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校園5.93K

我們已經學習了加法和減法,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算法,這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下面我們來看看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借鑑!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1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數的連加,本節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着相互依賴的關係,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一節概念課,內容比較抽象。在以往的教材中,特別強調被乘數和乘數的位置關係,位置不能顛倒,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認識”一節無論在內容還是呈現形式上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我認為降低了一定的難度。我在備課時,注意在體會教材的編排意圖的基礎上,一方面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的數學資源,另一方面又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數學理念,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的補充與調整,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這一過程,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經驗,去自主開展活動。

首先,通過主題圖讓學生觀察遊樂園遊戲項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體會“幾個幾”。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通過例一的主題圖為情境先解決問題,再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的反饋和學生解決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讀法,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在教學完後,再整理思路覺得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

1、在教學時必須突破難點。而難點就是在幾個幾相加上。在課的開始主題圖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讓學生體會,並沒有明確地説出“幾個幾”,這為學生在後面説乘法的含義時設下了阻礙。應該在這個環節中很明確地解讀“幾個幾”,那麼學生在操作小棒時和説出乘法含義時就會困難小得多。

2、在擺小棒的操作活動中,沒有非常好地剖析教材中“把每個加數都相同的等式寫在黑板上。”這句話中的分類思想,只是把擺小棒作為幫助學生理解乘法含義的一個促進活動。應該有遞進地設計擺小棒活動,通過學生擺小棒的情況分類得到有相同加數的加法算式才能得出乘法。

3、在比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理論性上去得出乘法的簡便,學生並沒有實際體驗。因此,對於乘法簡便性的體驗,應該設計一個情境性的練習讓學生自己通過體驗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2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的基礎上,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一年級學生一直利用加法解決數學問題,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因此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現就本節課學習內容突出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索動機。

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首先我通過學生比較熟悉而又特別喜愛的卡通小熊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每張圖片有3只小熊,引出1個3、2個3、3個3……由相同數連加算式引出乘法。為接下來深入認識乘法作準備。

二、創設認知衝突,理解知識含義。

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我還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出示情境圖,根據圖中的信息來提問題,例如:一共有多少個寶葫蘆?在自主探索算法過程中,有的孩子列出加法算式,有的孩子列出乘法算式,通過比較,讓學生認識到乘法算式的簡便性。然後通過微視頻,清晰的引出兩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了乘法。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讓學生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初步認識到乘法算式中,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的道理。以及只有有着相同加數的算式中才可以用乘法進行計算。大部分學生都已經瞭解到乘法算式的意義,還有少部分學生只是單純的去記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致於在轉換加法算式變乘法算式過程中,多讓學生去辨別加數和個數,鞏固理解幾個幾相加就是幾乘幾。

三、重視反饋,鼓勵學生積極思維。

由於低年級學生能力有限,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及時的反饋,便於及時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思維閃光點,同時及時準確地知道他們身上的不足之處。本節課中,重點還是讓孩子們瞭解並掌握乘法的意義,即幾個幾相加可以更簡便的用乘法進行計算。所以在課堂自主練習中,我多鼓勵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加深對乘法意義的印象。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並且在解決問題探索過程中,逐步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

當然,在本節課中,我也非常清楚的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

1、本節課設計比較流暢,但是缺乏高潮,情趣化色彩不夠濃厚,導致整堂課的進程比較平淡,應該在個別環節中形成更加尖鋭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2、在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放的還不夠,例如在強調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不同意義時,應該多給與學生自己去體會和表述兩個數表示的不同意義,使兩個關鍵詞內化為學生的深刻理解。這樣,無論從加法算式中改寫成乘法還是直接列出乘法算式中,都能真正明白乘法的意義。

3、在課堂練習中,情趣化色彩不夠濃厚,可以增加遊戲的方式解答習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從而鞏固訓練,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

4、學生參與範圍不夠廣泛,個別學生遊離於教學活動之外,組織教學時應對全體學生進行廣泛關注。真正做到民主課堂。

總之,在本節課中,通過我自身的教學實踐和與同事們的探討中,發現的這些不足,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以改進和提高,我也會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數學教學上取得更有實質性的進步。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複習的主要內容是“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知識,其中的基礎知識包括: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乘法算式的意義、相同加數連續相加的加法算式與成乘法算式之間相互轉化的方法。

一、知識梳理、建構網絡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幫助學生回憶基礎知識,包括概念型的知識和方法型的知識,並將所學的零散知識建構成知識網絡。從而讓學生宏觀把握知識框架。所以,在橫向上,主要複習了乘法算式的寫法、讀法、意義以及各部分的名稱,回憶對乘法的認識;在縱向上,通過與加法進行對比和轉化,加深了對乘法的理解。

二、質疑問難、總結規律

這一環節主要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總結規律和技巧等,來突破易錯點和難點問題。通過平時的練習反饋,學生主要在相同加數連續相加的加法和乘法之間的轉化上存在問題,這一知識點也確實是難點。如5+5+5+5,為了突出乘法的意義,要求在寫出乘法算式時,第一個乘法算式必須寫成5×4(相同加數×加數個數)的形式,然後再寫成4×5的形式。但是,很多學生不清楚到底應該先寫哪一個,於是就很混亂。為了讓學生正確、順利地寫出乘法算式,本人總結出規律:加數是幾,第一個乘數寫幾;有幾個加數,第二個乘數寫幾。再如,很多學生不知道9×4表示幾個幾,根據這一乘法算式寫出加法算式時也存在問題,於是,總結規律——在解決“表示幾個幾”的問題時,要“從後向前説”,所以9×4表示4個9相加;在根據乘法算式,寫出加法算式時:第一個乘數是幾,加數寫幾;第二個乘數是幾,寫幾個加數。通過總結規律,讓學生先掌握操作方法,提高應試能力,然後再慢慢加深理解。

三、綜合訓練、鞏固提升

這一環節主要通過習題的形式,來鞏固知識,查缺補漏,並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

通過這三個環節的設置,學生不僅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4

1.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行教學。教學例1和例2,完成練習五中的作業。

2.這節教材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教學時,要讓每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學具,從加法引出乘法,向學生説明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的重要性。使學生初步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知道求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算比較簡便。這對於學好表內乘法和解答乘法應用題都具有重要作用,並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教學本節教材需要準備的學具有本冊學具袋第9頁上的實物圖,如熊貓、梨、花瓶、蘿蔔、魚缸圖,還有花、正方形、圓片及小棒等。

4.教學教科書第17頁例1時,可以先讓學生用小花圖豎着擺2朵,擺3次。再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列出加法算式,並引導學生看着算式回答:這個算式中的加數有什麼特點?加數都是幾?有幾個相同的加數?然後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用正方形擺4個3或3個4,用小圓形擺5個4或4個5,並列出連加算式。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出新的運算──乘法,説明:求3個2相加是多少,可以用2×3或3×2來計算;求2個3相加是多少,也可以用2×3或3×2來計算。然後再啟發學生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接着,引導學生分別比較例題中相同數相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看哪種算式簡便,然後看書上的結語,使學生認識到乘法是求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算法。

然後,再介紹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其讀法。關於乘法算式的讀法,要求學生照算式的順序來讀,如5×4應讀作“五乘四”。教材最後指出:“5和4相乘可以寫成5×4,也可以寫成4×5。”

5.第18頁例2是教學求同數連加的和可以用兩道乘法算式來計算。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説出圖中有幾捆氣球,每捆有幾個,表示幾個幾,用加法計算應該怎樣列式。然後引導學生列出兩道乘法算式。

為了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義,要配合例題進行必要的練習。除了用教材中安排的題目進行練習以外,還可以進行一些綜合練習,如用紙寫成卡片。練習時,先出示5+5+5=15,讓學生讀算式説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然後讓學生看着加法算式説出乘法算式後,再分別出示5×3=15和3×5=15,讀出乘法算式,説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6.教科書第18頁上的“做一做”,做第1題時,要提醒學生先看一看圖中畫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説出圖中表示幾個幾,再讓學生聯繫乘法的含義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做第2題時,學生讀出乘法算式以後,可以再讓學生説出乘法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

7.關於練習五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2題,要求直接把同數連加的每一個算式改寫成兩個乘法算式。

第3題,這裏教材沒有再給出填寫兩種乘法算式的空。因此,學生只要填出3×4和4×3這兩個算式中的一種就可以了。

第4題,先讓學生把圖看清楚,每堆有幾隻熊貓?一共有幾個幾隻?再按照書上的要求填數。學生只要填出2×3和3×2這兩個算式中的其中一種就可以了。

第5題,可以聯繫乘法的意義,讓學生通過觀察來判斷必須是幾個相同數連加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數學生把3+3+3+2改寫成3×3+2,這個式子是對的,遇到這種情況,可給以鼓勵,但這是乘加兩步運算的式子,開始學乘法不要求學生能寫出這樣的式子。

做第6題時,可以複習前面學過的圖形知識,先讓學生説一説書上畫的是什麼圖形,再按照書上的要求做。

第9題,如果學生看圖直接寫乘法算式有困難,可以先寫出連加算式,得數可以暫不寫單位名稱。

第7題中的第(1)小題和第10題是100以內加、減法的練習題。在學習乘法的過程中,要注意帶着練習100以內的加、減法,以防遺忘。

第11題,讓學生根據乘法的含義,用相加的方法算出每個算式的得數。教學時,教師可先説明題意,讓學生獨立思考。算出結果後,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想的。此題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練習使用,不作共同要求。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5

教學反思:本課是“乘法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是一節概念課,內容比較抽象,前面的教案設計已經考慮到了這點,所以採用了很多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並通過拼擺小棒這樣的操作活動,使學生在動中學,玩中學,然而,課上下來以後,有幾點覺得還有待改進:

1、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目標的設定考慮到了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但是通過上課以後,發現這樣的設計和學生的已有經驗有偏差。原來教學中讓學生用小棒擺圖形,這樣的拼擺活動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擺出與眾不同的圖形來,所以,課中,學生一般都沒有連續地擺出相同的圖形,他們都擺出了很複雜的、別人沒有擺過的圖形,而我想通過學生擺圖形進而出現每個加數都相同的算式的`情況落空了。鑑於此,我覺得,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感悟相同加數相加的設計是好的,問題是如何引導好學生拼擺圖形呢?我覺得應該和上學期所學的找規律結合起來,讓每位學生擺出富有規律的圖形來,這樣,學生一定會充分開動腦筋,從各種各樣的圖形排列中也一定會出現加數都相等的算式的圖形排列。

2、尊重學生的認知經驗。

在學生沒學這課以前,其實有一部分學生對於乘法已有知曉,有的甚至能背出乘法口訣了,所以,在教學時,不能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置於不顧,教師一味地講解給學生聽,而應該先讓學生來説説看,象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還有沒有其他的更簡便的方法?是什麼方法?如果有學生知道的話,那就要請他來介紹一下,如何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如果學生説不清楚,可以請全班學生開動腦筋來試着寫寫看,最後再公佈正確的寫法。

3、要重視學生從生活中找數學。

數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所以,在對乘法有了初步的接觸後,可以請學生找找生活中的乘法素材,並把這些素材作為數學研究材料,使得學生感到數學親切、真實,研究的就是身邊的事,從而樂於參與到教學的活動中。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6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乘法的第一課時,所以我把教學目標定位為:1、會把加法改寫成乘法算式。2、理解乘法的意義,會讀、寫乘法算式。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些方面處理得還可以。主要表現為:

一、激趣導入

創設闖關共設計3關,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利用主題圖,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一幅拼圖的遊戲,讓學生認識乘法,體會乘法的意義,並且會把加法改寫成相應的乘法算式;第二幅主題圖――熱鬧的遊樂園,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對乘法的認識,並且感受到玩中也隱藏着許多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無處不在。

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完整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生其實並不是一張白紙,在教學乘法之前,部分學生其實已經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一些乘法,所以,在教學時,通過學生對算式的比較、探究,讓學生在説一説,想一想,改一改中,逐步認識乘法,理解乘法的意義,並且能夠根據圖畫,根據加法算式清晰地表達出乘法所包含的意義。同時,板書清晰,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一目瞭然。

練習的設計體現重難點,並且有一定的梯度,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所發展。第1個練習是根據本單元的主題圖提數學問題,並且用加法和乘法兩種方法列式計算,是對本節課基本內容的一個鞏固和檢驗;第2個練習是把加法改成乘法算式,前3個是比較簡單的,第4個是一個延伸,讓學生在練習中初步體會到乘法的簡潔性,同時明白只有清楚了幾個幾相加,才能寫乘法算式,最後一個練習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5×2,該題對於剛接觸乘法的孩子來説,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出示題目時,我也給了學生一個小小的提示,即“5×2表示什麼意思?”,通過理解意思,再經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那麼突破該題也不成問題了。本題在第二課時還將涉及到,所以即使學生只能理解其中的一個意思,那也是可以的,不要求人人都會。

需要改進的地方:

1、雖然在備課時,有設計讓學生來讀一讀各個算式,説一説各個算式以及其中的數字所表示的意思,但在實際操作時,這個過程還是有所忽略,還需加強,儘量讓孩子都來讀一讀,説一説箇中意義。

2、在練習中擺一擺為了節約時間讓學生畫小棒,沒有讓在動手操作中體會乘法的意義。

3、練習題的設計可以在第一個例題講完進行做一做第1個題的練習。隨講隨練會更好。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7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本節課一開始從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看圖,算一算人數的情況。這樣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興趣。然後,問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從而導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為探究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

讓學生自己擺圖形,去嘗試寫乘法算式到獨立寫出乘法算式。這樣能讓學生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然後讓學生同桌互説和獨立寫出乘法算式的方法(運用一看、二數的方法)。教師始終處於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愛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設計上面這些生動有趣的有梯度的練習,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昇華一步,逐步形成技能技巧。最後來一個總結,這中做法,對整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納入到己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加學的目標意識,有利於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8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習乘法的第一課,也是一節概念課,怎樣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義則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創設了孩子們比較熟悉的而又特別喜歡的遊樂園情境,來引導孩子們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走進生活,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二、提出問題,探索新知

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應用,讓孩子們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要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我從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坐纜車項目中,讓孩子們經歷了從“觀察發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在用加法算式解決問題遊樂項目中的問題時,逐步感受到,像這樣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還可以用乘法計算,接着,又通過“x”的自我介紹,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乘號的神奇本領——只要遇到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不管它有多長,都能瞬間都能變短,如:加法算式:5+5+5+5+5+5+5和乘法算式:5x7進行對比,“乘號前面的5,在加法中是什麼數?在加法中沒有7,為什麼乘法算式中會有一個7呢?7是從哪裏來的?又表示什麼意思呢?”“7x5或5x7的結果應該是多少?等等,通過一個個問題的提出和安排,使孩子們真正理解了乘法的意義,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孩子們在經歷學習的過程中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活動體驗,鞏固新知

“數學真好玩,”是數學家陳省身先生對數學的讚美。怎樣讓孩子們在本課中有着這樣的感受呢?我認真研究教材,瞭解教材裏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創新習題形式,用“變魔術”和“轉動幸運大轉盤,”等好玩的遊戲來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形式多樣,有層次的練習中進一步感知“幾個幾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進一步溝通相同數連加與乘法之間的內在聯繫。採用孩子們喜歡的,感興趣的遊戲方式來組織數學學習活動,讓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來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數學課堂成了孩子們愉快思考場所,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真正感受到了“數學真好玩”!學習對他們來説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

但是課無完課,在教學中,有的環節點的還不夠透,不夠明,特別是在説乘法意義的環節中,孩子們可能對“幾個幾”的理解還不是很透徹,在練習這一環節上,練習的還少,練習的還不夠全面,在課下還要加強練習,在時間的調控上還不夠合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合理調控時間,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孩子們學習的主體作用。在課下,我還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9

1、初步感知

通過學生動手擺學具,創設了一個動手操作的情境,由於學生喜好不同,擺出的堆

數個數都不相同,由此引出“相同加數的和”,使學生初步感知存在着“相同加數的和”的數學問題,為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做好鋪墊.

2、引導探究

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列連加算式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中,引導

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切身體會

設計教學時讓學生真正體驗乘法的優越——簡便.學生表面説加法不方便,是否真

正體會了乘法的簡便呢?其實不然,可以設計兩個環節讓學生體驗:

①偏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學生一口氣説算式很累,甚至説不清,書寫時,師如果巧設障礙,忘了該寫幾個6;

②寫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在説與寫的活動中,學生親身感受到相同加數連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確實很麻煩.

4、自主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我在學生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可以用幾個幾表示,從而寫出乘法算式時是由我自己教學生,而不是由學生自己得出.從加法到乘法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飛躍應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如果當時能讓一位好學生來介紹乘法算式,教師進行鼓勵,不僅能讓這位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遠比老師直接傳授要好.

雖然教學中還存在着很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問題,但這些更深、更全面的思考將會改進未來的教學.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10

1、初步感知

通過學生動手擺學具,創設了一個動手操作的情境,由於學生喜好不同,擺出的堆數個數都不相同,由此引出“相同加數的和”,使學生初步感知存在着“相同加數的和”的數學問題,為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做好鋪墊。

2、引導探究

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列連加算式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切身體會

設計教學時讓學生真正體驗乘法的優越——簡便。學生表面説加法不方便,是否真正體會了乘法的簡便呢?其實不然,可以設計兩個環節讓學生體驗:

①偏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學生一口氣説算式很累,甚至説不清,書寫時,師如果巧設障礙,忘了該寫幾個6。

②寫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在説與寫的活動中,學生親身感受到相同加數連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確實很麻煩。

4、自主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我在學生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可以用幾個幾表示,從而寫出乘法算式時是由我自己教學生,而不是由學生自己得出。從加法到乘法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飛躍應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如果當時能讓一位好學生來介紹乘法算式,教師進行鼓勵,不僅能讓這位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遠比老師直接傳授要好。

雖然教學中還存在着很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問題,但這些更深、更全面的思考將會改進未來的教學。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11

《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6~48頁的內容。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培養團結合作精神,並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最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課引入新課時採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並且配合課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遊樂場的情景引入,不但達到了數學生活化的目的,還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學生的學習動機強烈,學習效果增強。

大多數學生對乘法的認識是陌生的。同時也有個別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會背誦幾句乘法口訣,但這部分學生對乘法的意義是不理解的。所以理解乘法的意義是這節課的重點。因此,應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觀察、探究、思考,對乘法產生親切感,逐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在練習上,通過拍手遊戲、我會連、我會填、星級大比拼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計算,並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這些鞏固性、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同學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12

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它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而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二年級學生對乘法的第一次系統的瞭解和認識,我們組在設計這節課時,通過出示學生熟悉和喜愛的遊戲場,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以學生的活動情況呈現出幾個相同加數求和的情況,從而引出乘法運算。

通過昨天下午的幾位老師的微課,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感覺自己的數學語言不夠簡練,板書不完整,還有一小部分知識點沒有涉及到,也可能是時間不足,準備不充分造成的,我在以後的微課中會盡量改正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思路和教學環節,是自己的課儘量完美。

根據今天張老師在東風路國小的做課活動,我又發現了,在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微客中可能設計得很好,但到實際的課堂中,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教學過程中某個環節的語言組織可能不是太精煉,不能做到環環相扣,或者總結的不是很到位,最主要的毛病是老師的語言太多,經常重複學生的答語,導致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不夠用,造成拖堂的現象,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這幾個方面,充實自己,做到備好課再講課。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13

講本節課之前,我翻閲了很多與乘法的初步認識相關的知識,知識蒐集完,我發現這一節課在這一單元裏的位置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説,學會了乘法的初步認識,學透了乘法的初步認識,後面的1——9的乘法口訣,應該是學起來一點都不費勁,可以説是一通百通。

所以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沒有用教材中的情境圖,而是設計了一個悟空分桃子的情景,把孩子帶入故事中,在聽故事的同時,也學習了數學。在圖片的幫助下,學生不僅可以快速的算出結果,而且對加法算式的列出提供了直觀的參考,當然對説出幾個幾也提供了幫助。利用四個有趣的故事人物導出四個有趣的加法算式。從而加深孩子的印象。致使孩子多年之後,就算忘記了乘法,也能記起唐僧師徒帶來的四個有趣的算式,從而想到乘法是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簡便寫法。

之後有設計了闖三關和搶水果的遊戲個加深了學生對乘法的認識。這是我覺得成功的地方。但是數學要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在分桃子是如果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效果是不是會好些,當讓對於優等生和中等生擺與不擺關係不大,但對於學困生效果應該很明顯。這是我需要反思和改進的地方。

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認識”,思緒萬千,在以後的教學中,作為教師,如何想盡一切辦法使學生掌握新的知識,運用怎樣的方法手段,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非常重要。需要認真鑽研,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14

本節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讓學生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感覺用乘法計算書寫起來很簡便,充分感知和體驗到新接觸的乘法運算,原來是加法的一種簡便計算。

創設生動活潑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通過學生動手實踐來擺出相同的圖形,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並初步認識相同加數,以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幫助學生理解這節課的重點。通過學會乘法後,又帶學生回到遊樂場根據信息提題並解決這一做法,讓學生感悟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學生對學習5的乘法口訣困難不大,我把重點放在經歷編口訣的過程,理解每句口訣的含義,讓學生體驗口訣的來源及意義。在教學中採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各環節的設計有梯度,為了使學生對5的乘法口訣有更好的理解,在練習設計中注重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氛圍,並通過練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深化所學知識。

用新穎的複習手段,來幫助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對學生半扶半放,讓學生主動學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情景,引起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從而順利地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同時對學生進行愛護植物的教育。

改進措施:

1、課堂學習中進一步給學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體驗口訣編制的過程,明確口訣的來源,加深對乘法口訣的理解,充分把握小組交流的時間。

2、有了5的乘法口訣,應該充分讓學生自主探討2、3、4的乘法口訣。

3、課堂上多關注學生的表現,多聽聽學生的反饋信息。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15

本課內容主要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因為是初次認識乘法,教材十分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有層次的組織學生認識乘法的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乘法的讀法孩子們會讀,也讓練習了,比如2×7=14讀作:2乘7等於14,沒讓孩子寫一寫,導致寫作業的時候出現問題,數字寫成了漢字;

2、由於考慮到時間關係和課堂紀律,沒有讓孩子準備小棒,學生沒能參與到動手的過程中去,只是讓孩子畫了畫,最好還是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去擺一擺,在操作中豐富對幾個幾相加的認識,進而鞏固對乘法含義的理解。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注意的問題是:是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學生説話準確,完整。在課後練習中充分開展動手操作等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注意練習的層次安排,力求做到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再就是信任學生,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自己去學會;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講的,讓學生自己去講。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重組與激活教學內容、設計彈性化的教學結構、組織動態化的教學過程、實施激勵性的教學評價旨在打破以“課堂中心”的封閉性的教學時空,實現國小數學教學的開放性,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