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三語文《母親》教案

校園1.88W

教學目的與要求

高三語文《母親》教案

1認識母愛的偉大和理解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2學習兩篇文章同一題材的不同寫法

3能自行閲讀,理清思路,歸納段意

教學重點:學習兩篇文章同一題材的不同寫法

教學難點:兩位母親的的性格,品性,兩位作者的不同感受和表達,不同的寫法

教具準備教學磁帶,錄音機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方法:講述,設問 閲讀,思考回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人人都有母親,人人都體會過母愛,母愛是偉大的。在我們呀呀學語的時候,她們用一雙勤勞的手,一直呵護着我們,我們長大成人,她們默默的送我們遠行,在我們困惑時給我們自信,堅強和勇敢,我們每一個人,對母愛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聯繫課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位作家的兩篇關於母親的,歌頌母愛的文章——(板題目) 作者介紹

二,閲讀課文提示,點教學要點

三閲讀第一篇課文,聽錄音,默讀或輕聲跟讀,並有初步印象。

四,自行閲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按思路再次閲讀課文,理解設問

(一)(123)母親家世,(所處位置,姓氏,家境)—生在農家,勤勞誠實,身體好 (板書)

設問:母親的家世如何?為什麼寫這些?(強調了母親在農家,從小勞動,誠實,身體好,這是本質,基礎)

歸納段意,寫法(按時間順序,簡潔平實)

(二)(4—11)嫁為人婦——賢惠勤勞,堅忍頑強,奉獻守禮 (板書)

設問:嫁為人婦,母親經歷了什麼?(辛苦操勞,好客,忍讓,吃虧,樂於助人)#

從母親的這些經歷中,可以看出母親的什麼品質?(賢惠勤勞,堅忍頑強,奉獻守禮)

我從母親身上獲得些什麼?(平和待人,忍讓吃虧,做人有一定宗旨,法則)

歸納:段意,強調母親是受封建傳統道德影響的中國婦女,對後代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寫法,寫一件件平凡小事和細節描寫,刻畫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東方母親。

(三)(12-16)對兒子的培養,期望兒子因事業在外不能盡孝而歉疚和思念 (板書)

設問:母親怎樣支持兒子的學業(默默的籌鉅款,含淚送,有行動和寧可孤獨)

兒子為什麼説自己使老人傷心?(不成家,遠遊英國,兒行千里母擔憂)

遠遊在外的兒子如何遠對在家鄉的對母親(思念,怕拆信大段議論深化主題,抒發濃郁的思母情)

歸納:段意,家人在母去世後一年才告知,結尾感念母親的給予,表達心中的歉疚

五本篇小結:

主題思想:文章通過記敍母親一生的身世,經歷,性格,品格及遭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母親的無限敬愛和無法報答母親恩情的歉疚之情

寫作特點:按時間順序和發展寫母親,善用眾多小事和細節描寫,刻畫出一個看似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形象,在語言方面,記敍語言流暢,樸素親切,議論語言深情,富含哲理

  第二課時

一導入:如果説東方的母親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 母愛是默默的,含蓄的,用行動的表達的,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產生影響的,而西方的母親卻有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現在我們接着學習第二篇,來感受一下西方母親的愛。

作者簡介

《母親》兩篇教案

標籤:高三語文複習教案,高三語文公開課教案,高中語文教案, 《母親》兩篇教案,

二,閲讀課文提示,點教學要點

三閲讀第一篇課文,聽錄音,默讀或輕聲跟讀,並有初步印象。

四,自行閲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按思路再次閲讀課文,理解設問

第一部分:母親探望在部隊的兒子——兒子的感受,期盼

↓ 言談,舉止動作 鼓舞,激勵 必勝 歸來報答 (板書)

張揚,自尊,自信

設問:母親和兒子的告別場面怎樣描寫母親?(找出描寫母親言談,舉止,動作的語句)

通過這些描寫,我們看出母親是個什麼樣的人?(張揚,自尊,自信,)

她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鼓舞,激勵兒子)

兒子有什麼感受和期盼?(讀第8段,明確必勝信念,凱旋而歸,安慰報答母親,見練習冊的課文閲讀)

歸納:段意,寫法,在一個特定的場面裏,將筆觸集中於一點,用語言,動作,舉止描寫來體現母親張揚,自尊的個性,以及在極度的預言中飽含的.母愛,兒子對母愛的感受和對勝利的期盼,也很有新意

第二部分回憶13歲時的家庭生活——母愛克己無私 (板書)

辛苦維持,素食(物質上)

設問:在窮困的生活中,母愛怎樣表現?(要求學生用自己語言講述)

歸納:段意

第三部分:回憶母親的多個預言——母愛鼓勵,樹立兒子的自信心並學會忍耐,努力(精神上)(板書)

設問:母親的預言有點狂,卻對兒子產生什麼影響?(見上)

歸納段意,母望子成龍,方法得當寫法,以對話形式表現。

第四部分:回憶往事,母親堅強,母愛——對兒子的期望和擔憂 (板書)

自信,樂觀

設問:母親為什麼有病要滿着兒子?(體現了她的堅強和對兒子的期望)

在離別前夕,從母親和兒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母親是怎樣?(既自信,樂觀,又擔憂既矛盾心理又幽默)

歸納段意,

第五部分:探望病重母親——給予兒子勇氣,微笑,道別 (板書)

《母親》兩篇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説明出處

設問:母親在病重時怎樣掛念兒子?(要求學生從33段中回答)

母親打算出什麼新花樣?(不知,埋下伏筆)

母子送別是什麼情景?兒子獲得什麼?(學生朗讀34頁的幾段並體會)

歸納段意,並指出他們的道別是互相鼓勵,母愛給了勇氣,運用了伏筆)

第五部分:母親死前寫下250封信——母愛延續——給兒子力量和勇氣 (板書)

設問:母親生前為什麼要寫下多封信?是否新花樣(啟發學生答後,確定母愛延續,前面的伏兵在此得到答案)

我從母親哪兒得到什麼?(力量和勇氣)

這樣的結尾有什麼作用?(與前照應,使讀者在意料之外,一種戲劇性的效果)

五小結本篇:主題:通過記寫母親一生中的若干片段,充分表現了母子間的骨肉深情,也塑造了一個張揚,樂觀,堅強又極具母愛的西方母親

寫作方法與特點:有選擇的寫日常生活片段,通過言,行,舉止描寫展示人物思想性格 使一個西方母親的形象栩栩如生,伏筆與照應,結尾戲劇性

第三課時

一討論, 分析,欣賞

1比較兩位東西方母親,他們的性格,行為,氣質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2兩位作者,如何感受母愛,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感情?

3同是寫母愛,兩篇文章在材料的選擇和安排上各有什麼特點?

二總結全文:通過這兩篇文章的學習,我們也和作者一樣,感受到了母親的愛——平凡,偉大,崇高,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這種愛,報答這種愛,正如古人所言愛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心草,抱得三春暉

三鞏固複習——課後練習與思考及做練習冊

四佈置作業,課下收集若干篇古今中外回憶母親,歌頌母愛的文章和詩詞,為下節課做準備

第四課時

學生用各種方式(朗誦,講解,口述)交流收集到的材料,歌頌母親和母愛

教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