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航海家的發現》教學設計

校園1.44W

教學目標:

《航海家的發現》教學設計

1、能通過查閲、整理資料,瞭解地球的形狀及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提出問題,並能依據事實解釋假設。

2、瞭解人類為科學認識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學是不斷髮展的;願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瞭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教學重點:

瞭解人們對地球的認識過程;麥哲倫的環球航海的經過。

 教學難點:

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提出問題,並能依據事實解釋假設。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地球形狀的視頻、圖片等資料,地球儀、傘、小紙船、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新課

猜謎語:上一半,下一半,中間有線看不見,

兩頭寒,中間熱,一天一夜轉一圈。

學生揭示謎底(地球)。

 二、認識地球

1、(課件出示地球圖片)這就是我們居住的家園——地球,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地球的資料,請你談談對地球的認識?

2、學生交流彙報。

3、師:同學們收集的資料很全面,老師也想介紹一些信息給大家。(出示補充的資料卡,學生齊讀。)

資料卡:地球是一個很大的球體,半徑約為6400千米。用帶子圍着地球赤道繞一圈,這條帶子要有4萬千米長。若乘坐每小時飛行800千米的飛機環繞地球一圈,要連續飛行50個小時。

 三、古人是怎樣認識地球的

1、疑問

同學們,地球大不大?(大)。可是在古代,科技很不發達,人們站在大地上,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大地究竟是什麼形狀的?古人由於條件限制,只能憑着肉眼觀察這個大地。同學們,如果你處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看到這些情景時(出示沙漠、草原和大海圖片),你認為大地是什麼形狀的?

學生討論交流:大地的邊緣可能是圓的、方的、多邊形的,但都是平的。

古人的想法和同學們想的一樣,他們也認為地球是平的。

2、古人猜想

談話: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人提出質疑:如果大地是一個平面,大地靠什麼依託?日月星辰又落向何處?隨後出現了多種猜測。請同學們查看資料,找一找,都有什麼説法?

師生共同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我國古代的“天圓地方説”、“渾天説”,古印度人的説法(出示課件圖片)

可是,這種想象畢竟是沒有根據的,於是有人又做出了猜測——大地可能是球形的。

 四、人們是怎樣認識地球是球體的

談話:大家都看到大地是平的`,突然有人説它是球形的,你覺得大家會對提出這種觀點的人怎麼樣?(就會提出質疑),那麼被問住了,那該怎麼辦呢?(尋找證據)哪些證據能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呢?

證據一:設計對比實驗模擬探究船入港時先見到桅杆,再見到船體。

設計實驗方案——對比實驗模擬——填寫實驗記錄——彙報交流。

其它小組有不同意見嗎?

面對這種現象,你還會懷疑嗎?這些證據夠了嗎?

證據二:出示月食照片,月食時月亮被遮住部分的邊緣是圓形的。

面對這種現象,你還會懷疑嗎?這些證據夠了嗎?

這些都是靠一些現象來論證地球是球形的,有誰親身證實了這一點嗎?

證據三:視頻播放麥哲倫的環球旅行;

麥哲倫以他的生命證實了大地是球形的。這真是個偉大的發現,是當之無愧的航海家的發現。(出示課題)

讓我們一起來做小航海家,重温麥哲倫船長偉大的環球之旅吧。(學生體驗)

師述:麥哲倫沒走回頭路,一直向西,最後到達西班牙,這的確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五、人類的結論

談話:人們經過反覆的探究終於得出了結論,地球是一個球體,但是人們又產生了新的夢想,想親眼看看地球的樣子,怎樣才能做到呢?(走出地球,進入太空)現代科技的發展讓人們看到了地球的樣子。我們來看看人造衞星在太空拍到的地球是什麼樣子。(播放視頻)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回顧了人們探究地球形狀的艱苦歷程,人們先是提出問題、做出猜想,然後尋找證據,最後得出了地球確實是一個球體的結論。同學們,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會不會出現新的變化呢?隨着航天技術和測量技術的不斷髮展,一切皆有可能。

標籤:航海家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