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

校園3.03W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

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

牀敷每小息,杖屨或幽尋。惟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

《半山春晚即事》譯文

春風雖然把百花取走,卻酬謝人清涼的綠陰。幽暗的池邊小路十分寧靜,草木掩隱的園屋多麼深沉。我時而打開牀鋪稍事休息,時而扶着手杖去尋幽探勝。只看見鐘山的小鳥飛來,經過我這裏留下了一串動聽的歌聲。

《半山春晚即事》註釋

⑴半山:在江蘇江寧,由縣東門到鐘山,恰好為一半路程,故稱作半山。春晚:即晚春,暮春。即事:就眼前景物作詩。

⑵春風:一作“晚風”。

⑶酬:報酬,贈答,這裏是“賜予,帶給”的意思。清陰:清涼的樹陰。

⑷翳翳(yì):樹陰濃暗的樣子。陂(bēi)路:湖岸,塘堤。

⑸交交:樹枝交接覆蓋的樣子。園屋:田園、房屋。深:幽陰深邃。

⑹牀敷(fū):安置卧具。每:每每,常常。

⑺杖屨(jù):拄杖漫步。或,有時。幽尋,探尋風景之勝。這兩句是説,常常無事休息,有時又上山看看風景。

⑻北山:即鐘山。南朝宋周顒與孔稚圭曾隱居於此,後周顒離山出仕,孔曾作《北山移文》表示譏刺。王安石有《思北山》等詩,寄託真心隱逸的心境。

⑼遺(wèi):贈送,這裏引申為“留下”之意。好音:美妙的叫聲。

《半山春晚即事》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王安石隱退生活的一個側面。

起首二句至為奇妙,寥寥十字,摹盡春色的變化,顯示了一幅綠肥紅瘦的景象。陳衍説起二句本於唐人“綠陰清潤似花時”,但安石的兩句含義卻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濃烈得多,韻味也勝過許多。常人寫紅花凋謝,會有惋惜之情,而使詩歌染上一層淡淡的哀愁。此詩卻不然,詩人以積極的人生態度來表達,所以在他筆下展現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風是無法“取”將花去的,但若沒有這個“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現自然景象之變換;春風也不會“酬”與清陰,但若沒有這個“酬”字,就不能體現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懷。若無此二字,詩人的達觀,春風的和煦,就不能躍然紙上了。

春風慷慨賜與清陰,詩人於是盡情去欣賞。所以三、四句以“清陰”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樹木茂密的狀貌,“交交”,則是形容樹木相互覆蓋交加的樣子。只見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樹林中蜿蜒曲折,伸向遠處,一片靜謐,在葱蘢的深處,園屋隱約可見。這兩句寫靜,略有唐人常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題破山寺後禪院》)的風味。然而常建的詩是禪寂之靜,此詩用了“翳翳”、“交交”,顯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筆鋒一轉,順勢推出主體形象。牀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兩個生活片斷來刻畫半山園主人的風神。或居家憑几小憩,或尋幽拄杖獨行。兩者雖是一靜一動,但同樣表現了詩人恬淡安寧而又欣然自樂的心境。

在此寧謐的氛圍裏,突然傳來陣陣清脆悦耳之聲,抬頭看去,原是北山一鳥,掠飛而過,留下一片“好音”。這兩句極富韻味。北山即鐘山,六朝時周顒曾隱居於此。此時的北山,除了詩人獨步尋幽之外,杳無人跡,只有聲聲鳥鳴,偶爾來慰其岑寂。詩人在平夷沖淡的外表下,懷孤往之志、舉世無人相知的感慨顯示於言外。

《半山春晚即事》創作背景

王安石於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退居江寧。元豐中營建園宅,稱半山園,因其地距白下門與鐘山均為七裏,正在一半路程中,並自號半山,此詩即作於此時。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2

弊廬在郭外,素產唯田園。

左右林野曠,不聞朝市喧。

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

書取幽棲事,將尋靜者論。

翻譯

簡陋的房舍在城外,先人的薄產只有田園。

周圍林茂田野廣闊,不聞城市中車馬聲喧。

釣魚人垂竿在北澗,樵夫的歌聲飛入南軒。

詩成但言隱居情事,還請高人賢士來評談。

註釋

素:舊的。

產:一作“業”。

朝:又作“城”。

靜者:指跳出塵世的出家人,這裏指皎上人。

將:又作“還”。

論:又作“言”。

賞析

皎上人,僧人名皎,生平未詳。從詩中均內容看,二人以前交往並不多。詩題為“即事”,是就自已在澗南園的生活情景加以描述。詩首二句為全詩描述的概括。正因在“郭外”,才有“左右林野曠,不聞城市喧”的開闊幽靜;正因“素業唯田園”,才有“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的田園樂趣。這些都寫得極自然,沒有其他詩寫幽居時流露出的孤寂情調。結尾點出書贈皎上人,表達自己淡泊的心志。

此詩為孟浩然在故里所作,詩中描寫了作者居住地的開闊幽靜,表現出田園生活的樂趣,表達了作者淡泊的心志。全詩寫得極為自然,沒有其他詩寫幽居時流露出的孤寂情調。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3

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翻譯

蘇堤:元佑間蘇軾官杭州刺束時建於西湖。梨花風:古代認為從小寒穀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后不久即是清明。

日暮時分笙歌已歇,遊人歸去,被驚擾一天的流鶯回到楊柳叢中享受這靜謐時刻。

註釋

梨花風:古代認為從小寒至穀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后不久即是清明。

笙歌:樂聲、歌聲。

屬:歸於。

賞析

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為清明節。清明前後正是中春,以後就步入暮春了。清明前後春意盎然是踏青賞春的佳時。吳惟信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西湖美麗的蘇堤和遊人遊春熱鬧的場面以及遊人散後幽美的景色。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

《蘇堤清明即事》雖短小,容量卻大,從白天直寫到日暮。春光明媚、和風徐徐的西子湖畔,遊人如織。到了傍晚,踏青遊湖人們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卻萬樹流鶯,鳴聲婉轉,春色依舊。把佳節清明的西湖,描繪得確如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首句,梨花風起正清明。詩人點明瞭節令正在清明。梨花盛開,和風吹拂,時值清明。天氣有何等的温暖也不必説了。梨花開在杏花,桃花的後面,一盛開就到了四月。風吹花落,那白白的梨花有的在枝頭,有的隨風飄落,彷彿是為了清明的祭祀而飄落的。清明時節,人們也忙碌着。

遊子尋春半出城。人們遊春賞玩,大多數人都出了城來到西湖蘇堤上。一個半字點出了出城遊玩的人很多。西湖邊又是多麼熱鬧。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人們遊玩到了傍晚太陽西下的時候,歡樂的笙歌音樂結束了,沒有了。湖邊堤岸上無數的楊柳,人們鬧了一天卻沒有好好地欣賞它們。不會是它們太平淡了人們不加註意,也不會是人們對它們的存在早就習以為常了而不多留心吧。這些隨風飄舞的楊柳只好讓穿梭其中飛來飛去的黃鶯享受了。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4

初夏即事

宋朝王安石

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初夏即事》譯文

石橋和茅草屋繞在曲岸旁,流水濺濺流入西邊的池塘。

晴天暖風微拂,麥子的氣息迎面撲來。綠樹青草遠勝春天百花爛漫的時節。

《初夏即事》註釋

石樑:石橋

彎碕:曲岸

濺濺:流水聲。唐人李端《山下泉》:“碧水映丹霞,濺濺度淺沙。”

陂:池塘。

晴日暖風:語本唐人薛能《折楊柳》:“暖風晴日斷浮埃,廢路新條發釣台。”

花時:花開的季節,指春天。白居易《寄元九》:“月夜與花時,少逢杯酒樂。”

《初夏即事》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初夏景色的詩。前兩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描寫了岸邊的景色:曲折的岸邊有石橋、茅屋,溪水潺潺;後兩句先從嗅覺上寫,暖風陣陣、麥子的氣息撲鼻而來,讓人感到非常愜意。接着寫視覺上的感受:綠樹青草比春天的百花更美麗。初夏季節,還沒到雨季,溪水水流不大,麥子長勢喜人,綠樹青草,令人欣喜,表達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5

原文:

九月十日即事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裏舉起了酒杯。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採折之罪?

註釋①觴(shāng):盛着酒的酒杯。

②兩重陽:唐俗,京城的人們常在重陽後的一天再次宴會賞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陽”之稱。

賞析:

此詩與《九日龍山飲》,同作於當塗。這首詩是李白歷盡人世滄桑之後的作品。

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説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採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彷彿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麼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於賞菊的人們來説,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採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6

問荊溪溪上人家,為甚人家,不種梅花?老樹支門,荒蒲繞岸,苦竹圈笆。寺無僧狐狸樣瓦,官無事烏鼠當衙。白水黃沙,倚遍欄干,數盡啼鴉。

譯文

我問荊溪岸邊的人家,你們是什麼人家,怎麼不種植梅花呢?他們用老樹支撐着大門,荒蕪的蒲草長滿了水岸。他們用細瘦的竹棍圈出籬笆。小廟的神明不靈驗,狐狸在瓦上跳騰;當官的不管事,讓烏鴉和老鼠滿衙門跑。溪水白茫茫的,岸上滿是黃沙。我倚遍一處處欄杆,一隻只數盡了那亂叫的烏鴉。

註釋

折桂令:曲牌名,又名《蟾宮曲》、《天香引》。

荊溪:水名,在江蘇省宜興縣,因靠近荊南山而得名。

為甚人家:是什麼樣的人家。

老樹支門:用枯樹支撐門,化用陸游詩:“空房終夜無燈下,斷木支門睡到明。”

圈笆:圈起的籬笆。

樣瓦:戲耍瓦塊。

烏鼠當衙:烏鴉和老鼠坐了衙門。

賞析

前六句作者詢問溪上人家為何不種梅花以及眼前荒涼景象。曲一開始,作者不直寫荒涼景象。卻巧設問句,問荊溪溪上人家為何不種梅花。梅花盛開於冬日,故知作者至荊溪邊乃在寒冬時節。更重要的是,梅花花枝俏麗,笑傲霜雪,是美好的化身,是品格高潔的象徵。作者在《水仙子·尋梅》中曾抒寫過他對梅花的酷愛。因此,這一問,既表現了作者的情感,也説明他對現實的不滿。表面上看,作者的責問彷彿是針對荊溪溪上人家的,其實不然。那言外之意彷彿是荊溪溪上的人家在説:不是我們不種,而是顧不上,請看我們是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中。就這樣,它很自然地起到了為下面寫荒涼景象的引導作用。這樣的起始非常別緻而富於啟發。接着,作者便描寫了荊溪溪上人家及其周圍的環境。“老樹支門”、“苦竹圈笆”,説明房舍的簡陋;“荒蒲繞岸”,説明環境的荒涼。這樣貧窮的荊溪溪上人家沒有心思去種梅花。從表面上看,它是作者在自問自答,實際上卻可以認為是代答,是在描寫荒涼的景象中表現荊溪人民,也就是廣大貧困的江南人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末五句作者再言荊溪所見以及內心的感受。“寺無僧狐狸樣瓦,官無事烏鼠當衙。白水黃沙,倚遍欄干,數盡啼鴉。”這是作者就其在荊溪上所見進一步所寫,可見景象是何等荒涼。字裏行間,其諷刺意味又是何等強烈。大元統治下的黑暗社會,就是一座“無僧”的“寺”。這座“無僧”的“寺”就是那些“狐狸”的安樂窩,那些“當衙”的官老爺們,就是“鳥鼠”之類,而“鳥鼠”又何能“當衙”。作者把矛頭直接指向宮府,揭露元朝統治者的暴虐、昏庸和腐敗,是使人民貧窮、大地一片荒涼的根本原因。面對眼前這一切,作者一個人久久地憑欄眺望:遠處,“白水黃沙”,看不見一點綠色,沒有一點生氣。近處,雖日已黃昏,但荊溪人家的屋頂上卻不見縷縷炊煙,只有歸巢寒鴉的啼叫打破了這黃昏的死一般的寂靜。於是,他一隻一隻地數着,直到把歸鴉的數目數完為止。結末對荊溪黃昏景色的描寫,作者處處流露出淒涼、憂傷、憤懣的心情。不然,作者不會把欄干倚遍把啼鴉數盡。這一“倚”一“數”,正説明他孤寂太甚、惆悵太重、憂傷太深。託物寓情,一個“啼”字,既是鴉啼,也是“倚遍欄干”的作者內心極度悲涼的曲折反映,其中也包含着對“狐狸樣瓦”、“鳥鼠當衙”的憤懣不平。

這首小令所描寫的荊溪荒涼景象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它是元朝統治下的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反映了在民族壓迫和官僚地主壓榨下被賤稱為“南人”的江南人民的`窮困生活,表現了作者對“狐狸樣瓦”“鳥鼠當衙”的黑暗現實的痛恨。作者對官府的抨擊是直接而大膽的,文筆是尖刻而辛辣的。從文藝上看,全曲語言質樸而又辣味十足。描寫荊溪的荒涼景象,首、中、尾一以貫之。首尾含蓄而別緻。中間則諷意深刻。陶宗儀《輟耕錄》在引述喬吉作樂府六字法後説:“大概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其在首尾貫穿,意思清新。”喬吉此曲,可謂得之矣。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7

原文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翻譯

五月五日的端午節,你贈與了我一枝艾草。

故去的人已看不見,新結交的朋友又在萬里之外。

註釋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結交的知己。

賞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軍被扣,在鎮江逃脱後,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謠言所誣陷。為了表明心志,他憤然寫下了這首《端午即事》。

在詩中端午節歡愉的背後暗含着作者的一絲無奈,但是即使在這種境況中,他在內心深處仍然滿懷着“丹心照夙昔”的壯志。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樣為國難奔波卻壯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創作背景

公元1276年(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軍被扣,在鎮江逃脱後又一度被謠言所誣陷。而為了表明心志,他憤然寫下了這首《端午即事》。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8

清明即事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翻譯

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的心裏自然就起了憂愁思念。

馬車聲在路上繁雜地響着,東城郊外微風拂柳一片葱翠一片。

落花飛舞芳草齊齊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成雙成對的蝴蝶嬉戲不已。

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裏回憶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註釋

帝裏:京都。

茗:茶。按,飲茶之風,似始盛於中唐以後,盛唐時尚不多見。

賞析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個“重”字,一個“愁”字,開篇明義。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許清明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遊子此刻的心中卻貯着一片愁楚。一開篇,全詩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緒中,奠定了抒情狀物的基調。清明節,唐人有遊春訪勝、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風俗,往往傾城而出。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就惟妙惟肖地點染出了這種境界。説點染,是因為是作者並未進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採用動靜結合,聲色倶出的特寫手法,猶如一個配着聲音的特寫鏡頭,生動自然。遠處,甬路上傳來了一陣吱吱嘎嘎的行車聲,這聲音有些駁雜,看來不是一輛車,它們到哪裏去呢?“柳色東城翠”,哦,原來是到東城去折柳踏青。一個"翠"字不禁使人想到了依依柳煙,濛濛新綠的初春圖景。接着,“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喜”,詩人又把想象的目光轉向了綠草青青的郊外。

坐在馬車上,順着青色的甬路來到綠意萌生的柳林,來到萬勿復甦的郊外。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輕盈地飄落,而毛絨絨、綠酥穌的小草卻齊刷刷地探出了頭,給這世界點綴一片新綠。羣鶯自由自在地翱翔,美麗的蝴蝶成雙成對地嬉戲,一切生命都在盡享大自然的温柔和麗,這該是何等暢快、舒心。

然而詩人並未“漸入佳境”,筆鋒一轉,把目光收回身旁。"堂堂坐相憶,酌茗代醉",一動一靜,兩個鏡頭浦,我們彷彿看到了詩人獨坐曠室,痴痴地追憶什麼,繼而端起茶杯,默默一飲而盡,歎口氣又呆呆坐出神。這裏的孤寂、愁思,這裏的淒冷、沉默,同欣欣向榮的大自然、歡愉的郊遊人羣形成了一種多麼鮮明的對比。詩人追憶什麼,是童年無拘無束的天真自由,少年隱居的苦讀生活,還是欲登仕途的漂泊歲月?詩人在愁什麼,愁仕途的艱辛難捱,還是愁人世的滄桑易變?

融融春光下詩人抒寫了無盡的感慨,箇中滋味令人咀嚼不盡。 詩人想入仕途卻又忐忑不安;欲走進無拘無束的大自然,卻又於心不甘。種種矛盾的情緒扭結在一起,寓情於景,寓情於境,自然而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微妙、複雜的內心世界。

創作背景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早春,孟浩然西遊至長安,應考進士。適逢清明,詩人即事抒懷,寫下了這首五言詩。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9

原文:

溪居即事

朝代:唐朝

作者: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譯文及註釋:

譯文

籬笆外面不知是誰家沒有繫好船隻。春潮上漲小船被吹進了釣魚灣。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興,突然發現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是村裏來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門打開。

註釋

1.溪居:溪邊村舍。

2.即事:對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觸而創作。

3.系(jì):栓,捆綁。

4.卻關:打開門閂。

賞析:

這首詩寫眼前所見,信手拈來,自然成篇。所寫雖日常生活小事,卻能給人以美的薰陶。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為生產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點不稀奇的。但“籬外誰家不繫船”句,卻於平常中又顯出不平常來了。似乎作者於無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這一瑣事,故以此句開首。“誰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為“不繫船”,船便被吹進“釣魚灣”。“春風”二字,不僅點時令,也道出了船的動因。春潮上漲,溪水滿溢,小船才會隨着風勢,由遠至近,悠悠盪盪地一直漂進釣魚灣來。不繫船,可能出於無心,這在春日農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經作者兩筆勾勒,溪居的那種恬靜、平和的景象便被攝入畫面,再着春風一“吹”,整個畫面都活了起來,生氣盎然,饒有詩意。

鄉村春日,人們都在田間勞作,村裏是很清靜的,除了孩子們在宅前屋後嬉戲之外,少有閒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發現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是客人來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打開柴門的扣子,打開柴門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兒童那種好奇、興奮、粗疏、急切的心理狀態,描繪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詩人捕捉住這一剎那間極富情趣的小鏡頭,成功地攝取了一個熱情淳樸、天真可愛的農村兒童的形象。

這首詩純用白描,不做作,不塗飾,樸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謂洗盡鉛華,得天然之趣,因而詩味濃郁,意境悠遠。詩人給讀者展現出一幅素淡的水鄉風景

畫:臨水的村莊,掩着的柴門,疏疏落落的籬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盪的小船,奔走的兒童。靜中寓動,動中見靜,一切都很和諧而富有詩意,使人感受到水寧靜、優美的景色,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而透過這一切,讀者還隱約可見一位翹首拈鬚、悠然自得的詩人形象,領略到他那積極樂觀的生活情趣和閒適舒坦的心情。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0

  春日即事

病起多情白日遲,強來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館初春後,人倚欄杆欲暮時。

亂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麥自無知。

池邊垂柳腰支活,折盡長條為寄誰?

翻譯

我病體初愈,帶着極大的興趣,勉強漫步庭院,探尋春天的消息;院中陽光明媚,日影緩緩西移。

池邊的亭台樓閣積雪已經消融,透滿了初春的活力;我留連忘返,倚着欄杆,一直到夕陽西下,暮雲低迷。

那上下翻飛的蝴蝶,那嗡嗡盤旋的蜜蜂,似乎都充滿了情意;滿地的兔葵,叢生的燕麥,一個勁地長着,怎知我滿腹的心思?

池塘邊的垂柳在風中搖動着它婀娜的腰肢,我想把它折下送人,可心中的人啊,你此時又在何地?

註釋

病起:病癒。

多情:指情志高。

白日遲:用《詩·豳風·七月》“春日遲遲”句,謂春日過得緩慢。

強:勉強。

池館:池苑館舍。

初春:春季的第一個月。又稱孟春。

兔葵燕麥,兩種植物名。

腰支:同“腰肢”。腰身;身段;體態。

長條:長的枝條。特指柳枝。

賞析

這首詩是呂本中的代表作,無論是抒情還是寫景,都寫得流轉自然,為歷來選家所重。

首句的“病起多情”是全詩的主腦,“病起”是身體狀況,“多情”是因為病,因為春懷,還有門外的春景。一個人纏綿病榻多日,今天身體好些,能夠出外走走,而外面是足以感人、使人留戀的初春美景,詩人自然多情。在這樣的心情指導下,見到的景色也變得多情起來。於是,院中的白日、似乎遲遲不墜,將温暖的陽光灑滿大地,讓詩人盡情領略眼前的春光。首句寫春日,照應節候,也是在室內很久的病人乍一出門的最直截的反應,寫得很自然。次句“強來庭下探花期”是承首句説,“強來”是“病起”的進一步説明;“探花期”又是“多情”的表現。

次聯依“庭下探花期”展開。詩人漫步庭院,欣賞着早春景色,只見病前所見的積雪都已消融,和暖的春風吹滿大地,使人懶洋洋地,他便倚着欄杆,久久不想離去,一直到黃昏,太陽即將下山。前面已有“白日遲”句,此聯又重説賞景到日暮還不走,他站的時間之久,對景色的多情就得到了深刻的描繪。詩在寫景時不僅僅是注目風景,而是把自己嵌入景中,與景物融合成一片。因此宋張九成在《橫浦日新錄》中稱讚説:“此自可入畫。人之情意,物之容態,二句盡之。”詩也成為眾口稱讚的名聯。

下一聯又接上“人倚闌干”寫。詩人倚欄杆這麼久,看得這麼細,他見到是眼前蜂蝶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遍地長着兔葵、燕麥。詩在這裏特地把“有意”與“無知”對舉,蜂蝶是有意,為春色而繁忙,兔葵、燕麥是無知,默默地生長。詩人把自己的感情移入物中,使自然界的動植物都帶有感情,襯托出自己的主觀思想。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指出,這二句都有出處。出句是化用了李商隱《二月二日》:“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句,也參考了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中的“蜜蜂蝴蝶生情性”句。呂本中在這裏借用,顯然不單單是描寫小昆蟲的熱鬧,讚賞春天的蓬勃生氣,而是由它們所交織成的氣氛中,感歎自己的孤寂。對句是用劉禹錫《再遊玄都觀》詩序中的話:“重遊玄都觀,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也是藉此含蓄地寄託自己悽然的神思。

上聯通過景色,加以主觀情感,使詩進入一種幽獨傷感的氛圍,詩人傷春的情調已經流露出來,尾聯就以情語作結,將前三聯作一大收煞。詩説小池邊的垂柳在春風中飄蕩多姿,可我即使要去折它,折了又送給誰呢?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慣,如唐王之渙《送別》雲:“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樂府有《折楊柳》專詠送別。這首詩由眼前的楊柳想到送別,而所送之人早已走了,如今不知流落在何方,於是又產生懷念,應接得很自然。更見功力的是,這樣一結,成為全詩的點睛,原來詩人病起看花,倚欄留戀,感蜂蝶有情,歎葵麥無知,種種“多情”舉動,都是因了懷人。心中所懷,不惟不見,連所懷之人在何處都不知道,讓他不得不迷惘感傷、悽然淚下。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1

江城歌吹風流,雨過平山,月滿西樓。幾許年華,三生醉夢,六月涼秋。按錦瑟佳人勸酒,卷朱簾齊按涼州。客去還留,雲樹蕭蕭,河漢悠悠。

創作背景

此小令是盧摯在揚州汪右丞的宴席上的即興之作。時逢大德七年(1303年),盧摯由湖南肅政廉訪使北上,在揚州逗留,與友人相聚,久別重逢的欣喜促使他寫下了此小令。

譯文

江城揚州充滿風情的笙管笛蕭聲和歌聲十分熱烈而温柔,一陣小雨經過了寬敞的平山堂,清澈的月光籠罩西樓,已經如此一大把的年紀,如同是在三生石上陶然迷醉的夢境中,雖然是夏日的六月,卻涼爽如秋,彈奏錦瑟的美人是在勸酒,捲起朱簾又出來一隊舞女,踩踏着《涼州》舞曲的節奏。我已經乘船離開送別者還在殷勤挽留,只見兩岸上的樹影婆娑天空中銀河悠悠。

註釋

雙調:宮調名。蟾宮曲:是元曲牌名,屬北曲雙調。也是崑曲裏一支用途極廣的北曲曲牌。

江城,:即揚州。

平山:指平山堂,在揚州蜀岡中峯大明寺西側,歐陽修所建。

幾許:多少。

三生:佛教理論,認為人有前生、今生、來生。

錦瑟:彈撥樂器,五十弦,瑟上花紋如錦。

涼州:唐代天寶樂曲名,多表現邊塞題材。

留:挽留。

河漢:天河,也稱銀河。

賞析

“江城歌吹風流,雨過平山,月滿西樓”。開篇三句點明時間地點,同時寫出良宵美景。“揚州”在古代一直是個繁華的高消費城市。唐代在繁榮熱鬧方面簡直可以和首都長安相比,而夜生活則遠遠超過長安,“平山”兼有讀書、講學、觀景之功能,因為南望江南遠山正與欄杆桕平而得名。這次歡送宴會大概就在這裏舉行。“月滿西樓”是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原話,卻天衣無縫。這三句寫景如畫,一陣雨過後,天氣轉晴,雨後的天空如洗。雨水沖刷了天地間的一切塵埃,又給這裏送來了清爽。這對於正在欣賞歌舞品嚐美酒佳餚的主客無疑是一種助興,氣氛會更加熱烈。

“幾許年華,三生醉夢,六月涼秋”三句觸景生情。轉寫自己的主觀感受。盧摯三十七歲時曾任江東按察副使在揚州衙門,此次再到揚州已經是二十多年過去了,自己也年過花甲,舊地重遊,又見故人,感慨之多不難想象,人生如夢的感覺用“三生醉夢”來表達,更增加許多迷離朦朧,正逢這六月中卻有涼爽的初秋的感覺,心情自然起伏難平。本來就百感交集之時,送別的場景再掀高潮,“按錦瑟佳人勸酒,卷朱簾齊按涼州”再轉向當時場景,彈奏錦瑟的美人可能是勸酒麴或是唱着勸酒詞,捲起朱簾又出來一隊舞蹈演員挑着“涼州”舞曲。“卷朱簾”三字屬於紀實筆法,可知是很大的演出廳,旁邊還有一些化粧室等,所以節目按照順序逐漸出場,而這是又一個高潮。“客去還留”則寫離開時依依惜別和主人殷勤挽留的情景。“雲樹蕭蕭,河漢悠悠”是寫離開後在船上所看到的景色。雖然不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蒼涼,卻也很空曠悠遠,與前面的熱鬧形成對比,委婉抒發別後的冷清和寂寞。

全篇景起景收,中間敍事兼抒情,意脈清晰,一波三折,尺幅中便有波瀾,是一篇值得品味的佳作。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2

即事

暮春三月巫峽長;皎皎行雲浮日光。

雷聲忽送千峯雨,花氣渾如百和香。

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

飛閣捲簾圖畫裏,虛無只少對瀟湘。

賞析/鑑賞

這詩是杜甫居夔州(今重慶奉節)時所作,非屬名篇,詩體屬七言拗律,第二聯本應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格式,卻作了平起格式,這樣就構成首聯、頷聯和頸聯都作平起式。首句末三字作“平仄平”,由於本詩首句取平起式,也就呈現所謂“孤平”現象,也屬拗句。大凡細檢唐代著名詩人近體詩,這類拗體大致自成一格,尤其首句末三字作“孤平”,不時可見,或許自有其規律在,當也不害吟唱。但後世學詩者如作模仿,卻或許會遭到譏彈乃至斥責。這就是所謂名家可作你不可作,似乎約定俗成,無理可講。

舊時註釋家都稱讚此詩“寫景之妙”,清代的黃生説這首詩“可作暮春山居圖看”。現略談我的粗淺看法。

第一句,“暮春三月巫峽長”。自重慶奉節到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兩岸,層巒疊嶂,無處不峽,其中最險者稱“三峽”。晉代左思的《蜀都賦》中就寫道:“經三峽之崢嶸”。但歷代關於三峽的名稱的説法不一,如明月峽、黃牛峽也曾被列入三峽中,在杜詩中也有“三峽傳何處”的發問句。通常習慣上把瞿唐峽、巫峽和西陵峽稱為三峽。在三峽中,巫峽數長,所謂“巴東三峽巫峽長”。暮春,春將過去。在唐代以前,南北朝人寫詩,不時表達惜春的感情,如“無令春色晚”,“處處春心動,常惜光陰移”,“不愁花不飛,倒畏花飛盡”,等等。杜甫寫“暮春三月巫峽長”,把暮春和“巫峽長”聯繫起來,似乎峽中的暮春三月也較其他地方的暮春三月為長,這就一反惜春的老調,有了新意。

第二句,“皎皎行雲浮日光”。清代著名杜詩注家仇兆鰲解釋道:“雲浮日光而過,其色皎皎然,雷雨將作矣。”仇氏的意思是説詩人寫這第二句是為了引出寫雷雨的第三句。清代另一位注家楊倫也作同樣的理解。按照一般的詩法觀念,説七言律的第二句引出第三句,或者説第三句承應第二句,大致無錯。但對於大詩人的作品,卻也不能一概地用詩法模式去套,從而作出刻板的解釋。前面説過,杜甫的這首《即事》詩是拗體七律,對拗體詩,前人常從它的平仄、黏連等形式不合常規律詩的格律這點上作解釋。現在我不妨提出一個看法,杜甫的拗體詩不僅在平仄形式上表現為“拗”,就是在詩意的起承轉合上也會表現出“拗”。由此我認為這首《即事》詩的第二句未必就是起到引出第三句的作用,而且,“皎皎”是形容皎明之貌,陶淵明詩句“皎皎川上平”,即為例證。杜甫寫皎白的行雲輕疾而過,並不是寫陰雲密佈,所以仇氏“雷雨將作矣”的見解未必正確。

我認為第二聯的上句“雷雨忽送千峯雨”是兀起之筆,也反映了彼時彼地忽晴忽雨的實際風光。而且,正是這一句,寫出了壯麗場面。凡寫暮春風光,即使能夠避免哀愁,卻也不易寫得壯麗。雷雨千峯,卻正是一種壯麗的場面。第二聯的下句“花氣渾如百和香”是由雨寫花。如按老套,就會有雨打花落,或者濕花垂枝之類。杜甫摒卻這些,卻採用前人寫雨後花更豔的意境,李世民《詠雨》詩就寫“花沾色更鮮”,虞世南也有“山花濕更燃”的詩句。這裏杜甫稍作變化,寫雨後花氣更濃。關於“百和香”,宋代著名杜詩研究者趙次公引古詩云:“博山爐中百和香,鬱金蘇合及都樑”,説明“百和香”是各種香物的混稱。沈約《和劉雍州繪博山香爐》也雲:“百和清夜吐,蘭煙四面充”。或謂在實際吟唱時,杜甫此詩中“百和香”的“和”字當讀仄聲。可備一説,可惜未見訓詁文獻根據。

第三聯寫鶯燕:“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前人詠春詩中常要出現鶯燕,卻又最易流入老套。杜甫由雷雨而捕捉住黃鶯的一種特殊情狀,“黃鶯過水”即“過水黃鶯”,被雨水打濕了翅膀。仇兆鰲解釋道:“鶯畏雨,故翻回”。浦起龍《讀杜心解》説:“翻回去,雨中棲止不定也”。我想還是浦氏更有見地。不少杜詩中寫黃鶯都很可愛,這首詩中卻寫它的狼狽形狀。貼切嗎?很貼切,嬌弱的黃鶯遇到雷雨,驚恐翻回,棲止不定,才真符合它的“性格”哩!

燕子就不同,詩人寫它冒雨勞作,“燕子銜泥”即“銜泥燕子”,浦起龍説“濕,不指泥”,也很有見地,這裏寫燕子身濕。如果僅僅理解為燕子銜濕泥築巢,那就流於一般了。或問:細雨濛濛,燕子銜泥是常見的,隆隆雷雨中還有燕子飛翔嗎?是的,詩人這裏未必是實寫,而是賦予想象。既然他寫過水黃鶯的狼狽,必然要寫銜泥燕子的豪壯。詩人必然會憑藉石燕的傳説,《湘州記》:“零陵山有石燕,遇風雨即飛。”零陵燕作為一個壯勇的形象,南北朝時人就有描寫:“詎得零陵燕,隨風時共舞。”(張正見《賦新題梅林輕雨應教詩》)杜甫巧妙地把勤勞的銜泥燕和豪壯的迎風燕結合起來描寫,卻也正切合這春雷千峯雨的環境,也就使這首《即事》詩的壯麗意境再次昇華起來。

尾聯上一句“飛閣捲簾圖畫裏”是總結即景風光,此時詩人客居夔州西閣,“飛閣捲簾”當是實寫。但結句盪開得很遠,一下子説到湖南,“虛無只少對瀟湘”。這看來似為突兀,其實也不奇怪,它使我們想起了陰鏗的《度青草湖》詩,其中寫道:“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源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青草湖即洞庭湖,這是描寫“瀟湘”之詩,卻聯繫到上游,出現“江連巫峽長”的句子。而杜甫此詩分明寫峽中光景,卻縱筆飛思,一直寫到下游。杜甫曾説他自己“頗學陰何苦用心”,陰是陰鏗,何是何遜。看來在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或許也是受到了陰鏗《度青草湖》詩的啟發。“虛無”,如仇兆鰲所説,“空曠貌”。峽中的風景圖畫是壯麗的,山高水險,雷雨千峯,但還缺少一點什麼,缺少浩茫廣闊。瀟湘洞庭,正是浩闊所在。杜甫《長江》詩中就寫道:“色借瀟湘闊”。有的注家釋為:“瀟湘之闊,其色皆藉資於此,以瀟湘乃江水下流也。”為有長江之水,更呈洞庭之闊;長江雖然壯麗,洞庭卻為浩曠。詩人本極狀峽中暮春景色,忽然盪開作結,寫它的不足——“虛無只少對瀟湘”,這才真叫大家筆法。杜詩讀者知道,杜甫的《去蜀》詩中説:“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遊?”東下瀟湘,是他早有的打算。他寫《即事》詩時正滯留峽中,這“虛無只少對瀟湘”句正是他東下意念的自然流露。正如他在《暮春》詩中寫“卧病擁塞在峽中,瀟湘洞庭虛映空”一樣,所以這種盪開作結更顯得情景交融。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3

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雲浮日光。

雷聲忽送千峯雨,花氣渾如百和香。

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

飛閣捲簾圖畫裏,虛無只少對瀟湘。

翻譯

巫峽的暮春三月似乎要比其他地方長一些,上空的白雲隨風疾行,映着日光,很是明亮。

突然傳來雷聲,馬上就下起大雨,天地之間,高山羣峯都籠罩在蒼茫雨中,大雨驟聚驟散,清新的空氣中馬上充滿了各種花香。

嬌弱的黃鶯遇到雷雨,驚恐翻回,棲止不定;而燕子就不同了,它冒雨勞作,迎風飛翔。

打開我窗前的捲簾,眼前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峽中的風景圖畫是壯麗的,山高水險,雷雨千峯,但還缺少瀟湘洞庭的廣闊浩茫。

註釋

皛皛:潔白明亮貌。

百和香:形容山野間花氣的濃郁。

濕不妨:濕而不妨。

虛無:空曠平遠。仇兆鰲《杜詩詳註》:“空曠貌。”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早春,當時杜甫客居夔州(今重慶奉節)西閣。杜甫自大曆元年(766年)寓居夔州,到大曆三年(768年)出三峽,在夔州度過了不到兩年的安定生活。

賞析

舊時註釋家都稱讚此詩“寫景之妙”,清代的黃生説這首詩“可作暮春山居圖看”。

第一句,“暮春三月巫峽長”。自重慶奉節到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兩岸,層巒疊嶂,無處不峽,其中最險者稱“三峽”。晉代左思的《蜀都賦》中就寫道:“經三峽之崢嶸。”但歷代關於三峽的名稱的説法不一,如明月峽、黃牛峽也曾被列入三峽中,在杜詩中也有“三峽傳何處”的發問句。通常習慣上把瞿唐峽、巫峽和西陵峽稱為三峽。在三峽中,巫峽數長,所謂“巴東三峽巫峽長”。暮春,春將過去。在唐代以前,南北朝人寫詩,不時表達惜春的感情,如“無令春色晚”,“處處春心動,常惜光陰移”,“不愁花不飛,倒畏花飛盡”,等等。杜甫寫“暮春三月巫峽長”,把暮春和“巫峽長”聯繫起來,似乎峽中的暮春三月也較其他地方的暮春三月為長,這就一反惜春的老調,有了新意。

第二句,“皎皎行雲浮日光”。清代著名杜詩注家仇兆鰲解釋道:“雲浮日光而過,其色皎皎然,雷雨將作矣。”仇氏的意思是説詩人寫這第二句是為了引出寫雷雨的第三句。清代另一位注家楊倫也作同樣的理解。按照一般的詩法觀念,説七言律的第二句引出第三句,或者説第三句承應第二句,大致無錯。但對於大詩人的作品,卻也不能一概地用詩法模式去套,從而作出刻板的解釋。杜甫的這首《即事》詩是拗體七律,對拗體詩,前人常從它的平仄、黏連等形式不合常規律詩的格律這點上作解釋。杜甫的拗體詩不僅在平仄形式上表現為“拗”,就是在詩意的起承轉合上也會表現出“拗”。這首《即事》詩的第二句未必就是起到引出第三句的作用,而且,“皎皎”是形容皎明之貌,陶淵明詩句“皎皎川上平”,即為例證。杜甫寫皎白的行雲輕疾而過,並不是寫陰雲密佈,所以仇氏“雷雨將作矣”的見解未必正確。

第二聯的上句“雷聲忽送千峯雨”是兀起之筆,也反映了彼時彼地忽晴忽雨的實際風光。而且,正是這一句,寫出了壯麗場面。凡寫暮春風光,即使能夠避免哀愁,卻也不易寫得壯麗。雷雨千峯,卻正是一種壯麗的場面。

第二聯的下句“花氣渾如百和香”是由雨寫花。如按老套,就會有雨打花落,或者濕花垂枝之類。杜甫摒卻這些,卻採用前人寫雨後花更豔的意境,李世民《詠雨》詩就寫“花沾色更鮮”,虞世南也有“山花濕更燃”的詩句。這裏杜甫稍作變化,寫雨後花氣更濃。關於“百和香”,宋代著名杜詩研究者趙次公引古詩“博山爐中百和香,鬱金蘇合及都樑”,説明“百和香”是各種香物的混稱。沈約《和劉雍州繪博山香爐》也雲:“百和清夜吐,蘭煙四面充。”或謂在實際吟唱時,杜甫此詩中“百和香”的“和”字當讀仄聲。可備一説,可惜未見訓詁文獻根據。

第三聯寫鶯燕:“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前人詠春詩中常要出現鶯燕,卻又最易流入老套。杜甫由雷雨而捕捉住黃鶯的一種特殊情狀,“黃鶯過水”即“過水黃鶯”,被雨水打濕了翅膀。仇兆鰲解釋道:“鶯畏雨,故翻回”。浦起龍《讀杜心解》説:“翻回去,雨中棲止不定也”。不少杜詩中寫黃鶯都很可愛,這首詩中卻寫它的狼狽形狀。嬌弱的黃鶯遇到雷雨,驚恐翻回,棲止不定,這才真符合它的“性格”。

燕子就不同,詩人寫它冒雨勞作,“燕子銜泥”即“銜泥燕子”,浦起龍説“濕,不指泥”,也很有見地,這裏寫燕子身濕。如果僅僅理解為燕子銜濕泥築巢,那就流於一般了。細雨濛濛,燕子銜泥是常見的,但隆隆雷雨中不一定有燕子飛翔。詩人這裏未必是實寫,而是賦予想象。既然他寫過水黃鶯的狼狽,必然要寫銜泥燕子的豪壯。詩人必然會憑藉石燕的傳説,《湘州記》:“零陵山有石燕,遇風雨即飛。”零陵燕作為一個壯勇的形象,南北朝時人就有描寫:“詎得零陵燕,隨風時共舞。”(張正見《賦新題梅林輕雨應教詩》)杜甫巧妙地把勤勞的銜泥燕和豪壯的迎風燕結合起來描寫,卻也正切合這春雷千峯雨的環境,也就使這首《即事》詩的壯麗意境再次昇華起來。

尾聯上一句“飛閣捲簾圖畫裏”是總結即景風光,此時詩人客居夔州西閣,“飛閣捲簾”當是實寫。但結句宕開得很遠,一下子説到湖南,“虛無只少對瀟湘”。這看來似為突兀,其實也不奇怪。早在陰鏗《渡青草湖》詩中就寫道:“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源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青草湖即洞庭湖,這是描寫“瀟湘”之詩,卻聯繫到上游,出現“江連巫峽長”的句子。而杜甫此詩分明寫峽中光景,卻縱筆飛思,一直寫到下游。杜甫曾説他自己“頗學陰何苦用心”,陰是陰鏗,何是何遜。杜甫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或許也是受到了陰鏗《渡青草湖》詩的啟發。峽中的風景圖畫是壯麗的,山高水險,雷雨千峯,但還缺少一點什麼,缺少浩茫廣闊。瀟湘洞庭,正是浩闊所在。杜甫《長江》詩中就寫道:“色借瀟湘闊”。有的注家釋為:“瀟湘之闊,其色皆藉資於此,以瀟湘乃江水下流也。”為有長江之水,更呈洞庭之闊;長江雖然壯麗,洞庭卻為浩曠。詩人本極狀峽中暮春景色,忽然盪開作結,寫它的不足——“虛無只少對瀟湘”,這才真叫大家筆法。杜甫的《去蜀》詩中説:“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遊?”東下瀟湘,是他早有的打算。他寫《即事》詩時正滯留峽中,這“虛無只少對瀟湘”句正是他東下意念的自然流露。正如他在《暮春》詩中寫“卧病擁塞在峽中,瀟湘洞庭虛映空”一樣,所以這種宕開作結更顯得情景交融。

此詩詩體屬七言拗律,第二聯本應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格式,卻作了平起格式,這樣就構成首聯、頷聯和頸聯都作平起式。首句末三字作“平仄平”,由於此詩首句取平起式,也就呈現所謂“孤平”現象,也屬拗句。大凡細檢唐代著名詩人近體詩,這類拗體大致自成一格,尤其首句末三字作“孤平”,不時可見,或許自有其規律在,當也不害吟唱。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4

端午即事原文: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即事譯文及註釋

譯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你贈與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卻看不見,新結交的知己卻在萬里之外。

往日能夠為國盡忠的人,現在已經白髮蒼蒼。我想要從屈原那裏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較遠。

註釋即事:就眼前之事歌詠。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結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夙昔:指昔時,往日。

靈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這裏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瀟湘、資湘(或蒸湘),合稱“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帶。

隔:間隔,距離。

遼海:泛指遼河流域以東至海地區。

端午即事賞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軍被扣,在鎮江逃脱後,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謠言所誣陷。為了表明心志,他憤然寫下了這首《端午即事》。

在詩中端午節歡愉的背後暗含着作者的一絲無奈,但是即使在這種境況中,他在內心深處仍然滿懷着“丹心照夙昔”的壯志。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樣為國難奔波卻壯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15

臨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從休務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雲重作春陰。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紫雲無路追尋。悽風寒雨是駸駸。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翻譯

到了自古以來的休假日,無事可做,只有靠低唱輕聲吟來消磨時光。天低雲重春日陰沉沉,室內宴席座上的人已經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沒有紫雲。悽風寒雨、時光匆匆催人很緊,審訊囚犯時間長了會損氣,見到飛翔的鶴時感到自愧驚心。

註釋

休務:停止公務,即休假。宋人習用語。

坐:同“座”。

駸駸:疾速的樣子。

問囚:指審案斷獄等公務。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東轉運判官召赴汴京,路過徐州,蘇軾作該詞相贈。

賞析

上片從假日的寂寞寫起。自古以來,人們在一起度假日,隨意唱歌、吟詩等。説假日“低唱微吟”,似乎頗有雅趣,其實是聊以解除寂寞而已。接着描寫了當前的天氣情況:天幕低垂,雲氣濃重,造成了春日的陰霾。這一句寫景並非閒筆,一方面為下文的“雪”、“雨”作背景,一方面也襯托出人內心的沉悶。而後寫到與友人的宴飲,並用室外的雪景作映襯:“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這是兩個無聲的“鏡頭”:一個寫人,一個寫景,一個寫室內,一個寫室外,一個寫靜態,一個寫動態(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這很容易使人想起“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句)一類詩句。在這裏,蘇軾用清冷、寂寥的氛圍,有力地烘托出“人”相對無言,只是以酒遣愁的離情別緒,以及內在的孤獨感。

下片“聞道”兩句,承上“坐中”,借晚唐杜牧的風流韻事,反其意而用之,説宴會並無美妓聲樂之歡,以見其單調無味,鬱鬱寡歡。也可以説,這裏是借“分司狂御史”“追尋”紫雲的故實,作了一筆反襯。蘇軾再用“悽風寒雨”加倍渲染,更使人感到有點透不過氣來。蘇軾為什麼這樣寫,結尾處透露了此中消息,原來,蘇軾長期為審案斷獄等公務所累,每當看到鶴時,便忽然想到隱居生活的閒逸。話説得比較婉轉含蓄,實際意思是説,對仕宦生涯感到厭倦,而嚮往林下的隱居生活。蘇軾後來在《鶴歎》詩中寫道:“驅之上堂立斯須,投以餅餌視若無。戛然長鳴乃下趨,難進易退我不如。”與蘇軾自己在仕途上的進退聯繫起來,其意比較顯豁,有助於讀者理解“見鶴忽驚心”這一句的深意。

全詞,雖為送別之作,但敍寫與議論的主要內容卻是仕宦生活,表達得比較隱約和深沉,這種打破常規的作法是比較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