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最新《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通用7篇)

校園2.88W

《清平樂·村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媪及其三個兒子的形象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教案吧。

最新《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通用7篇)

最新《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篇1

【教材簡析】:

《清平樂·村居》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詞。它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媪及其三個兒子的形象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開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西上饒地區農村的特色,以景物襯托出人物生活寧靜、恬適的氛圍。畫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裏吳音相媚好”,足見其生活的安詳,精神的愉快,接着從遠到近勾畫出三個兒子的動作。詞人尤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等詞句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準字音,瞭解詞意;抓關鍵詞,發揮想象,感受詞中意境。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結合材料,知人論世,走進辛棄疾的內心,體悟他英雄報國無門的悲壯之感;瞭解辛棄疾在詞壇上的成就與地位,激起對辛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方法】:

想象感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首詞都彷彿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段綿長不絕的情,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宋代詞人辛棄疾寫的詞,並通過他的詞去探尋這位偉大詞人的內心世界。(出示:走近辛棄疾)

2、(板書:“村居”)看到“村居”這個詞,你們腦海中出現了什麼樣的情景?

你們的想象讓題目有了意義。(補充課題,生讀題。)辛棄疾筆下的村居到底怎麼樣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四個字:讀通讀順。

二、學習新詞,感悟意境。

1、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一下?

預設:

(1)翁媪(“翁”上面是個公字,猜猜是什麼意思?媪呢?翁媪就是指年老的夫妻。)

(2)剝蓮蓬(把東西的皮去掉時念bāo,把蓮蓬的皮去掉叫——剝蓮蓬,把花生的皮去掉叫——剝花生,把香蕉的皮去掉叫 ——剝香蕉,把蘋果的皮去掉叫——削蘋果,把這兩個字連在一起讀——剝削。 “蓮蓬”的“蓬”我們平時念輕聲,這裏應念pénɡ,這是詩詞裏和仄、押韻的需要。你們看,“小、草、好、媪;東、籠、蓬”。)(指名讀)

2、詞一般分上闕和下闕兩部分,朗讀時,上、下闕之間要停頓,我們來喘一口氣作為停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指導朗讀)

3、這是一個怎樣的村居呢?我們再來讀,輕輕地讀,緩緩地讀,看誰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出來。(生自由讀)

4、人常説詩中有畫,你在這首詞中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茅舍清溪圖、翁媪相媚圖、大兒鋤豆圖、中兒織籠圖、小兒剝蓮圖……)

5、(出示插圖)大家看,這是文中的插圖。看着這幅圖,你讀懂了詞中的哪幾句?你感受到這是一幅怎樣的村居圖?(美麗的村居圖)你剛才一定看到許多美景,就請你一邊想象美景一邊讀這首詞。(幽靜的村居圖)你在用心感受,請你讀出村居的幽靜。(幸福的村居圖)你就帶着幸福之情讀一讀吧。就這樣,按照詞的韻律,把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都送到詞中去,就能讀得有滋有味。

6、有的同學説這是美麗的村居,你是從哪句感受到的?(第一句)多美呀!置身其中,你彷彿還能聽到什麼?(溪水聲和小鳥的叫聲)那就請你伴着淙淙的流水聲讀一讀。來,大家閉上眼睛,用力吸氣。説説看,你聞到了什麼?(荷花的芳香)(草香和泥土的氣息)好,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都送到句中讀出來。

7、這是大自然的清新、秀麗之美,也是田園風光的樸素之美。你想給這幅美好的鄉村生活畫面命名什麼有意思的題目?(農家樂,世外桃源,温馨;最美的風景……)所有的景物匯成了詞中的一個字——醉。那可真是“沉醉不知歸路”了,多麼寧靜優美的村居啊,多麼悠閒自在的田園生活啊,就讓我們隨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進這如詩如畫、清新恬靜的鄉村生活畫卷中,聽聽這“相媚好”的翁媪在用吳地方言説些什麼呢?

(1)“相媚好”:什麼意思?(想象説話)

這是老夫妻聊天的情景,幾杯酒下了肚,老兩口的話多了,老爺爺望了望老奶奶,笑着説:“……”聽了老爺爺的話,老奶奶怎麼説呢?“……”

唱《最浪漫的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多麼温馨的情景啊!我們來送他們一個“媚”字,一個“媚”字,讓人醉了。多好啊!儂儂軟語傳遞着綿綿情意。大家説的,想的都含在一個詞中,誰知道?(相媚好)

聽着他們聊天,你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老夫妻?(幸福的老夫妻)請讀出幸福之情。(恩愛的老夫妻)請用朗讀表現老倆口的恩愛。(和和美美的老夫妻)老兩口恩恩愛愛,悠閒自得,讓我們也去分享他們的快樂。(齊讀)“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媪。”

(2)我們再來誇誇他們的三個兒子。

研讀“無賴”:誰來把這兩句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從哪看出小兒無憂無慮?(無賴)

文中哪個詞兒具體表現小兒很無賴?(卧)

“卧”是什麼意思?除了俯卧,還可以怎樣卧?(仰卧、側卧……)

想一想小兒剝蓮蓬時還可能怎樣?(可能搖着小腿,嘴裏哼着歌。可能在地上打個滾兒,玩累了還可能躺在地上睡一覺。)

這樣的小兒,你想用什麼詞來形容他?(自由自在)讀出小兒的自由自在。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還可以用什麼詞形容他?(天真活潑)讀出小兒那個天真的勁兒。

“無賴”讀得輕快、上揚,小兒好頑皮呀。他享受着天真無邪的幸福,多讓人羨慕。我們都來分享他的幸福。

(3)聊着這些,看着這些,讓老兩口醉了,這裏的“醉”僅指醉酒嗎?

(4)聽到這些,作者禁不住走上前去問:“白髮誰家翁媪?” (師生對話)

“老伯貴姓?你們住在這低小的茅屋裏想必生活並不富裕,你們怎麼會這麼快樂和滿足呢?”

8、小結:這裏的風景優美,這樣的家庭很幸福,老兩口陶醉在和美的生活中。讓我們帶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入情入境地朗讀村居。同學們的心都已和村居相融,那麼,請你加進自己想象和感受再來描繪這幅村居圖。

運用想象,同學們把村居圖讀活了,如果請你用這首詞中的一個字概括這幅村居圖,你會選哪個字?是啊,面對這山清水秀的田園美景,翁媪怎能不醉?享受這温馨、愜意的天倫之樂,他們又如何不醉?

三、總結昇華,背誦課文。

1、你們覺得這些畫面美嗎?我從小就生活在農村,這些畫面對我來説很平常啊,作者怎麼就覺得那麼富有詩意呢?

簡介作者生平:800多年前,辛棄疾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而且受到了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江西上饒地區。

想到在淪陷區度日如年的老百姓,再看到眼前的一家五口,作者真的覺得眼前的畫面太美了,太富有詩意了。

2、鄉村的田園生活是那麼的恬靜,那麼的安逸,酒不醉人人自醉。此刻,看着這個遠離戰火、温馨舒適的村居生活,經歷了征戰二十多年沙場的辛棄疾感慨萬千,他會怎麼想?(指名説)

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讓老者有所養,勤者有所閒,這是辛棄疾一直主張抗金收復失地的目的呀!看到這樣理想的村居生活,他的千言萬語化作了這首隻有46個字的詞——《清平樂 ·村居》(齊讀詞)

3、這使許多人“醉”了的村居,走過800多年的風雨,清清新新地走來了,能試着背一背嗎?大家看,這首詞先寫景,後寫人,先寫老,後寫小,理清順序你會背得更快。

最新《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析

《清平樂村居》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課文,也是本冊的最後一篇課文。它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媪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恬淡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正確認讀“翁媪”、“卧剝”、“蓮蓬”等三個詞語。

2、能根據課本插圖和聯繫上下文理解“翁媪”、“無賴”、“相媚好”的意思。藉助課本插圖,把握詞的大體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想象詞描寫的田園風光的情境,感受鄉村生活的靜謐美好。體會詞人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1、有感情誦讀詩文,讀出詩的韻味。

2、詞畫結合,通過想象等策略,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四)、教學難點

理解“相媚好”、“無賴”、“卧剝”等詞語的意思,能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二、設計理念

1、誦讀古詩詞,讓學生從中體會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意境美。

2、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3、實施多元評價,學生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

三、教學過程:

(一)、瞭解詞人

板書:辛棄疾。瞭解辛棄疾嗎?(小結學生回答並適度補充:辛棄疾不僅是位著名的詞人,他還是位勇敢的將軍。在辛棄疾生活的年代,金兵佔領了國家的北方,辛棄疾參加了抵抗金兵的軍隊。但後來,他被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饒農村,在這期間,他寫了好幾首描寫農村風光的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寫在那個時候。)

(設計理念:課堂是向兩頭開放的,學生帶着問題或者帶着信息走進課堂,這既可以檢測學生的預習,又可以為全詞的教學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紹。)

(二)、導入課題

1、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2、簡介詞的標題,並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標題。(歸納朗讀好詞的標題要點:詞牌和題目之間有適當的停頓;語速不要太快。)

3、看到“村居”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麼?(學生交流自己印象或想象中的村居。)

4、過渡:那麼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什麼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學生自由讀全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幾個難讀的詞語的讀音。讀準詞語讀音後將詞語帶進句子讀。翁媪重在讀好後鼻音;卧剝重點讀好多音字;蓮蓬重在瞭解為押韻的需要而改變聲調。)

3、指名學生讀全詞。

(設計理念:把詞的每個字的字音讀正確,是詩詞誦讀的前提條件。字音教學要有所側重,懂得因“字”施教。字音教學不是孤立的,要體現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

(四)、讀好詞的節奏

1、句子“醉裏吳音相媚好”劃分正確和錯誤的兩種節奏,讓學生在比較中初步瞭解詩詞節奏劃分的一把規律。

2、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詞,教師範讀,引導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重點指向節奏的把握。)

3、師生合作讀。老師讀標題,男生讀一句,女生接讀一句。

4、學生個別展示讀。

(設計理念: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是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比較中鑑別從而初步掌握詩詞節奏劃分的技能。這一教學過程是在老師引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

(五)、讀出感悟,體驗詞境

1、默讀全詞,圈畫出能看出翁媪感情的字詞。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小結詞眼“醉”。

2、齊讀帶“醉”所在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翁媪的意思。

3、提出主問題:翁媪為什麼會陶醉呢?

4、學生讀、思、交流。

(1)、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邊除豆苗裏的草,體會大兒子的勤勞。

(2)、二兒子在編織雞籠,體會二兒子的能幹。

(3)、引導學生看插圖,想象小兒子剝蓮蓬的樣子,體會小兒子的可愛與頑皮。聯繫語境瞭解詞語“無賴”的感***彩。

(4)、分角色扮演,翁媪對話,體會翁媪內心的快樂與幸福。

小結:讀出了一個怎樣的五口之家。(板書:一醉人和睦。)

(設計理念:詩詞教學其實就是“還原“,將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形象,引導學生把文字還原為”畫“,或者是“話”(人物的對話)。還原的過程就是大體理解詩意的過程,就是形象思維訓練的過程。)

(5)、品讀因風景優美而陶醉。引導學生將寫景的文字還原為畫面,感悟村居的風景寧靜而優美。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讀出風景的美。(板書:二醉風景美。)

(6)、給村居圖取名字。

(7)、思考:作者作為一個曾經上馬殺敵的將領,為什麼不去描寫抗金的將士,而要去描寫這樣一個靜謐美好的村居生活呢?(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感情,嚮往寧靜恬淡的村居生活。)

(設計理念:詩歌重形象,沒有形象就沒有審美。詩歌重情感,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溝通想象和情感的是想象,想象把把形象還原為畫面,從而“入境”,入境才能體會詩歌藴含的感情,所謂入境入情。)

(六)、吟誦、背誦

1、過渡:看到這麼美的村居圖,陶醉的不僅是翁媪,是作者,還有我們,大家想不想把這首詞讀得更好?

2、回憶電視中吟誦的鏡頭,師生小結吟誦的特點:有節奏,有韻味,搖頭晃腦。

3、學生吟誦展示並進行吟誦接力。

4、學生自由背誦。

5、古人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指名讓學生看着插圖,將插圖還原為詞。(背誦)

6、全班一起背誦。

(設計理念:由於古詩詞的語言非常講究聲音快慢緩急、抑揚頓挫,吟誦就是根據作品音節安排的特點來讀,這種形式能充分顯示出作品原有的音樂性特點。)

(七)、小結全文,拓展遷移

1、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一個和諧幸福的五口之間,一道欣賞了一幅靜謐美好的村居圖。

2、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辛棄疾的詞更是宋詞中的精品,下課後我們要從網上找辛棄疾的詞來讀。

推薦詞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3、作業設計:(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選擇)

(1)、改寫《清平樂村居》,要求把詞中所描繪的畫面寫具體,寫出詞的意境美,題目自擬。

(2)、欣賞辛棄疾的其他詞作,欣賞作者詞的魅力,走進作者內心,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延伸詩人其他作品,這樣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一堂課上好後,學生帶着許多新的問題或者新的任務離開課堂,課堂教學結尾變成了問號式,省略號式,這不僅僅是任務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續,也是學習的延續。)

最新《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理解生詞;理解並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教學的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教法學法】

1、教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教學法”。

2、學法:首先,“邊讀、邊看、邊想”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

其次,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具體感悟美的活動中,自主地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情景導入,理解課題

1、出示課文的插圖,伴着悠揚的古琴曲,讓學生給這幅畫起個名字,並讓學生説説為什麼要起這個名字?

2、告訴學生,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詞人辛棄疾《清平樂·村居》畫的。板書課題,指出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

過渡:辛棄疾在這首詞中描寫了怎樣的鄉村,怎樣的人家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讀讀這首詞。

(設計意圖:教學以畫導入,伴以琴聲,創設了恬靜的田園氛圍,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然後以起名作引,並説出理由,可謂‘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興趣,較好地完成了對課題的理解。)

二、朗讀課文,讀出韻味

1、聽説學校電視台要招幾位主持人,今天我就來選一選,然後推薦給學校電視台。大家有信心嗎?然後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學生評價、打分。

2、告訴學生竅門(假裝只告訴剛才指名讀的學生一人,其實大家都聽到),古詩詞的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有感情,還要注意停頓,讀出詞的節奏。比如第一句“茅檐/低小”,停頓的地方,讀時要做到“停而不斷”(老師範讀),而不能……(舉反例)學生再次自由讀,再指名剛才那名學生讀,學生再評價、打分。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可以自己讀,同桌互讀,找自己的好朋友讀。)

(設計意圖:詩詞具有音律美,讀來抑揚頓挫。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以及吟詠的指導,使學生能讀出詞的韻味。)

三、合作探究,質疑探索

1、通過剛才的朗讀,對這首詞你理解了多少,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探究。

2、學生交流:

着重理解:

⑴“醉”字的似醉未醉,“吳音”的伲噥細軟,想象“翁媪”會談些什麼?

⑵“無賴”一詞的意思,感受古今詞義的區別和小兒的天真可愛。其他地方則相機點撥,一帶而過。

(設計意圖:維果茨基認為,學生是通過與教師和同伴的共同活動,通過觀察、模仿、體驗,在互動中學習的。因此,教師不多作講解,而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討論,在讀中探究,在讀中感悟,着力感受吳音的特點,白髮翁媪的親密、浪漫,小兒的調皮、可愛。教學節奏張弛結合,從而實現了能力和情感目標。)

四、感悟詞境,熟讀成誦

1、教師範讀,配樂,學生想象,問:你好象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學生準備後,指名學生説。此刻學生僅會簡單翻譯一下。

2、教師點撥:

古詩詞語言含蓄,有許多想象的餘地。你能不能通過想象,使它變得更加具體呢?比如“幾杯酒下了肚,老倆口的話也多了起來,他們會説些什麼呢?……”當然,你也可以描述鄉村的景色,還可以説説大兒,中兒,小兒……

學生邊低聲吟誦,邊想象。再次指名學生説説好像看到了什麼。

3、配樂背誦。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在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因此,教師結合課文插圖再現詩境,讓學生在積累體驗中,進一步體會到田園的恬靜、和諧,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五、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交流辛棄疾其人其作,推薦學生課外閲讀。

結束語:

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彷彿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一定對宋詞有了新的感受,希望同學們以後在宋詞中盡情遨遊,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設計意圖:以一課引一串,以本課為突破口,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打開學生的詩詞的認識之門,樹立大語文觀。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最新《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篇4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韻味。

2、通過朗讀感悟,體會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3、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重點、難點:通過朗讀、聯想,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居”,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麼?

2.有了房子,有了家,心裏才安穩,才能安居樂業。

二、認識詞牌名

詞是詩歌的一種特殊形式,課件出示《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首詞的作者是辛棄疾,詞中“破陣子”是詞牌名,想一想該如何讀好這個詞牌名?

1.教師範讀詞牌名後,讓學生跟讀

2.詞牌名有時表示一種節奏,一種情境。

師放音樂(一段描繪古戰場廝殺的音樂)。

從音樂中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感受到了什麼?再讀詞牌名——“破陣子”

下面我們再聽一首樂曲(一段舒緩,輕柔的樂曲)。談談你的感受。這可能是那一種詞牌名?(“清平樂”)指導學生讀好這個詞牌名。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音樂的欣賞對比,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瞭解了詞牌名的作用,它表現了整首詞的意境。)

三、初讀詞,體會韻味

1.我們曾經學過一首詩,清代詩人高鼎寫的《村居》,誰給我們背背這首詩?(學生背詩)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孩子們天真無邪放風箏的情景,那麼辛棄疾給我們帶來的《村居》這首詞描繪的又是一番什麼情景呢?

2.出示課件<<清平樂村居>>.

教師講述:詞一般分上闋和下闋兩部分,我們有時候也叫上片、下片。上闋和下闋之間,老師以空行為標誌,這就相當於我們平時文章中段與段之間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一樣,讀的時候要稍微停頓一下。

(設計意圖: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詞的教學以前很少接觸,這裏一方面介紹了詞的有關知識,另一方面對下面的指導朗讀做了鋪墊。)

3.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師對重點字句作相應指導。

理解“吳音”、“翁媪”;讀好“媪”、“剝”

1.指導朗讀。(古人吟詩,往往加上動作,上闋拍手讀,下闋踏足讀,師範讀,學生齊讀,開火車讀,雙人齊讀)

(設計意圖:採取形式活潑的方法指導學生讀出詞的節奏,體會詞的韻味。)

三、細細品味,理解詞的意境

1.有人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着這首詞,在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學生自由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視頻畫面,引導學生細細品讀。)

⑴.“大兒鋤豆溪東”讀到“鋤”字,你想到了那首詩?你想到了什麼?把你的感覺帶到詞中讀讀。

⑵.“中兒正織雞籠”師引導學生看圖,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他織雞籠的樣子。(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一絲不苟……)

⑶.“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媪”重點理解什麼叫“相媚好”。

他們可能在説什麼?他們是如何誇讚對方的呢?

出示句式“翁對媪説(),媪對翁説()”學生自由練説。

(設計意圖:讓學生髮揮想象,一方面更進一步瞭解了“相媚好”的意思,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説話能力。)

⑷.“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卧”可以改成什麼字?(體會“卧”字的妙處。)你是如何理解小兒是如何卧的?(寫出了小兒天真爛漫的特點)

理解“無賴”的意思。

⑸.“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指導讀好“低小”

引導學生想象“溪上青青草”的樣子。

2.把幾幅畫面拼成一幅完整的畫(師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再仔細看看畫中缺少了什麼?(師放課件“溪水的聲音”)引導學生想象這溪水是怎樣流的。在水聲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全詞。

3.古人用字講究不重複,可這首詞中卻用了三個“溪”字,重複嗎?為什麼?

4.看圖,誰能用一個詞來説説你的感受?(美、醉)

5.假如你就是詞人,此時此刻,你會想些什麼?

四、介紹詞人及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寫作意圖。

1.介紹辛棄疾。(愛國詞人,早年上過戰場,後因小人陷害,回到江蘇上饒,看到了這樣一個畫面,看到了這樣一個讓人羨慕的家庭,他不禁又想到了戰火紛飛的北方戰場。)

2.此時此刻,辛棄疾最渴望的是什麼?

(安定的生活,幸福的家庭……)

3.再讀《破陣子》,作者征戰沙場,最渴望的仍是什麼?(國泰民安,安居樂業)

4.國泰民安,安居樂業,“醉“在村居,這才是所有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板書

23.清平樂 村居

醉裏吳音…… 安居樂業

醉裏看劍…… 居危思安

教材簡析:

《清平樂 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的描寫,對翁媪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詞的開頭兩句是環境描寫,接下去便寫人。6個短句,共描寫了5個人。先寫老倆口,接下去以輕快的筆鋒,勾勒了大兒、二兒的勞動情景,最後是一個生動的農家小兒的特寫鏡頭。全詞雖然只有短短几句,卻把一家農户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風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向讀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家生活畫面。整首詞以白描的藝術手法,融敍事、寫景、抒情於一體,語言淺顯易懂,可供開發的文本資源非常豐富。

設計理念: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要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以如何教為重點,轉到現在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如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從而獲得發展為重點,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現代教學理念。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導學生體驗和領悟教材的精華,並對學科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再創造,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的策源地,通過激活教材,使教學達到一種新的境界。“以人為本”是“新課標”確立的新理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還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設計思路:

教學設計從“三維目標”出發,是“新課標”的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中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的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繫,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最新《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篇5

教材簡介:

《清平樂 村居》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全詞只有短短几句,卻把一家農户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面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給讀者展示出一幅生動的農家生活畫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豔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着小溪,佈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佈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着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裏,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翁媪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卧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 ,清新悦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和諧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在表達感情方面,全詞抒發了詞人對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喜愛和嚮往,同時也隱隱透露出對自身現實的不滿和對淪陷區百姓的深深同情。

設計理念:

1、在誦讀中理解內容,想象意境,感悟情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誦讀優秀詩文,展開想象,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領悟內容,體驗情感,並能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對於古詩詞的教學,切忌教師詳盡地講解,破壞古詩文的優美意境,而應該引導學生樂此不疲地反覆誦讀,在誦讀中展開想象、想象意境、感悟情感,品味古詩文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在語文能力訓練中,再現情境,積累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通過閲讀使文本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具體形象的畫面的過程。而實現這一過程的途徑應該是紮實有效的語文聽説讀寫等能力的訓練。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語文訓練,使詞的內容、情境、意境等在學生頭腦中再現出來;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積累語言,鍛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3、緊扣詞眼,引導品析,激發想象,感受詞人的偉大情懷。

文眼是文章的精華,作品的靈魂,集中表現了作者的寫作主旨。所以扣住文眼,就能使教學綱舉目張,通貫全篇。這首詞中的“醉”字就是全詞之眼。“醉”在本詞中有三層意思:一是酒醉;二是陶醉、沉醉,即心醉;三是心碎的意思。特別是第三層意思,作者一生的志向就是收復失地、統一祖國,可是他屢遭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國家統一更是遙遙無期。看到眼前的安詳農家,更勾起了他對淪陷區百姓的同情,而自己雖有抱負才能,卻無從施展。這種痛苦的心情只有在酒醉中或夢裏才會有些許的慰藉。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品悟“醉”字,就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詞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

設計思路:

一、比較引入,簡介體裁;

二、初讀全詞,讀通讀順;

三、誦讀全詞,品味語言;

四、賞讀全詞,想象意境;

五、品讀詞眼,感受情懷;

六、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最新《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卧剝”。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

3、通過讀懂課文,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祥和而寧靜的意境,感受農家生活快樂、愜意、悠閒、和諧。

4、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能看圖描述。

【教學重點】在多層次閲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教學難點】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能看圖描述。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古典音樂(古箏曲)。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1、同學們,“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燦爛的明珠,在宋代,詞的創作達到了巔峯。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板書課題:清平樂村居)誰來讀課題?

2、正音:樂(yuè) 齊讀課題

(簡介)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讀課題時,中間注意停頓,再一起讀一遍。

3、讀到“村居”,我們就會想到農村,在你的印象中農村是什麼樣的畫面呢?(指名説)

4、設疑:辛棄疾的詞中究竟描寫了怎樣的鄉村,怎樣的人家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學習這首詞。

二、初讀感知,誦讀正音。

1、幻燈出示整首詞,自由朗讀,把每個字讀正確,讀響亮。

2、指名2-3名學生讀。(同學們注意聽了, 老師請一個同學讀的時候,你們也要在心裏跟着讀)相機正音:翁媪 蓮蓬 卧剝

3、指導朗讀:

(1)詞和詩一樣,要讀出節奏來,只有把節奏讀正確,才有獨特的音韻美, 這首宋詞有上下兩闋,兩闋之間的停頓要長一點,咱們一起來試着讀一讀。(出示劃分節奏的詞)

(2)此也可以排列成詩的格式來讀,你看——(幻燈出示),請男同學和女同學來比一比,看誰讀的節奏感美。

三、品讀賞析,感悟詞境

(一)想象畫面,品悟詞意。

1、(出示插圖與句式提示)這首詞樸實易懂,聯繫插圖及註釋,哪些詞語、句子你自己能讀懂?你從中看到一幅幅怎樣的畫面?請結合這個句式,發揮你們的想象:讀着 ,我彷彿看到(聽到) 。

(自由品讀,一邊讀,一邊看着圖想象每句話的畫面。)

生交流(預設):

▲感悟人和

大兒、中兒的勤勞孝順

(1)古詩詞的語言和現代語言不一樣。“豆”是莊稼,真正鋤的應該是豆田裏的雜草。

(2)中兒是指——?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這兩個兒子怎樣?怎麼誇他們?

(3)表達訓練:如果用上多麼......多麼 ......這個詞,你會怎麼誇?

小兒調皮可愛。

(1)品“亡賴”

①“亡”與現在的“無”同音同義,是古漢語的讀法。

②這句話中的“亡賴”在生活中聽説過嗎?你覺得文中的“亡賴”是什麼意思?(相機板書:亡賴)具體表現在哪裏?(卧)從“卧”字你感受到了什麼?這個頑皮的小兒子剝蓮蓬時還會有哪些姿勢?從剝蓮蓬的姿勢中可以體會到小兒子怎麼樣?(無拘無束 自由自在 天真活潑 調皮可愛)

③練習説話:看看圖,想象一下小兒頑皮的樣子,剝蓮蓬時的表情、言語,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3)指導朗讀:小兒那無拘無束 調皮可愛的樣子實在讓人喜歡,那就把咱們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感悟景美

(1)讀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相機板書:茅檐 青青草)

(2)綠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條什麼樣的小溪?

(3)指導朗讀:如果你就是溪邊的一棵小草,潺潺溪水從你身邊流過,讀出你的感受。

小結:瞧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農村真是自有一番樂趣呀。那就讓我們走進畫中,聽他們聊聊吧!

▲感悟情真

(1)理解“翁媪”

“翁媪”分別是圖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畫面,老爺爺和老奶奶的關係是?(夫妻)所以,在這首詞裏“翁媪”的意思是?(一對年老的夫妻)。

(2)理解“吳音”

師相機講解“吳音”:辛棄疾在寫這首詞的時候正在江西上饒,上饒在春秋時期屬於吳國。“吳音”就是吳國的地方話。這老兩口在用當地方言聊天呢。

(3)理解“相媚好”

邊看圖邊想象,他們會聊些什麼呢?聽着他們聊天的內容,看着他們聊天的樣子,你能體會出這裏的“相媚好”是什麼意思嗎?(相機板書:相媚好)

(二)提煉“醉”字,漸入詞境。

引導學生感受“醉”之“陶醉”。(師:多麼温馨、悠閒自在的生活!老兩口怎能不感到滿足和幸福呢!這兒的“醉”僅僅是喝酒後的“醉意”嗎?它還指什麼意思?(陶醉)這老兩口為什麼而陶醉了?請一位同學再來讀讀着首詞,其他同學聯繫上下文一邊聽一邊想。

(5)交流

(6)指導朗讀:這對老夫婦醉了、作者被眼前的村居生活陶醉了,我們讀書的時候,是誰在陶醉? 讓我們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4、配樂朗讀整首詞。

四、生成畫面,描述詞境。

1、這首村居描繪的是一户農家的生活畫面。同學們默讀這首詞,把這些畫面在心中理理順。

2、交流看到的畫面

師:我請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詞,其餘同學邊聽邊想象,你按順序分別看到了什麼畫面。出示句式:我看到這樣的畫面 ,詞中是這樣寫的 。

▲風景圖

你先看到了什麼畫面?在這首詞裏是怎麼寫的?不看書,你能把這句話説一説嗎?

▲相媚圖

你接着看到了什麼畫面?老兩口恩恩愛愛,這首詞中是怎麼寫的?

▲三兒圖

最後你會看到什麼畫面?

3、你看,我們用想畫面、説畫面的方法,就可以試着把整首詞的內容給記住了。請同學們看着這幅插圖,同桌之間試着用自己的話描述

4、交流。

5、景美,人更美,在你眼中這是什麼樣的村居生活?

(和諧美滿的村居生活 快樂的村居生活 充滿詩情畫意的村居生活)

五、簡介作者,深悟詞情

過渡:同學們把作者辛棄疾的感受都説出來了,這户人家住的雖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境很美——“溪上青青草”,翁媪之間——“醉裏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多幸福的鄉村生活啊,那對白髮夫妻陶醉了。看到這一家幸福安寧的生活,其樂融融的場景,作者辛棄疾也深深陶醉了,創作了這首詞。辛棄疾大家瞭解嗎?

1、出示作者資料,介紹詞人辛棄疾以及他的生活經歷,幫助學生領會作者對農村安寧生活的嚮往之情。

2、體會詩人情感:讀完這段資料,我想你們一定明白了辛棄疾為什麼如此陶醉。此刻,看着這安寧祥和、温馨和諧的村居生活,辛棄疾感慨萬千,他會想什麼呢?

3、齊誦全詞(讓我們把這份心聲融入到我們的朗讀中吧!)

4、我們讀了這麼多遍,我想那愜意、悠閒、和諧的村居生活也一定記在我們心中了。我們來試着背一背這首詞,能背的同學就儘量背,記不住的也可以看着書讀。(出示畫面師引背)

六、總結課堂,鞏固延伸。

1、現在這村居生活和諧美好的畫面就像這首詞中的那條小溪緩緩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流淌永遠——永遠——

2、出示課後作業

(1)回家把這首詞有感情地吟誦給爸爸、媽媽聽。

(2)結合詞的內容,選擇你喜歡的一個畫面寫下來。

板書設計:

清平樂 · 村居

~~~茅檐~~~溪~~~青青草~~~(景美)

~~~相媚好~~~ (人和)

~~~無賴~~~ (情真)

~~~醉~~~

最新《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媪”“剝”兩個生字,理解“翁媪”“吳音”“相媚好”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詞中描繪的情景,體會田園生活的美。

3、瞭解宋詞的常識及辛棄疾的生平經歷。培養學生對祖國獨特文學形式的喜愛和欣賞的感情。

【教學重點】

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受鄉村生活的和諧美。

【教學難點】

理解“相媚好”“無賴”等詞語。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宋詞及辛棄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背誦詩詞,導入新課

1、課前學生背誦新近積累的宋詞:

歐陽修《採桑子》、陸游《卜算子·詠梅》、晏殊《破陣子》。

2、揭題:

剛才,同學們背誦的都是宋代詩人的作品,你能説出這些作品的體裁類別嗎?(宋詞)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首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清平樂·村居》。

3、讀課題,注意“樂”是“音樂”之“樂”。説一説預習中學會了什麼。

4、教師補充介紹宋詞常識和辛棄疾生平。

二、自學課文及檢查交流

1、出示要求:

讀正確、流利,不懂的地方查一查資料。

2、學生自學,教師個別指導。

3、交流與檢查:

⑴指名讀,正音。教師給予評價,指導適時停頓。

⑵再讀全文,詞義質疑,現在小組內交流,再舉手彙報。

⑶説説詩詞大意。

三、習字

1、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個別指導。

2、抄寫詞語。

四、作業

熟讀這首詩。

第二教時

一、交流已經學會的內容,明確本課任務

1、關於課文,你已經學會了什麼?

2、出示本課學習目標,對照檢查:

⑴聽寫詞語:

低小、吳音、蓮蓬、雞籠、翁媪。

⑵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注意是否韻味。

⑶説出詞所描繪的情景。

過渡:看來我們對這首詞的學習還需要更深入些。這節課的主要任務就是體會詞的情境和詞人的思想感情。

二、指導精讀感悟

1、輕聲朗讀課文,藉助插圖展開想象:詞中寫的是什麼樣的景,什麼樣的人,表達了什麼樣的情?

2、同小組交流。

3、發言與指導:

⑴景:

描述的時候要注意語言的完整與優美,注意順序。

關鍵詞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擴大外延:

荷塘、豆地、其它莊稼。

過渡:

你覺得這樣的鄉村景色怎麼樣?更美的是鄉村的人。

⑵人:

注意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家?有哪些人?他們各有什麼特點?

關鍵詞句: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⑶詞人想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關鍵詞:

“醉”、“喜”、“相媚好”。

4、小結:

田園生活美如畫,村居人家樂融融,此刻你一定和詩人一樣,想用手中的筆來描繪此情此景。快打開本子試一試吧!

5、簡單交流後,再次誦讀全文。

三、拓展閲讀

同學們如果對辛棄疾的詞感興趣,課後可以選讀下面幾首詞: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和《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