我驚喜不已。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地創設民主、寬鬆、和諧、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讓學生敢表達、會表達;給學生自主、自我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敢張揚、能張揚。"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課堂教學永恆的主題。

篇二:九年級化學上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緒言

本課題是引領學生走進化學世界的第一步,所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首先運用回憶童話故事與許願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其次通過放映教學錄像向學生介紹“什麼是化學”。教師的講解不宜過多,重在組織學生觀看、討論,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的學習,最終達到目的。

教學反思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本課的內容是學生初步接觸化學這門學科的起點,而實驗又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因此在教學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時,通過實驗演示來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描述實驗現象,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科學觀察、規範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通過實驗的對比再利用多媒體演示物質的化學變化,讓學生更能清晰地看到化學變化的過程,加深了學生對化學變化的認識及理解。

教學反思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本課題主要運用了教師啟發與學生探究相結合的開放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與引導作用,主要是輔助學生正確的操作實驗、分析實驗、總結實驗;學生在課堂中處於主體地位,進行自主探

究和分析。這種教學方式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能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認識。

教學反思 走進化學實驗室

本課題的教學不同於通常的先講解再實驗,或先做試驗再講解分析,而是採用講解、分析與實驗交叉進行。教師現提出問題,學生分析後得出初步結論,然後學生再實驗,學生實驗結束後,教師再總結並做演示實驗。這樣有利於學生逐步地接受實驗過程和實驗理論,加深學生對實驗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的認識。

教學反思 空氣

在本課題的教學中,主要以教師做演示實驗及學生觀察現象的形式進行。教師主要是正確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髮現試驗中的問題,學生主要是在教師的啟發下自主的分析實驗現象、原理。這樣的教學方式其優點在於能夠讓學生更清晰的理解實驗原理,但不足的是學生不能夠親自動手做實驗,學生對實驗過程和步驟的記憶也就不夠深刻。

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教育時,教師應將反面與正面實例結合起來進行,既要讓學生看到人類污染空氣造成的危害,也要讓學生看到治理空氣污染成功的一面,使學生受到更強烈的鼓舞,這樣更有利於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培養。

教學反思 氧氣

在講解氧氣的性質時,主要運用了演示實驗的授課方式,可以使學生叫直觀的看到實驗現象,也使課堂氣氛更生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興趣。

在講解概念時主要運用了分析實驗的授課方式,通過分析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總結的能力,但是這樣會使學生感到枯燥,所以,如果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增強教學效果。

教學反思 製取氧氣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採用了實驗的實際操作與多媒體課件演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真實客觀的看到實驗過程,又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還有利於學生在討論、分析實驗時通過多媒體的輔助反覆觀看實驗過程。運用這種方式能夠彌補傳統授課中無法重複試驗的缺點,在增強了觀賞性的同時又不失客觀性。

教學反思 水的組成

本課題教材上呈現的信息內容不多,但是學生難以從宏觀上認識水的組成。對於氧氣內容的學習而言,學生需要轉變思維方式,即從

簡單的化學現象、化學知識的呈現,轉化為根據實驗推斷物質的組成。學生可以接受水解產物的事實,但對教師針對性強的驗證式檢驗產物會產生迷惑心理,因此,教學中可通過閲讀資料,幫助學生認識發現過程的實質。通過學生先討論,教師後總結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深刻地瞭解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和方法,進一步增強對化學的探究欲,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分子和原子

本課題的內容抽象,理論性強,對初學化學的學生來説比較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實例出發,利用實驗、比喻等方法增強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

在講解完有關分子的知識後,教師可採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構成物質的另一種微粒——原子,講解時應重視分析氧化汞受熱分解的過程及圖示。

在課末,為了加強學生對分子和原子的理解,教師可讓學生進一步比較他們的異同點,以加深學生對分子和原子的理解。

教學反思 水的淨化

本課題與生活結合很緊密,可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分析形成一定的概念。為了使學生對整個自來水的淨化過程有個全面深

刻的瞭解,教學中教師可將各難點分散講解,最後通過學生自己的分析,使學生理解教材淨化水的流程圖。

對於過濾操作技能的訓練及其方法的掌握,教師可採用學生先合作預習、課堂教師抽查演示、學生評價、教師總評講解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規範學生的操作,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操作要領,達到掌握過濾操作的教學目的。

教學反思 愛護水資源

本課題涉及的信息量很大,一一講解費時費力,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收集資料,對水資源的分佈、水污染情況有個大致的瞭解,講課時再將學生理解困難的重點進行分析、講解,可以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課前教師也要查閲收集相關資料,擇其重點、要點貫穿於授課之中,以增強生活性。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很多資料可以通過電腦呈現出來,以使學生了解更為全面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