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

校園2.68W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

  春日即事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

病起多情白日遲,強來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館初春後,人倚欄杆欲暮時。

亂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麥自無知。

池邊垂柳腰支活,折盡長條為寄誰?

翻譯

我病體初愈,帶着極大的興趣,勉強漫步庭院,探尋春天的消息;院中陽光明媚,日影緩緩西移。

池邊的亭台樓閣積雪已經消融,透滿了初春的活力;我留連忘返,倚着欄杆,一直到夕陽西下,暮雲低迷。

那上下翻飛的蝴蝶,那嗡嗡盤旋的蜜蜂,似乎都充滿了情意;滿地的兔葵,叢生的燕麥,一個勁地長着,怎知我滿腹的心思?

池塘邊的垂柳在風中搖動着它婀娜的腰肢,我想把它折下送人,可心中的人啊,你此時又在何地?

註釋

病起:病癒。

多情:指情志高。

白日遲:用《詩·豳風·七月》“春日遲遲”句,謂春日過得緩慢。

強:勉強。

池館:池苑館舍。

初春:春季的第一個月。又稱孟春。

兔葵燕麥,兩種植物名。

腰支:同“腰肢”。腰身;身段;體態。

長條:長的枝條。特指柳枝。

賞析

這首詩是呂本中的代表作,無論是抒情還是寫景,都寫得流轉自然,為歷來選家所重。

首句的“病起多情”是全詩的主腦,“病起”是身體狀況,“多情”是因為病,因為春懷,還有門外的春景。一個人纏綿病榻多日,今天身體好些,能夠出外走走,而外面是足以感人、使人留戀的初春美景,詩人自然多情。在這樣的心情指導下,見到的景色也變得多情起來。於是,院中的白日、似乎遲遲不墜,將温暖的陽光灑滿大地,讓詩人盡情領略眼前的春光。首句寫春日,照應節候,也是在室內很久的病人乍一出門的最直截的反應,寫得很自然。次句“強來庭下探花期”是承首句説,“強來”是“病起”的進一步説明;“探花期”又是“多情”的表現。

次聯依“庭下探花期”展開。詩人漫步庭院,欣賞着早春景色,只見病前所見的積雪都已消融,和暖的春風吹滿大地,使人懶洋洋地,他便倚着欄杆,久久不想離去,一直到黃昏,太陽即將下山。前面已有“白日遲”句,此聯又重説賞景到日暮還不走,他站的時間之久,對景色的多情就得到了深刻的描繪。詩在寫景時不僅僅是注目風景,而是把自己嵌入景中,與景物融合成一片。因此宋張九成在《橫浦日新錄》中稱讚説:“此自可入畫。人之情意,物之容態,二句盡之。”詩也成為眾口稱讚的名聯。

下一聯又接上“人倚闌干”寫。詩人倚欄杆這麼久,看得這麼細,他見到是眼前蜂蝶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遍地長着兔葵、燕麥。詩在這裏特地把“有意”與“無知”對舉,蜂蝶是有意,為春色而繁忙,兔葵、燕麥是無知,默默地生長。詩人把自己的感情移入物中,使自然界的動植物都帶有感情,襯托出自己的主觀思想。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指出,這二句都有出處。出句是化用了李商隱《二月二日》:“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句,也參考了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中的“蜜蜂蝴蝶生情性”句。呂本中在這裏借用,顯然不單單是描寫小昆蟲的熱鬧,讚賞春天的蓬勃生氣,而是由它們所交織成的氣氛中,感歎自己的孤寂。對句是用劉禹錫《再遊玄都觀》詩序中的話:“重遊玄都觀,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也是藉此含蓄地寄託自己悽然的神思。

上聯通過景色,加以主觀情感,使詩進入一種幽獨傷感的氛圍,詩人傷春的情調已經流露出來,尾聯就以情語作結,將前三聯作一大收煞。詩説小池邊的垂柳在春風中飄蕩多姿,可我即使要去折它,折了又送給誰呢?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慣,如唐王之渙《送別》雲:“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樂府有《折楊柳》專詠送別。這首詩由眼前的楊柳想到送別,而所送之人早已走了,如今不知流落在何方,於是又產生懷念,應接得很自然。更見功力的是,這樣一結,成為全詩的點睛,原來詩人病起看花,倚欄留戀,感蜂蝶有情,歎葵麥無知,種種“多情”舉動,都是因了懷人。心中所懷,不惟不見,連所懷之人在何處都不知道,讓他不得不迷惘感傷、悽然淚下。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2

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

牀敷每小息,杖屨或幽尋。惟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

《半山春晚即事》譯文

春風雖然把百花取走,卻酬謝人清涼的綠陰。幽暗的池邊小路十分寧靜,草木掩隱的園屋多麼深沉。我時而打開牀鋪稍事休息,時而扶着手杖去尋幽探勝。只看見鐘山的小鳥飛來,經過我這裏留下了一串動聽的歌聲。

《半山春晚即事》註釋

⑴半山:在江蘇江寧,由縣東門到鐘山,恰好為一半路程,故稱作半山。春晚:即晚春,暮春。即事:就眼前景物作詩。

⑵春風:一作“晚風”。

⑶酬:報酬,贈答,這裏是“賜予,帶給”的意思。清陰:清涼的樹陰。

⑷翳翳(yì):樹陰濃暗的樣子。陂(bēi)路:湖岸,塘堤。

⑸交交:樹枝交接覆蓋的樣子。園屋:田園、房屋。深:幽陰深邃。

⑹牀敷(fū):安置卧具。每:每每,常常。

⑺杖屨(jù):拄杖漫步。或,有時。幽尋,探尋風景之勝。這兩句是説,常常無事休息,有時又上山看看風景。

⑻北山:即鐘山。南朝宋周顒與孔稚圭曾隱居於此,後周顒離山出仕,孔曾作《北山移文》表示譏刺。王安石有《思北山》等詩,寄託真心隱逸的心境。

⑼遺(wèi):贈送,這裏引申為“留下”之意。好音:美妙的叫聲。

《半山春晚即事》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王安石隱退生活的一個側面。

起首二句至為奇妙,寥寥十字,摹盡春色的變化,顯示了一幅綠肥紅瘦的景象。陳衍説起二句本於唐人“綠陰清潤似花時”,但安石的兩句含義卻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濃烈得多,韻味也勝過許多。常人寫紅花凋謝,會有惋惜之情,而使詩歌染上一層淡淡的哀愁。此詩卻不然,詩人以積極的人生態度來表達,所以在他筆下展現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風是無法“取”將花去的,但若沒有這個“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現自然景象之變換;春風也不會“酬”與清陰,但若沒有這個“酬”字,就不能體現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懷。若無此二字,詩人的達觀,春風的和煦,就不能躍然紙上了。

春風慷慨賜與清陰,詩人於是盡情去欣賞。所以三、四句以“清陰”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樹木茂密的狀貌,“交交”,則是形容樹木相互覆蓋交加的樣子。只見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樹林中蜿蜒曲折,伸向遠處,一片靜謐,在葱蘢的深處,園屋隱約可見。這兩句寫靜,略有唐人常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題破山寺後禪院》)的風味。然而常建的詩是禪寂之靜,此詩用了“翳翳”、“交交”,顯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筆鋒一轉,順勢推出主體形象。牀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兩個生活片斷來刻畫半山園主人的風神。或居家憑几小憩,或尋幽拄杖獨行。兩者雖是一靜一動,但同樣表現了詩人恬淡安寧而又欣然自樂的心境。

在此寧謐的氛圍裏,突然傳來陣陣清脆悦耳之聲,抬頭看去,原是北山一鳥,掠飛而過,留下一片“好音”。這兩句極富韻味。北山即鐘山,六朝時周顒曾隱居於此。此時的北山,除了詩人獨步尋幽之外,杳無人跡,只有聲聲鳥鳴,偶爾來慰其岑寂。詩人在平夷沖淡的外表下,懷孤往之志、舉世無人相知的感慨顯示於言外。

《半山春晚即事》創作背景

王安石於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退居江寧。元豐中營建園宅,稱半山園,因其地距白下門與鐘山均為七裏,正在一半路程中,並自號半山,此詩即作於此時。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3

臨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從休務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雲重作春陰。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紫雲無路追尋。悽風寒雨是駸駸。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翻譯

到了自古以來的休假日,無事可做,只有靠低唱輕聲吟來消磨時光。天低雲重春日陰沉沉,室內宴席座上的人已經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沒有紫雲。悽風寒雨、時光匆匆催人很緊,審訊囚犯時間長了會損氣,見到飛翔的鶴時感到自愧驚心。

註釋

休務:停止公務,即休假。宋人習用語。

坐:同“座”。

駸駸:疾速的樣子。

問囚:指審案斷獄等公務。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東轉運判官召赴汴京,路過徐州,蘇軾作該詞相贈。

賞析

上片從假日的寂寞寫起。自古以來,人們在一起度假日,隨意唱歌、吟詩等。説假日“低唱微吟”,似乎頗有雅趣,其實是聊以解除寂寞而已。接着描寫了當前的天氣情況:天幕低垂,雲氣濃重,造成了春日的陰霾。這一句寫景並非閒筆,一方面為下文的“雪”、“雨”作背景,一方面也襯托出人內心的沉悶。而後寫到與友人的宴飲,並用室外的雪景作映襯:“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這是兩個無聲的“鏡頭”:一個寫人,一個寫景,一個寫室內,一個寫室外,一個寫靜態,一個寫動態(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這很容易使人想起“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句)一類詩句。在這裏,蘇軾用清冷、寂寥的氛圍,有力地烘托出“人”相對無言,只是以酒遣愁的離情別緒,以及內在的孤獨感。

下片“聞道”兩句,承上“坐中”,借晚唐杜牧的風流韻事,反其意而用之,説宴會並無美妓聲樂之歡,以見其單調無味,鬱鬱寡歡。也可以説,這裏是借“分司狂御史”“追尋”紫雲的故實,作了一筆反襯。蘇軾再用“悽風寒雨”加倍渲染,更使人感到有點透不過氣來。蘇軾為什麼這樣寫,結尾處透露了此中消息,原來,蘇軾長期為審案斷獄等公務所累,每當看到鶴時,便忽然想到隱居生活的閒逸。話説得比較婉轉含蓄,實際意思是説,對仕宦生涯感到厭倦,而嚮往林下的隱居生活。蘇軾後來在《鶴歎》詩中寫道:“驅之上堂立斯須,投以餅餌視若無。戛然長鳴乃下趨,難進易退我不如。”與蘇軾自己在仕途上的進退聯繫起來,其意比較顯豁,有助於讀者理解“見鶴忽驚心”這一句的深意。

全詞,雖為送別之作,但敍寫與議論的主要內容卻是仕宦生活,表達得比較隱約和深沉,這種打破常規的作法是比較少見的。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4

即事 宋朝 王安石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説,疑是武陵源。

《即事》譯文

野徑温暖鋪着柔厚的碧草,山氣晴淨雜花更顯得茂繁。

一川清水曲曲折折無聲流淌,數户村居高高低低依山而築。

午間靜憩傳來幾聲雞鳴,訪尋幽境又遇犬吠暮煙。

出遊歸來向人談起此事,以為所經本是武陵桃源。

《即事》註釋

即事:以當前事物為題材寫詩。

徑:小路。積:積聚,堆積,形容草叢茂盛。

憩:休息。雞:一作“鳩”。

荒尋:猶言尋幽。昏:黃昏。

武陵源:即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一處世外桃源,中有“雞犬相聞”之語。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常德。

《即事》賞析

這首詩描寫山村午景,從日暖花繁的景象來看,正是春末或夏初時分,腳下的小路似乎也感到了節候的温暖,路上綠草如茵,滿山的野花在陽光下更顯得繁茂豔麗。首聯由小徑寫到山色,徐徐展開,像是電影中由近到遠地拉開了鏡頭,有一種身臨應景,歷歷在目的印象。

頷聯以“縱橫”、“高下”為對,工穩恰切,而且經緯交錯,構成了一幅諧和勻稱的畫面:一道河水曲折流過,村中高高低低地散佈着幾户人家。自由寧靜的氣氛於言外可見。而“縱”與“橫”、“高”與“下”,本身又各自對應,可見詩人烹字煉句的功夫;又以“一”與“數”相對,運用了數字的概念,遂令畫面更加清晰可辨。

頸聯進一步表現了詩人煉句的技巧。《復齋漫錄淡捲上説,‘靜憩雞鳴午”是吸取唐人詩句“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的意思而來,應實未中可信,但指出了二者都是描繪午時雞鳴的情景卻是對的。雞在正午休息的時候長鳴,可見應地的寧靜安謐,而村民的悠閒恬適也從中可以想見。“荒尋犬吠囂”一句説狗在荒野裏東尋西找,看到了昏暗的陰處就叫個不停,寥寥五字就將生活中這個不為人注意的細節傳神地表現出來,而且由此可以推知山村遠離塵囂,難得有生人過訪。這兩句造語極為洗煉,通過特殊的語言結構,將豐富的內容,熔鑄在這極簡淨的十個字中。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淡説:“盧綸《山中絕句淡雲:‘陽坡桃草厚如織,因與鹿成相伴眠。’介甫只用五字,道盡此兩句。如雲‘眠分黃犢草’,豈不妙乎!”胡仔在此讚歎王安石的,正是他這種能“以少許勝多許”的語言表現能力,“荒尋犬吠昏”也是一例

這首詩前六句所描繪的景物,直是一幅形象的桃源圖。《桃花源記淡中“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描寫,正與“草如積”、“花更繁”的景色相似;“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又與此詩中間二聯的意境一致。從這裏可似看出詩人的匠心,雖然詩名《即事淡,但決不是信筆寫來的隨意之作,他在景物的攝取,題材的剪裁上早已有成竹在胸,雖以平易語言寫來,卻可見到遣字造句、構思謀篇的精心安排。這種千錘百煉而以平淡出之的手法,正是詩家化境。韓愈稱讚賈島的詩説:“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淡)蘇東坡提倡“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都是指的這種特點。王安石《題張司業詩淡中説,張籍的詩“看似尋常最寄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實際上也道出了他自己作詩的甘苦。這首《即事淡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尾聯寫自己的感受:詩人遠足歸來,向人談起這番遊歷,就像親身去了一次世外桃源。應中雖不言景,而景自在應中。同時,也可體會到詩人對桃源生活的嚮往。王安石另有《桃源行淡一首,直接表達了他對陶洲明筆下的桃花源的讚美,與此詩所表現的感情正可相發明。

這首詩語言簡潔自然,清新流暢,注重全詩氣勢連貫,張弛有道,平緩有度,進退有法,作者似乎在不經意地吟詠,細處看卻是淡靜有味,從構圖謀篇到遣詞造句都頗具匠心,每一聯都從不同的視角展示景物。

《即事》創作背景

王安石晚年離開政壇以後,退居江寧,過着平淡的生活,心情也平靜了許多,此時期所作的詩歌多為淡泊的短章,富有韻味。這首詩也是他晚年之作。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5

  燕居即事

蕭條竹林院,風雨叢蘭折。

幽鳥林上啼,青苔人跡絕。

燕居日已永,夏木紛成結。

幾閣積羣書,時來北窗閲。

翻譯

院子裏的竹林一片蕭疏,蘭花也頻頻遭遇風雨摧折。

樹林中的鳥兒幽幽啼叫,無人來訪,地上已經長滿青苔。

這樣閒居的生活已經過了很久了,不知不覺已是夏天,樹木已經結果。

櫥架上堆滿了書籍,我經常過來坐在北窗邊翻看。

註釋

燕居:閒居。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寫詩文。

日已永:日已長。

結:植物結果實。

北窗:常指隱居之人的屋窗。

創作背景

本首詩當作於公元785年(唐德宗貞元元年)夏天,這是作者閒居於滁州西澗。

賞析

“蕭條竹林院,風雨叢蘭折。”是詩人描寫的自己幽居環境。竹、蘭都是士人喜愛的植物,士人們從它們身上看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品節,因而對它們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從詩中“蕭條”、“風雨”、“折”等字眼或許也是作者寄情於內,表明自己在官場上受到排擠,不得志。從韋應物的生平看,他的每一次閒居都是因為受排擠、罷官,都是無奈而為之的。

“幽鳥林上啼,青苔人跡絕。”只聽得樹林裏的鳥兒啼叫,因為沒有人來拜訪,地上都已經長滿了青苔。寫出作者居住環境的清幽和人跡罕至,少有人來。

“燕居日已永,夏木紛成結。”閒居的日子已經很久了,不知不覺已是夏天,樹木已經結果。這一句是寫時間流逝,説明詩人在此居住的時間之久。

“幾閣積羣書,時來北窗閲。”燕居之地人跡罕至,但是詩人並沒有感到寂寞、沮喪。桌上、樓閣上堆滿了書籍,沒有世務的煩擾,他正可以時時來到書齋,享受閲讀的樂趣。尾聯這兩句是此詩的點睛之筆。由此返觀前六句所述,雖然幽居或出於不得已,幽居之處亦顯得蕭條寂寞,但詩人卻能無往而不適。此詩思想感情與《幽居》等詩一脈相承,每句都是客觀直白的描寫。然而,詩人卻在不動聲色中完成了情感的轉換,由“蕭條”、“風雨”悄然過渡到自適、愜意。所謂“妙在淡然不著痕跡”,正是韋應物詩的勝境。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6

戊辰即事

詩人安得有青衫,今歲和戎百萬縑。

從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樹養吳蠶。

翻譯

詩人從哪裏覓綢緞做一領青衫?就因為今年與敵人簽訂了和約,每年要貢上百萬匹綢絹。

我看來,從此後西湖邊不要再種楊柳,全種上桑樹,用來飼養吳蠶。

註釋

戊辰: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時宰相韓侂胄當政,為了“立蓋世功名以自固”,讓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結果招致大敗。戰後和約,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納大量錢財為代價。

青衫:古代讀書人或一般人穿的衣服。

和:和議。

戎:北方民族,指金人。縑(jiān):黃絹。

剩:全、都的意思。

吳蠶:蘇州是當時著名的絲綢出產地,故曰吳蠶。

創作背景

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宋兵伐金大敗,不得已向金乞和。次年十一月,和約成,宋朝對金人提出的停戰條件完全接受,答應每年向金增納白銀三十萬兩,細絹三十萬匹,這就是令宋人深感恥辱的嘉定和議。翌年,也就是劉克莊寫這首詩的戊辰年,條約正式實行。

賞析

以調侃的語氣寫政治諷刺詩,讀來雖感幽默風趣,卻令人倍為心酸,這首絕句的特色就在於此。

詩人沒有青衫穿,這樣講當然是到了超越現實的程度,誇張過了頭。但是,以不可能存在的現實來反襯極度的憤慨的感情(詩人對朝廷為和戎而用“百萬縑”的無比憤怒),這種“超極表至極”的曲達方式在詩詞創作中已是屢見不鮮了,比如李覯的《鄉思》,范仲淹的《蘇幕遮·碧雲天》等,用的都是這種手法。

青衫是讀書人的象徵,是與一般平民區別的特徵之一,代表了士子們的體面。詩一開始就抓住這件象徵物,説如今我這個詩人連想穿一襲青衫都沒辦法了!極其憤疾的一句話,劈頭而來,不啻在説如今斯文已經掃地。言外之意,當然掃地的何止是斯文,劉克莊正以此代指整個朝廷國家的體面都丟盡了。何以會連讀書人想一件青衫都得不到?詩第二句立即指出,這是因為做青衫的絲綢都孝敬金虜去了。這兩句是倒裝,因了和戎,詩人才沒綢做衣服,詩把因果關係調轉順序,就突出了胸中的憤憤不平。此外,詩人沒有青衫,百姓們為了交納額外的賦税,窮困的程度就用不着多説了。

三、四句忽生奇想:金虜如此欺負我們,朝廷卻一味忍讓,這些貢銀及綢緞從哪兒來呢?我看西子湖邊的楊柳桃花不如全都拔掉,種上桑樹養蠶織絹,用以填金人的無盡欲坑吧!這兩句寫得很冷。當然,詩人並不是真的認為在西湖邊種桑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是隨機而發,加深前兩句所述的憤慨而已。把白堤、蘇堤、“柳浪聞鶯”,這些西湖著名景點上的柳樹都砍光拔盡,種上桑樹以養蠶,自然也是荒唐至極的想法,但是,這種作法卻有合理性,總得讓人有衣穿,不養蠶就沒有什麼能拿來織縑的。“衣”與“食”事關國計民生,西湖沒有柳可以,人民沒吃沒穿可不行。詩人的話雖説得很率直,而表現出來的心思卻很曲折,這種表達方式叫做“直中含曲意”,運用這種手法,以小見大,可使作品顯得格外委婉含蓄。

全詩雖然很短,但緊緊抓住朝廷不顧恥辱向金人貢獻大量絲綢這一中心做文章,有激切的鞭斥,有幽默的調侃,諷刺性很強,而詩又不顯得直露,讀後容易引起人們的深思和共鳴。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7

原文:

九月十日即事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裏舉起了酒杯。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採折之罪?

註釋①觴(shāng):盛着酒的酒杯。

②兩重陽:唐俗,京城的人們常在重陽後的一天再次宴會賞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陽”之稱。

賞析:

此詩與《九日龍山飲》,同作於當塗。這首詩是李白歷盡人世滄桑之後的作品。

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説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採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彷彿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麼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於賞菊的人們來説,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採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8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翻譯

昨天剛登完龍山,今天是小重陽,又要舉杯宴飲。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採折之罪?

註釋

登高:古時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

更:再。

舉觴:舉杯。觴,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兩重陽:古時重陽節有采菊宴賞的習俗。重陽後一日宴賞為小重陽。菊花兩遇飲宴,兩遭採摘,故有遭此兩重陽之言。

賞析

這首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自己惋惜之情。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説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採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彷彿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麼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於賞菊的人們來説,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採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借歎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饞離京、流放夜郎的坎坷與不幸,正見其愁懷難以排解。此詩語雖平淡,內涵卻十分深沉。主要表現了作者一生屢遭挫敗和打擊,而在節日裏所引發的憂傷情緒。

創作背景

本首詩作於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是在秋重陽節後一日,作者已於前一日登過一次當塗(今安徽當塗)龍山,並作了首《九日龍山飲》,這屬於第二次登上宴賞,故作者感歎菊花連續兩天遭到採摘,聯想到自己兩入長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創。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9

平原草枯矣,重陽後、黃葉樹騷騷。記玉勒青絲,落花時節,曾逢拾翠,忽聽吹簫。今來是、燒痕殘碧盡,霜影亂紅凋。秋水映空,寒煙如織,皂雕飛處,天慘雲高。

人生須行樂,君知否?容易兩鬢蕭蕭。自與東君作別,剗地無聊。算功名何許,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陽影裏,倚馬揮毫。

譯文及註釋:

作者:佚名

譯文

重陽節過後,平原上的草都枯萎了,黃葉在疾風中凋落。記得春日騎馬來此踏青時,多麼的意氣風發。如今故地重遊已是蕭瑟肅殺,空曠凋零。秋水映破長空,寒煙瀰漫,蒼穹飛雕,一片蒼茫。

人生在世,年華易逝,須及時行樂。春天過後,依舊心緒緒無聊。想想功名利祿算得了什麼,不若借酒射獵,英姿勃發,在夕陽下揮毫潑墨那是何等暢快。

註釋

①騷騷:秋日風吹草木聲。

②玉勒(lè)青絲:玉飾之馬銜及馬韁繩。此代指騎馬遊春。

③拾翠:拾取翠鳥羽毛作首飾。後多代指女子或女子游春踏青。

④寒煙如織:清寒濃郁的煙霧瀰漫在四處。

⑤皂(zào)雕(diāo):一種黑色的大型猛禽。

⑥天慘(cǎn):天色昏暗不明。

⑦東君:司春之神。

⑧剗(chǎn)地:只是、依舊、照舊。

⑨短衣射虎:短衣,打獵的裝束。射虎,用漢李廣故事。《史記·李將軍列傳》:“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後在詩詞中常以此形容英雄氣概、英勇豪邁。

賞析:

作者:佚名

納蘭夙懷經邦濟世的抱負,但難以實現,因而常自慨歎,以至時有牢騷。這首詞便是頗有不逢際遇的牢騷語。上片寫景,下片抒懷。景系秋天郊外之景,突出其空廓凋零,下片則是直髮胸旨,徑抒真情,痛快淋漓。前景後情,因景起興,直寫性靈,這種作法表現了納蘭詞的又一風格,很有稼軒詞的味道。況周頤以為“風骨漸能騫舉”(見《蕙風詞話》)。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0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早已嘗新。隔牆沽酒煮纖鱗。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賣瓜聲過竹邊村。

翻譯

北邊高地上很多人辛勤地踏水灌地,人們已經嘗過了新收割的西水邊上的早稻,隔着牆打來酒,燉上細鱗魚。

忽然間下了一陣雨,使人感到涼爽,可是一會兒連一點雲彩也沒有了。賣瓜人已走過竹林旁的村莊。

註釋

隴:高地。

踏水:用雙腳踏動水車。

禾早:早熟的稻米。

嘗新:指品嚐新稻。

沽酒:買酒。

纖鱗:小魚。

更無:絕無。

霎時:形容極短的時間。

創作背景

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五月,詞人被重新起用,出任紹興(今浙江紹興)知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六月中旬到任。這是詞人由鉛山赴紹興途中,經過浙江常山時寫的一首農村詞。

賞析

詞的上片通過選取江南農村獨具特色的題材和生活場景,描寫了鄉村生活的安恬美好,表達了洋溢在作者心頭的喜悦。“北隴田高踏水頻”,北面高地上的農民在不停地踏着水車,灌溉農田。“頻”充滿動態和聲勢,也暗示出農民在農忙時節的辛苦勤勞。“西溪禾早已嘗新”,與此不遠的一個村莊,農民們已收割完早稻,他們已碾出了新米,蒸出了噴香的米飯。“嘗”寫出豐收年景的來之不易和豐收年景里人們的喜悦。“隔牆沽酒煮纖鱗”,一天的勞作結束,煮上從河裏撈到的細鱗魚,倒上白天買來的酒,有吃有喝,有滋有味,一天的疲憊和辛苦都煙消雲散了。上片三句描寫的是三幅畫面,三幅畫面地點不同,風采各異,似同時(或先後)收入作者的眼簾,構成一幅充滿生機、生動獨特的農村生活畫卷。“北隴”“西溪”“隔牆”等詞語不僅突出了鄉村氣息,更暗示出空間的開闊廣袤,讀來讓人思維活躍疏宕,毫無局狹之感。

下片通過夏天風雨不定獨特天氣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寵辱不驚的淡定心態。換頭兩句“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忽然涼風吹拂,接着飄來幾星細雨,就在人擔心要下雨的時候,抬頭望天,帶雨的雲一眨眼又無影無蹤了!表意一波三折,波瀾起伏。這兩句寫夏天獨特的天氣變化,內容倒平常無奇,但表達上有不凡之處,形式上少了幾分詞的隨意靈活,多了幾分詩的整飭和表意的含蓄及理趣。但此時,作者的着眼點並不在風雨陰晴上,而是在最後的結句“賣瓜人過竹邊村”一句。有了這一句,前面的風雨陰晴變化即是過眼煙雲。至此,小令的境界頓然躍升。

上片先寫北隴踏水灌田,西溪收稻嘗新,繼寫沽酒煮魚。足見農事辛勤,生活安樂。下片寫忽降微雨,清涼宜人,轉眼雲影飄散,藍天當空,賣瓜人在綠竹叢生的村莊推銷產品。通篇清新淳樸,生活氣息濃厚,宛如一幅生機盎然的浙西農村圖。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1

江城歌吹風流,雨過平山,月滿西樓。幾許年華,三生醉夢,六月涼秋。按錦瑟佳人勸酒,卷朱簾齊按涼州。客去還留,雲樹蕭蕭,河漢悠悠。

創作背景

此小令是盧摯在揚州汪右丞的宴席上的即興之作。時逢大德七年(1303年),盧摯由湖南肅政廉訪使北上,在揚州逗留,與友人相聚,久別重逢的欣喜促使他寫下了此小令。

譯文

江城揚州充滿風情的笙管笛蕭聲和歌聲十分熱烈而温柔,一陣小雨經過了寬敞的平山堂,清澈的月光籠罩西樓,已經如此一大把的年紀,如同是在三生石上陶然迷醉的夢境中,雖然是夏日的六月,卻涼爽如秋,彈奏錦瑟的美人是在勸酒,捲起朱簾又出來一隊舞女,踩踏着《涼州》舞曲的節奏。我已經乘船離開送別者還在殷勤挽留,只見兩岸上的樹影婆娑天空中銀河悠悠。

註釋

雙調:宮調名。蟾宮曲:是元曲牌名,屬北曲雙調。也是崑曲裏一支用途極廣的北曲曲牌。

江城,:即揚州。

平山:指平山堂,在揚州蜀岡中峯大明寺西側,歐陽修所建。

幾許:多少。

三生:佛教理論,認為人有前生、今生、來生。

錦瑟:彈撥樂器,五十弦,瑟上花紋如錦。

涼州:唐代天寶樂曲名,多表現邊塞題材。

留:挽留。

河漢:天河,也稱銀河。

賞析

“江城歌吹風流,雨過平山,月滿西樓”。開篇三句點明時間地點,同時寫出良宵美景。“揚州”在古代一直是個繁華的高消費城市。唐代在繁榮熱鬧方面簡直可以和首都長安相比,而夜生活則遠遠超過長安,“平山”兼有讀書、講學、觀景之功能,因為南望江南遠山正與欄杆桕平而得名。這次歡送宴會大概就在這裏舉行。“月滿西樓”是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原話,卻天衣無縫。這三句寫景如畫,一陣雨過後,天氣轉晴,雨後的天空如洗。雨水沖刷了天地間的一切塵埃,又給這裏送來了清爽。這對於正在欣賞歌舞品嚐美酒佳餚的主客無疑是一種助興,氣氛會更加熱烈。

“幾許年華,三生醉夢,六月涼秋”三句觸景生情。轉寫自己的主觀感受。盧摯三十七歲時曾任江東按察副使在揚州衙門,此次再到揚州已經是二十多年過去了,自己也年過花甲,舊地重遊,又見故人,感慨之多不難想象,人生如夢的感覺用“三生醉夢”來表達,更增加許多迷離朦朧,正逢這六月中卻有涼爽的初秋的感覺,心情自然起伏難平。本來就百感交集之時,送別的場景再掀高潮,“按錦瑟佳人勸酒,卷朱簾齊按涼州”再轉向當時場景,彈奏錦瑟的美人可能是勸酒麴或是唱着勸酒詞,捲起朱簾又出來一隊舞蹈演員挑着“涼州”舞曲。“卷朱簾”三字屬於紀實筆法,可知是很大的演出廳,旁邊還有一些化粧室等,所以節目按照順序逐漸出場,而這是又一個高潮。“客去還留”則寫離開時依依惜別和主人殷勤挽留的情景。“雲樹蕭蕭,河漢悠悠”是寫離開後在船上所看到的景色。雖然不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蒼涼,卻也很空曠悠遠,與前面的熱鬧形成對比,委婉抒發別後的冷清和寂寞。

全篇景起景收,中間敍事兼抒情,意脈清晰,一波三折,尺幅中便有波瀾,是一篇值得品味的佳作。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2

寒翠飛崖壁,塵囂此地分。

鶴行鬆徑雨,僧倚石闌雲。

竹色溪陰見,梅香岸曲聞。

山翁邀客飲,閒話總成文。

創作背景

周權早年不得志,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遊京師,受知於翰林學士袁桷,薦為館職,未獲批准。後回江南,專心詞章,此詩可能就作於此期間。

譯文

長在懸崖峭壁的青松像騰空而起的蛟龍,與喧囂繁鬧的塵世分成了兩個世界。

仙鶴在着雨的鬆徑裏緩緩行走,僧人倚在石欄邊目送着天上的流雲。

在清溪的南邊,竹影搖曳,曲折的溪水邊傳來陣陣梅花的幽香。

山村裏的老人邀請我去做客,談論的是與世道無關,一些平平常常的生活話語。

註釋

寒翠:指松柏一類樹木,這裏喻指瀑流。

塵囂(xiāo):塵世的紛擾、喧囂。

石闌(lán):欄杆狀的巖石。

溪陰:溪的南岸。

閒話:指與世道無關、與人事無關,只是一些平平常常的生活話語。

賞析

詩的首聯寫山村與世隔絕,一塵不染。頷聯寫野鶴僧人,超然物外。頸聯寫竹樹梅花,秀麗清香。尾聯寫人物,志趣相投。全詩語言優美,意境幽深。表現了作者鄙薄世俗,甘居林泉的思想感情。

詩的一二句寫出山村與世隔絕,不染紅塵的清雅幽深。“翠”而日“寒”,可見是松柏一類歲寒不凋、象徵高潔之士的樹木。一個“飛”字,化靜為動,續以“崖壁”,極顯松柏天矯如龍,身處懸崖峭壁而更傲岸挺拔的風姿。這“寒翠”之木,自然也是詩人耿介人格的自我寫照。在山崖之外,便是塵囂鄙偽之地,“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今日脱彼人此,真有“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的欣悦。

三四句續寫山村中所見之景,表現一種悠然自得的蕭散情趣。鶴緩行曲徑而不飛,動中有靜;僧倚石欄目注流雲,靜中亦有動。“鬆徑雨”之“雨”,未必是實寫,極可能是用王維《山中》“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意,狀山林之蒼翠欲滴。“僧倚雲”則令人想到杜牧《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閒愛孤雲靜愛僧”一語。而“石闌”亦可以推斷是天然形成的欄杆狀山巖。

“竹色溪陰見,梅香岸曲聞”一聯,清麗優美,活色生香,王維、孟浩然“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的佳句,可謂嗣響有人。所以顧嗣立《元詩選·周權小傳》説“衡之句法,實多可觀”,並舉此聯及其他一些句子為證。清溪南修竹曳疏影,曲岸後梅花傳暗香,加之鶴行其下之松林,歲寒三友全都萃集詩中,令人生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之感。

最後二句,從景物轉到山村中的主人與客人。“山翁”可能是隱居巖林的高士畸人,也可能是躬耕山村的淳樸老農,不管是哪種人,不管他們僻居深山是有意還是無意,在詩人心目中,他們都是歸真返樸的體道者。他們邀請偶入此中、賦性與之相近的詩人飲酒,不須談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不須談什麼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這平凡閒話,便是世間至文,斐然成章。一個“總”字是全詩唯一的虛字,卻最實在地表達了詩人企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返樸歸真的情愫。可以想象,詩人會像陶淵明那樣與山翁一醉方休,吟出“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元詩多以唐人為宗,是對宋詩的反撥,所以頗有風神秀朗之作,此詩便是學唐而深有所得者。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3

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翻譯

蘇堤:元佑間蘇軾官杭州刺束時建於西湖。梨花風:古代認為從小寒穀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后不久即是清明。

日暮時分笙歌已歇,遊人歸去,被驚擾一天的流鶯回到楊柳叢中享受這靜謐時刻。

註釋

梨花風:古代認為從小寒至穀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后不久即是清明。

笙歌:樂聲、歌聲。

屬:歸於。

賞析

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為清明節。清明前後正是中春,以後就步入暮春了。清明前後春意盎然是踏青賞春的佳時。吳惟信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西湖美麗的蘇堤和遊人遊春熱鬧的場面以及遊人散後幽美的景色。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

《蘇堤清明即事》雖短小,容量卻大,從白天直寫到日暮。春光明媚、和風徐徐的西子湖畔,遊人如織。到了傍晚,踏青遊湖人們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卻萬樹流鶯,鳴聲婉轉,春色依舊。把佳節清明的西湖,描繪得確如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首句,梨花風起正清明。詩人點明瞭節令正在清明。梨花盛開,和風吹拂,時值清明。天氣有何等的温暖也不必説了。梨花開在杏花,桃花的後面,一盛開就到了四月。風吹花落,那白白的梨花有的在枝頭,有的隨風飄落,彷彿是為了清明的祭祀而飄落的。清明時節,人們也忙碌着。

遊子尋春半出城。人們遊春賞玩,大多數人都出了城來到西湖蘇堤上。一個半字點出了出城遊玩的人很多。西湖邊又是多麼熱鬧。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人們遊玩到了傍晚太陽西下的時候,歡樂的笙歌音樂結束了,沒有了。湖邊堤岸上無數的楊柳,人們鬧了一天卻沒有好好地欣賞它們。不會是它們太平淡了人們不加註意,也不會是人們對它們的存在早就習以為常了而不多留心吧。這些隨風飄舞的楊柳只好讓穿梭其中飛來飛去的黃鶯享受了。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4

即事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翻譯/譯文

註釋

即事: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稱「即事詩」。

角:即軍中畫角。

縞素:孝服。作此詩時,詩人之父母抗清失敗殉國。

戈船:指抗清義軍的水師。

胡笳:古代流行於塞北和西域的一種管樂器。

賞析/鑑賞

創作背景

〈即事〉共三首,是作者於順治三年(1646)參加抗清義軍後所作。這裏選了其中一首。當時南明都城南京已為清軍所破,魯王逃亡下海,作者的父親也兵敗殉國,他是懷着極其悲憤的心情寫成此詩的。

賞析

詩的起筆即化用「楚雖三户,亡秦必楚」一語,點明主題,並以感情急切、激憤的「情何極」、「氣未平」定下了全篇悲壯激越的基調,表達出作者誓滅清人,恢復明朝的強烈愛國情感。接下來由情入景,寫道:雄勁的風中,傳來軍中清遠的號角聲;血紅的落日裏,飄動着鮮豔明亮的戰旗。我穿着素白的喪服,決心為國雪恥,為父報仇;駕着堅固的戰船,在煙波浩渺的太湖裏與敵人決一死戰。這壯闊的景色,托出了作者雪恥復國,生死決戰的激烈情懷!末尾通過胡笳聲聲,月色清冷,滿城淒涼的景象描寫,帶給人無限的悲慘和淒涼。

詩之一三聯直抒抗敵復國之志,二四聯描寫雄豪悲壯之景,情景交融,形成詩歌頗具特色的連環映帶、交綜流走的氣韻,最便於表達詩人內心的鬱鬱不平之氣和銘心刻骨的家國之恨。而「一片月臨城」的以景結情,更使詩意開闊,思入微茫,彷彿可見詩人的復國之志和家國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於天地之間。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5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翻譯

供品僅有一隻雞,僅有膠牙糖,僅有一瓣香,只因家中困頓,典當衣物度日。

家窮,沒有值錢物品可當,祭供物品不豐,不是故意缺少黃羊作祭。

註釋

送灶:民俗,民間每年臘月二十三日要送灶神。

即事:見事即興而作。

只雞:一隻雞。以及後面的膠糖、瓣香、黃羊等均為送灶供品。餳,糖。

典衣:1896年10月魯迅父親周伯宜長期患病後逝世,家中由小康轉入困頓,要靠“典衣”(典當衣物)來接續生活。

瓣香:焚香插入爐中,散似瓜瓣。

長物:多餘的值錢物品。

黃羊:黃色,無角,似獐鹿,西北青藏等地出產。一説祭黃羊可致富。

創作背景

謝邦華 張純武 於瑞華.魯迅舊詩導讀:武漢大學出版社:7-10頁這首詩作於1901年2月11日晚上,也就是舊曆1900年庚子臘月二十三——舊俗所謂祭灶日之夜。

賞析

前兩句詩一方面揭穿了軍閥們靠“請吃飯”玩弄陰謀詭計;一方面提出用膠牙糖粘嘴的事來,也是對灶神的無情嘲弄。這裏,首句列出兩件祭物,次句卻有着深刻的寓意。“典衣供瓣香”,聯繫上句,瓣香、膠牙糖以及“只雞”,原來俱是“典衣”的結果。它即反映出當時人民的貧困窘境;也揭示出封建迷信(敬神)與貧窮之間的尖鋭矛盾。解放前所有歷朝歷代的一切統治者,無不借助於“神權”來維護它們的反動統治。即“由閻羅天子、城隍廟王以至土地菩薩的陰間系統以及由玉皇大帝以至各種神聖的神仙系統”正是這些魑魅魍魎結成的精神枷鎖,既使人民在政治上屈從於命運;又使他們在經濟上更趨於貧困。這首詩題為“即事”——就眼前所見記而為詩。但顯然,魯迅不是作客觀的記錄,而對鬼神及封建迷信的厭惡,以及對尚未覺醒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已隱隱透露出來。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這兩句詩,以極其形象的事物生動地反映出當時農村破產,勞動人民家無隔宿之糧的慘淡情景。祭神,對被“神權”統治尚未覺醒的農民來説。是看成一件禍福攸關大事的;但是,典盡衣物,頂多也只能殺一隻雞,備一點膠牙糖,一些香燭,哪裏還能買得起更貴重的黃羊。“豈獨”二字,含意深沉,一方面表示在“家中無長物”的情況下,辦不起黃羊來祭灶;另一方面也表示出不想靠祭灶來改變現狀、也不可能改變現狀的意思。

這首詩雖簡短,但卻透視出當時中國農村破產、農民家徒四壁的一面生活側影。通過庚子送灶這件看似極平常的事物,深刻地表現出封建迷信對勞動人民的危害,和作者對這一事物的鮮明態度。

全詩四句語言淺顯通俗,一二句只雞、膠牙糖、瓣香看似平列,因皆出之以“典衣”,不僅使這十個字結聯成體,具備了一個完整的意思,而且具有振起全詩的作用。三句是一直白,對上句是進一步的渲染和深化。第四句是整首的主腦,篇終見意,從思想和藝術兩方面看,這句達到了完美的結合,耐人尋索,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