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有關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合八篇

校園1.72W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合八篇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班級學情分析

三(x)班共有學生xx人。多數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技巧,具備初步了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尚缺少主動與同學交流的習慣。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一是個別學生的計算還沒有過關。二是理解題意的能力不強。三是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有待於加強,課堂上討論不起來。四是課堂學習習慣方面,有一部分學生的習慣很差,表現為作業馬虎、插嘴、課堂活動缺少主動性和對活動的專注。五是一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同伴間缺乏合作與競爭。

三、本冊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冊數學主要包括九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和一個總複習單元,其中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是本冊的重點。在數與計算方面,這冊教材安排了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有餘數的除法以及分數的初步認識;在空間和圖形方面,安排了四邊形的認識;在量的計算方面,安排了長度單位千米、質量單位噸以及時間單位分、秒;統計方面,讓學生初步學習可能性。此外,教材還安排了"數學廣角"和兩個數學實踐活動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多位數乘一位數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

五、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口算的分階段要求初步擬訂如下:

有餘數的除法6%以內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8題4%以內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10題。

六、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加強導優輔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3、設計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動,培養實驗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4、結合課題,在課堂交流和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做些調查、分析,進行一些嘗試。

5、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時進行課堂教學的總結反思。

6、注意將數學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創設生活化課堂情境,將教學內容中的數學問題生活化。

7、注意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8、嚴格抓好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

9、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重視培養問題意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結合當時學生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替換材料內容,以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教師還應加強指導,讓學生初步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相關信息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10、在處理教材時,注意教學目標的正確定位。不要隨意拔高和降低難度。

七、全冊課時安排:(約61課時)

(一)、測量(7課時)

千米的認識……………………………………………4課時左右

噸的認識3課時 ……………………………………3課時左右

(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9課時)

加法……………………………………………………3課時左右

減法……………………………………………………3課時左右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

知識與技能:

1、20以內的數。

2、加法的含義、減法的含義。

3、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鐘面的時針、分針,整時時間。

解決問題:

1、把兩類圖形(物體)對齊着排一排,直觀地比較哪種圖形(物體)的個數多(少)。

2、應用加法的含義,解決求兩個數一共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3、應用減法的含義,解決從總數裏去掉一些,求還剩多少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知識與技能:

1、簡單的方位――上、下,前、後,左、右。

2、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解決問題:在拼搭物體的遊戲中,簡單應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點。

(三)統計與概率

知識與技能

1、簡單的象形統計圖。

2、簡單的統計表。

解決問題:

1、根據種類、顏色、形狀或其他特徵,把若干個物體分類。

2、對分類結果統計,並做簡單的分析、判斷。

實踐活動:

1、有趣的拼搭(在拼搭活動中初步體會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徵)。

2、豐收的果園(用方位知識、10以內的數、1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3、愉快的週末(用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解決校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1、經歷數物體個數的活動,認識20以內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數0,知道一個物體也沒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點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計數器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幾表示幾個一,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或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2、在分與合的活動中理解並受氣10以內數的組成;聯繫把兩部分物體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和從總數裏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聯繫實際問題理解連加、連減和回頭混合兩步計算。

4、結合鐘面認識時針、分針,會正確説出鐘面上的整時時間,會説出鐘面上接近整時時間大約是幾時。

空間與圖形

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體。 2、在堆、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活動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 3、初步認識並會使用上、下,前、後,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統計與概率 1、經歷把物體按種類、形狀、顏色、用途或其他特徵分類的過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統計數據時的重要方法。

2、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表示分類的結果,會把統計得到的數據填入相減的表格,會利用象形統計圖和

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發展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抽象出數,理解數的含義;在操作學具活動中,感受並概括出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在比較兩類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係的能力。

(2)在理解加、減法含義和學習加、減法計算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數量關係分析的基礎上,選用恰當的數學方法計算;通過對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發展計算策略,在多樣化算法中選擇適宜自己的算法;在計算練習中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在認識常見的幾何形體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在物體的形狀、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物體分一分、理一理、數一數的過程中,感受到統計是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表達統計結果的能力。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觀察、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實際情境或問題,具有初步的發散思維;在教師幫助下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的組織下,應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2)在教師的組織下,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並提出問題。

(2)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

(3)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學措施

1.把解決問題寓於認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內容的教學過程中。

2.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提出並解決數學問題。

3.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

4.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5.聯繫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較多的用實物、圖形、小棒、數字表示數的內容,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數描述身邊的事情並用數交流信息。

6.通過交流算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評價,為學生保留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選用算法的空間。

四、課時安排:(65課時)

一、數一數,1課時

二、比一比,2課時

三、分一分,1課時

四、認位置,2課時

五、認數(一),7課時

六、認物體,2課時

*有趣的拼搭,1課時

七、分與合,5課時

八、加和減(一),18課時

*豐收的果園,1課時

九、統計,1課時

十、認數(二),4課時 十一、認鐘錶,1課時 十二、加和減(二),14課時 *愉快的週末,1課時

十三、期末複習,4課時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略。。。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的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量的計量,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這一冊的內容都很重要,但是重點在第一、二、四、五單元。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是本冊的一個重點。這一冊進一步學習三步式題的混合運算順序,學習使用小括號,繼續學習解答兩步應用題的學習,進一步學習解答比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稍複雜的數量關係,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並繼續培養學生檢驗應用題的解答的技能和習慣。第二單元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學的有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復習、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數的認數範圍擴展到千億位,總結十進制計數法,然後對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加以概括總結,這樣就為學習小數、分數打下較好的基礎。在量的計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學的基礎上把所學的計量單位加以系統整理,一方面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更加鞏固,另一方面為學習把單名數或複名數改寫成用小數表示的單名數做好準備。第四、五單元系統地教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冊的幾何初步知識,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認識直線、線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認識射線、垂線、平行線、梯形,並萄一些簡單圖形的作圖的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四、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有三級的多位數。2. 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係。3. 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4. 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5. 使學生初步謒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6.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7. 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係稍複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並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8.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五、教學措施:

1. 加強思想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2. 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嘗試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慾。3. 重視抓課堂教學改革,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要求作業在課堂上完成,並及時反饋。4. 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實施“課內補課”的方法,組織互幫互學。5.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6. 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7.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8. 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六、課時安排:單元教 學 內 容課 時周 次備 注一混合運算和應用題15 1. 混合運算2 2. 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8 3. 簡單的數據處理和求平均數3 整理和複習2 機動時間3 二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16 1. 十進制計數法3 2. 加法的意義和運算定律2 3. 減法的意義3 4. 乘法的意義和運算定律3 5. 除法的意義3 整理和複習3 機動時間3 三量的計量3 1. 計量的產生,常用的計量單位2 2. 名數的改寫1 機動時間1 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4 1.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2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國小數學第十一冊教學計劃

一、班級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65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百分數、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圓的周長和麪積。百分數:從生活中引出,便於學生理解,從意義和寫法到百分數和分、小數互化等。分數乘法:在學生學習整數乘法、小數乘法、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學習的。分數除法:在學習整數除法和分數乘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是在學生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的。稍複雜的分數應用題:教材在如何找出“1”的量作為重要內容。圓的周長和麪積:在初步直觀認識圓和學習過幾種常見直線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三、教學任務和目標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能正確地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2、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係。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乘、除法。

3、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4、正確地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5、掌握圓和扇形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和麪積。

6、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認真負責、工作細緻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切實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提高學生的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學進度安排(略)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國小數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至關重要。掌握教學有效知識不僅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標誌,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髮展的重要依託所以,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提高國小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推進課程改革、抓好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為重點,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校本教研為基礎,繼續執行“科研興教,科研強校”的辦學方針。面向學生、服務教學實際的校本教研,努力構建學習型教師組織,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目標:

1.繼續學習《新課程標準》,討論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體現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與講授式有機結合,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體現生本思想。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學得輕鬆。3.充分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

三、主要措施:

1、對教材加工、歸類重組出具有遷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有效知識,有利於學生探索與創新為了便於國小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現一些基本現象和事實,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加工、提煉;另外,對教材所呈現的一些知識點,也需要教師進行歸類處理,確定重難點。2、活化例題,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活化”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把例題轉換成生活實際的問題。教材中有些應用題與學生生活聯繫不緊,學生常常感到這些題與自己無關,因此探索活動顯得不夠主動積極。教師可以“換湯不換藥”,即將學習內容生活化,便於有效地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求知慾。3、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證明,教學中絕對的、萬能的、最好的教學方法是沒有的。但不管採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於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促進了學生的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任何方法都是無效的。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創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前言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精神,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針對目前國小教育普遍存在課堂過於嚴肅,授課方式單一,師生交流互動受到限制,學生未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我校數學教研組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各年級的學生特點,特舉辦形式多樣、課題豐富的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觀念,促進學生興趣愛好的向外拓展,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精神。本着張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專長的教育理念,促進第一課題的教學,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激化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積極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三、活動安排

1.活動時間:週三下午

2.活動地點:以教室為主(視具體活動項目靈活安排)

3.活動課題:口算、速算;思維開發;行程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訓練

4.活動形式:課題授課式、交流座談式、演講式、競賽式、課外活動等

5.活動分組: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活動小組

四、活動內容

各個不同興趣小組中在以數學為中心教學的基礎上,同時強化對各個興趣小組課題的側重點和數學基礎知識的訓練。選用貼近校園、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題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學奧妙、趣味遊戲、生活指南等,還可以增加一些奧數和趣味數學的內容。傳授講究趣味性、知識性、邏輯性和思維性相結合。

五、活動措施

以數學教研組為核心,成立數學興趣活動小組。小組活動應制定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科學詳細的活動方案,包括指導內容、課時安排、輔導教師安排等內

容。每學期進行一次活動檢測和活動總結,以便交流和提供借鑑。同時教研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對各興趣小組的活動檢查,督促各興趣小組正常規範地開展活動。

六、活動要點

認真組建數學興趣小組,帶領學生走進豐富的數學世界。

1.開學初組織成立數學興趣小組。制定興趣小組活動計劃,落實詳盡的興趣小組活動方案,體現小組的特色。

2.興趣小組活動定課程,為開展廣泛的數學活動提供切實素材。把學生的數學活動落實到實處,為學生安排一定的時間,每週的活動有教師專門指導。力求做到週週有內容,有目標。

3.開展讀報和閲讀數學書籍活動,指導學生廣泛閲讀,讓學生享受讀報的快樂。要求有條件的學生自行購買數學書籍,課外閲讀的書籍還可以向學校圖書館借閲。教師在學生開展閲讀前都收集了一些書籍中的背景資料給學生。教材中的“思考題”和“你知道嗎”等內容教師都在數學興趣活動課上組織學生閲讀並指導,適當的介紹拓展些的知識,鼓勵學生自行閲讀、獨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數學資源,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實用價值,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提供動力支撐。

七、活動目標

1.增強課堂互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2.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在心裏素質上,讓學生更自信,並學會去欣賞。

4.讓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豐富,興趣得到發展。

八:活動安排

周次 活動內容

第1周 口算練習1

第2周 口算練習2

第3周 加法及乘法運算定律的靈活運用(一) 第4周 加法及乘法運算定律的靈活運用(二)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第19周

第20周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其中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單元分析:

(一)數與代數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二)空間與圖形

1、測量。(第六單元:面積)

本單元設計加強了探索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探究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2、圖形與位置。(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3、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在前一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教學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24時計時法。

(三)統計(第三單元,統計)

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

加強了對統計作用的進一步認識及對平均數在統計學意義上的理解。

(四)解決問題

1、第八單元,解決問題。

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製作年曆”和“設計校園”。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所帶的三(6)班學生情況兩級分化嚴重,班中學生優等生不少,但學困生也很多,正是所謂的“高分高,低分低”。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有所提高,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能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把數學的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解決身邊的問題。並且能夠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具備一定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學生對題目的解讀能力及語言的完整清晰的表達還有待加強。同時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積極性還有待進一步強化和提高。雖然在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大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學困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於加強,對於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製作年曆”和“設計校園”。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努力鑽研教材,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表揚先進,鼓勵差生,積極調動學生積極性,全班平衡發展。

2、加強常規訓練,加強口算訓練,提高口算能力。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對具體問題,先確定是否需要計算,再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口算、估算、筆算等),最後應用計算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一種思維方法。

3、重視形象直觀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意識的逐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創設豐富的便於操作的實踐活動情境,使學生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介紹平均數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

5、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動手實踐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6、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序地、嚴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7、提供豐富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素材。激勵他們擴充知識面和進一步探索研究的興趣與慾望,並通過這些活動獲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強等良好體驗,從而逐步增進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學情簡析

本期四年級1,2班,大部分學生能夠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相關的數學知識。抽象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但4(1)兩級分化嚴重,個別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對數學不是很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分析存在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二、教情分析

在川大附小兩年的多的時間裏,向所有的老師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已經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積澱,但還有太大的進步和成長空間。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我會更大力度的通過實際課堂,視頻觀摩,教學期刊,向各位老師和名師學習,儘快提升教學水平。(一)重視創設生動的數學學習情境。(二)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三)積極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四)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努力將課堂教給學生,一改以往的固有的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讓以往的枯燥的,沉悶教學課堂變得活潑,有趣而靈動。力爭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再上台階。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簡介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小數乘法、觀察物體、小數除法、遊戲公平、認識方程。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在三年級下冊學習“元、角、分和小數”的基礎上,擴展對小數的認識,把小數和分數初步聯繫起來,進一步瞭解小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景,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第三單元“小數乘法”。結合具體情景,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五單元“小數除法”。本單元包括小數除法,積商近似值,循環小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等內容。結合具體情景,經歷探索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瞭解在生活中有時只需要求積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養估算意識。初步瞭解循環小數,運用小數四則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第七單元“認識方程”。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瞭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通過直觀教具,初步瞭解方程;通過遊戲活動,初步瞭解等式性質,並能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認識圖形”。通過分類活動,梳理已學過的一些圖形;通過對三角形分類,瞭解各類三角形的特點;通過操作,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於180度,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瞭解梯形的特徵;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2、第四單元“觀察物體”。能辨認從高低、遠近不同觀察點拍攝到的圖片及其先後順序;通過實際觀察,使學生體會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圖片及其先後順序。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遊戲公平”。通過遊戲,使學生初步體驗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設計公平、簡單的遊戲規則。

(四)“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中,配有題材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呈現形式多樣化的應用問題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還安排了“數圖形中的學問”“激情奧運”,“圖形中的規律”三個專題活動,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五)整理與複習

包括整理與複習(一)、整理與複習(二)、總複習

2、教學目的與要求

(1)認識小數意義,會比較小數大小,會進行小數加減法運算。

(2)認識三角形按邊分類。三角形內角和。三角形邊的關係。

(3)掌握小數乘法的運算方法,會計算小數乘法,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掌握小數除法的運算方法,會計算小數除法,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學會一些簡單的統計方法。

(6)認識方程,會解方程,能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教學重難點

(1)掌握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2)三角形內角和的推導。

(3)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運用。

(4)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及運用。

(5)解方程及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四、本學期教學措施

(一)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一直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我在教學中也力求保持和發揚這一傳統,並做好以下兩點:(1)加強對國小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教學時,在使學生掌握數學概念、法則、數量關係的同時,重視數學方法的訓練,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和運用數學的意識。(2)努力處理好基本訓練與創造性思維發展及後繼學習的關係。數學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再創造”、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過程,並非是機械地去重複歷史上的“原始創造”,而應根據自己的體驗並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國小的創造性思維是在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過程中逐步得到發展的,而“再創造”的前提是通過必要的基本訓練使學生形成紮實的基本功。

(二)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必須改變教師問、學生答的所謂“啟發式”和教師精講例題學生大量演練習題的所謂“精講多練”的教學模式。努力轉變角色,便數學知識的傳授者為數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研究者。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比較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肯鑽研、善思考、勤動手的科學態度;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理解數學知識,感受到一個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一個觀念是如何形成的,一個結論是怎樣探索和猜測的;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與創造的氣氛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

(三)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數學教學應努力體現“從問題情境出發,建立模型、尋求結論、應用與推廣”的基本過程。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在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動中逐步發展應用意識,形成基本的實踐能力。在日常數學活動中,安排一些小課題研究和實習作業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

教師要善於駕奴教材,把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要求開展教學活動。在直觀感知和廣泛的背景下,通過自身體驗,在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概念,不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計量單位、計算法則和基本數量關係。對計算的要求適當,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計算速度存在的差異,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達到同樣的計算速度;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算法,不用單一的思維理解算理。如本冊應用題教學要重視常見數量關係的分析和實際應用的訓練,教學力求題材內容生活化、呈現方式多樣化、教學活動實踐化。

(五)改進教學評估方法。教學評估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察。

在評估結果的處理上,注意多種方式的結合,是評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樣化。對知識和技能的評估,儘量做到試題類型多樣化,難度適當,不出助長死記硬背的題目,着重觀察計算的正確性,計算中的思考活動,對基本數量關係的理解和對空間關係的認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視自身的縱向比較,更多的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具備了什麼能力,而不是首先關注他們知識和能力上的缺陷。評價體現激勵的作用,承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積極鼓勵和肯定每一個學生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