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書事》原文及翻譯賞析

校園5.55K
《書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

  書事

《書事》原文及翻譯賞析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古詩簡介

《書事》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五言絕句,是《全唐詩》的第128卷第64首詩。詩人借寫幻覺,表現出色彩奇妙的運動。前兩句寫眼前景而傳心中情。末兩句變平淡為活潑,別開生面,引人入勝。通過蒼苔翠色,反襯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詩人寫物象的色彩,不僅能寫出它的濃淡、深淺、明暗,寫出不同色彩的映襯、對照,還能寫出色彩的動靜,甚至將色彩擬人化,使它具有性靈。再以移情和擬人手法,化無情之景為有情之物,從而巧妙地表達自己新奇獨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內心的感情奧祕。

翻譯/譯文

細雨初停,天尚微陰。儘管在白晝,還是懶得開院門。

坐下來靜觀蒼苔,那可愛的綠色簡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來。

註釋

書事:書寫眼前所見的事物。

輕陰:微陰。

閣:同“擱”,阻止,延滯,停下來的意思。這句説,細雨初停,天尚微陰。

慵(yōng):懶。這句説盡管在白晝,還是懶得開院門。

坐看。坐下來看。

欲:簡直要。

賞析/鑑賞

這是一首即事寫景之作。題為“書事”,是詩人就眼前事物抒寫自己頃刻間的感受。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寫眼前景而傳心中情。濛濛細雨剛剛停止,天色轉為輕陰。雨既止,詩人便緩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雖是白晝,還懶得去開那院門。詩人用了一個“閣”字,表現出自己的主觀感受。“閣”字用在此處別有趣味,彷彿是輕陰迫使小雨停止。淡淡兩句,把讀者帶到一片寧靜的小天地中,而詩人好靜的個性和疏懶的情調也在筆墨間自然流露。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變平淡為活潑,別開生面,引人入勝。詩人漫無目的在院內走着,然後又坐下來,觀看深院景緻。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茸茸的青苔,清新可愛,充滿生機。那青苔太綠了,詩人竟然產生幻覺,覺得那青翠染濕了自己的衣服,此與《山中》詩“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主觀幻覺,正是雨後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誇張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靜。“欲上人衣來”這一傳神之筆,巧妙地表達自己欣喜、撫愛的心情和新奇、獨特的感受。

青苔本是靜景,它本不能給詩人以動的幻覺。經過小雨滋潤過的青苔,輕塵滌淨,格外顯得青翠。它那鮮美明亮的色澤,特別引人注目,讓人感到周圍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層綠光,連詩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點“綠意”。這是自然萬物在寧靜中藴含的生機。

詩人借寫幻覺,表現出色彩奇妙的運動。通過這彷彿流動於整個空間的蒼苔翠色,反襯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詩人寫物象的色彩,不僅能寫出它的濃淡、深淺、明暗,寫出不同色彩的映襯、對照,還能寫出色彩的動靜,甚至將色彩擬人化,使它具有性靈。再以移情和擬人手法,化無情之景為有情之物,從而巧妙地表達自己新奇獨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內心的感情奧祕。

此詩神韻天成,意趣橫生。詩人從自我感受出發,極寫深院青苔的美麗、可愛,從中透露出對清幽恬靜生活的陶醉之情,詩人好靜的個性與深院小景渾然交融,創造了一個物我相生、既寧靜而又充滿生命活力的意境。一個“擱”字,使陰晦的天氣變得靈動,而最後一句更是神來之筆。它展示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又一種風格,是王維的五絕名篇之一。

《書事》原文及翻譯賞析2

《與陳給事書》

韓愈

【原文】

愈再拜1:愈之獲見於閣下有年矣。始者亦嘗辱一言之譽。貧賤也,衣食於奔走,不得朝夕繼見。其後,閣下位益尊,伺候於門牆者日益進2。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伺候於門牆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則賢者3不與;文日益有名,則同進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專之望,以不與者之心,而聽忌者之説。由是閣下之庭,無愈之跡矣。

去年春,亦嘗一進謁[jìn yè]4於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屬乎其言,若閔5其窮也。退而喜也,以告於人。其後,如東京取妻子6,又不得朝夕繼見。及其還也,亦嘗一進謁於左右矣。邈[miǎo]7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8;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懼也,不敢復進。

今則釋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來之不繼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誅9,無所逃避。不敢遂10進,輒[zhé]自疏11其所以,並獻近所為《復志賦》以下十首為一卷,卷有標軸12。《送孟郊13序》一首,生紙14寫,不加裝飾。皆有揩15[kāi]字注16字處,急於自解而謝,不能俟17更寫。閣下取其意而略其禮可也。

愈恐懼18再拜。

【註釋】

1再拜: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先後拜兩次,表示鄭重奉上的意思。

2伺候:等候,此處有依附的意思。門牆:原指師門,此處泛指尊者的門下。

3賢者:此處指陳給事。

4進謁:前去拜見。

5閔:同“憫”,憐恤,哀傷。

6妻子:指妻子和兒子。

7邈:遠,此處形容臉上表情冷漠。

8若不察其愚:好像沒有察見我的愚衷。

9誅:責備。

10遂:就,立刻。

11疏:分條陳述。

12標軸:古代用紙或帛做成卷子,中心有軸,故一卷叫一軸。標軸是卷軸上所作的標記。

13孟郊:字東野。唐代詩人,韓愈的朋友。

14生紙:未經煮捶或塗蠟的紙。唐代書寫分熟紙與生紙,生紙用於喪事,或作草稿用。

15揩:塗抹。

16注:添加。上述用生紙寫信,不加裝飾,有揩字注字處數語,乃是表示失禮和歉意。

17俟(sì):等待。

18恐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譯文】

韓愈再拜:

我有幸同您認識已經好多年了,開始時也曾受到您一些稱讚。後來由於我貧賤,為了生計而奔波,所以不能早晚經常拜見。此後,您的地位越來越尊貴,依附侍候在您門下的人一天天地增多。地位越來越尊貴,跟貧賤的人就會一天天地疏遠間隔;伺候在六下的人一天天在增加,那麼由於您喜歡的人多了,而對於舊友的情意也就不專了。我的品德修養方面沒有加強,而所寫的文章卻一天比一天多出名。品德方面不完善,那麼賢德的人就不會讚揚;文章越來越有名,那麼我與同路求進的人就會妒忌。起初,您我由於經常不見面而疏遠,以後又加上我對您感情不專的私下抱怨,而您又懷着不再賞識的情緒,並且聽任妒忌者的閒話,由於這些原因,您的門庭之中,就沒有我的足跡了。

去年春天,我也曾經去拜見過您一次。您面色温和,好像是接待新近結交的朋友;談話連續不斷,好像同情我窮困的處境。告辭回來,非常高興,便把這些情況告訴了別人。此後,我回東京去接妻子兒女,又不能朝夕連續與您相見了。等我回來後,我又曾經拜訪過您一次。您表情冷漠,好像不體察我個人的苦衷;沉默寡言,好像是不理會我的情意。告辭回來,心中恐懼,不敢再登門拜見。

現在我恍然大悟,非常懊悔,心裏想:您那種冷漠的'表情,是責怪我不常去拜見的緣故;談話很少,就是暗示這種意思的緣故。對我性情愚鈍的責怪,我是無法逃避的。我不敢馬上去拜見您,就自己寫信和分析陳述事情的緣由,同時獻上近日寫的《復志賦》等十篇文章作為一卷,卷有標籤和軸。《送孟郊序》一文,用生紙寫成,沒有裝飾,並且有塗改和加字的地方,因為我急於向您解釋誤會表示道歉,所以來不及重新謄寫清楚。希望您接受我的心意,不計較我的禮節上的不周之處。

我誠惶誠恐,再拜。

創作背景

陳給事名京,字慶復,766年(唐代宗大曆元年)進士,803年(德宗貞元十九年)由考功員外郎晉升為給事中。給事,官名,即給事中。唐代的給事中,乃中央機構門下省的重要官員,僅次於門下省的長官侍中、副長官侍郎,掌管駁正政令的得失。本文為韓愈給陳京的一封信。信中述寫了與陳京舊時曾有過交往和後來疏遠的原因,婉言表述了對陳給事的不滿。同時也表示疑慮消除,希望陳京重新瞭解自己,恢復友誼。

賞析

韓氏論文素以整飭、謹嚴、生動形象著稱於世。此篇《與陳給事書》,乃是一般的書信,但出自他的筆下,卻委婉動情,不同凡響。

803年(唐德宗貞元十九年),關中地區大旱,年成歉收,民間饑饉,韓愈上書奏請減免徭役租賦,因此得罪了權貴,由監察御史貶為陽山縣令。陳給事卻在這年得到了升遷。此年皇家準備舉行祭祀大典,陳給事奏請祭祀必尊太祖,而且祖宗靈位的排列,以及參加祭祀人員的排列,都要分出尊卑長幼的先後次序,必須講究禮儀。他因此得到皇帝的讚賞,自考功員外郎遷給事中,可謂宦海揚帆,春風得意。而韓愈卻因愛民而被貶,極為苦悶,茫然若失。但他對仕途仍充滿了幻想,希望能有人薦舉,重返朝廷做官。所以他對這位備受皇帝欣賞的新遷給事中陳京,還抱有很大的希望。其實此信中並沒有實質的內容,只是要同陳給事聯絡個人感情而已。然而文章的通篇圍繞着一個“見”字,歷敷了與陳給事的見面情況:上半篇從見説到不見,下半篇從不見説到要見。好像通幽曲徑,峯迴路轉;如柳暗花明,若斷若續。信中處處自貶自責,表現了韓愈誠惶誠恐的心態;同時在字裏行間,又微微透露出其不甘低眉伏首的慷慨情態。

《書事》原文及翻譯賞析3

過晉陽故城書事

惠遠祠前晉溪水,翠葉銀花清見底。

水上西山如掛屏,鬱郁蒼蒼三十里。

中原北門形勢雄,想見城闕雲煙中。

望川亭上閲今古,但有麥浪搖春風。

君不見,系舟山頭龍角禿,白塔一摧城覆沒。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亂飛如箭鏃。

汾流決入大夏門,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從巨屏失光彩,河洛幾度風煙昏。

東闕蒼龍西玉虎,金雀觚稜上雲雨。

不論民居與官府,仙佛所廬餘百所。

鬼役天才千萬古,爭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來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萬夫畚鍤開連崗。

官街十字改丁字,釘破幷州渠亦亡。

幾時卻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築晉陽。

翻譯

惠遠祠前蜿蜒着古晉國的青溪,翠綠的萍葉和銀白的浪花清澈見底,

水上的懸甕山像是卧着的屏風,一派鬱郁蒼蒼長達三百餘里。

你這中原的北門氣勢多麼雄壯,雲煙籠罩着城闕還能讓人想象,

山上的望川亭看夠古今鉅變,只留下春風吹起的陣陣麥浪!

那龍頭般的系舟山被砍去龍角,白塔無端被毀,城池慘遭掃蕩,

薛王已經投降,人民還在抵抗,屋瓦就是箭頭,紛紛飛向敵方!

汾河水淹沒了晉陽古城,太原府被迫遷到唐明村。

自從失去這道屏障的光彩,河洛一帶便遭受外族的入侵!

想當年宮殿上雕着蒼龍玉虎,高聳的金雀直上空中的雲霧,

不論是民居,還是官府衙門,以及那百餘座佛寺道廬,

花費了多少人力和財力,為什麼一把火燒成焦土!

到如父老們仍舊對天哭訴,恨當年被掠往河南被遭痛苦。

南方人迷信凶兆吉祥,將毀壞的城址開闢成田岡,

新建的太原將十字街改成丁字路,然而,誰毀壞幷州誰就跟着滅亡!

什麼時候才是太平盛世喲,好讓人看到朝廷重建晉陽。

註釋

惠遠祠:即晉祠,北宋熙寧中稱晉祠為惠遠祠。

西山:指晉祠背後的懸甕山。

中原北門:晉陽是北方重鎮,是中原地區的北大門。

想見:想見當時晉陽城巍巍高聳插入雲端。

望川亭:在晉祠聖母殿後懸甕山巔,北齊時所建。

系舟山:在太原市北百餘里。

薛王:即劉繼元,劉承鈞養子,本姓薛,即王位後稱薛王,公元979年降宋。

大夏門:晉陽城北門之一。太原古稱大夏,故名。

唐明村:即唐明鎮,今太原市舊城街以北至西羊市一帶。

巨屏:指晉陽城為北方巨大屏障。

河洛:指中原一帶為契丹、金、蒙鐵騎蹂躪。

蒼龍、玉虎:指晉陽城宮殿的雕飾物。

金雀觚稜:喻雕物的精緻和建築的 高大。

死恨:宋滅北漢後,將太原四萬居民從太原遷往洛陽。

南人:這句説宋朝統治者講究迷信。

畚鍤:音本叉,指籮筐和鐵鍬。

開連崗:指來毀滅晉陽城之後,在唐明鎮築太原新城。

官街:宋朝統治者為了釘死太原龍脈,把太原街道建成丁字形。

渠:他,他們,指趙末統治者。

卻到:等到。

官家:對皇帝的稱呼。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金宣宗貞祐四年(1216),作者南渡黃河之前。此年二月,蒙元兵曾圍攻太原。宋初對北漢首都晉陽發動圍攻,雙方傷亡慘重。北漢主劉繼元降宋,宋太宗焚晉陽。在故城東北築新城,即今太原市之前身。元好問登上懸甕山,眼望晉陽故城,目睹殘垣斷壁,寫下了此首詩。

賞析

詩的前八句,寫作者登上懸甕山頂的望川享,鳥瞰眼前景色,美不勝收,並引觸了深深盼感慨。惠遠祠前的晉溪水,從懸甕山麓汩汩流出,清澈透碧,水中綠萍嫩翠、錦鱗騰躍,掀起了一層層銀白色的浪花;溪上的懸甕山象一座巨大的卧屏,羣峯競秀,氣勢磅礴,草木葱鬱,景象萬千;這裏風景優美,形勢雄偉,是中原大地的北大門,當年的晉陽故城就座落在這裏,可以想見那巍峨的城闕高聳入雲,景象無比壯觀。站在望川亭上,回想起這座古城的興衰變遷,感慨萬端,如今眼前所展現出的,只有那千頃沃野上,一層層麥浪在春風中搖曳翻滾,那座悠久的歷史故城已經不復存在了。

接着,次八句,詩人回顧了晉陽故城被趙宋統治者廢毀的歷史。保寧元年(969),宋太祖趙匡胤率兵進攻北漢,圍困晉陽。在外敵入侵時,人民表現出積極禦敵、浴血奮戰、寧死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薜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亂飛如箭簇”,就是晉陽人民面對侵略自發抵抗的愛國愛家精神的體現。然而城池被毀,生民被遷,河山雖然依舊形勝,但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河洛幾度風煙昏”,便是從歷史的角度闡述“中原北門”毀廢后,給中原廣大人民帶來的一次又一次的戰亂之災。

此後八句又從宋朝毀滅晉陽文明古蹟的角度予以鞭撻。“闕”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觚稜”,殿堂屋角的瓦脊成方角稜形。用“蒼龍”“玉虎”“金雀”等詞形容之,極顯其金碧輝煌、凌雲欲飛的景象氣勢。如此宏偉壯麗的古蹟,竟被付之一炬,且將民居盡焚,以致“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來苦”。“往來”二字,概括了數百年來無數人民的辛酸,它不僅鞭撻了宋統治者給山西人民帶來的災難,而且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了山西人民眷念故鄉的傳統。據傳被擄至河南的山西人總不忘歲時回鄉祭祀祖先,“往來”時還帶些特產以充路資,此亦為晉商之淵源。“南人鬼巫”四句,則矛頭直指宋王朝,斥其不重人事,迷信風水,導致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可悲下場。

末二句乃全詩主旨所在,前面從軍事、政治、文化的角度闡述利弊,旨在希望金統治者再振圍威,重建晉陽。

全詩曲折往復,詞語慷慨,氣勢雄放。抒發了強烈反對戰爭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