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一《故都的秋》精品教案

校園1.6W

散文《故都的秋》是中國作家郁達夫於1934年創作,作者用飽蘸情愫的柔毫,描畫出一幅神韻清絕、典雅質樸、極具個性的北國秋色圖,一切景語皆情語。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高一語文《故都的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故都的秋》精品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瞭解《故都的秋》的藝術特色。

3.誦讀,積累語言材料。

 二、過程與方法

1.強化誦讀,訓練語感。訓練學生在閲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藴,並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2.領會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

3.培養和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體會作品的感情色彩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的內在聯繫,理解一個正直文人不滿於現實又無法找到出路的苦悶心境。

 重點、難點

《故都的秋》也是中國現代散文名篇,它充分顯示了作者的個性氣質和獨特的生活感受、興趣愛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寫了故都的哪些風物?抓住了這些風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從這些故都風物中折射了作者什麼樣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是鑑賞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

 學生活動

誦讀、鑑賞

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文章描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物。自然風物的客觀色彩和作者內心世界的主觀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體會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馭景的藝術風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可選取傳統教材中峻青《秋色賦》若干段進行朗讀。讀後問:這段秋景有什麼特點?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答案:豐收,色彩絢麗,喜悦熱烈)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同樣描寫秋天景物的文章,我們看了郁達夫所描寫的故都秋景與峻青筆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根據文意的需要來夾帶介紹)

郁達夫(1896—1945)現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是“創造社”的重要成員。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家庭的變故、國家的現狀,激起了作者無限憤慨,後流亡蘇門答臘,堅持抗日戰爭。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於1934年8月。由於國民政府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遊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遊記。

 三、範讀、感知

播放課文朗讀,學生看書默讀,感知課文。

  四、誦讀、感悟

(選擇重點章節學生和老師比較閲讀,為什麼老師和學生讀的有差別?因為對課文的感情把握深淺有區別。)

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藴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懷。要注意課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更要認真領會,循此線索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再讓學生誦讀、感悟。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藴;“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

 五、理清結構,把握思路。

讓學生髮言,討論。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敍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敍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風物,共有五種景況,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①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嚮往

1.總起

②江南之秋不能讓人滿足

①清晨所見、牽牛花

②槐樹落蕊

故 記敍 ③秋蟬殘聲 前

都 2.分寫 ④秋雨話秋涼 後

的 ⑤棗樹奇景 呼

秋 議論:凡是有情趣的人,對於秋 應

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

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

①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3.總寫

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

 六、佈置作業

誦讀課文,深切感悟。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讀

引導學生朗讀,力求聲情並茂,抑揚頓挫。可用多種形式。

 二、鑑賞

1.情景交融

讓學生結合課文語句談理解、感悟,教師點撥。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王國維《人間詞話》

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在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籠罩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本文能表現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靜”“悲涼”,作者是通過所選取的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而不是分別描寫的。

作者將苦澀的“品味”與生動的景物描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神韻。他不寫故都皇家宮殿、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眾多優美的自然風光,那些景緻雖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離老百姓生活很遙遠。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都籠罩着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例如寫“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從尋常景象甚至破敗景象中看出、體驗出美來。寫“北國的槐樹”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寫“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細膩而獨特的感受、憂鬱而優美的情懷,恐怕只有郁達夫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又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能體驗得到,才能表現得細膩而深刻。最能表現情景一體的是“清”“靜”“悲涼”的描述。“清”“靜”,既是對客觀景物特點的描寫和總結,又是作者內心的感受;“悲涼”,則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與景物既有聯繫又無必然聯繫(因為感秋可生悲也生喜,悲者未必從秋景得來)。“清”“靜”是大多數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寫得出的,未必見得奇妙,而“悲涼”則屬於郁達夫一人獨有,最見奇妙。總之,本文情意濃厚。以抒發內心感受入主,寫景並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樣佔有很多篇幅。在這一點上可與《荷塘月色》對比,《荷》文寫景似用工筆,精描細繪,景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情為景所藏所掩;本文則略於寫景,盡力抒情,文情更給人以親切感、厚重感。

(本段主要分析“清”“靜”“悲涼”,要慢,主要要用情感感染學生,讀的每一句話都要深情,可以加上自己的主觀感受,成為自己對文章獨特的品讀)

牽牛花 藍、白色疏落的衰草 憂慮 內主

自客 槐樹落蕊 清閒、落寞 孤 心觀

然觀 極細微極柔軟 獨 世色

風色 秋蟬殘唱 衰弱 彷徨 界彩

物彩 秋雨秋風 灰沉沉、息列索落 感傷 的

的 都市鬧人 青布衫

緩慢悠閒

棗樹 葉落、西北風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本文直接描寫景物的語句不多,但都是極其精彩的,而且飽含作者的深情。例如: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採用想象聯想法讓學生體會那份對故鄉由衷的愛和深情。)

這裏寫了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景物寫得非常細緻,如“一絲—絲漏下來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也寫了觀景、賞景的心態、動作,如“細數”“靜對”,透露出悠閒、愜意。總起來説,表現了作者熱愛故都之秋的情懷。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這裏寫了視覺形象、觸覺形象。花鋪滿地,寫視覺形象;腳踏花地,寫觸覺感受。寫觸覺,更給讀者以逼真的感受。這裏寂靜無人,斯人獨徘徊,無人可與交流,便只有與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約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未了。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

這裏的寫景不拖泥帶水,一句一景,寫出了北國清秋之雨忽來忽去的情景。雲的景象、雨的陣勢,寫得活靈活現,説明作者觀景非常細緻,也表明作者在談到尋常百姓生活時心情非常愉快。

2.對比手法

開篇提到“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結尾提到“南國之秋,當然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並作了適當的展開,以此與北國之秋作對比。對比的目的非常明確,即抑彼揚此,北國之秋勝於南國,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這種感受既來自空間的對比(南北兩地),也來自時間的積累(“已將近十餘年了”)。

3.平民意識

這裏寫的不是上流社會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為什麼讓他們作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們的形象更有地方特點,而且作者覺得與他們更親近,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似乎也能覺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閒人”那樣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4.文化氛圍

本是寫景文字,為什麼插入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説明?似乎要創造一種文化氛圍,於自然氣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文題暗合。從行文章法上看,這裏宕開文筆,縱橫議論,顯出靈氣,顯出開闊的思路。

5.精彩語句

讓學生鑑賞自己喜歡的語句。

文中有許多排比句,具有語言整飭之美朗讀起來又具有音韻之美,抒情味很濃,表現作者很強的駕御語言的能力。

詩歌的聲韻和節奏,加強了《故都的秋》的音樂美。“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上面三句,結構相同,動詞後面均輔以結構助詞“得”,形式整齊劃一,有一種整體的美感。作謂語的形容詞,“慢”“潤”“淡”,表現的都是平淡細膩的意味。它們又都是響亮的音節,讀起來聲韻鏗鏘,語勢貫通,具有很強的音樂感。“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作者把這些名勝用一個個偏正詞組整齊地排列起來,迴旋往復,像一串珠璣那樣,有着明麗輕快的韻律和節奏。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畫線句子可讓學生仿寫。(仿寫句子穿插進行訓練)

這裏最好總結一下, 和寫作聯繫一下,會使得課有廣度和深度。

 三、作業

讓學生在“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中選幾個詞語組成一個對偶句,要求有一定意境。

 附:板書設計

文眼 清 靜 悲涼

牽牛花 碧綠的天色 馴鴿的飛聲 疏疏落落的衰草

故 靜對着

都 槐花落蕊 掃街…清閒 極細微 落寞

風 極柔軟

物 秋蟬殘聲 啼鳴 衰弱

秋雨涼風 都市閒人 息列索落 涼

悠閒緩慢

 教學反思

文學性作品除了具有一般作品的知性因素外,還具有獨特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在文學作品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把握其個性特徵,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品足作品的韻味,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美育功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運用了“感——悟——析”三步教學法,充分激發了學生欣賞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由景味情,緣情入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情悦志”步步深入涵育語文素養。前兩步是“入”——進入意象之中,觸摸作者的心跳,與作者同喜同悲,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進入廬山之內,感受廬山的氤氲之氣;後一步則是“出”拉出審美距離,進行理性觀照,跳出廬山之外,跳山雲端,俯視廬山,才能看清廬山的峯峯嶺嶺,看請廬山的真面目。