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懷念母親》語文教學設計

校園1.74W

教學目標

《懷念母親》語文教學設計

1.準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詞語能運用。

2.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3.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

1、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2、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深刻體驗。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讀題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懷念母親》,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課題。

走近季羨林:我們提起季羨林,看到更多的是他頭上的光環,然而,當我們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你們會發現作者心中有一個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説:我這永久的悔就是: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這悔、這恨就從失去母親開始--

  二、失母之痛--讀

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有沒有你不懂的詞。

請同學們自己小聲地讀一讀這段文字,看看這一段中讓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請同學們再來讀讀這一段,這次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看看你能感受到什麼?

同學們自己讀了,也聽別人讀了,相信同學們一定從內心走近了季羨林,現在你們能不能把這長長的一段文字讀成一個字?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談,可以是"悔",可以是"痛",課文中為一"恨"字,這是怎樣的恨?悔恨他恨什麼?

請你再仔細讀讀課文,看看從哪些地方你看到了這個"恨"字?

學生任意談自己的理解與感受:

重點理解: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

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裏去住。

補充資料深入理解。

資料補充:

資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願: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季羨林《賦得永久的悔》

資料二:我回到家裏,看到的只是一個黑棺材,母親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

--季羨林《寸草心--我的母親》

學生讀資料,深入理解作者的失母之痛。

此刻,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懂這一段更為痛苦的文字:

課件出示《賦得永久的悔》片段:"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過渡:作者是那樣懷念母親,數十年如一日。歲那年,作者離開祖國,來到了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離,並不能割斷心中的懷念,相反,這懷念又增添了分量。

兩個"不知道為什麼",作者所不知道的,一定是同學們想知道的,請你讀讀下面的幾則日記,相信你一定能從其中找到一些答案。

  三、讀日記,解思母之情

(一)異國思鄉--品"糊"字

日記

夜靜極了,沒有一絲風,更沒有一絲聲響,我的心是否也跟着這夜晚靜了下來?

作者的心活動起來,他的心會怎樣活動呢?他的心都會回到哪裏,都會看到什麼呢?

體會一個"糊"字。

為什麼作者説這是淒涼的但又是甜蜜的?

淒涼是因為什麼?(遠離故土、缺少朋友、衣食住行)

為什麼又會是甜蜜的?(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裏,能時常回憶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彷彿就在身邊,心中多了一絲安慰、一點甜蜜,少了一些淒涼、孤獨。

一個"糊"字你讀出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理解,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讀書。

(二)觸景傷懷--寫"哭"字

讀這一段,房東太太高興得不得了,你能想象是怎樣的不得了嗎?他會做些什麼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看到房東太太的表現,你會怎樣理解這三個字"真想哭"?

房東太太讓我想起了什麼?自己的母親是怎樣等待的,而自己卻八年沒回家看上母親一眼,哪怕是一眼。請你拿起筆把你想象到的寫下來。

學生讀文,深化思母之情。

串讀幾篇日記,體會作者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

過渡:此時,再讀三自然段相信同學們一定對兩個"不知道為什麼"有所瞭解,但老師讀到此卻突然產生了這樣的一個疑問:異國的生活讓兩位母親頻來入夢,而作者在後文偏偏卻又要《尋夢》,夢境已經如此之頻,作者何故還要尋夢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尋夢的段落,看看作者尋的到底是什麼?

  四、夢中尋母--感

指名讀《尋夢》,的兩個段落,交流讀後的感受。

比較"面龐"與"面影"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龐。

再讀《尋夢》,談你的感受。

小結:季羨林在苦苦地追尋,只為得到一個清晰的`面影,只為得到母親的一個微笑,一聲呼喚,可是一次又一次追尋的結果,只是讓眼淚不停地流淌,只是讓自己的夜晚無數次地失眠,難怪他要大聲地疾呼--學生讀《尋夢》的結尾。

同學們想一想,季羨林單是在尋找自己的生母嗎?(更有濃濃的懷念祖國之心)

再來齊讀《尋夢》的結尾,感受遊子的愛國之心。

  五、總結昇華

對讀首尾兩個自然段。

總結全文。

懷念母親

敬意愛慕

恨糊哭尋

板書設計

懷念母親

敬意愛慕

恨糊哭尋

課後反思

教完《懷念母親》這篇課文之後,使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認識。本篇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字裏行間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讓人思潮澎湃。如果按照目標思路教學效果會更好。

因此教學應該這樣進行: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應注重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先出示統領全文的問題"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而後,讓學生細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並做好批註。在小組間巡視時,我提醒學生注意抓住重點語句來深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愛慕之情。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交流。我應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如下重點句子:"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當學生在交流時,仍感到困難時,我應引導學生先自由讀相關段落,用一個字概括出作者的感受,再細讀相關語句加以體會,然後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讓學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個來回。這樣的辦法很有實效,每個學生在朗讀、概括、體會的過程中都能各有所得。就這樣,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從字裏行間充分體會到了作者的真情實感,知道了母愛不僅僅是理解,寬容,呵護,牽掛,母愛是博大的,更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兩位母親身份雖然不同,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是永遠不變的,自然而然使感情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