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社戲優質課教案(精選6篇)

校園4.74K

《社戲》的故事情節很簡單,課文敍述“我”與外婆家的農民孩子在看戲前後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魯迅把這些事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使人讀後印象深刻,難以忘懷。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社戲優質課教案吧!

社戲優質課教案(精選6篇)

社戲優質課教案 篇1

一、創設情境

童年對許多人來説,都是美好快樂的。在成人後回憶往事,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難忘的體驗。

(2)作者介紹及題解:

魯迅在談到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思想時曾説:“我母親的母家是農村,使我能夠間或和許多農民相親近。”(《集外集拾遺》)這一種十分可貴的“親近”,對魯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響。魯迅雖然出生在城市紹興,但從小就同農民和農村保持密切的聯繫。少年時代的魯迅接觸長媽媽等貧苦善良的農民,受到他們的啟發和教育。特別是魯迅家庭破落以後,他更瞭解農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們悲慘的命運。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戲》就形象地表現了迅哥兒和農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熱情地歌頌了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品質。

《社戲》的故事情節很簡單,是用第一人稱寫的。課文敍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兒”)與外婆家的農民孩子在看戲前後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魯迅把這些事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使人讀後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在魯迅寫作《社戲》的那個年代,一般作家不大願意去描寫農民;有的人即使寫了農民,也是瞧不起農民,甚至歪曲農民。魯迅能寫出象《社戲》這樣歌頌農民高尚品質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3)正音

(歸)省:xǐng 行輩:háng 憚:dàn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 攛掇:cuānduō 鳧(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藴藻:yùnzǎo (家)眷:juàn 漂渺:piāomiǎo 糾葛:jiūgé

(4)補充註釋。

(1)社戲: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相當於“村莊”的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裏每年在一定的時間所演的戲。(2)日裏:白天。(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涼棚,演社戲時,搭在戲台正對面,意思是請這些神看戲。(4)白篷船:船篷沒有加油漆的船,舊時紹興人民一般都使用這種船。(5)烏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課文中指財主鄉紳使用的船。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一)範讀課文(或聽磁帶錄音):

l. 畫記自己難以讀準、難以理解的字詞。

2.用圈點勾畫法標出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段。

3.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學生自由誦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師可適當提示:本文的線索是什麼?根據線索劃分課文部分。)本文的線索是到趙莊看戲。

(1)看戲前(1—3段)——(2)看戲中(4—30段)——(3)看戲後(3l一49段)

三、合作探究,平橋“樂”事。

1、“我”是在什麼時令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的?

討論明確:“本來是凡有出嫁的女兒,倘自己還未當家,夏間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這是還未當家的已嫁女兒的一般情況;“那時我的祖母雖然還康健,但母親也已分擔了些家務”,母親的情況不同於上述的已嫁女兒,“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省了,只得在掃墓完畢之後,抽空去住幾天”。清明掃墓完畢之後的天數,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當在春末夏初的時令,所以能夠看到“春賽”、社戲,吃到羅漢豆。

2、平橋村是怎樣一個村莊?“我”在平橋村得到了什麼樣的優待?表明了村民的什麼特點?(村中居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小村莊)

討論明確:平橋村近海臨河,“住户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是一個勞動人民住居的環境優美的小村莊。“在小村裏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們因為“我”的到來,特地“許可”自己的孩子“減少工作”,“伴我來遊戲”,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而且他們不拘禮教,“我們”偶爾吵鬧起來,打了輩份很高、應該稱之為“太公”的小朋友,也沒有人想到這是“犯上”,民風淳樸。

3、“我”在平橋村有哪些樂事?

討論明確:“我們”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釣鈎,“伏在河沿上去釣蝦”,“不半天便可以釣到一大碗。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照例”,表明釣得的蝦總歸“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們也都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我”看着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蝦“用了自己的兩個鉗捧着釣尖送到嘴裏去”,被釣上來,自然樂趣甚濃;吃着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釣來的蝦,更會甜在心裏。 “我們”還常一同去放牛。黃牛水牛都“敢於欺侮我,因此我也總不敢走近身,只好遠遠地跟着,站着”;小朋友們便不再原諒“我”會讀詩經,“全都嘲笑起來了”。這嘲笑是善意的,實際是鼓勵“我”大膽些,勇敢些。“我”怕牛,還因此而被嘲笑,卻還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遠遠地跟着,站着”,是多麼願意和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這放牛被嘲當中,更表現出彼此的親密。“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種很濃的樂趣。

4、本篇題為“社戲”,重在敍寫去看戲,寫這些在平橋村的一般樂事又有什麼樣的作用?(多方表現樂趣,鋪墊趙莊看戲。樂趣極濃,戲應更有趣吸引讀者看下去)

討論明確:寫這些小住平橋村的一般樂事,既多方面地表現出那段生活的樂趣,使作品內容豐富,具有生活實感;更由於這裏寫了釣蝦、放牛這兩件樂事,第二部分開頭的“至於我在那裏的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就與之構成遞進兼有轉折的關係。釣蝦、放牛已是樂趣甚濃,“第一盼望”的“看戲”自更樂趣無窮。這樣,就為寫最大樂事――看戲作了鋪墊,吸引讀者讀下去。

(這一部分寫“我”隨母親歸省在平橋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動的環境,同時簡寫一些“趣事”,為下文詳寫“看戲”中的趣事作鋪墊。)

四、總結存儲,體驗拓展。

1、總結存儲:這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卻是“我”的“樂土”。那是因為:

(1)“我”可以免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類難懂的書,可以自由歡樂地生活。

(2)這裏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3)每天可以釣蝦,放牛,生活豐富多彩,並充滿了友愛和情趣。

2、體驗拓展:

(1)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在體味中説説自己的童年趣事。

(2)預習第二部分,初步體會夏夜航船去看戲途中的景物描寫和表現作用。

第二課時

一、再述樂事,導入看戲。

(生活樂事的敍述將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使學生對看戲部分產生濃厚的探究慾望。)

二、默讀看戲,梳理過程。

(一)默讀第二部分看社戲的全過程。並思考:圍繞社戲主要寫了哪幾件事?並據此劃分好這部分的層次。

討論明確:一層(4—9段):看社戲前的波折;二層(10—13段):去看社戲途中的見聞感受,三層(14—21段):在趙莊看社戲;四層(22—30段):看社戲後深夜歸航。

三、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受語文美,在探究中發現語文的思想美,在誦讀中體驗語文的情感美。)

1、看戲之前遇到了什麼波折,後來是如何解決的?為什麼這樣寫?

討論明確:看社戲前確實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時叫不到船,母親不準“我”和別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擔心等,還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掃興。然而,這些“困難”又逐一地被小夥伴們解決了:首先解決了船的問題,接着又擺三條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亂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並且還用寫包票的話作了保證,讓外祖母放心,實現了“我”去看社戲的願望。這樣敍寫既突出了雙喜等小夥伴的友愛、聰慧的品德,同時也顯得文筆曲折,文意跌巖。

2、文中為什麼説笛聲宛轉悠揚,使“我”“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呢?

討論明確:“自失”是指“我”聽得出神,忘了自己。這是因為被美麗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緣故。

3、“我”在航船去看戲途中產生過什麼誤認?寫這些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討論明確:“我”在航船去看戲途中曾產生過兩點誤認: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誤認為趙莊,一是誤把“漁火”誤認為戲台上的燈火。心急才產生了誤認,寫這兩點誤認,既構成了情節的曲折,又進一步表現出“我”急欲去到趙莊,看到演戲的心情(板書:誤認 心急生誤 兩誤曲折 更現心急)。

4、“我”在望到戲台時的心情怎樣?

討論明確:“我”望到“莊外臨河空地上的一座戲台,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那縹緲月夜空間的戲台,使“我”疑心是“畫上見過的仙境”,深被吸引,無限歡喜,更全神貫注地一直望到“台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無限歡喜、興奮之情。

5、在作者筆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戲好看嗎?為什麼?

討論明確:不好看。

①想看鐵頭老生翻跟頭,但那老生卻沒翻。②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許久都不見出來。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終於出了台”,並不停地唱着。

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戲不好看?

文中孩子們“喃喃的罵”,“不住的吁氣”,“打起呵欠”等,這些孩子的神態描寫,也從側面表現了戲不好看。

6、既然戲不好看,大家也就一致贊成回去了。課文中月夜歸航這一部分寫得也非常精采。但為什麼沒有寫沿途所見的景物呢?

討論明確:因為前面第11節已着重寫了兩岸景物,所以這節略了這部分內容。

7、夜深了,人乏船慢,興致將盡,在小説將要結束之際,偷豆一事又把情節推向了高潮。為什麼説“偷”?“偷”誰的豆?

討論明確:孩子們認為揹着大人摘豆吃是不應該的,所以直言不諱地説“偷”。可是他們不是竊取別人的東西來肥私,有趣的是把自己家最好的勞動果實奉獻給夥伴享用;“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這些話足以表現出這羣農家孩子熱情好客,淳樸善良,天真活潑。

8、由此,我們想—想,小夥伴們這樣熱衷於來看戲的真實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明確:(1)對少年兒童來説,對未知事物或新鮮事物的追求與探索遠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2)小夥伴們更在乎的是在看戲途中彼此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小夥伴們真正感興趣的不在社戲,而在看戲前後的那種氣氛、感覺。

四、品讀賞析,景物描寫。

1、去趙莊看戲的途中,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討論歸納:

嗅覺:(清香、水氣)

視覺:(淡黑的起伏的羣山,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

聽覺:(似乎聽到了歌吹)

想象:(……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

2、這樣描寫看戲途中的情景,起着什麼樣的作用?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討論歸納:作者藉助“我”,一路上領略了江南水鄉的夜景。這段描寫,從感覺入手,描繪了豆麥、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連山、皎潔的月光、閃亮的漁火、宛轉悠揚的笛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寫得有聲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寫連山,以動寫靜;寫笛聲,以聲傳情;寫漁火,由遠及近。這樣寫,既給人一種詩情畫意之感,又將社戲在仙境般的景緻中呈給讀者。同時也表現了我急欲看到社戲的急切心情。

3、明確下列幾個問題:

(1)“朦朧”在句子裏作什麼詞用?

“朦朧”原來是形容詞,現在作動詞。(下文中“模糊”也是這種用法。)

(2)為什麼説連山像鐵的獸脊似的踴躍向船尾跑去?

這樣寫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4、至於“深夜歸航”的描寫又怎樣呢?為什麼説“航船”像條“大白魚”呢?

要求同學與上面的寫景比較,討論明確:

從趙莊回平橋村途中的描寫以仙境再擬社戲,“回望戲台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着了。”另外,還寫得帶有童話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烘托出了孩子們看社戲安全歸來的愉快場景。

(讓學生在品讀賞析中體會自然之美和語言之美,領會小説景物描寫的特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五、總結存儲,歸納特色。

1、總結存儲:這是一段優美清麗的自然環境描寫,它寫出了農村夜景的清新,寫出了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於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情與景有機的交融在一起。

2、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歸納特色:

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充分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運用多種修辭方法,融情於景,才能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的圖畫。具體地説:

1、景物描寫多側面。《社戲》在描繪農村自然景物時,分別從色彩、聲音、視覺、聽覺、嗅覺各個側面着筆,恰如多重奏管絃曲,給人以十分豐富的感覺,景物的立體感由此產生。

2、景物描寫多層次。這裏所説的層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間位置,《社戲》中能清晰地顯示出遠景、中景、近景三個層次。

六、片斷仿寫,體驗拓展。

1、找出描寫山、戲台、航船的比喻句,並加以進一步體會體會。

2、按照課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仿寫一段自己所熟悉的景緻。

第三課時

一、複述偷豆,交流感受。

請同學複述偷豆情節,交流感受,導入課文。

(因為這段很貼近少年兒童的生活,通過偷豆這一情節,表現了農家少年天真、熱情、純樸和稚氣。正是因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羅漢豆有了無比的美味,才使“我”終身難忘。)

二、體驗角色,把握性格。

(小説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這篇小説不僅情節吸引人,更塑造出一些鮮活的人物形象。所以在同學們的角色體驗中,在人物動作、語言的分析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例:雙喜:聰明能幹。阿發:憨厚無私。桂生:機靈勤快。六一公公:寬厚、好客。)

1、小説描寫的主要人物是誰?其他人物有誰?你最喜歡哪個人物?他具有怎樣的品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説主要描寫了雙喜,其他描寫的人物有:桂生、阿發、六一公公。

雙喜:看戲前,當“我”因為看不到戲感到沮喪,人們都歎息地表示同情時,雙喜大悟似的提議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來了麼?”提得恰到好處,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當外祖母和母親還有些不放心時,雙喜馬上表示“寫包票”,同時提出了幾條有力的根據,至使“我”能去看社戲。航船出發了,雙喜“拔前篙”,第一個出動,像小夥伴中的領頭人。這都表現了他的聰明、熱情、機靈、能幹。看戲時,雙喜告訴“我”鐵頭老生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這説明他已經來看過戲了,這一次是專意陪“我”的。這表現了雙喜對“我”的友愛、熱情。那鐵頭老生沒有表演翻筋斗,雙喜馬上來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這表現雙喜善解人意,對“我”非常體貼。當大家都不想繼續看戲時,雙喜説“還是我們走的好罷”,他了解大家的情緒,儼然像一個兄長一樣。看戲後,雙喜認為多偷阿發家的羅漢豆,阿發的娘若知道了會哭罵的`;用了八公公的鹽和柴,老頭子會罵的。這又表明了雙喜考慮周全。

(對這個人物,作者採用了白描的手法,要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桂生:因沒有給“我”買到豆漿,要給“我”舀一瓢水來喝;這補償對“我”的歉意,他還想出了偷羅漢豆的主意。

阿發:建議小夥伴們偷摘自家的豆。他多麼純真無邪,憨厚無私。

六一公公:只對小夥伴們摘豆“踏壞了不少”表示惋惜,這是勞動人民珍愛勞動成果的本色;他又親自給“我”送羅漢豆,又表明他的淳樸,好客。

(這些人物雖着墨不多,但勾畫得頗為準確、生動,也要認真領會。)

三、合作探究,梳理詳略。

1、全文寫了哪幾個故事情節?詳略又是怎樣安排的?教師投影七個故事情節,然後請同學們梳理明確:

A 趙莊看社戲  B 夜航去看社戲途中  C 看社戲前的波折  D 看社戲歸航偷豆 E 六一公公送豆 F 釣蝦放牛的鄉間生活 G 隨母親歸省小住平橋村

(1)情節順序是:G、F、C、B、A、D、E

(2)詳寫的是: A、B、C、D

(3)略寫的是: E、F、G

2、課文這樣有詳有略地敍寫事件產生了什麼樣的藝術效果?

討論明確:這樣詳寫略寫相配合,既表現出小住農村的諸多樂趣和美好事物,又使文章多姿多彩。

(總的來看,本篇詳寫去趙莊看戲的全過程,略寫小住平橋村的得到優待,一般樂事,和看戲次日的情形。詳寫的各個情節,讓人讀來如同身歷其境,親見其人,深受感染;略寫部分也多以簡約的筆墨體現出充分的表現力量,釣蝦、放牛就表現出農村生活的濃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簡短問話和送豆行動,更表現了鄉村老人的淳樸寬厚、熱情好客。這種詳略結合的靈活運用值得我們認真體會和學習)

四、歸納主旨,體驗反思。

1、歸納主旨:通過閲讀,我們不難看出,《社戲》這篇小説並不是專門為了寫看戲的,而是通過“我”與農村孩子看戲前後故事的敍述,讚美農民和農家孩子淳樸的品質和聰明的才幹,表現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體驗反思:戲並不好看,豆也很普通,為什麼文章結尾卻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呢?

討論歸納:“我”所難忘的是農村特有的風光,自由的空氣,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以及人們樸實、善良的性格。對這段生活的回憶也表達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五、總結存儲,拓展延伸。

1、總結存儲:至此,我們可以説,這篇文章以去看社戲為線索,寫出了—系列的人與事,情和景,充分地突出了“平橋村在我是樂土”的主旨,表達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童心,就能擁有童年般的快樂;看似平凡的生活其實有着美好的情趣,只要我們擁有一顆愛心和一雙敏鋭的眼睛,你們就能發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無處不在。

2、拓展延伸:

(1)做課後練習題第三題。

(2)寫一篇回憶童年趣事的文章,二三百字即可。

社戲優質課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課文的內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這體現了語文同社會文化生活的密切聯繫;文化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高級形式。語文除了是交際和學習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學除了教會學生使用語文工具外,還有引導學生認識和把握人類文化的重要任務;要培養學生對文化生活、對文學藝術的廣泛興趣和鑑賞能力,是語文教學普遍的目標內容之一。課文《社戲》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文通過“我”和少年夥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對閲讀和寫作的要求,將本課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1、知識目標:體會江南水鄉文化生活,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

2、能力目標:(1)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2)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3、情感目標: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幹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在課文中,作者記敍了一段幼時看社戲的經歷,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寫、細緻逼真,充滿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是如何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本文結尾對“豆”與“戲”的評價、讚美與前面對“豆”與“戲”的描寫似乎有些矛盾,引導學生理解這一問題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四、教學手段

1、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多媒體展示作為主要教學手段,一方面增強直觀感,培養學生對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課效率,增加課堂知識容量。

2、把播放課文錄音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通過課文錄音把學生引進課文所描述的畫面,接受美的薰陶。

五、教法、學法

1、《社戲》雖然寫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齡與七年級學生大體相當,但畢竟年代久遠,對於當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來説,是既熟悉又陌生,既親切又有隔膜,既容易理解,又會產生出許多奇怪的疑問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選擇教法時原則上應該精講、少講,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討論,去領悟。學生的閲讀興趣可能會只集中在故事情節上,而對優美的景物描寫、細膩的心理刻畫不會很在意。這正是需要教師精講的地方。教師要重視點撥,提供背景材料,點明要點所在。教師的作用在於啟發學生思維,而不是交給學生一個答案。文學作品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讀者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學本課時,尤其在處理課後練習,不宜追求惟一的標準答案,要允許並且鼓勵學生提出質疑、發表見解。

2、不同時代的少年兒童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但他們純真的童心卻是相同並且相通的。因此,在閲讀時,採取聯想的方法會比較好一些。從《社戲》裏小夥伴們的所作所為,聯想到自己。假如身處其境,會不會也那樣做?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和朋友們是不是也做過類似或者更“淘氣”、更有意思的事,做這些事,表現了少年朋友們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其次,要學習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社戲》裏的小朋友為什麼這樣而不那樣,怎樣去評説他們的行為,這些都是可以質疑的。不只要提出問題,還要有自己的見解。第三,要認真體會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並學習這些表達方式。

六、教學程序

課時 教學環節 教學方法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

2、解決字詞障礙;

3、理清文章脈絡;熟讀課文;

4、明確“我”在平橋村得到的優待和樂事

第二課時

1、看戲前的波折;

2、航船在去趙莊途中的如畫景物和急切心情;

3、看戲時的心理和興趣。

第三課時

1、看戲歸來的情形;

2、看戲次日的情形。

七、課後實踐

學生雖然不大會有在農村看社戲的經歷,但在城市中會有豐富多彩的各種文化活動,可以把自己參加過的一次活動的情況寫下來,也可以請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談談他們是否看過社戲的情景。

社戲優質課教案 篇3

【文本簡析】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每一個初讀者讀到這兒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為什麼結尾這句話裏還都用“好”字相頌呢?

其實,正是這個悵然若失的結尾裏,隱藏瞭解讀整篇小説的密碼:戲、豆、夜。當我們沿着作者的情感脈絡逆行,在文中再次行走,我們才由衷地感歎魯迅這一書寫“人生通感”的聖手:我們難忘的、留戀的,其實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所連帶出來的種種情感歷程。哪怕是痛,也會在心頭永恆的綻放。戲不好看,但是“我”卻感受到夥伴們的熱情、關懷、體貼、照顧;豆不好吃,但是“偷豆”卻“偷”出了淳樸、童趣、真誠和無私的友誼。

詩意的風景美,淳樸的人情美,從而使那段童年生活成為“我”的精神故鄉。

其實,這是一篇被節選的面目全非的小説——前面寫兩次看京戲的那部分被刪掉了。單看這場“社戲”,很多頗具匠心的描寫會失去根基,變得做作突兀,特別是景物描寫。沒有看京戲的厭煩和倦怠,就不會有看社戲的欣喜和詩意。這不是一場少年的遊戲,而是一個成年人的精神返鄉,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根據需要稍作復原。

【方法闡釋】

閲讀教學中,切入點選擇至關重要。切入點就是教師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的角度、方式、方法,也就是教師對如何走進文本、解讀文本、完成教學目標的選擇。好的切入點使課堂衍生着意外和精彩,使師生享受着解牛析薪般的快感。

抓住主旨句、關鍵句、警句,然後層層鋪開,從而提綱挈領帶動對全文的賞析,不但手法乾淨利索,而且有點有面,力避瑣碎。

【目標定位】

雖然這篇小説篇幅很長,還有些文字理解上的障礙,但是它又特別能喚醒學生的童年記憶,並使他們有可能在文中“讀到自己”。根據課標課程目標“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制定以下目標:

1.理清小説的情節脈絡。

2.揣摩精彩細膩的描寫。

3.體會作者情感,感受風景美人情美。

(説明:這一小説精品,值得學習研究的東西太多。以上目標涉及情節、描寫、人物和情感,其中揣摩描寫和體會情感是研讀的重點,對描寫的揣摩最終指向人物和情感,這又是教學重點之關鍵。)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每當看到嬰孩幸福地偎依在母親懷裏,每當聽到路邊熟悉的兒歌旋律響起,每當聞到久違的糖果香味還是那麼沁人心脾,你想到了什麼?一定是自己那難忘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不同,也許你童年是在有趣的童話故事裏度過的,也許你的童年是伴隨着跳皮筋、丟手帕的遊戲而流逝的,也許你的童年是在爺爺家的大白鵝、小白兔、老黃牛的陪伴中走過的……下面讓我們作一次精神的返鄉,想一想,童年帶給你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什麼?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美麗淳樸的平橋村,看看這兒曾帶給迅哥兒什麼樣的感受?請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

(説明:從“聊童年”導入,使教學從學生的心靈揚帆起航;抓住“感受”,也就抓住了小説的關鍵。既完成了導入,又完成了切入,直接進入整體感知,可謂一舉兩得。)

二、整體感知: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第40段。

2.揣摩品味:反覆朗讀,背誦,品味:你從這句話裏讀到了什麼?這種感受是從哪些地方讀到的?

(説明:這是集中體現“我”感受的一句話,也是概括全文、畫龍點睛的一句話,對這句話的賞析品味一定要坐實。要引導學生抓住“真的”“一直”“實在”“再”“——(破折號)”“也不再”“了”來深入體會那種遺憾、留戀、懷念之情。譬如這個破折號,實際上是對這種情感的深化、強化,表示“我”懷念“好豆”,更懷念“好戲”。當然在沒有賞析全文的前提下,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逐漸深入的。這次只求字面上的賞析,不求感情的共鳴。)(板書:豆 戲)

三、好豆?

1.指名讀第24-27段。思考:豆好不好吃?

明確:文中並沒有關於豆好吃的描寫,可見“好”並不在“豆”本身,而是另有原因。第39段還説“但我吃了豆,卻並沒有昨夜的豆那麼好”,不是一樣的豆嗎?這“昨夜的豆”到底“好”在哪裏?

2.默讀課文,自主思考,緊密結合文本討論。

(説明:教師要在學生自以為一望而知實則一無所知的地方着力。

好在自己“偷”,自己煮,自己剝,自己撮。——小孩子揹着大人做了自己想做而大人可能要干涉的事——更得意的是,這些狡黠的謀劃全部“得逞”。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力求打通學生的生活和文本的聯繫。

好在這一“偷”,“偷”出了淳樸無私的友誼。譬如:想起偷豆的為什麼是桂生?聯繫前文看戲時,桂生沒有給“我”買來豆漿,而“我”又不喝水,這是一種愧疚地補償。當面臨偷誰家的豆有兩種選擇時,阿發卻説:“且慢,讓我來看一看罷”“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這是何等的淳樸、無私和純潔!

好在這一“偷”,還“偷”出了智慧和成熟。譬如雙喜,徵求阿發意見時,一向口齒伶俐的他突然變得結巴起來“阿阿,阿發……”,此時雙喜心裏在想什麼呢?他一方面想讓迅哥兒吃到最好的豆——而不管豆是誰家的;另一方面現在是當着阿發的面,摘誰家的還是由阿發自己去決定,所以這句表面結巴的話,有提示阿發、緩解語氣的作用。另外,避免哭罵(“得意”不“忘形”)、“毀滅罪證”、“以牙還牙”等一系列的舉動,都讓“我”欽佩不已。)

3.齊讀第40段。

總結過渡:豆本身很一般,但是吃豆的過程充滿了樂趣,心情無比歡暢,令人難忘。

四、好戲?

1.指名讀第17—21段,想一想:戲好看嗎?

2.既然戲本身並不好看,作者為什麼要説“好戲”呢?

(説明:戲本身不好看,但是“我”卻體會到了比戲更好的東西——夥伴們的善解人意。譬如:雙喜解説員似的不離左右:“那就是有名的鐵頭老生”——“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破口喃喃的罵——還是走的好罷。桂生豆漿沒買來,舀水作為補償。)

3.留疑:作者圍繞“社戲”還寫了很多內容,這些內容裏面又藴含着哪些“好”呢?本文是魯迅小説《社戲》的節選,課下上網查找課文刪去的那部分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好戲?

1.齊讀第40段。

2.除了直接寫看戲,圍繞着“社戲”還寫了很多內容。請瀏覽課文,簡要概括。

説明:目的在於理清思路。譬如:戲前波折、月夜行船、月下歸航等。

3.看戲前,遇到了什麼波折?這個問題最後是怎麼解決的?“我”的心情前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説明: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折之一:叫不到船;波折之二:不準和別人一同去;波折之三:外祖母擔心。最後是雙喜以三點理由,且以寫包票做保證,解決了這一問題。

心情變化:沮喪(“急得要哭”“完了”“東西也少吃”“不開口”)——歡喜(“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説不出的大”)。第一盼望的事情在近乎絕望中“起死回生”,得來如此不易,當然會念念不忘!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4.第11-13段寫月夜行船。

①設疑:這幾段景物描寫和“我”看社戲有什麼關係?你從這裏學到了哪些景物描寫的技巧?

(説明:這兩個問題,不急於回答,設疑的目的是帶着問題讀書。)

②自由背誦。

③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原作中,“我”在北京的兩次看戲敍述中,透露的是一種沉重的壓抑感。物如刑具那樣令人望而生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冷漠疏離得令人窒息。狹窄擁擠的生存空間、喧囂噪亂的環境氣氛,使得都市人失去了做人的生趣。都市的最大特徵莫過於“擠”了,作者在短短的敍述中就六次寫到“擠”,擁擠中的孤獨、熱鬧中的淒涼,在兩次看京戲過程中體味得悲悲切切。嘈雜紊亂的都市生活中萌生的疲憊、厭煩,甚至恐懼的情緒也渲染得淋漓盡致。而鄉村的環境卻是詩趣盎然、和諧醉人的,作者這樣傾盡筆力描寫美麗的江南夏夜,看來是有意和城市對比的。

(説明:在背誦中完成賞析,紮實有效,促進語言積累。一切景語皆情語。一是用景物描寫突出“我”看社戲的急切的心情;二是表現自己自由舒展的心靈。這正是社戲難忘的原因之一。寫法的探究,宜暢所欲言,教師隨機點撥即可。譬如多角度描寫,以動寫靜,側面襯托,情景交融等。注意發言一定要緊密結合文本,不能架空分析。)

5.設想一下,如果你來到平橋村,你願意與誰交朋友呢?

(説明:這是一次對小説人物的歸整。雙喜、桂生、阿發、六一公公……)

二、總結深化:

1.齊讀第40段;

2.現在再來讀這一段,你有什麼新的啟發和感悟?

3.總結:看來,我們難忘的、留戀的,其實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所連帶出來的種種情感歷程。平橋村之於“我”,風景美,人情美——這就是“豆”“戲”連帶給“我”的情感歷程。

(説明:落腳點回到最初的切入點上來,課堂也似一篇文章,首尾照應,結構嚴謹。至此,在“豆”“戲”的帶領下師生完成了一次閲讀行走,對這句話的理解也經歷了由淺層字面到深層意藴的過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教有所思】

1.提綱挈領,有面有點:不管是導入新課,還是整體感知,抑或是局部探究、總結深化,都緊緊圍繞文末一段進行,使它成為貫穿全課的一條紅線,伴隨着理解的深入,反覆地觸摸、玩味。在分析中,又把這一主旨句分解為:“豆好不好吃”和“戲好不好看”兩個問題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在“好”字上着力,這正是小説的關鍵。對這種長篇幅的經典小説,這種方法,的確能使教學避免瑣碎、零散。

2.在以下方面明顯感覺不足:

①聯繫生活不夠:這是一篇很能喚醒學生童年體驗的一篇小説,教學中,我還只是關注了作者、文本,關注了文本理性的分析,沒有在打通生活與文本的聯繫上着力。其實,我一次次被打動的原因,正是我在閲讀中的“分心走神”或是“心靈的遠遊”,為什麼不能把這些作為課程資源,大大方方擺陳於課堂呢?

②聯繫原作不夠:這篇課文是魯迅小説《社戲》的節選,原作中很多地方作者是對比着寫的,失去了刪去部分的依託,節選部分的很多文字都顯得突兀,所以在教學中如果能適當地加以還原,必能加深理解。這方面做得不夠,不巧。

③“牽”的痕跡過濃:設計似乎過於求工,過於注重整體性,對“豆”和“戲”兩個部分的引導,都不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心靈指向。前三段的襯托作用也未涉及,很多精彩的動詞未涉及。

【教學鏈接】

《社戲》刪節部分

我在倒數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過兩回中國戲,前十年是絕不看,因為沒有看戲的意思和機會,那兩回全在後十年,然而都沒有看出什麼來就走了。

第一回是民國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時候,當時一個朋友對我説,北京戲最好,你不去見見世面麼?我想,看戲是有味的,而況在北京呢。於是都興致勃勃的跑到什麼園,戲文已經開場了,在外面也早聽到鼕鼕地響。我們挨進門,幾個紅的綠的在我的眼前一閃爍,便又看見戲台下滿是許多頭,再定神四面看,卻見中間也還有幾個空座,擠過去要坐時,又有人對我發議論,我因為耳朵已經喤的響着了,用了心,才聽到他是説“有人,不行!”

我們退到後面,一個辮子很光的卻來領我們到了側面,指出一個地位來。這所謂地位者,原來是一條長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狹到四分之三,他的腳比我的下腿要長過三分之二。我先是沒有爬上去的勇氣,接着便聯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走了許多路,忽聽得我的朋友的聲音道,“究竟怎的?”我回過臉去,原來他也被我帶出來了。他很詫異的説,“怎麼總是走,不答應?”我説,“朋友,對不起,我耳朵只在鼕鼕喤喤的響,並沒有聽到你的話。”

後來我每一想到,便很以為奇怪,似乎這戲太不好,——否則便是我近來在戲台下不適於生存了。

第二回忘記了那一年,總之是募集湖北水災捐而譚叫天⑵還沒有死。捐法是兩元錢買一張戲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戲,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買了一張票,本是對於勸募人聊以塞責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機對我説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了。我於是忘了前幾年的鼕鼕喤喤之災,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約一半也因為重價購來的寶票,總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聽得叫天出台是遲的,而第一舞台卻是新式構造,用不着爭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點鐘才去,誰料照例,人都滿了,連立足也難,我只得擠在遠處的人叢中看一個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邊插着兩個點火的紙捻子,旁邊有一個鬼卒,我費盡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連的母親,因為後來又出來了一個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誰,就去問擠小在我的左邊的一位胖紳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説道,“龔雲甫!”我深愧淺陋而且粗疏,臉上一熱,同時腦裏也製出了決不再問的定章,於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麼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亂打,看兩三個人互打,從九點多到十點,從十點到十一點,從十一點到十一點半,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然而叫天竟還沒有來。

我向來沒有這樣忍耐的等待過什麼事物,而況這身邊的胖紳士的吁吁的喘氣,這台上的鼕鼕喤喤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盪,加之以十二點,忽而使我省誤到在這裏不適於生存了。我同時便機械的擰轉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擠,覺得背後便已滿滿的,大約那彈性的胖紳士早在我的空處胖開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後無迴路,自然擠而又擠,終於出了大門。街上除了專等看客的車輛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行人了,大門口卻還有十幾個人昂着頭看戲目,別有一堆人站着並不看什麼,我想:他們大概是看散戲之後出來的女人們的,而叫天卻還沒有來……

然而夜氣很清爽,真所謂“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這樣的好空氣,彷彿這是第一遭了。

這一夜,就是我對於中國戲告了別的一夜,此後再沒有想到他,即使偶爾經過戲園,我們也漠不相關,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但是前幾天,我忽在無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書,可惜忘記了書名和著者,總之是關於中國戲的。其中有一篇,大意彷彿説,中國戲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頭昏腦眩,很不適於劇場,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遠遠的看起來,也自有他的風致。我當時覺着這正是説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話,因為我確記得在野外看過很好的戲,到北京以後的連進兩回戲園去,也許還是受了那時的影響哩。可惜我不知道怎麼一來,竟將書名忘卻了。

至於我看好戲的時候,卻實在已經是“遠哉遙遙”的了,其時恐怕我還不過十一二歲。……

(説明:可以把這則材料課前引發給學生,這樣節選部分的很多內容才找到了對應點。)

社戲優質課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情節結構分析小説,並理解文中有詳有略的寫作特點。

2、理解本文景物描寫對錶達中心思想的作用。

3、學習虛詞的用法,識別偏正短語

4、瞭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應放在敍事的詳略上,至於人物性格特點只要稍作了解。

2、本文開頭和結尾是學習的難點,二者對錶達中心又很有作用,可引導學生分析

3、教法:用講讀、研討法突出重點。

4、教學時數: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

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他寫的文章《社戲》。(解題

社戲:“社”原指土地廟。從前,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村中每年所演的“年規戲”。

《社戲》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不過這是一篇小説,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的藝術創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兒)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來的。

二.預習課文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見預習提示)

2.根據課後練習一所提示的內容,快讀課文。再按課文敍述的先後重新編排順序。

3.討論課文段落層次。

(1)課題為《社戲》,由此可見小説的中心情節是“看社戲”。提問:圍繞這一中心事件寫了哪些事?

(2)除了看社戲以外,前前後後還寫了哪些活動?

開頭寫:隨母親歸省小住平橋村;釣蝦放牛的鄉間生活。

結尾寫:六一公公送豆

小結: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時間、地點的轉移,因此小説可以分成三部分。

三.佈置作業 :

編寫閲讀提綱

社戲優質課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 學習第一部分,能分清哪些是概括敍述,哪些是具體敍述,並能運用有關敍述的知識具體分析課文。

2. 理解第一部分對文章主題表達的作用。

3. 能根據事情的發展把第二部分分成幾個層次,方便對主體部分的閲讀分析理解。

4. 朗讀第二部分的“開船出航”和“月下行船”兩部分,體會作者的獨特構思。

一. 導入 :

教師:

第一部分主要寫“我”在平橋村快樂生活中的一些樂事,點出平橋村在我是一片樂土。那麼,到底寫了哪些生活內容呢?請同學們找出來,體會“我”的這種感情。

學生開始思考,最後明確:

第1段:

主要交代了看社戲的時令、地點和機緣。事因的緣起,是“我”夏日間隨母歸省外祖母家——平橋村。

作品從民間習俗人手,先寫魯鎮的風情。

開篇自然成趣,富有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

再順筆勾勒平橋村的地理位置、概貌及其特點,一個“極偏僻”“臨河”的小村莊的景象便躍然紙上,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住户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寫出了小村莊人們謀生的方式,辛苦而勤勞。

“極偏僻”“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寫出了小村莊的閉塞與落後,而正是由於它與外界的絕少交往,維持着幾乎類似原始狀態的生活方式,才使它少受了許多封建禮教的束縛,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美好的風土人情。

這,正是“我”所向往的“樂土”。

只有在這裏,“我”才能“得到優待”,才能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第2段:

寫“伴我來遊戲”的有“許多小朋友”,即使“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既照應了第1段中的“得到優待”;

又寫出了小村裏,家家熱情好客,不拘行輩、不拘禮數,使“我”少了許多清規戒律的束縛,少了許多孤獨和煩惱,可以和小朋友們盡情地玩耍,當然感到快樂。

這一段最後一句,在幽默之中透露出作者對封建禮教的揶揄。

第3段:

寫平橋村樂土上的種種樂事。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兩幅充滿童趣的畫面:

一幅是“伏岸釣蝦圖”,從“掘蚯蚓”“穿銅絲”“伏岸釣蝦”,寫到“蝦呆子”的自食其果“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

一幅是“觀村童放牛圖”,從“高等動物”牛的欺生,“我”因懼怕而“遠遠地跟着、站着”,寫到“小朋友們”“全都嘲笑起來了”。

畫面裏有水世界裏蝦的呆相,有通靈性的牛的戲謔;

有稚童“伏岸釣蝦”時全神貫注的靜態,有牧童們天真無邪的嘲笑之態,充滿了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歡快情趣。

總結:正是因為在平橋村“我”可以免念深奧枯燥難懂的書,可以受到種種優待,可以和小朋友們無拘無束地玩而沒有禮教的束縛,所以平橋村是“我”的樂土。

二. 本文的題目是“社戲”,中心情節當然應該是與 看社戲有關,那為什麼作者要花那麼多筆墨寫這些內容呢?

同學思考,明確:

這一部分,從情節上看,是為了襯托和引出“第一盼望的”是“到趙莊去看社戲”;從思想上看,也為“去看社戲”作了鋪墊,這些是一般的樂事,而最大的快樂是去看社戲。

下面咱們來看文章的主體部分:第二部分

三.分析第二部分

(一) 分層次:

教師提示:第二部分(從“至於我在那裏所第一盼望的”到“各自回去了”),寫

到趙莊看社戲的全過程。

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部分,按照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和地點的轉換可分為四層。請同學們思考,劃分層次。

明確:

第一層(到“我們立刻一鬨的出了門”),寫去趙莊看戲前的波折。

第二層(到“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寫去趙莊看社戲途中的見聞和感受。

第三層(到“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詳寫在趙莊看社戲。

第四層(到“各自回去了”),寫看社戲後深夜歸航。

(二)分析第一層。第一層(到“我們立刻一鬨的出了門”),寫去趙莊看戲前的波折。

這部分開頭一句,便點出了“我在那裏所第一盼望的”,是“到趙莊去看戲”,由一般的各種樂事引出了第一樂事。

然後説明了為什麼要到五里之外的趙莊去看戲,為什麼又稱作“社戲”。

接下來,作者並未直接寫看社戲,而是先寫看社戲前的波折。第一個波折是,“在早上不到船”,母親“又不準和別人一同去”。

請問,作者是怎樣渲染“我”在看不成戲時的失望沮喪之情的?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的筆墨寫這些內容?

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回答:

這裏,作者盡力“蓄勢”,渲染“我”看不到社戲的失望、沮喪之情:

“總之,是完了”,“這一天我不釣蝦,東西也少吃”,當看過戲的少年們聚攏來高高興興講戲的時候,“只有我不開口”,情緒低落到極點。

這一波折由於雙喜的“大悟”出現了轉機,他説“八叔的航船”回來了;

十幾個別的少年也來“攛掇”,“説可以坐了這航船和我一同去”。

然而又產生了第二個波折,“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們,不可靠;

母親又説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們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

這一波折又由於雙喜“看出底細”,“寫包票”出現了轉機,外祖母和母親“不再駁回”,“都微笑了”。

作用:

對看戲前波折的記敍,使情節出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型的特點,既寫出了這次看社戲的艱難,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鮮明地展示了人物之間的各種感情和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尤其是雙喜的聰明能幹,讓人難忘。

(三)分析第二層。

第二層(到“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寫去趙莊看社戲途中的見聞和感受。

終於能去看自己盼望已久的社戲了,心情的快樂是無法用言語訴説的。

作者開始便直書心情的“輕鬆”,身體的“舒展”,與上文的壓抑、沮喪形成鮮明的對照。下面咱們來看作者是怎樣抒發這種愉快的感受的。

請大家朗讀“開船出航”這一段,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

明確:

1.“白篷的航船”在明淨的月光下顯得很是好看;

2.大家上船的動作透出喜悦和熟練:讓“我”和年幼的坐在艙中,表現出對“我”的特別關照;

3.開船的一系列動作:點、磕、退後、再上前,出橋、架櫓,表現出少年們駕船的技術多麼嫻熟,多麼乾脆利落!

4.説笑聲,叫嚷聲融在潺潺的水聲裏,多麼歡快,多麼愜意!

重點體會“飛”一字的作用:寫出了船行之快,寫出了少年們急切看戲的心情;

接下來就是寫沿途的所見所聞所感了,這部分的描寫一樣使人感受到人物心情的愉快,咱們來讀一讀這段重在寫景的語段體會這種感情。

“碧綠的豆麥田地”寫出了看戲的節令正值夏初,既照應了開篇第1段,又為後文偷豆埋下了伏筆。

(重點)接着描繪了一幅“月夜行船圖”,充滿了詩情畫意,給人一種朦朧美。

畫面上月色朦朧,連山起伏,表現出一種靜態美;水氣的清香,連山的踴躍,表現出一種動態美;

碧綠的豆麥和水草,淡黑的山色,白色的船篷,顯現出一種色彩美;

再以遠處幾點火光來點綴,使陰柔的畫面上生髮出幾分活氣,增強了明與暗的對比度,整個畫面顯得更加和諧、完美;

在靜謐之中,隱約飄來橫笛宛轉、悠揚的聲音,令人心曠神怡。

作者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多方面着筆,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切感受,江南水鄉的夜色、情調多麼温柔,多麼美好!

此時,“我”的焦急的情緒也漸漸地“自失起來”,和笛聲一道“彌散在含着豆麥藴藻之香的夜氣裏”,情景交融,寄情於景。

作者寫人物的心情變化融在寫景之中,先寫連山,運用了一個非常形象、貼切的比喻句:

“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跑”字照應了上文的“飛”字,是寫船行之快,反襯了人物想看社戲的急切心情:“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再寫笛聲的宛轉悠揚,水氣的清香,使急切的心慢慢地沉靜——自失——彌散,“我”被陶醉了,忘了一切,忘了自己。

寫得真實、自然、貼切,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那火接近了”,很自然地承接前文,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

“果然是漁火”,用“果然”應證前文的“也許”;

用“也不是趙莊”應證前文的“料想便是戲台”,證實“我”的誤記。

(寫“我”的誤記,又從側面表現了想趕快到趙莊看到社戲的心情之急切。)

接下來作者描繪了“松柏林”,“去年”曾去玩過,“還看見”石馬和石羊,一個“倒在地下”,一個“蹲在草裏”,石馬還是“破的”,這一段文字描繪得很細,用詞十分準確,讓讀者看了彷彿歷歷在目。

這段先寫“我”的“誤記”,再寫“我”的“忘性”,使故事情節又出現曲折跌宕,再一次為寫看社戲設懸念,正當讀者和“我”都在想:“趙莊怎麼還沒到呢?”

這時,一句“趙莊便真在眼前了”,使讀者和“我”一起長出一口氣:“真不容易啊!”

總結

這兩個層次先寫了看不成社戲時人物的失望沮喪之情,又重點渲染了看戲終於成行後的歡快喜悦的心情,重重渲染,層層烘托,寫出了這個經歷的難忘。

社戲優質課教案 篇6

教學重點

看戲歸來的情形,看戲次日的情形,詳略敍事的恰當。

教學過程

1.由分析過的第三層,引到引導學生分析第四層(板書:看戲歸來的情形)。

(1)“我們”在看戲歸途中的心情怎樣?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我”“回望戲台在燈光中,卻又如初來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聽到悠揚的橫笛聲,“疑心老旦已經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説再回去看”,表現出仍很留戀演出(板書:留戀演出)。

小朋友們一面“議論着戲子,或罵,或笑”,一面搖得那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這留戀演出、議論笑罵和搖船情形,表現了對看戲仍然興趣很濃,愉快興奮(板書:議論笑罵 戲興仍濃 愉快興奮)。

(2)小説寫出“我們”偷豆、吃豆的怎樣的經過?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搖船的説“很疲乏……許久沒有東西吃”,引出偷豆、吃豆的插曲,雙喜指揮偷豆。雙喜先問阿發:“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哪一邊的呢?”阿發“往來的摸了一回”,説“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不管是誰家的,單選大的偷,自己家的大就偷自己家的,表現出他憨厚無私(板書:選偷大豆 憨厚無私)。

大家在阿發家的豆田裏,各摘了一大捧。“雙喜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於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裏又各偷了一大捧”;表現出他不願惹起阿發的娘哭罵、氣惱,偷豆也有分寸。

“幾個年長的仍然慢慢的搖着船,幾個到後艙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剝豆。不久豆熟了、便任憑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圍起來用手撮着吃”;在夜晚隨波漂浮的航船上,圍吃自己偷來、剝好、煮熟的豆,自然別有一番滋味,香甜可口(板書:自剝自煮 吃來味香)。

(3)“我們”吃完豆做了些什麼?慮到了什麼?寫這些具有什麼樣的表現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我們”吃完豆後,洗了器具,“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裏,什麼痕跡也沒有了”,避免被人發現偷豆、吃豆的事,表現出處理善後,考慮周到(板書:善後處理 考慮周到)。雙喜所慮的是八公公發現用了他船上的鹽和柴,大家議論之後,“歸結是不怕”,有應付他的辦法。寫這些,表現出少年們預想到可能發生的糾葛,有了應付的辦法,放心了偷豆、吃豆的事(板書:預想糾葛 應付有法);。由於歸途中偷豆、吃豆的插曲,使得這次夜晚去趙莊看戲,更加令“我”難忘。

(4)小説是怎樣接住夜晚去趙莊看戲的?這樣結束產生着什麼樣的效果?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是從長幼都很高興來接住夜晚去趙莊看戲的。站在橋腳來接的母親,本來為“回來得這樣遲”而“頗有些生氣”,但看到兒子和小朋友們都高興的回來了,“也就高興了”(板書:長幼都很高興”;並且“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小朋友們都説“已經吃了點心,又渴睡”,辭謝了母親的邀請,“各自回去了”,圓滿地接住去趙莊看戲,這樣圓滿地接住去趙莊看戲,不但由母親送始,以母親接終,前後呼應,構成了事件的完整性,也使事件更在“我”的腦海中永留美好的記憶(板書:圓滿結束看戲 永留美好記憶)。

2.引導學生分析第三部分(板書:看戲次日的情形)。

(1)小説怎樣寫出看戲次日的情形?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小説照應着昨晚的偷豆、吃豆和看戲,呼應第一部分寫的村民淳樸好客,寫出看戲次日的情形。“並沒有聽到什麼關係八公公鹽柴事件的糾葛”,照應昨晚吃豆後“所慮的”八公公發現用了他船上的鹽和柴“會罵的”;六一公公問“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照應昨晚“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裏又各偷了一大捧”;“我”吃了六一公公送給的豆,覺得“並沒有昨夜的豆那麼好”,“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照應昨夜的偷豆、吃豆和看戲。六一公公的問“我”的話和送豆,呼應第一部分所寫村民淳樸好客。

(2)這樣照應前文、呼應開頭結束全篇,具有什麼樣的表現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對兩位公公的照應前文偷豆的説明和描寫,表明了昨晚的偷豆、煮豆、吃豆並未引起糾葛,結果良好(板書:照應偷豆 結果良好)。特別是呼應開頭部分的村民淳樸好客,描寫六一公公親熱地問“我”昨晚的戲、豆如何,高興地送給豆,更表現了村民的淳樸寬厚、熱情好客(板書:呼應好客 更現樸厚)。對“我”的照應前文的描寫,則表明了昨晚的豆最好吃,戲最好看,至今不忘。這樣結束全篇,構成了作品綿密完整的結構,表現出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生活的美好,抒發了對平橋村的人物和生活的綿綿無盡的懷戀(板書:結構綿密完整 小住生活美好 懷戀綿綿無盡)。

3.引導 學生分析本篇詳略敍事的恰當。

本篇怎樣有詳有略地敍寫事件?產生着什麼樣的藝術效果?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總的來看,本篇詳寫去趙莊看戲的全過程,略寫小住平橋村的得到優待,一般樂事,和看戲次日的情形。詳寫的各個情節,讓人讀來如同身歷其境,親見其人,深受感染;略寫部分也多以簡約的筆墨體現出充分的表現力量,釣蝦、放牛就表現出農村生活的濃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簡短問話和送蝦運動,更表現了農村老人的淳樸寬厚、熱情好客。這樣詳寫略寫相配合,既表現出小住農村的諸多樂趣和美好事物,又突出了重點,值得認真體會,學習。

4.指定學生朗讀課文。

要求緩急輕重得當,讀出感情色彩。

佈置作業

進一步體會第三部分的表現作用,和本篇詳略敍事的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