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5篇)

校園1.04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5篇)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

《巨人的花園》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巨人擁有一個美麗的花園,但當他看見孩子們在裏面玩時很生氣,把孩子們都趕了出去,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拒於牆外。從此,園裏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那裏,他的自私換來了花園的寒冬。之後經一個男孩的提醒,巨人明白了自己的自私和冷酷,他把花園送給了孩子們,自己也獲得了快樂和幸福。讓學生明白是巨人的冷酷剝奪了孩子的快樂,氣跑了完美的春光和快樂的花草樹鳥,教學生懂得待人要寬容,要學會給予、奉獻。從這篇童話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能和大家一齊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接觸了不少童話,童話本身以其生動搞笑深深吸引了這些愛幻想的孩子。孩子對童話的濃厚興趣,得靠教師的精心引導,孩子們畢竟沒有真正掌握閲讀童話的技巧。

課文運用比較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比較,如,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比較,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比較,在這些比較中,故事的情節,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資料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教學難點是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朗讀成為學生閲讀課文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時,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説,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這篇意藴深刻的童話,讓每一位學生學有所獲。抓住巨人的言行細細品味,引導學生想象,體會巨人性格的變化。讓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懂得完美的東西應於別人同享。

透過閲讀抓住重點,需要抓住重點,品讀感悟。透過多層次的多形式的反覆品讀、感悟,促進學生多元發展。體會花園的變化,讓學生找出描述花園變化的句子,反覆品讀後出示冰雪覆蓋、狂風大作、雪花飛舞的畫面,與前面美麗的情景構成鮮明的比較。體會巨人的態度,透過進行朗讀感悟,理解巨人的心理變化,巨人冷酷無情的語氣態度。

讀了課文之後,大家看到一個怎樣的巨人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我就安排學生説一説,比如巨人趕孩子們的時候是怎樣想的,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小男孩會説話的眼睛凝視着巨人,但他沒有説出來,又比如當巨人看到小男孩這種眼神後,他心裏火辣辣的,為什麼火辣辣的,卻也沒有寫出來,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表達的潛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給大家聽,學生都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2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它透過講述孤獨而自私的巨人與一羣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間的故事,告訴我們快樂需要與人分享的道理。教學重點難點是:1、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軌跡,以及這些變化帶來的結果,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2、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感受童話魅力。此課我上的是第一課時的資料。主要是認識生字詞語,朗讀課文,讀通課文,瞭解故事梗概,精讀課文的第一部分花園的變化。

首先,一篇課文是單元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不應把課文和單元割裂開來,而要注意相互的關聯性。這也是教材處理與把握的一個問題。這個單元的重點是童話,而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在上課文前,就應先引導學生理解單元提示的資料,讓學生在瞭解總的資料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先學習有關童話的知識,詢問他們對童話的瞭解和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對本單元的課文能持續一種好奇、喜愛的情緒,為後面的`上課做好準備。每個單元的單元提示對於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有引導和開篇的作用,因此要好好利用單元提示,才能為課文的開篇打好基礎。

這節課在開題時,我的導語是“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嗎?你讀過哪些童話?”並以遊戲的形式猜童話主人公,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其次,在上一篇課文前,預習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讓學生養成預習的好習慣。而第一課時教學時需要對學生的預習狀況進行及時的反饋和檢查。在第一課時中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做到正確連貫。在讀的環節中做得不到位。當然,僅僅是讀課文可能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所以要採用多種閲讀的方式,比如能夠帶着問題讀,能夠賽讀,能夠大聲朗讀,也能夠是默讀。在預習時學生可能會有些疑問,在這個環節讓同學們帶着問題去讀課文,讀完課文及時反饋這個問題。在預習中把她解決。

再次,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就應給學生自主的思考和閲讀空間,這樣學生才能對文本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理解,才會讀懂課文。

第一課時主要是整體感知課文,深入領會課文的內涵還得靠第二課時,而在第一課時結束前抓住課文的主要問題留給學生一個懸念,不僅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體現出課時的連貫性。比如在上《巨人的花園》第一課時結尾的時候,就能夠提問“巨人的花園經歷了哪幾次變化?”“巨人的態度是怎樣發生變化的?”等等。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3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教學難點是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接觸了不少童話,童話本身以其生動有趣深深吸引了這些愛幻想的孩子。孩子對童話的濃厚興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師的精心引導,因為孩子們畢竟沒真正掌握閲讀童話的技巧。

在教學時,我讓朗讀成為學生閲讀學習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説,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這篇意藴深刻的童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讓他們學有所獲。

認知性閲讀自主交流,對文本整體感知的學習,側重認知性閲讀。在第一課時中,認識了這是個美麗的花園。所以在課的開始就我以這個美麗的花園為切入點引入課堂。通過美讀,欣賞動畫,使學生對這個美麗的花園留下是深刻的印象。

感悟性閲讀抓住重點,這一塊的閲讀,需要抓住重點,品讀感悟。通過多層次的多形式的反覆品讀、揣摩感悟,促進學生多元發展。體會花園的變化,在我讓學生找出描寫花園變化的句子,反覆品讀後出示冰雪覆蓋、狂風大作、雪花飛舞的畫面,與前面美麗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體會巨人的態度,通過自行朗讀感悟,揣摩巨人的心理,因為描寫巨人冷酷無情的語氣是文章朗讀評論的重點。這個地方理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後面重點句子“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這句話的理解。

拓展性閲讀文本里有許多想象的空間,比如巨人趕孩子們的時候是怎麼想的',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小男孩會説話的眼睛凝視着巨人,但他沒有説出來,又比如當巨人看到小男孩這種眼神後,他心裏火辣辣的,那為什麼火辣辣的,也沒有寫出來,這時我就安排學生説一説寫一寫,這樣既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表達的能力,通過前期一系列的對比感悟,這時再出示重點句,學生對重點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課的最後,鏈接本文的作者王爾德,名人檔案。拓展作業,收集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把《巨人的花園》編成童話劇,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收集王爾德的其它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給大家聽。學生都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去年的樹》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鳥兒和樹之間的真摯情誼。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中,我確立了兩個重要教學目標: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深厚的友誼,初步體會到誠信的可貴.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動感人的文字和聲調煽動着學生的情緒,為了更好地體會每一個角色的情感,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説,教學就是在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中展開的.而要想讀好課文,首先就要讓學生走進課文中的種種角色,體會每一個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學初始,我就逐步引導課文中小鳥的三次問話的語氣,讓學生們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捨,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越來越明朗.這樣,漸漸的,孩子們走近了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讀的感情基調。

課堂教學的高潮我設計在小鳥面對着燈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這裏三個自然段文字很簡單,卻給了讀者極大的想象空間。這裏既是情感的暴發點,更是情動辭髮指導學生練筆的訓練點。最後我還在這裏安排了一個想象説話的環節,語文課堂應是聽説讀相結合的。學生交流後,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兩個教學目標比較切實地完成了。學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課文中的詞句,並感受到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種種情感。但課後,我仔細想了想,認為今後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反思如下:

1.重視整體把握和時間的安排

對要進行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先進行估計,想想這一個步驟可能會用去多長時間,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會有意識的,有序地進行教學,保證教學內容的順利完成。

2.重視學生平時的朗讀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並不是一次課堂就能夠提升起來的,這些既要包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包括平時的積累,所以,以後我還要更加關注學生的讀書情況.

3.注重評價語的豐富和激勵作用。作為新教師,我的課堂評價語還是相對匱乏的,要儘量預設好學生的回答與提問,並想好評價語。長此以往,評價語定會豐富而有激勵作用。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4

得:《巨人的花園》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巨人外出回家後看到孩子們在花園裏玩,為了阻止孩子們再次進入花園,他在花園中築起了圍牆。花園從此之後寒冬常駐,缺少了升級和活力。巨人開始疑惑,春天為什麼不來。直到有一天,孩子們再次爬進牆洞,花園裏再次出現了歡聲笑語。巨人明白了和大家分享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這篇文章對比比較鮮明,因此我在教學時讓孩子們以花園裏牆裏牆外的景象對比,巨人前後的態度對比,拆牆前後的對比為線索,在文章中尋找答案,逐步理解童話故事的表達方式,來了解巨人的形象,感悟童話想要表達的道理。另外,巨人的語言表達也能夠明顯展示出巨人的形象,因此在這個環節我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去多讀,讀中帶悟,以此感受巨人的'態度,體會巨人的自私、冷酷以及後來的轉變。同時,我在教學的時候,也會讓學生去學習如何進行習作,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表達。最後我通過讓學生去想象孩子們在花園中是怎麼和巨人玩耍的,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孩子們在表達的時候,我適當將他們的表達加以總結,引導孩子們説完整的話,當然小練筆的方式也是一個不錯的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方式。

失:課堂教學是動態的,也是生成的,因為到複習階段在課堂節奏的把握以及時間的安排上,不能夠做到完美,教學實踐的分配上存在不合理。學生在朗讀方面做得還不是很好,讀得不多,不夠透徹,在理解上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另外內容的銜接上也不夠緊湊。

疑:童話故事怎樣拉近學生的現實生活?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5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充滿童趣,運用很多四字詞語,有利於學生積累運用。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快樂要與大家分享的道理。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同時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因此我的設計中着重理解詞語,積累詞語。並且讓學生在朗讀中學會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初步感受對比的表達方法。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條主線,巨人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讓學生在不斷的閲讀中感受到巨人的形象。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小組學習,形成個體的閲讀體驗。

正因為如此,也就忽視了對比的表達方法的學習,顯得單薄,不豐滿。可以設計兩條主線,將花園的變化作為第二條主線。在學生獨立學習與閲讀中,自主學習到花園的變化。

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板書。板書的設計重點不能很好的突出,有些凌亂。其次就是粉筆字的書寫還需要加強。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6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著名作家王爾德的一篇童話故事,四年級的孩子對童話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裏面人物的對話很多,所講述的內容淺顯易懂。為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設計瞭如下環節。

首先,注重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我抓住花園情景的變化、感覺的變化和人物態度的變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孩子們見到美麗花園時的反應,巨人訓斥孩子時的兇惡態度,訓斥孩子後花園的荒涼,拆除圍牆後花園的和諧,我都引導學生透過想象進入到童話優美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學生的思維、情感在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富有啟發性的過渡語、適時的教學點撥和反覆的朗讀、品味、互相啟發中逐漸清晰、豐富,內心的體驗與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內心的感悟與文本的內涵更吻合。整個過程,把情感融於語言文字訓練中。透過對重點詞、句的想象研讀,拾級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使學生在讀、思、想、説、寫的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做人要寬容,不要太自私的薰陶與感染。

其次,關注學生的.言語實踐,在訓練中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我有強烈的語言訓練意識,整堂課都在一種自然,舒暢的情境中無痕地進行着語言訓練。在感受花園的“美麗”,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想象畫面,讀中感悟,以讀見悟;感悟花園的變化和巨人的變化,抓住“喚來寒冷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文眼,讓學生在引讀點撥中,在細細的品味語言中,在比較朗讀、想象説話中,理解童話的內涵。課末的説話訓練,更是深化對寓意的心領神會。那裏,我憑藉教材進行恰當、巧妙的語言實踐,既使學生在實踐中內化語言、運用語言,增強了語文綜合學習潛力,同時又在訓練的過程中昇華了人文內涵。

最後,抓住教學的生長點,在讀悟中領會寓意。語文教學就應以讀為本,讓感悟充盈課堂教學,讓學生透過心靈的體驗,將知識和感深深地植入內心深處。在設計中,我十分注重“讀”,不是放任自流、毫無目的的讀,而是透過多種形式、循序漸進的零距離讀,使學生進入童話的意境,引導他們透過揣摩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所負載的資料,體驗語言文字所滲透的情感,從而使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價值。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了學生讀童話,愛童話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明白了,只有分享快樂,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7

《巨人的花園》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耍,很生氣,便趕走孩子,在花園周圍築起了圍牆,不讓孩子進入花園。但是,從此花園裏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去,園裏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將孩子們趕出了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一位小男孩的啟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圍牆,花園又成了孩子們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孩子初讀課文,瞭解文章主要內容。在概括主要內容時,我注重教給孩子一定的方法,如抓出文章的幾個關鍵人物、事件或地點,看看他們彼此之間發生了什麼。在《巨人的花園》這一課中,我讓孩子抓出“孩子、巨人和花園”這幾個關鍵要素進行提煉,孩子做了什麼?巨人做了什麼?花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巨人最終懂得了什麼道理?在此基礎上提煉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孩子概括的難度。

其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説,具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孩子或者把內容概括的過於簡單,或者存在複述課文的嫌疑,讓孩子提煉出幾個關鍵事物,對於提煉文章的.主旨起到非常好的引導作用。

在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後,我讓孩子感受巨人花園帶來的感受,抓住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變化引導孩子多次朗讀,在讀中進行積累,通過朗讀去感悟花園四季的美麗。

當孩子朗讀中感受到花園的美麗時,接着又引出花園的變化,讓孩子感受花園變化與巨人行為之間的初步聯繫,讓孩子通過“當巨人外出旅行時,花園————,當孩子們從圍牆破損處鑽進花園時,花園的變化———;當巨人將孩子趕走時花園的變化———等幾處,整體趕出巨人行為所帶來的花園變化。”

在這一部分教學時,孩子存在一定的走神,跟不上節奏的現象,思考原因:第一,孩子們平時習慣了老師順着課本講,一旦課文內容不是按照課文順序進行,很多孩子反而不知道從哪裏找起,無所適從;第二,課文閲讀不夠熟練,不知道老師説的在哪裏,致使老師拋出某個點後不知道幹嘛。

反思:現在語文教育課堂普遍存在以老師講授為主,拽着孩子去學習的現象,所導致的結果便是老師使勁向孩子們腦子裏塞知識,可孩子們獲取知識的大門完全不向老師打開,硬塞都無法塞進去,教師很無奈,很焦慮,孩子們沒有學習興趣,導致思考力差,成績不理想。

很多專家都在説要激發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自主學習,可是孩子自主習慣的養成是否僅僅與教師有關?教師努力的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可是在家中,家長卻完全不在意孩子習慣養成,教師是否是在無用功?

我一直都覺得,老師對於孩子只是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教給孩子方法,激發孩子興趣,但學習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時刻讓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讓孩子保持對各種事物的無限渴望,家長具有比老師更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8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園裏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裏。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着孩子們來了,園裏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他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

小男孩在文中是一個奇異的人物──他一伸手,桃樹馬上綻出綠芽,開出美麗的花朵。是他使巨人幡然醒悟,他用眼睛專注地看着巨人,彷彿在跟巨人説着什麼,孩子用他那雙會説話的眼睛,給巨人帶來了怎樣的震撼?巨人從小男孩的眼裏讀懂了什麼?課文中沒有寫出來,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但從後來巨人的變化,我們可以體會到,巨人從小男孩的眼裏,讀出了温情,讀出了愛。

根據課文特點,圍繞“對比”展開教學。包括花園變化前後內容的對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後的言行對比。通過變序教學法、想象情境教學法來實施教學,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引導學生自瀆自悟、合作討論,關注課堂教學生成,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具體操作如下

1、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介紹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看童話人物圖片。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音樂聲中,閉眼想象花園美景;想象巨人斥責孩子時的樣子:拆掉圍牆後,在黑板上盡情描繪你心目中美麗的花園。

3、以讀促學,讀中感悟。

巨人怎麼斥責孩子?他在斥責孩子時是一副什麼樣的神情?心裏會想些什麼?但學生參與面不夠廣,朗讀指導還不夠到位。

存在的遺憾也有很多。首先,因課堂容量較大,幾個環節浮於面上,如果讓學生多讀多説,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其次,情境的創設不夠到位,特別是在導入環節用填空的方式似乎顯得太理性,沖淡了童話的意境。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9

童話以其優美的語言,動人的故事情節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也正是因為同學對童話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如何讓學生在感受到童話帶來快樂的同時能更深入地理解童話以及其中藴涵的道理顯得尤為重要。

在教學本課時我從美麗又神奇的巨人的花園入手,讓學生從中感受花園的美麗,為之後花園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做好伏筆。然後以“原來四季交替正常、景色美麗的花園,為什麼巨人的加入會使花園產生如此反常的變化”提問學生,引導學生找出花園反常的'有關句子。學生通過對比,反覆的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使學生感受到巨人的花園冬天時的寒冷與荒涼。最後將整篇文章中巨人花園發生的反常變化進行梳理,即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了課文,又進行了寫話的訓練。通過想象巨人發火時的神態動作引導學生從“生氣、訓斥、叱責”的意思中感受巨人的任性與冷酷。再引導學生説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巨人,最後揭示巨人終於明白的道理,讓同學隨着孩子們的歡笑聲一起進入這美麗的花園。

課堂教學是動態的,生成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有一些地方不盡人意。比如對於讀的部分讀得不是很透徹,尤其是描寫花園反常變化的內容,由於在時間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讀得不夠透,不夠深刻。引導學生説出“喚來暖春需要怎樣的心”這部分由於時間的原因沒能讓學生充分的來説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0

根據課文特點,圍繞“對比”展開教學。包括花園變化前後內容的對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後的言行對比。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討論,關注課堂教學生成,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中,立足於學生自身的特點,追求孩子們的快樂源,在文本與學生之間構建了一座橋樑,孩子們多元解讀文本,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自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因此,課堂上呈現了五彩繽紛的精彩場面。“快樂的課堂”營造着“課堂的快樂”。我也享受到因為為學生創造快樂而帶給自己的快樂。“361”快樂課堂建設為教學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它可以讓“快樂從這裏啟航”。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快樂起來吧,因為學生的快樂會使教師的快樂永不停息。

當然在這節課上,存在有許多不足,這也是我們在常規教學中一直思索探討不得其解的問題:

1、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由於在時間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讀得不夠透,不夠深刻。

2、在引導學生對“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沒有孩子就沒有春天”的相關句子進行對比閲讀的時侯,注重了朗讀的'訓練,而忽視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如描寫冬天的詞雪花飛舞、狂風大作、鮮花凋謝、樹葉飄落、冰雪覆蓋和描寫春天的詞如陽光明媚、草翠花開、綻出綠芽等這些詞沒有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和運用,也沒有讓學生進行積累。

總之,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我在不斷探索、反思、總結,再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實踐,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與反思中不斷成長,我們的課堂也會是真正的高效的、快樂的課堂。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1

抓學生的思想,還是這一點,總以為自己想的就是學生想的,但自己認為簡單的,學生説難,學生説難的,自己説簡單。

上課開始,沒有對字詞進行詳細的解説,如火辣辣的辣是一聲,雖點明瞭但是再後來還是有學生犯錯,沒有及時的進行鞏固。上課雖説還算活躍但是沒有秩序。在文章的閲讀方面還是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討論學習,合作交流方面體現出來的問題就是小組長沒能起到火車頭的作用,討論不能積極踴躍大膽。對於課堂上我的點撥,不夠精煉。導致自己在提一個一個的問題,學生在下面回答一個一個的問題。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由的思考空間,對文章的講解沒有留給學生自主性,導致我講的太多,成了灌注是的教學。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逐步的`完善小組合作學習。儘量的留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只講學生自學過程中產生的疑難和學生沒想到的問題。讓學生學會學習。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2

張田若先生説過:“閲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可見,朗讀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都要從朗讀着手。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在《巨人的花園》教學中,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從故事中受到教育,體會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及其心理變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學會愛,快樂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會真正快樂。

筆者認為,朗讀也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在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並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在《巨人的花園》教學中運用多種朗讀感悟方式,以情導讀,以讀促悟,效果很好。

在《巨人的花園》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引導學生感悟課文藴含的深刻道理呢?

一、利用範讀,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在學生心中,老師是最偉大的偶像,他們喜歡模仿老師的動作。筆者認為老師精彩的範讀能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範讀十分重要。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本身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當然,教師範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輕重緩急,讓學生進入意境。《巨人的花園》這篇童話的故事情節和優美的語言,能把學生帶入美好的情境,使學生受到真、善、美的薰陶,使學生從故事中受到教育,體會到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及其心理變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學會愛,快樂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會真正快樂。在教學中,筆者先自己範讀,讓學生知道節奏的把握,再引導學生練讀,感染學生,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為理解課文內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寓意。

國小生是極富想象力的,常常將自己當作故事中的人物來看待,與之同喜同樂。根據這一特點,筆者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讀,讓學生讀課文裏描述的巨人和小男孩的語句, 把自己當成是巨人或者小男孩,體會他們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讀感悟他們的語言,學生把自己當成是課文裏的一員去感受、去理解,讀得入情入境,充分感受到巨人醒悟前的冷酷、無情,同時找讀描寫巨人醒悟後言行的語句,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不要自私,要學會愛,快樂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會真正快樂”的寓意。

三、對比朗讀,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見解。

《巨人的花園》最大的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花園有孩子時和沒孩子時對比,春天來臨時村子的美景與巨人花園的冷清的對比,巨人醒悟前後的言行對比等。故事所要説明的'道理巧妙地藴涵在這些對比之中。在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對比朗讀,引導學生讀出了自己的見解。

例如,先讓學生對花園變化前後內容進行對比讀,説説花園的神奇變化。隨後讓學生對比朗讀描寫花園漂亮的語句、描寫花園因為巨人的行為而變得寒冷、荒涼的語句和描寫花園又有了春意的語句以及描寫花園又變成了冬天的語句,在讀中思考:同樣一個花園,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接着,讓學生對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進行對比讀,引導學生去感受體會巨人和孩子性格的不同。

為了讓學生讀好課文,收到以讀代講,以讀促解的效果,在朗讀教學中除了採取上面提到的三種朗讀形式,筆者還採取了齊聲讀、個人讀、分組讀、想象讀、表演讀、比賽讀等方式,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3

今天,縣教研室一行到我校進行高效課堂的教學視導,我承擔了四年級的語文教學,教學的內容是《巨人的花園》第一課時,教學完畢後,我們聆聽了權威專家的聽課評課指導,收穫極大。課後,我進行了教學反思,感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注重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我抓住花園情景的變化、感覺的變化和人物態度的變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孩子們見到美麗花園時的.反應,巨人訓斥孩子時的兇惡態度,訓斥孩子後花園的荒涼,拆除圍牆後花園的和諧,我都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進入到童話優美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學生的思維、情感在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富有啟發性的過渡語、適時的教學點撥和反覆的朗讀、品味、互相啟發中逐漸清晰、豐富,內心的體驗與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內心的感悟與文本的內涵更吻合。整個過程,把情感融於語言文字訓練中。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想象研讀,拾級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使學生在讀、思、想、説、寫的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做人要寬容,不要太自私的薰陶與感染。

二、關注學生的言語實踐,在訓練中增強學力。

我有強烈的語言訓練意識,整堂課都在一種自然,舒暢的情境中無痕地進行着語言訓練。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4

設計特點:

根據本文表達運用對比這一顯著特點,在教學中也運用對比的朗讀感悟方式,以情導讀,以讀促悟。

教學目標:

1、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及其心理變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學會愛,快樂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會真正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難點:在悟讀中初步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大家喜歡讀童話故事嗎?今天就投你所好,我們來學習英國作家王爾德的一個有趣的童話。

2、揭題,齊讀。

二、初讀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詞認讀:

洋溢、允許、喧鬧、破損、增添、訓斥、叱責、凋謝、臉頰、拆除、

發脾氣、北風呼嘯、隆冬來臨、綻出綠芽

説説:你知道的詞語的意思。

(2)、重點句子:

巨人裹着毯子,還瑟瑟發抖。

換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2、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這些字詞,並思考:

你覺得故事中的這個花園怎麼樣?為什麼?

3、交流個體感悟。

(生的幾種可能:漂亮、神奇、變化多端)

三、品讀感悟

(一)花園變化前後內容的對比讀

1、具體説説花園的神奇變化:

2、學生自由交流。

3、根據提示,規範説話:

當巨人外出,孩子們玩耍時,花園;

而當巨人回來,禁止孩子們玩耍時,花園卻。

再當孩子們偷偷鑽進花園玩耍時,花園又;

而當巨人訓斥孩子們離開時,花園卻又。

4、隨機點撥對比朗讀:

(1)、描寫花園漂亮的語句,讀出花園的美。

(2)、描寫花園因為巨人的行為而變得寒冷、荒涼的語句。

(3)、描寫花園又有了春意的語句。

(4)、描寫花園又變成了冬天的語句。

5、師引:這可真是一個神奇的花園啊!可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同樣一個花園,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讀

1、學生各抒己見,説説原因。

2、點撥,梳理:花園之所以有那麼大的變化,是因為花園裏人的不同。

3、隨機引導去感受體會巨人和孩子性格的不同。

4、巨人的性格:

(1)、師:當巨人面對孩子們一次一次地進入他的花園,態度是怎麼樣的?認真讀課文,劃出有關語句。

(2)、交流,點撥:

態度:生氣

相關語句: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①、理解四處逃散,想象理解巨人嚇壞孩子們的情景畫面。

②、讀好這句話的語氣,正確把握巨人的生氣程度。

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①、理解紛紛逃竄,想象巨人傷害了可愛的孩子的情景場面。

②、正確把握此時巨人的生氣程度。

喂!你趕快滾出去!

理解叱責,想象此時此刻的巨人發怒的情景。

(3)、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充分體現巨人性格的語句。

(4)、你覺得巨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5)、小結過渡:這樣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那麼孩子們呢?是怎樣的`?

5、孩子們的性格:

(1)、結合課文,學着上述學法,找找,讀讀,品品,悟悟。

(2)、交流,暢談看法。

(3)、引導梳理:孩子們有着春天般美好的性格,會給人帶來温暖。

結合文中語句朗讀。

(4)、隨機理解重點句:

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説話的眼睛凝視着巨人。

想象補白:小男孩會對巨人説些什麼?

(三)、巨人醒悟前後的言行對比讀

1、再一次朗讀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無情。

2、找讀描寫巨人醒悟後言行的語句:

重點句:

(巨人説:)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3、梳理揭示寓意:不要自私,要學會愛,快樂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會真正快樂。

四、美讀小結

1、師引讀最後一小節:是的,從此以後,巨人的花園再也不變化了,它永遠成了孩子們的樂園。而巨人則和孩子們成了好朋友。瞧,他們多快樂!

2、齊讀最後一小節。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15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四年級的孩子對童話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本篇所講述的道理淺顯易懂,這是我選擇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下面就針對自己的教學談談感受:

一、課前插曲,自然導入

給學生出示幾張童話故事的插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閲讀經驗談談這是哪一篇童話故事。學生的興趣很濃厚,激起了學習本文的熱情。

二、回顧

回顧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出示:巨人的花園曾經是一個( )( )( )( )( )的花園,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體會花園的美麗。

三、研讀,感悟巨人的冷酷

先讓學生找出原因,學生很輕易找出“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接着讓學生找出表現巨人冷酷、任性的語句,本來我設計的是巨人一次比一次生氣的三句話,但學生卻提到了“砌圍牆、禁止入內”,於是我把學生的回答加以整合,先出示表現巨人一次比一次生氣的三句話,讓學生抓住裏面的關鍵詞語“很生氣、又發脾氣、大聲叱責”,理解體會巨人的冷酷。先讓三個學生讀,在指導後再讀,學生竟然讀得好像自己就是那冷酷的巨人。然後再找學生表演冷酷的`巨人。結合實際,讓學生談感想,學生能充分感知孩子們傷心、難過,似乎巨人與孩子們相遇的情景浮現在我們的面前。並再次出示句子“巨人的花園裏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巨人裹着毯子,還瑟瑟發抖。”讓學生再次感知任性、冷酷帶來的後果,再次讀“喚來寒冬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四、思辨,感受不幸

讓學生明白最不幸的是巨人,原因在於“任性、冷酷”,並再次感知“喚來寒冬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讓學生找出變化,並明白原因:幸福來源於寬容、善良,願與人共享美好的東西,並板書“與人共享歡樂”,到此本篇文章的道理也很清晰了!

五、我的感受

本課教學,過程清晰明瞭,我嚴格遵循了課程標準,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有所感知。所以本節課,我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採取了以讀代講,通過讀讓學生感悟花園的變化,感悟巨人的冷酷,體會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整節課算是成功的,因為學生明白的快樂應該與人分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