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精品15篇]

校園2.04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精品15篇]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

本文以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對比為主軸展開故事情節。在教學本課時我從美麗又神奇的巨人的花園入手,讓學生從中感受花園的.美麗,為之後花園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做好伏筆。

在上課的時候,我直接導入題目,讓學生思考,並出示巨人美麗的花園,接下來通過圖片刺激孩子們的眼睛,使他們能夠總結出來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蔭,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接着檢查詞語生字的掌握情況,有的孩子預習很好,然後出示問題,孩子們帶着問題讀課文,在文中找答案,並且總結!

1.巨人外出,孩子們玩耍時,花園裏什麼樣?

2.巨人回來,禁止孩子們玩耍,花園什麼樣?

3.孩子們偷偷鑽進花園玩耍,花園有什麼變化?

4.巨人訓斥孩子們離開時,花園又怎麼樣?

在自己查找完後小組交流,促進孩子們合作學習的能力!然後精講課文,由於課件做的到位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所以這節課孩子們聽的很認真,但是也有不足,在這節課中讓學生讀的太少了,所以我就把這個當做作業留給孩子們再次閲讀,並且在課文結束後孩子們能夠明白一個道理:待人不要任性和冷酷,快樂應該與大家分享,自己才會得到快樂和幸福!

也希望孩子們在學過這篇課文以後可以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別人!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2

今天,縣教研室一行到我校進行高效課堂的教學視導,我承擔了四年級的語文教學,教學的內容是《巨人的花園》第一課時,教學完畢後,我們聆聽了權威專家的聽課評課指導,收穫極大。課後,我進行了教學反思,感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注重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我抓住花園情景的變化、感覺的變化和人物態度的變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孩子們見到美麗花園時的反應,巨人訓斥孩子時的兇惡態度,訓斥孩子後花園的荒涼,拆除圍牆後花園的和諧,我都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進入到童話優美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學生的思維、情感在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富有啟發性的過渡語、適時的.教學點撥和反覆的朗讀、品味、互相啟發中逐漸清晰、豐富,內心的體驗與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內心的感悟與文本的內涵更吻合。整個過程,把情感融於語言文字訓練中。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想象研讀,拾級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使學生在讀、思、想、説、寫的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做人要寬容,不要太自私的薰陶與感染。

二、關注學生的言語實踐,在訓練中增強學力。

我有強烈的語言訓練意識,整堂課都在一種自然,舒暢的情境中無痕地進行着語言訓練。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3

《巨人的花園》是一篇童話故事。四年級的孩子對童話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文章中人物對話多,情感較為明顯,文本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正是這些對比,使故事情節變得跌宕起伏。

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第一,認識並正確書寫課文生字;第二,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第三,初讀課文,瞭解文章主要內容。預計本節課以字詞為主,以花園不同景色對比為切入點,讓學生總結出變化,進而總結課文內容,問題如下:思考花園景色是什麼樣的?請用橫線畫出描寫花園景色的四字詞語,這個問題如預料,同學們的答題積極性普遍較高,但是當同學找出詞語後,板書並分成兩類,一類寒冬,一類春天,提問,這兩類詞語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同一個花園的景色卻有這麼大的差別?花園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個問題遇到了困難,學生沒辦法回答,不知道回答什麼內容,可能是在設計問題時不夠準確,導致接下來的教學一團亂,沒有達到預計的教學效果。

那經過和劉校長的交流另有一些思路。第一,將第三個問題換成花園的景物變化與什麼,變化有關;第二,讓學生去體會巨人的態度變化,導致花園景物變化,感受巨人外出時花園的`景色,以及第一次回來時,花園景色的變化。

具體的實施留待下節課,再次重新備課!換個思路,從這次課上也發現,面對不熟悉的課,一定還是要練課,做到心中有課。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4

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本篇課文是選自王爾德童話集的一篇意藴深刻的童話。自古以來,童話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章體裁,尤其受孩子們的青睞。這篇童話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巨人擁有一個美麗的花園,但當他看見孩子們在裏面玩時很生氣,把孩子們都趕了出去,之後他的自私換來了花園的寒冬,之後經一個男孩的提醒,巨人明白了自己的自私和冷酷,他把花園送給了孩子們,自己也獲得了快樂和幸福。這篇童話要讓學生明白是巨人的冷酷剝奪了孩子的快樂,氣跑了完美的春光和快樂的花草樹鳥,教學生懂得待人要寬容,要學會給予、奉獻。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接觸了不少童話,童話本身以其生動搞笑深深吸引了這些愛幻想的孩子。孩子對童話的濃厚興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師的精心引導,因為孩子們畢竟沒真正掌握閲讀童話的技巧。

在教學時,我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説,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這篇意藴深刻的童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讓他們學有所獲。

具體的措施:

1、抓住巨人的.言行細細品味,引導學生想象,體會巨人性格的變化。

2、讓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懂得完美的東西應與別人同享。

上完課後,蔡老師和石老師給我提了兩條寶貴的意見,第一,在學習“同一個花園,為什麼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色呢?”這個問題的時候,由於我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出示了“當巨人外出,孩子們在花園裏玩耍時,花園裏巨人回來後禁止孩子們玩耍,當春天來臨時,花園裏();當孩子們偷偷鑽進花園裏玩耍時,花園裏又當巨人訓斥孩子,孩子紛紛逃竄時”這一系列的填空,結果好心辦壞事,這些填空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教學過於死板。兩位老師認為,就應在學生讀的基礎上,讓他們自由説説原因,再回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第二,在抓住巨人的言行仔細品味時,總是從巨人看到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玩,心裏會怎樣想,進行朗讀指導,體會巨人任性、自私、冷酷的心,教學方式太單一。

要上好一堂課真的很不容易,今後要多上課,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5

童話,深受學生喜愛,它那動人的故事、曲折的情節和優美的語言,能把學生帶人美好的情境,使他們受到真、善、美的薰陶。教學《巨人的花園》這篇課文時,我着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既領悟童話的寫法,感受語言的優美,又從語言文字中感悟做人的真諦,感悟快樂要和他人分享的幸福,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相融,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新局面。

課堂伊始,我讓學生讀了一遍課文後,問道:“這篇童話寫得怎麼樣?”“太好了!”“太打動人了!”“太曲折了!”“曲折?”多好的能進發活力的一個詞語。隨即,我又問道:“你覺得哪些方面曲折?”“情節曲折。”面對其他同學的一臉茫然,怎麼辦?這麼好的能挖掘的詞語我不能棄而不顧。當即,我在黑板上畫了兩條線:一條直線,一條波浪線。我説:“是啊,故事情節就彷彿這兩條線,我現在給大家講一個童話故事:‘從前,一個巨人旅行回來,看到了許多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玩,他非常生氣,把孩子們趕跑了。後來,在一個小男孩的感動下,他再也不趕孩子們了,還和他們快樂地一起玩。’這個故事好嗎?”“不好,太簡單了,沒有情節,十分枯燥。”這時,一個學生看着那條直線,會意地説:“這樣的情節太平淡了,就和那條直線一樣。”“是啊,”我趁勢説道,“那麼這篇童話的情節到底曲折在哪兒呢?”學生大部分心領神會,急忙打開課本,細讀課文。一會兒,一個個小手舉了起來:“第三自然段中巨人回來很生氣,是一個曲折處。”我隨即在波浪線的第一個高潮處板書“很生氣”。隨着學生的回答又在第二個高潮處板書“發脾氣”,在第三個高潮處板書“大聲叱責”。接下來我又問道:“巨人生氣的前後花園有什麼變化?請同學們找到相關的語言讀一讀,體會體會。”

在學生的體會和交流中,我們共同歸納出了兩個字:“美”“荒”。然後引領學生通過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那麼由‘美“荒’讓人感受到的又是怎樣的一種氛圍呢?請同學們再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用心去感受一下。”學生通過對“一縷陽光從窗外射進來”“明媚的'陽光”“草翠花開”“孩子們的笑聲使花園增添了春意”“鮮花凋謝,樹葉飄落,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等詞句的品讀,感受並提煉出了“暖”與“冷”兩個字。“美”與“荒”,“暖”與“冷”強烈的對比寫法使故事情節曲折生動。通過板書,學生潛移默化地領略了作者寫作上的精妙之處。

接着,在第三個曲折處,我問道:“同學們,巨人大聲叱責後,是什麼讓巨人的心靈發生了變化。”“是小男孩的一雙會説話的眼睛。”“想想看,此時此刻,小男孩可能會説什麼?”很快,學生思維的閘門又一次打開。有的説:“巨人啊,快醒醒吧。知道嗎?是您自己首先封閉了您的心,才讓您的心靈變得荒涼、冷酷的啊!”有的説:“巨人啊,您知道嗎?世界是因我們才變得豐富多彩,是因我們才變得有滋有味,難道您永遠要讓自己孤單一輩子嗎?”有的説:“快打開您那顆外表任性、冷酷的心吧,其實您一定和我們一樣充滿愛心。”此時,學生不是在想小男孩可能會説什麼,而是在直接與巨人對話,已經完全融入到課文之中。一個學生滿懷激情地説道:“其實巨人拆開的不僅僅是圍牆,更是自己那顆冷酷的心,任性的心,是自己那顆自私的心,荒涼的心,是自己那顆曾經被黑暗吞噬的心。”這時,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我從學生那明亮的眼睛中看到了他們正在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

這節課通過引入“一條直線”和“一條波浪線”讓我明白破解故事類文本的密碼之一就是“變換”。因為文章以曲為美,凡優美的記敍文,往往離不開一波三折的情節,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只有在情節的變化中才能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示。什麼是故事,故事就是情節的跌宕起伏。平鋪直敍,沒有意外,沒有變化,就沒有故事。這兩條線讓我明白文本中其實有很多樸實的東西等着教師去發現,去思考,也等着教師採取有效的方法去揭示,去幫助學生理解、運用。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6

《巨人的花園》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耍,很生氣,便趕走孩子,在花園周圍築起了圍牆,不讓孩子進入花園。但是,從此花園裏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去,園裏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將孩子們趕出了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一位小男孩的啟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圍牆,花園又成了孩子們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孩子初讀課文,瞭解文章主要內容。在概括主要內容時,我注重教給孩子一定的方法,如抓出文章的幾個關鍵人物、事件或地點,看看他們彼此之間發生了什麼。在《巨人的花園》這一課中,我讓孩子抓出“孩子、巨人和花園”這幾個關鍵要素進行提煉,孩子做了什麼?巨人做了什麼?花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巨人最終懂得了什麼道理?在此基礎上提煉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孩子概括的難度。

其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説,具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孩子或者把內容概括的過於簡單,或者存在複述課文的嫌疑,讓孩子提煉出幾個關鍵事物,對於提煉文章的'主旨起到非常好的引導作用。

在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後,我讓孩子感受巨人花園帶來的感受,抓住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變化引導孩子多次朗讀,在讀中進行積累,通過朗讀去感悟花園四季的美麗。

當孩子朗讀中感受到花園的美麗時,接着又引出花園的變化,讓孩子感受花園變化與巨人行為之間的初步聯繫,讓孩子通過“當巨人外出旅行時,花園————,當孩子們從圍牆破損處鑽進花園時,花園的變化———;當巨人將孩子趕走時花園的變化———等幾處,整體趕出巨人行為所帶來的花園變化。”

在這一部分教學時,孩子存在一定的走神,跟不上節奏的現象,思考原因:第一,孩子們平時習慣了老師順着課本講,一旦課文內容不是按照課文順序進行,很多孩子反而不知道從哪裏找起,無所適從;第二,課文閲讀不夠熟練,不知道老師説的在哪裏,致使老師拋出某個點後不知道幹嘛。

反思:現在語文教育課堂普遍存在以老師講授為主,拽着孩子去學習的現象,所導致的結果便是老師使勁向孩子們腦子裏塞知識,可孩子們獲取知識的大門完全不向老師打開,硬塞都無法塞進去,教師很無奈,很焦慮,孩子們沒有學習興趣,導致思考力差,成績不理想。

很多專家都在説要激發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自主學習,可是孩子自主習慣的養成是否僅僅與教師有關?教師努力的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可是在家中,家長卻完全不在意孩子習慣養成,教師是否是在無用功?

我一直都覺得,老師對於孩子只是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教給孩子方法,激發孩子興趣,但學習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時刻讓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讓孩子保持對各種事物的無限渴望,家長具有比老師更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7

《巨人的花園》選自王爾德童話集的一篇意藴深刻的童話《自私的巨人》。自古以來,童話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章體裁,尤其受孩子們的青睞。這篇童話主要講述了一個巨人擁有一個美麗的花園,但當他看見孩子們在裏面玩時很生氣,把孩子們都趕了出去,後來他的自私換來了花園的寒冬,後來經一個男孩的提醒,巨人明白了自己的自私和冷酷,他把花園送給了孩子們,自己也獲得了快樂和幸福。

當我將王爾德的原著《自私的巨人》再一次細細品讀後,我深刻感受到課文無論是人物形象的刻畫,還是情節發展的走向,改動都是很大的。然而,很明顯原著的內涵更豐富、更廣博深邃。文中的巨人應該是作品的核心,而教材中則是指向“花園”,彷彿巨人已經淪落為花園的附庸,被忽略了。我希望在教學中能還原作品的原貌,通過和原文的對比教學,讓學生走進巨人的世界,通過補充原文中的語言文字的感悟觸摸巨人的人物特點,理解文章內涵,並在理解中進一步感知童話特點,領略童話魅力,進而激發學生對童話的興趣,引領學生走進更多有關巨人的童話作品。

回顧課堂教學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在教學中以閲讀為“經”,以想象為“緯”,引導學生在角色轉換,言語訓練等具體、靈活開放的閲讀實踐活動中感受童話語言的魅力,人物形象的魅力,倘徉於童話王國,既培養了語感又感知了文本的內涵: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如:在感受巨人自私時,孩子在文中找出描寫巨人語言的句子後,讓孩子來想象表演讀巨人的三句話,並想象巨人會怎麼做?讓孩子通過神態、動作大膽地表現巨人的樣子,通過這樣的角色轉換、想象,孩子深刻感受到了巨人的冷酷、自私和殘暴。

二、通過與原文的對比閲讀,讓孩子更深入的感悟巨人的形象。在課文的開頭沒有任何巨人的`描述,只説他旅行去了,讓巨人的形象顯得很突兀,在這裏我補充了原著中對巨人的描寫“原來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門去了,他和朋友一起待了七年。七年的時間裏他把要講的話都講完了,因為他的交談是受限制的。接着巨人決定回他自己的城堡了。”他的朋友居然是一個吃人妖鬼,讓人毛骨悚然。巨人竟然在妖怪朋友那裏一住就是七年,即便他説話能力有限,這樣的朋友竟然能讓他也忘了回家?令人費解的巨人。這樣孩子對巨人的冷酷也就有所理解了。另外在感悟巨人的無私時,我也補充了原文中描寫更為細膩的片段,讓孩子靜靜閲讀,用心感受文字中對巨人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讓孩子深刻感受這是一個貌似自私其實心地善良的巨人。埋藏在內心深處美好的品性被他醜陋的外表和粗魯的言行所遮蔽,孩子的淚水與親吻觸及到巨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善良、温柔和真摯在一瞬間綻放。書可以讀厚,也可以讀薄,在這裏我們就需要讀厚。因為,編者再改寫的過程中刪掉了很多描寫性的句子,留在課本中的僅僅故事的枝幹而已,而賴以展示這篇童話優美的文字都被刪除掉了,僅僅是讀課文,學生不能真正感受到經典的魅力。所以,就用展示原文和學生想象相結合的方式儘可能多的重現經典的魅力,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從文中的巨人形象拓展感知影視作品、文學作品中的巨人形象系列,一起欣賞了達爾的《好心眼巨人》,並推薦了大量有關巨人的作品,孩子們見到他們熟知的那些巨人,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要讀這些作品。

但是在教學中還有許多不足,在學生品讀補充材料時,應該把節奏再放慢一點,讓孩子充分地品讀、感悟、想象,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領略童話的魅力。拓展部分補充的材料過多,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對文本的感悟上。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8

《巨人的花園》是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耍,很生氣,便趕走了孩子,在花園周圍築起了圍牆,不讓孩子進入花園。但是,從此花園裏,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去,園裏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將孩子們趕出了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之後,在一位小男孩的啟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圍牆,花園又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能和大家一齊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這篇課文在寫作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運用比較進行寫作,如巨人回來之前和巨人回來之後花園的不同景色;春天來了花園內外的不同變化;孩子們進入花園和巨人趕走孩子們後花園的不同景色等等;正是在一次次的比較中揭示了文章的主題。因此,我在上課的過程中緊緊抓住教材的這一特點,運用比較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學習了巨人不再時,孩子們在花園裏快樂玩耍的情景,然後,話鋒一轉:巨人回來了,花園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引導學生開始學習後面的文章,在學生初步瞭解巨人的加入給花園帶來的變化之後。我引導學生抓住“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這句話從“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沒有孩子就沒有春天兩個方面展開閲讀。學生透過找句、品詞,慢慢的感悟到了文章的主題:巨人不願意讓孩子到花園裏來玩,所以春天永遠不會來到花園裏,是巨人的自私換來了寒冬,文章告訴我們有了快樂和完美的事物就應和人分享。就應説,透過這樣的比較閲讀,學生的語感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對文章主題的感悟也是在自主閲讀,充分思考基礎上,水到渠成的結果。

但是在上課的過程中也有一些遺憾,首先,在引導學生對“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沒有孩子就沒有春天”的.相關句子進行比較閲讀的時侯,注重了朗讀的訓練,而忽視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如描述冬天的詞雪花飛舞、狂風大作、鮮花凋謝、樹葉飄落、冰雪覆蓋和描述春天的詞如陽光明媚、草翠花開、綻出綠芽等這些詞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運用,也沒有讓學生進行積累。其次,是在討論問什麼巨人不讓孩子們到花園裏玩耍這一問題時,有學生回答巨人是怕孩子們損壞花園裏的花草,這一明顯不貼合文章主題的答案時,沒有及時的引導,所以學生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在最後引導學生對冷酷的巨人説話的時侯,許多學生都告訴巨人自己不會損壞花草的,而不是針對巨人的冷酷進行勸説。事後想來,當學生回答巨人是怕孩子們損壞花園裏的花草,而不讓孩子們到花園裏玩的時候,只要引導他們再去讀一讀,巨人回來之前孩子們在花園裏玩耍的完美景色。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9

《巨人的花園》是一篇樸實的童話故事,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作者把花園前後景色進行對比、巨人前後態度進行對比、巨人前後感覺進行對比。正是這些對比使故事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快樂只有和大家分享才是真正的快樂這一道理顯現出來。

我在課堂上展示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在上第二課時時,我的教學環節是這樣的:導入――檢查前置學習――授新――總結――練習。在導入環節,就同學們收集的有關童話的資料進行了交流,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了童話的特點,童話的種類,讓學生知道《巨人的花園》是超人體的童話故事。在導入環節,同學們知道了童話的特點就是把自然物擬人化,這為後期的編寫童話故事作好了準備。在第二環節,檢查前置學習,我利用學樂雲平台的隨堂同步功能,把學生的學案拍投到白板上,學生學案完成的情況一目瞭然,既省時又高效,電教媒體有肋於提高教學效率也得到了充分的顯示。在授新環節,我設計了巨人的花園是一座什麼樣的花園;感受巨人的言行;體會巨人的自私;感受巨人的醒悟;總結全文(從課文所提示的道理和寫作方法兩方面進行總結)。在感受巨人的言行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模仿巨人生氣的語氣來讀巨人的語言,在體會巨人自私的.環節中,我讓學生練習寫“花園裏沒有――――沒有―――――沒有――――――,巨人感受――――――”,學生通過寫,我們感受到了巨人的痛苦,學生也明白了巨人是一個自私、冷酷、無情的傢伙。在感受巨人醒悟這一環節中,我再次設計了讓學生反覆讀第十自然段,通過讀,文章提示的主題:快樂只有和大家分享才是真正的快樂這一道理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同時學生也明明白白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在總結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問題:一是《巨人的花園》這篇童話的結尾部分朗讀給學生聽;二是對本文寫法的總結;三是寫法在習作中的運用舉例。鼓勵學生多讀童話,多創編話,在童話中感受快樂,增長知識,明白道理。整個學習過程,同學們都積極參與其中,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我能較熟練地使用電教媒體上課,使課堂效率最大化。但學樂雲的功能我還有部分沒有使用,甚至是不會,這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還要摸索學樂雲在教學中的廣泛使用,使學樂雲在課堂教學、學生作業、家校聯繫方面發揮最大效益。

我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進行了及時的評價,但有時評價語言過於隨意,如:當我點一個女生讀巨人生氣的語句後,我給她的評價是:“我們的學習委員生氣也是這樣的温柔。”顯然,用温柔是不恰當的,正確的用詞應該是温和。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出現這樣的失誤是不應該的。所以,我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嚴謹再嚴謹。

在這次展示課中,我按本校的生命教育課堂模式:前置學習――合作探究――當堂練習模式展開。我班的學生也很習慣這樣的學習方式。現在,我班學生在生命課堂模式中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在逐漸提高,學習的效率也在不斷提高。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0

在本節課的教授中,我改進了整個教學思路,在課堂上充實了更多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新課的同時,掌握閲讀和寫作的方法。

首先,在板書課題後,進入老項目“整體感知”。在與學生探討了文章的中心故事後,我提出了“可以通過課題來獲取信息”的方法。這對於學生是十分有用的一種方法。在做閲讀題時,題目裏一定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與其反覆讀文章找中心故事,不如通過題目迅速抓住文章的中心,還不容易跑題,提高效率就要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然後,我提出“在作文時,如果沒有給我們一個明確的題目,那麼我們就要想一個題目,它要能吸引讀你文章人的眼球。”這時馬上就有學生説:“老師,如果我要寫一件好人好事,我把題目寫成《奉獻》是不是就比寫成《一件好事》要好?”我給予這個學生充分的肯定。

這樣一個小提示,就引發了學生的思考,並讓正在學習寫作文的四年級學生認識到了題目的重要性,我想我這一點小提示就有了大收穫。

其次,我引進了對於“讀”的訓練。由於本節課的體裁是童話,童話的特點就包含語言運用。我覺得,與其我大講特講語言如何好如何動人,在童話中的起什麼作用,不如讓學生自己去讀,去體會。

我主要是想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讀”或者説“表演”巨人3次發怒時説的話,讓學生體會巨人在這時有什麼樣的想法,進一步瞭解巨人的性格變化。但是由於我的經驗不足,課堂駕馭能力不強。在找學生表演時,課堂上比較亂。很多學生的.表演引來了其他學生的鬨堂大笑。這就需要依靠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去不斷努力提高。

不過,通過這樣的嘗試,我發現“讀其樂無窮”。這裏的“讀”不是簡單的指名讀,集體讀,男女分讀,而是有技巧的訓練學生的“表演才能”,將單純的“讀”化成有感情的“演”,這既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氣氛。在“讀”中,引導學生讀出感情,進一步去揣摩説話人在説話時的心理,對於更深刻的理解課文也是有幫助的。

最後,在這節課上我抓住了一個課堂生成點,彌補了我的一個小失誤。在第一課時,開始上課時,我提出了“這是一個--------的花園”,根據教參,在這應該填“漂亮”和“神奇”。但是我在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到“漂亮”一詞後,就忘記了“神奇”這個詞。下課後回想時才意識到。

但是在第二課時,講完全文後,通過對比花園在前後的變化引出文章寓意時,有學生對花園只有春天感到奇怪,提出花園裏怎麼會沒有冬天。我馬上抓住這個學生的提問,啟示學生再次在“這是一個--------的花園”上填詞,馬上就有學生反映出“神奇”。我又藉助這個詞梳理了文章的脈絡。

儘管是失誤,但是經過努力,把它彌補了。我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寫好每節課的授課計劃,不能遺漏知識點;另外,在課堂上要,儘可能的抓住每個生成點,不留“學習死角”。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1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課前我反覆思考,從哪兒入手設計會讓學生順理成章的走進文章,並引發無盡聯想,點燃思想的火花。在這節課開始我用了情境導入法,激發學生興趣;接着在感悟花園前後變化、巨人態度的變化上充分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形式多樣地讀,讓學生去大膽想象。在突破本課重難點的同時,引導學生走進美妙的童話世界,讓學生感受童話的神奇及有趣,從而激起孩子們讀童話的慾望。

另一方面讓學生從課文走向更廣闊的童話世界,在結尾處安排學生編童話。不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我不住地鼓勵學生勇敢的.表達,看到孩子們紛紛動筆,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心聲,我很是高興。遺憾的是這節課沒有充分的時間保證這一環節的交流,所以在下課時我宣佈:“同學們下去可將童話續編完,下次語文課老師專門安排時間繼續交流,你還可以在交流會上講其他你喜歡的童話故事,請大家充分準備吧。”

這節課上完後,覺得離設想還是有些距離,但我覺得如果通過這一單元的幾篇經典童話的學習能將孩子們引向更廣闊的童話海洋,會有另一番令人欣喜的收穫。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2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充滿童趣,運用很多四字詞語,有利於學生積累運用。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快樂要與大家分享的道理。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同時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因此我的設計中着重理解詞語,積累詞語。並且讓學生在朗讀中學會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初步感受對比的表達方法。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條主線,巨人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讓學生在不斷的閲讀中感受到巨人的形象。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小組學習,形成個體的閲讀體驗。

正因為如此,也就忽視了對比的表達方法的學習,顯得單薄,不豐滿。可以設計兩條主線,將花園的變化作為第二條主線。在學生獨立學習與閲讀中,自主學習到花園的變化。

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板書。板書的設計重點不能很好的突出,有些凌亂。其次就是粉筆字的書寫還需要加強。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3

《巨人的花園》是一篇學生較為喜歡的童話故事,主要是通過巨人建、拆圍牆的故事,啟示學生克服自私的缺點,提倡知過即改的精神,體會與人共享的幸福和歡樂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歡樂的道理。我在教學設計中,主要是讓學生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探究幸福的真正含義。因此本文的重點是讓學生能深刻地感悟:與人共享的幸福和快樂才是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充分理解和對幸福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我啟發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或是家庭生活,或是收集名人談幸福的'基礎上來認識自身的幸福觀點。通過主題論談,不僅訓練了學生思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認識自身幸福觀的優劣,使學生對幸福的認識再上一個台階。通過學生們的各抒己見,他們達成了共識:“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學習中,大家共同探討,交流想法。不僅把自己的快樂表達出來,還把自己成功的快樂傳遞給他人。我也享受到因為為學生創造快樂而帶給自己的快樂。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4

於永正老師説:“語文課堂教學的亮點在於朗讀。”那麼我想,首先第一層次的讀就是讀準字音,能讀通課文。所以,我設計了這麼一個環節,旨在糾正、鞏固學生的字音朗讀。

從課題中的“花園”着手,由表及裏、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符合中段國小生的學習生理和心理的特點。

讓學生多多接觸文本,結合課文重點語段, 在具體的語境中,以情導讀,以讀促悟。同時,這一環節我重視學生的説話訓練和指導,使學生説得有所得,並關注學生的學習實際,安排了提示,給以適度的階梯,讓學生去感受“跳一跳摘到葡萄”的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描寫花園變化前後的.對比朗讀,使學生對此篇文章內容表達運用的對比方法有了初步的瞭解。此舉可謂是“春雨潤物細無聲”啊!

只可惜,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字詞,如果能緊扣重點字詞來指導朗讀,那會更好,語文味就會更足。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並在實踐中反思,進行再創造,才能有所得,有所為。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5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它通過講述孤獨而自私的巨人與一羣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間的故事,告訴我們快樂需要與人分享的道理。教學重點難點是:

1、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軌跡,以及這些變化帶來的結果,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感受童話魅力。此課我上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主要是認識生字詞語,朗讀課文,讀通課文,瞭解故事梗概,精讀課文的第一部分花園的變化。

首先,一篇課文是單元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不應把課文和單元割裂開來,而要注意相互的關聯性。這也是教材處理與把握的一個問題。這個單元的重點是童話,而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在上課文前,應該先引導學生理解單元提示的內容,讓學生在瞭解總的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先學習有關童話的知識,詢問他們對童話的瞭解和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對本單元的課文能保持一種好奇、喜愛的心情,為後面的上課做好準備。每個單元的單元提示對於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有引導和開篇的作用,因此要好好利用單元提示,才能為課文的開篇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