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考研數學全程複習規劃指導

校園1.57W

考研生們在解析考研數學的複習時,需要規劃好自己複習的計劃。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數學分階段複習備考祕訣,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考研數學全程複習規劃指導

  考研數學分階段複習備考建議

▶“綱”“本”為先

“綱”是《數學考試大綱》,“本”為課本。雖然今年的數學考試大綱尚未頒佈,但萬變不離其宗,考研數學的基本內容一般變化不大,考生可以參照去年的大綱和試題進行復習。詳細瞭解本專業應考的數學卷種的基本要求,考試的題型、類別和難易度,以便更好地展開復習。凡是在大綱中表述為“會”、“理解”“掌握”等的考試內容往往都是主要考點,務必要作為複習的重點。

數學複習不像英語、政治對輔導書的依賴性很大,主要靠課本來打下堅實的基礎。翻一下數學大綱,上面列出的知識點全部來源於課本。提醒同學們一定要老老實實參照大綱的要求把原來的課本找出來,按照大綱對數學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定理準確把握。

數學學習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堅實的基礎,包括對定理公式的深入理解,對基本運算的熟練和高正確率,對最基本的一些解題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從這幾年的數學統考試題來看很少有偏題、怪題。很多考生由於對基本概念、定理記不全、記不牢,理解不準確而丟分。所以數學首輪複習一定要注重基礎。

▶練習輔助

研究生數學考試注重考察考生的綜合能力,最終要看你解題的真功夫,而能力的提高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所以不能眼高手低,只看書不做題,每天可以做適量的題目。在做題的過程中才會發現考試重點、難點以及自己的薄弱環節。以便及時彌補自己的缺陷、把握重難點。

近年來的數學考研試題的一大特徵是要求考生能將一些範圍並不固定的幾何、物理或者其它問題先建模抽象為數學問題,再利用相應的數學知識解答。(理工類已考過井底清污、雪堆融化、攀巖選址、壓力計算、海洋勘測、飛機滑行等問題)考研也考“熟練”度,只有通過針對性的實際訓練才能真正地理解和鞏固數學的基本概念、公式、結論。

在練習過程中還要總結解題的技巧、套路,積累經驗,把分散的知識在實際運用中聯繫起來,在理解的基礎上觸類旁通,熟能生巧後才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不變應萬變。

數學成績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準備時間一定要充分。首先對各個知識點做深入細緻的分析,注意抓考點和重點題型,同時逐步進行一些訓練,積累解題思路,這有利於知識的消化吸收,徹底弄清楚有關知識的縱向與橫向聯繫,轉化為自己真正掌握的東西。

  考研數學全程複習規劃

複習總規劃

1、第一階段:3至6月

參考資料:三本數學教材及課後習題解答

任務:(1)至少看完1-2遍課本。概念定理公式的推導等基礎一定要熟知且有些重點的公式一定要能自己推導(非常重要);

(2)做完課後習題(一定要動手做)。

注意事項:(1)在這一階段一定要注重基礎,不可一味地貪快,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節奏熟練的掌握;

(2)要根據考研大綱來複習,不要重複地做無用功。(考研大綱上沒有要求的不需要準備;

(3)複習順序可按高數——概率論——線性代數(也有其他方法,但高數是首位);

(4)對於一些課後習題覺得受到啟發會覺得很巧妙地一定要做好筆記,可準備一本筆記本用來記錄下自己認為很巧妙的或很容易犯錯的題,最好還能對數學的一些自己覺得很模糊的知識點做些梳理,對定義公式定理等寫寫自己的看法理解。

2、第二階段:7至10月初

注意事項:(1)在做第一遍時會覺得很難,很多題看完書後還是不會做,但是這個時候要堅持,對於不會的、計算錯的、難以理解的、模糊的題一定要做好記號,以便在第二次做全書時有重點地進行復習;

(2)一定要先自己做自己想,再看自己的答案與標準答案是否一致;

(3)做題一定要進行方法的總結(非常重要);

(4)這一時期關於定理概念公式等會有遺忘的情況,屬於正常現象,一定要回去翻看教材;

(5)陳文燈那本書中關於中值定理以及積分方法寫得很棒,值得借鑑。

3、第三階段:10月至11月中旬

任務:(1)再次複習李永樂全書;

(2)開始做數學真題。

注意事項:(1)在這一階段有些人已經做完兩遍數學全書,但是不要慌,一定要保持自己節奏,大部分人能在暑假把數學全書做完已經很厲害了;

(2)再次做李永樂全書時一定要動筆,之前會做的沒標註的也要動筆寫寫,有可能這時以前會做的現在也不會了,之前不會做的可能也還不會,不要慌,這屬於正常現象;

(3)開始接觸真題,只要瞭解真題的出題思路即可;

(4)這一階段重點還是複習全書;

(5)做真題時一定要掐表計時,把它當作真正的考試,規範答題。

4、第四階段:11月至12月

任務:(1)迅速地完成660;

(2)繼續做數學真題;

(3)做1-2套模擬卷。

注意事項:(1)這一階段660題與數學真題同時進行,660題一定要做。因為660題是很重基礎,全是選擇題與填空題,特別注重定義的理解、定理公式地運用;

(2)這一階段一定要注意不要慌,要穩住及時發現自己的弱點,對於不理解不熟悉地一定要回去翻看筆記課本;

(3)這一階段重點是真題,每套真題要掐表像真正的考試(建議在上午做,考研數學在上午考)。每套試卷一定要自己打分,自己做好總結,發現自己易錯理解不深刻的地方,及時回去查漏補缺;

(4)模擬題一般比數學真題難,模擬成績不要太放心上,當做模擬就行。

學數學的一些建議:

1、數學是做出來的;

2、考研數學沒想地那麼難,基礎很重要(近兩年趨勢是越來越重基礎);

3、考研數學計算量有點大,細緻很重要;

4、一天至少要花4個小時在數學上(數學大神另説);

5、學數學要先喜歡上數學,興趣很重要。

  考研數學複習經驗分享

基礎複習階段(一):這個階段我是從9月1日進入的。這時已經進入了高強度的複習階段。這段時間我主要看《複習指南》。這是一本400餘頁的厚書。我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博大精深”,不但總結了大綱要求的所有基礎知識和概念,同時還彙集了很多例題、習題,包括歷年考研真題。因此在預熱後踏踏實實地把這本書過一遍,對基礎知識和解題思路的掌握、理解非常有好處。看這本書時需要注意:

1)對基礎知識和概念一定用心領會和理解,如果有不懂的,必須藉助輔助資料搞清楚,做到這一點後方可看例題和習題。

2)對每道例題和習題,必須在看答案和解題思路前,自己先動手做一遍,然後再對照書上的答案和解題思路總結和反省,好好把感受寫在旁邊。用不同記號對題目進行標識。當時我主要分了三種情況:一是自己會做的,二是自己有正確思路,但不能完全寫出來,或者沒有做對的,三是自己沒有思路或思路錯誤的。做好這些標識,可以使自己後續複習中更有針對性。

3)一定要動筆做題。你自己可以做做試驗,把一道題看懂了,覺得沒有問題的時候,試試自己能否揹着書流暢地寫下來。我相信大多數人是不能的。因此,我強烈建議在複習之初就養成動手的習慣,這是檢驗自己是否完全掌握的唯一標準。

4)一定要重視總結。看概念和知識要點的時候,要把一些重點詞句劃出來;對於開始不太懂的,理解之後一定也把自己的理解寫出來。做題時,對於前面講的`第二、三種情況也一定要記下自己當時為什麼做不出來,今後看到何種典型題目,應該具備何種反應和思路。

5)這本厚書博大精深,匯聚了很多難題,因此第一遍複習時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折磨。這時候需要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現象。試想,如果你一拿到這本書就很容易地看下去,那麼就沒有複習的必要了。這階段,一定不能喪失信心,一定要堅持下來,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遇到實在搞不懂的問題,先放一放,有機會可以通過請教老師、同學或者查閲資料搞懂。事實上,有些問題會在以後的複習中“恍然大悟”。

基礎複習階段(二):這個階段與第一階段可以穿插進行。就我而言,我自己是從9月底開始第二階段的。這個階段主要是利用輔導班的機會,對數學基礎知識進行第二遍“掃蕩”。由於有了第一階段的基礎,上輔導班時已經有了一定的印象,因此基本上可以跟上老師的節奏。課後,結合課堂筆記和《複習指南》,再次鞏固。我覺得這兩個過程的交替進行,對大部分基礎知識都有了較好的理解和掌握。

真題體驗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體驗真題的難度和解題思路。我在這個階段只用了不過1周的時間,原因是大多數真題(尤其是大題)在《複習指南》中已經見過,因此沒有太大必要“真刀真槍”過一遍。對此,我主要是看看大題,對着時間做做小題,感受一下。當時的體會和判斷是,真題事實上並不難,只要細心、注意速度即可獲得高分。

我在以上三個階段的複習完成後(大概是11月中旬),出現一個麻煩的問題,我相信大家也會遇到。這就是:書上的東西大多能夠理解,但東西太多,容易忘,做題時不易寫出來;同時,我也感覺那本厚書,看了前面的後面的忘了,看了後面的前面的又忘了。

針對此種情況,我感覺唯有加強訓練才能解決,於是進入了套題模擬階段。這個階段中,每做一套模擬題,就可以把全部章節的重要內容複習一遍,儘管不能覆蓋每個知識點,但可以隨機地複習到那些重要一點的知識。我覺得這樣比一遍一遍地看厚書,一二個月輪迴一遍好得多。

套題模擬階段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模擬考場:必須定時(3h/套),真刀真槍地模擬考場上的情況。不做套題你或許不能理解,腦袋高強度地運轉3個小時,還是非常耗費體力的。必須在到點時停止答題,然後對照答案給自己打分。這樣才能夠更加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情況,給自己壓力。

3)善用答案:每套模擬題完成後,安排足夠的時間對照答案,並進行全面、系統、詳細的總結,這個時間通常會超過做題的時間,也就是超過3h。我曾經説過,總結的過程,事實上就是知識在你大腦中有序地存儲的過程。切忌草草看一遍答案,説聲“原來如此”就結束了。

4)注意反思:每做幾套,也需要回頭總結一下,自己在哪些知識點,哪些章節,哪種類型的題目中容易出問題,分析原因,制訂對策。必要時,可以藉助輔助資料進行專題訓練,予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