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故鄉的榕樹》的教案

校園7.49K

教學目的:

《故鄉的榕樹》的教案

1、引導學生學會從辨析文章寫作目的入手進行比較閲讀,“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培養多角度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習慣,提高聯想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珍惜友情的感情。

教學內容:

課文《故鄉的榕樹》中的“榕下小憩”片斷和《風景談》中的“桃林小憩”片斷。

理論根據:葉聖陶:“語文教學應當擺脱課堂的束縛,引導學生廣泛閲讀,從文學的寶庫中汲取豐富的養。”“應當引導學生大膽嘗試。無論成功與否,嘗試都比不嘗試有益得多;其故就在運用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輩子要運用的。”

教學方法:比較法;嘗試法。

重點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掌握比較閲讀的方法;難點在於對閲讀材料的寫作目的的把握。

使用教具:幻燈機。

教學思路:先明確比較閲讀的意義,介紹比較閲讀的基本角度和方法,然後通過具體的閲讀活動,引導學生掌握比較閲讀的方法和技巧,再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從立意、選材、組材、情感、表達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閲讀實踐,切實掌握比較閲讀的方法,並運用學到的方法指導課外閲讀,從而實現能力遷移的教學目的,使學生在不斷的閲讀實踐中拓展思維,學會求同求異,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1、引入。

這個單元的學習目的是學會比較閲讀。比較閲讀是培養閲讀興趣、提高閲

讀能力的好方法,有比較才有辨別,很多大學問家都是得益於此的。比較閲讀的形式,最基本的一種是內容比較和形式比較,“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則是比較的基礎。今天,我們就來進行比較閲讀,學習比較閲讀的方法。

2、明確閲讀內容與比較項目。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故鄉的榕樹》這篇抒情散文。這篇課文寫久居異鄉的“我”帶着小兒子在客地大榕樹下散步、嬉戲時,由眼前景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鄉榕樹下的一樁樁充滿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的兒時往事,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對養育庇護自己的故鄉的眷戀之情。回讀《風景談》一文中的“桃林小憩”(見課本36頁第三段)一段,並與《故鄉的榕樹》一文中的第8、第9自然段 “榕下小憩” (見課本124頁)作比較,分析它們在立意、選材、組材、情感、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異同。

點撥:這兩段節選文字的`體裁都是散文,同是寫工餘休息的片斷,但它們的寫作目的不同,立意、選材、組材、情感、表達方式也就不同。先比較寫作目的,再根據寫作目的的不同,來比較其它方面的異同。

回顧:《風景談》一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故鄉的榕樹》一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明確:《風景談》一文謳歌延安解放區軍民火熱的戰鬥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借“談風景”來“談政治”,表達作者對解放區的無限熱愛與嚮往,隱隱透露出“中華民族要解放,就要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意。《故鄉的榕樹》一文表達漂泊異鄉的遊子對養育庇護自己的故鄉深深眷戀之情,抒發對故鄉和祖國的思念和熱愛。兩文的寫作目的不同,內容和形式也就有所不同。

標籤:教案 榕樹 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