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通用11篇)

校園3.06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通用11篇)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1

設計理念: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探究並體驗,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以課堂教學進程為線索,以師生對話交流為主要形式,以孩子們情緒變化為描寫的主要內容:由興奮、快樂到沉默,又從沉默漸漸回到熱鬧。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關心父母、回報父母之愛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學習目標:

1. 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祝賀、神氣十足、左顧右盼、迅速外婆、建議、驚喜、”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讀懂課文內容,學會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父母,關心別人。

4. 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心別人。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為什麼説這種沉默是可貴的。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歌曲《懂你》;《生日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問難,自主識字。)

一、聯繫生活,導入課題

提起過生日,大家都很高興,看看這些小朋友,他們又是多麼高興阿,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課件出示第二幅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小朋友們在同一節課堂上會有這樣截然相反的表現呢?揭題、讀題《17可貴的沉默》。

(設計意圖:我讓學生來介紹她的生日情景,目的是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讓學生也能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更快地進入學習環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並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講第一幅圖情景的?哪幾個自然段是講第二幅圖情景的?

2. 多媒體出示下列詞語指名讀:祝賀、神氣十足、左顧右盼、迅速、藴藏、重複、安靜、沉靜、緩和、外婆、建議、驚喜、表達、煩惱、享受

開火車形式朗讀課文。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教師範讀。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整體感知把握文章結構,探究文章主旨。也能看出文章的重難點,以便質疑。)

三、質疑問難,自主識字

1. 再讀課文,指出不明白的問題,小組內交流:為什麼説這種沉默是可貴的?

2. 為什麼説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

3.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引導學生説一説容易寫錯的字

4. 教師強調下列生字:賀 稚 復

(設計意圖:通過質疑瞭解學生對課文把握情況,留下重難點下節課重點探究。自主識字重在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不必面面俱到,引導學生觀察,培養了的觀察能力,可以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植物,生長在一定環境裏,是有生命物體。

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觀察應該是有目,制訂觀察方法和步驟有利於觀察進行。

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

藉助放大鏡、皮尺等簡單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

用簡單詞語記錄觀察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從圖片上獲得信息是有限,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認識。

發展觀察大樹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生機勃勃感受。

在觀察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習慣。

【教學重點】

瞭解觀察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重要性。

【教學難點】

對大樹觀察要指向生命體這個核心概念。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一些觀察用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引言

1.校園裏、大路旁、山坡上……到處我們都能看到植物,同學們對校園裏植物最熟悉是哪些呢?

2.就讓我們從身邊熟悉植物——大樹開始觀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大樹

1.教師講解:這是一幅梧桐樹照片,請大家仔細地看圖,你能發現有關這株梧桐樹哪些特點?(你能發現幾點?)

2.學生彙報:從圖上看大樹,我看到了什麼?(要求仔細傾聽,並大膽説出新發現,同時區分哪些是真正從照片上獲得信息。)

三、回憶中大樹

1.教師引導: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們從照片上發現東西並不多,那麼生活中你曾經看到過大樹與這照片上有什麼不一樣嗎?

2.學生彙報:回憶我大樹,我曾經看到過什麼?

3.教師激趣:同學們彙報內容真豐富,有內容大家都看見過,有內容有人還從來沒看見過,而有人可能從來都沒真正看過一棵大樹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細細地看一棵真正大樹嗎?

4.學生交流:為什麼想看真正大樹?(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內容!會不會也有樹瘤?是不是也有小動物?是不是還有其它東西?)

5.教師總結:這樣帶着目去仔仔細細看大樹時候,我們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6.學生小組交流並彙報:如果現在來到一棵大樹下,我想觀察什麼?我們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內容?

四、觀察真正大樹

1.交流:教師引導孩子們交流在頭腦中制訂好觀察大樹個人計劃。(觀察內容、觀察方法、需要藉助工具等)

2.活動:現在讓我們一起去觀察一棵真正大樹,我們肯定有更多發現。同時把觀察到信息,用簡短詞語記錄下來。(在保證安全情況下老師帶學生按計劃開展真正實地觀察活動。)

3.評價:回教室後每小組互相欣賞各自觀察內容,説説從不同記載中如何體會到觀察大樹是一個生命體。同時推選一位同學記錄單張貼於科學活動專欄內供大家欣賞,其它同學記錄單上交給老師閲讀欣賞。(張貼記錄單要有典型特色。)

4.總結: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獲得了這麼多信息,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發現了一個生機勃勃生命世界,那麼,觀察更多樹呢?請在課外繼續觀察不同樹。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3

教材分析:

課文《重陽節的傳説》向人們介紹了重陽節的由來;古時候,汝河沿岸的一個村子裏出現了瘟疫惡魔,瘟疫在村子裏流行起來。一個叫桓景的年輕人歷經千辛萬苦上山拜師。練武后,他讓家鄉的人爬上高處,隨身帶着山茱萸,喝菊花酒躲避瘟神,殺死瘟神。以後大家都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中講述了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由來,反映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歌頌了環京為民除疫殺蟲的精神。

教學目標:

1.學習這節課的新單詞。

2.帶着感情讀課文,知道重陽節習俗的'由來,感受幻境不畏艱辛,向老師學習,為人民剷除瘟疫的精神。

3.幫助學生進行調查和參觀,瞭解他們的家鄉是如何慶祝重陽節的。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閲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幻境不畏艱難,向老師學習,剷除為民除害的精神。

2.教育學生無論遇到什麼都要持之以恆,遇到困難要有拼搏的精神。教育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教學安排:

兩個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節課

首先,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由古詩《在山上度假想起我的山東兄弟》引出。

九月九日是什麼節日?你知道為什麼叫重陽節嗎?説出名字

顯示信息

老師: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傳説。你想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嗎?(補充科目)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要求讀出單詞的正確發音。遇到不認識的生詞,藉助拼音讀幾遍,讀出單詞的正確讀音;把難句多讀幾遍,讀得通順。

2.想一想:課文説了什麼?引導學生談論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讀寫指導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自己想知道的單詞。

2.引導並觀察所需單詞。指導“妻、拜、瓶、侵、侵”五個字的寫作。老師為學生在黑板上寫字。

3.學生的寫作練習;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評價,指點。

四。家庭作業:

抄寫新單詞和短語,仔細閲讀課文。

第二課時

首先,回顧一下引言

默讀課文,回憶課文內容。

黑板上的書:欣賞老師,學習藝術,殺死瘟疫惡魔,紀念幻境。

第二,深入學習

1.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閲讀課文第1-3段,思考:哪一句話概括了為什麼桓京要向他的老師學習?(展示:桓景得病後,一心要除瘟疫,讓村民不再受苦。)

讀書,評論:感覺自己為民除害的決心極其堅定。

2.默讀第四自然段:還能從哪裏看出幻境為民除害的決心?

結合學生報告,展示重點內容。

展示: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爬了一座又一座山,涉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芳。

你從“終於”這個詞中學到了什麼?]

表演:桓景每天刻苦學習,刻苦練習,終於練就了一身好武功。

老師:堅定的信念支撐着他終於遇到了費長芳,同時也支撐着他每天努力學習,刻苦練習,終於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可以補充一下歡靜是怎麼好好學習,好好練習的細節嗎?

3.過渡:桓景一心為民除害,不畏艱難。他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他是怎麼剷除惡魔的?你感覺如何?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4.學習第2部分:展示

問題:幻境是怎麼根除邪靈的?你感覺如何?

自學小貼士:

(1)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問題。

(2)畫出讓你感動的文字,簡單批註。

(3)帶着感情大聲朗讀。

溝通匯報,瞭解重點:

(1)瘟疫妖出來的那一天,幻境給了村民每人一片山茱萸葉,讓大家隨身帶着,讓大家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後帶領大家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

(2)幻境手握寶劍從山上衝下來,與瘟神搏鬥。那妖見了一個和煦的笑容,轉身就逃。桓京在他的心後扔了一劍,他唰的一聲被刺死了。

三。總結課文

1.填空:這一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行xx等活動,紀念幻境為百姓剷除邪靈,消滅害蟲。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人們稱這一天為“重陽節”。

2.你喜歡幻境嗎?告訴我為什麼。

3.談談家人和鄰居如何過重陽節。

4.展示歷代詩人關於登高重陽節,背上罵名的詩句。

四。家庭作業

1.中國做法:繼續調查採訪:家人和鄰居如何過重陽節?

2.看民間故事。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默寫課文。能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4、理解課文中三句話的意思。能聯繫學習的實際,説説從課文中明白了什麼。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2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通過看註釋,查字典,瞭解每句話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前我們學過的古文,大家還記得嗎?給大家背一背。説一説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指名讀,糾正字音。尤其是“為”、“好”、“樂”、“知”的讀音。

3、小組互相檢查,做到正確、流利。

(二)理解詞、句的意思。

1、通過看註釋,查字典的方法,瞭解每句話的`意思。(小組合作,在書中做好批註。)

2、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共同解決。

3、彙報,交流。

4、教師指導。

5、和小組的同學再説一説每句話的意思,注意把語言組織完整。

三、課堂小結:

大家上課時的學習態度非常的認真,能夠完成理解詞句的學習,繼續努力。

四、作業:

抄寫本課的生字,以及“知、好、樂、凡、理、疑、悟”重點詞語的意思。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5

一、導課

先播放中央電視台的動物世界片頭。

不用問,大家都熟悉這優美的旋律是中央電視台的動物世界專題節目的片頭。從你們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喜歡這個節目,因為我們大家都喜歡動物。所以,新課本專門組合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單元:動物世界單元。

二、瞭解單元要求。

齊讀單元導語。

這一單元我們要着重學習些什麼?編者的意圖何在?

三、激發學生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你最喜歡什麼動物?請用簡單的話説説你的理由。(注意評價:很會抓住動物的特徵。)

今天,我們也要來認識一種可愛的小動物,我先不告訴大家它是誰,我們來猜一個謎語:幻燈片

大家為什麼能一下子就猜出是松鼠,而不是其它動物呢?因為這個謎面抓住了松鼠的特徵。(板書:抓住特點)介紹動物,我們也應該抓住動物的特點來介紹。

四、作者介紹

名家是如何介紹動物的呢?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名家:布豐(幻燈片)誰來介紹?齊讀介紹。

五、整體感知

現在,我們就走進課文,看布豐如何向我們介紹松鼠的

速讀課文,思考問題:(幻燈片)

1. 請用一句話簡要介紹,初讀課文,你從裏讀出了什麼?

2. 哪句話能概括松鼠的特點?從文中畫出。

3. 哪幾個字要注意讀準,哪幾個詞要注意理解,推薦給大家。

六、研讀探究

通過第一遍的整體感知,我們對全文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這是泛讀的要求,對於名家名篇,我們應該精讀。要深入瞭解課文內容,就必須深入研讀。下面,我們分工閲讀:具體分工。

1. 每一節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圈點重要的`詞句概括。(結合閲讀)

2. 你能説説全文的思路嗎?

(解決問題時結合板書)注意突出:抓住特點

七、個性選讀

作者抓住特點,有條有理得向我們介紹了討人喜歡的小松鼠。

1. 你覺得的哪些描述特別惟妙惟肖,招人喜歡,能否加以點評。

2. 作者為什麼能介紹得如此生動呢?你覺得原因何在?(多角度,有感情)

八、合作探究

再回讀課文,深入探究課文,你還有什麼問題不明白嗎?提出來,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吧。

九、課堂延伸

你也有特別喜歡的動物吧?能不能抓住特徵,有感情地介紹幾句。(幻燈片)

十、結語

這篇課文為本單元的學習拉開了序幕,讓我們滿懷對人類生態環境的關注,跟着課本走進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吧!

十一、作業

為你喜歡的動物擬一個謎面,注意抓住特徵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海綿體充滿空氣是浮在水面上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莖葉等器官,它們生長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過程與方法:

用簡圖畫出水生植物主要形態特徵,能看懂維恩圖表達方式。

在觀察中提出問題,探究水葫蘆浮在水面祕密。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研究水生植物興趣,體會到水生植物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生命個體。

【教學重點】利用維恩圖總結水生陸生植物作為生命體共同特徵。

【教學難點】探究水生植物適應水生環境結構特點。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幾種常見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蘆和金魚藻,一個水槽,一張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常見水生植物

1.陸地上生長着許多植物水中也生長着許多植物。出示實物或圖片,這就是兩種常見水生植物水葫蘆和金魚藻。你課外調查到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經看到過哪些水生植物?(補充認識水花生、浮萍、蓮、菱、菖蒲、茭白等。)

二、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

1.觀察記錄:塑料袋中裝有水葫蘆和金魚藻,分發給各小組,要求放入水槽中(為了使金魚藻能沉在水底有利於觀察和簡圖記錄,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觀察它們在水中樣子,並用簡圖把它們畫下來。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較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在水中有什麼共同之處?對,都能浮在水面上,會有什麼祕密呢?

3.探究:嘗試剖開水葫蘆葉柄,我們會有什麼發現?這種海綿狀氣囊結構很輕,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適應水生植物環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結構?請課外繼續探究。

三、比較水葫蘆和金魚藻

水葫蘆和金魚藻有哪些相似之處?(除了形態結構特徵外,還可以稍作拓展,如它們都會繁殖後代,都會死亡等。)它們是水生植物,它們生長需要什麼條件?

四、比較水葫蘆和狗尾草

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與前堂課學生總結陸生植物唯恩圖進行比較,再次填寫維恩圖,完成對植物生命體特徵梳理。(都有根莖葉、都會繁殖後代、壽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等)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建立分數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能自己往下寫分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的概念。

教學用具:

各類卡片圖,各類摺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説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小結: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數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它叫做分數(板書)

(二)探究新知,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就是。那怎麼來書寫呢?跟着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並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説: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説:)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摺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摺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説是。)(學生反對,強調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把這個分數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摺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並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並説説這個分數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説一説: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分數在圖中塗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的大小: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塗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1.今天,你收穫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並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經歷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過讓學生試算小數加減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4.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學生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和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並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尤其要注意小數點對齊。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整數加減法,現在男女生進行一場比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出示:32+5468-2748+925-17

學生獨立完成後全班交流

找學生説出計算過程,整數加減法計算的方法是什麼?列豎式計算應注意什麼問題?

2.説一説。1.28元表示元角分,0.03元表示元角分,2.50元表示元角分,3元5角表示元。

3.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談話:學習了整數的加減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將一起來學習簡單小數的加減法(板書課題),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好好表現好不好。

(二)新授。

1.談話引入:“家家文具店趕在六一節開張了,很多小朋友都在購買優惠商品,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課件熱鬧文具店)仔細觀察,你能從中瞭解到哪些數學信息。學生收集信息。

3.例3.一個卷筆刀和一支鉛筆一共多少錢?(該怎樣列式,該怎樣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4.例4.一支橡皮頭鉛筆比一支鉛筆貴多少錢?(你會計算嗎,該怎樣列式,你能用小數直接計算嗎?)

1.2-0.6=0.6元(學生回答怎樣列式,用小數列豎式計算,一生板演,學生説一説計算要點。)

5.試一試。任意選兩種物品,先求它們單價的和,再求它們單價的差,並與同桌交流。

6.討論:想一想,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計算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要注意什麼呢?

7.教師小結。

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時,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都從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樣是“滿十進一”或“退一當十”,只是小數加減法要注意小數點對齊。

(三)鞏固練習

算一算:

0.6+0.9=0.9+0.3=1.9+0.4=7.8+1.1=

1.1+2.8=2.6+0.8=3.9+2.5=6.2+3.9=

(四)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內容?

2.教師:這節課有很多很多同學表現得非常棒,只要你認真去學習,努力發現和積累,你一定會有很多很多的收穫,一定會越來越聰明。

教學反思:

小數加減法的教學,旨在讓學生經歷小數加減法的筆算過程,理解掌握筆算方法,同時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應用價值,鍛鍊提高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為基準,把握好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自主嘗試中,探索新知。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加減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具有相當的基礎知識和知識遷移的能力。教學進程中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自己去探索、去獲取知識。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在探究算法中我注重了使每位學生都有獲得成功學習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對“列豎式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教學時,兩個書寫格式對比演示,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相互質疑。利用學生出現的問題,緊扣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開展深入的討論和爭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練習的內容注意了迴歸生活, “購物小票”這一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知道了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確了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內涵。

不足之處:練習設計還有一些欠缺,有些問題的解決還是沒有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出現問題沒有及時解決。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9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懷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學會生字新詞;學習課文按一定的順序寫的方法。

2、能力方面:會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會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及其他發展方面: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與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弄懂懷丙撈鐵牛時做了那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撈上來的'。

2、初步學習歸納段落大意。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錄像 、實驗演示器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按生字表學生字,讀準字音。

2、練習讀熟課文。

3、在教師指導下,初步理解課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詞(浮橋、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讀全文,試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 再讀課文,結合課後思考題,嘗試分段

四、 課堂練習

熟讀課文,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學生自由讀第一節, 思考;為什麼要把鐵牛撈起來?

二、明確學習目標

這節課我們學習的目標就是要在認認真真讀書的基礎上,理解懷丙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同時初步學習概括段意。

三、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二大段

1、自由讀課文,練習複述課文內容。

2、學生小組合作(教師在組間巡迴指導)練習概括段意。

3、學生大組交流段意概括情況。

(二) 學習第三大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中的三個自然段分別寫得是什麼?

2、學習第一節: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10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植物按生存環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生存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

植物一生是有生命週期,每種植物都有一定壽命。

植物共同特徵是:生長在一定環境裏,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都會生長髮育,都會繁殖後代,都有從生到死生命過程。

過程與方法:

運用比較方法獲得有關共同特徵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植物壽命認識,懂得生命可貴,也體會生死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

瞭解植物一些共同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閲讀資料來總結植物一些特徵。

【教學準備】

教師: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圖片,植物一生圖片;

學生: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比較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比較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憶:我們周圍生長着許多植物,我們已經認識了大樹、狗尾草、水葫蘆和金魚藻。我們還知道哪些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記錄在下面記錄單裏。

陸生植物    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麼才能正常生長?請交流。請補充閲讀P21“植物需要陽光”。

陸生植物生長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生長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圖記錄下它們生存需要共同點嗎?

二、瞭解植物一生

思考:植物一生經歷了哪些變化?

請看圖:向日葵一生,我們能找出向日葵一生幾個典型生長階段嗎?

種子、發芽、幼苗、開花、結果,這是向日葵一生典型生長階段。

看圖:一棵大樹一生,你們能找出與向日葵一生相同和不同嗎?對了,主要不同是壽命長短不同。請看資料庫:“植物壽命有長有短”,你們有什麼體會?是呀,無論是百年老樹,還是一年草本植物,它們都會死亡,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生命特徵。

交流:從這些植物一生中,我們明白了什麼?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點

思考:在我們對植物進行了這些觀察和研究之後,我們能夠説出植物哪些共同特點?我們是怎麼知道?

整理:翻看前幾課唯恩圖記錄,比較各共同點,然後整理記錄於紙上。

交流:我們認為,植物都生長在一定環境中,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等;都會生長髮育、都會繁殖後代,都有從生到死生命過程;都有相同基本結構特徵: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總結:植物作為生命體有許多重要特徵,有共同生長需要量,有生長髮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徵,還有適應環境(水葫蘆)結構特徵等。(這樣歸納總結一定要基於學生髮展基礎上,學生能總結幾條算幾條,不要強求,也不能死記硬背!)

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1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幹、樹根組成,樹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環境裏,有一定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觀察樹幹。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不足。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變化。

【教學重點】

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觀察描述和比較後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特徵。

【教學難點】

比較討論樹木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方法

1.總任務:分小組進行觀察,每個小組儘量觀察不同樹木;小組內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樹長在校園哪個地方?我們怎麼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觀察方法來觀察新內容?(畫簡圖、測量樹幹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4.比較:我們能比書上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後整理成觀察筆記。)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高度等)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發現?

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樹葉和果實。這是樹果實。這是我樹皮拓片。

(拓印樹皮圖案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幹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覆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塗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顏色。)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內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順序來記錄。最好能貼上收集到實物標本。

三、整理我們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裏哪一棵樹嗎?

3.比較我們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生長需要什麼樣條件?

不同樹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現了這麼多大樹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大樹,在課外繼續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意外發現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發現張貼於科學學習欄目內。(對總結內容須得從學生實際觀察基礎上進行,學生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就總結到什麼程度,書上總結內容僅作樣本供參考。)

樹不同之處: 樹冠有大小 樹幹有粗細有樹皮光滑,有粗糙 結果實不一樣 葉片不一樣 ……

板書設計: 樹相同之處:

它們都長在泥土裏

都需要陽光、水

都有樹幹、樹皮

都有樹葉、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