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無衣》詩經原文註釋翻譯賞析

校園7.18K

作品簡介

《無衣》詩經原文註釋翻譯賞析

《國風·秦風·無衣》,為先秦時代漢族民歌。作為《詩經》中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此詩讚頌了即將參加作戰的將士,同仇敵愾的戰鬥精神。秦哀公賦此詩,表示同意申包胥的請求,決定出兵救楚。全詩共三章,採用了重疊復沓的形式,《詩經》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作品原文

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⑴。王於興師⑵,修我戈矛,與子同仇⑶!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⑷。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⑸!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⑹。王於興師,修我甲兵⑺,與子偕行⑻!

作品註釋

⑴袍:長袍,即今之斗篷。

⑵王:指指秦君。

⑶同仇:共同對敵。

⑷澤:通“襗”,內衣,如今之汗衫。

⑸作:起。

⑹裳:下衣,此指戰裙。

⑺甲兵:鎧甲與兵器。

⑻行:往。

白話譯文

誰説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誰説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與你在一起。

誰説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胄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文學賞析

在《詩經》大量的戰爭題材作品中,《無衣》一詩以其高亢的精神境界和獨特的'表現方式受到人們的重視。《無衣》乃是秦哀公應楚臣申包胥之請,出兵救楚抗吳而作,是哀公徵召秦民從軍,士卒相約之歌。

由於此詩旨在歌頌,也就是説以“美”為主,所以對秦軍來説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據《左傳》記載,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吳國[3] 軍隊攻陷楚國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援,“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於是一舉擊退了吳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師的時候,此詩猶如一首誓詞;對士兵們來説,則又似一首動員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這首詩中則以氣概勝。誦讀此詩,不禁為詩中火一般燃燒的激情所感染,那種慷慨激昂的英雄主義氣概令人心馳神往。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藝術效果,第一是每章開頭都採用了問答式的句法。一句“豈曰無衣”,似自責,似反問,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憤怒與憤慨,彷彿在人們復仇的心靈上點上一把火,於是無數戰士同聲響應:“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第二是語言富有強烈的動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戰士們在磨刀擦槍、舞戈揮戟的熱烈場面。這樣的詩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稱激動人心的活劇。

詩共三章,採用了重疊復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數、字數相等,但結構的相同並不意味簡單的、機械的重複,而是不斷遞進,有所發展的。如首章結句“與子同仇”,是情緒方面的,説的是他們有共同的敵人。二章結句“與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這才是行動的開始。三章結句“與子偕行”,行訓往,表明詩中的戰士們將奔赴前線共同殺敵了。這種重疊復沓的形式固然受到樂曲的限制,但與舞蹈的節奏起落與迴環往復也是緊密結合的,而構成詩中主旋律的則是一股戰鬥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樂曲的節奏與舞蹈動作,正所謂“長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禮記·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