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歌劇魅影觀後感

校園1.14W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歌劇魅影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歌劇魅影觀後感

歌劇魅影觀後感1

歌劇的魅力源遠流長,在藝術的殿堂裏,佔有相當的地位。幾百年來,湧現出無數大師和經久不衰的名作品,優美的詠歎調,華麗的舞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羅西尼,瓦格納,比才,威爾第,普契尼。這些大師的名字同其作品,永遠是藝術的瑰寶。

我這天要寫的是一部改編成電影的歌劇,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受到觀眾的熱捧而經久不衰,成為一代經典。他就是《歌劇魅影》。

電影的開場是1961年的巴黎歌劇院門口,黑白的色調顯得整個畫面沉鬱而蒼涼,一車停在了劇院大門口,從車上被抬下一位白髮蒼蒼的已經無法行動與語言的老人,他要參加的是劇院裏的一場拍賣,這些東西都是巴黎歌劇院前被焚燒時留下來的物品。拍賣師向大家講述着一件件物品的來源,一件破舊的敲鼓的玩具小猴被這位老人拍下,雖然拍賣師無法説明它的來源,但能夠猜到,這個小猴必須與以下的影片有着聯繫。帷幕拉開,拍賣會最終一件物品隆重出場。這是20年前引發火災的那盞大吊燈,“堅信大家都還記得這盞燈,以及由這盞燈引起的杯具,還有那個揮之不去的魅影。”蓋在燈上的枱布被拉開,華麗的燈光瞬間照片照亮了這個已經敗落的歌劇院的每個角落,逐漸的,在這耀眼的燈光下,人們看到了當年華麗的歌劇院盛況,開始了魅影的追尋。這一幕,我想起了《鐵達尼號》中,露絲看到沉睡在海底的壁櫃時,由壁櫃展開的對鐵達尼號的懷想,這兩者異曲同工。

《歌劇魅影》中充滿美輪美奐的場景,新奇獨特的劇情銜接,漂亮的女主角及她盛裝華麗的服飾,還有她精緻的面龐。最扣人心絃的還是魅影的一次次“閃亮登場”,每一次都是扣人心絃,女主角輕柔動聽的聲音以及魅影充滿磁性温文爾雅的呼喚,使我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為歌劇而傾倒,那是不折不扣的藝術魅力。歌劇中的“魅”字,又何止於神祕莫測的鬼影,它所渲染的夢幻色彩無不引人入勝,女主人公克莉斯一襲白色的公主長裙,站在萬人中間的舞台上,唱着輕柔婉轉的歌,她滿頭閃爍的星星似的頭飾還有長長的漂亮的捲髮,使她好像童話中的公主。當魅影帶着他透過鏡子通向他的黑暗世界時,小船劃過湖面,燭光盛燃的燭火架從水中如睡蓮般升起時,那場景如作夢一般,克莉斯汀與羅爾在藍色背景的天空下互訴愛意時,雪花從天而降,沒有塵世的驚擾,一切安靜又動人心絃,讓人想到的,也唯有“童話”二字。

如《鐵達尼號》一樣,我同樣認為能夠激起人們心潮澎湃的或推動劇情矛盾上升的並不必須是善與惡的鬥爭。影評中曾説過《鐵達尼號》中沒有一個惡人,所有的人都是值得被紀念的。我同樣認為《歌劇魅影》中沒有惡人,雖然幽森的鬼魅以前殺過人,製造了種種的恐怖,最終還用一把火結束了整個遊戲,可是我堅信,他是全劇中組有魅力的主角,他充滿温柔的感性的聲音,他對克莉斯汀熱烈而深沉的愛讓他成為觀眾心中獨一無二的angleofmusic,成為克莉斯汀的音樂天使。人們稱他為魔鬼的兒子,他長久的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連心也從來沒有獲得過陽光,於是他用魔鬼般的手段留在克莉斯汀身邊,守護着她,痛苦如他,如影隨行,而僅有克莉斯汀的歌聲與温柔能解開他無邊的陰影。這種愛戀是瘋狂的,魅影唱到:“我把我的音樂全給了你,而你給我的回報呢是拒絕與背叛。”;這種愛戀也是神聖的,沒有淫慾,沒有佔有,魅影把昏厥的克莉斯汀留意翼翼的放入貝殼形狀的紅色軟牀,然後慢慢為他放下黑色帷幕,在他眼中,克莉斯汀是神聖的,他所想的只是留在他身邊,讓我想起了《巴黎聖母院》中卡西莫多。

關於克莉斯汀到底愛誰,或者她沒有愛過魅影,一向是一個無法討論的話題。一邊是一襲黑袍加身的,帶有邪氣與霸氣的面具下容顏可怕的魅影,一邊是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為克莉斯汀勇闖黑暗之門的白馬王子羅爾,或許人們對於得不到者的心理袒護,羅爾的風頭遠遠不及魅影,只能身為男二號。作為絕對女一號的克莉斯汀,雖然美貌,也擁有令人陶醉的聲音,但被愛者總是沒有愛者投入更令人關注,尤其是如此熾熱的感情。她畢竟不是赫思嘉。

歌劇的結尾,克莉斯汀給魅影一個深長的吻,這吻中是急於救回被困的心愛的人,還是獻給這個陪伴了十年,伴她成長,每一夜都守護着他的魅影不管為何,魅影已經淚流滿面,洞外人們的追討聲已經接近,魅影放走了這個他心愛的人,望着她和她深愛的的人離去的背影,手裏攥着的,是那一枚克莉斯汀留給他的戒指,這一刻,克莉斯汀沒有愛上他已經不重要,魅影的心已經走出黑暗,走進新的生命。

《歌劇魅影》,一部如此精湛的歌劇,一部歌劇的里程碑。

歌劇魅影觀後感2

《歌劇魅影》是我所看過的電影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部歌劇。是著名的安德魯。洛伊。韋伯的得意之作。華麗的服飾,揪心的音樂,沉重的悲吟,黑暗與光明的不斷交替,一切都那麼吸引着我。

故事由老邁的伯爵在拍賣會上競拍那第663件拍賣品時開始,鏡頭瞬間由那玩偶轉向了輝煌的歌劇院。那正預演着即將上演的歌劇。就在這時,女主人公出現了,一位年輕而有天賦的女演員,但她卻不是歌劇的主角,而長年住在地下室的一個因面貌醜而被拋棄的魅影卻被她的聲音深深吸引,並下定決心要讓她成為歌劇院的第一號人物。他在女主人公即將睡着之際,引導她演唱、跳舞、排劇,而女主人公以為是已故的父親派來的音樂天使,她深深為他的歌聲着迷,而一切在伯爵出現後,他們不在再為對方所着迷,在魅影威脅歌劇院的經理要女主人公做主角後,女主人公的歌聲吸引了眾人,就在魅影為她而作的戲劇即將上演前,魅影發現了女主人公和伯爵的感情,他試圖將她帶到他長年居住的地下宮殿,向她表達愛意,期望她為他留下,而伯爵發現她失蹤後唯一明白魅影身世的居里夫人問清情景,方知魅影原先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他對他欣賞、憐憫但又不可退步。

女主人公在地下宮殿裏發現了魅影長年為她所作的戲劇及婚紗蠟像,在他的歌聲中沉迷了,但一覺醒來後因好奇心,她揭開了魅影的面具,為他扭曲的臉龐而恐懼,而魅影像被欺騙了一般,恐懼、憤怒,但他依舊期望女主人公能為他留下,可她還是走了。最終魅影同伯爵展開了一系列鬥爭,可在生死考驗,女主人公為了救伯爵吻了魅影扭曲的臉,讓魅影震驚了,他最終放開了她,讓他們離開,而自我也消失了。

能夠説,整個電影最讓人震驚的不是悽美的感情故事,而是一路下來的音樂,他們用音樂互訴真情,也用音樂表達憤怒、哀傷、恐懼。可憐的魅影,他是永不卸粧的演員,在歌劇院以外沒有他的世界,沒有他的舞台,他只能將自我的期盼寄託於女主人公,他以為她會象迷戀他的音樂一樣迷戀他,可現實卻是在女主人公揭下他面具之後跟伯爵走了,他的面具是他唯一的衣裳,有了它,他的另一半臉是充滿自信和才氣,卻因女主人公的好奇,他不再自信,他崩潰了,將唯一的期望寄託於她會留下,她會愛他,當她象其他人一樣帶着恐懼、憐憫選擇離開時,他怎能不崩潰,他的世界已經沒有支點。唯一讓他驕傲的音樂也挽留不了他愛的人,就這麼無情地被剝奪了所有的希冀,我對他深深同情啊!再談女主人公和伯爵,全劇明顯對他們的感情刻畫是那麼的少,如果女主人公和魅影是惡魔與天使的交替,那麼女主人公和伯爵就是童話裏王子與公主夢幻愛戀。到底是什麼讓女主人公愛上伯爵而不愛魅影,真的不懂。有人説女主人公更像是因為伯爵的地位和金錢才跟他走的,不得而知!或許愛一個人真的沒有理由又或許愛的理由太多。

如果是我們,是否也會選擇伯爵而離開魅影但能夠肯定的是魅影的自尊心何其強,心理也如其面一樣嚴重扭曲,女主人公如果真的選擇和他在一齊,估計離不了那燈火輝煌卻見不得人的地下宮殿,而魅影是否會因為女主人公的留下而逐漸向正常人轉變呢我想很難很難!心理學理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很大程度上與童年經歷、家庭關係相關密切,魅影因醜陋面孔而慘遭拋棄,甚至被馬戲團的人關在籠子裏為人取笑,人格早已扭曲,他對世人有的只是冷酷和恨意,而一個人始終都心存期望,他不自覺地期望純真的女主人公能給予他愛,喚醒他對愛的渴望,但長期的受苦讓他在現實和夢想之間打轉,渴望愛又自覺得不到愛,他勇敢地去嘗試,向光明靠近,伸手去觸摸温暖,但仍舊無情地被拒絕,他心裏只剩一個聲音便是:“我不配得到愛,因為我這鬼面孔!沒有人會愛我!”多麼可憐的人,音樂是他的救命稻草,是他唯一珍視的東西,所以他期望用音樂交換感情,就好象一個小孩哭着要擁抱一樣,那便是他所有的期望。

我想如果他能意識到自我的心理問題,不放大現實的殘酷,冷靜地理解現實,努力認識自我,悦納自我,他會好起來的,畢竟一個人的心理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感情是什麼什麼是感情沒有答案!就我覺得魅影對女主人公的感情真的便是愛了嗎是他對愛的渴望之極的結果,與感情有多少聯繫或許需有人幫忙他分析。所以在未確定是感情前,不要過早地去為之肝腸寸斷。與其這樣,不如多剖析自我,多認識下自我,何況沒有完善的自我,也成就不了完美的感情!

歌劇魅影觀後感3

《劇院魅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8xx年的巴黎的故事。一個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遊蕩在巴黎歌劇院迷宮般的地下室中。年少的不幸讓人們同情他的身世,但醜陋的面容更使人們對他恐懼與排斥,不知道他來了歌劇院多少年,但他安於成為人們心中的魔鬼,成為歌劇院的幽靈。這幕音樂劇,便是講述這個劇院魅影的傳奇故事。一出悲喜劇在這場音樂劇中,有人只出現短短的一瞬,便消逝了。有的人卻經歷物是人非的變遷,依然健在。有的人咆哮命運的不公、向社會報復,有的人享受貴族的榮耀與幸福,安享生活。沉陷於愛情的泥沼,或者為愛瘋狂。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巴黎歌劇院的劇場內。這是一幕愛恨交織的悲喜劇。結局出人意料,卻也是皆大歡喜。一個關於愛的故事什麼是愛?誰能説得清道得白呢?兩情相悦的幸福,背後總有自我犧牲的悲壯。包容是愛,寵溺是愛,暗戀是愛、依戀是愛、虐戀也是愛…我們每個人都深深的陷入愛的漩渦。期待着、享受着、回味着、追憶着愛。劇院魅影,一個出生於貴族家庭的"象人",面具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以後穿的第一件衣裳。僅僅是因為他的容貌。他被光鮮的世界排斥了,沒有尊寵、沒有關愛。漂泊四方,在任何地方都成為別人獵奇的目標,甚至成為馬戲團鐵籠中的小丑。…喜愛"魅影"這個角色,因為他雖然容貌醜陋,但這掩蓋不住他那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遮蔽不了他出眾的才華,也無法抑止他對愛的追求。他愛克里斯汀,一個巴黎歌劇院裏看上去默默無聞的舞者。"魅影"為她創作優美的音樂、華麗的歌劇、教導她歌唱、訓練她的舞姿。幫助她成為一個令整個巴黎傾倒的女神。"魅影"以為克里斯汀就是他的,或者説是因為他向她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她代表了他所有的理性(對音樂的熱愛)與非理性(對愛的痴狂)的追求。當克里斯汀與拉烏爾在巴黎歌劇院的樓頂海誓山盟的時候,魅影的心碎了。再次感到無依無靠、被拋棄。淒厲的呼喊響徹巴黎的夜空,卻仍然無法改變命運的安排。他並不想復仇,或者説,他也知道自己無力改變現實世界中的一切,所以他才會使用偷樑換柱的手法,殺死皮昂吉,把自己扮演成唐璜,成為他為克里斯汀創作的歌劇中的角色,在厚厚的披風下掩飾自己的面容,在警察遍佈的巴黎歌劇院中,在舞台上與他心中的愛人上演這幕絕唱。希望在他自己創造的世界中,成為愛的主宰。也許,他知道,在現實上演的悲喜劇中,他必須死。他帶走了克里斯汀,然而,他真的是為了佔有她、霸佔她嗎?未必。因為當克里斯汀不在乎他的容貌,給他深情的一吻時,他顫抖了。我甚至能感覺到那副"怪獸"似的臉上在流淚。這是一種幸福的感覺,一種常人難以體味的幸福。他並不殘忍,也不缺同情心,他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所愛的人對他的尊重。他可以放棄克里斯汀,讓她與拉烏爾遠走高飛。但希望看到克里斯汀的坦誠,看到拉烏爾的執着。當拉烏爾寧肯被吊死,也不願放棄克里斯汀的時候,魅影明白了,這個看似柔弱的男人,擁有更大的勇氣。對愛的追求,能給人和脆弱的人帶來巨大的勇氣。愛的力量能促使我們忘記一切恐懼、去爭取。也許我們可以説,魅影的殘忍來自於他童年的不幸經歷、來自於他自卑的人格。但我們又怎能評價一個人人格的優劣呢?每個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傷害中成長。受到別人傷害的時候,往往也會傷害別人。但我覺得,拉烏爾對克里斯汀的愛,更多的是一種對年少夥伴的夢幻般想象。或者説,歌劇在對他們兩人愛情的刻畫上多少顯得有些單薄。讓人感到只是一個灰姑娘遇見王子的夢幻。甚至讓人以為,克里斯汀因為拉烏爾貴族的身份和財富才跟他在一起的。而拉烏爾和克里斯汀後來怎樣呢?無從得知。歌劇開始的拍賣會上,為什麼只有拉烏爾一個人呢?克里斯汀呢?40年的時間已是滄海變桑田,但這個傾城的美麗女孩,是否已長眠地下了呢?更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得那個擁有醜陋卻極富才華的魅影。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華麗的服飾、精緻的佈景、變幻莫測的舞台,再加上專業的演員。使得這幕來自倫敦西區,後又在百老匯等地上演的音樂劇顯得如此美麗。從演出開始,巴黎歌劇院的拍賣會上展示第663件拍品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彷彿來到了19xx年的巴黎。昏暗的拍賣會現場、垂垂老矣的拉烏爾,落滿灰塵的海報,有些機械失靈的鐃鈸,傾覆的吊燈,讓人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倏的一下時空倒轉,40年前的巴黎歌劇院一片金碧輝煌。《漢尼拔》的排演,有些耍大牌的皮昂吉腆着肚子在演唱。燈光照得他將軍的盔甲閃閃發亮。只有驚歎的份。…當場景轉移到歌劇院的地下湖時,乾冰營造出夢幻般的效果。小舟在湖面穿行。魅影此時彷彿變成駕駛貢多拉的船工,引領着克里斯汀來到他的宮殿。當拉烏爾與克里斯汀為了避開魅影,來到歌劇院樓頂的時候,背景牆上顯現的是19世紀巴黎的迷人夜景。街巷裏閃爍的燭光與滿天繁星呼應。彷彿在星河中徘徊。克里斯汀來到她父親的墓前傾訴心聲與困擾。魅影出現在十字架旁。深情的演唱,矛盾的心理,灰暗的服飾、蒼白的面具,加上幽暗的十字架。讓人也為他感到無限悲哀。而當音樂劇的最後,一個女孩來到曲折的地下室,發現魅影那件披風下的面具,拿起端詳、定格的時候,忽然間感到時光流轉。這感覺不亞於電影中的蒙太奇鏡頭。看到這個場面,我是第一次徹底折服於劇場演出的魅力。令人無法言表的感動,那是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第一次進上海大劇院看演出,深深的折服於音樂劇的魅力。只能説,《劇院魅影》帶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段傳奇,一出悲喜劇,一個關於愛的故事,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

歌劇魅影觀後感4

第一次接觸《歌劇魅影》這個故事,是在國中小城圖書館的“外國文學”書架上,那個年代的書都用牛皮紙包住書皮,封面上只有用鋼筆手寫的書名和作者名,讓人很容易錯過一本好書。在那個讀書不求甚解的年紀,歌劇魅影對我來説只是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驚險故事而已,甚至作者的名字我都已經記不得了,尚能記得的只有故事裏奇幻的鏡之屋而已。後來才知道,《歌劇魅影》是一本由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所撰著的愛情驚悚小説,法文版原著在1910年時出版,1911年時首度被翻譯成英文版。故事中以19世紀時法國巴黎的加尼葉歌劇院(Opera Garnier)作為舞台,描述一個年輕的女歌劇演員、一個年輕貴族與一個躲藏在歌劇院地底的怪人(魅影)之間的愛恨情仇。

第二次聽説《歌劇魅影》是在十多年以後。那時剛剛感受完韋博音樂劇《貓》的震撼,捎帶也只離破碎地聽了幾段音樂劇版《歌劇魅影》的唱段,至今仍記得莎拉·布萊曼《歌劇魅影》那着了魔般的眼神,也還記得安東尼奧·班得拉斯飾演的那帥得男女通殺的魅影,但《歌劇魅影》的完整故事我仍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第三次感受《歌劇魅影》是美國導演喬爾·舒馬赫執導的電影版。改編音樂劇,特別是改編百老匯演了十幾年的經典劇目,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音樂劇那種演員在舞台上的爆發力,舞美高度聚焦的表現力和演員表演的連貫性和看電影完全不同。看過戲劇的朋友都知道,在戲裏,我們很容易被唸白感動,而在電影裏,往往是一個人或物的特寫,或是一個長鏡頭,會讓我們淚流滿面。就像歌劇魅影片尾那朵伴着戒指的紅玫瑰一樣。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力和表現方式也各有不同,電影版《歌劇魅影》無疑很好地用好了電影特有的表現方式,讓電影既嚴格地尊重了原作,又具有了自己獨有的表現力,這也是導演舒馬赫聰明和高明的地方。

一位中央美院的朋友曾經説過,設計師不是藝術家,藝術帶有情緒,而且越強烈越好,往往越是和生活決絕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往往越具備打動人心的力量。所以一隻耳朵的梵高感動了無數人,而晚年忙於政務的歌德就沒什麼像樣的作品。魅影無疑可算是一位藝術家,而且貫穿多個領域,資質非常高。他同整個世界的不妥協讓這個角色有一種金庸小説裏黃老邪般的魅力,也讓他對女主角克里斯汀的熾熱愛情顯得越發動人。

問題是,看完電影的人都會問,克里斯汀到底愛誰啊?導演肯定也想過這個問題,所以他在片子裏留下了幾處線索。

男爵對克里斯汀的愛情很容易解讀,那就是正常的,或者説甚至有些單調的愛情,從片子裏他隱忍剋制的唱腔就可以感覺得到。魅影的愛就像他在假面舞會時穿的那身紅衣一樣,熾熱得像一團火。這種偏執狂般的愛充滿了佔有慾和控制慾,而且絕對容不得半點雜質(不過這就是愛情的特質麼……)就像偶老婆説的,很少有女人能抵擋這種愛,但也很少有人能一輩子承受這樣的愛。克里斯汀的愛就要複雜一些,對魅影的愛,以崇拜仰慕開始,卻以憐憫和慈悲結束。要理解她對男爵的愛很簡單,但要理解她對魅影的愛很難,導演意識到了這個軟肋,所以在片中已經有了暗示。克里斯汀第一次聽到魅影聲音的密室,是在一幅聖母像前,旁邊的窗子圖案亦有宗教的意味。而片尾魅影在克里斯汀父親墓裏用聲音蠱惑她時,她看到的畫面——或者説導演讓觀眾看到的畫面,是墓裏的十字架圖案。導演讓克里斯汀對魅影的感情先以盲目崇拜開始,最後以基督教徒殉教的意味結束,這樣自然也讓演技不是很理想的女主角的表演動機有了那麼一些深度。

其實如果再挖深些,克里斯汀(Christine)的詞根來自希臘,是“基督徒”的意思。不知道是韋伯有意為之還是卡斯頓·勒胡的靈光一現,這個名字也給了電影版的導演舒馬赫一個讓電影更加嚴謹的啟示。

片尾的玫瑰讓人唏噓,哪怕是恆久遠的鑽石,在時間的長河裏一樣會消磨不見,更何況脆弱的花朵?花朵會隨風而逝,劇院也遲早成為瓦礫,但真摯的情感永遠會鮮活地存在於人們的心中,不會變。

還是用我喜歡的威爾斯小説《時間機器》的最後來結尾吧:“……對我來説,未來仍然是黑越越的,蒼茫的,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只有偶然的幾處被他那難忘故事所照亮。我聊以zi慰的是,我這裏有兩朵奇異的白花——現已枯萎發黃,乾癟變脆——它們可以證明,即便在心智和體力消逝的時候,感激之情和相互的温存仍然活在人類的心中。”

歌劇魅影觀後感5

《歌劇魅影》是一部很古老的影片。它的創作亦是以一個真實的故事為藍本的。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本片描述十九世紀發生在 法國巴黎歌劇院的愛情故事。時值1870年,在歌劇院的地下深處,傳説住着一名相貌醜陋、戴着面具、卻學識淵博的音樂天才,多年來他神出鬼沒,躲避世人驚懼鄙夷的目光,被眾人稱之為“魅影”(傑拉德·巴特勒飾)。他動輒以鬼魅之姿製造各種紛亂,趕走他討厭的 歌手,甚至還干涉歌劇院的主角人選和劇碼安排。

幼年喪父的小克莉絲汀·戴伊被 吉里夫人帶到歌劇院接受舞蹈訓練,成為一名芭蕾舞女。當深夜無法入睡時,小克莉絲汀總是期盼父親向她許諾過的音樂天使會出現。同情於她的孤獨,魅影假扮音樂天使,隔着牆對她説話,安慰她幼小的心靈,並教她歌唱的技巧。就這樣九年過去了,年輕貌美的克莉絲汀(艾米·羅薩姆飾)在魅影的幫助下憑藉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然而,最初發自於精神層面的音樂之愛,卻逐漸轉化成為強烈的佔有慾。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實際行動,把所有妨礙克莉絲汀歌唱事業的人一一除掉。

後來,戲院的投資人勞爾(帕特里克·威爾森飾)認出克莉絲汀是他的兒時玩伴,兩人墜入愛河。魅影發現後,自覺遭到背叛,怒而砍斷舞台大吊燈的鐵鏈,讓整座華麗的水晶燈砰然粉碎在觀眾席上。隨着魅影的破壞愈來愈血腥瘋狂,克莉絲汀對他的感情也逐漸從迷戀轉為恐懼、害怕和憐憫。

半年後,勞爾跟克莉絲汀祕密訂婚,魅影突然現身於歌劇院的化裝舞會,強迫歌劇院演出他親手譜作的歌劇《唐璜》,並指名由克莉絲汀擔任女主角

。心煩意亂的克莉絲汀,半夜奔至父親墳前哭訴,勞爾則誓言要與魅影 周旋到底。

在《唐璜》首演當晚,歌劇院四周佈滿警察,孰料魅影竟然殺死男主角,親身改扮上場,與克莉絲汀演對手戲。在戲演到最高潮時,克莉絲汀當眾扯下他的面具,魅影羞愧心碎之際動手將克莉絲汀擄至他的地下密室。勞爾追蹤至地下,和魅影展開對決,卻被他用繩索勒住,魅影藉此要脅克莉絲汀答應求婚。

為了保護愛人勞爾,克莉絲汀毅然傾身,狠狠吻着魅影那張彷彿被地獄詛咒的臉。至此,這場愛情的勝負已定。絕望的魅影送走緊緊相擁的這對戀人,在警察和羣眾闖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隱去,只留下一張似笑非笑的淒涼面具……

什麼是愛?誰能説得清道得白呢?兩情相悦的幸福,背後總有自我犧牲的悲壯。包容是愛,寵溺是愛,暗戀是愛、依戀是愛、虐戀也是愛……我們每個人都深深的陷入愛的漩渦。期待着、享受着、回味着、追憶着愛。

劇院魅影,一個出生於貴族家庭的“象人”,面具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以後穿的第一件衣裳。僅僅是因為他的容貌。他被光鮮的世界排斥了,沒有尊寵、沒有關愛。漂泊四方,在任何地方都成為別人獵奇的目標,甚至成為馬戲團鐵籠中的小丑。……

喜愛“魅影”這個角色,因為他雖然容貌醜陋,但這掩蓋不住他那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遮蔽不了他出眾的才華,也無法抑止他對愛的追求。他愛 克里斯汀,一個巴黎歌劇院裏看上去默默無聞的舞者。“魅影”為她創作優美的音樂、華麗的歌劇、教導她歌唱、訓練她的舞姿。幫助她成為一個令整個巴黎傾倒的女神。

“魅影”以為克里斯汀就是他的,或者説是因為他向她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她代表了他所有的理性(對音樂的熱愛)與非理性(對愛的痴狂)的追求。當克里斯汀與拉烏爾在巴黎歌劇院的樓頂海誓山盟的時候,魅影的心碎了。再次感到無依無靠、被拋棄。淒厲的呼喊響徹巴黎的夜空,卻仍然無法改變命運的安排。

他並不想復仇,或者説,他也知道自己無力改變現實世界中的一切,所以他才會使用偷樑換柱的手法,殺死皮昂吉,把自己扮演成唐璜,成為他為克里斯汀創作的歌劇中的角色,在厚厚的披風下掩飾自己的面容,在警察遍佈的巴黎歌劇院中,在舞台上與他心中的愛人上演這幕絕唱。希望在他自己創造的世界中,成為愛的主宰。

也許,他知道,在現實上演的悲喜劇中,他必須死。他帶走了克里斯汀,然而,他真的是為了佔有她、霸佔她嗎?未必。因為當克里斯汀不在乎他的容貌,給他深情的一吻時,他顫抖了。我甚至能感覺到那副“怪獸”似的臉上在流淚。這是一種幸福的感覺,一種常人難以體味的幸福。他並不殘忍,也不缺同情心,他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所愛的人對他的尊重。

他可以放棄克里斯汀,讓她與拉烏爾遠走高飛。但希望看到克里斯汀的坦誠,看到拉烏爾的執着。當拉烏爾寧肯被吊死,也不願放棄克里斯汀的時候,魅影明白了,這個看似柔弱的男人,擁有更大的勇氣。對愛的追求,能給人和脆弱的人帶來巨大的勇氣。愛的力量能促使我們忘記一切恐懼、去爭取。

也許我們可以説,魅影的殘忍來自於他童年的不幸經歷、來自於他自卑的人格。但我們又怎能評價一個人人格的優劣呢?每個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傷害中成長。受到別人傷害的時候,往往也會傷害別人。

但我覺得,拉烏爾對克里斯汀的愛,更多的是一種對年少夥伴的夢幻般想象。或者説,歌劇在對他們兩人愛情的刻畫上多少顯得有些單薄。讓人感到只是一個灰姑娘遇見王子的夢幻。甚至讓人以為,克里斯汀因為拉烏爾貴族的身份和財富才跟他在一起的。

而拉烏爾和克里斯汀後來怎樣呢?無從得知。歌劇開始的拍賣會上,為什麼只有拉烏爾一個人呢?克里斯汀呢?40年的時間已是滄海變桑田,但這個傾城的美麗女孩,是否已長眠地下了呢?更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得那個擁有醜陋卻極富才華的魅影 !

歌劇魅影觀後感6

昨天看了20xx年電影版的《歌劇魅影》,電影從1919年拍賣歌劇院內的古董起鏡,當拍賣到修繕好的歌劇院的大吊燈時,大吊燈被冉冉升起,畫面就由黑白變為彩色,時光也被拉回到18xx年,此時的歌劇院內,大家正在排練歌劇。在全劇中,導演多次用這種線索物件顏色從黑白到彩色或者從彩色到黑白的變化的手法讓故事往返於回憶和現實之間,表達效果流暢而自然。不同於以往的回憶使用黑白,現實使用彩色,這裏恰恰是相反的,從而突出電影的主旋律還是在過往。歌劇院內總是接連地出現怪事,正在排練的女主唱被突然從空中降下來的掛簾砸到,一氣之下決定罷唱,於是有人推薦克里斯丁·戴做主唱,開始大家很懷疑她的能力,等她一開嗓的時候,大家都被她的歌聲打動了。她演出成功後回到了自己的準備室,“魅影”出現了,那個教她歌唱,給她啟示的導師。“魅影”帶着面具,他和着歌的語言直抵人心,女主角不由自主地被他牽引着走過長長的隧道,又乘小船劃過一條小河,到達了他平時棲居的宮殿。他孔雀型的大牀很吸引我,彷彿就是為女主角準備的。他們在他的宮殿裏和着歌的交流是那麼讓人傾慕。此時,女主角青梅竹馬的愛人正在她準備室的外面等着她,可是,她卻不見了。天亮的時候“魅影”把女主角又送了回去,並且給歌劇院的老闆寫信要求以後都讓克里斯丁演女主唱,但是老闆沒有同意,於是魅影又開始在歌劇院作怪。故事到高潮的時候是女主角和她青梅竹馬的愛人在天台是互訴鍾情,被“魅影”聽到了,然後兩個男人決鬥,青梅竹馬佔了上風,但是他並沒有殺了“魅影”,從而留下了後患。於是“魅影”繼續搗亂,那個一開始標誌性的大吊燈從棚頂掉了下來,“魅影”把克里斯丁引到他的宮殿,克里斯丁的愛人為了尋她也去了宮殿,這次他被“魅影”打敗了,讓克里斯丁抉擇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她的愛人,但是她吻了“魅影”,並把自己的鑽石戒指放在了他的手裏,於是“魅影”放過了他們。

看到最後,我對克里斯丁的心意有些迷惑,她到底愛着誰呢?或者説她到底更愛誰呢?

我個人覺得,她是喜歡她的青梅竹馬勞爾的,她可以為了救他去死或者怎樣,除了喜歡也許還有一點點愛吧,否則她也不會有勇氣為他死;而對於“魅影”,克里斯丁一定是愛的,因為“魅影”是她靈魂的伴侶,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有的觀影者提出疑問,那克里斯丁為什麼選擇勞爾而並非“魅影”呢?我覺得有兩種可能。

第一,是因為克里斯丁是一個世俗的女子,“魅影”長得實在是嚇人。

第二,是因為克里斯丁是一個文藝女青年,她覺得,相儒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電影到最後的鏡頭是在克里斯丁的墓前放在一支玫瑰,玫瑰上綁着絲帶,絲帶的結處是克里斯丁當年最後送給“魅影”的戒指。我覺得從這一幕出發,導演要表達的是第二點可能,即她和“魅影”要留下最好的印象給彼此,不要因為在一起而破壞了這種美麗的距離。若是兩個人日復一日地過着瑣碎的生活,也許就成了張愛玲説的紅玫瑰和白玫瑰的故事了,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她在追求這種隔閡的美,這種觸不到的傷。

而此時的我,更願意相信是第一種,克里斯丁是個世俗的女子。否則,為何她多次在眾人面前摘掉“魅影”為了掩飾自己丑陋的半邊臉的面具呢?難道是為了讓他能夠勇敢地面對生活?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那樣的年代裏,他這麼做是會被當做怪物抓走關起來的。克里斯丁這麼做分明就是想讓他出醜,想擺脱他對她心靈上的控制。而且,她的未婚夫是一個子爵,是在上流社會裏的人物,有權有錢有勢有地位,跟着他的未婚夫是會成為受人尊重的夫人的,而跟“魅影”在一起卻要過着不見天日躲躲藏藏的生活,即使自己的歌聲再美,再打動人,那又有什麼用呢?只不過就是個賣唱的罷了。有一點值得欣慰的是她心裏確實是有勞爾的,即使勞爾不是她最愛的人,因此這個結局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就此擱筆吧,想到了蘇軾和佛印的故事:“蘇軾是個大才子,佛印是個高僧,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蘇軾有時候佔了便宜很高興,回家就喜歡跟他那個才女妹妹蘇小妹説。一天,兩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麼啊?佛印説: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後大笑,對佛印説: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麼?就活像一攤牛糞。這一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説,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麼?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説看你像尊佛,那説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説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裏有什麼吧!”

在我落筆之前,我還堅信着故事要表達的是第二個原因,可是,我動搖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