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文言文小石潭記複習要點

校園2.74W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是其遊記的代表作,《小石潭記》是其中的經典篇章。複習要點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文言文小石潭記複習要點的資料,僅供參考。

文言文小石潭記複習要點

  文言文小石潭記複習要點

一、解釋詞語: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心樂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伐竹取道,下見小潭:道路;向下,往下;出現。水尤清冽:格外;清澈。為坻,為嶼,為嵁: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皆若空遊無所依:在空中;依靠的東西。日光下澈:向下。佁然不動:愣住的樣子。俶爾遠逝:忽然。似與遊者相樂:逗樂。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像北斗星那樣;像長蛇爬行那樣。/或現或隱。其岸勢犬牙差互:那;//像狗的牙齒那樣。不可知其源:能; /它的,指溪水的。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使……淒涼;使……寒冷。//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深。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因為;悽清;停留。記之而去:離開。隸而從者:隨從。///跟隨。

二、知識積累:

本文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文學家,他和韓愈一起倡導古文運動,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文通過寫景,把感情寓於景中。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從不同角度描繪小石潭的石、水魚、樹,着意渲染它的寂寞、淒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了自己有寂寞處境中的悲涼、悽愴的情感。

文中的"對比"和"烘托"點撥:①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

三、簡答題:

1、課文按什麼順序寫?

遊覽順序: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圍氣氛。

2、説説小石潭的主要特徵和作者的主要感受?

主要特徵:潭水清洌,全石為底,竹樹環合;作者的感受一方面是樂,一方面又悽清。這固然與作者的心境有着緊密聯繫,又是因小石潭的景引起的。

3、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麼特點?用的什麼寫法?好處是什麼?

清、澄。側面描寫,通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

4、作者為何説小溪的"明滅可見"?

因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看得見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雲影,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徵。

5、作者開頭説"心樂之",為什麼在第四段又寫"悄愴幽邃"?

因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後被貶,心中憤懣不平,因而悽苦是感情主調。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脱這種心情,但歡樂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小石潭記複習卷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務所依,日光下澈,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一)

1、下列加點的詞語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心樂之(快樂)B、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C、皆若空遊無所依(在空氣中)D、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樣)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心樂之(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過清(以:因為)D、乃記之而去(乃:於是,就)

3、翻譯句子“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正確的一句是:()

A、因為這個地方過去太清冷,不可以太久居住。

B、因為這個地方過於悽清,不可以過久停留。

C、以為它的環境過於清秀,不能太久居住。

D、認為它的情境過於冷清,不可能住太久。

4、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自然段寫潭中游魚的姿態和情趣。B.第三自然段寫小石潭險峻的岸勢和源頭。

C.第四自然段寫潭的四周環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隨景而變,由樂而憂。

5、對本文寫法表達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按遊覽的先後順序來寫景抒情的。

B、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來描寫潭水的清澈。表面寫水,實寫游魚,陽光等。

C、作者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D、開頭的心情是快樂的,這從作者“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以及對游魚的那種“似與遊者相樂”的描寫可知;最後的心情又是淒涼憂傷的,這從“寂寥無人,悽神寒骨”的描寫可知。

(二)

1、下列加點的詞語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B、悄愴幽邃(淒涼)

C、不可久居(停留)D、隸而從者(跟隨)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其岸勢犬牙差互(其中)B、不可知其源(它指小溪)

C、以其境過清(它,小石潭)D、乃記之而去(這件事)

3、翻譯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正確的一句是:()

A、從小石潭的西南望過去,曲曲折折像蛇一樣前進,有時看得見,有時看不見。

B、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曲曲折折像蛇一樣前進,有時明亮,有時暗淡。

C、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隱忽現。

D、從小石潭的西南方向走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隱忽現。

4、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柳宗元的這篇遊記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情感融合於自然風景的描繪中。

B.本文寄寓了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

C.全文形似寫景,實則寫心。

D.文中寫潭中游魚的筆法極妙,用水的清澈來襯托出游魚的自由自在。

5、對本文寫法表達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按遊覽的先後順序來寫,條理清晰。

B、文章先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相矛盾。

C、本文描寫景物特徵異常鮮明,除正面描繪外還多處照應。

D、作者寄情山水只是為了擺脱這種抑鬱的心情,但一經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流露出來。

(三)

1、選了下列句子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為坻,為嶼,為嵁(水中高地)B、水尤清冽(清涼)

C、蒙絡搖綴(纏繞)D、魚可百許頭(多,表約數)

2、選出下列句子中的“以”與“以其境過清”的“以”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A、全石以為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卷石底以出D、以光先帝遺德

3、選出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

A、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隔着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象掛在身上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撞的聲音,心裏感到高興。)

B、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青翠的樹木,碧綠的藤蔓,樹蓋着藤,藤纏着樹,迎風搖動,相互連綴,參差不齊,擺來飄去)

C、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使人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憂愁悲傷的情感也更深了)

D、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地勢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互相交錯,不知道石潭的源頭在什麼地方)

4、選出對文章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本文在寫景中傳達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悽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B、“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提示全文的主旨,它虛實相生,由景生情,抒發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悲涼悽苦的情感。

C、本文寫水聲清脆悦耳的句子是“如鳴佩環”。

D、作者開頭説“心樂之”,第四段又寫“悄愴幽邃”,有此自我矛盾。

5、選出下列説法正確的一項。( )

A、本文作者是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他《永州八記》的第四篇。

B、作者描繪潭的概貌的時候,先寫潭中的水,然後寫石潭周圍的樹,其順序是由外及裏。

C、潭水的清澄是作者通過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的描寫側面表現出來。

D、文章從正反各個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徵和小石潭的幽靜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動。

(四)

1、解釋下列加點字錯誤的一項()

A、潭中魚可百許頭(表約數,來)B、斗折蛇行(像蛇一樣)

C、明滅可見(看見)D、影布石上(映)

2、下列句中的“可”字意義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潭中魚可百許頭B、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C、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各其源。D、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3、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作為底)

B、潭中魚可百許頭。(潭中的魚可以數出有百多條。)

C、怡然不動。(魚影呆呆的一動不動。)

D、悽神寒骨。(感到心情淒涼,寒氣透骨。)

4、下列句子內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寫景,先聞其聲,後見其形,聲形結合。

B、第二段寫游魚,陽光、影子、動靜結合,無一字寫“水”,卻無處不寫水。

C、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後面雙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難相容。

D、譚文的寫作順序是:發現小石潭--小潭源流--潭中景物--潭中氣氛。

5、下列對本文的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採用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手段展示了小石潭環境的清幽。

B、文中採用了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筆墨經濟,語言優美。

C、本文所寫的景物,透出作者與遊人的高興愉悦的心情。

D、作者仕途坎坷,心境悽苦,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脱抑鬱的心情,似樂實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