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追求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

校園5.41K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如何追求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尊重學生的人格是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的基礎,教師要把學生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要尊重他們,這是一個教師應該具有的職業道德,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護,同時,教師也才會得到學生的尊敬。比如在教學中,教師一個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鼓舞,增強學生的信心,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果教師對學生非常嚴厲,甚至指責學生,他們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嚴重的傷害,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挫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把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作為課堂評價的重點。

只要教師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就會贏得全體學生的信任和敬佩,學生才會主動和教師去交流,把教師看成自己最值得信賴的朋友,讓教師走進他們的心間,上課和教師積極互動配合,認真聽講,及時完成作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多元評價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注重學習的結果,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也同樣重要。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評價學生。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成績的評價,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的評價,教師要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評價機制,多角度、多方位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以確保評價的合理、具體、科學、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比如,在教學中要用鼓勵和表揚的評價方法,通過多種方式,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關心學生,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巧妙運用語言和動作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都能體現出對學生的關愛和真情,學生在這種愛的氛圍中,提高了學習興趣,能夠自主而快樂地汲取知識。

找準高效教學的着力點

(一)求活――引導學生在民主、融洽的平台中,嘗試相互學習

我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和小組同學一起商量一下”“聽聽夥伴們給你的意見”這樣的學習場景。如在教學“遊戲――十幾減9”一課時,我創設了“拼圖”的遊戲情境。先讓每個學生完成題卡上的練習,根據要求再和小組同學一起用題卡拼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除了要根據自身的習慣和標準來驗證夥伴的學習成果外,還要針對出現的問題,對同伴進行適當的點撥,以調整操作方案。每一個學生都要為自己對他人的“點撥”尋求新的着眼點。有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多角度、縱深的發展。學生在得到了夥伴的點撥後,熱情積極高漲,一個互幫互助、你追我趕的學習局面悄然形成,在這樣和睦融洽、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同學之間相互鼓勵和支持,彼此受到啟發和感染,感受着學習的樂趣。

(二)求精――創設開放、自由的平台,鼓勵學生學會展示學習

展示學習可以促進學生構建有效體驗。這種對自我展示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思考,使他們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在教學“周長”一課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自己的表現做一個評價,有的學生總結了自己一節課的成功與收穫,也有的學生反省了自己學習中的失敗與不足。這是一種自我評價,更是學生的自我點撥,這種自我點撥有利於學生交流感受、提煉成功經驗、剖析失敗原因,設想改進方案。在展示交流中,學生們堅定了學習信心,總結了學習方法,拓展了學習路徑,明確了新的學習目標。

(三)求實――倡導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實效

小組探究學習的方式被廣泛引入課堂後,改變了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形成了生動、活潑、創造性學習的新局面,充分顯示出它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與優勢。教師不僅應是小組探究學習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還應是小組探究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和親密夥伴。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小組、參與其中、掌握情況及時調控,通過啟發誘導、鼓勵肯定、指出偏頗與不足,保證探究的有序、有效展開。教師要關注學生“個體資源”的'發揮,要注意激活“冷場”,控制“過熱場面”,使全體學生“活”起來、“動”起來,使人人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同時要關注不善於發表意見的學生,避免出現“被遺忘的角落”,促進學生“全面但非均衡的發展”。教師要掌握合作探究的進程,控制探究時間,時間安排一要充分,二要限定,以造成學生的緊迫感,引起學生的亢奮,提高探究效率。教師還應注意抓好“第一手”資料,為指導班內交流、總結、歸納、概括做好準備。

數學課堂探究教學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首先提問的時機要合適,要選擇合適的知識點和知識點的適當視角作為提問的切入點。通常,應選在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處,如新舊知識的銜接處、過渡點以及容易產生矛盾和疑難的地方。其次設計課堂提問時應把握分寸,注意難易適當。如果太難,致使大部分學生對問題茫然失措,將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如果問題太簡單,連差生都不用動腦筋就能回答,那麼成績好的學生聽來肯定是索然無味。因此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照顧大多數。而對同一個知識點的提問應注意設置問題的梯度,由易到難。

探究的有效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適度的模仿與記憶仍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探究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個學習過程。探究性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這種教學,通過學生自主研討、自主分析,使學生體驗到了獲取知識的過程,領悟到了數學中解決問題的方法。由此可見,只有把數學課的課堂定位於探索科學思維的實驗室,建立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的基地,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師生合作,才能真正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

注重變式訓練,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可將現成的題目改組、放大、縮小、添加、重疊、顛倒,即所謂“一題多變”。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解答思維過程,一般地都可以把它分解為三個基本部分:問題的條件部分,問題的解答過程,問題的結論部分。如果把這三個部分作為變化的因素,可以構成條件變式題,結論變式題、過程變式題。

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追求

解讀教材是追求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教材的編排滲透着新課程的那些理念,有何意圖,教材的前後有何聯繫,對學生後續的學習和發展起什麼作用等等。這些都是教師要上好一節有效、高效的數學課必備的前奏。所以解讀教材是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

解讀教材首先要細緻的研讀新課程標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新課程理念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就是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下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教師的理念應由一個學習的控制者轉變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學習過程、結果的預想都要貼近學生的實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由一個學習的預設者轉變為一個學習的合作者,要將學習當作學生與教師共同設計並共同完成的一個過程。真正做到 “教學相長”。解讀教材還要研讀教材的編排意圖。理解教材與前面的銜接,在當前的地位以及後續學習的作用。屏棄那種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的陳舊觀念。應該追求對教材的補充、延伸、拓廣、重組,並注重教材與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聯繫和融合。做到心中有度,教學有序,效果有效。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保證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的和諧與融洽能有力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創造性學習,所以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在課堂上創設一種師生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首先教師自己應該要有愉快的心情,有了愉快的心情,才覺得學生可愛,從內心裏就會升發出熱愛學生的情感。通過這種情感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樂學。其次要尊重、信任、理解每個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一視同仁,既要激發優秀生,又不冷落學困生。像著名教師華應龍就很善於為學生創設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給學生一種慈祥、親切感,與學生一起參與學習,是學生的合作者,讓學生在心理上沒有壓力,輕鬆自如,高高興興地學習。學生這樣的學習必將有收穫,有發展。

標籤:課堂教學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