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11篇

校園9.91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11篇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1

讀過這本書後,確實意識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書中每一條建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闢,啟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在此談談自己的幾點讀書感悟。

當讀到“要思考,不要死記!“這一條時,我的感觸很深。現在的教學就是這樣,對於學生所學的知識,如果學生記不會或者記會但忘記了,教師就會很生氣,讓他們寫10遍,讀20遍。直到他們會了,教師才會罷休,才會滿意。其實,這樣下去,孩子的興趣、積極性就被抹煞了,隨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這裏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了我們一個好的方法:要思考,不要死記!對於一些難以記住的知識,我們教師要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它們的同時來解釋這些知識的實質,使知識活起來。讓他們理解記憶,逐漸成為一個愛思考的人,而不是死記硬背。

其實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學會思考!

“學生的興趣是潛在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為何剛入學的孩子對學習充滿了好奇與渴望,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卻越來越少?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從細小方面入手,不可放過任何一個"刺蝟"。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教給孩子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激發學習的動力;同時教師要鑽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記住,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要掌握這一門藝術,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應當好比是你的教育車間裏增添了一件新的精緻的工具。這對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觸動,平時也想讀點書,但有時總以工作累,家庭瑣事多為由,沒能堅持下去。以後,我要制定一個讀書計劃,多讀好書來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把讀書當作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讀好書能夠淨化我們的靈魂,開啟我們的教育良知,鍛造我們的優秀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還告訴我們,把困難當作機會。的確,工作中存在許多困難,來自於班級的,來自於教學的,來自於學生的。讀了這段話我豁然開朗,在困難來臨時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有鼓足勇氣,迎面解決才是最積極的心態。我們每個人也將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得到鍛鍊,得到發展。

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還要多閲讀好的書籍,多汲取教育家們的智慧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教育心理學知識,做好一名教師,一名讓學生喜歡和對學生有幫助,能使他們得到最大發展的老師。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2

不要讓上課、評分成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沒一切的活動領域。如果一個人只是在分數上表現自己,那麼就可以毫不誇張地説,他等於根本沒有表現自己,而我們教育者,在人的這種片面性表現的情況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們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沒有看到整個花朵。一個人表現自己的領域越狹窄,全體教師的關心越是侷限在知識上,那麼反而對知識越有害,人對自己在學習上的成就就越冷淡,他的學習願望就越低落。

如果把學生比作一朵花的話,學習只是這朵花的一片花瓣而己。除了學習外,還有勞動、唱歌、彈琴、繪畫、舞蹈、手工等許多花瓣,這些花瓣組合在一起,使得這朵花驕傲得展現自己。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每一個學生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長處,讓他們的這些長處得到充分的發揮。發現深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財富”--這就是和諧的教育。

我們當教師的人應當記住:對於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了什麼程度,我們都應當讓他在公民的、勞動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腳。不要強迫兒童儘量長久地死摳書本,而要培養智慧,發展大腦,教他去觀察世界,發展兒童的智力,──這一點是教師和校長永遠不應忘記的。當學習困難的兒童跟能力較強的兒童在一起上課學習的時候,需要對他們加以特別的關心和有耐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身上所花費的功夫是一般學生的好多倍,可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令人滿意。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蘇霍姆林斯基首先強調了教師在教育、輔導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時應當像醫生一樣是一個人道主義者,醫生對那些身患重病的病人從來都是以鼓勵的言行讓他們來戰勝病魔,讓他們樹立起生活的勇氣。那我們的教育也應具有這種人道主義的精神,認真去思考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7至11歲的兒童的大腦正處於迅猛發育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忘記了必須關心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必須關心大腦兩半球皮層細胞的增強,那麼學習就會使兒童的頭腦變得遲鈍。 不應當把學習僅僅歸結為不斷地積累知識、訓練記憶和死記硬背。死記硬背會使兒童變得遲鈍和愚蠢,既有害於兒童的健康,又不利於兒童的智力發展。我的目的是要努力做到,使學習成為豐富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使這種豐富的精神生活促進兒童的發展,豐富他的智慧。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3

龍山全體校教師在邵校長引讀下,我讀完前蘇聯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遺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感覺受益匪淺。一直以來,都因為工作忙而疏於靜下心來讀書,總藉口沒時間而不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可前不久,一本前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卻讓我有如獲至寶、如遇知音之感。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佔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説的:“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説,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説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讀到這裏,我突然之間明白了,為什麼有的特級教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自己上課時儘管精心準備,教學環節的設計可謂精心,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原來,這是因為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

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

書中還特別重視德育教育,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重視對學生足夠的尊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在大師眼裏,德育教育絕對不是空洞的説教和口號式的響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細節,是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應當教會兒童去愛,而不是教他們去談論愛,應當教會兒童體驗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們尋找詞句去訴説並不存在的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些什麼?

作為一線的教師,在讀完這些文章後,真有令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也使我更加堅定了在奔向合格教育工作者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我會倍加努力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讓自己培育出的桃李遍天下!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4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文書深刻的.談到“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這個問題。注意是伴隨各個心理活動而產生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狀態,沒有注意的參加,不可能有比較穩定的心理反映,也就難以完成認知過程。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注意是學習的門户”。因此,注意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從我的二十幾年教學生涯中,我也從中發現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上課集中注意力時間短,經常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如玩筆、抓耳撓腮等;2)不聽 從老師的指令,不能遵守課堂紀律;3)上課時常想與同座位説話,不能專心做作業,影響別人;4)行為較為急躁衝動;5)小組討論中不能像別人一樣遵守規則,不能等待,表現為急不可耐。對於這部分孩子,作為教師,我們在課堂上應該對那些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多加關注。

怎樣培養孩子做事精力集中,克服注意力遊移、分散的壞習慣呢?

第一、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效率低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幹着這個,想着那個;一會兒幹這,一會兒幹那。教師要從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如給幼兒看圖書時,看完一本,再換一本。給予幼兒玩具,也不要一下子太多。如果玩具成堆、書成堆,容易使他們養成注意力分散的習慣。孩子做完一件事情,也能體會到完成這件事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這種愉快也能幫助他們繼續學習,保持注意力。

第二、對孩子講話不要老是重複。有些教師對同一件事情或某一點要求總要反覆交待好幾遍。這樣的孩子入學以後常常忽視教師所講的話。因為他已經習慣於一件事反覆地聽好多遍,當教師只講一遍時,他便當作耳旁風,以為老師也會像父母一樣重複幾遍。漫不經心地聽課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無法遵守老師的要求,自然也談不上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對孩子談事情只説一遍,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好方法。

第三、訓練孩子善於“聽”的能力。“聽”是人們獲得信息豐富知識的重要來源,對於學生來説,誰要是上課善於聽,能理解並記住聽過的東西,誰就佔優勢。因為學校里老師是以講課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師要以通過聽的途徑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如課餘時間聽小説連播、聽音樂。鼓勵孩子複述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聽到的內容,從而培養專心聽講的習慣 。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5

20xx年暑假期間,我讀了鄭傑編著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一書,收穫頗多。儘管目前的教育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生動的實例、精煉的語言、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愛和閃光的思想,對我們來説,就像甘泉雨露,滋潤着一個個乾涸的靈魂。

我讀了該書的前面一部分內容,特別是其中的第四條和第二十條、以及第二十二條建議:教師應享受生活;迴歸女性;要有寬容精神。我想了很多,感觸頗深,在此,我簡單地談談自己的讀後感受。

三者之間有着很緊密的聯繫。首先是關於教師應享受生活。不僅是教師,只要是人都應該享受生活。如果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就應該積極擺脱生活及工作上的壓力,試着解放自己、拯救自己,切莫因工作繁忙而忘記活着的意義,我們是人民教師,儘管有時社會競爭很激烈,我們仍然要讓自己自由而快樂,因為我們的周圍有太多天真可愛的孩子,他們正處在做夢的年齡,我們不應該打擾他們,而應該和他們一起享受着天生的有利條件。其次,要回歸女性。在中國小校裏,女教師佔據的比例很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女性有很多優點,如勤勞、有氣節、識大體、忍耐性強等,正因為如此,女教師更應將這些良好品質展示在女孩子面前,間接的引領着我們的女孩子養成各種良好品質,因為她們最終要為人母。如果我們喪失了女性的特質,在教育男孩子時就容易以自己的觀點壓制他們,讓他們失去陽剛本色,就像人們常説的一句話:“陽衰”皆因“陰盛”起。此時,教師應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享受生活。再次,教師要有寬容精神。寬容是女人一生要學的哲學,懂得寬容的女人,是生活的智者,她因為目光遠大,所以心胸開闊,善明事理,勇於開拓。她追求的是不變的將來,永恆的春天,競爭的人生。當我們面對每一個個性化的孩子時,我們僅僅以個人的眼光去取捨,心中就會湧現出這些詞語:笨孩子、髒孩子、調皮蛋、遺棄蟲……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裏,擁有寬容精神的人才有資格不被淘汰。雨果曾經説過:“世界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都以寬容的心態來看待周圍的孩子與同事,以一顆仁愛的心來對待這個多樣複雜的社會,那麼寬容不僅在面對異己時有用,也意味着造福自己。讓我們掙脱身心的一切束縛,自由地享受着女性的快樂生活。編輯評語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都以寬容的心態來看待周圍的孩子與同事,以一顆仁愛的心來對待這個多樣複雜的社會,那麼寬容不僅在面對異己時有用,也意味着造福自己。讓我們掙脱身心的一切束縛,自由地享受着女性的快樂生活。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6

近日又拿起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讀了很多,想了不少,但,系統的回顧,説不好,就一些想到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的教育目的可以説是為了“促進人的社會化”,我們的孩子將來都是要走向社會的,必須在受教育期間教會他們適應社會生活,使他們從“自然人”變化為“社會人”。但就我們的過渡效果來看,並不是那麼有效。社會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不強,走上社會,發現他們的所學不及所用,往往都是從頭學起,給他們的感覺是,唉!那麼多年的書白讀了,只是拿到了一張進入社會的文憑通行證。現在有許多家長讀書觀的改變也不是空穴來風,“考不上學不等於沒有好工作,學習不好不等於將來掙錢少”。因為在社會、家長看來我們生產的產品不適應社會需求。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做了很多抑制孩子童真、天性的事,從孩子讀書的第一天起,我們即在讓我們的孩子快速的成人化。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競爭是多麼激烈,競爭很殘酷,因此,你們從小必須好好讀書,在班裏、學校就要和別竟爭,強烈的競爭意識把整個班級社會化了,用成人的語言教育天真的孩子。我們樂於用成人世俗的實用的功利的眼光來判斷孩子的是與非,阻止了他們出於天性的“美夢”。一切所謂的科學教育教學方法手段都應是必須符合孩子天性的,當我們認真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會發現我們有太多出於主觀願望卻違背客觀規律的事,太多的做法都在剝奪孩子們享受童年的權力。有人主張關起門來教學,關起門來讓孩子們做夢,讓老師成為學生的朋友,用他們的語言,理解他們的思維,尋找適合他們的方法。我們需要的不是孩子成人化,我們需要的是教師兒童化。

我們面對自己的學生,想盡各種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駿馬能歷險,耕田不如牛”,揚其長避其短,讓每一位學生從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我認為不管成人還是孩子,在管理方式方法上萬變不離其宗,即人性化管理,但做到很難。人們常説,看看我們的學生,每一個都那麼有個性,那麼有天分,為什麼到了社會上都不見了個性,不見了聰明才智,都平庸的一個模樣。不管孩子還是成人,評價做到不憑印象,不抱成見,不以點蓋面,不偏愛,不求全,難。有容人之量,虛懷若谷,從善如流,更難。我們可以去做,不求百分百,只求盡力。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7

進入教師行業8年。説來慚愧,早就知道有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這本書,但從未想過去認真拜讀,恰逢有這個讀書活動的時機,我才能真正有幸拜讀這本名著。

教師是真正的“靈魂工程師”這句話真可以概括這本書。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也只有真正把教育當作事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吧!書中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想必作為教師的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些體會,讀了這本書更是令我們倍感親切和深受啟發!

雖然作為體育教師的我們也許不能完全體會到其中的奧義,但很多知識是相通的,加以應用加以改變,相信我們的教育生涯也能夠在這一生中留下濃重的一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諸多的素質和條件。這些條件如下。

首先,必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

育人之道,愛心為先。愛是什麼?愛是包容!我們面對的幾十個長相不同,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孩子,這些孩子有成績好的學生,有成績不好的學生;有運動好的學生,有運動不好的學生;有懂事乖巧的學生,也有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也許這一刻讓你開懷大笑,下一刻就使你怒髮衝冠,但他們都是孩子,有些事情只是他們的天性使然。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給孩子,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孩子的前面,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觀察他們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其次,平等地對待每個孩子,尊重人格,嚴慈相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人,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人。不要期待每個孩子成為你眼中的乖孩子,也許他們的閃光點只是你還沒用發現。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保持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讓孩子感受到你是一顆大樹,把綠蔭播撒在每個人的心中。當然,對孩子也不能放任自由,寬嚴有度才是愛。

第三,豐富的學識、幽默的態度和強健的體魄。

讓學生感受到你強大,豐富的學識是必要的條件,人都是有趨向性的,也是有好奇心的,現代的學生不會僅僅滿足有限的知識。態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興趣,態度自然而然地就會朝着一個好方向發展。體育老師在嚴格的同時,不能沒有幽默的態度。強健的體魄,是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的基礎,是教學技能得以展示的根本。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通曉八方,讓對付學生自然也是信手拈來。

讀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時時勤讀之,方能在教育上收到更大的啟發!感謝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8

每個人都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人生,而豐富人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讀書和旅行。最近這段時間我讀了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讓我對孩子們的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

書中深刻地談到“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這個問題。注意是伴隨各個心理活動而產生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狀態,沒有注意的參加,不可能有比較穩定的心理反映,也就難以完成認知過程。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注意是學習的門户”。因此,注意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人人注重教育的今天,要想全面開發學生的智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對於我現在教的一年級的孩子們來説,他們年齡小,自制力差,活潑好動,上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怎樣培養孩子做事精力集中,克服注意力遊移、分散的壞習慣呢?

第一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效率低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幹着這個,想着那個;一會兒幹這,一會兒幹那。教師要從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如給孩子看圖書時,看完一本,再換一本,容易使他們養成注意力分散的習慣。孩子做完一件事情,也能體會到完成這件事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這種愉快也能幫助他們繼續學習,保持注意力。

第二、對孩子講話不要老是重複。有些教師對同一件事情或某一點要求總要反覆交待好幾遍。這樣的孩子入學以後常常忽視教師所講的話。因為他已經習慣於一件事反覆地聽好多遍,當教師只講一遍時,他便當作耳旁風,以為老師也會像父母一樣重複幾遍。漫不經心地聽課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無法遵守老師的要求,自然也談不上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對孩子談事情只説一遍,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好方法。

第三、訓練孩子善於“聽”的能力。“聽”是人們獲得信息豐富知識的重要來源,對於學生來説,誰要是上課善於聽,能理解並記住聽過的東西,誰就佔優勢。因為學校里老師是以講課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師要以通過聽的途徑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如課餘時間聽小説連播、聽音樂。鼓勵孩子複述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聽到的內容,從而培養專心聽講的習慣。

對孩子來説,其注意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是通過家長和教師的不斷培養的過程。一個好習慣的養成至少要堅持21天,而一個好習慣的穩定形成最短也需要85天,所以只要能對孩子堅持要求,不斷激勵並加以督促引導,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就容易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集中。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9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了這本書後,我獲得了不少收益:感受到了擁有自己的精神空間對教師來説是多麼重要;而是未看鄭傑著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之前,我心裏有這樣的想法,這莫不是又一本“正確的廢話”的集合體吧,看着看着,發現其中還是有些內容觸動我的內心,是“無害”的,這本書沒有那種高深的理論,這越發激勵我想從書中找到其中能有助於我教學的內容。接下來我就談談讀了這本書之後一些感想:

一、學會讚美他人。

書中寫到:“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 “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工作中,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意氣風發,通達灑脱,奮發向上;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勤於學習,善於思考,踏實工作;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樂於分享,肯於吃苦,勇於創新;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淡泊名利,虛懷若谷,默默奉獻;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摯愛事業,深愛學生,精益求精……

二、學會把握機會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深刻地體會到:老師越來越難做,壓力越來越大,面對擺在眼前的困難,你做怎樣的選擇呢?是退縮,還是前進?鄭傑為我們做了細緻的分析:“如果我們退縮我們將不僅放棄了人生難得的體驗,更是放棄了自己的生存權力。如果我們正視困難,每位教師都可以在解決困難中獲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機會,你越是往前,你的機會就越多。的確,只有將困難視為機會,才能從解決困難的過程中獲得事業的成功感。

三、學會享受生活

我們活着,似乎成天在趕路,整天腳步匆匆,不敢稍停一下,生怕一旦懈怠便再也趕不上別人的步伐。我們耳邊一直迴響着兩個字“競爭”,將我們的生活“糟蹋”為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世界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角鬥場,自己則是一台疲於工作的機器,我們似乎根本沒有閒心去享受生活。這樣的狀態、這樣的心情怎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務?怎能教出適應現代化社會建設需要的人才?怎麼調整自己,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只要我們打開所有的感官,每天給自己一小段閒暇,那平素裏再平凡的點點滴滴,只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都有無限風光藴含其中。是啊,“妨礙教師享受生活的,不是別人,而正是教師自己。”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10

利用假期,靜下心來,認真的拜讀了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讀後感觸頗深。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你排解煩惱,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你有着自信。很難想像幾十年前的教育理論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還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實用意義。難怪他要成為廣大教師心中追尋的偶像,成為心中的指明燈。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都有生動的實際事例,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準備上課的材料,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還要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還要抽出時間來學習,以便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閲讀了這一章節。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學科中,使教材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我的眼前一亮,讓我的心陡然地開闊,我將繼續地研讀下去,它將是我教育生活的引路人。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11

暑假裏,再次拜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細細品位每一條都使我感觸很深,而深思後都覺得與我們做老師要有個好心態是離不開的。我們幼兒教師的工作在別人眼裏看起來是簡單而又輕鬆的,其實不然,只有身在其中的我們深知工作的艱辛。但是,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們就要調整心態——努力做一個孩子們喜歡,家長們放心,自己快樂的好老師。曾在網上看見過這樣的一段話:“心態影響人的能力,能力影響人的命運。生命的質量取決於你每天的心態,如果你能保證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證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證每天心情好,你就會獲得很好的生命質量,體驗別人體驗不到的靚麗的生活。”是的,有了好心態,就會有好心情,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好的關係。

當看到孩子們在活動中,有時思想難以集中時,就和邊上的的小朋友小聲説話,或者做小動作時,你是不是會“大發雷霆”大聲指責呢?當孩子在課間的自主遊戲中大聲説話,又或者在活動室裏來回快速跑動時,你又會不會不分“青紅皂白的”“高八度”批評一翻呢?是的,當我們第一時間發現這些現象難免很生氣,上課前作了辛苦的準備,備課也花了很多心思,但如果我們轉念一想的話,孩子們出現這些情況也是有原因的:或許我們的課設計的不是很合理,沒能引起他的興趣;或許他和邊上孩子小聲説話的話題也跟我們的活動有關;但最大的原因我想都與孩子的年齡特徵是分不開的,孩子天性好動,根本不懂得隱藏自己,他們想怎麼表現自己就用行動表示,出現以上情況時,我們可以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聽聽看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如果他的理由充分的話完全可以原諒他們的表現,當然,如果孩子真的犯錯了的話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改正,起碼該讓他知道錯哪了?我想以談心的方式比“大發雷霆”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更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吧!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兩種處理方式的心態也截然不同的,好的心態會和孩子們走得更近,和孩子的關係也會越好。同樣,我們的工作有時沒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時,我們也應該以好的心態為家長多方面考慮,思考其原因,想出解決協商的辦法。也只有得到家長的支持和理解,我們的工作做起也更順利,更有意義。好心態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實踐中得知,好的心態會使我們自己的心理更健康,工作更順利,生活更愉快,關係更和諧!讓我們以積極快樂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